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实验4
实验4

实验4:JavaScript内置对象与对象模型实验姓名:___123123 _班级:__ 232____

学号:_ 14034480231 ____成绩:_____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JavaScript内置对象的常用属性及方法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2、学会使用document对象常用的方法来设计动态的网页效果

3、学会使用window对象的定时器及对话框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掌握JavaScript内置对象与对象模型的基本语法和内容

2、使用网页编写工具(如简单的工具EditPlus)完成所要求的HTML页面的编写

3、上交实验报告电子文档(以班级、学号后两位、姓名依次出现组成的字符串标识文档如“计算机14-1班01张三”,以班级为单位上交)。

三、实验内容

教材P398:实验16

1.设计模拟幸运数字机游戏。设幸运数字为8,每次由计算机随即生成3个1~9之间的随机数,当这3个随机数中有一个数字为8时,就算赢了一次

Locky Random number

Little Game

Let's play a little game,First,we set a locky number which is 8,and then we will crate three random numbers between 1 and 9,now,let's see what will hadppen next!




press the button on the right.

2.(1)单击”随机产生20个整数”按钮时,能够随机产生20个4位整数(1000-9999),并将产生的20个整数写入到数组中,将其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输出在多行文本框中;

(2)单击找出能被5整除的整数”按钮时,从产生的20个随机整数中找出能够被5整除的整数,并在多行文本框中输出;

(3)单击“重置”按钮时,将多行文本框中的所有内容清空。

随机产生20个整数并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onclick="test3()"/>

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实验第一题在实现的过程中发现无法加载,经检查,发现是数组越界;第二题整除的一开始忘了用“%”,改正之后就可以了。总结:编程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细节遗漏,所以在后期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2.PCL3有毒,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 用。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 PCL3,在圆底烧瓶 e 中放入足量白磷,将 CL2迅速而有不间断地通入 e 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 熔点沸点 三氯化磷-11 2℃76℃ 五氯化磷148℃200℃分 解 图中 a、b 应该装入的试剂或药品分别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并在 b 仪器处加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仪器 e 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 e 的底部放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烧杯 h 中加入冰盐水,其作用是。 ( 4) C中所盛装的试剂是 _______,其作用是。 (5)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初步吸去表面水分,然后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 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已知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 2) 1∶ 1 的 H2SO4是用 1 体积 98% H2SO4与 1 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

璃棒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该气体是 ______________(写分子式),应加以回收处理。(4)已知氧化亚铜(Cu2O)与稀H2SO4反应有CuSO4和Cu 生成。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加入稀 H2SO4,若溶液呈现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 CuO (b)加入稀 H2SO4,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固体中一定有 Cu2O (c)加入稀 HNO3,若有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说明固体中有Cu2O (d)加入稀 HNO3,若全部溶解,说明固体中没有 Cu2 O (5)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要计算铜粉中 Cu 的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 4.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拟用稀硫酸溶解已生锈的废铁屑制绿矾 (PeS04·7H20),再通过实验探究硫酸亚秩受热分解生成何种产物。该小组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废铁屑常附有油污,清洗的方法通常是把, 5%Na2CO~溶液加入到盛有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倾去溶液.再用蒸馏水洗涤 2-3 遍。上述操作中,加热的目的 是 。 (2)第②步操作中所发生的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第③步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有 。 (4)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Ⅱ中产生白色沉淀,Ⅲ中红色褪去,I 中绿色晶体最终变为红棕色,则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当 FeSO分解完为 4 全后测得 I 中剩余固体 3. 2g,则Ⅱ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应为 g。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些气体的化学性质,设计发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A、 C 中产生的气体都通入 B 中。

2015年高考表格型化学实验选择题

2015届高考化学复习卷-专练表格型化学实验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 编号实验操作目的 A 取4 g NaOH加入96 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配置4% NaOH溶液 B 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 C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 热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CH3COONa水解 D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2、下表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 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酸性:盐酸>碳 酸>苯酚 B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 液,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 4 C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D 在新制的银氨溶液试管中加入适量葡萄糖 溶液,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内壁附着一 层银白色金属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 3、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内容结论 A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一定是氨气 B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 C 测定同浓度Na2CO3和Na2SO4 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 D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搅拌并继续煮沸出现浑浊 制备Fe(OH)3胶体 4、下列实验现象、操作或反应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操作或反应解释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液体呈蓝色淀粉在此条件下未水解 C.向盛有足量Zn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形成锌铜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D.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蛋白质发生盐析 5 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4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6、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 向盛有10滴0.1 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1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 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 S

操作系统实验四存储管理

师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实验四存储管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年级2012级 学号B2012102147 姓名秋指导教师远帆 实验日期2015-05-20

图1 word运行情况 “存使用”列显示了该应用程序的一个实例正在使用的存数量。 5) 启动应用程序的另一个实例并观察它的存需求。 请描述使用第二个实例占用的存与使用第一个实例时的存对比情况: 第二个实例占用存22772K,比第一个实例占用的存大很多 4:未分页合并存。 估算未分页合并存大小的最简单法是使用“任务管理器”。未分页合并存的估计值显示在“任务管理器”的“性能”选项卡的“核心存”部分。 总数(K) :________220___________ 分页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分页(K) :_________34__________ 图2核心存

C 简单基本NTFS 30G 良好(系 统) D 简单基本NTFS 90G 良好 E 简单基本NTFS 90G 良好 F 简单基本NTFS 88 G 良好 图3磁盘情况 6:计算分页文件的大小。 要想更改分页文件的位置或大小配置参数,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右键单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并选定“属性”。 2) 在“高级”选项卡上单击“性能选项”按钮。 3) 单击对话框中的“虚拟存”区域中的“更改”按钮。 请记录: 所选驱动器的页面文件大小: 驱动器: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空间:___________9825_____________________ MB 初始大小(MB) :_____ 2048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值(MB) :________4092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驱动器页面文件大小的总数: 允的最小值: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_____ MB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 2 碱性悬 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 2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 2 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 用标准Na 2S 2 O 3 溶液滴定生成的I 2 (2 S 2 O 3 2+I 2 =2I+ S 4 O 6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 2S 2 O 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 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 2S 2 O 3 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操作系统实验4

实验四进程通信(二消息通信) 一、实验目的 熟悉管道通信,了解管道内数据的读取与写入过程; 学会创建管道、使用管道,实现父子进程间的通信; 熟悉各种管道通信时使用的函数; 熟悉共享内存的概念; 学会使用函数创建共享内存段,熟悉操纵共享内存的四个系统调用; 熟悉Linux下进程通信中的消息通信机制; 学会使用系统调用msgget(),msgsnd(),msgrev()及msgctl()编制一定长度的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程序。 二、实验内容 任务: (1)每个同学登陆两个窗口,先在一个窗口中运行程序1(或者只登陆一个窗口,先在该窗口中以后台方式运行程序1),用ipcs命令查看系统中消息队列的情况,然后在另一个窗口中运行程序2,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并分析。运行结束后可以用ctrl+c结束程序1的运行,再次用ipcs命令观察系统中消息队列的情况。 (2)使用系统调用msgget(),msgsnd(),msgrev()及msgctl()编制一长度为1K的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程序。 ①为了便于操作和观察结果,用一个程序作为“引子”,先后fork()两个子进程,SERVER和CLIENT,进行通信。 ②SERVER端建立一个Key为学号末3位的消息队列,等待其他进程发来的消息。当遇到类型为1的消息,则作为结束信号,取消该队列,并退出SERVER。SERVER 每接收到一个消息后显示一句“(server)received”。 ③CLIENT端使用key为学号末3位的消息队列,先后发送类型从10到1的消息,然后退出。最后的一个消息,即是SERVER端需要的结束信号。CLIENT每发送一条消息后显示一句“(client)sent”。 ④父进程在SERVER和CLIENT均退出后结束。 三、代码及运行结果分析 (1)每个同学登陆两个窗口,先在一个窗口中运行程序1(或者只登陆一个窗口,先在该窗口中以后台方式运行程序1),用ipcs命令查看系统中消息队列的情况,然后在另一个窗口中运行程序2,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并分析。运行结束后可以用ctrl+c结束程序1的运行,再次用ipcs命令观察系统中消息队列的情况。

高考化学实验一轮复习实验大题习题资料讲解

高考化学实验一轮复习实验大题习题

实验大题 1.甘氨酸亚铁[(NH2CH2COO)2Fe]是一种补铁强化剂。实验室利用FeCO3与甘 氨酸(NH 2CH 2 COOH)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仪器 已省略)。 查阅资料: ①甘氨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酸性。 实验过程: I.装置C中盛有17.4gFeCO 3 和200mL1.0mol·L-1甘氨酸溶液。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中空气排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向三颈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 Ⅱ.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与a相比,仪器b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____;装置 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向FeSO 4溶液中加入NH 4 HCO 3 溶液可制得 FeCO 3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I加入柠檬酸促进FeCO 3 溶解并调节溶液 pH,溶液pH与甘氨酸亚铁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H过低或过高均导致产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柠檬酸的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制得15.3g甘氨酸亚铁,则其产率是_____%。 2.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探究草酸的制取和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探究草酸的制备 实验室用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法制备草酸,装置如下图所示: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的反应为:C6H12O6+12HNO3 → 3H2C2O4+9NO2↑+ 3NO↑+9H2O。 (1)上图实验装置中仪器乙的名称为:____,B装置的作用______ (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所需要的试剂为:______。 实验Ⅱ: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 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易溶于水,熔点为101℃,受热易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产生H2O、CO和CO2。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其钙盐难溶于水。 (3)请选取以上的装置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可重复使用,加热装置和连接装置已略去)。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E→B→G→____。 (4)若实验结束后测得B管质量减轻4.8g,则至少需分解草酸晶体的质量为_____g(已知草酸晶体的M=126g/mol)。 实验Ⅲ:探究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答案详解)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 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K+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 SO2 2.将足量的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X气体Y溶液预测的现象 ①CO2饱和CaCl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②SO2 Ba(NO3)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③NH3AgNO3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④NO2Na2S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②D.②④ 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4.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短期保存Br2: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进程同步实验

山东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进程同步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四、进程同步实验学号: 日期:20120409 班级:计基地12 姓名: 实验目的: 加深对并发协作进程同步与互斥概念的理解,观察和体验并发进程同步与互斥 操作的效果,分析与研究经典进程同步与互斥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了解 Linux 系统中 IPC 进程同步工具的用法,练习并发协作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操作的编程与调试技术。 实验内容: 抽烟者问题。假设一个系统中有三个抽烟者进程,每个抽烟者不断地卷烟并抽烟。抽烟者卷起并抽掉一颗烟需要有三种材料:烟草、纸和胶水。一个抽烟者有烟草,一个有纸,另一个有胶水。系统中还有两个供应者进程,它们无限地供应所有三种材料,但每次仅轮流提供三种材料中的两种。得到缺失的两种材料的抽烟者在卷起并抽掉一颗烟后会发信号通知供应者,让它继续提供另外的两种材料。这一过程重复进行。请用以上介绍的 IPC 同步机制编程,实现该问题要求的功能。 硬件环境: 处理器:Intel? Core?i3-2350M CPU @ 2.30GHz ×4 图形:Intel? Sandybridge Mobile x86/MMX/SSE2 内存:4G 操作系统:32位 磁盘:20.1 GB 软件环境: ubuntu13.04 实验步骤: (1)新建定义了producer和consumer共用的IPC函数原型和变量的ipc.h文件。

(2)新建ipc.c文件,编写producer和consumer 共用的IPC的具体相应函数。 (3)新建Producer文件,首先定义producer 的一些行为,利用系统调用,建立共享内存区域,设定其长度并获取共享内存的首地址。然后设定生产者互斥与同步的信号灯,并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初值。当有生产者进程在运行而其他生产者请求时,相应的信号灯就会阻止他,当共享内存区域已满时,信号等也会提示生产者不能再往共享内存中放入内容。 (4)新建Consumer文件,定义consumer的一些行为,利用系统调用来创建共享内存区域,并设定他的长度并获取共享内存的首地址。然后设定消费者互斥与同步的信号灯,并为他们设置相应的初值。当有消费进程在运行而其他消费者请求时,相应的信号灯就会阻止它,当共享内存区域已空时,信号等也会提示生产者不能再从共享内存中取出相应的内容。 运行的消费者应该与相应的生产者对应起来,只有这样运行结果才会正确。

高考化学实验综合大题解析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题型一] 化学实验综合大题 1 .(16年全国卷I)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 件下用NH3将NO x3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按 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 .(16年全国卷II)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 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答案】 3 .(16年全国卷III)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近五年高考实验题汇总(带答案)

近五年实验题汇总 一、运动试验 1.(2014)(6分)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非线性 (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小车受到摩擦力。 (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轨道倾斜平衡摩擦力 ,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2015)(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 (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1.40__kg;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 ;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1.4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2016)(5分) 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Hz 、30Hz 和40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 )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和图(b )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2)已测得=8.89cm ,=9.50cm ,=10.10cm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9.80m/,试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为___40_____Hz 。 4.(2017)(5分)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f f 1s 2s 3s 2s f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控制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 hThread); ﹜ 修改后: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STARTUPINFO si; PROCESS_INFORMA TION pi; ZeroMemory(&si,sizeof(si)); si.cb=sizeof(si); ZeroMemory(&pi,sizeof(pi)); if(!CreateProcess(NULL, "c:\\WINDOWS\\system32\\mspaint.exe", NULL, NULL, FALSE, 0, NULL, NULL, &si,&pi)) { fprintf(stderr,"Creat Process Failed"); return -1; } WaitForSingleObject(pi.hProcess,INFINITE);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hThread); }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CL命令产生可执行程序4-1.exe:C:\ >CL 4-1.cpp

实验任务: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4.正在运行的进程 (2)、编程二下面给出了一个使用进程和操作系统版本信息应用程序(文件名为4-5.cpp)。它利用进程信息查询的API函数GetProcessVersion()与GetVersionEx()的共同作用。确定运行进程的操作系统版本号。阅读该程序并完成实验任务。 #include #include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实验习题选摘 1.(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E)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经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及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答案、(6分)(BCDGJK)(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2、(8分)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2)容量瓶:。 (3)酸式滴定管:。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答案、(8分,每空2分) (1)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用已给酸液润洗滴定管2~3次(4)干燥集气瓶 3(5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 B.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在加稀HNO3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 C.制乙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混合液中 D.用3mL乙醇、2mLH2SO4、2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现改用6mL乙醇、4mLH2SO4、4mL冰醋酸 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 答案. BCE(共5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4、(4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实验室制取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 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及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 的最高温度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到充分沉淀后,取上层 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 热蒸发滤液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E、进行纤维素水解实验时,把一小团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90%的浓硫酸搅拌, 使脱脂棉变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然后加入新制的Cu (OH)2加热至沸腾即可 答案。BC 5.(6分)下列操作或说法合理的是 A.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4.80毫升的浓硫酸 B.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及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

化学实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B.制取硝基苯时,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混合液中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小苏打溶液 D.不能使用裂化汽油从溴水中萃取溴 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下的有①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⑥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A.③⑤⑥B.③⑤ 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 C.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D.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食盐 B.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mL、0.1mol/L的NaOH溶液 C.用量筒量取12.12mL的盐酸 D.用0.12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mL 5.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6.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Cl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 A.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B.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操作系统实验四

青岛理工大学课程实验报告

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 功能:共享存储区的附接。从逻辑上将一个共享存储区附接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上。用于建立调用进程与由标识符shmid指定的共享内存对象之间的连接。 系统调用格式:virtaddr=shmat(shmid,addr,flag) 该函数使用头文件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8)shmdt( ) 功能:用于断开调用进程与共享内存对象之间的连接,成功时返回0,失败返回-1。 系统调用格式: int shmdt(shmaddr) char *shmaddr;/*采用shmat函数的返回值*/ (9)shmctl( ) 功能:共享存储区的控制,对其状态信息进行读取和修改。用于对已创建的共享内存对象进行查询、设置、删除等操作。 系统调用格式:shmctl(shmid,cmd,buf) 该函数使用头文件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2、步骤: (1)定义进程变量(2)定义两个字符数组 (3)创建管道(4)如果进程创建不成功,则空循环(5)如果子进程创建成功,pid为进程号(6)锁定管道 (7)给Outpipe赋值(8)向管道写入数据 (9)等待读进程读出数据(10)解除管道的锁定 (11)结束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12)从管道中读出数据 (13)显示读出的数据(14)父进程结束 创建jincheng.c 插入文字

调 试 过 程 及 实 验 结 果 运行: 运行后: 总 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问题回答,实验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虽然对pipe()、msgget()、msgsnd()、msgrcv()、msgctl()、shmget()、shmat()、 shmdt()、shmctl()的功能和实现过程有所了解,但是运用还是不熟练,过去没 见过,所以运行了一个简单的程序。 利用管道机制、消息缓冲队列、共享存储区机制进行进程间的通信,加深了对 其了解。 (1)管道通信机制,同步的实现过程:当写进程把一定数量的数据写入pipe, 便去睡眠等待,直到读进程取走数据后,再把它唤醒。当读进程读一空pipe 时,也应睡眠等待,直到写进程将数据写入管道后,才将之唤醒,从而实现进 程的同步。 管道通信的特点:A管道是半双工的,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需要双方通 信时,需要建立起两个管道;B. 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者兄弟进程之间(具有亲 缘关系的进程);C.单独构成一种独立的文件系统:管道对于管道两端的进程而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四

实验三进程与线程 问题: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和交互性。然而程序是静态的,并且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进程=程序+数据+PCB,进程的存在是暂时的,程序的存在是永久的;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程序。当操作系统引入线程的概念后,进程是操作系统独立分配资源的单位,线程成为系统调度的单位,与同一个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共享程序空间。 本次实验主要的目的是: (1)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 (2)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3)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4)了解红帽子(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5)理解线程的相关概念。 要求: 1、请查阅资料,掌握进程的概念,同时掌握进程创建和构造的相关知识和线程创建和 构造的相关知识,了解C语言程序编写的相关知识; (1)进程: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程序是指令、数据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是程序的实体。进程的概念主要有两点:第一,进程是一个实体。每一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地址空间,一般情况下,包括文本区域(text region)、数据区域(data region)和堆栈(stack region)。文本区域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数据区域存储变量和进程执行期间使用的动态分配的内

存;堆栈区域存储着活动过程调用的指令和本地变量。第二,进程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程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实体,只有处理器赋予程序生命时(操作系统执行之),它才能成为一个活动的实体,我们称其为进程。 (2)进程的创建和构造: 进程简单来说就是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它是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最小单位。但是进程是一个动态的实体,它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进程和程序的区别在于: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运行中的程序,而程序是一些保存在硬盘上的可执行代码。新的进程通过克隆旧的程序(当前进程)而建立。fork() 和clone()(对于线程)系统调用可用来建立新的进程。 (3)线程的创建和构造: 线程也称做轻量级进程。就像进程一样,线程在程序中是独立的、并发的执行路径,每个线程有它自己的堆栈、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和自己的局部变量。但是,与独立的进程相比,进程中的线程之间的独立程度要小。它们共享内存、文件句柄和其他每个进程应有的状态。 线程的出现也并不是为了取代进程,而是对进程的功能作了扩展。进程可以支持多个线程,它们看似同时执行,但相互之间并不同步。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地址空间,这就意味着它们可以访问相同的变量和对象,而且它们从同一堆中分配对象。尽管这让线程之间共享信息变得更容易,但你必须小心,确保它们不会妨碍同一进程里的其他线程。 线程与进程相似,是一段完成某个特定功能的代码,是程序中单个顺序的流控制,但与进程不同的是,同类的多个线程是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和一组系统资源的,而线程本身的数据通常只有微处理器的寄存器数据,以及一个供程序执行时使用的堆栈。所以系统在产生一个线程,或者在各个线程之间切换时,负担要比进程小得多,正因如此,线程也被称为轻型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2、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的实验内容及步骤

高考化学实验选择题计时训练

高考化学实验选择题计时训练[时间:40分钟] 1.下述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的除杂: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 B.除去SO2中的少量C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AgCl沉淀的洗涤 D.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 NaCl时应在右边托盘中放入10g砝码 B.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mol/L的NaOH溶液中滴加AlCl 3饱和溶液制备Al(OH) 3 胶体 B.向制备出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 2CO 3 溶液,振荡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利用KSCN溶液来检验溶液中的Fe2+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5.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 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NO3)2

操作系统实验4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 成绩: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验四进程管理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进程的创建; 2. 进程的控制; 3. 进程并发执行结果分析; 三、主要实验步骤 1. 编制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在此程序运行时,系 统中就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在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子符c。试观察、记录并分析屏幕上进程调度的情况。若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nice()来改变各进程的优先级,会出现什么现象? (1)使用vi创建forktest.c源文件 (2)编写程序

(3)保存程序并退出

(4)使用gcc编译源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forktest (5)执行文件,输入./forktest回车 (6)结果分析

2. 编制一段程序要求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在子进程中分别用exec函数与system 函数执行“dir -a”。并分析其区别。 3. 分析以下程序框架,修改并上机运行后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 oid main() {① pid=fork(); ② if(pid==0){ ........ sleep(3); .......... printf("ddd\n"); exit(0); } else { ............ sleep(7); ........... printf("aaa\n"); wait(0); printf("bbb\n"); } printf("ccc\n"); }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硫代硫酸钠(Na2S2O3)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海波、次亚硫酸钠。为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用于分析试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一、化学性质 1、硫代硫酸钠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稳定,遇酸分解立刻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产生硫的沉淀。 S2O2- +2H+=S↓+SO2↑+H2O 3 2、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在隔绝空气下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碱和硫黄。 2Na2S2O3+3O2→2Na2SO4+2SO2 3、硫代硫酸钠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 4、硫代硫酸钠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 S2O2- +4Cl2+5H2O=2SO2-4+8Clˉ+10H+ 3 二、制法: 1、工业普遍使用用亚硫酸钠与硫磺共煮得到硫代硫酸钠, 经重结晶精制:Na2SO3+S+5H2O=Na2S2O3·5H2O

2、亚硫酸钠法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Na2CO3+SO2==Na2SO3+CO2 Na2SO3+S+5H2O==Na2S2O3·5H2O 3、硫化碱法利用硫化碱蒸发残渣、硫化钡废水中的碳酸钠和硫化钠与硫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4、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亚硫酸氢钠经加硫及粗制硫代硫酸钠重结晶三者所得硫代硫酸钠混合、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2S+3O2==2Na2S2O3 Na2SO3+S==Na2S2O3重结晶将粗制硫代硫酸钠晶体溶解(或用粗制硫代硫酸钠溶液),经除杂,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