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合集下载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不得选用体重在0.75kg以下的个体为亲鳖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水面0.3~0.5只。 雌雄鳖比例:
雌雄鳖的放养比例为4:1,卵子的受精 率可以达95%以上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放养亲鳖选择在晴天上午。 鳖体常用消毒药有:
— 高 锰 酸 钾 : 浓 度 100mg/L , 浸 浴 5min~10min; —食盐:浓度3%,浸浴10min。 二者可任选一种使用。 放养时将装有消毒鳖的箱或筐轻轻放入 水中,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 。
养殖基地的选择
养殖用水 鳖池的设计及建造 :应符合中华鳖生活
习性的要求,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 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鳖池背风向阳, 便于鳖晒背。 鳖池类型和规格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鳖池的类型
鳖池 面积 类型 m2
朝向 池深 水深 池底 泥砂厚度 池堤 围墙距离 m m 结构 cm 坡度(°) m
疾病预防
生态预防 中华鳖疾病的生态预防包括: a)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养鳖区域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规定; b)控制水质:养鳖池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水色保持黄绿或 茶褐色,用换水和加水方法使透明度不低于25cm,用生石灰调节 pH。
养殖面临困境:发展过快,供大于求;饲料质量参差, 无序竞争;只求数量,忽视质量;苗种走私,种质下 降;同时放养,集中上市。
对策:发展生态养殖,减少温室鳖量;加强种苗管理, 提高种苗质量;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中华鳖的人工孵化
环境条件的选择 亲鳖培育 人工繁殖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亲鳖用饲料有: —配合饲料; —动物性饲料:鲜活鱼、虾、螺、蚌、 蚯蚓、禽畜内脏等,投喂前应消毒处理; —植物性饲料:新鲜南瓜、苹果、西瓜 皮、青菜、胡萝卜等,投喂前应消毒处 理。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日常管理


巡塘 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 逃设施;随时掌握鳖吃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饲 量;观察亲鳖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有行为异常 的或病鳖,及时隔离;勤除杂草、敌害、污物; 及时清除残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查看水色、 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做好巡塘日志。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生态预防 中华鳖疾病的生态预防包括: a)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养鳖场建筑合理,满足鳖喜洁、喜阳、 喜静的生态习性要求;养殖区域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规定; b)控制水质:养鳖池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水色保持黄绿或 茶褐色,用换水和加水方法使透明度不低于25cm,用生石灰调节 pH。 生物预防 生物预防方法有: a)在鳖池中搭配少量鲢、鳙,调节浮游生物量,鲢、鳙鱼种质量 应符合GB/T 11777和GB/T 11778的规定; b)在鳖池中养水浮莲或水葫芦,其量不超过水面的五分之一。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分为: a)体外药物预防:
1)环境消毒:周边环境用漂白粉喷雾或扬洒;池水消毒:每周一次用含 有效氯30%的漂白粉1mg/L~2 mg/L全池遍洒,或用生石灰30mg/L~ 40mg/L化浆全池遍洒,两者交替使用; 2)鳖体消毒:按4.3.4的规定; 3)饲料消毒:对于投饲的鲜动、植物饲料,洗净后用聚维酮碘(含有效 碘1%)30mg/L浸泡15min后投喂; 4)工具消毒:养鳖生产中所用的工具应定期消毒,每周2~3次。用于消 毒的药物有高锰酸钾100mg/L,浸洗30min;食盐5%,浸洗30min;漂白 粉5%,浸洗20min; 5)饲料台与晒台消毒:每周一次用漂白粉或氯制剂溶液泼洒饲料台和晒 台,并在饲料台和晒台周围挂篓或挂袋,漂白粉和氯制剂的用量不超过 全池遍洒的用量。

中华鳖养殖技术雌

中华鳖养殖技术雌

肌肉系统
鳖的肌肉发达,由于水陆运动双向强度要的整合进货,
其四肢,头部,颈部的肌肉特别发达,具有弹性和韧 性。全身肌肉约有150条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口腔,咽头,食道,胃,小肠,泄 殖腔和泄殖腔孔等消化器官及肝脏,胰脏等消化腺。
呼吸系统
鳖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空气由外鼻孔、鼻
孔、鼻腔、内鼻孔、喉头、气管、肺依次进入,再由 肺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血液输入心脏,心脏通入血液 将氧气将氧气输鳖体各部,并同时将废气呼出。
不得选用体重在0.75kg以下的个体为亲鳖
雌雄鉴别及比例
雌;个体肥厚,圆形,尾部较软,不能露出裙边外。 雄:个体狭长,背隆起,尾部长硬,能自然露出裙边外。

雌:雄=3~4:1
雌 雄 鉴 别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水面0.3~0.5只。 雌雄鳖比例:
雌雄鳖的放养比例为4:1,卵子的受精率可以达95% 以上
产卵场所
鳖池边与围墙之间应留有1.5~2.0m宽的空地(池的两
短边可少留)。在产卵场南北两长边靠近围墙处,设 置长200cm,宽50cm,深10cm的砂盘,每个砂盘可供 25~30只雌鳖产卵用。设置砂盘的数量,应根据鳖池面 积和雌鳖数良而定。
晒台
常见晒台有以下几种形式:
a)利用池坡在池边向阳处用砖块或水泥板与水面 相接处,做成与池边等长,宽lm的长条形斜坡;
鼋属 鳖科 鳖属 中华鳖
山瑞鳖
鼋(yuan)
中华鳖
山瑞鳖
中华鳖与山瑞鳖特征比较
中华鳖
体型 较扁薄,个体较小, 行动较敏捷。 绿色,无黑斑。无疣粒, 背部 比较光滑,后半部的边 缘较窄而薄 。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甲鱼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王八,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养殖甲鱼的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甲鱼养殖技术一、亲鳖饲养:亲鳖一般以6龄左右为宜。

放养的亲鳖雌雄比例以3:1为好。

此时要正确?识别雌雄,性成熟的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到裙边以外,雄鳖尾尖,可伸到右?裙边以外。

放鳖前先放干池水,用石灰消毒,过半个月再注水放养,亲鳖可在?浅水池中用0.1%福尔马林消毒1次,每亩放养300~400只。

二、投喂饲料:根据甲鱼品种的食性、生长阶段所要求的比例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拌在一起,再投饲。

现介绍几种饲料的配方。

①豆饼粉5公斤,蚕蛹粉10公斤、浮萍、米糠25公厅配合成的伺料,甲鱼?较喜欢吃。

②水花生切碎煮烂后,捣成粥状,然后加入适量的米糠,少量食盐和苏打?粉等拌匀配合成饲料。

③30公斤牛粪、7.5公斤米糠、6.5公斤糠饼、2.5公斤花生麸、1.5?公斤麦麸。

1公斤鱼粉、1公斤蚕蛹粉和少量粘合剂,可提高利用率,易于甲鱼?消化吸收。

④20%黄豆蔓、20%稻壳类、10%蚕沙、15%菜籽饼、35%甘薯,制成?配合饲料,甲鱼喜食,增重快。

⑤20%稻谷、30%麸皮、10%黄豆、40%统糠配在一起,每50公斤原料?掺上1公斤食盐、40克磺胺,制成膨化颗粒饲料,饲喂甲鱼效果好。

⑤以鱼虾、蚯蚓、动物内脏、螺肉、蛙鼠蛇肉为主,配以熟麦粒,饼类及瓜菜等,效果最佳。

甲鱼养殖的注意事项一、水温控制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二、饲料投喂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共67页文档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共67页文档
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鳖的饲养方法,鳖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鳖的饲养方法,鳖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鳖的饲养方法,鳖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现在有些地方养鳖业发展较快。

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鳖的饲养方法,看看鳖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稚鳖的饲养管理稚鳖是指刚出壳到体重50克以内的鳖。

稚鳖出壳8--10小时后,给供清水,水深l厘米,开始喂少量熟鸡蛋黄。

经12-24小时转入池内,进行人工投料喂养。

可投喂红虫、摇尾幼虫、小糠虾等浮游动物。

每天投食量为鳖体重的5%-10%,一天投喂几次。

若用配合饲料,其日喂量为鳖体重的5%左右。

在稚鳖管理上要做到三点:(1)保持池水清洁,最好3-5天换水一次;(2)夏季高温应在池边搭凉棚;(3)越冬管理是保成活的关键,为提高成活率应采用人工诱导产卵,缩短产卵季节和孵化时间,增长养殖时间,使稚鳖入冬前体重10克以上;并创造保温条件,使池温保持在25℃左右,以利稚鳖继续生长。

二、幼鳖的饲养管理越冬后的稚鳖长到100克为幼鳖。

幼鳖对死鱼、虾、螺蚌、蚯蚓、昆虫、动物内脏和青菜、南瓜等植物嫩叶以及豆类、玉米粉、米饭等均喜欢吃。

所以要荤素搭配。

动、植物饵料可按1:1的比例为宜。

日喂次数是:水温在16-25℃时,喂一次,下午3-4时;水温26-32℃时,喂两次,上午9-10点,下午4-5点。

喂料节约为池中鳖体总重量的10%左右。

喂料要固定在饵料台上,台可设在水面下5-10厘米处。

100平方米水面,可设2-3个饵料台,每亩水面设5-7个料台。

要经常打扫饵料台的残余渣子和杂物,保持池水的可见度在40厘米为宜。

三、成鳖的饲养管理越冬后个体重达100克以上的为成鳖。

可每天下午4-5点定时投喂。

饲料来源广泛,活的,死的,生的,熟的动、植物饲料均可投喂。

食量随温度变化,水温17-25℃时,食量最大;水温30℃,食量下降,可日投喂两次。

投食量以池中鳖体总重量的5%-15%为宜。

每天应分早、中、晚二次巡池,详细观察鳖的活动,天气,水温,水质,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

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

健康养殖是根据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模拟自然界中华鳖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以投喂鲜活饵料为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生产出接近野生的、高品质的商品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达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养鳖场地的选择和设计建造1.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方便处建场,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要求。

2.养鳖场应建有亲鳖池、成鳖池、孵化房、稚鳖池、幼鳖池和生活用房。

亲鳖池、成鳖池要求是土池池底,土质以沙壤土为宜,淤泥厚度不超过15厘米,池底平坦,池深为1.2~2.5米,面积2000~3335平方米,池上四周做防逃顶板,根据需要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

亲鳖池池中设有产卵场,产卵场上堆30厘米厚的细沙。

孵化房面积4~6平方米,并有控温设施,要严防蛇、鼠等进入。

稚鳖池面积4~10平方米,深0.5米,池底铺5~10厘米的细沙。

二、人工繁殖技术1.亲鳖的选择和饲养选择体重1公斤以上、体质强壮、无病无伤的野生鳖,雌雄比例4~5∶1,每667平方米放养密度200~300只。

饲料以新鲜的小鱼、虾、螺、蚌、动物内脏为主,并辅以少许植物性饵料生物,日投喂量占鳖体总重6%~8%。

2.采卵在产卵季节的上午,到产卵场沙堆内挖出受精卵,将受精卵(卵壳内出现白点)以动物极朝上轻放入集卵箱中整齐排列。

采卵前,箱底铺2~3厘米厚的细沙。

采卵后,应将细沙盖住受精卵,并平整产卵场内的沙堆,以便于下一次采卵。

3.孵化孵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孵化箱底部应留有滤水孔。

二是细沙要洗干净,粒径0.5~0.7毫米,含水量为7%~8%,生产中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三是温度最好控制在33~34℃,36℃以上或22℃以下胚胎发育中止,孵化积温大约为36000℃。

四是孵化环境的相对湿度为81%~82%,可通过喷水来控制。

在产卵和孵化用沙的消毒过程中,可用铁丝网选出粒径0.5~0.7毫米的河沙,用水洗净泥晒干,用0.3%高锰酸钾均匀泼洒。

鳖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二)

鳖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二)

鳖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二)二、苗种放养(一)苗种放养密度的规定根据养殖方式和规格的不同,放养密度可制定为: 1.从苗直接养成成鳖,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

2.从苗培育成鳖种,平均每平方米25只,前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

3.从鳖种养到成鳖,精养水泥沙每平方米5只,如是泥塘精养为每平方米1只。

4.鱼鳖混养从鳖种到成鳖每1.5平方米1只。

(二)苗种质量的选择要求养殖的中华鳖苗种质量应是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体色鲜润,品种优良,产地明确。

不要去养未经海关检疫或不知来路的境外鳖。

(三)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放养前养殖的池塘须认真清塘消毒,一般工厂化控温室中的环境和池塘消毒可先把池水放干使池底干燥,然后在放养前10天用市售的百毒杀或喷雾灵直接喷洒消毒即可。

而室外,池塘如是水泥精养池,可在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每平方米0.1千克化水泼洒消毒。

如是室外土池,可先把池底的水排干后太阳下曝晒10几天,然后用生石灰每平方米0.3千克干法清塘即可。

如是池水无法排干的泥塘,可用二氧化氯按说明方法带水清塘消毒。

2.培肥池水鳖的苗种放养一定要肥水下塘,其好处是有一定的肥度和绿爽的水质,使苗种下塘后会有一种安全感,特别是肥水中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可供苗种吞食,有促进生长作用,同时培育一定的生物量对控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鳖苗放养切忌清水下塘。

肥水的方法,如是在工厂化采光温室里,可在放养前10天注水肥水,可先在池底撒少量泥土作为肥水的载体,然后引些外塘河的上层水。

也可用尿素和磷肥各50%合剂使水体呈5毫克/升的浓度泼洒肥水。

肥水的标准为,水呈浅绿或棕绿色,透明度室外池塘不超过35厘米,室内池塘不超过20厘米。

PH7~8。

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四)苗种放养1.放养前鳖体消毒鳖体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病措施,苗种的鳖体消毒可用3%的盐水浸泡10分钟就可,2.放养鳖体消毒后应马上放养于池中,切忌长时间高密度集养,放养时如是鳖种可贴着水面任其游走,如是未开食的鳖苗,可直接用手捧起撒手池中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引用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2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3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GB/T 19630.4 有机产品第4部分:管理体系
GB/T 11777 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T 11778 鳙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SC/T 1010 中华鳖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规程
SC/T 1047 中华鳖配合饲料
2、环境条件
2.1 养殖基地条件
水源充足,无“三费”污染,进排水沟分开,鳖池集中连片,通风向阳,符合NY/T 391的规定。

2.2 养殖用水
水质清洁,无“三费”污染,符合NY 5051的规定。

2.3 鳖池类型和规格
鳖池水深2-2.5米,面积3—10亩,符合SC/T 1010的规定。

2.4 防逃设施
0.8-1.0米红砖水泥围墙,符合SC/T 1010的规定。

2.5 产卵场所
露天方式,符合SC/T 1010的规定。

2.6 晒台
在池边向阳处用砖块或水泥板与水面相接处,做成与池边等长,宽1m的长条形斜坡。

3、亲鳖培育
3.1 放养前清塘
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
干池清塘:放干池水,清淤,日晒3d~5d,在池角挖坑,用生石灰100g/㎡,以少量水化成浆全池泼洒,之后用铁耙耙一遍。

隔日注水至2m~2.5m,5天后即可放鳖。

带水清塘:水深1m,用生石灰200g/㎡,在池边溶化成石灰浆,均匀泼洒,5d后即可放鳖;
3.2 亲鳖
3.2.1 来源
江河野生性成熟鳖。

3.2.2 选择
选择外形完整、无伤残、无畸变,体色正常,皮肤光亮,裙边肥厚、有弹性,体重1kg~3kg,无病、体质健壮的鳖作为亲鳖。

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出裙边;体厚,后腿之间距离较宽。

雄鳖尾长而粗壮,能自然伸出裙边;体较薄,后腿之间距离较窄。

3.3 放养
3.3.1 密度
2个/㎡。

3.3.2 雌雄鳖比例
雌雄鳖的放养比例为4~5:1。

雌雄鳖个体大小一致。

3.3.3 时间
晴天上午。

3.3.4 消毒
亲鳖放养前用浓度3%的食盐浸浴10min。

3.3.5 放养方法
放养时将装有消毒鳖的箱或筐轻轻放入水中,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

3.4 饲养管理
3.4.1 投喂
3.4.1.1 饲料种类
亲鳖用饲料以鲜活鱼、虾、螺、蚌、蚯蚓、禽畜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以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等植物性饲料为辅,投喂前均应消毒处理。

3.4.1.2 投喂方法
严格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
a)定质: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
b)定量:鲜活饲料的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5%~10%;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气候状况和鳖的摄食强度进行调整,所投的量应控制在2h 内吃完;
c)定时:水温18℃~20℃时,两天一次;水温20℃~25℃时,每天一次;水温25℃以上时,每天两次,分别为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
d)定点:饲料投在未被水淹没的饲料台上。

3.4.2 日常管理
3.4.2.1 巡塘
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设施,随时掌握鳖吃食情况,以此调整投饲量;观察亲鳖的活动情况,发现有行为异常的或病鳖,及时隔离;勤除杂草、敌害、污物;及时清除残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查看水色、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做好巡塘日志。

3.4.2.2 疾病预防
3.4.2.2.1 生态预防
a)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合理布置养鳖场建筑,满足鳖喜洁、喜阳、喜静的生态习性要求;加强环境监测,使养殖区域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规定;
b)控制水质:养鳖池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使透明度不低于25cm,水色保持黄绿或茶褐色,
3.4.2.2.2 生物预防
a)在鳖池中搭配少量鲢、鳙,调节浮游生物量,链、鳙鱼种质量符合GB/T 11777和GB/T 11778的规定;
b)在鳖池中养水浮莲或水葫芦,其量不超过水面的五分之一。

3.4.2.2.3 药物预防
a)体外药物预防:
1)环境消毒:周边环境用漂白粉喷雾或扬洒;池水消毒:每周一次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mg/L~2 mg/L全池遍洒,或用生石灰30 mg/L~40 mg/L化浆全池遍洒,两者交替使用;
2)鳖体消毒:按3.3.4的的方法进行;
3)饲料消毒:对于投饲的鲜动、植物饲料,洗净后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30 mg/L浸泡15min后投喂;
4)工具消毒:养鳖生产中所用的工具应定期消毒,每周2~3次。

用于消毒的药物有高锰酸钾100mg/L,浸洗30min;食盐5%,浸洗30min;漂白粉5%,浸洗20min。

5)饲料台与晒台消毒:每周一次用漂白粉或氯制剂溶液泼洒饲料台和晒台,并在饲料台和晒台周围挂篓或挂袋,漂白粉和氯制剂的用量不超过全池遍洒的用量。

b)体内药物预防:按NY 5071的规定,使用规定用量的中药制剂(一般为0.3g/公斤体重),如:青板黄柏散、大黄芩柏散等,抗生素加入饲料中投喂,每月一次,每次5d。

4、人工繁殖
4.1 产卵
4.1.1 产卵条件
1)产卵季节为5-7月份,符合SC/T 1010的规定。

2)产卵温度在20-30℃之间。

3)产卵环境保持安静。

4)产卵场沙层湿度适宜,含水量约为7%,即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准。

4.1.2 产卵量
每公斤年产卵量为50个左右。

4.2 收卵
用木筷捡入卵盘。

4.3 孵化
恒温32℃孵化。

5、稚鳖饲养
5.1 放养前准备
5.1.1 鳖池消毒
冲洗净鳖池,用生石灰150mg/L~200 mg/L或漂白粉10mg/L 泼洒消毒。

试水后放入稚鳖。

5.1.2 放入漂浮性水生植物
水葫芦或水浮莲经漂白粉5 mg/L~10 mg/L或高锰酸钾100 mg/L(水温20℃)消毒后,放入稚鳖池,数量不超过池水面的三分之一,为稚鳖提供保护、遮荫、晒背场所。

5.2 稚鳖放养
5.2.1 稚鳖质量要求
无伤病、无残次、有活力的稚鳖,同一稚鳖池的鳖规格应整齐。

5.2.2 鳖体消毒
放养前的稚鳖用高锰酸钾20 mg/L浸浴20min。

5.2.3 放养方法
按3.3.5方法进行。

5 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只~12只。

5.4 饲养管理
5.4.1 投饲
5.4.1.1 饲料种类
无毒、无污染的新鲜动物肝脏、蚯蚓、浮游动物。

5.4.1.2 投饲量
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5%~8%。

5.4.1.3 投饲方法
定时定量把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日投3次,早、中、晚各一次。

5.4.2 日常管理
5.4.2.1 巡塘
按3.4.2.1的方法进行。

5.4.2.2 水质调节
按3.4.2.2的方法进行。

5.5鳖病预防
按3.4.2.2的方法进行。

5.6 越冬
土池灌水50-80cm。

6、幼鳖饲养
6.1 放养前准备
按3.1的方法进行。

6.2 放养密度
8-10个/㎡。

6.3 放养方法
按3.3.5的方法进行。

6.4 饲养管理
按3.4的方法进行。

7、食用鳖饲养
7.1 放养前准备
按3.1的方法进行。

7.2 放养密度
3个/㎡。

7.3 放养方法
按3.3.5的方法进行。

7.4 饲养管理
按3.4的方法进行。

8、鳖病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抓好病害防治。

8.1 鳖病预防
按3.4.2.2的方法进行。

8.2 病鳖处理
发现病鳖立即隔离,并作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