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音频教学设计

编辑音频教学设计
编辑音频教学设计

活动七编辑音频

编辑音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2.熟悉Cool Edit软件界面。

3.掌握音频文件的编辑操作(删除、剪取、粘贴、合并)及文件格式的转换操作。

4.初步掌握音频效果的制作(调音量、调波形振幅、淡人淡出等)。

5.逐步建立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音频信息的信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音频文件的编辑(删除、剪取、粘贴、合并)及文件格式的转换。

(2)初步掌握音频效果的制作(调音量、调波形振幅、淡入淡出等)。

2.教学难点:

了解并区分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不同的音频文件格式、Cool Edit软件界面。

2.任务驱动法:教材中以两个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习音频文件格式转换及音频编辑、添加音效等操作。

3.讨论法:欣赏音乐并讨论、对比分析不同的音乐效果,从而认识不同的音频文件格式,认识不同音频文件格式的不同应用。

4.演示法:技能操作的教学,需要结合演示操作和学生练习,这样才能形象直观,如在Cool Edit中编辑音频文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转播控制系统。

软件:能播放音频文件的播放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Cool Edit。

2.教学资源:课件、教材音乐素材(不同文件格式的同一首音乐、制作配乐朗读声音素材、不同音量的配乐作品等)、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课

播放音乐:将不同格式的同一首音乐截取并串联,课前播放这首串联的音乐。

课前引导:

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继续欣赏音乐,请你注意它们的特点。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这是同一首音乐还是不同的音乐?

④运用“播放控制按钮”中的按钮,播放并欣赏音乐,观察“音轨编辑窗”中的音频波形、播放进度的时间显示。

⑤找到并单击“水平放大”“水平缩小”按钮,观察“单音轨编辑窗”中的波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布置动手实践任务:转换音频文件格式。

建议:由于初次接触音频编辑软件,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实践。

①演示并讲解:文件格式转换操作。

②布置实践活动:参考教材第74-76页的“转换音频文件格式”的操作步骤,将教师提供的资源包中的“wav”文件格式转换成“mp3”文件格式。

(3)提出问题:为什么是将“wav”格式的文件转换为“mp3”,而不是“mp3”转换为“wav”?将刚刚转换后产生的“mp3”文件转换成“wav”文件,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还能还原回原来的文件大小和音质吗?

①布置实践活动:新建一个文件夹,将刚生成的“mp3”文件转换成“wav”格式,并保存在新建的文件夹里。

②对比后面的“wav”文件,与原来的“wav”文件在大小与音质上一样吗?为什么?

③布置探索任务:讨论并思考,完成教材第76-77页的“创新活动”。

(4)引导学生总结,教师倾听并加以点评、补充。

在CoolEdit Pro中制作配乐朗读作品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7页的图7-5,认识Cool Edit Pro的多轨界面。

2.布置实践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的“在多轨界面中打开文件”的内容,并实践操作,在多轨界面打开教师提供的资源包中的朗诵作品“理想.mp3”和音乐“渔舟唱晚.mp3”两个文件。

3.教师介绍Cool Edit Pro的多轨界面,并演示转换多轨界面与单轨波形编辑界面、在多轨界面打开和播放音频作品的操作。

说明:

(D音频文件在Co01 Edit Pro中变成具体的、实实在在的音频波形。

②在Cool Edit Pro的单轨波形界面,类比音频波形的编辑操作与在Word 中对文字的编辑操作(“音效”对应word的“格式”操作)。布置实践任务:调整波形时长。

1_任务要求:小组协作,根据教材第78-79页的“调整波形时间长度”的操作步骤,阅读并实践,将刚打开的“渔舟唱晚.mp3”音乐的时长缩短,直到与朗诵作品“理想.mp3”的时长等长为止。

(1)学生练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①不注意观察朗诵作品的时间长度。

②不知道如何查看朗诵作品的准确时间长度。

③在“单音轨编辑窗”中,不能准确地定位删除配乐音乐的时间点。

(2)建议提示解决措施:

①参考教材第83页的“复制、粘贴”“移动音块…删除音块”内容,准确查看时间起、止点,选择波形、删除波形。

②展示调整波形即已提交的作品,或操作过程中存在没注意查看波形时间长度的作品,放大这些作品波形,提示学生观察这些作品时间长度一致吗。

③运用右下角的“始…尾”框准确定位和选择波形。

2.提出问题:“调整波形时间长度”是不是只有缩短时长?能增长时长吗?

3.布置探索任务;小组协作,讨论并尝试增长波形时长。

4.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操作方法,教师补充。

5总结,课件展示:

缩短波形时长,即删除选取的波形。

增长波形时长,即复制,并在需要的地方粘贴所选取的波形。

调整波形的关键点,准确定位时间段,并选择音频波形段。

6,布置实践任务:设置淡入淡出音频效果。

(l)分别欣赏被缩短波形时长没做淡出效果,与已经被缩短时长且做了淡出效果的“渔舟唱晚.mp3”,让学生对比。

(2)提出问题:两首歌不同点在哪?如何实现?

(3)布置实践活动:根据教材第80-81页的“4.设置淡入淡出音效”操作步骤,将音乐最后的波形设置成“淡出”效果。

(4)教师演示操作,并强调操作前应该先选择波形。

(5)布置探索实践:布置学生尝试设置音乐的“淡人”效果操作。

7.布置实践任务:调整“波形振幅”。

(l)欣赏配乐朗诵作品;打开资源包中已经配置好的不同音量的配乐朗诵作品(其中一首配乐音量与朗诵音量大小相当,另一首配乐音量小于朗诵音量),欣赏作品。

(2)提出问题:喜欢哪首作品?为什么?

(3)请学生回答,师生补充,说明配乐音量特点。

(4)布置实践活动:根据教材第82页的“5.调整波形振幅”操作步骤,将“配乐.wav音乐的音量词低。

(5)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教师补充。

(6)布置探索实践:布置学生将“朗诵.wav”作品的音量适当调高。

8.布置实践任务:保存合成的文件。

(1)教师演示并指导保存作品:阅读并要根据教材第82页的“6.保存文件”,将已经配乐的朗诵作品完成并保存,分别保存文件格式为“wav”和“ses”格式。

(2)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文件?它们有什么区别?

(3)教师讲解;

①“ses”文件:叫工程文件,能保持原来的编辑状态·即配乐波形和朗诵波形还依然保留在不同的音轨上,能让用户再次编辑。

②“.wav文件:是生成音频格式的文件,是将不同音轨中的波形合并生成一个波形的结果,重新打开该文件不能再还原回原来的波形状态。

③工程文件保留了编辑过程,音频文件只保留了结果,工程文件有利于在需要的时候实现不断地返回进行编辑,音频文件不能再返回原来的编辑状态。

(4)布置学生提交作业,展示学生代表作品欣赏。

9.布置实践任务:完成教材第82页的“创新活动”,为校运会制作一首时长为20分钟左右的《运动员进行曲》。

(1)讨论分析操作步骤:

①查看《运动员进行曲》的总时长。

②分析该选取哪些波形进行组合,形成20分钟的乐曲。

③删除多余不要的波形,选取需要的波形,复制并粘贴,完成合成操作。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音频编辑操作,协作完成实践操作。

(3)课件展示其他操作方法:

①在Cool Edit Pro的“波形编辑界面”打开“运动员进行曲”。

②运用“播放控制按钮”,欣赏音乐,查看音乐作品的总时长。

③由于时长不够20分钟,需要给作品加时长,找出不需要的时段,选取并删除。

④选择需要的波形,对其单击鼠标右键,在出来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到多轨中”。

⑤重复第④步的操作,直到将选择的波形时长相加能有约20分钟为止。

⑥转到多轨界面,调整每个音轨上的波形,将它们衔接起来。

⑦保存合成文件的工程文件和音频合成文件。

作品分享及评价,课堂总结

小结:展示并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复习操作。

引导学生回忆,强调操作思路:

1.根据需要,合理的编辑,才能悦耳。

2.分析作品要求——分化操作步骤——分步完成作品。

3.学会寻找学习资料。当操作碰到困难时,学会寻求帮助,即跟同学讨论、请教老师、看书、查资料等。

4.本活动的学习内容: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哪些?如何应用Cool Edit Pro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声音的编辑和合成。

数字音频课程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数字音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5030710 2.课程中文名称:数字音频技术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Audio Technology 3.课程总学时:32 ,其中:讲课:16 ,实验:16 ,上机:,实习:,课外:。 4.课程学分:1.5 5.课程类型:专业选修 6.开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7.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 8.先修课程:音乐欣赏、计算机组成原理 9.课程负责人:蔡伟 (注:课程编号、学时、学分、类型等均必须与2012版培养方案一致)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课程说明:数字音频技术及应用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考查课程。主要介绍如何合理地组织音乐、有效地存储和处理音频,正确地运用编辑软件进行音频编辑。 2.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能在实践中使用Adobe Soundbooth软件处理波形文件,用Midi音乐制作软件制作Midi音乐,通过这些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制作影视片子时可以较好地配合内容,选用恰当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增强感染力。 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上机实验、作业、答疑、期末考试。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数字音频处理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数字音频处理内容的理解。 3.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本课程上机实验学时不少于16学时;上机前教师预先布置实验题目;学生在上机做实验前,应事先将待编辑的音频文件准备好,并提前使用这些音频数据提前执行过。目的是提高上机的效率和成功率,严禁抄袭或拷贝他人的成果;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数字音频概述 教学要求: (1)掌握数字音频名词、术语的含义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数字音频发展与现状。 重点: (1)数字音频的一些基本概念; (2)数字音频的现状分析。 难点: 数字音频的一些基本概念。

Cool Edit Pro2.1 编辑音频教程

Cool Edit Pro数字音乐编辑器MP3制作软件 Cool Edit Pro是一个集录音、混音、编辑于一体的多轨数字音频编辑软件,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数字音乐编辑器和MP3制作软件。不少人把Cool Edit形容为音频“绘画”程序。你可以用声音来“绘”制:音调、歌曲的一部分、声音、弦乐、颤音、噪音或是调整静音。而且它还提供有多种特效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压缩、扩展、回声、失真、延迟等。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轻松地在几个文件中进行剪切、粘贴、合并、重叠声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声音有:噪音、低音、静音、电话信号等。该软件还包含有CD播放器。其他功能包括:支持可选的插件;崩溃恢复;支持多文件;自动静音检测和删除;自动节拍查找;录制等。另外,它还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等文件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并且能够保存为RealAudio格式! 参考: 先下载一个汉化注册版,手把手教你录歌的教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4551813.html,/publicforum/Content/it/1/297476.shtml 软件下载完后内有安装说明,一定要按说明一步一步安装 使用说明:

1.运行cep_v 2.0 setup.exe安装Cool Edit Pro v2.0! 一般都会安装到默认的路径 2.运行破解注册程序 cep2reg.exe程序注册,输入注册码: Name: mydaj Code: 200-00-NKL YUBNZ 3.运行cep_v2.1 setup.exe程序安装Cool Edit Pro v2.1! 4.运行汉化程序 Cool2chinese 汉化包安装到上面安装程序的路径下 5.下面是三个效果插件,这些效果插件都有破解和注册码。按默认路径就可以了。请一个一个安装: BBE Sonic Maximizer ultrafunk2 wave3.0 6,最好安装在默认的C盘,使用默认的设置,不然有可能不能完成安装过程。 7,安装完一个程序后会自动打开程序。要把这一程序关闭再安装下一程序。 Cool Edit Pro 2.1软件如何操作

《数字声音与生活(一)》教案

《数字声音与生活(一)》教案 迎宾小学 董雪婷 一. 教材分析 本专题是信息技术学科推荐主题的第十个主题,基于五年级下学期第三课《小小录音师》就是使用录音机来录制声音,我选择五年级的学生完成该主题的活动。该主题活动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教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二课时使用格式工厂转换格式;第三个课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操作性强,吸引学生。 二.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做到在知识点上举一反 三,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很高,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对格式工厂这类音频处理软件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较强,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他们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数字声音”的概念、格式、优势和应用领域; 2. 了解常用的录音设备;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够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保存声音; 2. 能够使用格式工厂软件对音频进行混音操作并保存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录制声音和混合音频的操作体验数字化音频为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便利; 2. 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信息素养; 3. 加深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 4. 能够客观地进行互评和自评,有汲取他人优点的意识。 四. 教学重点 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保存声音。 五. 教学难点 使用格式工厂软件对音频进行混音操作并保存作品。 六. 教学方法和策略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以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为主要学习方法,小组讨论为 辅助学习方法。 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以听两段音频开始本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两段音频均为配乐诗朗诵,提示 学生可以自己录制并合成音频。通过出示课件,引出本课的课题。 2.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心里有数。 (二)探索新知,自主学习 1. 提问学生课题中涉及的“数字音频”是什么意思。 2. 为学生提供数字音频学习资料,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资料,限时2分钟。 3. 学生回答问题,包括数字音频的概念、格式、优势和应用领域。 4. 教师总结答案,并提出数字音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体验数字音频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并指出本课的主要任务——录制声音。 / 2 1

数字音频处理器中文使用说明

MAXIDRIVER3.4数字音频处理器 ALTO MAXIDRIVER3.4数字处理器是集增益、噪声门、参数均衡、分频、压缩限 幅、延时为一体的全功能数字音频处理器,具有2个输入通道和6个输出通道,本机内设10种工厂预设的分频模式,64个用户程序数据库位置以及利用多媒体卡(MMC)进行128个用户程序外置储存的功能。MAXIDRIVER3.4是新一代全数字音 频处理器,采用分级菜单形式,操作非常方便。 功能键介绍 前面板 1、MODE---分级菜单选择,按动时循环选择PRESET(预设)、DELAY(延时)、EDIT(编辑)、UTILITY(系统设置)菜单功能。同时相对应的LED指示灯会被点亮。这时可以进入所选择的菜单进行参数编辑。 2、LED指示灯---当你用MODE键选择需要编辑的菜单时,相对应的LED指示 灯会被点亮。 3、2X16位LCD显示屏---显示正在编辑或查看的系统参数或系统状态。 4、数据轮---转动这个数据轮可以调节需要编辑的参数的数值,顺时针旋转提高数值,逆时针旋转减低数值。 5、PREV/NEXT---前翻/后翻键,每个主菜单下面都有若干个子菜单,通过按动这两个按键可以向前或向后选择所需要进行编辑的子菜单。 6、NAVIGATION CURSOR KEYS---光标移动键,每个子菜单中都有若干个可以 编辑的参数选择,按动这两个键,可以选择需要编辑的参数,选中的参数会闪烁。 7、CARD---储存卡插入口,在这个插口插入MMC储存卡,利用PRESET(预设) 菜单下,可以对该储存卡进行写入、读出等操作。 8、ENTER---确认键,按此键可以对所选择的菜单或编辑的参数数值进行确认。 9、ESC---取消键,按此键可以对所选择的菜单或编辑的参数数值进行取消操作,返回上一级菜单。 10、输入电平指示表,实时指示A/B两个输入通道输入电平的强弱数值。 11、MUTE---静音按键,按下后将关闭相应输出通道的输出信号,相对应的 红色LED指示灯将点亮。 12、输出电平指示表,显示每个输出通道输出电平大小数值,这里显示的数 值不是绝对的输出电平数值,而是与该列LED指示灯中的LIMIT(限幅)指示为基础相比较的数值。

《数字音频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音频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必修课程 课程代码:0221fb21 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数字媒体专业、教育技术学 课程总学分/总学时:2/42 一、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数字音频创作”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指导性强、实践程度高的课程。数字音频创作课程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音频数字化技术、、数字媒体存储技术、音频处理与编辑技术等学科知识,呈现出多学科综合交融的形态,它主要描述了数字音频信息从录制、控制、混音、记录到后期编辑的完整技术处理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深化理解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音频创作的专业技术知识,以适应我国数字媒体业走向专业化并与国际数字媒体业接轨的要求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字音频创作的主要内容,了解数字音频创作的主要设备及其特性,掌握常见数字音频创作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在数字化视音频作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数字音频概述A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数字音频的基本优势和概念,掌握数字音频的应用领域和数字音频创作过程中软、硬件系统的主要构成。 2、讲授内容 (1)数字音频的内涵(一般)理解:数字音频的基本概念、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的联系与区别。 (2)数字音频的优势(一般)理解:数字音频便于存储、后期的技术处理快捷方便、在进行传输和复制的过程中实现无失真。 (3)数字音频应用领域(重点)理解:唱片制作;影视配音、配乐;动画片和游戏配音、配乐;多媒体作品配音、配乐;手机铃声制作。 (4)数字音频系统的构成(次重点)识记:数字音频创作过程中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构成。 (5)知识拓展 第二章数字音频基础A 1、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各种声音的基本构成,了解声音的物理特性与声学特性之间的关联,理解数字音频的采样、量化和编码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数字音频压缩格式。 2、讲授内容 (1)声音的构成(一般)识记:语音、音乐、音响三者之间的联系和特点;。理解:各种声音素材的含义。 (2)声音的特性(次重点)。理解:声音的物理特性、声音的声学特性 (3)音频数字化原理(重点)理解:采样量化编码常见数字音频压缩格式。

教你怎样使用数字音频处理器

怎样使用数字音频处理器现在数字音频处理器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工程当中了,对于有基础有经验的人来说,处理器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但是,对于一些经验比较欠缺的朋友来说,看着一台处理器,又是一大堆英文,不免有点无从下手。其实不用慌,我来介绍一下处理器使用步骤,以一个2进4出的处理器控制全频音箱+超低音音箱的系统为例 1、首先是用处理器连接系统,先确定好哪个输出通道用来控制全频音箱,哪个输出通道用来控制超低音音箱,比如你用输出1、2通道控制超低音,用输出3、4通道控制全频。接好线了,就首先进入处理器的编辑(EDIT)界面来进行设置,进入编辑界面不同的产品的方法不同,具体怎么进入,去看说明书。 2、利用处理器的路由(ROUNT)功能来确定输出通道的信号来自哪个输入通道,比如你用立体声方式扩声形式,你可以选择输出通道1、3的信号来自输入A,输出通道的2、4的信号来自输入B。信号分配功能不同的产品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些是在分频模块里,有些是在增益控制模块里,这个根据说明书的指示去找。 3、根据音箱的技术特性或实际要求来对音箱的工作频段进行设置,也就是设置分频点。处理器上的分频模块一般用CROSSOVER或X-OVER表示,进入后有下限频率选择(HPF)和上限频率选择(LPF),还要滤波器模式和斜率的选择。首先先确定工作频段,比如超低音的频段是40-120赫兹,你就把超低音通道的HPF设置为40,LPF设置为120。全频音箱如果你要控制下限,就根据它的低音单元口径,设置它的HPF大约在50-100Hz,。处理器滤波器形式选择一般有三种,bessel,butterworth和linky-raily,我以前有帖子专门说明过三种滤波器的不同之处,这里不赘述。常用的是butterworth和linky-raily两种,然后是分频斜率的选择,一般你选24dB/oct就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用途了。 4、这个时候你需要检查一下每个通道的初始电平是不是都在0dB位置,如果有不是0的,先把它们都调到0位置上,这个电平控制一般在GAIN功能里,DBX的处理器电平是在分频器里面的,用G表示。 5、现在就可以接通信号让系统先发出声音了,然后用极性相位仪检查一下音箱的极性是否统一,有不统一的,先检查一下线路有没有接反。如果线路没接反,而全频音箱和超低音的极性相反了,可以利用处理器输出通道的极性翻转功能(polarity或pol)把信号的极性反转,一般用Nomal或“+”表示正极性,用INV或“-”表示负极性。 6、接下来就要借助SIA这类工具测量一下全频音箱和超低音的传输时间,一般来说是会有差异的,比如测到全频的传输时间是10ms,超低音是18ms,这个时候就要利用处理器的延时功能对全频进行延时,让全频和低音的传输时间相同。处理器的延时用DELAY或DLY表示,有些用m(米)有些用MS(毫秒)来显示延时量,SIA软件也同时提供了时间和距离的量,你可以选择你需要的数据值来进行延时 7、接下来就该进行均衡的调节了,可以配合测试工具也可以用耳朵来调,处理器的均衡用EQ来表示,一般都是参量均衡(PEQ),参量均衡有3个调节量,频率(F),带宽(Q 或OCT),增益(GAIN或G)。具体怎么调,就根据产品特性、房间特性和主观听觉来调了,这个就自己去想了。 8、均衡调好后,就要进行限幅器的设置了,处理器的限幅器用LIMIT来表示,进去以后一般有限幅电平(THRESHOLD),压缩比(RA TIO)的选项,你要做限幅就要先把压缩比RA TIO设置为无穷大(INF),然后配合功放来设置限幅电平,变成限幅器后,启动时间A TTACK和恢复时间RELEASE就不用去理了。DBX处理器的限幅器用PEAKSTOP来表示,启动后,直接设置限幅电平就可以了,至于怎么调限幅器,我有专门的帖子,自己去看。 9、都调好了就要保存数据,处理器的保存一般用STORE或SA VE表示,怎么存,就看产品说明书了。

数字音频编辑教学大纲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音频编辑》教学大纲 系(中心)教研室适用专业: 大纲制(修)订负责人: 教学主任审核: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0年月

《数字音频编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暂不填写) 课程名称:数字音频编辑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 实验或上机学时:48学时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后续课程《动画实训》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本课程为动画专业大学本科生选修的一门动画基础模块课程。 2、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画中不可或缺的声音和音乐,并且学会运用音频软件处理声音和音乐。 3、任务是重点掌握几个方面的知识: 从理论上,了解音频基础的概念,包括音频的产生原理和单位符号等; 从硬件上,了解音频信息的采集过程,包括录音棚和广播室里的硬件的输入和输出; 熟悉Audition或者同类某种软件的操作,包括制作流程以及简单存储播放处理; 结合后期处理软件,引导学生将音频处理融入到影视处理中。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数字影音制作》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化与补充,具有较强的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数字视音频基础以及视音频编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视音频素材的捕获与编辑技巧; 3、熟练操作数字影视制作软件Premiere; 4、熟练操作数字音频制作软件Audition 5、熟练运用数字影音制作软件进行创作作品。 实验方式及要求: 1、本课程以上机实践为主,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度进行; 2、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上讲授相关的知识及要求,在实验 课中所实验的内容即为上理论课的内容; 3、本课采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实验课上鼓励学生在做好课实验的 基本上进一步去制作及学习其它的相应内容; 4、实验采用1人1机,要求学生对理论课上的内容必须独立完成,如果出现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提示或直接提出,同时对于一些公共问题,教师在解决的同时还要再多讲一些方法,

《数字媒体技术》备课教案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教案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教学章节:第1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 教学目的:了解媒体、数字媒体的内涵及特性,了解数字媒体研究及应用开发的概况。 教学重点:了解媒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掌握数字媒体的定义、传播模式及其特性。指导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领域。 教学难点:数字媒体特性及传播模式 教学器具: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学时 授课教师:孙清伟 教学内容: 章节概要: 第一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 1.1 媒体及特性 1.1.1媒体概念 1.1.2媒体特性 1.2 数字媒体及特性 1.2.1数字媒体概念 1.2.2数字媒体特性 1.2.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 1.3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 1.3.1数字媒体内容产业 1.3.2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1.3.3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 1.3.4数字媒体应用领域 主要内容

媒体概念及特性 数字媒体及特性 媒 体 媒体特性 媒体分类 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特性 数字媒体的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内容产业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传播模式 数字媒体应用 1.1 媒体及特性 ? 媒体,有时候也被称媒介或媒质。 ? 媒体包括多种含义。 ? 媒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 一张光盘不能称为媒体,只有记录了信息,并可进行信息传播时才称为媒体。 1.1.1媒体概念 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edium ,源于拉丁文的medius ,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常用复数形式media 。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媒体包括两层含义: (1)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是由人类发明创造的记录和表述信息的抽象载体,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文字、符号、图形、编码等。 (2)存储信息的实体,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载体包括实物载体、或由人类发明创造的承载信息的实体,也称为物理媒体。 媒体分类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的数字化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亲手实 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信息数字化科技前 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学时。 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 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 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什么将信息传播 开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因为信息被数 字化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引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2.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

数字视音频编辑教学计划

数字视音频编辑教学计划 学科:数字视音频编辑班级:18数字媒体实验教师:孙静 1、本学期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与具体要求: 数字视音频编辑是数字媒体专业核心课程,它关系到学生的毕业、职称、高考等考核内容。课堂中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感受艺术氛围带来的快乐,这样学生学习就会有动力和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入门是个重要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以图片的方式,或示范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动画的入门基本方法,而且在学到一定程度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周围社会的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这也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引导他们正确的世界观。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50人,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突出。本期要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学期的会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绘画的方法。 (2)组织课堂讨论,把小型讨论与有准备的课堂讨论结合起来,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采取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分层教学,争取每个人都能够有所收获。

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 1 第一周 2 2 第二周——第三周了解宣传片制作流程 制作“片头”序列 2 3 第四周——第五周制作“地理位置介绍” 制作“荣誉与改革” 2 4 第六周——第七周制作“文化、经济、民生” 制作“片头” 2 5 第八周——第九周了解校园mv制作流程 剪辑校园mv制作流程 2 6 第十周——第十一周期中考2 7 第十二周——第十三 周制作“片头” 制作主体 2 8 第十四周——第十五 周制作片尾序列 片头制作与整合输出 2 9 第十六周——第十七 周校园电视台制作 广告宣传 2 10 第十八周——十九周复习 期末考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息技术 10.数字声音与生活》优质课教案_4

数字声音与生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一内容,本次活动产生是因为多媒体信息 个阶段来完成:一是浏览精彩照片;二是欣赏动听音乐;三是观看动感视频。 二、学情分析 本活动内容涉及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大部分学生家里有电脑但上网时间少,导致学生水平较差,本节课可让少数经常接触电脑的同学带动接触电脑不多的学生,通过交流互助的学习方式,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共同提高。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习各种资源的打开方式,并选择合适的软件。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种软件的操作与控制,教会学生触类旁通,掌握学习软件的方 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操作控制软件的过程,感受数字生活的多彩;通过合作交流,培养 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码照片、数字音乐和数字视频 2. 教学难点 数码照片、数字音乐和数字视频的文件格式 五、教学互动设计 1. 情境导入 【教师】:1)浏览一组照片---- 凤阳风光 2 )听歌《风从来榜河吹过》 3 )欣赏视频片断《美丽的凤阳》 【学生】:静静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欣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引 发求知欲。 2. 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教师】:全班同学分A、B、C三组,每组同学完成各自的任务,若同组 有不会,可询问其他组同学。十分钟后,请每组派一名同学为大家演示 并详解。 任务一:浏览精彩照片 【教师】:照片是作为我们生活中难忘瞬间的记录,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电 脑中,可以随时查看浏览。接下来,请A 组派一名同学演示如何浏览照 片。 【学生】:A组同学按照课本的步骤一步步的完成。 2 【教师】:小结:浏览照片时,首先要在“计算机”中找到照片文件夹, 同时可使用照片文件的缩略效果来出不查看。(板书:找文件)其次,使 用Windows自带的图片查看器来查看照片,还可以对照片做简单的调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息技术 10.数字声音与生活》优质课教案_9

数字声音与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活动,了解数字声音,并尝试发现身边的数字声音,意识到数字化的发展和普及。 2.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图片、文字和音频资料,并且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用多种方式向大家展示出来。 3.通过播放数字声音,了解数字声音格式的差异,体会数字声音的作用;通过聆听数字声音,体会不同数字声音的美妙,学会为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数字声音,为校园生活增光添彩。 4.体验录制声音、保存声音,感受数字化音频为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信息素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增强信息社会责任。 第一课时 一、活动准备学生见“成长手册”上本主题活动“任务单”。教师 1.与学生同步了解关于数字声音的信息。 2.准备投影仪、电脑、话筒等多媒体设备,安装相关音乐播放软件和声音录制软件。 3.准备上课需要的课件、音频、视频等。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以问题“怎样能够记录下身边的声音?”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对数字声音的关注,感受数字声音在生活中的常见性和广泛性。 (二)交流分享 1.数字声音我知道(1)学生介绍自己按照“任务单”的要求收集到的关于数字声音的资料。 (2)教师引导学生整合资料,在“成长手册”上记录下自己对于数字声音的理解。 2.数字声音我会放(1)学生播放自己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的感兴趣的数字声音。(2)小组讨论:刚才那位同学播放的数字声音是什么格式的?它是用什么播放器播放的?你还知道哪些播放器?(3)学生汇报。(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数字音频的格式差异和播放器的种类 3.数字声音我会听(1)学生仔细聆听其他同学播放的数字声音。(2)小组交流:这段数字声音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还在哪儿听过数字声音?(3)学生汇报。(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数字声音的作用。 (三)寻找发现 (1)了解了数字声音以后,引导学生到校园中找一找数字声音的身影 (2)学生汇报。 (四)实践体验——小小配音师 [活动一]为诗朗诵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1)教师提供一段关于春天的诗文,学生朗读并体会情感。(2)学生讨论如果要为这段诗文配背景音乐,应该选择什么风格?(3)教师提供并播放三种不同风格的数字音乐:《寂静山林》《金蛇狂舞》《菊次郎的夏天》(4)学生仔细聆听,说出感受。(5)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给出自己的理由。(6)学生配乐诗朗诵。(7)延伸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数字声音作为背景音乐? [活动二]我为校园里的数字音乐献一策(1)教师引入:你喜欢校园里使用的数字声音吗?请给出自己的理由。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数字声音呢?(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完成表格设计(包括场合、音乐名称、理由等项目)。(3)学生尝试向学校提交自己的设计。 (五)设计制作(1)引导学生学习录制和保存数字声音的方法。(2)引导学生尝试录制和保存数字声音。(3)学生尝试为自己的数字声音找到合适的场景 (六)分享体会引导学生用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展示活动体验和感悟。 (七)总结归纳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数字声音这个有趣的世界。

教案;声音的录入与编辑

声音的录入与编辑 ——“我会绕口令” 广东实验中学陈健一、教学分析

二、教学过程

2004-11-19

【附录】 1、教学资源 绕口令是文字与语法结合而成的艺术,其内容是将音同字不同或读音相近的一些字组合成的句子快速的念出;这些句子的意义或许不是和合理,但它最主要是着重在语法的表现;念的时候必须快速而且无误,能够训练人们清晰的口齿,避免口吃,更可作为休闲逗趣的话题。 2、评价参考表:

李艺点评 在听这节课的那两天里,我同时听了几十节课,这节课给我的印象最深。当然,另外也有些课非常优秀,教师优秀,设计优秀。之所以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因为它恰好是我这一段时间苦苦寻找的。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不是可能有生动的引题(或者叫创设情境?),是不是有可能既包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又附着丰富的情感价值等等,本节课的设计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通过一个绕口令的录制及编辑这个话题,很容易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声音的录制和一些基本编辑技巧教给学生,并告知学生这些方法当前正在被广泛地应用着。整节课从生活开始,中间富含多层面内容,又以回归生活价值结束,设计简洁,效果明显。我真的希望今后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各个部分都看到这样的设计案例。 这个实例还可以拓展,比如在整个音频技术方面,或者在图形图像制作技术方面,都可以通过一组单元案例,将需要介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巧妙地组合其中,轻松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用这样的方法,估计整个基础分册的多媒体技术部分8个学时左右就能够完成,使课堂充实而富于魅力,使学习者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数字化声音编辑

《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 文登市第二中学孙传卿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合并声音文件的方法 B、能够用“录音机”混合声音 C、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B、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意识 C、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操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混合声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的延伸,其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切难题都有信心克服。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考验不是很难,但涉及到音乐作品间的和谐搭配问题,会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标准有不小的压力,教师必须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豪感和成就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互动的交流空间。 4、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分组并安排机器座位;编辑声音练习所需要的声音文件。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4分钟)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用Windows 自带的“录音机”录制了自己的声音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录音作品,大家仔细听一下,然后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频文件) 该音频文件是教师已经编辑好的寓言故事朗诵,是由教师选取上节课中保存的三位同学朗诵片断,然后合并在一起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 欣赏完毕,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这个声音文件是由几位同学朗诵的? 生:是三个同学合作而成,他们每人朗诵了一部分。 师:可是,他们的朗诵怎么会被合并到一起呢----这是因为老师对不同同学的声音文件进行了合并编辑处理,形成了一个声音文件。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诗朗诵与你们在课堂上录制的有什么区别? 生:加上了配乐,整体效果更佳。 师:同学们听得都很仔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声音的编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能够将自己的朗诵或歌唱作品编辑得更加优美。 设计意图:本节的导入没有选择专业的配乐诗朗诵,而是选择学生上节课自己的录音成果,再经过教师的编辑处理:合并、添加音乐等,然后再给学生播放,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更能从所学的知识中体验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32分钟) 1、合并声音文件,完成朗诵作品。(10分钟) 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上节课同学们录制的多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老师收集整理了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录音作品,并进行了一下归类,地址是E:\素材库,同学可以使用这些素材练习,。请大家找到相应的声音文件,然后参照课本的操作步骤将几段朗诵合并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6分钟)

《数字音频技术》教学大纲

《数字音频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字音频在数字媒体技术中的重要作用,熟悉掌握数字音频的采集方法和不同文件格式的具体应用。会对采集的数字音频进行除噪、调整和特效处理,会利用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单轨、多轨的编辑输出。熟悉掌握影视动画、广告片头、游戏音效等方面的配音制作方法,掌握Audition 和Nuendo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会刻录CD音乐光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数字音频概述 1. 数字音频的优势 2. 数字音频应用领域 3. 数字音频系统的构成 4.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的特点及应用。 掌握数字音频的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和相关知识。 第二章数字音频基础 1. 声音的构成 2. 声音的特性 3. 音频数字化原理 4. 常见数字音频压缩格式 5.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声音的三要素及声学特征。 掌握影像数字音频的相关参数及压缩编码格式。 第三章数字音频处理方法

1. 混音基础 2. 混音流程和方法 3. 声音调整及输出 4.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处理方法中混音的概念和原理。 掌握混音流程和方法,会对声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第四章配音基础 1. 视听语言 2. 配音的艺术 3. 配音流程 4. 知识拓展 教学要求:了解声音的配音基础和艺术基础。 掌握配音、配乐的方法和流程,会进行同期配音和后期配音。第五章数字音频处理软件 1. 数字音频处理软件概述 2. Adobe Audition软件应用 3. 采集和除噪 4. 单轨剪辑和音效处理 5. 多轨编配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软件的功能及作用。 掌握安装使用声音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的方法。 第六章数字制作实例 1. 贴唱 2. 广告音乐制作实例 3. 动画片音乐制作实例 4. 游戏音效设计实例 5. 音乐CD刻录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音频制作的应用。 掌握数字音频制作中的应用技巧。 第七章Nuendo电脑音乐基础 1. Nuendo简介

Audacity音频剪辑软件基础教程

Audacity软件简介 音频的概念 什么是音频音频是个专业术语,英文Audio。简单说,人类所能听到的所有声音都称之为音频,包括噪音。比如说话的声音、动物叫声、歌唱声、乐器声音。通过录制声音被保存下来,然后可以通过数字音乐软件进行各种处理,这就是我们说的音频编辑。我们目前所说的音频都是指数字音频。音频一般是指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到20khz之间的声波。音频是保存在电脑里的声音,以文件的形式记录了声音的内容。 相关音频知识:? 生活中所听见的声音是一种振动的波,波是起伏的,具有周期性和一定的振动幅度(振幅)。声音的传播主要是由空气振动完成的,空气振动造成大气压力的疏密变化,引起人体相应生理器官的振动和感觉,这样就可以听到声音了。?波的周期性表现为周期(T)和频率(f)。周期就是一个完整波形所持续的时间,频率则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s)相同波形重复的次数。频率决定着声音音调的高低,频率越高,声音听起来就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听起来就越低沉。比如说,男性的声音都比较低沉,就是因为男性的声带较宽,发出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的缘故。?声音的振幅(A)决定了声音的音量,振幅越大,声音越响,反之就越弱。?? 描述和影响数字声音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采样频率、数字量化的位数(简称量化位数)以及声道数。采样频率决定的是声音的保真度。量化位数表示的是声音的振幅,决定的是音乐的动态范围。所谓动态范围,是指波形的基线与波形上限间的单位。??人耳的听力范围一般在20HZ-20KHZ. 1.2 采样频率 我们知道声音都有其波形,本质上是模拟信号。采样就是采用一段音频做为样本,用一堆数字来描述原本的模拟信号,采样过程是对原模拟信号进行分析,在其波形上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取点”,赋予每一个点以一个数值,这就是“采样”,然后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可以描述模拟信号了。 很明显,在一定时间内取的点越多,描述出来的波形就越精确,这个尺度我们就称为“采样频率”。最常用的采样频率是,它的意思是每秒取样44100次。为什么是这个值呢反复试验的结果,人们发现这个采样频率最合适,低于这个值就会有较明显的损失,而高于这个值人的耳朵已经很难分辨,而且增大了数字音频所占用的空间。一般为了达到“万分精确”,我们还会使用48kHz甚至96kHz的采样频率。 采样率是指采样样本与总样本数量的比值。 1.3信噪比(S/N) 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1.4 音频编辑 就是对音频进行编辑,如截取拼接、混音降噪、合成等等,然后处理生成新的音频的过程。 一、音频知识简介

信息技术课 信息的数字化 教案【精】

教学方案 试讲内容:信息数字化 试讲人:张文龙 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

信息的数字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信息(文本、图像、声音、 视频等)数字化方法;通过前沿的信息数字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使同学了解学习内容,并亲手实 践,进而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了解信息数字化的优点,了解信息数字化科技前 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如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学生重点掌握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四种信息的数字化方法。能够把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计划授课1学时。 三、学生分析 高中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基础》,已经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第一章也已经对信息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本节内容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来学习使用简单的信息数字化软件,使学生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信息数字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信息类型,选择合适的设备,软件对信息进行数字化。 六、教具仪器 教材,多媒体仪器,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流程图: 1.复习旧课: 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1.确定信息的需求和来源;2.获取信息的方 式和渠道。 2.导入新课: 通过水滴足球场看比赛的场景模拟,提出问题:有什么将信息传播 开来的方法? 通过答案引出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电子设备传播是因为信息被数 字化处理,进而开始信息数字化的新课。 3.正课讲解: 一、信息数字化的定义 (通过分析搜集的资料的信息的异同点,引出数字化信息的定义) 1.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我们称它为数字化的信息。 2.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

中班教案听声音数糖果

中班:听声音数糖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玩法一: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2、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

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2、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3、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规则: 1、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2、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数字音频处理器功能及作用介绍资料讲解

数字音频处理器功能及作用介绍

数字音频处理器 功能 一般的数字处理器,内部的架构普遍是由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其中属于音频处理部分的功能一般如下:输入部分一般会包括,输入增益控制(INPUT GAIN),输入均衡(若干段参数均衡)调节(INPUT EQ),输入端延时调节(INPUT DELAY),输入极性(也就是大家说的相位)转换(input polarity)等功能。而输出部分一般有信号输入分配路由选择(ROUNT),高通滤波器(HPF),低通滤波器(LPF),均衡器(OUTPUT EQ),极性(polarity),增益(GAIN),延时(DELAY),限幅器启动电平(LIMIT)这样几个常见的功能。 主要特点 输入增益:这个想必大家都明白,就是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电平。一般可以调节的范围在12分贝左右。 输入均衡:一般数字处理器大多数使用4-8个全参量均衡,内部可调参数有3个,分别是频率、带宽或Q值、增益。第一和第三两个参数调节大家一般都明白,比较困惑的是带宽(或Q值),这个我也不想多说,只告诉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带宽,用OCT表示,OCT=0.3,调节范围,调节效果和31段均衡一样,OCT=0.7,调节范围与效果和15段均衡差不多,OCT=1,调节范围效果和7-9段均衡差不多。OCT值越大,说明你调节范围越宽。而Q 值,它可以理解为OCT的倒数,Q=1.4/oct,OCT=0.35对应的Q值大约就是 Q=4,大家可以自己换算一下。在进行调节的时候,如果你不是很明白,就把

这个带宽值设为0.3左右(或Q=4.3),然后选择需要调的频率,这样,你就可以按照31段均衡的调法和感觉来调增益了。 输入延时:这个功能就是让这台处理器的输入信号一进了就进行一些延时,一般在这台处理器和它所控制的音箱作为辅助时候做整体的延时调节。 输入极性转换:可以让整台处理器的极性相位在正负之间转换,省掉你改线了。 以上是输入部分的介绍: 信号输入分配路由选择(ROUNT):作用是让这个输出通道选择接受哪一个输入通道过来的信号,一般可以选择A(1)路输入,B(2)路输入或混合输入(A+B或mix mono),如果你选择A,那么这个通道的信号就来自输入A,不接受输入B的信号,如果选择A+B,那么,不管A或者B路哪个有信号,这个通道都会有信号进来。 高通滤波器(HPF):这个就是用来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下限,比如调节音箱的下分频点,内部一般也是由3个参数组成,一个是频率,用来选择需要的频率下限值,另一个是滤波器形式,一般有3种,L-R、BESSAL,butworth,如果你不明白的话,选择L-R就可以,第三个参数就是滤波器斜率,一般有6,12,18,24,48dB/OCT几种,太深的我也不多说了,这个斜率的意思就是你选择的数值越大,分得越干净。 低通滤波器(LPF):就是用来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上限,比如控制超低音的上分频点,内部调节内容和HPF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