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_大洋洲

区域地理_大洋洲
区域地理_大洋洲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

主备人:梁世斌审核人:朱晓平上课时间:第17周

2.14 大洋洲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洋洲位置、范围,重要岛屿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理解生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掌握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学海导航】

一、地理位置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范围

[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3.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4.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线;5.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6.四个主要城市

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重要经纬线:

经线

12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西部

150°E经线穿过新几内亚岛东南端、澳大利亚

大陆东部、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60°W经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160°E向东至180°之间赤道横穿三大群岛

纬线

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20°S、23°26′S、30°S纬线都穿过澳大利亚大陆

40°S纬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和新西兰北岛南端

三、地形

1.澳大利亚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2.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

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3.墨累河和北艾尔湖

四、气候

1.澳大利亚气候特点、植被控制带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亚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由于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

(2)形成原因:①纬度位置: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纬10o41′~39o11′之间,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偏北,大部分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大,日照强烈,气候炎热。②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的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下,降水少,气候干燥。a.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成为地中海气候。b.北部,夏季来自赤道附近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水源,形成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成为干季。c.东部沿海一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比较湿润。东北部沿海常年吹来自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并受大分水岭的抬升,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d.西部、中部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加上西部沿海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部沿海。

五、人口和经济

1.经济状况: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

成为经济支柱。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墨累—达令盆地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混合农业优点: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2.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白种人为主,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3.人口分布: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4.稀有动物:古老而独特的袋鼠、鸸鹋、鸭嘴兽等。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5

二战以前二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

经济结构的变化出口以农牧业产品(羊毛、

牛肉和小麦)为主,被称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工矿业发展快,工矿业收

入超过农牧业,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

业和工矿业

6.城市:首都:堪培拉

最大港口,工业中心:悉尼;

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填图训练】

1、读大洋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半球位置:位于半球(南、

北),唯一独占一块大陆。

(2)经纬度位置,

从中部穿过。

(3)海陆位置:东临_____,西邻_____(大

洋)

(4)组成:领土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

(5)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字母A所代表国家是,A处地形区

是;B (国家)、

C 岛、

D 城市)、

E 城市)、

F 岭、

G 河

2、读“大洋洲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

(1) 字母所代表的城市是

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和

出口港。

(2) 该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是;它与图上同为移民国

家的邻国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

(3) 在图上用箭头方向线表示流经

该国海岸的洋流,并说明它对西海岸气候的影响:。

(4) 我国沿海著名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钢铁厂从该国部进口优质铁矿石。

【典型例题】

(2010年高考上海卷)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一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七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达标训练】

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1.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

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2.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气候

B.地形

C.技术

D.市场

读某调水工程图,完成3、4题。

3.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线的数值大于B线

B.图中山脉是武夷山

C.此调水工程是东水西调

D.沿岸受到寒流影响

4.关于C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充沛,是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B.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洋洲,南极洲

大洋洲,南极洲 一、大洋洲 [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 1、概述 ⑴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 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⑵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注意]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 2、澳大利亚 [读图识记]1.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2.经度 (1100E—1550E)、纬度(100S—400S)、回归线;3.三大 地形区(剖面图)、河流;4.四个主要城市 ⑴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 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 英裔为主,讲英语 ⑵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⑶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⑷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注意]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1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大洋洲1大洋洲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大洋洲指位于太平洋

六、大洋洲 1.大洋洲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大洋洲指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地跨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的大陆和岛屿。大洋洲地处亚洲、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大部分地区位于54°S~28°N,113°E~123°W之间。大洋洲陆地总面积为897×104km2,是世界上面积最小而岛屿类型最全(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分布最零散的一个洲。 (2)地形 大洋洲一般海拔在600m以下(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000m外),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个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东坡陡,西坡缓)。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029m,是大洋洲的最高点。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m,为大洋洲的最低点。 (3)气候 ①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 ②气温年变化小。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均温与最热月均温差异较小。 ③降水分布不均。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mm,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0mm,是世界上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2000mm以上,背风坡年平均降水量仅1000mm左右。 (4)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数量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湖,面积约8200km2。澳大利亚大陆多构造湖,新西兰除构造湖外,还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岛上有火山湖,此外许多岛屿上有由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礁湖。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专题训练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6 一、选择题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气候适宜,草场面积广 B. 昼夜温差大,病虫 C. 经济落后,地价较低 D. 科技发达,交通2.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①土地租金低 ②海运便利③距本土市场近④工资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3.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读下图“某大洲沿37°N纬线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 B. ②处山脉西侧,冬、春季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 C. ③区为图兰平原 D. ④区为该国的小麦和林牧6.甲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海陆分布 C. 洋流性质不同 D. 陆地轮廓不同 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 B. 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

大洋洲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定稿版

大洋洲区域地理知识总 LOGO HERE 结精华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 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洋洲 一、位置和范围 1 .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 —40。S,属热带和亚热带; IlOOE —180 —130OW 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 E 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 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 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船、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乂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范围: 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儿内亚岛 澳大利亚-堪培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点火利*人匸A) \ 多利疋心总出上治' 叫I? ?甲g 』匕头郊湖 大澳大利亚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 多火山岛(夏威夷群乎黄形 汤加-努库阿络法: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阿皮亚:世界最后 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塔拉瓦:世界唯一横跨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新西兰-惠灵顿: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1?地形地势地势:东卩畀二屮部低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I 中部:平原(丿沖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是北艾绘≡?空A 1&5包皈井的结图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2?气候S自然景观呈半环状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大洋洲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归纳精华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大洋洲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 —40°S ,属热带和亚热带; 110oE -180-130oW 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E 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2.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和珊瑚岛。包括 14个国家 汤加-1. 2.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分析 ①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一带,还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 ④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⑤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3.古老而独特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 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 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5.经济(1达令盆地)与西南部 墨累—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26.城市 首都:

大洋洲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大洋洲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40°S,属热带和亚热带; 110oE-180-130oW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E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范围: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和珊瑚岛。包括14个国家 澳大利亚-堪培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汤加-努库阿络法: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 阿皮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塔拉瓦:世界唯一横跨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新西兰- 惠灵顿: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 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 英裔为主,讲英语。 1.地形地势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是北艾尔湖。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2.气候、自然景观呈半环状 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分析 ①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一带,还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 ④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⑤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3.古老而独特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 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5.经济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农业:二战前以出口小麦和羊毛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与西南部 混合农业的优点: 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 羊活动交替进行 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 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措施: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1)经度:110oE----140oW; (2)纬度:25oN----50oS。大部分属于热带 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60°E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洋洲组成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一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 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大洲 二:居民 少数土著是属黄种人和黑种人,现多为欧裔白种人,为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 历史上为殖民地,现仍有岛屿被美、英、法分别占领着。 澳大利亚 一、范围和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oE-150oE)纬度:10°S~40°S 以热带为主 海陆位置: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面积768万km2,居世界第6位; 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最北端:约克角。 二:地形 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部分: 东部是山地: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分水岭(海拔一般为800~1000米,墨累河就发源于此,注入印度洋); 西部是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有北艾尔湖(大洋州最低处-16m)、大自流盆地,自流水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只宜牲畜饮用; 三、气候

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7大洋洲澳大利亚含解析

第二部分第十七讲大洋洲——澳大利亚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Ⅰ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根据图例信息判断,I为半干旱粗放畜牧带,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且该地区以高原为主,地形较平坦,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故以草原、荒漠为主;该地区沿海为寒流流经。 答案:A 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对调入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可借鉴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使调入地区水资源增加,缓解了用水紧张状况,利于缓解因干旱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故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利于农业生产,但若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答案:A 读甲、乙两图,回答3~4题。

甲乙 3.有关甲、乙两图中的海峡风浪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斯海峡风浪大 B.库克海峡风浪大 C.两者差不多 D.随季节变化,两者风浪大小不同 解析:读图可知,两个海峡均常年受西风的影响,但库克海峡西大东小的海陆轮廓使其风浪比巴斯海峡大。 答案:B 4.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是新西兰南岛人口密度大 B.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都在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C.塔斯马尼亚岛是大陆岛,而北岛、南岛都是火山岛 D.塔斯马尼亚岛森林覆盖率位于全澳之首,而南岛和北岛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均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三地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新西兰南岛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4,故A项错误;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B项错误;塔斯马尼亚岛、北岛、南岛均为大陆岛,C项错误;塔斯马尼亚岛南部是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位于全澳之首,南岛和北岛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故D项正确。 答案:D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示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能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解析:由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岛屿为新西兰南岛。由河流流向可知该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①正确,可排除D;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②错误,可排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修订稿

高二世界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大洋洲澳大利亚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1)经度:110oE----140oW; (2)纬度:25oN----50oS。大部分属于热带 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60°E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大洋洲组成 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一个国家独占一个大陆) 四大岛屿: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三大群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大洲 二:居民 少数土着是属黄种人和黑种人,现多为欧裔白种人,为世界人口最少的大洲 历史上为殖民地,现仍有岛屿被美、英、法分别占领着。 澳大利亚 一、范围和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oE-150oE)纬度:10°S~40°S以热带为主 海陆位置: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面积768万km2,居世界第6位; 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最北端:约克角。 二:地形 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部分: 东部是山地: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分水岭(海拔一般为800~1000米,墨累河就发源于此,注入印度洋); 西部是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有北艾尔湖(大洋州最低处-16m)、大自流盆地,自流水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只宜牲畜饮用;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及分布 大分水岭以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分水岭以西: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2:气候特征: 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3:气候的成因 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多地形雨,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基本 特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大洋洲(Oceania),最小的大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大洋洲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Km2。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地质地形: (1)构造:大洋洲的构造轮廓是以澳大利亚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其主体是澳洲大陆中西部的澳大利亚地盾,内缘为澳洲东部古生代褶皱带,外缘为新西兰中生代、新生代褶皱带及美拉尼西亚等群岛的新生代火山弧。 (2)地层:澳大利亚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变质岩,其上为沉积盖层。澳大利亚的显生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可划分为6个沉积建造:①寒武-中奥陶统,从中部含盐沉积到东部的复理石和蛇绿岩;②晚奥陶-中泥盆统,复理石、硬砂岩和燧石,向西变为碳酸盐岩;③晚泥盆-石炭系,相变趋势同上;④二叠-三叠系,是一套含舌羊齿(Glossopteris)植物化石的含煤建造和冰川沉积组合,可与印度同时代的地层进行对比;⑤侏罗-早白垩世时澳大利亚成陆,在大陆上的一些坳陷,如东部的萨拉特盆地、中西部的坎宁盆地和尤克拉盆地、西部边缘的珀斯盆地和卡那封盆地都有砂岩、泥岩及石油和天然气等可燃有机岩沉积;⑥上白垩-下第三系为陆相沉积。新西兰出露的地层以古生界和中生界为主。 (3)地形:全洲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高原。海拔200米,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东部山地海拔800米,山地东坡较陡,西坡缓斜。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的岛屿多属大陆型,系大陆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不少岛屿有由珊瑚礁环绕形成的礁湖,成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飞机场。此外还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形特点是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 水文: 外流区域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显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

世界地理 大洋洲、南北极地区

学校:实验高中学科:地理编写人:路明丽审稿人冯继贞 课题:大洋洲、两极地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世界区域地理的最后一节,重点掌握大洋洲的位置范围战略意义,两极地区气候地形及战略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位置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2、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3、澳大利亚现代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它的 煤、铁资源出口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4、南极洲地形、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保护 [读图识记] 1.南极圈; 2.周围海洋、大陆(大洲); 3.长城站、中山站; 4.南极半岛、乔治王岛; [识图要求]1.南极点、南极圈;2.67°W、20°E、147°E;3.地球自转方向。 三、学情分析 到此节课,高二世界区域地理基本结束,最后这一节算是对世界地理的一个总结,本节也是考试中常常涉及的内容,特别是战略意义方面,但是对自然环境的熟练掌握才是准确分析问题的前提。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六、课时安排:1--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活动】读世界大洲图,找出面积最小的大洲 【结论】1.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大洋洲 大洋洲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学生活动】读大洋洲图,找出大洋洲的各个组成部分 【结论】大洋洲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组成。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3、【学生合作】在澳大利亚图上找出澳大利亚植被分布及气候分布情况 【结论】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处副热带高压带,以下沉气流为主,除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外,大陆中部及西岸降水较少,沙漠面积广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也是本地区干燥面积广的重要原因。另外大陆西岸流经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对其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大陆北部夏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而多雨,冬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而干燥,细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大陆东南部内陆,介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之间,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大分水岭靠近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对东部洋面上来的水汽有明显的阻挡作用。东南信风受东北部山地的抬升,降水丰富,在澳大利亚东北角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南回归线以南的东南沿海形成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陆东南角及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西南角及墨累河河口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4、【合作探究】 结合必修二学过的知识及地图册,分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优势。 【提示】区位因素从地形、水源、人口密度、交通、市场、

大洋洲自然地理

大洋洲自然地理 澳洲与大洋洲是有区别的。澳大利亚只是大洋洲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因而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澳洲,事实上不存在澳洲。州是指一块大陆与其规定的岛屿。 一、范围与位置 (一)范围: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伊里安岛,新西兰北岛南岛以及太平洋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二)位置意义:成为几个大洲之间的中间跳板(中途岛),随着掀起的开发南极热潮,显得尤为重要。二、大陆轮廓及岛屿排列 (一)大陆轮廓:大陆轮廓少海湾,海岸平直,大陆面积完整平直,是最小的大陆。 北岸:卡奔塔利亚湾,有红树林。西岸:里亚式海岸,构造线与海岸线垂直,所以海岸线曲折。东岸:大堡礁、珊瑚礁海岸(悉尼港)南岸:中段平直,东段在新生代局部上升形成半岛,下降形成海湾,半岛与海湾相间分布。 (二)岛屿分布:岛屿面积133万km2,占全州面积的13.8%。北美洲最大达16%。 伊里安岛(大陆岛):面积78.5万km2,是世界第二大岛,格陵兰岛是第一大岛。是亚洲与澳大利亚的陆桥。第三纪时与大陆连接在一起,托雷斯下降才与大陆分开。大陆岛与海洋岛的区别:大陆岛面积大,沉积层深厚,构造基底与大陆一致。 新西兰南岛北岛:库克海峡下沉。 波利尼西亚群岛(多岛群岛):180°经线以东,西北—东南走向,不是太平洋中央海岭。 成因:海洋底下有地幔热柱固定。太平洋板块从东南向西北移动,火山喷出形成岛屿。地质年代西北老东南新,14.8cm/a。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小岛群岛):珊瑚岛较多,位于180°经线以西,赤道以北。成因:珊瑚礁。 美拉尼西亚群岛(黑人群岛):居民为黑人(原住民)加上白人(多为法国政治犯)。地壳沉陷,原与澳大利亚连接。为大陆岛。经济支柱:热带水果;旅游;挖矿(鸟粪石)。 三、地质基础及其演化 西部、中部东部 古老稳定新 1、前寒武纪古陆期:是冈瓦纳古陆。西部与中部前寒武纪结晶岩,出露地表,下沉、海侵,而后覆盖后期沉积层及盖层。大陆稳定,无褶皱,铁矿丰富。 2、海西褶皱期: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东部隆起形成山脉。从北到南均为海西构造运动。为澳大利亚地下水、承压水奠定基础。侏罗纪中部、东部下陷,沉积砂岩。白垩纪下沉沉积页岩,密封砂岩。 3、阿尔卑斯褶皱期: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太平洋板块向西移动,速度是印度洋板块的一倍。周围形成阿尔卑斯褶皱带。下沉形成一些岛屿。再外围,由于火山喷发形成岛屿。 四、地貌结构 (一)地貌特征 1、水平地形破碎,岛屿类型多样 包括火山岛、珊瑚岛(暗礁、堡礁、环礁)以及大陆岛。 2、平均海拔不高 除了少数超过2000m外,一般都在600m以下。最高的伊里安岛为5000m。200m以下的平原占1/3,平均海拔为340m,而欧洲平均海拔为300m。 3、风成与火山地貌广布 有小山(岩石坚硬,故保留下来),山脚下为砾石,中西部平原上是沙漠。火山地貌广布。 4、地形结构呈纵向弧型排列 西部高原区呈纵向排列,平均海拔200-500m,面积达500万km2占总面积的2/3。中部是平原区,外围是山脉和岛弧。 (二)地貌类型区 1、西澳高原区:200-500m面积大为500万km2,为大陆的2/3,地面平古老。

(完整版)高三世界地理练习题大洋洲

大洋洲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11浙5.D 6.A)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5。【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考查考生知识识记及图表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墨累—达令盆地主要是小麦、牧羊混合农业,产品面向市场,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羊毛,故牲畜和作物有一部分指向市场,排除A,B项;该地牲畜的主要饲料是作物秸秆,且羊毛的商品率远高于作物,排除C项,故D项正确。 【知识拓展】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主要特点:①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②时效性较高,充分合理利用时间,小麦耕作与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6。【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判断,考查考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农场规模扩大,数量增多,河水引用过多等,会造成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该地区的农业是灌溉农业,不合理的引水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故A项正确。 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12川8.C 9.D(旧))

大洋洲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大洋洲 、位置和范围 1 J ± Mil J 口 F ■皆4 (1)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 10° s — 40° S,属热带和亚热带;■ 110 o E — 180- 130o W 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 E 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 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 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 范围: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和珊瑚岛。包括 w 卡和 利L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 大连料 ? iwirti MO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4个国 ft 澳大利亚-堪培拉: 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汤加-努库阿络法: 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阿皮亚: 基里巴斯-塔拉瓦: 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世界唯一横跨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墨累為虫堵拉 巴斯海缺坯斯曼诲 新西兰-惠灵顿: 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1. 地形地势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是北艾尔湖。 2. 气候、自然景观呈半环状 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 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大洋洲|40=IE 弘冲出八厂< |g f——— 中丄—■—: ;?锯爪\ \ 二S* 克一v、■ 八、叮.; j:Q热带芥帳 ■ --£y 热帝沙y英气 降水多;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可作牲畜 烈丄M ? W 2 X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世界地理-大洋洲(含答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世界地理-大洋洲卡卡杜国家公园(下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每年在干湿两季的交替中接受着洗礼,更换着自己的“容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湿季为() A.3~5月B.6~8月 C.9~11月D.12~次年2月 2.干季游览卡卡杜国家公园时可能见到() A.焦黑的树干B.滚滚的麦浪 C.密集的矿车D.广阔的沙漠 【答案】1.D2.A 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澳大利亚多处发生自然火灾,并持续燃烧,2月中下旬的特殊天气帮助下,才基本结束这场灾难,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澳大利亚多处发生自然火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表水少B.多大风天C.降水异常D.植被茂密 4.该时段内火灾灾情最严重的区域在 A.北部沿海B.西部沿海C.东部沿海D.南部沿海 【答案】3.C 4.C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下图)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处在() A.3-4月B.10-l1月C.7-8月D.12-次年l月 6.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B.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C.根系较发达,增强水土保持D.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7.M地小麦收获期间,悉尼(33°51'S,151°12'E)与我国北京(39°54'N, 116°23'E)相比() A.黑夜时间较长B.日出时刻较早 C.正午太阳高度较低D.正午日影较长 【答案】22.C23.D24.B 2019年10-12月澳大利亚多地遭林火侵袭。如图为“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分布示意及悉尼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00新课导入】 : 【01学习目标】 :1.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2.掌握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难点) 【02知识呈现和学法指导】【背诵下图和划线部分】 知识点一: 大洋洲 (1)位置范围: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共有1万多个岛屿。 (2)位置特点: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跨日界线,处两洲两洋之间。 知识点二:澳大利亚 (1)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有大分水岭。(2)气候特征:①干旱区面积大;②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③以热带气候为主。 (3)河流:墨累河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4)生物:由于与其他大陆分离较早,因而动植物具有古老性和特殊性,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5)资源:铀、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6)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气候温暖湿润、交通运输便利、开发较早的东南沿海地区。 (7)农牧业: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牧羊为主,为典型的混合农业。 (8)工矿业:采矿业发达,为世界上重要的矿产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拓展延伸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 (1)分布特点 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植被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2)成因 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下,炎热干燥。 ②南部、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为地中海气候。 ③北部夏季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为干季。 ④东南沿海受暖流影响,比较湿润,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最南端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洋洲地理集锦

大洋洲地理集锦 篇一:区域地理大洋洲 1 4 区域地理大洋洲04 (20XX?上海卷地理)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20XX?)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8)。奇异果生长怕早、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 材料一: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二: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旅游业为主。

37、新西兰享有“绿色生态”,植被覆盖率约80%,810万公顷森林中,原始森林约占78%,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2 分) 38、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6分) 39、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4分) 40、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企业。 材料二,新西兰北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 (2)指出奇异果罐头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4分) (3)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8分) 岛图(图9 ) 篇二:区域地理大洋洲 课题:世界区域地理—大洋洲

区域地理-大洋洲详解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 主备人:梁世斌审核人:朱晓平上课时间:第17周 2.14 大洋洲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洋洲位置、范围,重要岛屿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理解生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掌握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学海导航】 一、地理位置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范围 [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3.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4.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线;5.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6.四个主要城市

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重要经纬线: 经线 12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西部 150°E经线穿过新几内亚岛东南端、澳大利亚 大陆东部、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60°W经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160°E向东至180°之间赤道横穿三大群岛 纬线 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20°S、23°26′S、30°S纬线都穿过澳大利亚大陆 40°S纬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和新西兰北岛南端 三、地形 1.澳大利亚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2.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