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 第二节 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件 (共24张PPT)

2.农业
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1、留民营村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哪些措施?
2、结合“留民营生态农业”设计一个自己的农业 生产模式。
—— 创新设计
假设你是大连某村的农民,拥有8 亩特色林地,4亩农耕地,1座日光温 室大棚,1口8-10立方米的沼气池,10 头猪,你会怎么样安排你的农业生产 结构,使其符合生态农业概念?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
1.工业
1.该工厂现在是如 何处理废弃物的?
河南某酒精厂的工业流程图
2.这样的的生产方 式对比传统生产有 什么好处?会带来 哪些效益?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了 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 利用,污染物减量到最小并得到永续利用。 环境效益: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 循环,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 经济效益: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 可持续发展。
【迁移案例1】
【迁移案例1】答案:
(1) 1 8 高 (3分) (2)①普通的工业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 肥力下降,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②工业 化肥生产消耗的原料、能源多,生产成本高,而 有机肥通过就地取材,成本低廉。(2分) (3)其产品来自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织 品,对皮肤无刺激。(2分)
我国北3.公众的参与
我们能为可持续 发展做点什么? 可 持 续 发 展
公众参与——设计宣传活动
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 设计一个宣传活动
请拿出你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 践》导学案,地理书,双色笔,更重
要的是你的激情! 今日赠言:
贫困不只是口袋空空, 更是脑袋空空。
1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课件(共29张ppt)

废弃物再生资源
下游
产品B
产业
13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利用率 废弃物处理 物质流动
结果
粗放利用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物质单向流动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带来环境问题
循环经济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2
1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18)》
2018年11月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 研究院、阿里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科学评价可持 续发展状况,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 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18年)》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 排放和治理保护5个主题构成。报告对中国国家、省及100个大中城市可 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进行了排名。
为什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水平不是用经济发展水平,而需要考 虑这么多指标?中国为什么要推进可持续发展评价这项工作?
2)自然资源短缺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范围扩大
3)自然环境危机
生态破坏扩大,加剧
2020/6/4
9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 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20/6/4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水体污染
5
沙尘暴 水土流失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优质课件共87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优质课件共87张PPT[可修改版ppt]

表6.1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产品生产周期全过程控制
比较稳定 明显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降低 增加 减少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 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
间接可推动减少 减少
无显著变化 增加
无显著变化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学习目标
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掌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个人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途径。
学习重点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必然性:
指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可避免和一定不移的趋 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物的 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
2011年海啸引发日本核危机
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沙漠垃圾堆积场,废弃 的轮胎
俄罗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
加拿大的这一原始森林被称为北方的巴西
大量的废弃过时的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通常 运往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
马尔代夫群岛正严重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印度新德里鸟瞰图,2200万人口,每平方英 里3万人
有可能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从原 料开采一生产制造一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 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 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 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 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
• 我国人均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8吨,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共39张PPT)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基本国情
发展中的大国,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 史任务。
2、面临挑战
(1)、人口压力大
中国人人口口=众俄罗多斯给+发美展国带+日来本了+沉英国重+的德负国担+法。国我+国人 口基数意大大,利每+年西班净牙增+人加口拿多大+,罗有马相尼当亚一+越部南分+新增 产造成值了被一新澳系增+大列人…利问口…亚…题+消荷…。耗兰(掉+3,1葡个萄再国牙加家+上总比人人利口口时)+素瑞质士较+低瑞典,
黄河从1972年 经常断流,19 97年从2月7日 开始,到年底 共断流13次累 计断流226天, 造成胜利油田 因少产原油损 失30多亿元。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 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 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400年。
我国沙尘暴频发 和荒漠化扩展的步 伐是一致的。沙尘 暴就是土地荒漠化 的警报,沙尘暴发 生的频度和速度的 增大则是敲响了生 态危机的警钟。
2、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销售
原材料加工
产品利用回收
资源的摄取
环境
产品废弃物处理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 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达 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案例2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国之君却不能严格地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
立他做天下帝王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必修2课件:第六章 本章整合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必修2课件:第六章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学科素养
(2)解决城市垃圾的措施
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提 高商品加工深度;改善能源结构;商品减量化包装 卫生填埋、焚烧
发电;生产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等
-5-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典例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核心归纳
思路导引:第(1)题,①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颗粒
物 ,大气
,降水 ;②酸雨形成与大气中的
气体和
过程有关;③北方冬季
,排放的颗粒物多
于南方,所以雾霾重;④北方冬季
,出现酸雨的概率较
南方小。第(2)题,减少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减少
的排放。
思路导引答案:第(1)题:①多 稳定 少 ②酸性 降水
③取暖 ④降水少 第(2)题:废气(大气污染物)
知识网络
典例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核心归纳
学科素养
“粮—酒—糟—畜—沼—粮”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模式
酒文化在中国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然而,传统酿酒工艺却因
生产周期长、效益低、原材料浪费、废弃物污染等问题,面临危机。
某品牌酒业首创了“粮—酒—糟—畜—沼—粮”循环经济型现代农
业模式,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的循
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作物减产 危害 ③腐蚀树木,毁坏森林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 坏
措施
建立酸雨污染控制区;限制高硫煤开采;开发新能源;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污染等
-4-
本章整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优质课件共32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优质课件共32张PPT[可修改版ppt]

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互动释 疑解惑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使生育率保持较低的水平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目 链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3)下列属于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展模式。


(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


(3)核心:提高生__态__效__益__。
(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5)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 再__生__资__源__化。
基础自 主梳理
(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1)环境效益:资源的_可__持__续___利用,减少工业污染
读图,完成(1)~(2)题。
栏 目


互动释 疑解惑
(1)该城市夏季PM2.5浓度较低的形成原因不包括
()
A.夏季降水丰富,空气湿润

B.植被更加茂密,滞尘作用大
目 链

C.大气运动强烈,污染物易扩散
D.工矿企业排污少
互动释 疑解惑
(2)下列关于PM2.5过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说法正 确的有( )

栏 目 链 接
互动释
疑 解 惑 一、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栏 目 链 接
互动释 疑解惑
探究活动 例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
与发展白皮书》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6:1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6:1

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其他人文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 大学生在大学
文化教育
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学习
文化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 婚姻家庭
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军嫂随军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其他人文因素
户籍管理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战乱和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80年代后
流量增大,自发迁移, 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 响
知识归纳
什么是人口迁移

口 迁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7年春运期间, 全国共发送旅客29.8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另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有流动人口26 139万人。结合下图回答1~2题。
政治
军事
文化Biblioteka 往往起主要作用……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 自然因素
因素
气候
土壤及 土地
水资源 矿产 资源 自然 灾害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 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 多老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 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
card(A B) card(B C) card(C A) card(A B C) .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6章第2节同步课件34张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6章第2节同步课件34张

效益 低了人类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破坏
效益
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消耗减少,产品产量 经济
增加,产品成本降低,治理污染费用减少, 效益
经济效益增加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móshì)——生态 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 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 概 念 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具有综 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解析] 第(1)题,既能提供生活能源(néngyuán),又有 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为④,沼气可以作为能源 (néngyuán),沼渣可以作为肥料。第(2)题,大面积焚烧秸秆 ,会产生烟尘和灰烬,形成大气污染;秸秆焚烧会造成资源的 浪费。
[答案] (1)D (2)A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十四页,共35页。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fāzhǎn)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第(1)题,中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其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fāzhǎn)。第(2)题,我国人口问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
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zīyuán)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严重的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 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议程。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 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使废弃物 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 流动的过程。
生态农业的特点 ①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 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 ②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技术投 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 林、牧、副、渔五业合式——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基本 途径)。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 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2)生态农业 内涵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 现循环经济。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 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 种植业与林、牧、副、渔四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 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 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 第二节 课件
第六章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通过对我国人口压力、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的分 析,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理解循环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认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 任。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 状况有关,具体如下: 1.庞大的人口基数(最大)。
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