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 原(1)

学校体育学 原(1)
学校体育学 原(1)

学校体育学习题集

体育科学学院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一、概念(每题2分,共10分)

绪言

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介于教育科学与体育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2、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3、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形成。

5、体育教学原则:是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6.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7.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8.完整练习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9.体育课的密度:也叫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10、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密度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等等。

11、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第三章学校体育环境

12、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需要的所有条件的总和。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每题只出一个空

绪言

1、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和学校体育规律。

2、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一章学校体育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1、首先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3、巴泽多于1744年在德意志的德绍创立了一所博爱学校,开设一些体育课程,后续形成“德绍五项”,闻名于世。

4、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5、(维多里诺)创办了“快乐之家”。

6、 1923 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1、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原则:简化性原则、普及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水平划分为6 个等级。

2、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强身健体。

3、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

第二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第一章体育课程

1、广义的课程含义既包括了课程的设计,还包括课程的实施。

2、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有: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有:预期性、结构化、具体化、灵活化

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有:激励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

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1、体育教学过程是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

2、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身体练习为重要媒介的交往实践活动。

3、体育教学原则体系包括的原则有:学生主体性原则;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技能教学为主

原则;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全面效益原则。

4、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包括: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人际关系、体育教学

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反馈。

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1.问答法又称谈话法。

2.分段教学的三种顺序方法分进式、连进式、递进式

3.运用循环练习法时负荷的量最大不能超过学生最大负荷的2/3 。

4、领会式教学法是一种完整的教学法的变形和提高

第五章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1、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又称教学进度。

2、水平教学计划应以达成目标为前提,为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时间情况选择教学内容。

3、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教学策略设计、

体育教学环境设计、身体练习的负荷量度的设计、体育教学评价设计。

4、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有:行政班、男女分班、按兴趣爱好分班。

第六章体育教学评价

1、体育教学评价的判断依据是体育教学目标及有关标准。

2、相对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为集合,考虑该集合目前实际的状态,而确定评价标准之后将

集合中各个个体与之比较。

3、体育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第二章课余体育锻炼

1、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

第三篇课余体育第一章课余体育概述

1、课外体育包括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训练。

2、课余体育对个人的功能表现在健身、健美、健心等方面。

第三章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

1、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包括:选材、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思想品德训练和智能训练等方面。。

2、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竞争性、合作性、公开性、教育性、娱乐性、层次性、多样性。第四篇学校体育管理第一章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

1、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工作主要有:确定编班方式与班额、编制课表、制定课堂常规、备课与上课、体育课成绩的管理

2、《两个条例》是指《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第三章学校体育环境

1、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要素可以大致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2、学校体育环境的功能陶冶供能、激励功能、保健功能。

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绪言

1、学校体育学是一门单一性的应用学科(错)

2、学校体育学是教育科学的母学科(错)

3、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种体育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对)

2、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对)

3、军国民体育思想的消极影响是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和过程的过分松散(错)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1、学校体育目标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对)

2、体育与健康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唯一途径。(错)

第二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第一章体育课程

1、若按存在方式进行分类,可将体育课程资源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错)

2、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顺利实施体育课程,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前提条件之一。

(对)

3、体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价值潜在性和具体性、功能多元性特点。(对)

4、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事物的总称。(对)

5、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对)

6、忠实取向是今后体育课程实施的唯一趋势。(错)

7、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适的(对)

8.课程实施的关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在表述时的行为主体是教师。(错)

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1、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运行的动态过程。(对)

2、体育教学主要是学生自觉发展自身内在潜力的过程。(错)

3、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是指组成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逻辑程序。(对)

4、科学地选择和使用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对)

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1、好的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完美结合(对)

2.教学行为不全是教学法(对)

3.教学方法具有层次性(对)

4.教学方法既指教师的教法又指学生的学法(对)

5.变换练习法最典型的例子是越野跑(对)

6.领会式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改造球类教学的教学方法(对)

第五章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1、单元教学设计是在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针对学年教学工作中的某一教学单元而进行的教学设计。(错)

第六章体育教学评价

1、定量评价是今后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错)

2、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

3、终结性评价是在体育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错)

4、过程性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对)

5、体育教学评价是判断体育教学活动价值及优缺点的过程。(对)

第三篇课余体育第一章课余体育概述

1、课余体育的安排是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的。(错)

2、课余体育的实施以强制规定为主,自觉自愿为辅。(错)

第二章课余体育锻炼

1、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有差异性原则、经常性原则、自觉性原则。(对)

2、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对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对)

第二章体育教师

1、科学研究能力是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错)

2、体育教师的工作具有工作对象广泛、活动空间广的特点。(对)

3、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的学习具有实践性特点。(对)

五、计算(10分)

第五章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1.体育实践课上课的总时间为45分钟,其中教师指导时间为4分20秒,学生练习时间为14分24秒,组织措施时间为7分12秒,观察与保护帮助时间为6分43秒,休息时间为9分,请计算这堂体育实践课的练习密度。(写明计算过程)

答:[(14*60+24)÷45*60]*100%=32%

2.某堂课学生每10秒的心率如下,请用点算法计算平均心率

答:(15+19+15+21)÷4×6=105次/分

六、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1、简要回答自然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

答:积极的影响1、使我国当时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建立构建初具规模。2、为田径、球类等竞技运动进入学校创造了条件,调动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使我国当时以学校为主体的竞技运动走向了初步兴盛时期。3、人们更加重视体育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活跃体育教学的气氛,更加注重对体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产生了“设计模仿法”“分组教学法”等,为我国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消极的影响:它过分强调儿童的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和过程的过分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1、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答:1、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2、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3、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4、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第二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第一章体育课程

1、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基本方法?

答:第一、简化比赛规则,只保留一些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很快“玩”起来的简

单规则。第二、简化技战术,将最基本、最合适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提炼出来。第三、修改内容,去掉那些繁、难、偏、旧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不过分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四、降低难度要求,即降低动作难度、练习难度,不

苛求动作的细节等。第五、改造场地和器材,使场地和器材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2、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答:1、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2、符合学生兴趣与爱好需要3、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使

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4、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5、贴近

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区别

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虽然都是同-个范畴,但又有区别:第一,教学任务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则是在-定教学时间内各种教学活动行为要达到的标准和境界。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第二,教学任务是比较笼统的,分不出阶段和层次。教学目标的描述由于采取了具体的行为动词,因而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显的限定。第三,教学任务是教师对教学的期望,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其结果难以评价。教学目标则将教学任务具体化和量化,可观察、可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第四,教学任务一般为教师所掌握。教学目标师生都要明确和掌握,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1、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答:1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2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3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4人际关系

的多边性5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1.运用分解练习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划分动作时,应注意其相互间的关系,划分开的阶段应易于连接完成并不破坏动作的

结构。2使学生明确所划分的段落或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3分解法要与完

整法结合运用。分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最终达到完整掌握动作的目的。所以,分解动作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基本掌握即可与其他段落或部分连接起来进

行练习。4切忌为分解而分解的练习和步骤。

2.运用讲解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要明确讲解的目的2讲解的内容要正确,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3讲解要生动,明确,形象,精简,扼要4讲解要具有启发性5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

3、运用完整练习法进行教学是对于不易掌握的动作采用哪些做法可以减少学生学习困难?答:1利用示范和演示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形象2抓住教学的重点进行突破3通过帮助与辅

助降低难度4有意识地降低对动作质量的要求5开发多样的辅助练习和诱导性练习。

4、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选择游戏法的内容与形式,应根据发展体能和技能的教学需要,要有明确的目的,并

采取相应的规则和要求,才能去的预定的效果2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同时鼓励学生在

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争取优胜。3在游戏时裁判应认真、严格、公正、准确,只有客观地评定游戏的结果,监督不良行为,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游戏的

兴趣4要布置好游戏的场地与器材,加强游戏的组织工作5游戏结束时,要做好讲评,指出优点与缺点。

5、运用纠正错误动作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在指出动作错误之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以易于学生接受和增强改错的信心,切忌讽刺和挖苦学生2要纠正主要的动作错误,有时主要的动作错误被纠正了,相关的动作错误也就随之消除。3要合理使用各种方法纠正动作错误。

6、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

答1要依据体育课目的与任务来选择学法2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3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4要依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选用教学法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第五章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1 分组轮换的主要事项?

答:1、在班级人数少、场地器材充足是不分组轮换的2、在分组教学一般不应出现两个新教材3、分组教学时,教师应把主要经历放在新教材上,如果都是复习教材,应放在难度大的和加强安全指导4、分组教学时,教师应照顾体弱组和女生组5培养好小组长和体育骨干、在课上发挥作用6建立轮换的常规做好分组教学的组织工作以便迅速的进行轮换7、分组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有计划的进行循回指导,同时注意自己的站位、既要注意自己的小组、又便于观察其他小组。

2 调节生理负荷的方法?

答:1、改变练习密度2、改变运动速度、幅度、以增大或减少强度2改变动作的难度、使参加练习的肌肉的群增加或减少4、增加或减少竞赛因素5、增加或减少练习的距离6、改变练习的条件和要求

七、论述(20分)

第五章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1、如何上好一堂体育实践课?

答:(一)、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情况2、研究教材教法3、准备好场地器材4、编写教案5、培养体育骨干6、教师预练。(二)、课中的工作1、检查学生,安排见习生,宣布教学目标、内容、要求。2、组织教学、讲解示范、演示、辅导、帮助、保护、纠正错误等。3、指挥和调动队伍,使队伍符合教学的需要。4、对学生进行思想、纪律和安全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5、安排调整场地器材,保护器材。6、小结、布置课外练习。(三)、课后工作1、检查收拾场地器材。2、及时听取学生对课的评价(反馈)。3、检查学生完成课外体育锻炼作业的情况。4、对学生自练进行指导、辅导。

第二章体育教师

1、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广博的知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横向学科知识;良好的专项技能技术、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训练能力、运动能力、组织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此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其次,了解工作职责:1、贯彻各项教育、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各种教育教学文件2、体育教学工作3、组织指导课外体育锻炼4、开展课余体育训练

与竞赛5、从事学校体育科研6、配合开展学生体质测验和健康教育工作7、体育宣传与器材设施维护8、参与社会体育工作。最后,了解工作特点: 答:1、体育教师“一育兼一科”的工作广泛性2、校内外体育工作的多样性3对学生教育影响的全面性4室外工作的艰苦性。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 一、前言: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特点。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为中心,结合体育学科突出四个特点。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小学四年级班 ㈠学习内容: (1) 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 (2) 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㈡学习目标: 1、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 2、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㈢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通过唱中游、游中练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单脚起

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㈣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⑴ 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⑵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跟教师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⑴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⑵唱儿歌-进入情景-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 ⑶学生唱一编一跳一练一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⑴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创编各种跳的方法。 ⑵唱儿歌-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 ⑶学生唱、唱—创、创—评、评,展示创编内容。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⑴ 放松:听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⑵小结:师生共同讲评。 三、案例分析 1、这节课教案编写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⑴ 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景,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遵循学生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仅起到适时的诱导和点拨;在技能的学习时,不再是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的老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经过思维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学生实践以后教师在点拨,这种循环反复过程,注意老师的点拨要有层次性。幵始上课时,就用小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游戏幵始了,教师亲切自然的描述:“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一群小鸟飞过来,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飞吧”。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着欢乐的小鸟自由的飞翔,有独自飞的,有成群飞的…..仿佛进了鸟的天堂。“嘟” 一声哨响,教师迅速做出了集合的手势,孩子们快速跑向教师,学生们在慌乱中总算把队伍站好了,但有两个小朋友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教师故作急切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课后题答案及全部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简述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答: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雅典的教育则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反对专业和职业化的训练。同时,雅典人还认为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职责。其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其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但其教育实践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了世界教育史的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自由教育的强调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与斯巴达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2、试分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各国都重视学校体育,“新体育”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促进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许多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它过分强调儿童兴趣和自由,导致了体育教学组织的松散,也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3、制约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古代体育除供宫廷享乐之外,在民间基本流落为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文轻武,科举考试文举盛而武举衰,很多体育项目难以普及和推广。统治者不重视,特别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喜欢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不愿意人民拥有太多的武艺。 4、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5、二战后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1、教学内容更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6、军国民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军国民教育的定义: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略工具。 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评价1)赋予进步的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2)唤醒国民重视体育3)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4)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7、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答: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1.在时空观念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增强未来意识,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2.重视学生的“主体观” 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把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传递各种文化的方式和纽带。 1、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答: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3.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通常表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组织形式。 4.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5.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 6.体育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7.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 8.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编制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 9.体育课程实施:是调和各种影响体育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体育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体育课程教学新文化的过程。 10.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性:是指在一定的具体现实条件下,一切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出发,包括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11.体育课程实施的适应性: 体育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的过程。 12.体育学习: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13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准确、流畅和娴熟身体运动能力 14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的地位 1、从教育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手段。 重点:基础性,教育方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校体育的本质:学校体育是一个以人发展身体(包括:思想、意志、情感、性格等)为核心的教育过程。 学校体育与其他体育运动的区别:有意识、有目的地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这三个方面的任务。 ------------------------------------------------------------------------------- 2、从体育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整个社会体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体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我国运动竞技水平的强大基地。 现代体育(大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 整个学校体育、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 3、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在整个社会当中的意义 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因素,是丰富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 4、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去认识学校体育宰人的一身发展中的意义。 学校体育的目标 1、学校体育目的的概念p72 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2、学校体育的总目标p76 ①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②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③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学生个体社会化:是体育的一个功能,一个过程。由生物人到社会人,体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体育有规则,让人在潜意识里有守纪的意识) ------------------------------------------------------------------------------- 3、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p76 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③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教学:1 2 3 4 目标层次多样化 课外体育锻炼:1 3 4 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运动竞赛、运动训练:5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三篇课外体育锻炼

课次:25、26、27、28、29 教学内容:课余体育 教学目标:了解课余体育地位与特点,以及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和计划、评价。 教学手段:讲授 第一章课外体育锻炼 第一节课外体育锻炼的概述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 (一)课外体育锻炼的概念 学校课外体育包括校内和校外课外体育活动,这里主要介绍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分为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 (二)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 1.三者的相同之处 (1)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 (2)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因而学生都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并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4)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例如,三者对学生的身心都能产生较为全面的复合影响,对学生的体能、技能、体育兴趣、智力、思想品德和个性,都有相似或相同作用。 2.三者的不同之处 (1)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

(2)要求的不同 (3)内容的不同 (4)组织形式的不同 (5)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 (6)效果的评价不同 3.三者的相互关系 (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 (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从广义上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泛指学生参加的除体育课教学以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从狭义上讲,它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的除体育课教学之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目前一般所用的课外体育锻炼概念多指其狭义含义。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识。 首先,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其次,体育锻炼不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一)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 (二)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 (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二篇--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课次13、14、15、16、17 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方法,能在教学中创造性的运用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 第四章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公平化和民主化 第二节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概念——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普通的工具,也是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活动 是体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最重要的媒体 (一)讲解法 ——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 贯彻时的基本要求(精讲多练) 1、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意义

2、要通俗易懂,精炼生动。注意语言简洁,术语教学,比喻、口诀,提高实效性 3、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4、注意讲解时机和效果 宣布课的教学目标时——语言简练、果断有力 对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手势和语气、语调变化 学生做练习时(静止用力或危险的动作)——简短提示和评价,不做具体讲解 (二)问答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 1、优点 ?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的作用 2、问答法在实践教学与文化课堂教学中的不同 ?体育教学中的问答用简短的语言进行 ?————————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分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 3、问题种类: ?分为“回顾性提问”“归纳性提问”“演绎性提问”和“价值性提问” ?例如:篮球教学中各种不同性质提问示例 ?(1)回顾性提问:(记忆性的问题,一般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例:运球时,眼睛离开球了吗? 在禁区中可以停留几秒钟? ?(2)归纳性提问:(回答时需要说明理由)

学校体育学1

一、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 3、体育教学:是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知、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 4、体育教学方法概念: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5、教案:教案亦称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某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 6、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室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7、体育学习策略: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到达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8、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体育学习内容的直接来源。 9、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11、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二、填空

学校体育学教案设计

《学校体育学》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管理学授课对象:2010体育教育本科授课内容:第六章体育赛事管理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重点:体育赛事的内涵、意义、机制、运作方式教学难点:体育赛事的运作方式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六章体育赛事管理 第一节体育赛事概述 一、体育赛事的基本概念 (一)运动竞赛的概念 运动竞赛是指参与双方或多方在特定的场地范围内,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而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集体之间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竞技较量。 (二)体育赛事的概念 体育赛事是对运动竞赛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如下内容: 1.体育赛事的核心部分是运动竞赛; 2.它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 3.它不仅受竞赛规则的制约,还受到传统习俗、组织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4.体育赛事具有市场运作潜力,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5.体育赛事能够达到多种目标与目的。 二、体育赛事的特征(3-5min)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 导语设计: 古希腊奥运会体育赛事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

1.竞赛性 2.文化性 3.项目性 4.市场产品性 5.目的的综合性 6.庞杂性 三、体育赛事的价值 1.竞技价值 2.文化价值 3.商业价值 4.教育价值 四、体育赛事的类型 超大型体育赛事、大型体育赛事、一般体育赛事 五、体育赛事的组织机构 1.一般采用委员会制; 2.竞赛组委会直属职能部门应根据组织竞赛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来设置,并与竞赛规则相适应。一般包括办公室、竞赛、宣传(新闻)、保卫、行政、后勤等主要工作机构,另外可根据竞赛需要,设外事接待、大型活动、工程、科研、集资等部门。 二、体育赛事管理过程 主要包括体育赛事启动、体育赛事计划、体育赛事控制、体育赛事组织实施、体育赛事收尾五大板块。 (一)体育赛事的启动 (二)体育赛事的计划 (三)体育赛事的控制 (四)体育赛事组织实施 1.明确工作范围 2.工作划分 工作人员、志愿者、利益群体(观众、参赛者) 3.任务分析 4.制定进度表 5.确定关键途径(甘特图) 6.责任分配 (五)体育赛事的收尾 赛后使用和使用者、长期评估 第三节体育赛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体育赛事的申办 (一)国际体育大赛的申办形式 1.征询申办 2.购置申办 3.竞争申办(2min) 问题思考: 1.体育赛事和运动竞赛的区别联系。(5min) 2.特殊事件(sports event):宗教典礼、传统仪式、展览会、文艺表演、宴会、体育赛事等。(2min) 案例分析:1984年尤伯罗斯成功将商业行为引入奥运会(5min)

学校体育学答案(DOC)

2012级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 2 学时。 2、在2001年新编订的《课程标准》中,编订者将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P132 3、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P67 4、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5、 2002 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6、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分解、提取、改变、重构。 7、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有预期性、结构化、具体化、灵活性。P121 8、早在1917年,毛泽东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强调了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 9、口令是体育教学的特殊语言。 10、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的特征,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1、从竞赛的内容划分,课余体育竞赛的形式分为:田径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娱乐体育项目、武术项目、体育节等体育比赛。P331 12、 1990 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13、现代体育由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构成。 14、体育教学方法的结构有目标、媒介、教学手法、教学手段等。P173 15、 1956 年,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小体育教学大纲。 16、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有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 17、在一堂体育课中,某一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称为该项活动的专项密度。 18、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法的形式主要有: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 19、体育教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 20、我国现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体育课成绩的考核评定是按百分制计核

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 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 2.学校体育思想 二、填空题 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有、、。 2.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正式将学校“” 改为“体育课”。 3.“新体育”学说是在教育学说和教育思想的基础 上,由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4. 年,清政府颁布了,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 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5.在西周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其中具有体育性质的 有、 和。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文,对体育的 意义、功能和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7.1922年,《壬戍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在我国的没落。 8.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到 均开设课,每周学时。 三、判断改错题 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称为“六艺”。“六艺”中只有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它把“体 育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3.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和《劳卫制》,是为改善我国学生健康严重不良 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热潮推动下,借鉴日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 五、论述题 1.试分析我国体育思想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体育 2.社区体育 3.竞技体育 4.竞技运动教材化 5.终身体育 6.大众传播媒介 7.大众传播 二、填空题 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 —。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和 。 3.终身教育思想是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在中提出的。 4.媒介教育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三、判断改错题 1.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学校体育与大众传播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3.竞技体育是不能进入学校的。()

学校体育学1

体育教学目标:师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实际情况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求达到的标准。 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要就学校体育的现象及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学校体育结构:是学校体育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关联所形成的整体构架。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体育课类型: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种类。 体育课的密度:是指爱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在克重从事身体练习时间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集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学校体育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按时间是怎么排列的? 结构包括学校体育的主体、内容、方法、途径、目标、环境评价七个方面。功能有健身、益智功能、促群功能、塑美功能。 按时间:学前教育阶段、初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 体育课程的特点? 实践性特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健身的特点——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 情意性特点——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综合性特点——身、心、社会、道德协同发展 复杂性特点——构成要素和环境的开放性 体育课程类型分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类容是什么? 体育课程类型的性质分为活动性体育课程和学科性体育课程 按其存在及表现形式分为显性和隐性课程 按其选择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 按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体育课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体育课程内容分为几类? 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分为理论课、实践课 依据运动项目分为球类、田径、体操、武术、水上运动、冰上运动 依据体育的功能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分为几大领域?几级水平? 根据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扥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大方面的目标。分为水平仪(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运行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2.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依据体育教学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改造,在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等。 3.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标准。 图4-1 体育教学过程 4.重复训练法:通常在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和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时采用。重复法的特点是练习的条件固定并反复进行练习,且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没有严格规定。 5.变换训练法:是指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练习的条件变换,改变练习对机体所起作用的某些因素。 6.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广义的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则仅指 7.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8.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整体构建,体现了体育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和一体化的特征。 9.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和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手段,反映某个时期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知、态度以及意志等。它明确了国家、地方以及学校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等规定学校体育的组织、实施、监控、评价主体和各自职能,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制度等等 10.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1.体育教学评价: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认清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选择适宜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各项功能;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 12.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因素,激发、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有计划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3.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依托体育教师的专业组织和培养机构,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问答题: 1.简述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将从增强体质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转变。 (二)学校体育观走向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亮点。(四)体育教学改革将全方位深入推进。 (五)体育教师将成为学校体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六)体育环境将逐步优化2.简述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学校体育追求长期效益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三)学校体育的现代化 (四)学校体育与社会不断融合 3.论述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的学生发展功能 1、增进身体健康功能: 2、习得运动技能功能: 3、提升心理品质功能:(二)学校体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立德树人的教化功能 2、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 3、传承体育文化的功能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 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 斯巴达与雅典的教育是其典型的代表 1在公元前八世纪,地处欧洲的希腊开始步入奴隶社会,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它是西方奴隶社会制社会教育发展的高峰。 2 斯巴达注重军事体育的特点,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不重视文化学习 3 雅典的学校一般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青年军事训练团 二、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从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学校体育 (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的学校体育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竞技性、表演性的运动和游戏内容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 (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配合学校体育课程 (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在社会主义国家课间操受到高度重视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简况 1 奴隶社会开始出现,夏代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 2 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 3 西周时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是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 4 奴隶主贵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乐是舞蹈、射和御属于军事技能训练 5西周后,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原来的"学在官府"转变“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 6 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时期,教育内容: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重文轻武。 7 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 8 明、清乃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方法 9 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近代新式学校,开始西方式的体育活动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1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灭亡,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西学,军事课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到学堂中,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 2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方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3 1903年,没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政权,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秦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小学每周3学时,中学每周2学时,高等每周3学时 4 辛亥革命后,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对学校体育也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形成学校体育的“双

体育考研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目标 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 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 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学期期末考试。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比例为10%、10%、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 编次绪言一二三四 学时 1 6 15 10 8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绪言 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复习重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具体任务、基本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 4、思考题:什么是学校体育学?它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1、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复习重点: (1)、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2)、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体育史》 4、思考题: (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