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
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

梁小霞(广西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

梁小霞(1992年1月-2020年5月26日),女,汉族,出生在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镇。生前为广西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师。

2020年2月28日,梁小霞同志在武汉协和医院隔离病区工作时突然晕倒,经全力抢救无效于5月26日不幸牺牲,年仅28岁。5月26日,广西卫健委表示:相关部门将为梁小霞申请烈士和相关奖励。5月27日,被追授广西三八红旗手称号。5月29日,被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人物经历:

1992年1月,梁小霞出生在广西南宁市横县百合镇。

梁小霞曾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县重点高中,后又成功考入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2015年,梁小霞大学毕业后,进入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成为该院内一科的一名护士。

援鄂护士梁小霞(17张)

2020年2月5日,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主动请战参加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2月20日,梁小霞作为第七批广西援鄂医疗队成员奔赴武汉防疫一线。

2020年2月28日上午9点30分,广西援助湖北医疗队梁小霞

从援助医院病房出来后,因过度劳累突然晕倒在医院的半污染区,心脏呼吸停止。大概约5分钟后,她被值班的保洁人员发现,经紧急抢救后恢复心跳呼吸。

2020年3月24日,有网络消息称,武汉援助医护人员中,那个昏倒在医院的广西护士,已经去世。“她叫梁小霞,今年28岁。”3月24日上午,多方证实,梁小霞所在医院及当地政府称,并未接到梁小霞去世的消息。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参与抢救的医生以及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宣传

组工作人员证实,梁小霞去世系误传,她还在抢救中。

2020年3月30日,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员梁小霞护士晕倒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经全力抢救和充分评估后,国家派专机由国家医疗专家和广西医护团队护送回南宁继续治疗。

2020年5月26日12点27分,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同志,因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在南宁不幸逝世[12-13] 。5月29日,梁小霞追悼会举行。

根据梁小霞同志生前意愿,2020年6月自治区党委批准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梁小霞追悼会在南宁市殡仪馆举行。视频截图

2020年6月23日下午,广西柳州市长塘镇星光社区党支部在会议室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集中学习黄景教和梁小霞同志的先进事迹,

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支部全体党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梁小霞同志“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赤子之心,并强调我们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对党和人民忠诚,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向梁小霞和黄景教同志学习,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新版多篇-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新版多篇|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由WTT为您整理,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共同阅读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请您阅读!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1 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们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你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 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 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看到了协调有

度、保障支援的社会各界组织…… 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我希望同学们牢记,时代的重任终有一天将要交由你们肩负。数年以后,当你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和所有老师期待能看到你的良知和专业。当你们有一天近距离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希望你有治愈它的决心和力量。而在历史的挑战移交到你们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同学们现阶段最好的担当方式。学校会竭尽所能让同学们在南外高中的三年里,储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2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和妈妈一起在家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钱学森爷爷的故事。钱学森爷爷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在国内读完大学以后,因为成绩优异,又公费到美国去读书。读完博士以后,他想回到中国来工作,但是美国不同意。钱学森爷爷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最后终于回到了祖国,成为了新中国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导弹,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我非常敬佩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还觉得钱学森爷爷能够取得这

抗日英雄事迹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采用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马立训,1920年生,山东淄川人,家境贫寒,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国民party军当兵。1940年4月被解放,参加了八路军。在革命队伍里,迅 速成长为一名主义战士,1944年5月加入中国Communistparty。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他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屡立战功。1941年春,他协助战友炸毁莱 芜吴家洼据点,炸死汉奸30余人。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伪军据点战 斗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利用军毯扎成包,用手榴弹引爆,炸掉据点, 全歼守军。同年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连续炸毁日伪军4座碉堡, 炸死日伪军60余人。1943年11月,在攻打鲁南柱子村战斗中,执行偷袭爆破 任务,当接近日伪军炮楼时被敌发现,他隐蔽在壕沟内,用军帽示形,吸引敌 机枪火力,迂回近敌,炸塌守军圩墙和炮楼,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通路。1944年 5月,在攻打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战斗中,他炸开第一道障碍后,利用有 利地形,又主动炸开据点门楼,部队得以迅速通过突破口向纵深发展。在鲁南 天井汪围歼日伪军的战斗中,部队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层碉堡的密集火力压制,他奋勇冲上去,炸毁碉堡,为部队进攻扫除了障碍。当年7月,他出席山东军 区英雄模范大会,被评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特等战斗英雄”。1945年3月,在 沙沟崖战斗中,由于国民顽固派军队构筑的炮楼在斜坡上,难以实施爆破,他 用木棍绑扎三角架,逼近炮楼,将 包送至炮楼半腰,冒着守军机枪的 扫射,紧紧撑住木架,直至即将爆 炸的瞬间才转身隐蔽,一举炸毁炮 楼。同年8月3日,在山东 滕县阎村战斗中,他带领突击班执 行爆破任务时牺牲。9月,八路军 鲁南军区命名他所在排为“马立训 排”,滕县阎村为“立训村”,并 在部队开展了“马立训式的爆破运 动”。

爱国英雄的事迹

关于爱国的名人故事 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英雄事迹

近代英雄事迹 黄继光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邱少云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在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出现了一位为着胜利、保全整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着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没有荫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昨天,从这里飞起一只野鸡,还惹得敌人打了半天枪炮呢!现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荫蔽二十多个钟头,不让敌人发现,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装,要靠沉着,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那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战士们同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天黑以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他们三个一组,四个一组的分散开来,潜藏在茅草中。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伪装得像山坡上的草一样,凉风吹过,人身上的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 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 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 的底气。一起来看看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精 选5篇,欢迎查阅!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1 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 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 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们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你们 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 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 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 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 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 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 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看到了协调有度、保障支援的社会各界组织…… 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 渡厄,是守土尽责。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 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 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 前行。 我希望同学们牢记,时代的重任终有一天将要交由你们肩负。数 年以后,当你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和所有老师期待能看到你 的良知和专业。当你们有一天近距离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希望你有治愈它的决心和力量。而在历史的挑战移交到你们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同学们现阶段最好的担当方式。学校会 竭尽所能让同学们在南外高中的三年里,储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

抗日英雄的故事: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抗日英雄的故事: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日英雄的故事: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邱少云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玉屏村邱家沟 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 开始了长工的生涯。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 解放了成都,随后,四川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 得了新生,邱少云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 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把战线向南推动。不过,志愿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 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 的事情。所以,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志愿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邱少云和其他52位战友临危受命,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 十多个小时,不能有一个人暴露目标,确实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很 多的。他在战斗前夕,向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并写下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52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 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 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 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边的 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

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们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你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鸯,凝视自己的战场; 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胞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 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看到了协调有度、保障支援的社会各界组织…… 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我希望同学们牢记,时代的重任终有一天将要交由你们肩负。数年以后,当你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和所有老师期待能看

到你的良知和专业。当你们有一天近距离接触到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伤口时,希望你有治愈它的决心和力量。而在历史的挑战移交到你们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同学们现阶段最好的担当方式。学校会竭尽所能让同学们在南外高中的三年里,储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2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和妈妈一起在家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钱学森爷爷的故事。钱学森爷爷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在国内读完大学以后,因为成绩优异,又公费到美国去读书。读完博士以后,他想回到中国来工作,但是美国不同意。钱学森爷爷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最后终于回到了祖国,成为了新中国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导弹,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我非常敬佩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还觉得钱学森爷爷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定与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分不开。这些都值得我向他学习。 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3 “国家有难的时候,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贡献。你们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身边的人,保护了一线的医生和护士,谢谢你们。” 2月10日,深圳高中如期“云开学”,上午8时,

爱国英雄的事迹

關於愛國の名人故事 屈原以死報國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の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の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の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の局面。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の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の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の誣陷和楚懷王の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分析:為了國家和人民の利益而獻出了自己の生命,崇高の品德和情操在屈原の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話題:“命運”“責任”“精神衛士” 嶽飛“精忠報國” 嶽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嶽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の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嶽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嶽飛の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嶽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紮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但是,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嶽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の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嶽飛退兵。後嶽飛被以“莫須有”の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分析:“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嶽飛の忠勇故事千百年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每當外侮當前,人們總是以嶽飛為榜樣,堅決抵抗。 話題:“國難見忠心”“國家與個人”“忠君與愛國” 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の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の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準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の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の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採納他の建議。

革命先烈英雄的故事分享

革命先烈英雄的故事分享 革命英雄主义是革命者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争、勇于自我牺牲的思想行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创造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群众的英雄主义。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希望大家前来阅读! 革命英雄的故事篇1:赵尚志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向之”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

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革命英雄的故事篇2:儿童团团长海娃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

观看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观看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观察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报告会,真可谓是感人肺腑,报告会上的英模事迹让我们的心再度揪起,那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感天动地的举国驰援、至爱无边的真情接力,在红军师师长、灾区教师、唐山农民志愿者、巡特警支队长、基层团干部的说述中鲜活起来。所有记忆的痛心、爱心、信心在我们的心里汇合成强大的情感力量,凝结成参与灾后重建家园的强大动力。 听了报告会有三点感想: 一是感动,感动全国各族人民所体现出的民族凝结力。在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别仅看到,中华民族数千年丰厚历史所形成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而且看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别挠”的抗震精神,生成了一种无坚别摧、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 二是谢谢,我们应该谢谢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医疗人员、志愿者等在这次救灾中所做的贡献; 三是奋进,我们应将抗震救灾的精神融入到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逝者安息,生者奋进。听完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们为我们说述这次抗震救灾历程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他们的伟大让我震撼,我将化感动为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 教师,那个平庸的名称,在四川那个一般之地却显得那么伟大。古人有言:师者,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新时代的教师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那个金光闪闪的职业光辉。 潭千秋,那个地震来临之前还鲜为人知的名字,也许没有地震,这会儿他正在享受天伦之乐;也许没有地震,他还在自己的说台上,默默地耕耘着,体现自己的价值。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这是一种爱,一种付出。这种平庸的爱,是一具人道德最根基的体现,也是一具运气德的内在真实外显 在大灾面前,逃生是一具人的本能。人具有一丝别苟的求生欲望。而在生与死的边缘,人的生存永久偏向生的出口。要战胜这种本能,何等容易。它需要人超意志的意识,正因为平时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付出,在那漫天卷地的大灾面前,潭千秋用自己的钢铁般的身躯拦住了那一块坚硬的砖头和水泥板。 刘亚春,北川中学的校长。那个一向严谨、仔细,甚至严肃得让人一辈子畏的校长。也许在这之前,也有不少人对他的工作方式有所抱怨。在应急中,他抛下了救护妻子和亲孩子的希翼,带领全校师生,挽救了一具个生命,谱写了一具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他们崇高的人一辈子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震撼着,他们别愧是育人的榜样、学习的模范。在他们身上,谱写了一曲曲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 作为新阶段的一名一般老师,我目睹了这些优秀人民的光荣举动,我感愧于自己平时对工作的抱怨,对孩子犯错误时,自己恨铁别成钢的缺少耐心的指责。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差距,看到了别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实际行动来学习他们。在工作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具欢乐、自立、可以张扬自己个性,那就需要我们用爱心教化人格,细节养成适应,从而使我们的同学们知道得爱自己,自立自强,爱他人,爱日子,爱集体,勇担责任。他的精神意义在于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光辉,它让我们看到了教书育人的崇高与神圣,让我们在经济高速进展的浪潮中寻到了精神家园的方向,让我们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和希翼,相信未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会涌现出更多的像苟老师一样“平庸”的人,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更坚决的信念。

英雄的故事(精选10个)

英雄的故事 英雄的故事(1): 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向坚持战斗到日落。应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英雄的故事(2): 沈星:铁骨男儿的英雄事迹 沈星,陕西省西安市人,1981年6月出生,2000年9月入伍,上尉军衔,原第二炮兵士官学校(现为士官学院)训练部函授与实习管理科副营职参谋。2010年9月至今,在第二炮兵指挥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12年5月13日在山东省青州市营救一落水儿童,后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1岁。 沈星:铁骨男儿的英雄事迹奋不顾身地一跳 2012年5月13日,本来是沈星难得的假期,他此次请两天假回家,是为毕业论文收集调研资料,同时也为5岁的女儿提前过生日,他准备5月13日晚上赶回学校,回程的火车票也已买好。 5月13日上午,沈星和妻子及女儿途经当地南阳桥,听到呼救声的沈星,发现一男孩正在水中挣扎。妻子蔡相珍还没反应过来,沈星已快速脱掉外衣,纵身跳入河中。 在岸上呼救的男孩崔程淏说,落水者是他12岁的同学王鸿昊。两人到南阳河畔玩耍,王鸿昊脱鞋试图把脚伸进水里,不慎滑落河中。 沈星10时许入水后,反复向岸边推了王鸿昊好几次,但是因为岸边斜坡上长着青苔,十分滑,孩子也比较重,沈星都没有成功。一位钓鱼的市民从河对岸看到后,赶过来将孩子拉了上来,而此时的沈星已经力气耗尽,呛了几口水后沉入水中。11时15分左右,沈星被救上岸,并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终因溺水时间过长壮烈牺牲。 亲眼看着丈夫沉入水中,蔡相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抢救沈星的时候,蔡相珍一向守候在抢救室门口。她不愿意相信,刚刚还陪在自己和女儿身边的丈夫,随着往河里纵身一跃,再上来已经是天人永隔。沈星的遗体从急救室送到太平间的路上,她一向跟丈夫说着悄悄话。她趴在沈星身上,把丈夫的手机塞进他手里,一条一条给他发信息,这一幕令所有在场者落泪。 青州悼念救人英雄 2012年5月17日,社会各界人士在山东青州市殡仪馆悼念沈星烈士,来自社会各界的近万名群众为烈士送最后一程。 在南阳桥下的事发地点,很多群众在那里讲述着当时英雄救人的事迹,默默地为英魂祈

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精选

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精选 导读:本文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精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与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与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与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与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与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文天祥宁死不屈】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有气节的外交官杨儒】 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与俄

【英雄事迹故事50字】1000字的英雄事迹3篇

【英雄事迹故事50字】1000字的英雄事迹3篇【--入党志愿书】 从古到今,在各种战争和灾难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下面是收集的1000字左右的事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卧火海忍剧痛,视纪律为生命,壮烈牺牲。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 邱少云,1931年生,四川省铜梁县关建乡人, __12月参加中国人民 __,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巩固阵地作战及战术反击战。

1952年10月11日,志愿军第15军在铁原东北391高地反击 战打响了。391高地位于铁原东北10公里处,山势险要,有敌军1 个加强连驻守,是敌军安在志愿军前沿阵地的一个“钉子”。拔掉这个“钉子”不仅可以改善志愿军第15军的防御阵地,而且可以对敌 军形成威胁。从志愿军前沿阵地到391高地,中间有3000米的开阔地。为了缩短部队冲击距离,使战斗发起具有突然性,该军第29师 第87团组织500名战士,在当晚夜间隐蔽潜伏在距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12日中午12时,突然飞来4架敌机,在潜伏区投下几颗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他的腿上,身上的伪装烧着了,火苗往上冒,顿时火团把他包围了。邱少云身后有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身上的烈火就可息灭。但他深知,这样会被山顶上的敌军发现,暴露目标。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500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下,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 30多分钟,光荣牺牲。至下午17时,已经潜伏了19个小时的第3 营在炮火支援下,突然向守军发起冲击,经40多分钟战斗,攻占了391高地,全歼南朝鲜军第9师第51团1加强连。邱少云为这次反 击战的最后胜利,在烈火持续的燃烧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抗日将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

抗日将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 张自忠是我国著名的抗日将领,杰出的抗战英雄,那张自忠有哪些事迹值得留恋。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张自忠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自忠作为一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而出名,因此,关于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有很多,被世人广泛流传。张自忠在世期间,参与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为国家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备战临沂是张自忠的英雄事迹中较为出名的一件。一九三八年的时候,日本军队主动攻击临沂,与庞炳勋的部队发生激烈战斗。然而因为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庞炳勋的部队伤亡惨重,需要等待援军。那个时候,张自忠奉命带着第59军快速赶来增援,事实上,张自忠与庞炳勋两人有一些不和,但是那个时候,张自忠以战事和国家为重,舍弃个人恩怨,与庞炳勋两人合作带领部下重创了日本军队,为中国军队收服失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枣会战也是张自忠的英雄事迹中较为出名的一件。张自忠率领部下参与了武汉会战,在潢川与日军发生激烈战斗,重创日军,就是在这次战役之后,张自忠被提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驻守荆门县周边地区。一九三九年五月的时候,中日双方在鄂北地区发生了随枣会战,日本军队在强火力的支持下,向张自忠所在部队发起了大进攻,张自忠部队顽强地抵抗着日军的强力进攻,支撑了并不坚固的防

线。然而在日军第六日后,我军最终还是被日军突破了,先后失守多个地区。在八日,张自忠率领部下冒雨向东前进,五月十日的时候,在田家集重创日军,破坏了日军渡河进攻襄阳的计划。 张自忠生平事迹张自忠从14日与日军交战开始到16日下午4点。张自忠一直坚持到身边只剩下张敬、马孝堂等一共8人,坚定的和日军作战,直到下午4点,张自忠部队全军战亡。 张自忠是一名被舆论逼死的将军,1936年,张自忠为天津市市长,宋哲元退保定后,张自忠代北京市长与日军周旋,后来北京沦陷,舆论就一直是将张自忠称为“汉奸”或者“张自忠逆贼”,所以在枣宜会战中,张自忠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日军奋战的。 实际上,张自忠虽然对日军采取的是缓和政策,但是当时日本要求张自忠反蒋介石时,张自忠是拒绝的,所以他躲避着回到了南京,想告诉蒋介石,在途径济南的时候,他就曾写过一封信给蒋介石,表示社会上有不谅解自己的地方,自己将以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所以在1937年,张自忠回到原来部队任军长后,他就和部下说这次回来是和大家一起杀敌报国的。所以在1940年,日军再次向枣阳地区侵犯时,张自忠作为中将,上阵杀敌,只带了2个团与日军数万精兵抗战,临走前曾给冯治安留下了遗嘱,在心中已有战死报国的决心。 张自忠死前身中7弹,身边只剩下马孝堂,最后马副官也牺牲了,也就是说张自忠全军覆没,壮烈殉国。 张自忠遗书张自忠是我国著名抗日烈士、民族英雄,也是二战同

最新真实英雄事迹故事800字汇总

真实英雄事迹故事800字汇总 我心中的英雄并不像别人心中那么伟大,那么的机智。而外公却只不过是如此的平凡简单的一个人,但是他却是我心中的英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真实英雄事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真实英雄事迹1 英勇抗敌,机制灵活,服从指挥等等许多词,都可以让他代言,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杨振宁。 他不帅气,却有英雄的气概;他没有高强的本领,却敢于在阵上冲锋;他没有读过书,却有过人的才智。 在险峻的威虎山上聚集着一群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匪帮,这群以座山雕为首的匪帮打家劫舍,公然与革命作对,是阻止革命事业前行的一块大石头。要想给嚣张的反革命者以威慑的力量,就要想办法除去威虎山这块心头之患。然而这想法似乎是遥不可及的,红军只有小米加步枪,而敌人却有精良的装备。如果硬碰硬的话,就像是用鸡蛋碰石头一样。正在红军战士们垂头丧气要撤退之时,杨振宁挺身而出,献上“离间计”。组织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让他深入虎穴,做最后一搏。 杨振宁杀掉威虎山上的一个头领老九,扮成他的摸样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座山雕的大殿,座山雕不知他是真是假,便让他去杀红军。杨振宁装成大战一场的样子杀入红军阵中,实际上他是去报告了,红军听了杨振宁的话,便让人装成追兵的样子将他杀退。座山雕还是不相信杨振宁,便派耳目去盯梢,可杨振宁又设法除掉了座山雕身边的大将

和亲信,使他势力单薄。当座山雕发觉不对劲,派人去杀杨振宁时已经迟了。红军占领了军火库,可哪知座山雕早有准备,逃入密道,杨振宁随后追来,在密道中与座山雕同归于尽。 杨振宁为革命事业而牺牲了。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无畏的人,新中国才能成立。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都是中华好男儿。 真实英雄事迹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是一个战事频频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传奇神秘的时代。你——曹操,无疑是三国时代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有人将你称作奸雄,可你在我心中却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身为英雄,你有将帅之才、大将之范。 官渡之战中你以二万军队对抗袁绍十万大军,竟然奇迹般地获胜了,这一战给你一个辉煌的开端,这一战也让你尽展才华。你充分调用了手下的贤才,你把他们的智慧集结起来,铸就一班势不可挡的劲旅,也只有你才能有此英明之举,你才是真正的智者。 身为英雄,你心胸宽广,人格高尚。 袁绍刚愎自用,他在官渡之战中惨败于你。周瑜气量狭小,他被诸葛亮但气致死。而你却不同,你有宰相度量,你甚至可以接纳自己从前的敌人,你可以任用曾经诽谤过你的人。你并非圣人,你同样会犯错,同样会中计,但你知错就改。打了败仗,你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打了胜仗,你却把功劳归于他人。正因为你这高尚的人格魅力,一等一的谋士都对你忠贞不二,效尽犬马之劳。

抗日战争烈士事迹

抗日战争烈士事迹 抗日战争烈士——张自忠 张自忠是带领大刀队夜袭长城喜峰口的英雄,也为“临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战功,最后在日军的围歼下,战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战死报国的地方。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两国实际已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先有东北义勇军马占山奋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沪之战,复有长城 各口之战,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战。在这几场序幕战中,战 果最突出、最辉煌的,首推长城喜峰口大捷。这是自九一八以来, 日军所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敌人自己也承认,是侵华以来所遭遇 到的最大失败和耻辱。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在师长张自忠率

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前线,用大刀、手榴弹为 武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 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张自忠获中央 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张自忠将军山东临清人,生于一八九一年,喜峰口一役后,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签字,先后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 一直以来,日本人都想拉拢张自忠,七七事变后,他奉中央之命留守北平与敌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央军前来增援。后来北平、天津急速失守,张自忠眼见大事已去,继续留在北平已无必要,乃设计脱险。他骑自行车出走到天津,再乘英国轮船经青岛转赴济南。张自忠到了青岛,再改乘火车去济南。一路上,他身陷险境, 更承受着千夫所指的屈辱,因为从北平沦陷起,全国舆论集中火力 攻击他,认为他是华北头号汉奸,报纸上都称他为“张逆自忠”。

张自忠后来抵达南京,获中央还以清白。蒋委员长接见他时,说:“等你身体康复,我命令你重回部队,让你再有机会报效国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长官、同僚及部下。”张自忠深受感动。 一九三八年春,中央任命张自忠为五十九军军长,返回部队那天,他对部众宣示:“今天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 一同寻找战死的地方。”全体官民激昂效命,泣不成声。 五十九军组成不久,战事延至徐州外围,日军侧面进攻临沂,张自忠受命挥兵前进增援,转眼间将敌军精锐部队击退,日军仓惶 后撤时,张自忠继续追迫,歼灭残敌,造成抗战史上有名的“临沂 大捷”。经此一役,张自忠名震中外,再也没有人说他是汉奸了。 当时中央明令嘉奖,同年十月就升为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军进攻鄂西,进犯随县、枣阳,张自忠再次亲自率领两军团渡海迎战,大破日军,击毙击伤敌军超过一万 三千人,再为抗战史上写下了“鄂北大捷”。次年五月,日军又集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故事

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故事 导读:本文革命烈士英雄事迹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永垂不朽的英雄——邱少云】 多少个黑夜白昼,多少声崇敬的赞语,多少个想念你的日子。你以不可磨灭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那崇高的爱国热情,已在人们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追寻你,永垂不朽的英雄——邱少云。 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无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许已化作尘土和祖国融为一体,你是她坚贞不屈的写照,你的事迹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你壮烈牺牲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敌军侵占了391高地,我军决定夺回阵地,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我军隐蔽在低处,而敌军居高临下,很容易发现我们潜伏的军队。敌军凭着地利,占了上风,如果稍有风吹草动,我军就会暴露目标,这样一来,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邱少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难发现。我军的炮火接连不断地轰击敌方,本想在黄昏时分,潜伏的军队杀出去,给敌军来个两面夹击。敌人显得很胆怯,面对我军的进攻,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觉察了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进,于是就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法宝——放燃烧弹。我军旁边的枯草被烧着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开了,猛然看去,邱少云的身上着火了,他的衣服被烧着了,如果他这时采取行动,跳起来,或在地上打几个滚,火就可以熄灭,可这样一来,军队就会

暴露,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并且,在接受任务时,部队就做出了严格的纪律规定: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许暴露目标。邱少云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生死抉择面前,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军队暴露目标!于 是他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整整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年轻的伟大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步。战士们慷慨激昂,速战速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邱少云在困难面前处变不惊,他那遵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的心里竖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