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重力荷载计算

梁柱可根据截面尺寸,材料容重及粉刷等计算处单位长度上的重力和下载。墙、门窗等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

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 屋面(上人)荷载标准值:

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 0.015*20=0.3KN/m2 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KN/m2 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坡 0.04*14=0.56KN/m2 保温层: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0.05*0.5=0.025KN/m2 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25=3.0KN/m2

抹灰层:15mm 厚纸筋石灰抹底: 0.015*16=0.24KN/m2 合计: 4.53KN/m2

(2) 楼面荷载标准值:

面层:1000*1000大理石面层 0.28KN/m2 找平层:20mm 厚1:2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4KN/m2 结构层:120mm 厚现浇混凝土楼板: 0.12*25=3.0KN/m2 抹灰层:15mm 厚纸筋石灰抹底: 0.015*16=0.24KN/m2 合计: 3.92KN/m2

因此六层屋面的恒荷载为:

(54×18.6—38.4×1.5)×4.53=4289.00KN

一~五层楼面荷载:

(54×18.6—38.4×1.5)×3.92=3711.46 KN

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k S =r μ×S 0 =1.0×0.4 =0.4KN/m2

r μ———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取 1.0r μ= 因此六层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

(54×18.6—38.4×1.5)×(2.0+0.4)= 2272.32KN

一~五层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

(54×18.6—38.4×1.5)×2.0=1893.6KN

3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

梁、柱可根据截面尺寸、材料容重及粉刷等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重力荷载;对墙、门、窗等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具体计算过程从略,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1梁自重:

(1)横向框架梁AB、BC、DE跨(300*600):

结构自重: 25×0.3×(0.6-0.12)=3.6kN/m

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2×0.01×(0.6—0.12) ×17+0.3×0.01×17=0.21KN/m

合计: 3.81KN/m

(2)横向框架梁CD跨(300*450):

结构自重: 25×0.3×(0.45-0.12)=2.48kN/m

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2×0.01×(0.45—0.12) ×17+0.3×0.01×17=0.17KN/m

合计: 2.65KN/m

(3)纵向框架梁(300*600):

结构自重: 25×0.3×(0.6-0.12)=3.6kN/m

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2×0.01×(0.6—0.12) ×17+0.3×0.01×17=0.21KN/m

合计: 3.81KN/m

(4)次梁(300*500):

结构自重: 25×0.3×(0.5-0.12)=2.85kN/m

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2×0.01×(0.6—0.12) ×17+0.3×0.01×17=0.21KN/m

合计: 3.06KN/m

2柱自重:

(1)首层柱b?h=600mm?600mm

结构自重: 25×0.6×0.6=9.0kN/m

抹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 0.01×0.6×4×17=0.41KN/m

合计: 9.41KN/m

(2)2~6层柱b?h=550mm?550mm

结构自重: 25×0.55×0.55=7.56kN/m

抹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 0.01×0.55×4×17=0 .37KN/m

合计: 7.93KN/m

表3-1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

4墙、门窗重力荷载标准值

外墙25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面贴瓷砖(0.5kN/m2),内墙面为20mm 厚抹灰,则外墙单位墙面重力荷载为:0.5+15×0.25+17×0.02=4.59KN/m2 内墙为24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两侧均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则内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15×0.2+17×0.02×2=3.68KN/m2

外门窗全部采用塑钢料g=0.3KN/m2

内门窗采用采用木门窗g=0.2 KN/m2

1底层墙体、门窗重力荷载

(1)门窗洞口面积:

S外=1.2×1.5×17+2.7×1.5×4+3.6×2.4×1+1.5×2.1×2=61.74 m2

S内=0.9×2.1×13+1.2×2.1×4+1.5×2.1×4+1.2×1.2×1=48.69 m2

(2)墙体(含门窗洞口)面积:

S外=(4.5—0.6)×(7.92+6.12+24.6+24.6+0.9)×2+(4.5—0.45)×2.16×2 =3.9×128.28+4.05×4.32

=517.79 m2

S内=(4.5—0.6)×(6.12×6+6.42×6+21.3×4)+(4.5—0.5)×(6.83×6+7.13×4+3.66) =3.9×160.44+4.0×73.16

=918.36 m2

(3)门窗墙体重力荷载:

(517.79—61.74)×4.59+(918.36—48.69)×3.68+61.74×0.3+48.69×0.2

=456.05×4.59+869.67×3.68+61.74×0.3+48.69×0.2

=5321.92 KN

2标准层墙体、门窗重力荷载

(1)门窗洞口面积:

S外=1.2×1.5×19+2.7×1.5×5=54.45 m2

S内=0.9×2.1×13+1.2×2.1×4+1.5×2.1×4=47.25 m2

(2) 墙体(含门窗洞口)面积:

S外=(3.6—0.6)×(7.92+6.12+24.6+24.6+0.9)×2+(3.6—0.45)×2.16×2 =3×128.28+3.15×4.32

= 398.45 m2

S内=(3.6—0.6)×(6.12×6+6.42×6+21.3×4)+(3.6—0.5)×(6.83×6+7.13×4+3.66) =3×160.44+3.1×73.16

=708.12 m2

(3)门窗墙体重力荷载

(398.45—54.45) ×4.59+(708.12—47.25)×3.68+54.45×0.3+47.25×0.2

=344×4.95+660.87×3.68+54.45×0.3+47.25×0.2

=4160.59 KN

3顶层墙体、门窗重力荷载

(1)门窗洞口面积:

S外=1.2×1.5×19+2.7×1.5×5=54.45 m2

S内=0.9×2.1×13+1.2×2.1×4+1.5×2.1×4=47.25 m2

(2) 墙体(含门窗洞口)面积:

S外=(3.6—0.6)×(7.92+6.12+24.6+24.6+0.9)×2+(3.6—0.45)×2.16×2+(54×2+18.6×2+1.5×2) ×0.9

=3×128.28+3.15×4.32+148.2×0.9

= 531.83 m2

S内=(3.6—0.6)×(6.12×6+6.42×6+21.3×4)+(3.6—0.5)×(6.83×6+7.13×4+3.66) =3×160.44+3.1×73.16

=708.12 m2

(3)门窗墙体重力荷载

(531.83—54.45) ×4.59+(708.12—47.25)×3.68+54.45×0.3+47.25×0.2

=477.38×4.95+660.87×3.68+54.45×0.3+47.25×0.2

=4820.82 KN

5荷载分层汇总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50%的均布活荷载,纵横梁自重、

半层的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

其它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的楼面均布活荷载;纵横梁

自重,楼面上下半层的柱及纵横墙体自重。

将上述分项荷载相加,得到集中于各层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

第六层:G6=4289+0.5×2272.32+1668.81+0.5×970.63+0.5×4820.82

=9990N

第五层:G5=3711.46+0.5×1893.60+1668.81+0.5×(970.63+970.63)+0.5×

(4820.82+4160.59)

=11788KN

第四层:G4=3711.46+0.5×1893.60+1668.81+0.5×(970.63+970.63)+0.5×

(4160.59+4160.59)

=11458 KN

第三层:G3=3711.46+0.5×1893.60+1650.6+0.5×(970.63+970.63)+0.5×(4160.59+4160.59)

=11458 KN

第二层:G2=3711.46+0.5×1893.60+1650.6+0.5×(970.63+970.63)+0.5×(4160.59+4160.59)

=11458 KN

第一层:G1=3711.46+0.5×1893.60+1650.6+0.5×(1759.67+970.63)+0.5×(5321.92 +4160.59)

= 12415 KN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设计基本荷载计算

荷载 1.墙体荷载: 1). 外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卫生间除外)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4.04 kN/m2 考虑建筑节能0.6kN/m2取∑: 4.64kN/m2 考虑装修抹灰取∑: 4.7kN/m2 G=4.7kN/m2×(H--梁高)×0.8= 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8.0 kN/m3):(卫生间除外)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200厚墙体:8.0×0.20=1.6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2.24 kN/m2 考虑装修抹灰取∑: 2.3kN/m2 G=2.3kN/m2×(H--梁高)= 女儿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4.04 kN/m2 G=4.04kN/m2×H+压顶自重= 2). 卫生间外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外墙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200厚墙体:14.0×0.20=2.8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内墙面砖:0.5 kN/m2 ∑: 4.54 kN/m2 考虑建筑节能0.6kN/m2取∑: 5.14kN/m2 G=5.14kN/m2×(H--梁高)= ). 卫生间内隔墙(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4.0 kN/m3): 单面面砖:0.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100厚墙体:14.0×0.20=1.40 kN/m2 20厚混合砂浆:17×0.020=0.34 kN/m2 ∑: 2.64 kN/m2 G=3.14kN/m2×(H--梁高)= 2.屋面荷载: 1). 种植屋面:(从上到下) 300厚种植土:16×0.3=4.8 kN/m2 干铺聚酯纤维无纺布一层:0.10 kN/m2 (3+3)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35 kN/m2 2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找坡:4×(0.02+10×2%)=0.88 kN/m2 60厚岩棉板: 2.5×0.06=0.15 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 kN/m2 150厚结构板:27×0.15=4.05kN/m2 10厚板底抹灰:10×0.020=0.2 kN/m2 ∑:10.88kN/m2

模板计算例子

例1、一块1.500*0.300m的组合钢模板,其截面模量W=4.40cm 3 ,惯性距I=13.90cm 4 ,钢材容许应力为2100kg/cm 2 ,E=2.1*106kg/cm 2 ,拟用于浇筑150mm厚的楼板,试验算其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已知荷载: 1)新浇混凝土容重2500kg/M 3 ;2)钢筋重量110kg/M 3 混凝土;3)模板自重75kg/M 2 ;4)施工活荷:均布250kg/M 2 或集中荷载130kg; 5)若采用木模板,试计算木模板所需得最小厚度。已知:[σ木]=11.7Mpa,自重500Kg/m 3 。 模板支承形式为简支,楼板底表面外露(即不做抹灰)。 解:(1)均布荷载q 1 ( 考虑均布施工荷载) q 1 = 2500 ′ 0.15 ′ 0.3 ′ 1.2 + 75 ′ 0.3 ′ 1.2 + 110 ′ 0.15 ′ 0.3 ′ 1.2 + 250 ′ 0.3 ′ 1.4 = 272.94(Kg/m) 均布荷载q 2 ( 不考虑均布施工荷载) q 2 = 2500 ′ 0.15 ′ 0.3 ′ 1.2 + 75 ′ 0.3′ 1.2 + 110 ′ 0.15 ′ 0.3 ′ 1.2= 167.94(Kg/m) 集中力P = 130 ′ 1.4 = 182 Kg M 1 = 1/8q 1 l 2 = 1/8 ′ 272.94 ′ 1.5 2 = 76.76 (Kg · m) M 2 = 1/8q 2 l 2 + 1/4Pl = 115.48(Kg · m) M = max(M 1 ,M 2 ) = 115.48(Kg · m) ? = M/w = 115.48 ′ 100/4.4 = 2624.5(Kg/c m 2 ) > 2100(Kg/cm 2 ) 承载力不满足,刚度不必验算。 (2)设此木模板最小厚度为h 米 均布荷载q 1 ( 考虑均布施工荷载) q 1 = 2500 ′ 0.15 ′ 0.3 ′ 1.2 + 500 ′ 0.3 ′ h ′ 1.2 + 110 ′ 0.15 ′ 0.3 ′ 1.2 + 250 ′ 0.3 ′ 1.4 = (245.94 + 180h)(Kg/m) 均布荷载q 2 ( 不考虑均布施工荷载) q 2 = 2500 ′ 0.15 ′ 0.3 ′ 1.2 + 500′ 0.3 ′ h ′ 1.2 + 110 ′ 0.15 ′ 0.3 ′ 1.2 = (140.94 + 180h) (Kg/m) 集中力P = 130 ′ 1.4 = 182 Kg M 1 = 1/8q 1 l 2 M 2 = 1/8q 2 l 2 + 1/4Pl w = 1/6bh 由? 1 = M 1 /w = [?] 解得h 1 = 0.034m 由? 2 = M 2 /w = [?] 解得h 2 = 0.043m 故该木模板得最小厚度为h = max(h 1 ,h 2 ) =0.043m ,实际取h = 4.5cm 。

杆塔荷载及强度校验(常用).

杆塔荷载及强度校验(常用). 杆塔荷载及强度校验 一、荷载种类及计算条件 1?荷载分类 根据荷载在杆塔上的作用方向,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水平荷载。杆塔及导线、避雷线的横向风压荷载,转角杆塔导线及避雷线的角度荷载。 (2)纵向荷载。杆塔及导线、避雷线的纵向风压荷载,事故断线时的顺线路方向张力。 还有导线、避雷线的顺线路方向不平稳张力,安装时的紧线张力等。 (3)垂直荷载。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覆冰荷载和杆塔自重, 安装检修人员及工具重力,使用拉线时由拉线产生的垂直分力。 2.荷载的计算条件 杆塔的荷载与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线路运行情况、杆塔型式等因素有关。确定杆塔的荷载应考虑杆塔在施工、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外界条件。 对此,《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做了规定。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工业与民用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对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塔荷载计算条件也做了规定。过去的书刊上把这种 规定叫做杆塔设计条件。它既是设计杆塔时计算杆塔荷载的依据,也是线路设计中校验杆塔强度的依据。现将有关规定综述如下: 35KV及以上高压架空线路的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的运行情况、断线(纵向不平衡张力)情况及安装情况的荷载。但对35KV及以下采用针式绝缘子线路和10KV及以下的瓷横担线路,可不进行断线情况的杆塔荷载计算。 (1)正常运行情况。各类杆塔的运行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①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②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③最低气温、无风、无冰、未断线(适用于终端杆塔和转角杆塔)。 (2)断线(不平衡张力)情况。分以下几种)情况考虑: 1)直线型杆塔(包括悬垂转角杆塔)的断线(不平衡张力)情况 单回路或多回路直线型杆塔(包括悬垂转角杆塔)的断线(不平衡张力)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①断一根导线(或一相不平衡张力)、避 雷线未断、无风、无冰。②一根避雷线有不平衡张力、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其中,单导线的断线张力和避雷线的不平衡张力计算应采用数值参见有关文献。 2)耐张转角型杆塔断线情况 耐张转角型杆塔断线情况应采用下列荷载计算条件(适用于单回路或 多回路杆塔):①在同一档内断两相导线(终端杆塔应考虑剩两相导线)、避雷线未断、无风、无冰。②断一根避雷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在断线情况下,导线断线张力取导线最大张力的70%,避雷线断线张力取避雷

梁模板计算实例(新)

模板计算实例 1、工程概况 柱网尺寸6m×9m,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 纵向梁截面尺寸300mm×600mm,横向梁截面尺寸600mm×800mm,无次梁,板厚150 mm,层高12m,支架高宽比小于3。 (采用泵送混凝土。) 2、工程参数(技术参数)

3计算 3.1梁侧模板计算 图3.1 梁侧模板受力简图 3.1.1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其中的较小值: V F C 210t 22.0ββγ= 4.1.1-1 H F c γ= 4.1.1-2 式中 :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 3; t 0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 5.7小时。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1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8m ;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V F C 210t 22.0ββγ==0.22×24×5.7×1.2×1.15×3.32=138.13 kN/m 2

H F c γ==24×0.8=19.2 kN/m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19.2kN/m 2。 3.1.2梁侧面板强度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宽度取1000mm 。(次楞平行于梁方向)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000×18×18/6=54000mm 3; (W= 650×18×18/6=35100mm 3 ;)(次楞垂直于梁方向) 截面惯性矩I= 1000×18×18×18/12=486000mm 4; (I= 650×18×18×18/12=315900mm 4 ;) 1、面板按三跨连续板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5m 。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19.2kN/m 2,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4kN/m 2。 (规范: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 Q 2)(↓→)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 kN/m 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 kN/m 2) 荷载基本组合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 Q n i ik G Q r G r S 111+=∑= (4.3.1—2) ∑∑==+=n i ik Qi n i ik G Q r G r S 1 1 9.0 (4.3.1—3) 式中 G r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模板荷载计算

本方案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材料名称单位标准值分项系数设计值备注 平板的模板KM/m2 0.3 1.2 0.36 包括小楞 梁的模板KN/m2 0.5 1.2 0.6 展开面积 普通混凝土KN/m3 24 1.2 28.8 楼板的钢筋KN 1.1 1.2 1.32 每立方米混 凝土的含量 梁的钢筋KN 1.5 1.2 1.8 模板及支架KN/m2 0.75 1.2 0.9 层高≤4m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 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序号计算构件名 称 荷载类型单位标准值分项系数设计值备注

荷载计算表

做设计经常取平均值: 设计关键参数的确定: 基本风压=0.35N/m2 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一组 楼板面荷载: 恒载:假定楼板厚度均为120mm,0.12x25=3KN/m2 附加面层恒载一般是:1.5~2.0kn 3+2=5KN/M2 活载:查荷载规范: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2.0 屋面荷载:恒载:假定楼板厚度均为120mm,0.12x25=3KN/m2 附加面层恒载一般是:3.5kn 3+3.5=6.5KN/M2 活载:查荷载规范: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3.0 隔墙荷载:14kn/m3x0.2(墙厚)=2.8kn/m2(砖墙重) 0.04(抹灰厚)x20kn/m3=0.8kn/m2(抹灰) 2.8+0.8= 3.6kn/m2 实心墙:3.6x3(墙高)=10.8KN/M 有窗户:7.0 目录 第一部分主体设计 一、计算依据 二、荷载计算 三、内力分析及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人防设计 一、计算依据 二、荷载计算 三、内力分析及配筋设计 第三部分基础设计 一、计算依据 第一部分:主体设计: 一、计算依据: 1.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以及《建筑用料说明(陕02J)》。 2.建筑施工图中的用料说明表;以及相关专业的互提资料。 二、荷载计算: 1.各层楼板面荷载计算: 根据建施平面及功能布置,以及(GB50038-2001)相关章节之规定。未注荷载单位为kN/m2(面荷载)。 1)地下室顶板荷载统计: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6.1 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6.1.1.板传荷载计算 计算单元见下图所示: 因为楼板为整体现浇,本板选用双向板,可沿四角点沿45°线将区格分为小块,每个板上的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梁,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 图6-1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图6-2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等效荷载 一.B ~C, (D ~E)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6.09KN/m 1.5m [1-2(1.5/6)(1.5/6)]2=17.128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223.83KN/m 1.5m [1-2(1.5/6)(1.5/6)]2=10.772KN/m ???+? 活载:2222.0KN/m 1.5m [1-2(1.5/6)(1.5/6)]2=5.625KN/m ???+? 梁自重:3.95KN/m B ~C, (D ~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 面 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17.128 KN/m+3.95 KN/m=21.103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95 KN/m+10.772 KN/m=14.747 KN/m 活载=板传荷载=5.625 KN/m 二. C ~D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6.09KN/m 1.2m 5/82=9.135KN/m ??? 活载:22.0KN/m 1.5m 5/82=3KN/m ??? 楼面板传荷载:

杆塔(技术部)

名词解释 ,杆塔的定义:钢筋混凝土杆与铁塔的总称。 ,水平档距:杆两侧档距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垂直档距:杆塔两侧档导线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比载:导线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上的荷载, ,杆塔的呼称高是指杆塔下横担下缘到设计地面的垂直距离,用表示。 ,爬电距离: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间最短的空间直线距离 ,导线弧垂是指在平坦地面上,相邻两基电杆上导线悬挂高度相同时,导线最低点与两悬挂点间连线的垂直距离。 ,安全距离,是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果树、经济作物、及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风偏角。导线和绝缘子串在风荷载作用下,使绝缘子串风偏一定角度,称为风偏角,, ,长细比是指杆件的计算长度与杆件截面的回转半径之比, ,根开:相邻两塔腿中心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荷载作用下,钢结构的外力和内力必须保持平衡。但平衡状态有稳定和不稳定之分,当为不稳定平衡时,轻微扰动将使结构或其组成构件产生很大的变形而最后丧失承载能力,这种现象就称为结构失去稳定性。, 简答题 杆塔的作用:在输电线路中起着支持导线、避雷线系统,使导线、避雷线与地面(水面)间及导线、避雷线间保持电气安全距离的作用。 杆塔的分类 一、按材料不同分类 分为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铁塔两种。 二、按受力不同分类 .直线型杆塔(又称中间杆塔) 仅承受垂直荷载以及水平风荷载(即横向水平荷载),而不承受顺线路方向的张力的杆塔称直线型杆塔。 特点()仅承受垂直荷载以及水平风荷载 ()采用悬垂绝缘子串

()事故断线时产生不平衡张力,允许在不平衡张力作用下杆塔发生倾斜。 2.耐张型杆塔(又称承力杆塔) 除具有与直线型杆塔同样荷载承载能力外,还能承受更大的顺线路方向的拉力(支持事故断线时产生纵向不平衡张力,或者承受因施工、检修时用以锚固导线和避雷线引起的荷载的杆塔)称耐 张型杆塔。 特点:()除具有直线型杆塔承受荷载能力外,还要承受纵向水平荷载。 ()采用耐张绝缘子串 )在发生事故断线时,导线悬挂点不产生位移 三、按用途不同分类 .换位杆塔 用于改换同一回线路导线位置的杆塔 导线换位的原因:导线的各种排列方式(包括等边三角形),均不能保证三相导线的线间距离或导线对地距离相等,因此,三相导线的电感、电容及三相阻抗均不相等,这会造成三相电流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发电机、电动机和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输电线路附近的弱电线路均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各相线应在空间轮流地改换位置,以平衡三相阻抗。 、跨越杆塔 用于线路跨越江河、山谷、铁路、公路、通讯线及其它电力线路跨越杆塔有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种。一般跨越杆塔的高度较高。 、转角杆塔 用于线路改变方向处的杆塔。在特殊情况下,直线型杆塔和耐张型杆塔可设计成兼度以下的小转角。当转角超过度以上时必须按转角杆塔设计。 、终端杆塔 用于发电厂及变电所的第一座杆塔。终端杆塔用来承受杆塔一侧的导线拉力。终端杆塔必须是耐张型杆塔。 四、按线路回路分类 按线路回路多少可分为: 单回路杆塔 双回路杆塔和多回路杆塔。 双回路和多回路杆塔能节省杆塔数目,减少线路事故。 作用于杆塔上的荷载按其作用方向分为垂直荷载、横向荷载、纵向荷载。

4.高压输电线路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计算

高压输电线路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计算 一、水平档距和水平荷载 在线路设计中,对导线进行力学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确定导线应力大小,以保证导线受力不超过允许值;二是确定杆塔受到导线及避雷线的作用力,以验算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杆塔的荷载主要包括导线和避雷线的作用结果,以及还有风速、覆冰和绝缘子串的作用。就作用方向讲,这些荷载又分为垂直荷载、横向水平荷载和纵向水平荷载三种。 为了搞清每基杆塔会承受多长导线及避雷线上的荷载,则引出了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的概念。 悬挂于杆塔上的一档导线,由于风压作用而引起的水平荷载将由两侧杆塔承担。风压水平荷载是沿线长均布的荷载,在平抛物线近似计算中,我们假定一档导线长等于档距,若设每米长导线上的风压荷载为P,则AB档导线上风压荷载,如图2-10所示: 则为,由AB两杆塔平均承担;AC档导线上的风压荷载为,由AC两杆塔平均承担。 图2-10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

如上图所示:此时对A杆塔来说,所要承担的总风压荷载为 因此我们可知,某杆塔的水平档距就是该杆两侧档距之和的算术平均值。它表示有多长导线的水平荷载作用在某杆塔上。水平档距是用来计算导线传递给杆塔的水平荷载的。 严格说来,悬挂点不等高时杆塔的水平档距计算式为

只是悬挂点接近等高时,一般用式其中单位长度导线上的风压荷载p,根据比载的定义可按下述方法确定,当计算气象条件为有风无冰时,比载取g4,则p=g4S; 当计算气象条件为有风有冰时,比载取g5,则p=g5S,因此导线传递给杆塔的水平荷载为: 无冰时(2-48) 有冰时(2-49) 式中S—导线截面积,mm2。 二、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 如图2-10所示,O1、O2分别为档和档内导线的最低点,档内导线的垂直荷载(自重、冰重荷载)由B、A两杆塔承担,且以O1点划分,即BO1段导线上的垂直荷载由B杆承担,O1A段导线上的垂直荷载由A杆承担。同理,AO2段导线上的垂直荷载由A杆承担, O2C段导线上的垂直荷载由C杆承担。

荷载计算公式汇总

荷载计算公式

荷载计算1楼板荷载 120mm厚板: 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2 120mm钢筋混凝土板2x25=3 KN/m2 板底20mm石灰砂浆2 考虑装修面层2 总计 KN/m2 取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 KN/m2 100mm厚板: 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2 100mm钢筋混凝土板2 板底20mm石灰砂浆2 考虑装修面层2 总计2 取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 KN/m2 90mm厚板: 恒载:20mm水泥砂浆面层2 90mm钢筋混凝土板 = KN/m2 板底20mm石灰砂浆2 考虑装修面层2 总计 m2 KN/m2 活载:住宅楼面活载取 KN/m2 2屋面荷载

以100mm厚板为例: 恒载: 架空隔热板(不上人作法2 20mm防水保护层2 防水层2 20mm找平层2 2%找坡层(焦渣保温层2 100mm厚钢筋砼板0x25= KN/m2 20厚板底抹灰2 总计 KN/m2 KN/m2 活载:按规范GB50009-2001不上人屋面取2 梁荷载: 本工程外墙采用多孔砖MU10,墙厚190,内隔墙,卫生间均按120实心砖考虑。标准层: a. 外墙荷载:墙高=m 取层高3000mm, =x=取KN/m 无窗时:q 1 有窗时: q =x=取KN/m 2 =x=取KN/m q 3 墙高=m 取层高3000mm, 无窗时:q =x=KN/m 1 有窗时: =x=KN/m q 2 =x=KN/m q 3 =x=取KN/m q 4 墙高=m 取层高3000mm, =x=KN/m 无窗时:q 1 =x=KN/m 有窗时:q 2 q =x=取KN/m 3 =x=取KN/m q 4

楼面荷载计算方法

楼面xx载: 楼面恒载包括构件自重,面层自重,板底抹灰自重(或吊顶自重),PKPM 软件可以自动计算构件自重,所以输入的荷载只为后两项之和。后两项要根据具体工程的建筑做法,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得出。 例1: 楼面做法: (从上向下)12厚大理石地面;30厚细实混凝土;现浇楼板;天棚抹灰。 楼面xx载: )12厚大理石地面: 0.012×28 KN/m3=0.34 KN/m2 30厚细实混凝土: 0.03×24KN/m3=0.72 KN/m2 天棚抹灰(15mm): 0.015×17KN/m3=0.26 KN/m2 楼板xx荷载标准值: 0.34+ 0.72+ 0.26= 1.32 具体工程按照上述方法计算,PKPM输入时再将计算结果稍微加大,可以乘以

1.1的增大系数。 如果板上有隔墙,处理方法如下: 1、隔墙下有梁,则隔墙的荷载以线性荷载的形式加到梁上。 120厚烧结砖重量: 2.96 KN/m2 240厚烧结砖重量: 5.24 KN/m2 360厚烧结砖重量: 7.62 KN/m2 490厚烧结砖重量: 9.99 KN/m2 用面荷载乘以层高(可以适当减小)就得到梁上的线荷载。 2、隔墙下没有梁,多用在卫生间,可以先算出隔墙的总重,然后除以隔墙所在房间的楼板的面积,以面荷载的形式加到楼板上,同时由于有设备,可以将活荷载取大些。 3、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附录B来计算,特殊情况下使用。 简化计算楼面xx载的方法: 将各种建筑做法的容重取平均值,近似取为20 KN/m3 ,主要楼面的做法厚为90mm、100mm、110mm,次要楼面(如走道,楼梯等)的做法厚可取50mm,吊顶或抹灰取最大值 0.5 KN/m2 这样,

建筑工程荷载计算手册

建筑工程荷载计算手册 一、荷载计算 (一)、楼面及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1、预制板楼面: 楼面面层0.65KN/ m2 预空板及灌缝 1.99KN/ m2 30厚板底抹灰17×0.03=0.51KN/ m2 ∑G=3.15KN/ m2(取3.20KN/ m2) 2、现浇板楼面: 楼面面层0.65KN/ m2 120厚现浇板 3.00KN/ m2 20厚板底抹灰17×0.02=0.34KN/ m2 ∑G=3.99KN/ m2(取4.00KN/ m2) 3、卫生间: 楼面面层0.65KN/ m2 240厚水泥炉渣垫层0.24×13 =3.12KN/ m2 20厚水泥沙浆保护层0.02× 20=0.4 KN/ m2 1.5厚聚氨酯涂层防水层 15厚水泥沙浆找平层0.015×20 =0.3KN/ m2 80厚现浇板25×0.08=2.00 KN/ m2 20厚板底抹灰17×0.02=0.34KN/ m2 ∑G=6.81 KN/ m2(取7.00KN/ m2) 4、屋面: 40mm厚C30细石砼防水层25×0.04=1.00KN/ m2 3mm厚SBS防水层0.30KN/ 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40KN/ m2 膨胀珍珠岩找坡层(最薄处50mm)10×0.10=1.00KN/ 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2=3.00KN/ m2 20mm厚板底抹灰17×0.02=0.34KN/ m2 ∑G=6.0KN/ m2 5、砖墙永久荷载标准值: 双面粉刷240墙 双面粉刷17×0.02×2=0.68 KN/ m2 240mm厚烧结多孔砖墙19×0.24=4.56 KN/ m2 ∑G=5.24 KN/ m2 (二)、屋面、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客厅 2.00 KN/ m2 2、门面 3.50 KN/ m2 3、餐厅 2.00 KN/ m2 4、卧室 2.00 KN/ m2 5、楼梯间 3.50 KN/ m2 6、阳台 2.50 KN/ m2 7、卫生间 2.00 KN/ m2

输电杆塔设计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方向)《输电杆塔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目:110KV普通硂电杆及基础设计 班级:20081481 学生姓名: 学号:2008148126 指导教师:王老师 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2011年7月 目录 一、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 (1) (1)气象条件表 (1) (2)杆塔荷载组合情况表 (1) (3)导线LGJ-150/25相关参数表 (1) (4)地线GJ-35相关参数表 (1) (5)绝缘子数据表 (2) (6)线路金具的选配表 (2) (7)电杆结构及材料 (3) (8)地质条件 (3) 二、导地线相关参数计算 (4) (1)导线比载的计算 (4) (2)地线比载的计算 (5)

(3)导线最大弧垂的计算 (7) 三、电杆外形尺寸的确定 (9) (1)电杆的总高度 (9) (2)横担的长度 (11) 四、荷载计算 (12) 五、电杆杆柱的强度验算及配筋计算 (15) (1)正常情况的弯矩计算 (15) (2)断线情况时的弯矩计算 (16) (3)安装导线时的强度验算 (17) (4)杆柱弯扭验算 (18) (5)正常情况的裂缝宽度验算 (18) (6)电杆组立时的强度验算 (19) 六、电杆基础强度校验 (21) 七、拉线及附件设计 (22) 八、参考文献 (22) 九、附图

110KV普通自立式硂电杆设计 一、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 (1)气象条件表 见后面第四步“荷载计算”最后面。 (3)导线LGJ-150/25相关参数表 LGJ-150/25的相关参数: GJ-35的相关参数:

根据电力金具手册(第二版)查得导线相关数据: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1、脚手架参数 立杆横距(m): 0.6; 立杆纵距(m): 0.6; 横杆步距(m): 0.6; 板底支撑材料: 方木; 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1.7; 采用的钢管(mm): Ф48×3.5; 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5; 钢筋自重(kN/m3) : 1.28; 混凝土自重(kN/m3): 25;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 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 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 二级钢HRB 335(20MnSi);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 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 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 施工平均温度(℃): 25; 4、材料参数

模板类型:600mm×1500mm×55mm钢模板; 模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 木材品种:柏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3; Φ48×3.5mm钢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荷载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1.28)×0.6×0.7=11.04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6=0.3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1+2)×0.6 =1.8kN; q=1.2×(q1+q2)+1.4×q3=1.2×(11.04+0.3)+1.4×1.8=16.128kN/m 2)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模板的最大弯距(N.mm);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 5940mm3;[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M =0.1ql2= 0.100×16.128×0.6×0.6=0.581kN.m 故f = 0.581×1000×1000/5940=97.8N/mm2 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205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0.677ql4/100EI<[v]=l/150=4mm 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1.04+0.3)×6004/(100×210000×269700)=0.175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 4)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L1=(25+1.28)×0.70×0.6=11.04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L2=0.5×0.3=0.15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1=(1+3)×0.6=2.4kN/m 静荷载q2=1.2×(11.04+0.15)=13.428kN/m 活荷载q3=1.4×2.4=3.360kN/m 5)方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3.428+3.36)/0.6=27.98kN/m 最大弯矩M=0.1ql2=0.1×27.98×0.6×0.6=1.007kN.m

结构荷载计算示例

三航伟业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二期 结构计算书首页(左边1~3轴部分) 一、工程概况 1、结构形式: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 2、地震烈度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场地类别Ⅱ类,特征周期Tg=0.35秒,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4、基本风压:W0=0.80KN/m2,地面粗糙度B类,风荷载体型系数1.4 地质报告:《厦门三航伟业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二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由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2010年7月12日) 二、主体工程计算程序:中科院PMCAD、SATWE、JCCAD。 三、设计依据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主要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JGJ3-2002 《厦门三航伟业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二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由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 (2010年7月12日) 四、荷载汇集 (一)楼面恒活荷载标准值 1、研发厂房(戊类) 20厚花岗岩面层 0.02×28=0.56 KN/m2 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0.025×20=0.5 KN/m2 15厚板底抹灰 0.3 KN/m2 Σ=1.36KN/m2取1.40 KN/m2 2、开水间、卫生间: 防滑地砖 0.015×20=0.3 KN/m2 30厚砂浆0.03×20=0.6 KN/m2 15厚板底抹灰 0.015×20=0.3 KN/m2 Σ=1.2KN/m2取1.40 KN/m2 (二)、屋面(含露台)恒荷载标准值 1、建筑找坡: 普通地砖 0.015×20=0.3 KN/m2 20厚水泥砂浆结合层 0.02×20=0.4 KN/m2 40厚C20细石砼刚性防水兼保护层,内配Φb4@200钢丝网 0.04×25=1.00 KN/m2 泡沫保温隔热板取0.05 KN/m2计 高分子防水卷材 0.25 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m2 板底抹灰 0.015×20=0.3 KN/m2 Σ=1.2KN/m2取1.40 KN/m2 2、结构找坡: 普通地砖 0.015×20=0.3 KN/m2 20厚水泥砂浆结合层 0.02×20=0.4 KN/m2 泡沫保温隔热板取0.05 KN/m2 高分子防水卷材 0.25 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m2 板底抹灰 0.015×20=0.3 KN/m2 Σ=1.7KN/m2取2.40 KN/m2 (三)、活荷载标准值 a)研发厂房(戊类)取4.0 KN/m2。 b)走廊、开水间、卫生间取2.5 KN/m2。 c) 公共楼梯均按消防楼梯取3.5 KN/m2。 d) 电梯机房取7.0 KN/m2。 e)不上人屋面计算时取0.7 KN/m2,总说明中注0.5 KN/m2。 (四)、墙体荷载标准值 外墙: 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q=2.7 KN/m2)(层高按4.5米算) 分户墙: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q=2.2 KN/m2) 1、墙上无洞口、梁高800时,取2.7×23.7=9.99 KN/m; 2、外墙开窗非凸窗、梁高800时,折减0.8×14.06=11.248 KN/m; 3、玻璃幕墙:取1.5 KN/m; 4、其余按层高或梁高相应计算。 内隔墙: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q=1.5 KN/m2)(层高按4.5米算) 1、墙上无洞口、梁高800时,取1.5×3.7=5.55 KN/m; 2、外墙开窗非凸窗、梁高800时,取5.55×0.8=4.44 KN/m; 3、其余按层高或梁高相应计算。 屋顶女儿墙:按1.4米高140mm厚砼板计算,取1.4×0.14×25=4.9 KN/m,取5.0 KN/m。(五)、地下室荷载 1、顶板 2、地板 3、外墙 4人防荷载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杆塔承载力计算分解

197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杆塔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杆塔广泛应用在110kV 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中,电杆的外径受制造、运输、安装等条件限制,使之在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也受到限制。为了保证杆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杆塔总高一般不超过20m 。因此,在计算杆塔在特定计算情况各计算点的荷载设计值时,一般不需考虑高度的影响。 输电线路大部分为直线杆。耐张、转角及终端等电杆,通称为耐张型或特种杆。特种杆应当能够承受断线荷载,以限制事故波及范围。在导线紧线时,还用特种杆做锚杆并承受较大的安装荷载。所有特种杆都安装拉线,以承受外部荷载。 第一节 不打拉线直线拔梢单杆 不打拉线的直线拔梢单杆(以下简称拔梢单杆) ,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运行维护简单、占地面积小、对机耕影响不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110kV 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中。拔梢单杆的主要缺点是电杆的抗扭性能差,荷载较大时杆顶容易倾斜,故一般用于LGJ-150以下的导线及平地或丘陵地带较为适宜,荷载较大的重冰区不宜采用。 一、正常运行情况的计算 拔梢单杆的锥度为1/75,由于不打拉线,故采用深埋式基础,以保证电杆基础的稳定可靠。这种杆型的主杆属于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的变截面压弯构件。电杆正常运行情况的受力,可按纯弯构件计算。由于杆顶挠度,考虑增加12%~15%的弯矩,如图9-1所示,主杆任意截面x-x 处的弯矩M x ,可按下式计算: 11223 (1)[(2)]x M m P h P h h P Z =++++ (9-1) 式中 M x —主杆x-x 截面处的弯矩,N.m ; P 1—地线风压荷载设计值,N ; P 2—导线风压荷载设计值,N ; Py —计算截面x-x 以上的杆身风压对x-x 截面处产生的弯矩,N.m ; 图9-1 拔梢单杆 m —由于杆顶挠度和垂直荷载产生的附加弯矩系数,一般取0.12~0.15。 计算截面x-x 以上主杆档风面积为一等腰梯形,杆身风压为 2 2001.4()0.875()1.62150 x z s z s D D v h P B h Bv D h μμμμ+==+ (9-2) x-x 截面以上杆身风压合力作用点,距截面x-x 处的高度y 为 002()3 x x D D h y D D +=+ 故计算截面x-x 的杆身(按锥度为1/75)风压弯矩为 22200000023(/225)0.8750.875()()150331502(/150) x z s z s x D D D h h h h Py Bv D h Bv D h D D D h μμμμ++=+??=+? ++ 2200.4375()225 z s h Bv h D μμ=?+ (9-3) 为简化计算,杆身风压P 的作用点,可考虑距截面x-x 的高度为h /2,则杆身风压弯矩可变为下式: 2200.4375()150z s z h Py B h v D μμβ=+ (9-4) 式中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地面粗糙度类别和离地面或水面的高度Z (m)用指数公式计算: A 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μz =0.794h 0.24,1.00≤μz μz ≤3.12; 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μz =0. 478Z 0.32,1.00≤μz ≤3.12; 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μz =0.224Z 0.44,0.74≤μz ≤3.12; 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μz =0.08Z 0.60,0.62≤μz ≤3.12。

结构计算-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常用结构计算 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1-1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1

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1.楼面荷载 板上面层:0.05x20=1KN/㎡ 180厚混凝土板:25x0.18=4.5KN/㎡ 130厚混凝土板:25x0.13=3.25KN/㎡ 120厚混凝土板:25x0.12=3KN/㎡ 板底抹灰:0.02x20=0.4 KN/㎡ 吊顶荷载(不与板底抹灰同时考虑):0.45 KN/㎡ 合计: 当板厚120时,恒荷载取4.5KN/㎡; 当板厚130时,恒荷载取4.7KN/㎡; 当板厚180时,恒荷载取6.0KN/㎡; 2.屋面荷载 上人屋面: 20厚300X300室外地砖:25x0.02=0.5KN/㎡ 25厚粗砂垫层,下部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檐沟处加防水堵头:20x0.25=0.5KN/㎡40厚C20细石砼:25x0.04=1KN/㎡ 7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2x0.07=0.14KN/㎡ 20厚水泥砂浆:20x0.02=0.4KN/㎡ 1.2厚合成高分子卷材二道:0.05KN/㎡ 2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一道:0.05KN/㎡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x0.02=0.4KN/㎡ 起始处1m内0~20厚1:6水泥砂浆找坡,1m以外最薄处20厚泡沫玻璃碎块找坡层,坡度2%分层压实:16800×2%×5/2=0.84KN/㎡ 120厚混凝土板:25x0.12=3KN/㎡ 板底抹灰:0.02x20=0.4 KN/㎡ 吊顶荷载(不与板底抹灰同时考虑):0.45 KN/㎡ 合计:7.33 KN/㎡ 故取7.5KN/㎡ 不上人屋面: 40厚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护层:15x0.04=0.6KN/㎡ 20厚水泥砂浆:20x0.02=0.4KN/㎡ 7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2x0.07=0.14KN/㎡ 1.2厚合成高分子卷材二道:0.05KN/㎡ 2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一道:0.05KN/㎡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x0.02=0.4KN/㎡ 40厚C20细石砼:25x0.04=1KN/㎡ 起始处1m内0~20厚1:6水泥砂浆找坡,1m以外最薄处20厚泡沫玻璃碎块找坡层,坡度2%分层压实:14500×2%×5/2=0.73KN/㎡ 120厚混凝土板:25x0.12=3KN/㎡ 板底抹灰:0.02x20=0.4 KN/㎡ 吊顶荷载(不与板底抹灰同时考虑):0.45 KN/㎡ 合计: 6.82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