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富永顺:立人学校九年英语教师

序言

人恒过,然后能改。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们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是因为粗心大意;或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或是因为训练不足,等等。那么,有没有方法帮我们改正这些缺点呢?有。那就是整理错题笔记。

一课题研究概述: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有的还不止考过一遍,最终还是错了。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漏洞。那么如何弥补这些漏洞呢?凡是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因而整理错题笔记不失为一个良策。

(二)整理他笔记的价值与意义

错题笔记是对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可能很多同学会说,这些错误就让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样吗?将来看卷子就是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统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效用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是当我们对错误进行了总结之后。比如,我们将英语错题笔记上的问题总揽一下,可能很容易就发现,一遇到完形填空的问题,自己就很容易出错。那么,我们在这部分的基础方面就需要下点功夫了!

很多学习比较浮躁的同学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做错了。但是,认识往往不是很深。有时,即使让他马上重新做一遍原来的题目,可能还是拿不到满分。这时,建立错题笔记,将错题抄录下来,并重新做出就显得很有检验效果了,而且很有巩固作用。

错题笔记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会让自己对这一类错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对于一些题目很长的错误,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做法。

整理错题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特点。经过整理的笔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

整理错题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通过错题笔记的使用,可以

提高思路质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级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一旦复习考试,花点时间把笔记本翻翻,眉目清楚,中心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地方一目了然,大大省去了考前突击查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笔记的良好习惯;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学会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学会利用错题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2如何利用错题笔记

二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我校九年三班、九年四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总结反思法为辅,结合科学比较的方法来总结整理错题笔记的最佳方法以及学生整理利用错题笔记前后的学习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程序

1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

A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双色笔

B使学生明确错题本所要记录的内容

C使学生熟悉错题的记录方式和方法

2课题研究的步骤

A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试用错题笔记记录错题

B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熟练使用错题笔记

C学生会运用错题笔记纠错、复习

D比较学生使用错题本前后的学习状况,得出结论

3课题研究的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组内分工

1富永舜老师负责九年三班、九年四班的实际研究;

2夏明老师负责九年九班、九年十班的实际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做好记笔记的准备工作

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让学生给每一门课程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不要在同一本里同时记几门课的笔记,这样会很混乱。最好用16开的活页夹子当笔记本,各科放在一起,带一个本去上学就可以了,而且整理时也很方便。

2错题本所要记录的具体内容

a易混易错的单词、词组、短语;

b易混易错的语法等知识点;

c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题;

d答题方式和技巧;

e错误的类型;

3错题笔记的记录格式

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1/3或1/4的空白。左侧的大半页纸用于做课堂错题记录。右边的空余处用于课后做笔记的拾遗补缺,写上与左边笔记内容相关的问题,如错误原因、正确答案、问题的重点、难点、复习要点等,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给每科的活页纸分别编号,可根据自己

的习惯做记录。

4双色笔的准备

准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改正的时候,黑色笔抄题(一定要亲手抄题),蓝色笔书写改正过程,红色笔做批注(内容是没记住的知识点,公式和感想等)。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2整理错题本的方法

常见的“错题本”有三种类型:一是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二是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的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三是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四是活页型,也是最灵活、最方便整理的一种类型。

(1)整理笔记主要应当做到三点:

a要系统

课堂上随手草记的错题内容,由于为了争取时间,不影响听课,往往次序失当,轻重不一,缺乏系统性。课下整理的错题笔记,应当是一个知识的体系。当然,这里说的“体系”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是和课本上的知识体系相一致,也可以和老师讲课的体系相一致,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理解之后所悟出的和前面两个体系不同的体系。

b要完整

整理笔记时首先是把课堂上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补充上,记得不太准确的更正过来。但是,完整并不是繁琐,仍要求简洁,中心突出,内容精练。

c要留出副页

笔记留副页,或者是留出一页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空白处,无论是课堂错题笔记、课后整理的笔记都是需要的。副页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听课时产生的见解或体会,易出现的错误(以提醒自己),易混淆的概念(以示区别),温习笔记时产生的见解和体会。

②复习时发现的自己掌握不够好或忘记的内容和问题;复习中产生的见解或体会。

③从课本以外的同类书中摘录的与笔记内容有关的内容,比如参考书和精解中重要和边缘知识,象字词辨析,甚至竞赛和奥赛等拓展内容等。

④补充课本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

总而言之,整理错题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而不是课本的节录。

3其整理步骤为:

a 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本”,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b 记录方法。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章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章碍(即错误原因)。

c 必要的补充。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对“错题本”中的错题,不一定说订正得非常完美了,就证明你这一知识的漏洞就已经弥补好了。对于每一个错题,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

d错题改编。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老师编出来的,既然老师能编,我们作为学生的,当然要能学会如何去改,这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初始阶段,同学们只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改动。

e活页装订。将“错题集”按自己的风格,编号页码,进行装订,由于每页不固定,故每次查阅时还可及时更换或补充。在整理错题集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为完成差事而搞花架子,整理时不要在乎时间的多少,对于相关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是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本”,你将学会如何学英语、如何研究英语,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将来的学习中会犯错误,真正做到“吃一长一智”。

4如何利用错题本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英语复习时“错题本”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时一定要多回头看,以后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时间间隔自己决定,比如一周,也可以两周或一个月。复习时对完全弄懂的题划掉,还没有明白的题做上标记,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长此以往可以进行二轮、三轮甚至多次的“筛选”,直至这些题目你完全掌握,以后考起试来你会感到进步明显,收获颇丰。

错题本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本”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本”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故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

四预设研究的成果

1使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笔记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学会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3使学生学会利用错题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整理错题笔记

七年英语

富永顺

范里安经典总结

01.市场 ? 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 ? 竞争市场 ? 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 ? 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 ? 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 短期/长期 02.预算约束 ? 预算约束;消费束 ?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 ? 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 ? 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 ? 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也可将m限定为1。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 ? 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 P37例子:食品券计划 ? 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 03.偏好 ?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

? >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 ? 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 1:完备性公理:A>=B或B>=A或A~B 2:反身性公理:A>=A 3:传递性公理:A>=B,B>=C,则A>=C ? 无差异曲线;弱偏好集 ? 表示不同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 在无差异曲线上画箭头表明更受偏爱的商品束 ?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有固定斜率 ? 完全互补品:以固定比例一起消费,无差异曲线呈L型 ? 厌恶品: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带来负效用 ? 中性商品:无所谓有或无,不带来效用 ? 餍足:对于消费者来说有那么一个极佳的消费束,就他自己的偏好而言,越接近这个消费束越好。该点即为餍足点或极佳点 ? 离散商品:一种只能以整数量获得的商品,是否强调其离散性取决于我们的应用 ? 良好性状无差异曲线: 1.单调性(多多益善):意味着斜率为负 2.凸性: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爱x1,x2)~(y1,y2),0==(x1,x2) 凸状集;严格凸状 ? 边际替(MRS):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测量人们的边际支付意愿 ? 边际替代率测量商品2的数量 ? 你应付多少取决于商品价格,你愿付多少取决于偏好而非价格。最终购买一个商品,实际支付多少取决于你对该商品的偏好以及你面临的价格。为获得一小部分额外商品,你愿意支付多少只取决于你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展示了一个递减的边际替代率 04.效用 ? 效用函数: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字,使得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派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的办法。效用指派的惟一重要特征在于它对商品束进行的排列。数值只在排列时有意义,它们之间的差额无关紧要(序数效用) ? 单调变换:是以保持数字次序不变的方式将一组数字变换成另一组

学习错题笔记整理方法

1. 错题本绝对不能代劳,不能是父母帮助抄录题目,不推荐电子版打印稿,要 2.孩子自己手抄! 抄录题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题过程,在抄的时候,孩子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再把题干过一遍,想一想,当时怎么就做错了呢! 退一万步讲,抄题,很辛苦是吧,那以后就少做错一点! 这也是内在动力有木有! 学习本来就是个人事情,如果这块要代劳那块要辅助,跟从妈妈嘴里接咀嚼过的食物有什么区别? 另外,逐渐造成的依赖该怎么解决?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没人帮忙抄题,那 就不做错题本了?! 电子版打印稿问题,统一“宋体,五号”字会比手写字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我估计“加粗、下划线、波浪线、文字底纹”等齐上阵也不会有黑、蓝、红三色 签字笔带来的视觉冲击大。而且,自己亲手一字一字写出来的,都是血泪的经验教训,珍贵的不能再珍贵了! 3. 错题本得是自己总结的! 很多人热衷于收集状元笔记本、错题本,之后呢?把那些高端大气的本都背 下来吗?再后呢? 打个比方,不是你自己的小孩,你会对他有特殊感情吗?一般人都不会。那拿着别人总结的错题本,除了敬佩和瞻仰,你还能得到什么,, 当然,我鼓励观摩经典错题本,学学成绩好的同学是怎样有效记录错题本的,但是,只有自己错的题,自己从头到尾重新想一遍,再写一遍之后才能让你明白:这道题为什么就错了! 4. 不要想着周末找个整块的时间一起总结! 这句话的最后结果就是:周末到了,啊呀,这么多题?! 要抄到什么时候啊,算了,挑几道写上去得了,, 作业、卷子再发下来就先自己琢磨,订正错题,自己总结哪里错了,记下来! 不会的题,等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 听完后跟之前的题一样,全都记下来! ( 不认真听,下次还错,不仅得再记,还得听老师父母唠叨“这题你怎么又 错了*&#¥*@%*”*) 下了课,抄一道题,才要多久! 但这就够了,整理错题本原本就是个琐碎的 活儿,剩下的就是坚持! 化大任务为小任务,各个击破! 如果写5 道题需要20 分钟,写50 道题肯定不会是200分钟( 要喝水、要休息、要活动一下,, 自己给自 己找理由,那借口海了去了) 5. 推荐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错题 我们的大脑对颜色等有对比的事物记忆效果更好,题干一个颜色,陈述错误一个颜色,真正错误一个颜色——刚好黑、蓝、红,整理好了,除了便于复习与 记忆,错题本还能赏心悦目呢?(我不会告诉你们,高中时就老捧着自己的错题本,不是要看题,而是欣赏我那整洁美丽的错题本,,)

0037美学自考考点整理(超详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一)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 代表人物: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作品:《大希庇阿斯篇》(西方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著作) 影响:从柏拉图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就成了美学的主要问题和对象 美学在古希腊没成为一门学科,但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 (二)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作品:《美学讲演录》(朱光潜先生译为《美学》)“美的艺术哲学”(philosophy of fine art) 理论: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 问题是研究艺术已经有了艺术学艺术原理,为什么还要美学? 回答是要从哲学的高度研究艺术,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艺术的美,有一种哲学的品格和高度,因而有很多美学家认为美学就等同于艺术哲学。 (三)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1、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起源:英国的经验派 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即分析哲学)认为只有能够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够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 (1)分析哲学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 后期提出一个著名命题:“语词的意义即用法(或译‘在其使用中’)” 认为“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审美反应”→这实际上把美学研究的重点专项人们的审美经验。 (2)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艺术即经验》 主张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的研究对象 (3)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 主张放弃对美作形而上学的探讨,而强调对人们的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强化习题详解(均 衡)【圣才出品】

第16章均衡 16.1 复习笔记 1.市场均衡 (1)均衡的定义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借用其他学科名词的例子,均衡这一概念就是马歇尔从物理学中借用的一个概念,均衡原指由于受到大小相同而作用相反的两种力的作用而使得物体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指的是在市场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市场力量:需求和供给,当需求恰好等于供给时,市场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2)均衡的分类 市场均衡分为局部市场均衡(亦称马歇尔均衡)与一般市场均衡(亦称瓦尔拉斯均衡)。本章主要研究局部均衡。如果用D(p)表示市场需求,S(p)表示市场供给,则达到均衡时,就有D(p)=S(p),称满足这一等式的价格p*就是均衡价格,q*=D(p*)=S(p*)就是均衡产量。同样,利用反需求函数和反供给函数,均衡就可以表示为:p S(q*)=p D (q*)。 2.税收对均衡的影响 (1)征收从量税时市场均衡的条件和征税的影响 ①从量税的定义 从量税是指对购买或出售的每单位商品征收一定量的税收。

②征税后的市场均衡条件 在征收从量税时,市场达到均衡的条件是(其中p S 和p D 分别表示供给价格和消费者的购买价格,t 是税收): ()()D S D S D p S p p p t =???=+?? 由此可以解得均衡时的产量以及相应的价格。 ③图形分析 由谁来支付税收并不影响均衡的最终结果,但是会影响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16-1所示(在A 图中,对消费者征税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B 图中,对生产者征税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图16-1 征税的影响 (2)征收从价税时市场均衡的条件和征税的影响 ①从价税的定义

美学原理笔记

美学原理笔记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第一种,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第二种,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来源于黑格尔。《美学》(在英文版里译成“美的艺术哲学”) 第三种,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它分为两个层次: 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从客体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这个传统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认为关于“美”、“善”之类的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即经验》。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强调对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中国有李泽厚。 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也是偏向于主观方面,关注的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就成了审美心理学。如德国的费希纳,《实验学美》、《美学入门》,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中的心理学问题。其学生荣格把无意识改为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理论。 第四种,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中国的蒋孔阳《美学新论》。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并非所有的有审美因素的现象都等于审美现象。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艺术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艺术美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审美现象,而不是游离于人的审美活动、固定不变的美的现象。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自然只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不存在审美意义。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和生成的。 科技美——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审美现象。 审美形态多种多样。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能把丑、荒诞、惊颤等形态包括进去。“丑”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美而转化。19世纪才有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的出现。 说审美现象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等于说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其中艺术活动是最高级、最典型的形态。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它包括三个层面:⑴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⑵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⑶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首先,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 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因为美学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把它作孤独的研究,它和许多学科有交叉,有相互渗透、影响和综合。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包含着哲学的品格。另外,它与艺术也有分不开的联系。它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的,并且不断从各种艺术之中汲取营养。它和自然科学也有很多联系,不断受到科学新发展的推动和科学新方法的启迪。美学也和艺术的各个门类也开始结合起来,各种具体门类的美学不断生长出来,美学更加丰富。由此可见,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综上所述,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错题整理(二)

物理错题重组卷(二) 考查范围:辅导小题限时:120min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上面放置一小铁块,现有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于铁块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铁块与长木板都向右运动,且两者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B.若水平力足够大,铁块与长木板间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C.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D.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仍将保持相对静止 2.如图所示,在x轴的上方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在x轴的下方等腰三角形CDM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由内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其中C、D在x轴上,它们到原点O的距离均为a,θ=45°.现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设P点到O点的距离为h,不计重力作用与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则粒子垂直CM射出磁场 B.若h=,则粒子平行于x轴射出磁场 C.若h=,则粒子垂直CM射出磁场 D.若h=,则粒子平行于x轴射出磁场 3.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相连,放置在一个光滑的半球面内,已知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m.细杆长度是球面半径的倍.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15° B.杆对a、b球作用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 C.杆对a、b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mg D.半球面对a、b球的弹力之比为

4.如图所示,滑块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质量为M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B.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要使小球B能相对斜面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恒力F水平向右就可以 B.恒力F水平向左时,临界条件是绳子刚好松弛 C.恒力F水平向右时,小球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M+m)gtan θ D.恒力F水平向左时,满足F≥(M+m)gcot θ 5.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如图所示.P点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一点,假定在P点正下方有一空腔,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就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离,这种现象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如果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因石油密度远小于球形区域周围均匀分布的岩石密度ρ,所以,球形区域可看作空腔.已知引力常量为G,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石油会导致P点重力加速度偏小 B.有石油会导致P点重力加速度偏大 C.P点重力加速度反常值约为 D.石油的储量与深度会影响重力加速度的反常值 6.真空中有一正四面体ABCD,如图MN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现在A、B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Q的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试探电荷+q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试探电荷+q的电势能降低 B.将试探电荷﹣q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不做功,试探电荷﹣q的电势能不变 C.C、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D.N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平行AB且跟CD垂直 7.如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方固定着电荷量大小相等的两个点电荷,一个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恰好围绕O点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O、q1、q2在同一竖直线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第一章复习笔 记 第1章市场 1.1 复习笔记 1最优化和均衡 在分析人类的行为时,需要有一种作为分析基础的框架。在多数经济学中使用的是一种建立在以下两个简单原理上的框架: (1)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2)均衡原理:狭义地讲,均衡就是在市场中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市场机制的充分调整下达到的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1)保留价格 某人为他消费的第i个单位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保留价格。或者说,一个人的保留价格是他对于买或不买有关商品并不在乎的价格。 (2)个人需求曲线 如果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对第i单位的商品,假设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留价格是r i,于是在价格-商品坐标图上,标出

对应的点(Q i,r i),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得到了需求曲线(这是一条折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离散物品的需求曲线 (3)市场需求曲线 把整个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水平加总后,就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通常,由于整个市场上的消费者非常多,而且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也不完全一样,但是相互之间保留价格很接近,所以加总后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光滑的,如图1-2所示。

图1-2 市场需求曲线 (4)市场供给曲线 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每个厂商都愿意供给一定的商品数量,把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 3均衡市场 (1)竞争市场 该市场中有许多独立的消费者和商品的供应者,市场价格与每家厂商的产量无关。 (2)市场均衡 当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达到均衡。从图形上来看,就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交点对应的分别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物理错题整理三

物理错题重组卷(三) 考查围:长郡小题限时:120min 1.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一绝缘轻绳拉着一个带电小球,绕轴O在匀强磁场上中做逆时针方向的水平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俯视如图所示,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关于小球在绳子断开后可能的运动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带正电,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 B.若带负电,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 C.若带正电,小球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变小 D.若带正电,小球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增大 2.如图所示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的示意图,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其半径均为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为R,且R=3r.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绕到A轮上.倒带时A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轮是从动轮.经测定磁带全部绕到A轮上需要的时间为t.则从开始倒带到A、B两轮的角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 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在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 A.当A、B的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的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A、B的加速度相等 4.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体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A.绳的拉力减小,b对a的压力减小 B.绳的拉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 整理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考研指定参考书)考研复习读书笔记浓缩精华 版 1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2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 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3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 ·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边际替代率(MRS)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 4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Δx2/Δx1=-MU1/MU2,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表示。 ·如果观察到若干消费选择,就可能估计出产生那种选择行为的效用函数。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选择,以及估计新的经济政策对消费者的效用。 ·如果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上面临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就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并因此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交换这两种商品。 6需求 ·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取决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正常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随着增加的商品。低档商品是那种在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减少的商品。 ·普通商品是那种在其价格上升时需求降低的商品。吉芬商品是那种在

初中中考物理和化学状元笔记(284页)电子版大全

中考状元笔记 物理

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自己以学习为快乐。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祝大家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艺术即经验笔记整理

第一讲活生生的人之一艺术哲学的基本任务 the live creature BY ONE of the ironic perversities that often attend the course of affairs,the existence of the works of art upon which forma tion of an esthetic theory depends has become an obstruction to theory about them.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常有这么一种反常现象,审美理论本身脱胎于艺术作品,后者却偏偏拒绝理论的阐释。 艺术拒绝阐释的两个原因: 1.把艺术当做物理产品 弊端:产品所有的意义都凝聚在物理作品中,与人的经验没有关系。 杜威认为,艺术应该与经验联系,物理只是一种体现。 2.艺术的完美和声名 “活生生的人”用的是creature,主要用来突出人和生物的连续性。 艺术与经验隔离的后果及艺术哲学的任务: 1,造成看不清艺术的意义;一片黑色的图 2.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回复艺术与经验的连续性;连续性是经验主义美学的重要范畴。 恢复工作的第一步工作: 1、研究与艺术无关的条件 2、需要理解和洞察想要了解花儿是怎样开的 原始艺术的目的: 1.美,是因为成为一个人的经验 2.满足宗教、纪念、家庭等生活需要 e.g巴台农神庙。如果一个人想如果一个人想对巴台农神庙的审美经验做出理论说明,那他一定要认识到神庙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他们是神庙的建造者,是享受着神庙的人,也是满意于家庭温暖、街道上恬然行走的人。 生活中尚未开发出来的美: 1、需要兴趣和专心致志。和庄子、禅宗的专注接近 若想理解那种为人普遍接受、具有完美形式的美,就必须得从尚未开发的美入手,从令人目不转睛、耳无旁骛的事件和场景入手;在人专心看和听的时候,这些事件和场景就会不断激发起他的兴趣,给他无穷的享受。 2.需要参与,而不是“旁观者”,联系毕达哥拉斯的说法 生活就像是一场体育比赛,有些人作为摔跤手登台亮相,有些人作为小商小贩借机发财,但其中最好的就是作为观看者进行观赏。 3.美在过程。 柯勒律治对诗歌欣赏者说的那番话,同样适用于所有身心沉醉于活动中的人:“一个人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想继续读下去,不仅仅、或主要不是出于某种惯性的猎奇心理,也不是急吼吼地想尽快知道结局;他想读下去,是因为阅读行为本身就很让他愉快。 生活的乐趣与乐趣丧失的原因: 1、失去专注、热爱 2、市场环境。西马、马克思异化理论 eg.看不清的一张图 很多时候,产品提不起使用者的审美兴趣,不能总归咎于产品生产者,而更应由市场环境承当责任,因为正是这种环境决定了产品的设计。 艺术与生活隔离的错误观念: 1.表现:把艺术看的高高在上,博物馆艺术 2、后果:大众的低级趣味。阿多诺双休日艺术的批判 将“艺术”看得高高在上,并对其顶礼膜拜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影响深远,以致如被告知,人们不经意间的娱乐活动之所以带来满足,是因为里面至少部分地包含着美时,他们听了非但不觉得开心,反而会生出反感,仿佛受到了嘲弄。对今天的普通人来说,最具活力的艺术是那些他不认为是艺术的东西:比如电影、爵士乐、搞笑的连环画,特别是那些有关桃色花边、凶杀、绑架的报道。人们向往着愉悦的经验,对它有着不可遏止的冲动,但他们又总觉得艺术应该和博物馆、美术馆连在一起,结果无奈之余,冲动也只好在日常环境当中寻找发泄了。许多人其实也反对那种博物馆艺术的观念,可他们又总是不自觉地奉行这种错误主张;将艺术从普通生活经验的对象与场景中分离出来,就是产生这种流行观念的根由。对此,许多理论家和批评家非但不加抵制,反过来却以坚持此观念为荣,甚至不遗余力地予以追捧。可事实上,只有当艺术杰作与普通行业中的产品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它们才会得到充实而深刻的赞赏。而那些有教养的人所认可的美的艺术,由于高高在上,在老百姓的眼里未免苍白无力,这时,他们对美的渴望很有可能转移到那些低级、庸俗的趣味上去。 艺术的昨天和今天: 1、在以前生活中,今天在生活外 2、物质与精神的际遇 3、生活关键时刻的显现 eg两个女神的雕像 比如对许多人来说,在“精神”、“观念”这类字眼儿周围,环绕着一层让人肃然起敬的神秘晕光,相比之下,“物质”的境遇却每况愈下。 (奢侈品?)这些物品不过是高超技能的显示,是当时族群生活、神灵崇拜、欢筵斋戒、战争狩猎的呈现,是所有穿插于生活之流中那些关键时刻有节奏的突显。 以戏剧、音乐、绘画、建筑为例,说明其与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

物理九年级错题整理

物理九年级(上)课时作业本 错题整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1课时 杠杆(一) 1、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1和阻力臂L2,请你作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 2、把羊角锤看做杠杆,如图用羊角锤拔钉子,O 为支点,画出在A 点施加的最小力F 的示 意图及其力臂 L 。 (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 第2课时 杠杆(二) 1、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杆上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当A 点挂个钩码时,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 B 点挂5个钩码 B: C 点挂4个钩码 C: D 点挂1个钩码 D: D 点挂2个钩码 2、如图所示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 =1000 N ,运泥土时从A 点竖直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 1,则:

(1)F1的力臂l1的大小是多少? (2)F1的大小是多少? 3、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 倍。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N,动力臂是10cm,当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N。 4、有一杠杆经过调节,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在A点悬挂三个钩 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 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 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N;如改变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平衡,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 。 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m,OB=0.2m,A点处挂一个 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G,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物体G的重力大小为N,力F大小为N.若保持力F的方向不变, 将B点向A点移动,则力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 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杠杆仍能平衡 B: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D: 无法判断 7、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 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强化习题详解(福 利)【圣才出品】

第34章福利 34.1 复习笔记 1.总论 由于帕累托效率并未涉及人们之间的福利分配,所以把一切都给予一个人肯定是典型的帕累托有效,但在其他人看来这未必就是合理的配置。在这一章阐述了福利函数的概念,它提供了一个把不同消费者的效用“加总”的方法。更一般地说,福利函数提供了一个对不同消费者的效用集合进行排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社会是如何在多种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中进行选择的。 2.加总的偏好不存在传递性 加总个人偏好的一种途径是利用多数人投票的方法,即如果绝大部分消费者偏好x胜过偏好y,就可以认为“整个社会偏好x胜于y”。但是这样的加总有可能产生不存在传递性的“社会偏好”。具体例子如下: 在表34-1中列出了三个人,每个人做出三种选择x、y和z的偏好排列。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偏好x胜过y,偏好y胜于z,偏好z胜过x。因此通过多数投票的方法加总消费者偏好不满足传递性,x,y和z三者之中不存在最好的选择。 表34-1 导致非传递性偏好的投票

3.投票顺序影响社会偏好 (1)排列-顺序投票法 每个人按其偏好排列商品,并据此标上一个注明顺序的号码:最优选择定为1,次优选择定为2,以此类推,然后在投票者中加总每种选择的序号来得到每种选择的总分,如果某种结果得分较低,那么社会对他的偏好就会超过对另一种结果的偏好。 (2)投票顺序影响社会偏好 排列-顺序投票法也是加总个人偏好的一种途径,但利用这种方法决定公共偏好时,投票顺序会影响最终的投票结果。 4.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1)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定义 如果一个社会决策机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①当任何一组完备的、自反的和传递的个人偏好集给定时,社会决策机制将产生具有相同性质的社会偏好; ②如果每个人偏好选择x超过选择y,那么社会偏好就应当把x排在y的前面; ③x和y之间的偏好唯一取决于人们如何排列x和y的顺序,而不是人们如何排列其他选择的顺序。 那么这样的决策机制必然是一个独裁:即整个社会的偏好顺序就是一个人的偏好顺序。

最新最全手把手教你整理错题复习本完整版.doc

手把手教你整理错题本 什么是错题本 所谓错题本学习法,就是记下错题,重新改错的学习方法。 改错是任何作业、测验的必然过程,所有的错误在老师讲解后,学生基本上都会重新按照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过上一遍,到考试前再把测试过的卷子拿出来看看错题,很多人都认为这就算错题本学习法了。其实这种想法是有失偏颇的。 错题本学习法是一个不断将错题回炉淬炼的过程,它贯穿于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的始终,其根基在于以小见大,从错题找出知识点漏洞、找出应试中个人存在的习惯、思维等弱点,加以修正完善,这才是错题本学习法的精髓。 整理错题本的步骤 整理错题本,关键在于三个环节!只要保证做好了这三个环节,错题本一定能帮助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加速超车!分数自然会涨涨涨! 环节一:记错(提高总结归纳能力) 记错就是把错题摘录出来,分门别类集中存放。这个环节的难点在于持之以恒地“摘录(抄题)”,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查找错题产生的根源,要将其落脚在:概念不清、不会使用公式、无解题思路……千万别找“马虎粗心”之类的借口。一定要挖深层原因! 二是将错题落实在某个或多个知识点漏洞。

如何做到查找错题根源并引申到相关的学习知识点上呢??具体做法如下:(这部分是重点,一定一定要注意!) 1、分门别类数理化中最省事的办法是按照教课书中的目录结构来制定,科学性和针对性都有了。 ①同学们在标记错题时,一定要标记相关知识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要标记知识点,就必须重新阅题。这个过程就是联系老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知识点的过程,也把知识点与题目的联系建立起来。(要注意,这点很重要!!这是养成学生们面对题目,主动寻找关键字,进而联系课堂知识点,获得解题思路的便捷方法,也是目前我所使用过的培养解题思路的最好方法。) ②许多题目都是综合了几个知识点形成的,这个时候学生在标记知识点时主要标记产生错误的知识点,但也建议把涉及到的其他知识点也标注出来。 2、抄题内容除了原题和正确答案以外,最重要最醒目的应该是错误根源。上面讲过,错题根源是错题本的核心所在!只有搞清错误的原因,我们才能在后续的学习、复习中针对错因有的放矢! 如果错误原因源自于学习方法,那后期就要着重培养方法;如果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那肯定重复理解概念就是第一步……不同的错因,后续针对的补救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错误根源也一定要在错题本上注明。 3、关于记错时机记错理论上当然是越早越好,在学生记忆最清晰的时候完成记错,内容会更加完整精确。

艺术即经验笔记整理

第一讲活生生的人之一the live creature theory about them. 却偏偏拒绝理论的阐释。 艺术拒绝阐释的两个原因: 1.把艺术当做物理产品 2.艺术的完美和声名 “活生生的人”用的是creature 艺术与经验隔离的后果及艺术哲学的任务:1,造成看不清艺术的意义;一片黑色的图2. 畴。 恢复工作的第一步工作: 1、研究与艺术无关的条件 2、需要理解和洞察 原始艺术的目的: 1.美,是因为成为一个人的经验 2.满足宗教、纪念、家庭等生活需要 e.g 明, 生活中尚未开发出来的美: 1 从令人目不转睛、耳无 2.需要参与,而不是“旁观者” 生活就像是一场体育比赛, 3.美在过程。 柯勒律治对诗歌欣赏者说的那番话, 个人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想继续 奇心理,也不是急吼吼地想尽快知道结局;很让他愉快。 生活的乐趣与乐趣丧失的原因: 不能总归咎于产品生产者,而更应由市已深入人心,影响深远,以致如 是因为里面至少部分地包含着 西:比如电影、爵士乐、搞 愉悦的经总觉得艺术应该和博物馆、美术馆连在一 许多人其实也反对那流行观念的根由。对此,许多理 余力地予以追 它们才会 美的艺术,由于高高在上,在 些低级、庸 儿周围,环绕着一层让人肃然起 生活、神灵崇拜、欢筵

运动员屈体 ”—

艺术的证明: 1、自觉用运用自然材料扩展生活; 2、有自觉恢复感觉、需要、冲动和行为的能力。 (可能还是朱耷画的乱七八糟的梅花) 艺术观念是人性的象征 1、艺术是人类活动的理想调控方式 2、艺术史让人区分开自然又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纽带。 (一个站立的女神像,圆锥形裙子) 实用艺术与美的艺术的对立: 1、原因:社会惯例和工业发展的历史; 2、实质:没有触及到艺术的本质; 3、区分标准:创作与欣赏经验的完整程度。 (齐白石的虾) 艺术与生活对立的原因:生活不完美 艺术不能凭空出现,是与经验连续性的结果 艺术本身是现实与理想统一并因而可以实现统一的最好证明 1、意识把自然中的因果联系转化为手段与目的; 2、艺术是人类活动的理想调控方式; 3、艺术本身是现实与理想统一并因而可以实现统一的最好证明。 考试范围是讲过的 考试的形式就是也许会拿出一段话谈谈你的理解或者意见或者结合一部作品来 理解这段话 端午节前后看一看网站,会有一些具体要求 4-5题闭卷考试 4 / 4

物理 选修3-1常见错题整理 典型

1.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源两极,两极板竖直、平行正对。一带电小球悬挂 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悬线静止时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 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减小 B. 开关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C. 开关S断开,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 开关S断开,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通过一滑动变阻器R与直流电源连接,G为一零刻度在表盘中央的灵敏电流计,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电容器的两板间电压将保持不变 B.若只将开关S断开,电容器带电量将保持不变 C.若只将电容器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此过程电流计中有从b到a方向的电流 D.若只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电容器储存的电能将增加 3.(2008?重庆)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 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 运动而变化,若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Q= b t+a

(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题21图2所示,那么题21图3、图4中反映极板间 场强大小E和物体速率v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4.如图9-3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两平行板左侧中点沿垂直场强 方向射入,当入射速度为v时,恰好穿过电场而不碰金属板.要使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v/2,仍能恰好穿过电场,则必须再使() 图9-3 A.粒子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4 B.两板间电压减为原来的1/2 C.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4倍 D.两板间距离减为原来的1/2 5.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 L=0.1m,两板间距离d=0.4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电粒子流以相同的初速度从两板 中央平行于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上,到达极板后电荷全部传给极 板.已知微粒质量m=2.0×10-6kg,电量q=1.0×10-8C,电容器电容C=1.0×10-6F,取 g=10m/s2.试求: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知识讲解

1.市场 --模型/内生变量/外生变量 --最优化原理:人们总是选择他们买得起的最佳消费方式 --均衡原理: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一条把需求量和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 --竞争市场 --均衡:即人们的行为不会有变化/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学:两个静态均衡的比较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改进:一般来说,帕累托效率与交易收益的分配没有多大关系,它只与交换的效率有关,即所有可能的交换是否都进行了/管制一般不会产生帕累托有效配置 --差别垄断者,一般垄断者,房屋管制,竞争市场四种分配方法的比较 --短期/长期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 ?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置资源的各种方法。 02.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消费束 --预算集: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时可负担的起的消费束 --复合商品:用美元来衡量 --预算线:成本正好等于m的一系列商品束。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也可以计量消费商品1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把价格中的一个限定为1时,我们把那种价格称为计价物(numeraire)价格。此时其他价格变成以计价物价格衡量的real price。也可将m限定为1。这种变化不会改变预算集 --数量税;从价税;数量补贴;从价补贴;总额税;总额补贴;配给供应 --P37例子:食品券计划 --完全平衡的通胀不会改变任何人的预算集,因而也不会改变任何人的最佳选择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它的斜率是-p1/p2,纵截距是m/p2,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 03.偏好 --我们把消费者选择的目标称为消费束 -->表示严格偏好;~表示无差异;>=表示弱偏好 --消费者偏好三条公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