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答案》.

《中国画论答案》.
《中国画论答案》.

解释:

1、《宣和画谱》P6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系统品评宫廷藏画的著作,此书并非一人之功,北宋宋徵宗(赵佶)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记录宫廷所藏历代画家231人的作品共6396件,分为十门: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分科很精细,在理论上肯定了前人对绘画功能,作用,意义的一些基本认识采取了许多以往的经典论述,他乃是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传统标准。是一部画家传记较为完备的巨著。

2、“六艺”P5礼乐书数御射艺指技艺,包括艺术,出自《周礼?保氏》。

3、吾道一以贯之P4出自孔子《论语·里仁篇》,字面意思是我的学说及思想是以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始终的,即“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也”。

4、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P10古人都以古代圣人、贤人的形象事迹以图画文书的形式记录下来,意在作为鉴别贤者与愚人之间区别的参考,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治国平乱的目的。

5、顾恺之P1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著有《论画》、《摹拓妙法》、《画云台山记》等。绘画作品《女史(竹字头,咸)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他的绘画理论针对人物画和肖像画而多,提出“以形写神”论。

6、历代名画记P19-20共十卷,内容精详,为中国最早的画史著作。前三卷通论画学,并记述长安、洛阳两京和外州的寺观壁画,以及古书画的跋尾押署、宫廷和私人的收藏印记等。后七卷系从轩辕时起至唐会昌元年间画家共373人的小传。叙述简要,除吸取前人评论外,亦参己见,并收录若干画家画论。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绘画的全部领域,保留了不少至今已经失传的著名画论篇章,作品反映的客观物象必然带有画家的主观情感因素,对艺术形象形成的过程简要总结,揭示了艺术创造的全部秘密,万代而犹新,并为现代艺术创作理论的继承。

7、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P22是指绘画创作要超逸于世俗的社会功利之外而达到向“道”的返璞归真,要带着内心情感对自然精神的领悟。

8、南北宗P28中国书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明代画家董其昌所创。他把李思训和王维视为“青缘”和“水墨”两种子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北宗,指“院画”,南宗,指“文人画”。

莫是龙提出在先,董其昌提出在后,陈继儒则推波助澜于其中,董其昌是代表人物,南宗指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所之法,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流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驹等。

9、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P27是指在玄思冥想后悟到了超越世俗功用的功用

10、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P50出自南朝宗炳《画山水序》,意思是在反映自然的时候,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并且完整的主观境界,贤者胸无尘浊杂念,也就是庄子所谓的“心斋”。“味象”就是去观察体会,品味物象,意思就是要心无念的去品味物象,感受自然。其实画的技巧只是一种形式,而真正的灵魂是画家的感悟,是以笔墨悟道。

11、一画P55-57 1.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规律和法则。2天地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法则。3.审美创造的根本规律和法则。4绘画造型笔墨技法的根本规律和法则。12、解衣磅礴P105原意指解下衣服,箕踞而坐,一副神闲意定,不拘形迹的样子。脱掉衣服裸体而画,说明道家所奉行的人生态度,既要自然而自然,不受礼法束缚,不受外界干扰,在绘画创作中,作者应持有正确的心态,舒展胸襟,敞开怀抱,排除杂念,不受功名利禄或仁义礼智观念因素困扰,保持一种自然如真谛的精神状态。

13、“图画者,有图之鸿宝,理乱之纪纲。”P68绘画是治国的法宝,是治理乱世的根本,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价值。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意指绘画家要以国为重,注重修养,用美学绘画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逐步地克服那些违背社会一切方面规范的思想、言论、

行为。

14、《林泉高致》又名《林泉高致集》,该书是我国画论史上又一部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门性论著,不仅对以往的山水画创作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而且代表当时对山水画的最高理论水准。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林泉高致》涉及面很宽,有关山水画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构图、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说明。{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家及山水画创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重要理论,其中包括自身修养,艺术观察,透视表现等方面,明确主张“兼学并览”,反对一己之学,提倡“心胸”说,“境界”论,一脉相承,并论述了笔墨问题,认为书法与用笔相关联,书法对绘画有重要意义,指出“善书者善画”。}他是山水画走向成熟后的理论总结,他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古代画论是中国画论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15、《画山水序》P50作者南朝宋画家宋炳,精书画,工弹琴,此书为早期山水画重要文献之一。是关于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重要文献之一,是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它把山水画初步形成一种独立画科之状貌,如实地反映了出处,并提出如下几个绘画命题:1求真2求本3求心

16、谢赫《画品》P65谢赫南齐时人,在《画品》序中论述绘画功能和六法。《画品》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美术批评著作,成书于梁武帝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间,它是一部品评三国孙吴至萧梁之百年间27位著名画家艺术优劣的专著,该书对姚最等人的续书起着重要的典范与启示作用,在中国画论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17、《山水纯全集》P22韩拙,北宋画家,字纯全,擅画山水、窠石,《山水纯全集》传世刻本凡九篇,而序中称有十篇,是中国北宋山水画论著作。受《林泉高致》影响较大,作者注重对笔法,墨法和山水景致布局问题的探讨,对习练山水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外书中还涉及绘画的鉴赏方法问题。18、姚最《续画品》P66姚最,南朝陈绘画评论家,本书是品评绘画的著作。《续画论》是谢赫《画品》的续书,从书中可以看出姚最对绘画批评的态度十分严肃,认为对于时代久远有无原作保存下来的古代画家的艺术,要准确地批评是困难的而对于现有的作品,则必须深入研究,不能任意批评,他直接挑战“权威”,对谢赫的批评予以“矫正”。

19、《贞观公私画录》P703中国唐代绘画著录著作。唐高宗李治时人,所著《贞观公私画录》又称《贞观公私画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名画著录,足以考知贞观以前名画之存于世者,至堪宝贵。裴孝源撰。此书不但记录了初唐卷轴画的流传收藏情况,而且也记载了当时及其以前寺庙壁画的创作情况,同时还保存了已佚《梁太清目》的某些内容,在绘画史学和鉴定学上均有重要价值。对于唐代画论和美学思想的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20、王微《叙画》P79王微字景玄,所著《叙画》与宗炳《画山水序》同为中国山水画形成期的两大文献。区分了绘画艺术与用做工具的地图的不同,将山水画的艺术地位提到了一定高度,它给我们提供了两点认识:1作为怡情悦性的山水画艺术与图经,阴阳术不同,虽然二者曾经长期并存2研究古代画论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不能以今天的眼光想当然。

2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P1091.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造化」是指大自然,泛指一切客观事物。「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这是对姚最学说的深化与发展2.他概括了从客观物象到艺术意象,再到艺术形象创造形成的全过程,说明艺术美的真正来源是现实美,自然美3.由于画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绘画高于现实,是现实与画家主观情思熔铸,锻造的结晶,是二者有机统一。

22、迁想妙得P106画家作画之前,先要观察研究所描绘的对象,深入体会,揣测对象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实践,正确把握,理解客观对象的性质特征,经过分析,提炼获得生动的艺术构思,做到胸中有数。

1东晋,顾恺之《论画》中推出的重要理论思想,指画家创作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方法。意指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作品晨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

2迁:指转移,迁移。想:构思。妙:契合,主客体完美结合。得:形象与情感的结合。3画家的思想感情通过构思,传达转移到艺术形象中去,得到完美的作品。

23、米家墨戏P98米家:北宋书法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墨戏:写意画,随性成画,故名。

24、十六家皴法P103皴法,中国画技法名。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皮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中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分别是:披麻、云头、芝麻、乱麻、折带、马牙、斧劈、雨点、弹涡、骷髅、矾头、荷叶、牛毛、解索、鬼皮、乱柴。

25、画法P145指用笔,用墨,设色,临摹等技法。

26、画理P146指画家对所有描绘的事物,深刻研究它的本质,特点,典型,发展规律,然后在画上表现出来。画理是和物理相通。黄公望《写山水诀》说:“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

27、画趣P146指画面上表现的情趣。盛大士《溪山卧游录》说:“画有三到,就是画理,气韵和画趣三个方面。

28、气韵生动P156作品形象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同还指形象所表现出和谐节奏与悦人风致。

29、骨法用笔P156此为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是六法中的第二法,是对顾恺之以“骨”论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骨法”即用笔要肯定有力,它是书法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骨法用笔”在力度之外尚有以描绘人物的笔墨线条去表现俊朗,硬锋神气的意思。

30、五彩彰施P168五彩即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旧时把这五种颜色作为主要的颜色。《书经。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名”。

31、书家八体P170八体——秦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秦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八种:“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32、以形写神P209用外在逼真的形象来衬托内在的精神本质“神”以“形”为依据,画家在反映现实时不反映追求外在的形象逼真,而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

33、“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P191出自北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意为如果评论画好与不好以形态相似度为标准的话,其见地与小孩子差不多。目光短浅,缺少见识。

34、逸笔P194出自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指轻松自如、简洁精练的用笔技法。表达胸中逸气的手段。

35、逸气P194指追求心灵的解放,用于绘画中指对画中主观意境的缔造,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胸中的磊落,绘画时将内心的情感挥发出来。

36、气韵P231气质,神韵,是很抽象的概念,指优秀的气质,气息精神状貌。气韵"是中国美学最有代表性的范畴之一,它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本体论. 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37、生气P239顾恺之《论画》活力,生命力。

38、神气P239顾恺之《画云台山记》,意指1、神情气息、精神气息;2、绘画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精神;3、内在神态特征。

39、真气P242指元气,在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提到。

40、士气P242旧指读书人的气概。

41、灵气P244古谓一种细微的精灵之气。《管子。内业》:“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

中国画论

中国画论 1、“使民知神奸”出处及解释 这句话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本意是:夏代皇帝有鼎,天下万物铸在鼎上的好坏物象。让百姓从鼎中看出好坏,与社会教育政治的功能。出自《左传》“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早期是说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作为道德基本范畴善与恶,即神奸二字,这句话是通过铸鼎象物教育人们区别善恶,这里的善恶是贵族阶层标准。青铜器图纹种类繁多有善恶真实与虚幻想象之分,善称之为“神”恶称之为“奸” 2、庄子“解衣般礴” 出自《庄子·田子坊》所谓“解衣般礴”是指脱衣箕踞,借用画画故事讲道家“任自然”思想即不受现实理法约束放任自然,这种不受世俗理法束缚的思想却道出艺术创作一条特殊性,即艺术家创作时应该有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不受约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3、庄子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4、“绘事后素”的出处及解释 引申为张彦远“成教化,助人伦。”出自孔子《论语》本意:先有白底子,后有画。引申为讲文与质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个本质,也都有表现本质的形式,这就是质与文。素是指“质”,绘是指“文”文是表现质的。同时也是解释儒家的仁和礼,现有内容后有形式。 5、《淮南子》论“君形”及“谨毛失貌” “君形”出自《说山训》篇即“神似”表现事物人物各自持有的神态,体现在绘画、音乐、上是“传神”是艺术创作和表演的重要东西。 “谨毛失貌”出自《说林训》绘画局部与整体关系问题,“毛”即局部,“貌”即全局。达到统一而和谐。要局部刻画,服从全局形象,不可以脱离整体孤立对峙。 6、宗炳和王微山水画论 肯定艺术美感享受,提出审美作用柔情。宗炳《画山水序》和王微《叙画》是山水画论的开端。宗炳(畅神)在论山水画功能“山水以形媚道。”反映出山水画,作用的畅神——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王微“神明降之”提出画山水画不是单单手法山的灵活,要倾注画家思想,所以才能产生画的情趣。“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 7、顾恺之的绘画理论(1)画论著作(2)代表理论(3)贡献 顾恺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画家和理论家画论著作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对魏晋名流画家如卫协、戴奎等人作品的评论《论画》专谈临摹画知识,也涉及画论《画云台山记》创作文字设计稿 代表理论:以神写形;迁想妙得;明确提出传神重要性,其中以形写神是迁想妙得的途径。提出反映生活的“以形写神”他认为神存在于客观本体形象中,通过形表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重视人物与环境关系,景物的描绘应托起人物身份地位和思想情感。提出体验生活“迁想妙得”即通过它达到以形写神,实现传神。提倡画家与描绘对象之间主客关系。作画前首先应观察,研究描绘对象,深入体会对象思想情感。即“迁想”画家在逐渐了解和掌握对象精神方面经历分析构成“艺术构思”即“妙得”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此外还有“置陈布势”“密于精思”“临见妙哉”把构图作为理性活动看待,降调精思妙哉。 8南陈姚最画论著作《续画品》最早提出 9、谢赫的“六法”内容及意义 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是美术理论一项新贡献,是前代美术理论出色继承和发展。特备是以顾恺之的理论为基础,但由于只是提出纲要没有逐条明确说明解释,对历代绘画理论家影响深远,特别是唐宋时期《图画见闻之》,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绘画实践总结。气韵:精神气质,骨法:用笔要有功力。应物:描绘对象随类:色彩问题,经营:构图设计,传移:临摹画的技能。 10、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述绘画功能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这是张彦远关于人物画的功能说,其核心是成教化,助人伦。概括绘画功能一个是教化,一个是抒情。 11、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含义 学画,学习的来源一个是外界自然界,一个是内心,这句话概括了画家创造过程中反映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的联系作用。“外师造化”是画家以客观实物汲取创作材料,忠实与描绘对象,并还必须进而对他表现的对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这就是“中得心源”两

中国画论习题1

中国画论习题 一、春秋至两汉绘画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解衣般礴”论出自()。 A.《韩非子》 B.《庄子》 C.《左转》 D.《淮南子》 2.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 )。 A.“使民知神奸” B.以形写神 C.存形莫善于画 D.迁想妙得 3.“君形”及“谨毛失貌”出自( )。 A.《韩非子》 B.《庄子》 C.《左传》 D.《淮南子》 4.“君形”指绘画首先要(),这是艺术创作最主要的东西。 A.外观 B.注重整体 C.形似 D.神似 5.借用画画的故事讲道家“任自然,返质朴”的思想的理论出自( ) A.畅神 B.似与不似 C.心师造化 D.“解衣般礴” 6.“使民知神奸”论出自() A.《韩非子》 B.《庄子》 C.《左传》 D.《淮南子》 7. ()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A.《左传》 B.《史记》 C.《庄子》 D.《淮南子》 8.《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 ) A.最早的品评说 B.最早的功能说 C.最早的技法说 D.较早的功能说 9.韩非属于战国时代的()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1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

A.《韩非子》 B.《庄子》 C.《左传》 D.《论语》 二、填空题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此段话出自____________,这是中国美术理论发展过程中最早提出的关于____________的问题。 2.春秋至汉代诸子论美术,论述比较简略,且作者本意往往不在论画,而是________,阐发 他们的哲学观点或学术思想。 3.孔子的“绘事后素”论中的“素”指的是先有____色的底子,后有画。 4. ________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5. “君形”指绘画首先要________,这是艺术创作最主要的东西。 三、名词解释/简答 1.使民知神奸 2.解衣般礴 3.君形 4.谨毛失貌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论述古人对关于绘画及美术作品功能的认识。 二、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南陈姚最写了《续画品录》,作为《古画品录》的续篇,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 A.传神论 B.骨法用笔论 C.气韵生动论 D.心师造化论 2.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 )中。” A.阿堵 B.思想 C.心胸 D.学问 3.宗炳在其绘画理论中提出( )的山水画功能论。 A.“使民知神奸” B.士气 C.存形莫善于画 D.畅神 4.《魏晋圣流画赞》出自( ),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A.王微 B.顾恺之

中国画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解衣般礴:未必真有其事,借助虚构故事说明哲理为其目的。说明了绘画创作的特殊性,借绘画的故事表现道家无为,“任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艺术家的口头禅,强调艺术创作需要更好的表现自我,而不受任何拘束。不仅成为转子哲学的形象化说明,也成为中国画论的重要范畴。屡屡被后人引用。如清初的辉南田在其画礴中就说过“作画需要有解衣般礴若无人之意,然后画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将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 2.笔墨当随时代:语出石涛《大涤子提画诗跋》。傅抱石说:‘思想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笔墨不仅仅是对画家生活,感情的反映,时代变化了,思想也变了,笔墨就反映新的时代,歌颂新的时代和生活。 3.心师造化: 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的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彻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有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 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代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地说”造化“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

内心的感悟,然后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5.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6.荆浩山水画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7.谢郝绘画”六法:指南齐谢赫在《中国品录》中总结的绘画创作的六种原则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默写 8.顾恺之画论“六法”:传神、用笔、造型、敷色、结构、制作技巧。 9.“摄情”说:笔墨本无情,不能使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 10.南北宗论:是董其昌提出,是文人思潮的一个反映,所以一经建立,使得到文人画家的赞同。此论树立了温和文雅,“精气内含”的作风,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由于他“崇南贬北的思想”导致了以后画坛宗派繁兴。画家门户之见得加保,于是有了”正宗邪派”之分,缩小了画家的眼界,沉滞了画法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理论的混乱,给中国画坛带来了一定的消极的影响。 11.庶兔马首之络:明代王履在绘画美学中说道对这句话的见解,意思就是说不要把一个马套驾在任何一个马嘴上,其意思在今天当代艺术中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意义,纵观当代艺术,抄袭、模仿无处不在,而这归咎一点就是在

4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画论试题 课程代码:007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对绘画特点的认识。( ) A.陆机 B.顾恺之 C.谢赫 D.姚最 2.作画贵有古意论出自( ) A.钱选 B.倪瓒 C.郭若虚 D.赵孟頫 3.邪、甜、俗、赖出自( ) A.王履 B.黄公望 C.徐渭 D.郑绩 4.“学一半,撇一半”出自( ) A.黄宾虹 B.石涛 C.齐白石 D.郑燮 5.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 ) A.使民知神奸 B.士气 C.传神 D.存形莫善于画 6.借用画画的故事讲道家“任自然,返质朴”的思想的理论出自( ) A.畅神 B.似与不似 C.心师造化 D.“解衣般礴” 7.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 ) A.《图画见闻录》 B.《叙画》 C.《林泉高致》 D.《笔法记》 8.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 ) A.浙派 B.四王 C.四僧 D.吴派

9.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提出绘画功能论的主要内容是( ) A.使民知神奸 B.逸气 C.成教化,助人伦与怡悦情性 D.传神 10.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关于画派的理论是在( ) A.明代 B.宋代 C.唐代 D.元代 11.绘画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浓墨、淡墨、泼墨、积墨、焦墨等七种墨法的是( ) A.黄宾虹 B.潘天寿 C.徐悲鸿 D.张大千 12.明代董其昌等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北宗宗主是( ) A.王维 B.李思训 C.关仝 D.荆浩 13.“师意不师迹”提出者是( ) A.郑板桥 B.石涛 C.王时敏 D.张大千 14.“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提出者是( ) A.吴昌硕 B.高奇峰 C.齐白石 D.林风眠 15.倪瓒绘画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以及( ) A.士气 B.笔墨当随时代 C.写胸中之逸气 D.摄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宋人提出画家的修养包括文学造诣、________、________。 17.谢赫《》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他提出的“六法”是美术理论的一项新贡献。其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8.将诗和文直接写到画面上,名之曰题画的是宋代的文人画家________、________等人。 19.“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始于唐代________。理论上宣扬并扩大影响的是________。 20.画风对宋代花鸟画影响最大的画家是________、________。 21.绘画“三远”论提出者是________。 22.“画人物必须分清贵贱气貌”的提倡者是________。 23.荆浩在其山水画论中提出用笔有四势:筋、肉、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4.“君形”及“谨毛失貌”

中国画论作业

禅宗与王维的水墨山水 目录 一、禅宗 (2) 二、禅宗与禅画 (2) 三、王维和他的禅宗世界 (4) 四、王维的禅画世界(指他的水墨山水画) (7) 五、王维的水墨山水理论 (8)

一、禅宗 儒家“以诚心达成圣人”,道家“以炼心达成真人”,佛家即“以明心见性成佛”。 , 凡圣无差,元无烦恼, 本自具足, 无漏智性, 心心 即佛。亦即开示迷途,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禅宗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一经诞生,便与中国山水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王维这样一位精通诗画的才子,在寄情于诗的同时,还将自己的情感表现与山水画中。在儒释道诸学者对王维等人的洗礼和浸渍,使他们执着用世而又从容舍隐,表现出将生活与审美融合为一体的生命方式。于此,王维还有了“无可无不可”的人生态度。 二、禅宗与禅画 到它与禅画(水墨山水画)的审美观念的相通之处。 禅画 禅画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禅画就是修禅者用笔墨表达禅理的绘画,是禅宗理念在画坛的渗透和体现, 是作者通过禅悟, 以其特有的意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它渗透着禅的意境,也可以说,它是禅诗的艺术表现,也称为禅境画。所谓的文人画,实际上是以禅宗思想为审美原则,追求淡泊高远、以意境相尚的禅宗画;而禅宗画又把文人画的简淡清幽在禅悟中推到了极至。因此,禅画与文人画有着极其紧密的渊源联系。 禅宗对人的态度 禅宗对人的态度, 也就是禅宗对神的态度。它信人, 不信神, 他强调自主意 识, (坛经) 说: 佛是自性作, 莫向身外求.禅宗一直强调佛在心中, 不在身外。故禅宗重于自 禅宗对世俗的态度 禅宗思想基于出世, 却倾向入世, 他冲破了禁欲主义的篱笆, 将情欲与修禅加以协调, 致使禅宗面向世俗化, 向现实世界靠近,促成它自身的发展。但他 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只是靠近, 不是投入。因此, 禅宗对自然的态度 热爱自然是禅宗思想的一个特征。禅宗对自然的态度是真挚﹑热情的, 它将自然作为人性的寄托而抒发情怀, 从中得到抚慰与启迪。禅师常在自然界中发现禅机而得悟。不论出家的和尚或隐逸的画家, 他们对人世间都怀有不满﹑

7月浙江自考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画论试题 课程代码:007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使民知神奸”论出自() A.《韩非子》 B.《庄子》 C.《左传》 D.《淮南子》 2.“将无项,女无肩”、“坐看五,立量七”是唐五代________中绘画经验的总结。() A.《画论》 B.《山水论》 C.《神、骨、肉》论 D.《叙画》 3.钱选把________视为区分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标志。() A.笔墨 B.篆体 C.诗文 D.隶体 4.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 A.《图画见闻录》 B.《叙画》 C.《林泉高致》 D.《笔法记》 5.“成竹于胸”出自() A.《画楷序》 B.《竹懒论画》 C.《林泉高致》 D.《竹谱》 6.将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家是() A.文同 B.郑板桥 C.苏轼 D.石涛 7.南宗画系宗主是() A.苏轼 B.米芾 C.王维 D.董源 8.“摄情说”出自() A.倪瓒 B.钱选 C.王鉴 D.恽南田 1

9.透视学上“三远”论出自() A.郭若虚 B.郭熙 C.王微 D.石涛 10.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的古意指绘画要取法() A.唐人 B.宋人 C.汉代 D.魏晋 11.元代画家赵孟頫绘画上的主张主要有() A.逸气论 B.创作取材要精粹 C.书画用笔同法论 D.士气论 12.“美术革命”的口号由________提出,主张中国画要改良,必须采用西洋画写实之精神。() A.陈独秀 B.林凤眠 C.高奇峰 D.康有为 13.有法必有化提出者是() A.沈灏 B.石涛 C.郑燮 D.恽格 14.美术“变法论”提出者是() A.石涛 B.林凤眠 C.康有为 D.徐悲鸿 15.徐渭艺术思想主要是() A.似与不似 B.重气韵,不拘成法 C.逸笔草草 D.邪、甜、俗、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春秋至汉代诸子论美术,论述比较简略,且作者本意往往不在论画,而是________,阐发他们的哲学观点或学术 思想。 17.顾恺之的绘画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8.《笔法记》是唐末五代山水画家________所作的重要的山水画论著作。画论中根据山水画的特殊要求和自己的创 作实践他提出“六要”,即:________、________、思、景、笔、墨。 19.宋代表现江南景色水墨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0.黄宾虹认为绘画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七: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墨、泼墨、焦墨、宿墨。 21.张彦远认为山水画从________开始发生变化,达到完美境界的是________、________父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2.“心师造化”论 2

广东自考中国画论试题

1

47.邓春,(主要内容与地位在书简介) 48.简述《宣和画谱》的主要内容。 《宣和画谱》,中国画著录书,无著者姓名,可能为诸家集体编写,共二十卷,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兽畜、花鸟、墨竹、蔬果等十门,记录宋徽宗宫廷所藏历代绘画作品。书前有宋徽宗赵佶于宣和庚子年御制序。 49.试述唐宋时期文人画基本理论萌芽和发展的情况。(2013年7月考) 答:(1)唐宋时期,作为文人画本质特征的主观精神、情感的表现,已成为绘画的核心理论被正式提出。 (2)对内心自性的高度强调,必然使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那种反对谨毛失貌、主张得意忘象的传统----一度因儒学的强盛而减弱----被重新连接。 (3)禅道观念的盛行,对寂寞、静谧的追求使水墨的趋向在盛唐中唐际出现,放弃对美丽眩目的自然色彩的追求,这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罕见的特殊现象。 (4)对内在情感的珍视导致人品与画品关系的论述,导致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导致对情感表现自然无意效果的追求。 (5)对后世影响巨大诗画结合的提倡,也随之影响到院体绘画。

(6)唐宋时期,禅道观点只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活态度。唐宋文人画家的情感更多地带有禅道意味,而不是魏晋南北朝那种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宗教信仰。 50.简答明清美术理论从总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概况出新、精、博、专几个基本特征。2013年7月考 从新的角度看,明清美术理论继承了传统但又发展了传统而具备自己的特色。自我意识的突出,社会性,世俗性情绪的出现,笔墨形式表现的独立,南北宗,文人画论的提出,情,趣意味等具特定时代性内蕴的新的标准的确定,各种题材理论呈现了崭新的格局. 从精的角度看,明清美术理论之特色也是非常鲜明的。《石涛画语录》以其深邃的思辨,富瞻的论证,完备的体系成为中国画论之颠峰。南北宗论、文人画说也以其对中国艺术精髓的深刻把握,一呼而景从,成为有清画学之旗帜,影响至今犹存。 明清理论又有博的特征.几乎绘画艺术的一切方面在此时期无不涉及,从创作心理的研究,做画情绪的培养,绘画过程中种种精神性和物质性因素、方法、风格、鉴赏、修养,到社会风气、传统流变继承,乃至西洋画的特征及评价。 博的研究又与专的特色相辅相成.此期专题性研究十分发达.以画史论,则有地方史、院画史和以各类画家所分的专史以及各类题材之源流演变史等,博与专的特点显示出明清画论总结传统的意味。 5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认为山水画家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着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一是‘登山临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此四者,缺一不可。‘登山临水’是画家的第一步,接触自然,做全面观察体验。‘坐望苦不足’,则是深入细致的看,既与山川交朋友,又拜山川为师,要在心里自自然然,与山川有着不忍分离的感情。‘山水我所有’这不只是拜天地为师,还要画家心占天地,得其环中,做到能发山川的精致。‘三思而后行’,一是作画之前有所思,此即构思;二是笔笔有所思,此即笔无妄下;三是边画边思。此三思,也包含着‘中得心源’的意思。

中国画论

3继谢赫后,南陈的姚最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4.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象”论是由宗炳提出来的。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仁智之乐 5.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被后世称为“宋四家”的是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 7.“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徐黄异体”“徐”指的是徐熙“黄”指的是黄筌,他们的画风对宋代花鸟画影响很大。 8.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9.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10..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11..两宋代花鸟画的风格主要以院体工笔为主。 明代王履提出“庶免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 13“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是清代画家恽南田(寿平)所提出。恽南田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南田画跋》中.并在《南田画跋》中提出了“画以简贵为尚。” 14、元代黄公望在《山水画诀》中提出了画之四病 ---- 邪、甜、俗、赖 15、.“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观点出自倪瓒的《论画》中。 16、郭若虚在《论三家山水》中,对三家山水评价很高“三家”是指李成、关仝、范宽 17、.以“四王”为代表的“仿古”思想,在清初画坛上占有统治地位,是当时的正统思想。“四王”指的是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 18、.“将无项,女无肩”、“坐看五,立量七”是唐五代荆浩中绘画经验的总结。荆浩《画说》 19、.钱选把笔墨视为区分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标志。 20、.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林泉高致》8.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美术文献。 21、.将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家是郑板桥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区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思想活跃人物。其画以兰、竹、石为名,山水、杂花亦作之,皆以水墨为上。

《中国画论答案》

解释: 、《宣和画谱》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系统品评宫廷藏画的著作,此书并非一人之功,北宋宋徵宗(赵佶)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记录宫廷所藏历代画家人的作品共件,分为十门: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分科很精细,在理论上肯定了前人对绘画功能,作用,意义的一些基本认识采取了许多以往的经典论述,他乃是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传统标准。是一部画家传记较为完备的巨著。 、“六艺”礼乐书数御射艺指技艺,包括艺术,出自《周礼?保氏》。 、吾道一以贯之出自孔子《论语·里仁篇》,字面意思是我的学说及思想是以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始终的,即“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也”。 、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古人都以古代圣人、贤人的形象事迹以图画文书的形式记录下来,意在作为鉴别贤者与愚人之间区别的参考,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治国 发刊词` 月份`[包庇 。眜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著有《论画》、《摹拓妙法》、《画云台山记》等。绘画作品《女史(竹字头,咸)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他的绘画理论针对人物画和肖像画而多,提出“以形写神”论。 、历代名画记共十卷,内容精详,为中国最早的画史著作。前三卷通论画学,并记述长安、洛阳两京和外州的寺观壁画,以及古书画的跋尾押署、宫廷和私人的收藏印记等。后七卷系从轩辕时起至唐会昌元年间画家共人的小传。叙述简要,除吸取前人评论外,亦参己见,并收录若干画家画论。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绘画的全部领域,保留了不少至今已经失传的著名画论篇章,作品反映的客观物象必然带有画家的主观情感因素,对艺术形象形成的过程简要总结,揭示了艺术创造的全部秘密,万代而犹新,并为现代艺术创作理论的继承。 、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是指绘画创作要超逸于世俗的社会功利之外而达到向“道”的返璞归真,要带着内心情感对自然精神的领悟。 、南北宗中国书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明代画家董其昌所创。他把李思训和王维视为“青缘”和“水墨”两种子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北宗,指“院画”,南宗,指“文人画”。 莫是龙提出在先,董其昌提出在后,陈继儒则推波助澜于其中,董其昌是代表人物,南宗指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所之法,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流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驹等。 、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是指在玄思冥想后悟到了超越世俗功用的功用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出自南朝宗炳《画山水序》,意思是在反映自然的时候,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并且完整的主观境界,贤者胸无尘浊杂念,也就是庄子所谓的“心斋”。“味象”就是去观察体会,品味物象,意思就是要心无念的去品味物象,感受自然。其实画的技巧只是一种形式,而真正的灵魂是画家的感悟,是以笔墨悟道。 、一画.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规律和法则。天地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法则。.审美创造的根本规律和法则。绘画造型笔墨技法的根本规律和法则。 、解衣磅礴原意指解下衣服,箕踞而坐,一副神闲意定,不拘形迹的样子。脱掉衣服裸体而画,说明道家所奉行的人生态度,既要自然而自然,不受礼法束缚,不受外界干扰,在绘画创作中,作者应持有正确的心态,舒展胸襟,敞开怀抱,排除杂念,不受功名利禄或仁义礼智观念因素困扰,保持一种自然如真谛的精神状态。 、“图画者,有图之鸿宝,理乱之纪纲。”绘画是治国的法宝,是治理乱世的根本,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价值。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意指绘画家要以国为重,注重修养,用美学

中国画论复习资料

中国画论期末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文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中最早的功能说。 2、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晋胜流赞》、《画云台山记》、《论画》,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3、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心悦之乐”。 4、明代王履提出了“庶兔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 5、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赫的六法做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6、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7、南宗画系的宗主是王维。 8、“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中黄家指的是黄荃。 9、孟頫“作画贵有古意”指绘画要取法晋。 10、继赫以后,南的最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出的“心师造化论”。 11、“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评画标准的提出者是彦远。 12、画家徐悲鸿主作画要:“中西结合”,我们把他的理论称“中西绘画调和轮”。 13、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四王”。 14、唐代美术理论家彦远提出绘画的功能论的主要容是:“助人伦、成教化、怡悦性情。” 15、近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16、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思故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大都收在其著作《苦瓜和尚话语录》中。 17、倪瓒绘画理论上主“逸笔草草”以及写胸中之逸气。 18、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提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 19、畅神的山水画功能论是宗炳在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后提出的。 20、郭熙提出的三远法是:平远、深远、高远。 21、“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四僧中石涛的艺术主。 22、晋南北朝时代的王微的山水画著作是《叙画》。 23、“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的绘画观点出自《非子》。 24、唐代画家在继承东晋以来的青绿山水画风格之外,又创造了水墨山水画,代表人物为王维、璪。 25、以四王为代表的绘画仿古思想,成为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 26、南北宗论中北宗的宗主是思训。 27、《图画见闻录》的作者是北宋的理论家郭若虚。 28、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 29、传为王维的《山水论》中说:“远水无波,高于云齐。” 30、荆浩在其山水画论中提出用笔有四势,筋、肉、骨、势。 31、艺术的功能,详细些可分为17种,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在中国画论中均有描述。 32、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秋福师《中国画论》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福师《中国画论》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画云台山记》是()的作品。 A. 东晋顾恺之 B. 南朝姚最 C. 南齐谢赫 D. 唐代张璪 正确答案: 2. 《淮南子》一书中涉及绘画的思想有“君形”及“谨毛而失貌”。“谨毛而失貌”所说的是绘画中()。 A. 近与远的关系 B. 主与次的关系 C.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D. 线条与色彩的关系 正确答案: 3. ()的文化思想为中国古代画论的形成奠定了哲学思辨基础。 A. 诸子百家 B. 南北朝佛教 C. 唐代诗画 D. 六朝开化 正确答案: 4. 南齐的谢赫在()中对三国至萧梁问的27位画家分六品加以评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画作系统性总结。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A. 《叙画》 B. 《古画品录》 C. 《续画品》 D. 《绘镜》 正确答案: 5. 中国绘画流派“南北宗”,()为北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A. 范宽 B. 董源 C. 唐寅 D. 苏轼 正确答案: 6. ()的绘画理论集中见于其画论文章《画山水序》中。该文短短数百言,言简意咳,为宗炳69岁时写成,是关于山水画艺术的重要早期文献之一,也是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 A. 顾恺之 B. 刘向 C. 宗炳 D. 石涛 正确答案: 7.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巧妙的计算),不能差(区别)其品也。”是()绘画思想。 A. 东晋顾恺之

B. 南朝姚最 C. 南齐谢赫 D. 唐代张璪 正确答案: 8. 中国古代画论可分为萌芽时期、奠基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和因袭与创见交错时期,画论的发展时期指的是()。 A. 六朝 B. 唐五代 C. 宋元 D. 明清 正确答案: 9. 中国美术理论发展过程中,最早提出的关于绘画与现实关系的问题的是()。 A. 《论语》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左传》 正确答案: 10. 由郭若虚所着、是继《历代名画记》后又一画史着作的是()。 A. 《唐代名画录》 B. 《续画品》 C. 《图画见闻志》 D. 《画史》 正确答案: 福师《中国画论》在线作业2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笔记法》的绘画理论可以用“六要、四势、四品”来总结,分别指的是()。 A.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要 B. “气、韵、思、景、笔、墨”六要 C. “筋、肉、骨、气”四势 D. “神、妙、奇、巧”四品 正确答案: 2. 绘画理论发展到魏晋时期,()。 A. 儒学趋于衰微、社会自由思、潮活跃,导致绘画的社会地位转变 B. 士大夫文人对于绘画创作的热衷上升,专业画家开始出现 C. 人物画、肖像画趋于成熟 D. 山水画风靡一时,已成大势 正确答案: 3. 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提出逸、()四格,将逸格正式列为四格之首。 A. 奇 B. 神 C. 妙 D. 能 正确答案:

中国画论

张怀瓘:【神妙能】朱景玄:【神妙能逸】黄休复:【逸神妙能】 赵佶:【神逸妙能】张彦远:【自然神妙精谨细】 郭熙: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韩拙: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荆浩六要:气韵思景笔墨谢赫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刘道醇:六要【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 六长【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巧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 绕自然《绘宗十二忌》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人物伛偻,楼阁错杂,滃淡失宜,点染无法。 邹一桂《小山画谱》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黄钺,二十四画品:气韵,神妙,高古,苍润,沉雄,冲和,淡逸,朴拙,超脱,奇辟,纵横,淋漓,慌寒,清旷,性灵,圆浑,幽邃,明净,建拔,简洁,精谨,俊爽,空灵,韶秀 盛大士,画有七忌:用笔忌软滑,忌硬,忌重而滞,忌率而溷,忌明净而腻,忌从密而乱。 画有三到:理也,气也,趣也。 画有六长:所谓气骨古雅,神韵秀逸,使笔无痕,用墨精采,布局变化,设色高华是也。 画有四难:笔少画多,境显意深,险不入怪,平不类弱,经营惨淡,结构自然。 先秦,秦,汉美术理论概论:从文献的角度看,由于时间的久远,流传至今关于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以迄秦.汉有关美术史方面的记载,尤其是美术理论已不多了,但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发端期,却对后世美术发展起着遗传基因般的决定性作用。 美术观念带上了明显的阶级的.伦理的.功利的性质。夏商周三代时期美术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艺术的实际功用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其实,不论老庄道家哲学,还是孔孟儒学观念,他们的学说都是原始文化,三代文化传统的一个不同方面的总结与发展。中国文艺理论的开山鼻祖是“诗言志”说。在我国最早的史籍《尚书》里出现的这一观念中,“志”作为主观精神的说法,在商周时期固然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历史事件和行动所发表的要求、命令、评论等,个人情感的成分比较少。 同时,作为中国美术意识和文艺思想的发端期,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的儒道两家已基本确立,而互补三家中的佛教,也在汉代引入。后世中国的石窟艺术、佛教壁画乃至中国画史中的文人画、南北宗,也无不折射着佛学的灵光。三家互补的中国文化心理格局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另外,由于先秦时期影响文艺的屈骚传统及充满奇丽幻想的神话传说这种与中原理性主义大相庭径的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楚人在汉代政治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这种奇丽的色彩在战国、秦、汉美术中别具特色。而这种发端期的杂乱现象在以后的发展逐渐分化而成为以伦理教化为主的宫廷艺术,以情感表现为特质的文人画艺术及情感鲜明、形色夸张、气氛浓烈,直接反映劳动群众喜好的民间艺术。它们各具特色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美术之传统。 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概述: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国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由于战乱频仍,生灵涂炭,这个绵延三百余年的痛苦的现实却反而促进了精神领域的高度发展,也给美术的演进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论魏晋玄学、佛学理论对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的发展影响:随着社会的衰微,国家的解体等原因,儒家观念逐渐丧失其作用而趋中衰。以道释儒而实为道家观念的玄学是在魏晋时期产生的,玄学本质是根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人们为了超越人生的有限而获得对无限的自由的满足,在玄学影响下的文艺对绝对自用的精神境界的向往成为一种强大的时代的趋势。这既是主观精神表现的一个自然发展,同时又是时代精神反映的必然。玄学以其独特的意象、有无、形神等观点,对当时及后世的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绘画美学由于受到玄学影响而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又因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才发展并来势发

中国画论考题

1古画论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___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A )A.《左传》B.《史记》C.《庄子》D.《淮南子》 2.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 ___、《论画》、《画云台山记》,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B )A.《述画论》B.《魏晋胜流画赞》C.《古画品录》D.《图画见闻志》3.继谢赫后,南陈的___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D )A.宗炳B.张文通C.黄休复D.姚最4.___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A )A.宗炳B.张墨C.谢赫D.王微5.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作___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B )A.《历代书画录》B.《历代名画记》C.《图画见闻志》D.《益州名画录》6.___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 ) A.沈括 B.欧阳修 C.吴道子 D.苏轼7.“谚云: ‘黄家___,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C )A.高古B.秀丽C.富贵D.亮丽 8.明万历年间,莫是龙、___、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B )A.王安道B.董其昌C.徐渭D.文征明 9.___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A )A.明末年B.清中期C.清初D.明中期 10.近代花鸟画家___先生曾讲: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D )A.潘天寿B.吴昌硕C.黄宾虹D.齐白石11.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D )A.金石之乐B.仁智之乐C.天伦之乐D.心悦之乐12.两宋代花鸟画的风格主要以___为

中国画论总结

中国画论期末考试总结 1?“解衣般礴”,是借用画画的故事讲道家“任自然”的思想,本意原不在论画,但这种不 受世俗礼法束缚的思想,却道出艺术创作的特殊性,即艺术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 2王充论画《论衡》书中有关美术的主要论点有: ①提出美术反应现实,反对“尊古卑今”②反对绘画宣扬鬼怪思想。③认为绘画的功能不如 文字著作④混淆了神话与“虚妄”的界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陆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与画” 4顾恺之绘画理论的贡献:是我国杰出的理论家主要针对人物画和肖像画 ①明确的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②提出了反映生活的“以形写神”论③重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④提出体验生活的“迁想秒得”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 “迁想秒得”论:它的含义是提倡画家于绘画对象之间的主观与客观联系,画家作画之前首先要观察、研究描绘的对象,深入体会,揣摩对象的思想、感情,这是“迁想“画家在逐渐了解和掌握对象的精神方面的特征,经过分析,提炼,获得了艺术思想,这是”秒得。迁想秒得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维活动的过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谢赫《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录》提出“心师造化” 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唐: 7论绘画用笔:随着绘画的发展,中国造型的主要手段和形式美的表达手段的用笔也不断的 发展由稚拙到精美,由单一到丰富。张彦远从四大画家的用笔,总结了以下理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①书画用笔同法指出中国画与书法用笔有相同之处。②笔法不同,风格相异。 ③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8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它概括了画家创作过程中反映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的 联系作用,外师造化是画家从客观事物汲取的创作原料,忠实于他描绘的对象。但仅仅停留 在这一点事不够的,画家还必须进而对他表现的对象作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找那个加 以改造,这就是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完整的创作过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宋:9减笔画的开创者石恪郭思的《林泉高致》提出三远 10邓椿《画继》刘道醇“六长”①粗卤求笔②僻涩求才③细巧求力④狂怪求理⑤无墨求染 ⑥平画求长 11论画家的修养:宋代从理论上就重视画家的修养,并把画家的修养作为评画或创作的一种标准,宋人提出的画家的修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学造诣、二是生活经历、三是艺术传统的研究继承。 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 业用途 12李衎的画竹论,是我国第一篇进画竹的技法理论 13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与书画用笔同法论柯久思《竹谱》钱造“士气说” 倪瓒的“逸笔”与“逸气”说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14黄公望“作山水必以黄为师,如吟诗之学木地”《写山水决》邪、甜、俗、赖、生熟明: 15王履《华山图序》李开先《画品》 16徐渭论画:他是明代富与革新精神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戏剧家 ①借物抒情②重气韵,不拘成法③用笔优劣在于生动与否 17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沈颢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关 于画派的理论。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国画论考题

1 古画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A ) A.《左传》 B.《史记》 C.《庄子》 D.《淮南子》 2.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着作有三篇:______、《论画》、《画云台山记》,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B ) A.《述画论》 B.《魏晋胜流画赞》 C.《古画品录》 D.《图画见闻志》3.继谢赫后,南陈的______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D ) A.宗炳 B.张文通 C.黄休复 D.姚最4.______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A ) A.宗炳B.张墨 C.谢赫 D.王微5.唐代着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着作______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B ) A.《历代书画录》 B.《历代名画记》 C.《图画见闻志》 D.《益州名画录》6.______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 A.沈括 B.欧阳修 C.吴道子 D.苏轼7.“谚云:‘黄家______,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黄筌。( C ) A.高古 B.秀丽 C.富贵 D.亮丽 8.明万历年间,莫是龙、______、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B ) A.王安道 B.董其昌 C.徐渭 D.文征明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着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A ) A.明末年 B.清中期 C.清初 D.明中期 10.近代花鸟画家______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D ) A.潘天寿 B.吴昌硕 C.黄宾虹D.齐白石11.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 D ) A.金石之乐B.仁智之乐 C.天伦之乐 D.心悦之乐 12.两宋代花鸟画的风格主要以______为主。( D ) A.大写意 B.小写意 C.水墨画D.院体工笔代王履提出“庶免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 C ) A.宋B.元 C.明 D.清 14.“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是清代画家______所提出。( A ) A.恽南田 B.朱耷 C.石涛 D.金农 二、填空题 15.“胸无成竹”是清代画家郑板桥提出的绘画观点。 16.《笔法记》的作者是____五代________时期山水画家____荆浩________。 17.南北宗论中“北宗”的宗主是____李思训________。 18.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 19.郭熙提出的“三远”论是:__高远__、____平远__、_深远_。 20.《图画见闻志》的作者是___宋_____时期理论家____郭若虚________。 21.顾恺之在《__论画_____》中提到了“迁想妙得”、“___以形写神___”的美学思想。 22.以_____四王_______为代表的绘画仿古思想,成为清代初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三、名词解释 25.解衣般礴106页 26.笔墨当随时代438页 27.心师造化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