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一体化设备

合集下载

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及回用

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及回用

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及回用【摘要】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都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其运行费用昂贵,且集中式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对于城市周边地区以及污水管网无法到达的农村地区并不适用。

而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和回用,尤其适用于小区、学校、小城镇,其优势在于降低了地下输送管网建设费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鉴于此,本文对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及回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回用一、城市污水回用的目的和意义城市污水是一种资源,污水回用的目的就是回收淡水资源以及污水中的其他能源和有用物质。

从目前的情况看,污水回用主要是回收淡水资源。

近些年来由于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短缺导致了水资源的危机,城市再生水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再生水,提高循环用水率,进行污水处理回用己经是当前缓解水资源危机重大措施。

城市污水回用的意义有:1、作为第二水源,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

由于全球性水资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己开始对污水处理回用做出总体规划,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问题。

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重复利用,不仅可促进水在自然界中的良性循环,还表现在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输送,水质水量稳定可靠,处理简单易行,作为第二水源比利用雨水和海水可靠的多。

比如,回用的污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以循环给水系统代替直流给水系统,可使淡水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减少几倍乃至几十倍;此外,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污水回用技术。

将处理后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加以利用,是节约水资源的重大措施与对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污水回用可减轻江河、湖泊污染,保护水资源不受破坏。

污水回用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策略的重要环节。

由污水回用所取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是很大的,其间接效益和长远效益更是难以估量的。

一体化AO+MBR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AO+MBR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AO+MBR污水处置设备一体化AO+MBR污水处置设备一、一体化AO+MBR污水处置设备———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越来越严重,重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医院、商店、公共场合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

生活污水中有机类杂质较多, CODcr 、BOD5均较高,且BOD5/CODcr之值大于0.4,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不稳定,简单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扩散流行。

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须进行处置。

在这样的形式下,生活污水处置工艺也在不绝改进,依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污水量和排放量所使用的设备也有所不同。

生活污水处置设备均采纳碳钢防腐、不锈钢、玻璃钢结构,具有耐腐蚀、抗老化等优良特性。

一体化污水处置设备是将一沉池、I、II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体的设备,并在I、II级接触氧化池是进行鼓风曝气,使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使污水处置水平进一步提高。

新农村污水处置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污水生物处置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置系统,充足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本领强、动力消耗低、操作运行稳定、维护便利的特点,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农村改造居住集中程度不及城市,生活污水产生强度低于城市,村乡财力单薄、农夫收入低下,应当激励采纳经济、简易、有效、尽可能与本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多样化生活污水处置技术,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二、一体化AO+MBR污水处置设备———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1、安装: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置一体机有两组池子构成。

一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另一组为钢结构池体。

钢筋混凝土池体埋入地下,钢构池体可埋入地坪以下也可以安装在地坪上。

钢筋混凝土池体及钢结构池体基础的土建设计图由我公司供给,要求四周挖掘宽度须比设备平面尺寸大600mm以上。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一、介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是一种集污水处理、沉淀、过滤、消毒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用于处理工业、农业、城市等领域产生的污水。

它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设备组成1. 预处理单元:包括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等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砂石等。

2. 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包括好氧池、二沉池、曝气装置等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

3. 滤池单元:包括滤池、滤料等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等。

4. 消毒单元:包括紫外线消毒器等设备,用于杀灭污水中的细菌、病毒等。

5. 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系统、仪表等设备,用于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监测。

三、工作原理1. 预处理单元:污水经过格栅和细格栅的过滤,大颗粒杂质被拦截,砂石沉入沉砂池。

2. 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污水进入好氧池,在曝气装置的作用下,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产生污泥。

污水经过二沉池,污泥沉淀,清水上升。

3. 滤池单元:清水进入滤池,通过滤料的过滤,去除悬浮物、微生物等,得到净水。

4. 消毒单元:净水经过紫外线消毒器,紫外线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5. 控制单元:PLC控制系统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仪表监测污水处理效果、设备运行状态等。

四、优势1. 结构紧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场地有限的地区。

2. 处理效果好:设备采用多种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等,处理效果稳定。

3. 自动控制:设备配备PLC控制系统,能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和监测,减少人工操作。

4. 节能环保:设备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和能耗低的设备,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适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处理。

2. 农业领域:适用于农田灌溉、养殖废水处理等。

3. 城市领域: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小区、学校等场所的污水处理。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化进程中,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分散式污水处理和集中式污水处理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包括定义、优缺点、适用场景等方面的内容。

二、定义1. 分散式污水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处理设施分散布置在污水源附近,通过小型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如家庭污水处理装置、小区污水处理装置等。

2. 集中式污水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收集到一个或多个集中处理厂进行处理,通过大型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如城市污水处理厂。

三、对比分析1. 技术和设备分散式污水处理采用小型处理设备,如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等,设备规模相对较小。

而集中式污水处理采用大型处理设备,如曝气池、沉淀池、厌氧池等,设备规模相对较大。

2. 处理效果分散式污水处理由于设备规模较小,处理能力相对较低,主要用于处理规模较小的污水源,如家庭、小区等。

而集中式污水处理由于设备规模较大,处理能力相对较高,适用于处理大规模的城市污水。

3. 经济效益分散式污水处理由于设备规模较小,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而集中式污水处理由于设备规模较大,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然而,集中式污水处理在运营和维护方面相对更加经济高效,因为可以集中管理和运营。

4. 运营管理分散式污水处理需要每个处理设备都进行独立的运营和管理,需要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较多。

而集中式污水处理可以进行集中管理和运营,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5. 环境影响分散式污水处理由于设备规模较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集中式污水处理由于设备规模较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

因此,在环境敏感区域,分散式污水处理更为适宜。

6. 应用场景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于分散污水源较多、规模较小的地区,如农村地区、小区等。

而集中式污水处理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污水源。

四、结论分散式污水处理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

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水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制定一套有效的农村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可行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案,旨在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

【背景】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一直存在,由于资源有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导致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制定一种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方案尤为重要。

【方案】本方案采用分散式处理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实现农村污水的全面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1. 分散式处理分散式处理是指将农村污水分散处理,每个村庄或小区建设一套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具体步骤如下:(1)污水收集:在每个村庄或小区设置污水收集管网,收集居民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

(2)初级处理:将收集到的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设施进行初级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3)生物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处理设施,通过好氧、厌氧等生物反应过程,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二次沉淀: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

(5)消毒处理: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6)排放或回用: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入河流或湖泊,也可以作为灌溉水源用于农田灌溉。

2. 集中式处理集中式处理是指将多个村庄或小区的污水集中处理,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

具体步骤如下:(1)污水收集:在每个村庄或小区设置污水收集管网,将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

(2)初级处理:将集中的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设施进行初级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3)生物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处理设施,通过好氧、厌氧等生物反应过程,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二次沉淀: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二次沉淀,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

(5)消毒处理: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分散式污水处理和集中式污水处理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对比,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对比1. 分散式污水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是将污水处理设备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处理设施。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污水的输送距离,降低管道的建设难度和成本。

常见的分散式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和活性污泥法等。

2. 集中式污水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是将城市的污水收集到一个中心处理厂进行处理。

这种方式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处理设施,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厂和排放系统等。

常见的集中式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化学沉淀等。

二、经济对比1. 分散式污水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不同区域建设适当规模的处理设施。

此外,分散式处理可以减少污水的输送距离,降低了管道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然而,由于需要在多个区域建设处理设施,运营和维护的成本较高。

2. 集中式污水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建设成本较高,因为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处理设施和管道系统。

然而,由于集中式处理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运营和维护的成本较低。

此外,集中式处理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如能源和污泥。

三、环境对比1. 分散式污水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可以将处理设施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减少了污水的输送距离,降低了相关的能耗和碳排放。

此外,分散式处理还可以利用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集中式污水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需要建设大规模的处理设施和管道系统,这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然而,集中式处理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监测污水的处理过程,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的标准。

综上所述,分散式污水处理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各有优势和劣势。

在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城市规模、地理条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混合式的处理方式,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实现高效、经济和环保的污水处理。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1. 简介污水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减少,以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分散式污水处理和集中式污水处理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本文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2. 定义分散式污水处理是将污水处理设备分散安装在污水源附近,例如家庭、工厂等,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灌溉、冲厕等。

集中式污水处理是将污水收集到一个中心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通常会被排放到自然水体中。

3. 技术原理3.1 分散式污水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生物处理和沉淀等过程,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最终得到可回用水。

3.2 集中式污水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一般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或二级生物处理工艺。

污水经过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过程,去除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4. 优缺点对比4.1 分散式污水处理的优点4.1.1 降低污水输送成本: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就近处理,减少了长距离输送污水的成本和能耗。

4.1.2 节约土地资源: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可以利用原有的建筑物或地下空间,不需要大面积占用土地。

4.1.3 适应性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建或减容,灵活性高。

4.2 分散式污水处理的缺点4.2.1 技术要求高:分散式污水处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运维和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4.2.2 维护成本高: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4.3 集中式污水处理的优点4.3.1 处理效果稳定: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大,处理效果相对稳定,能够满足大量污水处理需求。

4.3.2 运维管理方便: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管理,便于运维人员进行监控和维护。

4.4 集中式污水处理的缺点4.4.1 输送成本高:集中式污水处理需要将污水从污水源输送到处理厂,存在输送成本和能耗较高的问题。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的对比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分散式污水处理和集中式污水处理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包括定义、工作原理、优缺点等方面。

二、分散式污水处理1. 定义分散式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在污水产生源附近,以小规模的处理单元处理污水。

2. 工作原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等步骤。

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固体悬浮物、油脂和大颗粒物质。

生物处理阶段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后处理阶段则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营养物质。

3. 优点(1)降低管道输送成本:分散式处理系统减少了长距离输送污水的需求,降低了管道建设和维护成本。

(2)节约能源:由于分散式处理系统不需要将污水输送到集中处理厂,节约了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适应性强:分散式处理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进行灵活布局,适应性较强。

三、集中式污水处理1. 定义集中式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从不同的污水源收集起来,通过管道输送到集中处理厂进行处理的方式。

2. 工作原理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初级处理、生物处理和二次处理等步骤。

初级处理阶段主要去除固体悬浮物、沉淀物和油脂。

生物处理阶段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二次处理阶段则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营养物质。

3. 优点(1)规模经济:集中式处理厂可以实现大规模运营,降低处理成本。

(2)技术成熟:集中式处理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和实践,技术成熟度较高。

(3)集中监控:集中式处理系统可以通过集中监控中心实时监测和管理处理过程。

四、对比分析1. 技术成熟度分散式处理系统相对于集中式处理系统来说,技术成熟度较低。

由于分散式处理系统的规模较小,研发和应用的经验相对较少。

2. 成本效益分散式处理系统在管道输送成本和能源消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方面可能较高。

集中式处理系统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实现较低的处理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一体化设备——金牌中水器
邹莲花
(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金牌中水器是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处理先进技术,它集污水处理和
中水回用处理为一体,在出水质量、占地面积、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水处理设备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率排名104位,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12个最贫水国家的“黑名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调查指出:人类使用过的水,污染杂质只占0.1%,与其它废水相比,城市污水水质稳定可靠,可生化性强,易于处理,而且就近可得,易于收集,因此,城市污水资源化是一条低成本、见效快、技术成熟可靠的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1 开发背景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水的重复利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已高达80-9%。

而我国再生水利用起步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截止到2007年底,城市污水再生率全国平均值仅为6.99%。

更严重的情况是,目前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建制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无力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排水管网系统,或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不便连入集中处理管网,致使我国每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的生活污水的生化需氧量超过4.64万吨。

因此,针对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与回用,研发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经济有效的水处理设备是迫不及待的。

“中水回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已被列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现就一种高度集成智能型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一体化设备——金牌中水器的技术经济特点作一介绍。

2 技术简介
2.1 技术原理
金牌中水器即高度集成的膜生物反应器(MBR)。

其技术原理为A/O+膜分离过程,并辅助紫外消毒等处理装置,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脱氮除磷,实现出水直接回用。

设备内部结构见图1。

2.2 主要应用技术
2.2.1 复合曝气技术
金牌中水器采用了穿孔曝气与微孔曝气相结合的复合曝气方式:穿孔曝气方式用作对膜表面进行气水双洗,克服膜表面污染物沉积;微孔曝气方式则可维持膜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生化反应所需足够的溶解氧。

图1 金牌中水器技术原理图
穿孔曝气方式与复合曝气方式所需曝气量对比如下:
表1 不同曝气方式时曝气量(m3/h) (处理水量:100 m3/d)
5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图2 不同曝气方式时的曝气量
由表1和图2可知,复合式曝气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穿孔管曝气方式能耗降低10%~32%。

2.2.2 膜组件在线清洗技术
常规的膜组件清洗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点:采用物理曝气方法,清洗效果不彻底;采用化学清洗方法则需将膜组件从膜生物反应器中取出,操作繁琐复杂。

金牌中水器采用的膜组件在线清洗技术,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且使膜组件可得到最大程度的再生。

通过膜滤池与生物反应池分离设置,并设立用于膜组件清洗的曝气管道装置和反冲洗管道装置,实现了对膜滤池内膜组件的物理或化学反冲再生,而无需将膜组件取出。

在膜滤池中设置污泥回流管道装置,对膜滤池内高浓度污泥进行回流,降低了膜滤池内的污泥浓度,减轻了污泥浓度过高对膜组件的污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

3 治理效果
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下,连续10天所测得的各种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污染物去除效果
图3 COD Cr去除效果图
图4 BOD5去除效果图
图5 NH3-N去除效果图
实验结果表明,经金牌中水器处理后的出水各项指标可以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是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5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河道类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4 与同类技术比较
金牌中水器可以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与回用的各个领域。

以处理能力为200m3/d金牌中水器与国内现常用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经济、技术等指标综合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主要工艺参数比较一览表(处理能力200m3/d)
由比较可知,金牌中水器在运行成本、稳定性及使用灵活性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并且通过采用不同材质进行设计,可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较好的契合了我国现有小城镇地区生活污水污染源分散、水量小的特点。

5 结语
金牌中水器集污水处理与回用功能于一体,能充分发挥其能耗低、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可以灵活有效地解决我国分散式生活污水排放量少而面广,难以收集处理的难题,减少水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金牌中水器是节能减排的典型技术之一,市场前景广阔。

Advanced performance of Golden Wastewater Recycling Equipmen t
Shenzhen JD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Abstract: Golden Wastewater Recycling Equipment is an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which is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by Shenzhen JDL Environmental
5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Protection Ltd. It is standing-alon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hat both treats and recycles wastewater. It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footprint,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
Key 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Water reuse,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5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