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江苏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的基因PCR-RFLP分型研究

江苏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的基因PCR-RFLP分型研究
( i n uPr vn ilCe trf rDie s nr la d Pr v n in,Na j n 1 0 9,Ch n ) J a gs o ica ne o saeCo to n e e t o n ig 2 0 0 ia
ABS TRAC Th i o h t d oa ay eteh moo yo T: eam ft esu yt n lz h o lg f E.c l O1 srisfo s v rlrgo so n s r vn e oi 7 tan rm e ea e in f i g up o ic 5 Ja
钱 慧敏 朱 叶飞 , , 董 晨 张平平。 朱凤 才 , ,
摘 要 : 目的 对 历 年 从 江 苏省 不 同地 区 分 离 的 肠 出血 性 大 肠 埃 希 菌 O17 以 下 简 称 : 5 ) 行 分 型 分 析 。 方 法 采 5( O17 进 用 多聚 酶 链 反 应一 制 性 片 段 长 度 多态 性 分 析 ( C - F ) 法 对 1 8株 0 5 限 P RR I 方 P 0 1 7分 子 分 型 , 比较 不 同地 区 、 同年 份 菌 型 差 异 。 不 结 果 根 据 E 0 cRV 限 制 性 酶 切 图谱 可 将 菌 株 分 成 J 0一S O十 个 不 同 的 型 别 。 主 要 菌 型 J0 占 6 . ,S 2型 与 J O S 1J l S1 49 J0 S l型 菌 株 酶 切 图谱 相 似 度 很 高 ,S 3和 J 0 J0 S 4型 菌 株 数 目较 少 ( 2株 ) 但 近 一 半 属 于 人 源 菌 株 。从 时 间方 面 看 ,9 9年 分 离 的 菌 1 , 19
肠 出血 性大 肠埃 希 菌 (E trh mor a i Es n eo e rh gc — ce i acl , HE )O1 7 上世 纪八 十 年代 在美 h rc oi E h C 5 是

大肠杆菌O157 H7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大肠杆菌O157 H7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 目前,污染的肉、家畜,甚至饮用水均面临大肠杆菌O157: H7的卫生威胁。检测食品和水源中肠道病原体使用传统的 培养法,结果不理想。IMS和其它检测的研究表明,对快速检 测食品和环境标本似乎前景良好,Yu检等以IMS结合电化学 发光检测法(ECL)检测食品和污染物中的大肠杆菌。结果 显示,在原缓冲液检出大肠肠菌的范固为100-1000 cfu/lm, 在食品检出的范围为1000-2000cfu/lm ,检测时间十分快, 一般不到1小时。菌O157: H7菌株的牛粪便悬液,其敏感性比 在两种培养基上直接培养高100倍。在监测牛群的4个月间, 从牛采集1024份直肠标本,其中检出大肠杆菌O157: H784份 (8.2%)84份中有23份(27.4%)由直接培养和IMS分离。 23份中15份由两种培养基、5份仅由CT-SMAC、3份仅由 CR-SMAC分离,其余61份(72.6%)仅IMS分离。用含吐温- 20 的PBS洗涤磁珠可减少其它微生物与磁珠的非特异性结 合。用无关的抗体包被磁,则大肠杆菌O157: H7不结合。IMS 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特异性高,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有价值。
大肠杆菌O157: H7传染源和传播途经
• 大肠杆菌O157: H7基本上是一种食源性病原菌, 可通过食用大肠杆菌O157: H7污染的牛肉、牛奶、 牛肉或制品、鸡肉、蔬菜、水果、饮料、水等 感染,也可通过人与人、人与动物密切接触传播。 • 在实验室,大肠杆菌O157: H7可以感染小鼠、鸡、 兔、猪、牛等动物。 • 大肠杆菌O157: H7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 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
• Padhye 等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直接 ELISA 反应检 测O157: H7,除O26 :H11外,未发现与沙门氏菌、 结肠炎耶氏森菌、志贺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民菌 等有交叉反应。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大肠杆菌 O157: H7有明显特异性,可作为一种免疫试剂用 于临床和食物标本的快速检测。 Clark 等近一 步对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发现,此种单克隆抗体识 别的物质是 LPS, 这种 LPS 抗原决定簇用全细胞 ELISA 同样可以在其它血清型大肠杆菌和产生 或不产生 Vero 毒素的大肠杆菌中检测到, 而且 易受到胆盐、吖啶黄和温度的影响,但可以通过 结合免疫捕获的修饰方案来提高 ELISA 的特0mg/L 新生霉素的EB肉汤或肠道增菌液 • 含10mg/L 新生霉素或10mg/L盐酸-吖啶黄的胰蛋白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检验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及其检验

致病性:(1)致 病因素
LT与ST的比较
特性
分子量 耐热性 免疫原性 B亚单位受 体
致病机理
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
较大,73000
较小,1500-5000
不耐热
耐热


肠黏膜GM1神经节苷酯 肠黏膜GM1神经节苷酯
活化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化细胞鸟苷酸环化酶,
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 细胞内cGMP含量升高,
原理: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含伊红和美蓝染料,在此亦作为指示剂。 大肠菌群发酵乳糖造成酸性环境时,故可染上酸性染料伊红,又因 伊红与美兰结合(该两种染料即结合成复合物)使大肠菌群产生带 核心的、有金属光泽的深紫色的(龙胆紫的紫色)阳性菌落,从菌 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看到绿色金属闪光。在伊红美兰平板上的典 型菌落呈紫黑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有金属光泽。 有的由于被检样品影响,亦呈现紫色、粉紫、中心灰紫、无黑心、 湿润等,常为大肠杆菌,均应注意挑选。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氏 阳性杆 菌
大肠杆菌扫 描电镜照片源自大肠杆菌 透射电镜 照片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照片
大肠杆菌平 板菌落照片
一、埃希氏菌属生物学特性
生化特性
一.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有些不典型的菌株不发酵或 迟缓发酵乳糖;
二.不同菌株对蔗糖,卫矛醇、水杨苷发酵结果不一致; 三.本菌可使赖氨酸脱鞍、不能使苯丙氨酸脱羧。 四.不产生H2S,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
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
(二)、分离培养
将乳糖胆盐发酵阳性管液与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麦 康凯或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 2、于36±1℃培养 18—24小时观察菌落对于污染严重的食品可直接按 划线法接种,不经过增菌过程。不但要注意乳糖发酵 的菌落,同时也要注意乳糖不发酵的菌落。

大肠杆菌噬菌体

大肠杆菌噬菌体

大肠杆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是指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一种噬菌体,属于细胞病毒的一种。

噬菌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专一性,一种噬菌体只在一种细菌中生活,而不能在另一种细菌中生活,人噬菌体是一种大肠杆菌的温和噬菌体,它是遗传工程中极好的载体分子,就是担当把动物的基因搬运进大肠杆菌细胞的搬运工角色。

繁殖特点繁殖过程可以分为吸附、侵入、复制、合成与释放4步。

大肠杆菌噬菌体(1)吸附。

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高度特异性地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位点,如细胞壁、鞭毛或纤毛。

(2)侵入。

(3)复制与合成。

指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

噬菌体DNA进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及酶等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

核酸和蛋白质装配合成新的噬菌体。

(4)释放。

噬菌体粒子成熟后,噬菌体的水解酶水解宿主细胞而使宿主细胞裂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病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和腹泻,一些病例可能发展为血性腹泻(出血性大肠炎)。

还可能出现发烧和呕吐。

潜伏期3至8天,平均为3至4 天。

大多数病人10天内康复,但是有少数病人(特别是幼儿和老年人)的染病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疾病,例如溶血尿毒综合症(HUS)。

溶血尿毒综合症的特点是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据估计,10%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可发展为溶血尿毒综合症,病例死亡率为3%至5%。

总体来说,溶血尿毒综合症是幼儿急性肾衰竭的最通常原因。

25%的溶血尿毒综合症病人可发生神经并发症(例如癫痫发作、中风和昏迷),在大约50%的幸存者中发生通常是轻型的慢性肾病。

不同年龄组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发病不尽相同,所报病例的最高发病率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中(美利坚合众国每10万病例中占0.7)。

63%至85%的病例是由于通过食物感染病菌。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抗原构造
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抗原构造,包括菌 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 原)和表面抗原(K抗原)。
大肠杆菌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01
02
03
基因克隆和表达
大肠杆菌是基因克隆和表 达的常用宿主菌,可以通 过质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 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蛋白质生产
大肠杆菌可以用于生产各 种蛋白质药物,如胰岛素、 生长激素等。
生物防治
噬菌体可以作为生物防治剂,用于防治某些细菌感染,如食品防腐和植物病害 控制等。
噬菌体的复制和感染机制
DNA复制
噬菌体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代谢 系统进行DNA复制,产生多个子代DNA。
蛋白质合成
噬菌体DNA控制宿主细胞代谢系统合成噬菌体蛋白 质,包括头部和尾部蛋白质。
组装与释放
子代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组装完成,通过宿 主细胞裂解或出芽方式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生物催化剂
大肠杆菌可以用于生产各 种生物催化剂,如脂肪酶、 淀粉酶等。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肠道感染
大肠杆菌是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腹泻、 呕吐等症状。
败血症
大肠杆菌可引起败血症,导致全身感染和多器官功能 衰竭。
尿道感染
大肠杆菌也是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尿 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02 质粒
基因敲除
利用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实 现基因敲除或定点突变。
03
02
表达载体
通过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实 现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
基因治疗
质粒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用于将治 疗基因导入病变细胞。
04
质粒的复制和传播机制
复制机制
质粒通过独特的复制机制, 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 并遗传给后代细胞。

大肠埃希菌(业界特制)

大肠埃希菌(业界特制)
大肠埃希氏菌
制作人:xxxxx xxxxx
行业倾力
1
目录:
一、引起疾病症状(致病性、流行病学情况)---3-4 二、基本情况及特征 ---5-12 三、培养特性 ---13-14 四、生化特性 ---15-18 五、抗原特征 ---19-20 六、检验方法(举例阐述检验某一食品、商品中该菌
的详细操作过程)---21-23
株只含有一种O抗原,其种类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可
用抗O单因子血清通过凝行集业倾试力 验鉴定。
19
抵抗力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 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 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 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行业倾力
4
科肠杆菌科与(医Ent学ero有bact关eri的acea属e)

埃希氏菌属
沙门氏菌属
一大群寄居肠杆在菌人属 和动物肠道中大生肠埃物希学菌 性状近似、
革兰氏阴性、遗志传贺氏学菌上属 有亲缘关系蟑的螂肠埃希道菌杆菌。现已
肠杆菌科 知有44个菌属,克1雷7伯0氏多菌个属 菌种 ,包弗括格三森埃大希类菌 别: 摩根菌属 1. 致病菌:如沙门菌,志贺菌、鼠赫尔疫曼耶埃希尔菌森菌; 沙雷氏菌属 2. 机会致病菌变:形杆大菌肠属 埃希菌、奇异伤口变埃形希菌杆菌等;
H抗原: 即抗鞭原毛抗结原;构不及耐热分,类
80℃可破坏其抗原性。1个菌株 仅有1种H抗原。
K抗原:即荚膜抗原;个别位于 菌毛中。不耐热。O不凝集性: 具有K抗原的菌株不会被其相应的 抗O血清凝集。
O抗原:即菌体抗原,化学本质为多糖-磷脂-蛋白质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答案医学微生物学案例噬菌体1958年某城市炼钢工人不慎大面积烧伤,并造成细菌性感染,经检测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使用了当时仅有的几种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后经某医学院分离出此菌,并找到该菌对应的特异性噬菌体,经该噬菌体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

思考题:噬菌体治疗后获得明显疗效的相关机制及其此案例给予的启示。

答案:造成细菌性感染,经检测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使用了当时仅有的几种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因为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了。

而最后找到该菌对应的特异性噬菌体,经该噬菌体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

是因为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病毒,而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噬菌体只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裂解和杀死的功效,而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噬菌体,通过吸附—传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的过程是最终的细菌死亡。

所以最后铜绿假单胞菌死亡,病情得到康复。

金黄色葡萄球菌2006年10月11日,XXX在课间餐后,有185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较明显,伴有低热、白细胞升高。

取呕吐物及剩余食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镜下查见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状排列,普通培养基培养可见圆形、中等大小、金黄色菌落。

思考题:1,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何病?由何菌引起?2,如何防治?答案: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吐较明明,伴有低热、白细胞降低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机体的损伤施展阐发。

防治:防留意个人卫生加强食物卫生监视管理避免耐药性产生避免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手部充分消毒治:皮肤创伤及时处理、脓肿引流等药敏试验链球菌XXX,男,16岁,因发烧、浮肿、血尿入院。

自幼时常咽喉痛、发烧,曾因心脏杂音卧床一个月。

入院前3周又因咽痛发烧而打针青霉素很多天,症状消逝,入院前两日高热,血尿。

查体:T 39℃,血压稍高,眼睑及下肢浮肿。

实验室检查:ASO抗体800单位尿,RBC+++,尿蛋白+++。

第一讲O157:H7大肠杆菌和志贺样毒素(续)

第一讲O157:H7大肠杆菌和志贺样毒素(续)

第一讲O157:H7大肠杆菌和志贺样毒素(续)
徐建国
【期刊名称】《疾病监测》
【年(卷),期】1997(012)002
【摘要】@@ 二、ETEC、EPEC、EIEC和EAggEC的毒力因子和鉴定
rn1.ETEC:ETEC的主要特征是能分泌热稳定毒察(ST)、热不稳定毒素(LT);具有与致病性相关的菌毛,如CFAs(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s).
【总页数】3页(P79,57-58)
【作者】徐建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一讲 O157:H7大肠杆菌和志贺样毒素 [J], 徐建国
2.第一讲 O157:H7大肠杆菌和志贺样毒素(续) [J], 徐建国
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样毒素2B亚基的表达 [J], 丁益强;王长军;俞守义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样毒素Ⅱ毒素亚单位Stx2A的表达与纯化[J], 马颖;毛旭虎;邹全明;张卫军
5.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对牛奶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57:H7的抑制作用 [J], 季慕寅;李敏;张海燕;张爽;马勋;张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1-0079-05

[收稿日期] 2011-07-13

[基金项目] 吉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9 633)[作者简介] 刘 悦(1978-)女,吉林省四平市人,在读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噬菌体的生物学研究。[通信作者] 孙延波(Tel:0431-85619574,E-mail:sunyb@jlu.edu.cn)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刘 悦1,李菁华1,史红艳1,温剑平2,孙延波1

(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系,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 目的:分离并鉴定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噬菌体,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开发抗肠出血

性大肠埃希菌O157的生物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为宿主菌,采用噬斑法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出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的噬菌体。噬菌体经超滤浓缩后,电镜观察其大小和形态;将宿主菌和噬菌体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测定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并观察其一步生长曲线;利用SDS-PAGE分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提取噬菌体基因组,进行酶切电泳分析。结果:电镜显示噬菌体的头部呈球形、直径40nm,噬菌体的尾部长约80nm。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2

,即当宿主菌和噬菌体之间的比例为

1∶100时裂解效率最高。一步生长曲线示噬菌体在裂解宿主菌时,潜伏期约为10min,爆发期约为30min,裂

解量为130

。SDS-PAGE凝胶电泳呈现13种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6 000~22 000。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噬菌体

基因组大小约23 000bp

。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一株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的噬菌体,是一种裂解性

强、特异性高的毒性噬菌体,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噬菌体属于有尾病毒目,管尾噬菌体科。[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

[中图分类号] R342 [文献标志码]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ohemorrhagic E.coliO157-specific bacteriophages isolated from raw sewage

LIU Yue1,LI Jing-hua1,SHI Hong-yan1,WEN Jian-ping2,SUN Yan-bo1(1.Department of Pathogenobiology,Norman Bethune College of Medicin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China;2.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Norman Bethune College of Medicin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solate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O157phages from raw sewage and to investigate the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solated phages an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biologic agentagainst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O157.Methods Bacteriophages were isolated from raw sewage and wereidentified by plaque methods using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O157as host cells.After purification of phages withultrafitration,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phages were examined by electron microscope,and the multiplicity ofinfection and growth curve of phages were carried out by mean of host bacteria and phages mixture in differentportions.The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proteins of phages were analyzed by SDS-PAGE electrophoresis.Theextracted genomes of phages were digested with restriction enzymes.Results The results of electron microscopeshowed that the head of phages exhibited a spherical form,40nm in diameter and these phages had a tail,about80nm in length.The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of phages was 10-2,that was,when the ratio of host bacteria tophages being 1∶100,the most efficient lysis.The growth curve of phages revealed that the incubation was 10min,the outbreak of the time was 30min and the lysis amount was 130.SDS-P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13kinds of

97第38卷 第1期2012年1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38No.1 Jan.2012proteins of phages were found and their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were 16 000-20 000.Electrophoresis of DNAshowed that the size of the genome of phages was 23 000bp.Conclusion A strain of bacteriophages againstenterohemorrhagic E.coli O157is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and it is lytic and highly specific to E.coli O157.According to the biologic features,enterohemorrhagic E.coli O157phages are classified into Caudovirales,Siphoviridae.Key words: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bacterophages;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和出血性肠炎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的血清型包括EHEC O157、O26和O111等。EHEC经污染的食物和水感染人,临床表现包括腹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011年5月中旬以来,从德国开始爆发的EHEC感染疫情不断蔓延,截止2011年6月15日,已造成3 343人感染,37人死亡,823例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2]。我国自1987年以来已在江苏、山东、北京等地发现了EHEC感染者,究其原因多与污染的食物有关[3]。目前EHEC感染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资料显示:利用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如双歧杆菌产生的乙酸盐可以拮抗EHEC O157在肠道内的生长[4],但无法应用在水源及食品的污染控制上。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噬菌体对细菌裂解的特异性和高效性,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最新的研究包括肺炎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开发[5]和针对某种病原菌感染的噬菌体疗法[6]。由于噬菌体可在细菌性疾病(特别是耐药性细菌所致的感染)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噬菌体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通过噬斑法分离一株针对EHEC O157噬菌体,经纯化后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开展噬菌体作为抗菌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及主要试剂 EHEC O157由北京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惠赠,EHEC O157抗血清凝集反应阳性;营养琼脂、PEG8000、氯仿、平衡饱和酚和蛋白预染marker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Nase I、RNase A、蛋白酶K和考马斯亮蓝R-250购自Amresco公司,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EcoRⅤ和HindⅢ购自TAKARA公司。1.2 EHEC O157噬菌体分离及纯化 取污水500mL,加入CaCl2至终浓度为1mmol·L

-1,

5 000r·min-1离心8min,滤过除菌。取上清液

300mL,加入LB液体培养基100mL和新鲜培养的EHEC O157菌悬液10mL

,37℃振荡培养16h,

10 000r·min-1离心5min,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即得噬菌体原液。取10mL无菌试管加入0.3mL噬菌体原液和0.3mL新鲜培养的EHEC O157菌悬液,充分混合,室温放置15min,使噬菌体和宿主菌充分吸附。加入60℃左右融化的0.7%LB琼脂5mL

,均匀铺在固体营

养琼脂平板上,37℃培养10h,

观察噬斑生长情

况。噬斑形成后,挑取单个噬斑接种于新鲜培养的宿主菌中,37℃震荡培养6h,进行噬菌体扩增,

10 000r·min-1离心5min

,取上清液。单个噬

斑经过3~5次反复纯化后即得较纯化的噬菌体。1.3 噬菌体滴度测定 

取纯化后的噬菌体原液进

行倍比稀释,每稀释度取0.1mL加入0.2mL宿主菌,制备噬菌斑,测定噬菌体滴度。噬菌体滴度(PFU·mL-1)=噬斑个数×稀释倍数×10。1.4 噬菌体的电镜观察 取噬菌体悬液10μL滴在有支持膜的铜网上,作用15min,用2%的磷钨酸(PTA,pH7.0)染色1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