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

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a、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b、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

络穴: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

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c、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d、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共有12个。募穴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e、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d、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e、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

f、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定违法、简便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头面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3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3

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18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9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9

胸腹胁肋部: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9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

两乳头之间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缘端(章门)12

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3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

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

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12

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內上踝上缘18

胫骨内侧踝下方至内踝间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

腘横纹至外踝间16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11: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

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中府(募穴)在胸前壁外上方,签证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1咳嗽,气喘,胸满2肩背痛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

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

2.肘臂挛痛3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孔最(郄穴)尺泽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1.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2.肘臂挛痛

直刺0.5-1寸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2.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疾患

向上斜刺0.5-0.8寸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横侧纹桡侧,桡A的桡侧凹陷中

1.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

2.无脉症3腕臂痛避开桡动脉

直刺0.3-0.5寸

鱼际(荥穴)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咳嗽、咳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手阳明大肠经20: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2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二间(荥穴)微握拳,当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前凹陷中

1鼻衄、齿痛等五官疾患2热病

直刺0.2-0.3寸

合谷(原穴)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病: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3.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直刺0.5-1寸,手半握拳,孕妇禁

阳溪(经穴)腕侧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长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

1手腕痛2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直刺0.5-0.8寸

偏历(络穴)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1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2手臂酸痛3腹部胀满4水肿

直刺或斜刺0.5-0.8寸

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1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疾病2腹痛、腹泻3齿痛,颊痛

直刺0.8-1.2寸

曲池(合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1.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2.热病

3.高血压

4.、癫狂

5.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6.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7.癮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病

直刺0.5-1寸

肘髎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肘臂部疼痛、麻木、挛急等局部病症

直刺0.5-1寸

臂臑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1肩臂疼痛不遂、颈项拘挛等肩、颈项病证2瘰疠3目疾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系病证 2.瘾疹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1.鼻塞,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

2.胆道蛔虫症

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足阳明胃经45:起于鼻旁,沿着鼻外侧下行,入上齿,环绕口唇,交汇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形部分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1.眼睑瞤动,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

2.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和大幅度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防出血,细针,如有出血先冷敷再热敷,禁灸

地仓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面局部病证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透刺

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平刺0.5-1寸

缺盆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等肺系及局部病症2瘰疬

直刺或斜刺0.3-0.5寸

乳中在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梁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或禁,不宜大幅度提插

天枢(大肠募穴)脐中旁开2寸

1.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2.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直刺1-1.5寸,孕妇不可灸

水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小腹胀满2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3痛经,不等妇科疾病4疝气

直刺l~1.5寸

归来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小腹痛,疝气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病

直刺l~l.5寸。

伏兔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1 腰痛、膝冷,下肢痿痹及下肢病证2疝气3脚气。

直刺l~2寸

梁丘(郄穴)屈膝,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1.急性胃病

2.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3乳痈、乳痛等乳疾

直刺1~1.2寸

犊鼻外膝眼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向后内斜刺0.5-1寸

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1.胃肠病证: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2下肢痿痹3.癫狂等神志病 4.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5虚劳诸证,强壮保健要穴(温灸)

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在犊鼻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1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痢疾等肠胃病证2下肢痿痹

直刺l~2寸

下巨虚(小肠经下合穴)上巨虚穴下3寸

1腹痛,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2乳痈3下肢痿痹。

直刺l~1.5寸

丰隆(络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1.头痛、眩晕

2.癫狂

3.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

4.下肢痿痹5腹胀、便秘

直刺1-1.5寸

内庭(荥穴)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1.五官热性病证:齿痛、咽喉肿痛、鼻衄

2.热病

3.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

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井穴)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1.实热性五官病:鼻衄、齿痛、咽喉肿痛

2.热病3多梦、癫狂等神志病患

浅刺0.1寸

足太阴脾经21: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髁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至于腋下大包穴

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隐白(井穴)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

2.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

3.癫狂、多梦

4.惊风

5.腹满、暴泄

浅刺0.1寸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1.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3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直刺0.6~1.2寸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1.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经、带、产、胎)3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4心悸、失眠、高血压 5.下肢瘘痹 6.阴虚诸证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地机(郄穴)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1.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2.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3水肿、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阴陵泉(合穴)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1.脾不运化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2膝痛

直刺1-2寸

血海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月经病

2.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直刺1-1.5寸

大横脐中旁开4寸

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直刺l-2寸

大包(脾之大络)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1.气喘

2.胸胁痛

3.全身疼痛

4.疝气

5.四肢无力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手少阴心经9: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1心痛、心悸等心疾2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等痛证3瘰疬4腋臭5上肢针麻用穴

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少海(合穴)屈肘,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曲池相对)

1.心痛、癔病等心病、神志病

2.肘臂挛痛、臂麻手颤

3.头项痛、胸胁部痛

4.瘰疬

直刺0.5-1寸

通里(络穴)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1.心悸,怔忡等心病

2.舌强不语、暴喑

3.腕臂痛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神门(输穴;原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太渊相对)

1.心与神志病证: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2高血压3.胸胁痛

直刺0.3-0.5寸

少府(荥穴)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1.心悸,胸痛等心胸病

2.阴痒、阴痛

3.痈疡

4.小指挛痛

直刺0.3-0.5寸

手太阳小肠经19: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线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至于目内眦

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少泽(井穴)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乳痈,乳汁少等乳疾

2.昏迷、热病等急症、热证

3.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孕妇慎用

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微握拳,在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赤白肉际

1.头痛项强、腰背痛及手指、肘臂挛痛等痛证

2.耳聋,目赤

3.癫狂痫

4.疟疾

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阳谷(经穴)腕背横纹尺寸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1颈颔肿、臂外侧痛、腕痛等痛证2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3热病4癫狂病

直刺0.3-0.5寸

养老(郄穴)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1.目视不明

2.肩、背、肘、臂酸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

小海(合穴)屈肘,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间凹陷处

1.肘臂疼痛、麻木

2.癫痫

直刺0.3-0.5寸

肩贞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1肩臂疼痛,上肢不遂2瘰疬

直刺1-1.5寸,不宜向胸侧深刺

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骨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1.肩胛疼痛、肩背损伤等局部病证

2..气喘

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肩中俞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1咳嗽,气喘2肩背疼痛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呈凹陷处

1.耳疾:耳鸣,耳聋,聤耳等

2.齿痛

张口,直刺1-1.5寸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足太阳膀胱经67:起于目内眦,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分支至耳上角;主干经脉从头顶向下到枕部,循行于脊柱两侧,经过

腰背臀部,入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止腘窝;枕部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经线外侧,至腘窝部相合后循行与小腿后侧,经过外髁之后,前行止于小趾外侧端

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睛明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1.目疾: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眩,近视,夜盲,色盲2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3.心悸,怔忡

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缓、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禁灸

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1.头痛、眉棱骨痛

2.眼睑闰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

3.呃逆

向眉中或眼眶内缘平或斜刺0.5-0.8寸,禁灸

承光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即五处穴后1.5寸

1头痛,目眩2鼻塞3热病

平刺0.3-0.5寸

玉枕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约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

1头项痛,目痛2鼻塞

平刺0.3-0.5寸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1.后头痛、项痛、肩背腰痛等痹证

2.鼻塞

3.。癫狂痫

4.热病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

大杼(八会穴之骨会)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咳嗽2项强,肩背痛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外感病证

2.项强、胸背痛

斜刺0.5-0.8寸

肺俞(肺背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

2.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斜刺0.5-0.8寸

厥阴俞(心包之背俞穴)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心痛,心悸2咳嗽,胸闷3呕吐

斜刺0.5-0.8寸

心俞(心之背俞穴)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心与神志病变: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

2.咳嗽,吐血

3.盗汗,遗精

斜刺0.5-0.8寸

膈俞(八会穴之血会)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之证

2.贫血

3.潮热,盗汗

4.癮疹,皮肤瘙痒5血瘀诸证

斜刺0.5-0.8寸

肝俞(肝之背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

2.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

3.癫狂痫

4.脊背痛

斜刺0.5-0.8寸

胆俞(胆之背俞穴)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

2.肺痨,潮热

斜刺0.5-0.8寸

脾俞(脾之背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2背痛

斜刺0.5-0.8寸

胃俞(胃之背俞穴)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斜刺0.5-0.8寸

肾俞(肾之背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2遗尿,阳痿,遗精,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3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直刺0.5-1寸

膀胱俞(膀胱之背俞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

1.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证

2.腰骶痛

3.腹泻、便秘

直或斜刺0.8-1.2寸

次髎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1.妇科病证: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

2.小便不利

3.遗精

4.疝气

5.腰骶痛、下肢痿痹

直刺1-1.5寸

承扶臀横纹的中点

1腰、骶、臀、股部疼痛2痔疾

直刺1-2寸

萎阳(三焦下合穴)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1腹满,小便不利2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直刺1-1.5寸

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遗尿,小便不利

4.丹毒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膏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1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2肩胛痛3健忘,遗精,盗汗等虚劳诸侯

斜刺0.5-0.8寸

志室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1.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

2.小便不利,水肿

3.腰脊强痛

斜刺0.5-0.8寸

秩边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1.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小便不利

3.便秘,痔疾

4.阴痛

直刺1.5-2寸

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1.腰腿拘急、疼痛

2.痔疾,便秘

直刺1-2寸,不宜强刺激

昆仑(经穴)外踝尖与跟腱间凹陷处

1.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

2.癫痫

3.滞产

直刺0.5-0.8寸,孕禁,经期慎用

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蹻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1.头痛,眩晕

2.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

3.腰腿酸痛

直刺0.3-0.5寸

至阴(井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胎位不正,滞产

2.头痛,目痛

3.鼻塞,鼻衄

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足少阴肾经27: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之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至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

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涌泉(井穴)足趾跖屈,约当足底(去趾)前1/3处凹陷处

1.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痫等急症及神志疾病2头痛,头昏,失眠,目眩3.咳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 4.大便难,小便不利 5.奔豚气 6.足心热

直刺0.5-0.8寸,临床灸法或药物贴敷

然谷(荥穴)内髁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

1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疾病2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3咯血,咽喉肿痛4,消渴5腹泻6小儿脐风,口噤

直刺0.5-0.8寸

太溪(输穴;原穴)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1.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

2.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阴虚性五官病

3.咳嗽,气喘,咳血,胸痛等肺部疾患

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5.月经不调

6.腰脊痛,下肢厥冷

直刺0.5-0.8寸

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蹻脉)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1.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

2.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

3.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

4.小便频数,癃闭

直刺0.5-0.8寸

复溜(经穴)太溪穴上2寸,当跟腱前缘

1.水肿,汗证(多汗或无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疾患2腹胀,腹泻等胃肠疾患 3.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直刺0.5-1寸

阴谷(合穴)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1癫狂2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疾患3膝骨内侧痛

直刺1-1.5寸

神封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1咳嗽,气喘,胸胁支满等胸肺疾患2呕吐,不嗜食3乳痈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俞府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咳嗽,气喘,胸痛等胸肺疾患

斜刺或平刺0.5-0.8寸

手厥阴心包经9: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联络三焦;外行支从胸中出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面的中间部,入掌止于中指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

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天池乳头外1寸,当第4肋间隙

1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等肺心疾病2瘰疬3乳痈

斜刺或平刺0.3-0.5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曲泽(合穴)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1.心痛,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

2.胃痛,呕吐,呕血等热性胃疾

3.暑热病

4.肘臂挛痛

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间使(经穴)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等心疾

2.胃痛,呕吐等热性胃病

3.热病,疟疾

4.癫狂痫

直刺0.5-1寸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

2.中风

3.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4.眩晕证,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

5.肘臂挛痛

直刺0.5-1寸

大陵(输穴,原穴)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胸胁满痛

2.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

3.喜笑悲怒、癫狂痫等神志疾患

4.臂、手挛痛

直刺0.3-0.5寸

劳宫(荥穴)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

1.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

2.心痛、烦闷、癫狂痫等神志病

3.口疮,口臭

4.鹅掌风

直刺0.3-0.5寸

中冲(井穴)中指尖端中央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少阳三焦经23:起于无名指末端,沿手背第4、5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目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

主治:头、耳、目、颊、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关冲(井穴)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

2.热病、中暑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阳池(原穴)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1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五官疾病2腕痛,肩臂痛3消渴,口干

直刺0.3-0.5寸

外关(络穴;入脉交会穴,通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热病

2.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

3.瘰疬

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

直刺0.5-1寸

支沟(经穴)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便秘

2.耳鸣,耳聋

3.暴喑

4.瘰疬

5.胁肋疼痛

6.热病

直刺0.5-1寸

三阳络腕背横纹上4寸,支沟穴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1暴喑,耳聋,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病证2 手臂痛

直刺0.5-1寸

天井(合穴)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处

1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等痛证2耳聋3瘰疬,瘿气,4癫痫。

直刺0.5-1寸

肩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

肩臂挛痛不遂

直刺1-1.5寸

*肩三针肩髎肩髃肩贞

翳风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凹陷中

1.耳鸣,耳聋等耳疾

2.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

3.瘰疬

直刺0.5-1寸

角孙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1项强,头痛2目赤肿痛,目翳3齿痛,颊肿

平刺0.3-0.5寸

耳门耳屏上切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2齿痛,颈颔痛

直刺0.5-1寸

丝竹空眉梢凹陷中

1.癫痫

2.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闰动等头目病证

3.齿痛

平刺0.3-0.5寸

足少阳胆经44: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瞳子髎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1.头痛

2.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

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2齿痛,口眼喎斜

直刺0.5-0.8寸

曲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直上,平角孙穴

头痛连齿,颊颔肿,口噤等头面病证

平刺0.5-0.8寸

完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1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齿痛,口歪等头项五官病证2癫痫

平刺0.5-0.8寸

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1前头痛2目痛,视物模糊,眼睑润动等目疾

平刺0.5-0.8寸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1.癫痫,中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2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 3.颈项强痛4头痛、耳鸣,耳聋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肩井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1.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2.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

3.瘰疬

直刺0.5-0.8寸,慎不可深刺,孕禁

日月(胆之募穴)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1.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

2.呕吐,吞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

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

1.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等腰腿疾患

2.风疹

直刺2-3寸

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1.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等下肢疾患

2.遍身瘙痒

直刺1-1.5寸

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1.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

2.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3.小儿惊风

直刺l-1.5寸

阳交(阳维脉郄穴) 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后缘

1胸胁胀满疼痛2惊狂,癫疾等神志疾病3瘈疭4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外丘(郄穴) 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前缘

1胸胁胀满2下肢痿痹3癫狂

直刺0.5-0.8寸

光明(络穴) 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处

1目痛,夜盲,近视,目花等目疾2胸乳胀痛3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1.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

2.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足窍阴(井穴)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实热病证

2.胸胁痛,足跗肿痛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足厥阴肝经14: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大敦(井穴)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疝气,少腹痛

2.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

3.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

4.癫痫,善寐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荥穴)足背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1.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头目病证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3阴中痛,疝气4.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 5.胸胁满痛

直刺0.5-0.8寸

太冲(输穴;原穴)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1.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3.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4.癃闭,遗尿 5.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直刺0.5-0.8寸

曲泉(合穴)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

1小便不利2遗精,阳痿3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等妇科疾病4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直刺1-1.5寸

章门(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第11肋游离端下际

1.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

2.胁痛,黄疸,痞块(肝脏肿大)等肝脾病证

直刺0.8-1寸

期门(肝之募穴)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1.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

2.奔豚气

3.乳痈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

奇经八脉:

督脉28: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证

长强(络穴)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1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等肠腑病证2癫狂痫3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靠近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直肠

腰俞正当骶管裂孔处

1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等肠腑病证2月经不调、经闭等月经病3腰脊强痛,下肢痿痹4痫证

向上斜刺0.5-1寸

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3.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向上斜刺0.5-1寸,多灸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

3.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

4.小腹冷痛,腹泻

向上斜刺0.5-1寸,多灸

悬枢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腰脊强痛2腹胀、腹痛、完谷不化、腹泻、痢疾等胃肠疾患

向上斜刺0.5-1寸

中枢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黄疸2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等脾胃病证3腰背疼痛

向上斜刺0.5-1寸

至阳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疾病2咳嗽,气喘3腰背疼痛,脊强

向上斜刺0.5-1寸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向平

1身热,头痛,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2惊厥、癫狂痫等神志病证3脊背强痛4疔疮发背

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

2.骨蒸潮热

3.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

4.项强,脊痛

5.风疹,痤疮

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

1.暴暗,舌缓不语

2.癫狂痫,癔病等神志病证

3.头痛,颈项强痛

向下颌方向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府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l寸

1.癫狂,中风,癔病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2头痛,颈项强痛,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

向下颌方向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耳尖连线交点处

1.痴呆,中风,失语,失眠,瘈疭,健忘,癫狂痫证,癔病等神志病证2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3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灸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1.癫狂痫,失眠,惊悸

2.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

2.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

平刺0.5-0.8寸

素髎鼻尖正中

1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证2鼻渊、鼻衄等鼻病

斜向上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水沟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1.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急救要穴之一2癔病,癫狂痫,急慢性惊风等神志病 3.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4.闪挫腰痛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按掐

任脉24: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

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中极(膀胱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1.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

2.遗精,阳痿,不育等男性病证3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直刺1-1.5寸。孕慎

关元(小肠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1.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

2.少腹疼痛,疝气

3.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5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6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慎

气海(肓之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1.虚脱,形体羸瘦,脏器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

2.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

3。小便不利,遗尿 4.疝气,遗精,阳痿5.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慎用

神阙脐窝中央

1.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

2.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

3.水肿,小便不利

一般不针,艾灸或艾炷隔盐灸

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前正中线,脐上4寸,脐与胸剑联合连线中点

1.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2.黄疸

3.癫狂,脏燥

直刺1~1.5寸

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

1.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

2.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平刺0.3-0.5寸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1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暗等肺系病证2瘿气,梅核气,噎膈等气机不畅病证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

承浆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1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病证2癫狂3暴暗

斜刺0.3-0.5寸

常用奇穴

四神聪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1.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

2.目疾

平刺0.3-0.5寸

印堂额部,两眉中间

1.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

2.头痛,眩晕

3.鼻衄,鼻渊

4.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太阳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

1.头痛

2.目疾

3.面瘫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耳尖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1头痛 2.目疾3咽喉肿痛

直刺0.1-0.2寸

球后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目疾

轻压眼球向上,向眶下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

金津、玉液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1口疮,舍强,舍肿2呕吐,消渴

点刺出血

牵正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口疮向前斜刺0.5-0.8寸

安眠在项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1失眠,头痛,眩晕2心悸3癫狂

直刺0.8-1.2寸

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妇科疾病直刺0.8-1.2寸

三角灸以患者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于该穴

疝气,腹痛艾炷灸5-7壮

定喘背上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1.哮喘,咳嗽

2.肩背痛,落枕

直刺0.5-0.8寸

夹脊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

上胸部治上肢和心肺疾病

下胸部治胃肠疾病

腰部治腰、腹和下肢疾病

斜刺0.3-0.5寸,或梅花针叩刺

腰眼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中

1.腰痛

2.虚劳

3.月经不调,带下

直刺1-1.5寸

二白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一穴,一臂两穴,左右共4穴

1痔疾,脱肛2前臂痛,胸胁痛

直刺0.5-0.8寸

腰痛点在手背侧,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

急性腰扭伤

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

八邪手背侧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1.手背肿痛,手指麻木

2.烦热,目痛

3.毒蛇咬伤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四缝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一手共4穴,左右共8

1小儿疳积2百日咳

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黏液

十宣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共10穴

1.昏迷

2.癫痫

3.高热,咽喉肿痛

4.手指麻木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鹤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膝痛,足胫无力,瘫痪直刺0.8-1寸

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内外膝眼

1.膝痛,腿痛

2.脚气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

胆囊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1.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

2.下肢痿痹直刺1-2寸

阑尾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

1.急慢性阑尾炎

2.消化不良

3.下肢痿痹直刺1.5-2寸

八风在足背侧,第1至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足4穴,左右共8穴

1足跗肿痛,趾痛2毒蛇咬伤3脚气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毫针构造: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部分

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度和直径区分n寸*25=z 毫米号数越大,直径约小

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消毒:1高压蒸汽灭菌法:98~147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2药物浸泡消毒法:75%的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3煮沸消毒法:沸水中15~20分钟

进针法:1单手进针: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尤其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2双手进针:1)指切进针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适宜于长针进针。3)舒张进针: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3针管进针: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针刺的角度:a直刺:适宜于人体大部分腧穴。b斜刺:45°适宜于肌肉浅薄处货内有重要脏器,或者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c平刺:15°适宜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行针手法:

1)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转法2)辅助手法:促使得气和加强针A循法: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B弹法:催气、行气C刮法:针刺不得气的时用之可激发经气,若已得气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D摇法: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一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的方向传导。E飞法: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F震颤法: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1)得气的表现:患者感觉酸、困、麻、胀、热、凉、触电、蚁行等和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2)意义:与疗效的关系、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与补泻手法的关系

毫针补泻的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A、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2)其他补泻:

A、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进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C、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D、开阖补泻:出针时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E、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

留针目的: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

晕针: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弯针: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

断针或称折针: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处理: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侧,使断针暴露于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血肿: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

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

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散瘀消肿、防病保健

灸法的种类:艾灸: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温针灸灯火灸天灸

拔罐法

1、火吸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2水吸法3抽气吸法

2、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

三棱针法刺破人体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操作方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皮肤针法皮肤针扣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治防疾病的目的

电针法

头针

额中线: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额旁1线: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

额旁2线: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额旁3线: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顶中线:头顶部,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耳针:将耳廓分为12个区

*耳针的选穴原则按相应部位选穴,按脏腑辩证选穴,按经络辩证选穴,按西医学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

第六章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一、补虚泻实

*《灵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

2盛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写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菀陈则除之“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3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二、清热温寒

*《灵枢》: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热则疾之即指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寒则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四、*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选穴原则是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而提出的。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证对症选穴。

*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

*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原穴络穴经脉原穴络穴

手太阴肺经太渊列缺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偏历

手厥阴心包经大陵内关手少阳三焦经阳池外关

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手太阳小肠经腕骨支正

足太阴脾经太白公孙足阳明胃经冲阳丰隆

足厥阴肝经太冲蠡沟足少阳胆经丘墟光明

足少阴肾经太溪大钟足太阳膀胱经京骨飞扬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穴名主治相配合主治

公孙冲脉病证心胸胃疾病

内关阴维脉病证

后溪督脉病证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

申脉阳跷脉病证

足临泣带脉病证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

外关阳维脉病证

列缺任脉病证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照海阴跷脉病证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这八个穴位虽然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

*募穴是指分布于胸腹部,脏腑经气聚结处的穴位,共有十二个穴位。募穴有治疗腑实证的作用。

*俞穴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

*俞募穴临床上把病变脏腑的腧、募穴配运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称为俞募配穴法。

经脉交会穴

*三阴交所属经足太阴经,交会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

*大椎所属经督脉,交会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

*风池所属经足少阳经,交会经阳维脉

*头维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足少阴经、阳维脉

*迎香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手少阳经

第七章治疗各论

头痛:

外感头痛:祛风通络,止痛。督、足少阳、手太阴

主穴:列缺、太阳、百会、风池

配穴: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

余穴泻法

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内伤头痛

实证:疏通经络,清利头窍。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

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虚证: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

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

落枕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

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

泻法

方义: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漏肩风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

配穴: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

余穴泻法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

腰痛

治法:活血通经。阿是穴、足太阳经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配穴: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

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方义: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

痹证

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泻法或平补平泻。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中风

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 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方义: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手厥阴、督脉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眩晕

实证:平肝化痰,定眩。督、足少阳经、手足厥阴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操作:泻法

方义: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

虚证:益气养血,定眩。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

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

操作: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

方义: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

面瘫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

方义: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不寐

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

主穴:照海、申脉、四神聪、神门、印堂、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胆气虚配心俞、丘墟、内关,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孙、内关

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平补平泻,对重者,四神聪留针过夜,照海补,申脉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印堂调理脑神,二穴相配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镇静安神,照海、申脉蹻脉,主睡眠哮喘:实:祛邪肃肺,化痰平喘。手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列缺、肺俞、膻中、尺泽、定喘

配穴: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痰热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天突

泻法,风寒可灸,定喘刺络拔罐

方义: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膻中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宣肺祛痰,定喘平喘

虚:补益肺肾,止哮平喘。相应背俞、手太阴、足少阴

主穴:肺俞、肾俞、膏肓、太渊、定喘、太溪、足三里

配穴: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阴谷、关元

定喘刺络拔罐,余穴补

方义:肺俞、膏肓针灸并用,补肺气,肾俞补纳肾气,太渊、太溪补肺肾之气,足三里调和胃气,定喘平喘之效穴

月经不调:(1)经早:清热调经。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太冲或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腰骶疼痛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平补平泻,血海泻,配穴虚补实泻,气虚加灸或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功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调冲任之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

(2)经迟: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加子宫,虚实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毫针补法,灸,归来泻,配穴虚补实泻,灸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足阳明经,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胸胁胀痛配膻中、内关,肝郁配期门、太冲,肾虚加肾俞、太溪

操作:肝俞泻,余主穴补,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疏肝理气

痛经:实证:行气散寒,通经止痛。足太阴、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凝配归来、地机,气滞配太冲,腹胀配天枢、气穴,胁痛加阳陵泉、光明,胸闷加内关

泻法,寒甚灸

方义:三阴交通经止痛,中极调冲任之气,散寒,次髎治痛经经验穴

虚:调补气血,温养冲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

补法加灸法

方义: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温暖下焦,温养冲任

崩漏:实证: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任脉、足太阴

主穴:关元、隐白、三阴交、公孙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蛇串疮: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是对穴位的统 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 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 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I、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5.《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着 二、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三、疾病辨证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和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和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的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 回阳生肌散;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 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

中医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七版教材同步完美打印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5、经络的作用:沟通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2、《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3、张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 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肠胃以及更高部位的疾病。“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针灸医籍选 考试重点

1.简述“粗守形,上守神”和“粗守关,上手 机”的内涵。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粗守形:粗守,技术低劣的医生。形,指针刺一些表面的内容,如腧穴,刺法等。 上守神:上,上工,技术高明的医生。神,精神气血的内在变化,即正气。 粗守关,上守机:关,四肢关节的腧穴。机,经气至的动静时机。粗守关,即守四肢之关节也。上守机,察气至之动静也。 2.简述针灸医生临床操作的基本要求。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 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 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 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 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本段提示了针刺的正确方法,必须持针 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斜。同时, 强调医者在施行针刺时,精神要高度集 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血脉虚实,两目、 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如此,才能治 之有效而不发生危险。 3.简述五脏受邪发病的内容。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4.简述病之六变的内容。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5.试论述针灸治神。 针刺治神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生治神。医生必须精神专一,“神无营于众物”,医者首先必须常持谨慎之心,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在众多复杂的证候中,抓住主要脉证,审证虚实,施以针刺治疗。诊断后,医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治疗前,“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治疗中要密切注意针刺后气至的时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第二部分为患者治神。针刺过程中,患者必须认真配合医者,放轻松,精神高度专一集中,做到人与针和,针与病人和。 第三部分为安静优雅的环境。 6.叙述热病及偏枯,痱等病的症状的异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2018 年备战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学习笔记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1、外感六淫致病特点: (1) 风邪致病,其肿宣浮,痛无定处 (2) 寒邪致病,不红不热,痛有定处 第一单元: 中 (3) 暑邪致病=湿+热+耗气+伤津 医 外 科 疾 病 (4) 湿邪致病=“流水” (5) 燥邪致病:干 的 病 因 病 机 (6) 火邪致病:热 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故外科疾病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常见。 (助理不考) 2、外来伤害致病: 凡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 3、感受特殊之毒致病:特殊之毒除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及未能找到明确致病原因的病邪 4、常见病因: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但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单元: 中 医外科疾病 辨证 (助理不 考)
2、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 多风温、风热 3、 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整理人:duanyuen 第 1 页 共 16 页

2018 年备战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学习笔记 4、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寒湿、湿热多见 5、局部辨肿:(记忆秒杀词) ① 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见于阳证疮疡。 ② 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见于冻疮、脱疽等。 ③ 风肿 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④ 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见于股肿、湿疮。 ⑤ 痰肿 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见于瘰疬、脂瘤等。 ⑥ 气肿 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见于气瘿、乳癖等。 ⑦ 瘀血肿 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见于皮下血肿等。 ⑧ 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见于外痈、肛痈等。 ⑨ 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⑩ 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6、局部辨痛:(记忆秒杀词) ① 热痛 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② 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 ③ 风痛 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等。 ④ 气痛 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⑤ 湿痛 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见于臁疮、股肿等。 ⑥ 痰痛 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见于脂瘤、肉瘤。 ⑦ 化脓痛 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见于疮疡成脓期。 ⑧ 瘀血痛 初起隐痛,胀痛,皮色不变或皮色暗褐,或见皮色青紫瘀斑。见于创伤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7、局部辨痒:(记忆秒杀词)最常见病因: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 ① 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见于牛皮癣、白疙、瘾疹等。 ② 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见于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如脓疱疮。 ③ 热胜 皮肤瘾疹,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见于接触性皮炎。 ④ 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见于手足癣、疥疮等。 ⑤ 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见于牛皮癣、慢性湿疮。 ⑥ 肿疡作痒 见于毒势炽盛,病变发展,或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消散之际。 ⑦ 溃疡作痒:一是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二是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三是毒邪渐化,气血渐 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之象。
整理人:duanyuen 第 2 页 共 16 页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最新)

I 、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一一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 《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4.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5. 《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二、基本术语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 多提示可能发生走 黄。 三、疾病辨证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和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 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 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和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 掺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 的部位,谓之掺药,古 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 ;③腐蚀药和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回阳生肌散; 阳证:月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 剂:复方土槿皮散;⑨洗剂:三黄洗剂 6. 箍围药 疡:又称外疡, 疮疡: 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肿疡: 溃疡: 广义: 狭义: 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 疖 V 3cm 横向痈3~ 9cm 疖:表皮 纵向 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 >9cm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 B 超。

针灸学笔记整理00859

针灸学笔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 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4、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中医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1.最早的外科医生叫医句,形成外科的年代是汉代,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贡献 很大 2.华佗是我国历史最着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堪称外科鼻祖。 3.晋?龚庆宣撰写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该书最早 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指出破脓时,切口在下方。 4.巢元方所着《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着,对传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5?唐?孙思邈《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6?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补充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 7.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正宗派一“列证最详、论治最精”,重视脾胃 清?王维德—《外科全生集》—全生集—阴阳辩证 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 -心得派-“疡科实从内出论”引入三焦学说 8中医外科学的范围:①疮疡②乳房疾病③瘿④瘤、岩⑤皮肤及性传播疾病⑥肛门直肠疾病⑦泌尿男性疾病⑧周围血管疾病⑨其他外科疾病 9.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破溃的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毒雍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一般分为内痈和外痈两大类。外痈指 彳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邪毒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 / 善、肺善、肾善。 ?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差。“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顺证:“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 \ 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 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出现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 善证与恶证多指全身的表现;顺证与逆证多指局部表现。 10. ■疖v 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疔: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11?外科疾病的发生,大致有①外感六淫②情志内伤③饮食不节④外来伤害⑤老伤虚损⑥感受特殊之毒⑦痰凝瘀血 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①邪正盛衰②气血凝滞③经络阻塞④脏腑失和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针灸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

v .. . .. 一.课程学习梳理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合谷(原穴)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迎香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地仓

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最新)

I、总论 一、发展史 1、最早得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 2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得医书。 4、《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得理论基础。 5.《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得外科专著 二、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就是指一切外科疾病得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 广义:上就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得总称; 狭义:就是指发于体表得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得肿块 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得疮面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得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得化脓性疾患。 内痈:生于脏腑得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得痈:相当于中医得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得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得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得痈。 无头疽:就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得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得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得疔得基底根部得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三、疾病辨证 疖<3cm 疖:表皮 横向痈3~9cm 纵向痈:发于皮肉之间 发>9cm 疽:发于肌肉、骨间,最深 8.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四、疾病治法 1.内治法三个总则 19、外治法 膏药:就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得制剂,现称硬膏。阳证:太乙膏、千锤膏,阴证:阳与解凝膏。咬头膏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或患者不愿手术排脓者 油膏:阳证:金黄膏、玉露膏;阴证:回阳玉龙膏;半阴半阳:冲与膏。生肌玉红膏适于一切肿疡 掺药:将各种不同得药物研称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不同得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得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①消散药:内消散;②提脓祛腐药:升丹;③腐蚀药与平胬药:白降丹、三品一条枪;④祛腐生肌药:阴证:回阳生肌散;阳证:月 白珍珠散、拔毒生肌散;⑤生肌收口药:生肌散;⑥止血药:桃花散;⑦清热收涩药:青黛散、三石散;⑧酊剂:复方土槿皮散; ⑨洗剂:三黄洗剂 6.箍围药

针灸治疗学考试重点(2016年实用)

1.治疗作用: ①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②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③调和阴阳(是针灸的最终目的)。 2.针灸治疗原则: ⑴补虚泻实(①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②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③不盛不虚以经取 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⑶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⑷三因制宜:因时地人。 ⑸治神守气。——附加 辨证论治的要点:(1)明辨疾病性质(2)突出经络辨证(3)注重整体观念(4)分清标本缓急(5)做到三因制宜。 选穴原则: 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辩证选穴、辩症选穴 五输主病: 《灵枢》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 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简称“五腧”。 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写出十二经的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