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油田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长2段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长2段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s i n w e r e s t u d i e d .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 i n t h e s t u d y a r e a , t h e c l a s t i c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a r e ma i n l y t h e f e l d s p a t h i e l i t h a r e n i t e
S t u d y o n r 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h a n g - 2 f o r ma t i o n i n Xi a s i wa n o i l i f e l d , Or d o s b a s i n
油 气藏 评 价 与 开 发
第4 卷 第1 期
R E S E R V O I R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2 0 1 4 年2 月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 田长 2 段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俞亮亮
(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3 1 ) 摘要 : 以现代 油藏描述 的理论为指 导, 运用 石油地 质学、 沉 积学、 储 层地 质学等理论 与技 术方 法 , 对鄂 尔多斯盆地下寺 湾油 田长2段储 层特征进行研 究。研 究表 明研 究区长 2 储层碎 屑成分 以长石岩屑砂 岩为主 , 含少 量岩屑石英砂岩 , 结构成 熟度 中等。孔隙类型 以粒 间溶孔为主 , 粒 内溶孔和粒 间孔少量 。储层 物性实测数据表 明, 长2 小层孔 隙度 多分布在 5%~ l 8%, 渗透 率分布 范 围为( 0 . O 1 ~ 4 ) x 1 0 m2 , 砂岩储层 多为低孔特低 渗储 层。 关键词 : 储层特征 ; 长2段地 层; 下寺湾 油田; 鄂尔 多斯盆地 中图分 类号 : T El 2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延长油田石油地质特征

延长油田石油地质特征

延长油田石油地质特征孟延斌;李玉宏;李金超【摘要】延长油田勘探开发目的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已进入晚成岩作用阶段,具有矿物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成岩作用强烈的特点.储层为低孔隙度、特-起低渗透率致密砂岩,浊沸石微溶型储层是本区的主要储层类型,粒间孔-溶孔型孔隙组合为主要孔隙空间类型,次生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是重要的储集空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本油田的主要储集层段.石油地质特征表现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岩性和成岩作用控制物性,物性控制含油性,缺乏局部构造,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4(000)022【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延长油田;长6油层组;特-超低渗;岩性油藏【作者】孟延斌;李玉宏;李金超【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75;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1延长油田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最早的油田之一,距今已有百余年勘探开发历史,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延1井"即位于此。

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油层改造工艺的进步,油田勘探开发步伐稳步加快[1],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亿t。

其特-超低渗、浅埋藏油层的储集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区域地质条件延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行政区划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境内。

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千米坡降为7~10m,内部构造简单,局部具有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2]。

区内第四系直接不整合覆盖在三叠系延长组之上,钻井资料仅揭示了三叠系延长组中、上部地层。

其中,延长组长1油层组残留厚度变化大(0~200m),其它层段厚度比较稳定。

勘探开发目的层为延长组长6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61~长64四个油层亚组。

2 沉积体系延长油田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油藏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后生作用的控制,加强沉积相和成岩相的研究对认识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3-6]。

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22砂层组沉积相分析

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22砂层组沉积相分析

3 7
西 峰油 田三叠 系延长组 长 2砂 层组沉 积相分 析 粉砂 岩和 泥质粉 砂岩 为主 , 夹有 深灰 、 灰黑 色泥 岩和 粉砂 质泥 岩 ,夹有 少量
地 “


, 渐
丰 f 油 I
声渡时 建
冉摊棚l f 岩心 ! 钉 j片 《 {
{1 l 也 n
长 2油组主要具底冲涮构造 ,砂岩底面起伏不平 , : 并见大量冲刷泥砾 ,指示单 向水流特征 ;层理构 造非常的发育 ,多为发育在 中、细砂岩 中的反映高能态的平行 、交错层理 ,变形层理及低能态的水平层 理 、脉 状 及 凸镜 状层 理 等 ,还有 一些 生物 钻孔 ,这 些沉 积构 造 均反 映 了曲流 河三 角洲 的沉 积特 征 。 1 生物 化石 标 志 3 研 究 区 能观 察到 大量 保存 不 完整 的植 物 碎 片 ,如植 物 的叶 片 、茎杆 等 ,说 明当时 水体 不 深 ,植物 相 当茂 盛 。 1 沉积 层序 及 电性 特征 . 4 岩心 观察 和 电性 资 料统 计表 明 ,不 同层 位 ,沉 积层 序 、电性 特征 不 同 。长 2油组 主要 反映 为正韵 律 , G R或 自 电位曲线 自 然 下而上幅度逐渐减小 ,呈钟形 ~ 箱形 ,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最为常见的 G R心为长 2 0 地层 15. ~16 . m段 ,长 1. m。取心段 中下部为灰色 、浅灰色细砂岩 、 7 0 9 O 1 O 1 O 2O O
收稿 日期 :20 - 4 0 09 0 - 7 作者 简介 :陈岑 ( 8 一),男 , 四川 遂 宁人 ,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为 油气 藏形 成与分 布 1 2 9
tI I I u
造 小
(# № 淋)
4 也 附 米 L

油田概况00123

油田概况00123

安塞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目录第一章安塞油田概况 (2)第二章生储盖组合特征 (3)2.1 烃源岩 (3)2.2储集层 (3)2.2.1长2油层组 (4)2.2.2长6油层组 (5)2.2.3长10油层组 (8)2.3盖层 (9)参考文献 (10)第一章安塞油田概况安塞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陕北黄土高原,行政区域属革命老区陕西延安,在“安塞腰鼓之乡”。

自然条件较差,地表为黄土覆盖,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海拔1100-1500米,相对高差100-300米。

安塞油田北起子长李家岔,南至延安永宁—槐树庄,东起李家岔—郝家坪—河庄坪,西至双河—永宁,面积3 613 km2,是中国陆上最早开发的亿吨级整装特低渗透油田。

三叠系延长组为安塞油田中生界的主力含油层系,具有有利储层发育,含油层系多、石油资源丰富的特点。

从最初开发建设到2005年年产突破200万吨,其主力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和长2油层组,2007年安塞地区延长组长10油层组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内高52井长10油层获得工业油流。

长10油层组作为延长组勘探发现的新层系,为安塞油田的石油勘探打开了新篇章,2010年年产突破300万吨。

安塞油田油藏的形成与烃源岩生成、油气运移、圈闭形成和保存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成藏因素与鄂尔多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沉积结构密切相关,同时也为多层系生油、多旋回成油奠定了地质基础。

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川的沉积和古地理格局特征,塑造了其特有的油藏特征。

第二章生储盖组合特征2.1烃源岩据野外剖面查踏和岩心观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生油岩厚210~548 m。

烃源岩在区域上与延长组湖盆的发育范围及分布区域一致,向盆地边缘生油条件变差且厚度减薄。

在层位上,延长组中部为长4+ 5期短期湖泛形成的半深湖相泥岩为主的腐殖—腐泥型烃源岩,底部为长9—长7的深湖、半深湖相泥岩为主的腐泥型烃源岩。

在纵向上,长9期是湖盆发育的全盛时期,富含大量湖生有机质的黑色泥岩、页岩和油页岩是延长组最佳生油岩,主要湖相泥岩发育区在定边—吴起—志丹—直罗—长湖沉积演变为深湖沉积,湖盆沉降速度明显大于沉积速度,水体环境愈来愈平静,有机质丰度愈来愈高,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的成油建造,为最好生油层,湖相沉积面积约8. 5 x 104 km2,为理想生油区(图1)。

靖边东南部长2储层特征及储层质量评价

靖边东南部长2储层特征及储层质量评价
储 层 的定性 评 价在 勘探 阶段 应用 较 多 . 由于受 资 料所
V一 岩 屑 长 石 砂 岩 ; V I 一长石岩屑砂岩 ; Ⅶ 一 岩 屑 砂 岩
图 2 靖 边 东 南 部 长 2储 层 岩 石 类 型
3 - 2 物性 特征
图 1 研 究 区构 造 位 置
根 据 大量 岩心 样 品物性 测试 成果 分析 ,研 究 区长
2砂 岩 孑 L 隙度 主要 分 布在 9 . 0 0 %~ 1 8 . 0 0 %。 平均孑 L 隙度
层, 部 分地 区为特 低渗储 集 层 。
3 . 3 孔 隙 类 型
2 厚度为 4 0 . 4 — 6 0 . 1 m, 长2 厚度为 3 3 . 9 ~ 5 6 . 8 m。 研究 区构 造 比较简 单 ,在 西倾单 斜 发育 一 系列 主要 由差异
压 实 作用 形成 的鼻 状 隆起 , 无 断层 发育 。
2 地层 特 征 与 储 层 微 相
2. 1 地 层 特 征
为 l 2 . 5 8 %, 主区间为 l 2 . 0 0 %~ 1 5 . O O %, 约 占样 品 总数 的2 8 % 。渗 透 率 分 布 比较 分 散 ,最 小 值 为 0 . 0 1  ̄ 1 0 m , 最大 值 可达 2 0 0 . 3 0  ̄ 1 0 m , 平 均值 为 3 4 . 5 2 x 1 0
孔率 的 8 1 % 以上 . 其 次 为 长 石 溶孑 L . 约 占 总 面孑 L 率 的 1 5 %, 少量 岩 屑溶孔 , 约 占总面孔 率 的 4 %。 孑 L 隙形 态多 呈 不规 则状 , 少 数呈 似 多边形 或似 三 角形 , 孑 L 径 一 般集
中在 0 . 0 5 ~ 0 . 3 5 m m。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上古生界山2段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上古生界山2段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上古生界山2段储层特征任海姣;苗胜东;呼小强;钱钰【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20)003【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上古生界山2段存在大量天然气,弄清其储层特征对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上古生界山2段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2段储层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主要的孔隙类型为粒内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压实、溶蚀作用较为强烈,胶结物类型主要为自生黏土矿物、自生硅质和方解石;山2段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在中部和东北部较高,孔、渗在平面上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储层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呈北东-南西向,西北部和东南部砂体发育较少.【总页数】5页(P112-116)【作者】任海姣;苗胜东;呼小强;钱钰【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甘肃西峰745708;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分析 [J], 孟俊2.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石盒子组储集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延X井为例 [J], 姜亭;李玉宏;张慧元;魏建设;史冀忠3.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特征 [J], 尚婷4.鄂尔多斯盆地余兴庄—子洲地区上古生界山_2~3储层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J], 张明松;雷卞军;黄有根;龙方毅;孟堃;李波5.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山西组页岩储层特征 [J], 赵帮胜; 李荣西; 覃小丽; 刘福田; 吴小力; 赵迪; 刘齐; 周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平川油区长2油层沉积相与微相特征

青平川油区长2油层沉积相与微相特征

青平川油区长2油层沉积相与微相特征作者:高媛王琛田雷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期高媛1王琛2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2.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本文着重利用岩性标志和测井相标志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类型及展布进行研究,认为本区长2油层为一套三角洲平原沉积,三角洲平原由分流河道、泛滥平原(包括河漫滩、河漫沼泽等)、天然堤和决口扇等微相构成,其中分流河道和天然堤微相构成该亚相的主体。

研究发现,在剖面上分流河道和河道间微相(天然堤、决口扇和河漫沼泽)相互叠置出现,平面上分流河道呈分支的条带状展布。

关键词:长2油层,沉积相,微相特征中图分类号: P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000-00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是一套大型淡水内陆湖泊沉积,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繁茂,水流主流方向呈北西~南东向,其中长2沉积期沉积相带分布略呈环带状。

1 沉积相、微相划分由沉积背景和相标志分析可知,本区长2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

三角洲平原由分流河道(点砂坝、河床滞留沉积)、泛滥平原(包括河漫滩、河漫沼泽等)、天然堤和决口扇等微相构成,其中分流河道和天然堤微相构成该亚相的主体。

2 沉积相标志通过观察岩心、总结前人长期研究成果和邻区分析化验资料统计,总结出如下相标志:(1)岩石成分:延长组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碎屑颗粒中石英含量为24%~41%,长石含量为32%~61%,岩屑含量为3%~11% ,黑云母含量较高,为6%~12%,主要为长石砂岩。

(2)岩石结构特征:据长庆油田研究统计,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斜坡带长2油层岩石颗粒较小,以细砂岩为主,少见中砂岩,且成岩性好,胶结致密,碎屑粒径最大为0.33mm,一般0.05~0.25mm,平均粒径0.11mm,储层磨圆性差,呈次棱角状。

分选系数平均1.52,标准偏差0.72,说明粒度较细、分选较好,结构成熟度高,平均偏态0.13,呈正偏态,是由于流体中含有悬浮的粘土和粉砂,使粒度分布出现细的尾部。

韩张油田长2储层研究

韩张油田长2储层研究

2
成岩作用特征
在 埋藏 成 岩 过程 中 , 成 岩作 用 对 储层 储 集 性能
作 者 简 介 : 康 立 明 , 博 士 , 197 年 生 , 地 球 探 测 与 信 息 专 业 , 从 事 3 油 田开 发 和 石 油 地 质综 合研 究







20 11 年
第3期
,
图l
韩张长 2 油层扫描 电镜及铸体薄片特征
1 一1 , 1 一2 ,且 在 长 2 储 层 中很 发 育 )
前 人 研究 成果 表明韩 张地 区三叠 纪时 期经历 了 一个 完整 的水退 过 程 , 逐 渐从 深 水 沉 积 环境 转 变 为 陆上 沉积 环境 , 在 长 1 时期 达 到 准平 原 化 三 叠 纪 末 , 韩 张地 区 由于受 印支运 动的影 响 , 使本 区进一 步 抬升 ,延长组顶 部地层遭受不 同程度 的剥蚀, 一 5 根据研 究 区资料 并 结合 前 人 研究 成 果 , 认 为 长 2 油 层 组 为一套 河控 型 湖泊 三 角 洲 沉 积体 系 , 在 该 时 期 沉 积 的砂 体 主 要 是 三 角 洲 平 原 水 上 分 流 河 道 形 成 的 , 砂体 连通 性较 好 , 沿 河道 延伸方 向砂 体厚 度较稳 定 该 沉积体 系在 区内发育 多条 主要河 道 和受它控 制 的河 道砂 坝 堤 岸 河 道 间等组成 的微 相组 合
屑溶 孔 , 其 中 , 长 石 溶 孔 较 发 育 , 占 总孔 隙 的 38 % , 它 的形 成常 受解理 及 交 代 矿 物 的 限制 , 沿解 理 及 裂 隙进行 溶蚀 , 形状 呈 网状 或不 规则 的粒 内溶孔 , 岩 屑 溶孔仅 占 5. 6 % 微孔主要为晶间孔 ,在本 区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 中晚元古 代坳 拉谷 、早 古生 代 陆表海 、晚古 生代 近海 平 面 、中生代 内陆湖盆 、新 生代 周边 断 陷等主要 发 展演 化 阶段 。其 中 ,中生代 晚 三叠世 发 育 了盆地 主要 的含 油层 系一 三 叠 系 延长 组 ,按 沉 积旋 回划 分 为
1 O个 油层 组 ,即长 1 ~长 1 0油层 组[ 1 ] 。子 长油 田位 于鄂 尔 多 斯盆 地 陕 北斜 坡 东 部 ,区域构 造 为 一平 缓
的 西倾单 斜 ,地层 倾 角小 于 1 。( 坡 降为 7 ~l O m/ k m) ,内部构 造简 单 ,局部 具有 差异 压实形 成 的低 幅度 鼻状 隆起 上 三叠 统延 长组 长 2油层 组块 状砂 岩段 ,岩性为 灰绿 色块 状 细粒长 石砂 岩夹 深灰 色泥 岩 、粉砂
质 泥岩及 煤 线 ,区域 分布稳 定 。
石 油 中 旬 刊 *石 油 地 质 与 地 化
2 0 1 3年 3月
3 . 2 储 层 孔 隙 结 构 特 征
1 )孔 隙类 型
长 2油 层组储 层砂 岩 中发 育粒 间溶 孔 、粒 内溶孔 、微孔 隙 、残 余 粒 间 孔 、裂 隙 孔等

3 O ,一般 为 5 ~1 1 ,成 分 主要 为绿 泥石 、方 解石 ,其 次为 少 量 的钠 长石 ,石英 次 生加 大 ,部 分
砂 岩 中还 可见硬 石 膏 、硅 质 、伊 蒙混 层 、重 晶石 、黄铁 矿 等 。
[ 收稿日期]2 0 1 2—1 2 —1 8 [ 作者简介]王凯 ( 1 9 8 7 一 ) ,男,硕士 生,现 主要从 事油气成藏地质方面 的研究 工作 。
2 沉 积 特 征
子长 油 田在河 流相 发育 时期 ,受 河道 迁移 的影 响 ,河 道 间微相 均不 发育 ,以河道 沉积 为主 体 ,且 主 河道 占绝 大部 分 区域 。该 区分 流河道 发育 ,只有个 别井 位 于分 流河 道 间 ,而 且位 于分 流河道 间 的井砂 地 比值接 近 0 . 5 。纵 向上 ,长 2 。 、长 2 。 、长 2 。 。 小 层砂 体发 育 ,形成 砂包 泥 的沉积 方式 ,单砂 体厚 度大 , 连 续性 好 ,对 油气储 集 有利 ,而 长 2 小 层 以 泥 岩 、粉 砂 岩 沉 积 为 主 ,一 般 发 育 1 ~ 2个 薄层 单 砂 体 。 此 外 ,由于该 区河 道发 育 ,砂 体 也十 分发 育 ,其单 井砂 体厚 度平 均值 在 1 1 . 2 4 ~1 5 . 4 2 m,砂 体分 布沿 河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 版 ) 2 0 1 3 年3 月号石油中旬刊 第 1 o 卷 第8 期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Ma r . 2 0 1 3 。Vo 1 . 1 0 N o . 8
[ 摘 要 ] 三 叠 系延 长 组 长 2油层 组 为 子 长 油 田 的 主 力 生 产 层 ,其 储 集 砂 体 受 控 于 沉 积 相 带 的展 布 。 通 过 大 量 岩 心 铸 体 薄 片 及 物 性 等 资 料 统 计 分 析 , 对 子 长 油 田长 2油 层 组 储 层 岩 石 学 、 物 性 等 特 征 及 孔 隙 类 型 和 结 构 进 行 了研 究 。研 究表 明 ,子 长 油 田 长 2油 层 组 储 层 主 要 发 育 辫 状 河 流 相 沉 积 , 以砂 岩 沉 积 为 主 体 , 具 有 多期 河道 叠 加 发 育特 点 ; 其 河 道 发 育 , 砂 体 十 分 发 育 , 单 砂 体 厚 度 大 ,连 续 性 好 ;发 育 多 种 孔 隙 类 型 ,其 中粒 间溶 孔 最 为发 育 ,储 层 物 性 一 般 ,属 于 低 孔一 低 渗 储 层 , 且储 层 的 非 均 质 性 较 强 。 [ 关 键 词 ]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延 长 组 ;沉 积 特 征 ;储 层 特 征
[ 中 图分 类 号] TE l 2 1 . 3
[ 文献 标 志 码 ] A
[ 文章编号]1 6 7 3 —1 4 0 9( 2 0 1 3 )0 8 —0 0 2 9— 0 2
1 区域 地 质 概 况
鄂 尔 多斯 盆地 为一 大型 多旋 回克 拉通 盆地 ,基 底 由太古 界 、 中下元古 界 变质岩 、结 晶岩 组成 ,经历
道 方 向延伸 。研 究 表 明 ,子 长油 田长 2油层 组 属辫 状河 流相 沉积 ,该 沉积 以 心滩为 主 ,在河 道沉 积 中亦
发 育河 床滞 留沉 积 ,出现 在河 床底 部 ,表 现 出以砂 岩沉 积为 主 、具有 多期 河道 叠加 发育 的特 点 。
3 储 层 特 征
3 . 1 长 油 田 长 2油 层 组 储 层 特 征 分 析
王 凯 ,武 富 礼 (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5 )
王二 虎 (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吴起采油厂,陕 西 延安 7 1 7 6 0 0 )
王 立 龙 ,雷 迅 ,罗 星 (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5 )
子长 油 田长 2油层 组岩 性 主要 为长 石细砂 岩 ,其 次 为 中砂 岩 、粉 细砂 岩及粉 砂 岩 。砂 岩碎 屑 以长石 为 主 ,次 为石 英 、岩 屑 、云母 和少量 的重矿 物 。碎屑 颗 粒呈 次 圆一 次 棱 角状 ,分 选 中等 一 好 ,颗粒 支 撑 , 线 接触 或 点一 线接 触 ,胶结 类 型为 孔 隙式或 薄膜 一 孔 隙式 ,偶 见方 解 石 呈嵌 晶式胶 结 。填 隙 物含 量 0 . 2 9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