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以及比较分析
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

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环氧氯丙烷,又称为"三氯化六亚甲基二氧五氯化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工艺。
首先,环氧氯丙烷的主要原料是丙烯和氯气。
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丙烯的氯化和环氧化两个步骤。
丙烯的氯化是将丙烯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丙烷。
该反应主要发生在含量为8~15%的丙烯氯烷,丙烯氯烷的加入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反应温度一般为40~60℃,压力为2~3MPa。
通过连续进料和分离,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氯丙烷。
接下来是环氧化反应,即将氯丙烷与过氧乙酸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
反应器采用喷头或搅拌釜,反应温度为40~50℃,压力为0.1~0.3MPa。
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纯度的环氧氯丙烷。
在工业生产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后续处理。
首先是环氧氯丙烷的分离和提纯,一般采用蒸馏和洗涤等方法。
然后是氯化铝催化剂的回收,常用的方法是蒸馏和吸附。
最后,对产物进行再结晶、干燥等处理,以得到纯度更高的环氧氯丙烷。
总的来说,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工艺包括丙烯的氯化和环氧化两个步骤,中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和后处理步骤。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可以提高环氧氯丙烷的产率和纯度。
同时,合理设计反应装置和工艺流程,可以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环保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环氧氯丙烷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确保安全性和产品质量。
同时,要做好废气处理和废水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以上是对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氧氯丙烷生产原理

环氧氯丙烷生产原理二、主要生产原理1、反应原理1.1、氯化反应原理氯丙烯是丙烯氯化、氯原子在饱和碳键上取代氢原子而合成的。
在氯化过程中丙烯的双键得以保存,产生HCl气体,反应式如下:(1) CH2=CH-CH3+Cl2→CH2=CH-CH2Cl+HCl反应放热约为26.7kcal/mol。
除了主反应外还有许多副反应。
副反应所产生的化合物很多,有丙烯氯化物、三氯丙烷以及热降解产物如芳香烃类、焦油和碳化物等。
主要有在其它碳键上的取代反应生成2-氯丙烯和1-氯丙烯,方程式如下:(2) CH2=CH-CH3+Cl2→CH2=CCl-CH3 +HCl→CHCl=CH-CH3+HCl另外,氯气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3) CH2=CH-CH3+Cl2→ClCH2-CHCl-CH3HCl与氯丙烯继续反应生成1,3-二氯丙烷:(4)CH2=CH-CH2Cl+HCl→ClCH2-CH2-CH2Cl氯丙烯继续氯化进行取代反应,生成1,3-二氯丙烯:(5) CH2=CH-CH2Cl+Cl2→ClCH=CH-CH2Cl+HCl1.2、氯醇化反应原理次氯酸(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与氯丙烯在循环液中混合,在反应器中连续而均匀接触发生反应生成二氯丙醇,生成的二氯丙醇有两种:1,3-二氯丙醇和2,3-二氯丙醇。
反应方程式如下:(1)ClOH + CH2Cl-CH=CH2→ CH2Cl-CHOH-CH2Cl(1,3-二氯丙醇)(2)ClOH + CH2Cl-CH=CH2→ CH2Cl-CHCl-CH2OH(2,3-二氯丙醇)反应为放热反应(216,100kJ/kmol),1,3-二氯丙醇和2,3-二氯丙醇的生成量为1:2。
次氯酸的反应方程式如下:(3)Cl2 +H2O → HOCl + H+ + Cl-(4)HOCl → ClO- + H+优化次氯酸的生成条件、抑制溶液中的游离氯和次氯酸分解,会从总体上提高氯醇化反应的收率。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概述.

后开发出丙酮制环氧氯丙烷工艺,主要包括丙酮氯化取代制
1,3-二氯丙酮、二氯丙酮氢化制1,3-二氯丙醇、1,3-二氯丙醇 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由于能耗和成本较高,以上两种方法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14
2.5 各工艺路线比较
工艺路线
丙烯高温氯化法
优点
工艺成熟,操作稳定,引进 费用低,可提取中间产物氯 丙稀。
11
2.3 甘油法
(1)甘油氯化制二氯丙醇
Cl HO OH OH + HCl CH3COOH Cl OH Cl + Cl OH + H2O
(2)二氯丙醇皂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Cl Cl + Cl OH Cl OH
+ NaOH
O
Cl +
NaCl + H2O
12
2.3.1 甘油法——工艺流程简图
氯化氢
氢氧化钠 氯 化 反 应 器 精 馏 塔 皂 化 塔
甘油法
丙烯醛和丙酮法
醛和酮转化成醇的选择性较 高。
催化剂价格高,丙烯醛分离 复杂,设备投资费用高。
综上所述,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面临着绝好机遇,利用甘油制备 ECH 可摆脱丙烯紧 缺的制约,减少国家对石油的依赖,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 和社会价值。
15
2.6 各工艺成本比较
项 目 原料1(t/tECH) 原料2(t/tECH) 碱(t/tECH) 投资(3万吨ECH) 安全可靠性 丙烯高温氯化法 0.66(丙烯) 2.1(氯气) 1.10(石灰) 2.5~3亿元 危险、操作 周期短 醋酸丙烯酯法 0.59(丙烯) 0.9 (氯气) 0.70(石灰) 4~5亿元 取决于Pd 催化剂 甘油法 1.20(甘油) 1.0(盐酸) 1.2(液碱) 0.65~0.85亿元 安全可靠
环氧氯丙烷工艺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化学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酮、环氧硬化剂、聚醚醇等。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原料准备:选用甲基丙烯磺酸、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等为原料,通过浓缩、蒸馏、过滤等处理方式来获得高质量的原料。
反应制备:将甲基丙烯磺酸和次氯酸钠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反应,同时加入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通常在40℃~60℃的范围内进行。
分离提纯:经过反应后,产物中会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进行分离和提纯。
通常是通过加入水和酸等反应物对产物进行中和,然后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将环氧氯丙烷单独分离出来。
储存包装:环氧氯丙烷为一种易燃、有毒的化学物质,需要进行专业的储存和包装。
通常在高压容器或合适的桶中储存,并采取相应的防爆、防火等安全措施。
总体而言,环氧氯丙烷工艺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和要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法规和标准,同时需要配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设施,以确保生产效率、品质和安全。
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工艺研究

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工艺研究摘要:环氧氯丙烷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严重污染环境,尤其是氯丙烯法;醋酸丙烯酯法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制造工艺,其对物力、财力的需求水平较高,但是耗能较低,所以其性价比并不高。
对这两种制造工艺进行比较,发现它们都以石油工业为依托。
如果生物柴油副产甘油后备充足,甘油氯化法将成为制备环氧氯丙烷的主要手段。
本文研究对象为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专门对甘油氯化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工程问题。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甘油法;制备1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技术进展环氧氯丙烷的使用范围广阔,常常被用于化工生产中,在甘油合成过程中被发现。
该化学物质当下主要被用来制造环氧树脂,占其所有使用途径的八成。
上世纪末,汽车、能源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环氧树脂的需求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环氧氯丙烷的产量和生产能力。
就全球范围而言,环氧氯丙烷的生产量在上世纪末便超过100万吨,目前全球产量已经高达250万吨。
以往,我国环氧氯丙烷主要通过进口获得,在市场经济、生产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开始自行生产该化学物质,本世纪1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市场发展以及生产制造工艺,这导致蓝星等化工厂只能暂时停止环氧氯丙烷生产。
国内化工厂开始运用甘油氯化法制备环氧氯丙烷,不再依赖日本所发明的醋酸丙烯酯法。
就目前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制造工艺而言,主要运用的是石油生产路线和生物生产路线。
2实验部分2.1主要实验试剂及装置此次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试剂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试剂2.2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实验中通过典型实验,针对力学规律及反应机理进行考察分析,随后进行动力学建模,以此为前提,针对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需要通过温度的单因素实验进行,在此基础上,需要再次进行正交实验,以此实验得出优化工艺的条件。
(1)典型性实验具体操作条件详见图注释。
图2实验装置图(2)正交实验氯化反应实验与环化反应实验都可以确定四个因素,选用4因素,4水平设计,实验中暂不考虑交互作用,此时,4因素会占据4列,因此选取Li6。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产品性质:环氧氯丙烷别名为“3-氯-1,2-环氧丙烷”。
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易挥发,具有类似醚和氯仿的气味。
相对密度1.1807,沸点116.2℃,凝固点-57.2℃。
常温能溶于水、乙醚、醇类、四氯化碳及苯,有毒。
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5×10-6。
应用领域: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质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两种。
生产方法: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有两种。
一是丙烯高温氯化法,以丙烯为原料,经高温氯化得3-氯丙烯,次氯酸化反应生成二氯丙醇,加碱(烧碱或石灰乳)环化而制得。
第二种方法是醋酸丙烯酯法,丙烯在催化剂、醋酸存在下氧化生成醋酸丙烯酯,水解生成丙烯醇,经氯化生成二氯丙醇,皂化得环氧氯丙烷,精馏分离除去重组分得产品。
不足之处是:转化率较低,氯气消耗量大,副产物多,设备易腐蚀,“三废”问题较为突出等。
消耗定额:(kg/t) 原料名称国内技术引进技术醋酸丙烯酯法丙烯(95%)1000~1100 720 620氯气(99%)1600 2200 920纯碱(95%)800~1000 - -烧碱(42%)700~1000 1130(消石灰) - 氧气- - 276(㎡)生产企业:沈阳化工、岳华总厂环氧树脂厂、无锡树脂厂、齐鲁石化总公司氯碱厂、渤海化工集团天津化工厂、山东省东营市化工厂。
行业现状:目前,世界环氧氯丙烷的总消费量约为120万吨/年,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以及缩水甘油醚等,其中环氧树脂的消费量约占消费量的75%。
环氧氯丙烷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和美国,主要进口车为亚洲和东欧,预计今后几年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5%~6%的速度增长。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前景

A D精VA N细C E S石I N FI油N E P化ETR工O C H迸EM I C展ALS 第14卷第2期I。
…。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前景张杰,赵翠云(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公司,濮阳457004)[摘要]综述了环氧氯丙烷3种生产工艺特点及其市场消费情况,并对环氧氯丙烷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市场前景环氧氯丙烷(E C 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黏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黏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缩)水甘油衍生物、氯醇橡胶等多种产品,用作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1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环氧氯丙烷最早于1854年由B e nhe l ot用盐酸处理粗甘油,然后用碱液水解时首先发现的,数年后,Reboul提出这一物质可由二氯丙醇以苛性钠经水解反应直接制取。
在此基础上,美国Shel l 公司于1948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丙烯高温氯化法合成甘油的生产装置,环氧氯丙烷作为中间产物,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o。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为适应环氧树脂的生产发展需求,环氧氯丙烷开始以氯丙烯为原料作为主要产品生产。
除美国外,西欧、日本、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都相继建成生产装置。
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乙酸丙烯酯法。
1.1丙烯高温氯化法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由美国Shel l公司于1948年首次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此法进行生产。
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与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3个反应单元¨1。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三、全球ECH的消费情况
日本和美国是主要出口国,亚洲和东欧是主要进口国,其中 亚洲是ECH的最大消费市场,消费量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 60%, 其次是美国和西欧。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全
球用于该领域的ECH占总消费量的 84%;第二大消费领域是用
于生产合成甘油,占总消费量的 1%;除此之外应用于生产氯 醇橡胶,纸张增湿添加剂和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占 总消费量的 15%。
6
2.1.1 丙烯高温氯化法——工艺流程简图
丙烯回收 吸收处理 分 离 塔 皂 化 塔 脱 轻 塔 副产盐酸 脱 轻 塔 脱 重 塔 脱 氯丙稀 重 塔 成 品 塔
丙烯
氯化 反应器 反次 应氯 器酸 混 合 器
氯气
水
氢氧化钙 废水
7
2.2 醋酸丙烯酯法
(1)丙烯氧化反应合成醋酸丙烯酯
+ 1/2O2 + CH3COOH O CH3C O + H2O
该法最早在1854年由Bertelot用盐酸处理粗 甘油,然后用碱液水解时发现。
目前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各国大力发展
生物柴油工业 (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的一 种,其在物理性质上与石化柴油接近,但化 学组成不同。),随之副产大量生物甘油(占 生物柴油量的1/10),造成甘油市场过剩,价 格大跌,在这种背景下,甘油氯化法制环氧 氯丙烷获得新生。
3.5 3.2 6.1 26.0 9.0 2.5 2.5
丙烯法 丙烯法 醋酸法 甘油法 甘油法 丙烯法 丙烯法
山东海力 山东鑫岳 山东中海 东营华泰 东营联成 东营赫邦 福建豪邦 宁波环洋 河北珈奥
32.0 9.0 4.0 3.5 3.5 12.0 5.5 6.0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路线
1984年美国壳牌公司建成第1座合成甘油生产工厂,环氧氯丙烷作为合成甘油过程的
中间体,开始大规模工业生产。目前,国外环氧氯丙烷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4种,其中,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传统的生产方法,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仍是世家上环氧氯丙烷生产的
主要方法。
1 丙烯高温氯化法
目前,世界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此法生产环氧氯丙烷主要分3
步:
(1)丙烯在470—500℃高温下氯化生产氯丙烯,副产的1,2—二氯丙烷和1,3—二
氯丙烯简称D—D混剂。要控制好主反应一氯化反应的温度,丙烯与氯气的混合尽可能均匀。
降低温度可抑制析碳反应,但温度偏低有利于加成反应,产品收率相对降低;反之,温度过
高,如超过500℃,虽然收率提高,但副作用也加剧,反应器、换热器等严重结碳,影响反
应的顺利进行,需停车清碳,实际上还使收率降低。
(2)氯气在水中生成次氯酸,再与氯丙烯反应生成二氯丙醇。该反应通常称为饱和氯
水法,美国Shell、日本鹿岛、意大利Conser等公司均采用此法。要制取质量分数为4.0%~5.0%
的二氯丙醇溶液,必须加大反应过程中的溶液循环量。氯气可逐级加入,并控制好溶液的酸
度,尽量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量。
(3)二氯丙醇与氢氧化钙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皂化后的粗ECH经蒸馏后可
得到ECH成品。该法ECH收率为70%~75%。
2 醋酸丙烯酯—丙烯醇法
原苏联科学院与日本昭和电工均开发了此法。原苏联采用先氯化后水解工艺,昭和电工
则采用先水解后氯化工艺。1985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始以丙烯为原料经醋酸丙烯酯和
丙烯醇生产环氧氯丙烷,从而打破了完全依赖高温氯化法的格局。
该法分4步进行:
(1)在钯和助催化剂及醋酸存在下,采用乙酰氧化技术。使用丙烯与氧在150~190℃
反应,生成醋酸丙烯酯:在上述反应条件下,醋酸丙烯醇的选择性大于90%。
(2)醋酸丙烯酯经水解反应制得丙烯醇。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平衡原理,醋
酸丙烯醇的转化率取决于化学平衡常数。反应过程中增加水量,有利于丙烯醇的生成。在工
业生产中,用大量混合溶液作为循环液。
(3)丙烯醇与氯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丙醇。该反应中加入了高浓度盐酸, 在较低温
度下抑制了副产物甘油、一氯化物和三氯丙烷的生成。
(4)二氯丙醇经皂化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产品(与丙烯高温氯化法皂化反应相同)。
3 丙烯醛法
Dow 化学开发了丙烯醛制环氧氯丙烷的工艺,首先将丙烯醛氯化生成2,3-二氯丙醛,
然后将2,3-二氯丙醛加氢生成2,3-二氯丙醇,最后2,3-二氯丙醇脱去氯化氢生成ECH。该工
艺的原料丙烯醛是由丙烯催化氧化制取的。
4 甘油氯化法技术
目前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工业,随之副产大量生物甘油(占
生物柴油量的1/10),造成甘油市场过剩、价格大跌,在这种背景下,甘油氯化法制环氧氯
丙烷获得新生。国际上只有陶氏、苏威2 家拥有甘油氯化法技术, 其中, 苏威2006年2 月
初在法国Tavaux 建立甘油氯化法环氧氯丙烷工厂,2007 年上半年投产,生产能力1 万t/a。
中国扬农化工集团建成6 万t/a 甘油氯化法环氧氯丙烷装置,滕州市国宁化工有限公司建成
3 000 t/a 甘油氯化法环氧氯丙烷装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指出,甘油氯化法将成为
下一时期的主角,环氧氯丙烷有望成为甘油的最大应用领域。
甘油氯化法工艺是将甘油与4%~6%冰醋酸均匀混合,通入干燥氯化氢气体制成二氯丙
醇,再与氢氧化钠作用制成环氧氯丙烷。
甘油氯化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5 个阶段。
(1)氯化氢的制备及干燥。氯化氢一般由氯碱厂生产,经干燥后送氯化工段使用。个
别公司用三氯化磷水解生成氯化氢气体。
(2)氯化。将甘油和冰醋酸(按甘油质量的4%~6%)加入氯化反应釜中,升温至90 ℃,
即开始通入氯化氢气体,保持反应温度在90~120 ℃。甘油氯化是放热反应,若温度超过
120 ℃,可以少通氯化氢和加强冷却来调节。维持反应16 h 后,可随时取样测相对密度及
分层率来控制反应终点。分层率的测定方法是取10 mL 试样加入纯碱,中和到pH=6.0~
7.0 待分层后,下层粗二氯丙醇体积超过8 mL 即为反应终点,此时料液相对密度达1.3 以
上。反应结束,停止通氯化氢,冷却到室温用压缩空气打入中和槽进行中和。
(3)中和。将氯化后的混合液用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氯化氢和催化剂冰醋酸,并调节液
体的酸碱度,使二氯丙醇和其他液体分离。一般中和到pH=6.0~7.0 时,加一定量的水,
停止搅拌,静止分层,下层的粗二氯丙醇放入储槽或加到二氯丙醇蒸馏釜中, 在真空下进
行蒸馏(余压1.866 kPa),75 ℃以前蒸出二氯丙醇及水,75~110 ℃蒸出一氯丙二醇。釜
中残液为甘油及杂质。如果生产的二氯丙醇全部作为生产环氧氯丙烷用,则中和液不经粗蒸
馏而进行环化蒸馏。
(4)环化反应。环化反应在环化反应釜(减压蒸馏)中进行(余压约为7.998 kPa 以
下)。将二氯丙醇和氢氧化钠按1∶1(分子比)定量地抽入环化反应釜。加完后保持此真空
度,如液温低于30 ℃可略加热,一般在30~40 ℃时开始有环氧氯丙烷蒸出,收集此馏出
物,待分去水分后即得粗品环氧氯丙烷。(
5)环氧氯丙烷的精馏。环化反应所得粗环氧氯丙烷纯度较低(约90%~95%),内含
5%~10%水分和少量杂质酮。为提高纯度,可采用精馏塔精馏。控制塔顶温度114~120 ℃,
收集此馏分,即是精品环氧氯丙烷。
5 工艺路线比较
4 种工艺路线的比较见表5。
甘油氯化法制备环氧氯丙烷面临着发展机遇,主要是原料甘油价格便宜, 利用甘油制
备环氧氯丙烷可以摆脱丙烯紧缺的制约。由于丙烯高温氯化法及醋酸丙烯酯法都以丙烯为原
料, 受石油紧缺和世界油价高涨的影响大。其中,高温氯化法工艺需要高温条件,设备长
时期在高温下运行,一旦面临安全隐患就会出现较多的非正常停车; 醋酸丙烯酯法受催化
剂技术问题和关键设备问题困扰。从国内厂家情况看,开车时间较长,装置建成后需经过一
两年磨合才能正常运行。
6 其他合成环氧氯丙烷技术
(1)环氧丙烷法氧化制备环氧氯丙烷
据中国化工网2008 年9 月22 日报道, 东北某企业拟建设1 套2 万t/a 环氧丙烷法
制备环氧氯丙烷装置,该装置采用环氧丙烷作为原料,在正磷酸三锂催化下, 有选择性地
异构化成丙烯醇,(在异构化时,会有10%左右副反应,但生成的丙醛与丙酮都是有用的有
机化工产品)。丙烯醇与氯气合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被Ca(OH)2皂化成环氧氯丙烷,
精馏得成品。该项生产工艺首先由法国Le Pont 公司开发成功。
(2)氯丙烯直接环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
氯丙烯直接环氧化生产环氧氯丙烷工艺如下:环氧化制取环氧氯丙烷。此法最大的优点
是避开了氯醇化反应和加碱皂化工序,不产生皂化废水、废渣,污染小,也可称为改良氯丙
烯法。该法以丙烯为原料,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剂为TS-1,但因转化率低、产物选择
性差、催化剂易失活且再生效果不理想及经济性方面的局限,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经济性比较
四种不同ECH 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性比较见表6。
由表6 可以看出,丙烯醛法工艺成本最高,所以在中国没有丙烯醛法装置。其他3 种
工艺技术消耗指标比较见表7。
从表7 可以看出,醋酸丙烯酯法(或丙烯醇法)单耗最低,但投资成本高使得经济性
变差,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从成本水平来看,甘油氯化法路线的成本最低,其次是丙烯
高温氯化法。甘油氯化法与丙烯高温氯化法相比,生产过程中废水量少;甘油氯化法在生物
柴油副产甘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 将成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5 结论和建议
(1)国内环氧氯丙烷装置产能已经超出需求量。由于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供需关系
发生改变, 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行业隐形危机开始浮现。今后新上装置必需经过严
格论证, 采用最合理的工艺路线,优化产业链,形成与氯碱行业上下游一体化生产模式,
提高装置的竞争力。
(2)进行技术创新,拓展环氧氯丙烷应用领域。国内环氧氯丙烷主要用于环氧树
脂和合成甘油,其他方面如氯醇橡胶、表面活性剂、纸张添加剂、离子交换树脂缩水甘油酯、
聚酰胺水处理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季铵盐类产品、稳定剂、离子交换树脂、阻燃剂、
水处理剂、溶剂、特种胶粘剂(聚环氧氯丙烷-蓖麻油聚氨酯密封胶)等应大力进行技术开
发。
(3)积极拓展中间产品氯丙烯和丙烯醇的用途。氯丙烯和丙烯醇都是有机合成的重要
中间体, 它们不但可以用来生产环氧氯丙烷, 氯丙烯还可用于生产农药、医药、树脂、合
成材料助剂、涂料、粘合剂等。丙烯醇又是制备1,4-丁二醇、缩水甘油、甘油、塑料助剂、
香料、医药及农药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为此,环氧氯丙烷企业应积极开发中间体氯丙烯和
丙烯醇的用途,使之作为独立商品出售,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开拓环氧氯丙烷的国外市场。
环氧氯丙烷生产厂家应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节能降耗改进,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革新挖潜、
技术改造工作降低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面对环氧氯丙烷产能过剩引发的激烈竞争,各厂家
要努力开拓国外市场,以优质产品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