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参与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
饲用酶制剂是一种以酶为主要功能因子,通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饲料添加剂。
其对水产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提高消化吸收率和饵料转化率、提高群体整齐度、改善生长发育不平衡状况及缓解水体环境污染等方面。
1 饲用酶制剂的种类饲用酶制剂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应用于畜禽养殖中。
世界上已发现酶的品种有1 700多种,生产用酶已达到300多种,饲用酶亦有200多种。
饲用酶制剂分为单一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
目前在水产中应用的单一酶制剂仅植酸酶1种,其余都是复合酶制剂产品。
水生动物饲料中应用的酶制剂主要包括纤维素酶、B-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植酸酶等。
2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2.1 促进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改善动物体组织成分具有活性的各种酶能有效地将饵料中一些大分子多聚体分解和消化成水产动物易吸收的营养物质或分解成小片段营养物质,使其他消化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在饲料中添加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明显促进鲫鱼、鲤鱼、草鱼和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率。
黄峰等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外源酶对草鱼生长的试验,认收稿日期:2009-02-18基金项目:大庆市科技局资助课题(SGG2007-501);黑龙江农垦总局/十一五0重点攻关项目(HNKXIV-08-12-06)为在适宜的配方下可提高草鱼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同时,可提高对饵料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
张满隆等在鲫鱼饲料中添加0.15 %溢多酶,试验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快43.75 %,饵料系数降低22.35 %,全鱼鱼体含粗蛋白比对照饵料组略高,而粗脂肪略低。
从经济效益分析看,试验组饵料的成本比对照组降低16.92 %。
周嗣泉等在成鳖饲料中添加0.15 %酶制剂,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率提高15.7 %,饵料系数降低12.5 %。
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

2021.3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及生态养殖理念的倡导,水产养殖业对饲料标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优质饲料源的原料紧缺,价格高,而普通饲料又往往存在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活性物质少等问题。
因此,探求一种高效、低能饲料是诸多行业专家研究的热点。
酶制剂具有作用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耗能污染少等优点。
饲用酶制剂可以有效改善饲料应用中的缺陷,充分发挥其高效、无毒、无副作用的优势,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其应用效果备受认可。
一、饲用酶制剂种类及作用饲用酶制剂主要包括单酶制剂(淀粉酶、植酸酶、脂肪酶、蛋白质酶、纤维素酶等)和复合酶制剂(多种单酶制剂混合)。
1.单酶制剂(1)淀粉酶。
淀粉酶主要用于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支链淀粉酶以及糖化酶。
在水产上,外源淀粉酶的添加能够促进幼体分泌内源淀粉酶,有利于其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黄燕华等(2009)有关南美白对虾的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含量为150毫克/千克的淀粉酶后,显著增加了对虾血清中的PD 和SOD 活性。
武明欣(2015)对刺参的研究显示,添加外源淀粉酶饲养的刺参肥满度明显提高,生产性能大幅提高。
此外,相关研究发现,在饲料中单独添加淀粉酶无明显效果,但是基于水产类的淀粉酶活性远低于畜禽类,在生产上通常与其他种类的酶制剂一起应用于水产饲料中。
(2)植酸酶。
植酸酶对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具有促进作用,主要作用为催化植酸水解(陈斓,2006)。
程宗佳(2004)研究表明,在虹鳟基础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大部分氨基酸的消化率。
石学刚等(2010)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植酸酶在改善饲料营养价值、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孟祥科等(2013)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1000~1500单位/千克的植酸酶可以显著促进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
(3)脂肪酶。
饲料用脂肪酶属于消化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促进维生素及色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等作用。
水产饲料中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动 物 蛋 白资 源 的 紧缺 已 成 为 制 约 水 产 养 殖 业 发 展 等 ,其 中植 物 蛋 白源 因 其 资 源 量 大 ,价 格 低 而 广 泛
的重 要 因素 。 开 发新 的饲 料 资源 ,提 高 现 有饲 料 资 应用 于 水 产 饲料 中 。然 而 与鱼 粉 相 比 ,这些 植 物 蛋
效 、安 伞 、环 保 ,符 合 资 源节 约 型 社 会 的要 求 而 受 到 酸 酶 、纤 维 素酶 、木聚 糖酶 、葡 聚糖 酶 、果胶 酶 等 按
高 度重 视 、
照 酶制剂 的类型 来分 ,可 分 为单一酶 制剂 和复合酶 制
饲用 酶 制 剂是 从微 生物 、动物 、植 物 中提取 的具 剂 。根据 酶的作 用底物 ,可分 为蛋 白酶 、脂 肪酶 、碳 水
源 的利 用 率 ,是 饲 料 行 业所 面 临 的重 大 问 题 。近 年 白源 通 常 具 有一 种 或 多 种方 面的 不 足 ,如 氨基 酸 组
来 .许 多 动植 物 蛋 白源 被 开 发 出来 用 以 降 低或 取 代 成 不平 衡 ,存 在 抗 营养 因子 (植 酸 、非 淀 粉 多糖 等)、
产 圆
画 酶 稿0 』 斋0』 国訇
一 冷 向军 (上 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摘 要 :开发新 的饲料 资源 ,提 高饲料 资 源的利 用率 ,是 饲料行 业所 面临 的重大挑 战 酶制 剂 因 高效 、安全 、环保 ,符合资 源节约 型社会 的要 求而 受到 高度 重视 .本文综述 了饲 用酶制 剂在水 产饲料
aquaculture feed.
K
s:phytase;protease;carbohydrase;lipase;aquaculture feed
酶制剂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精)

酶制剂在水产养殖饲料中的应用关键词 :酶制剂 ; 水产养殖1 酶制剂 (酶、酵素的概念酶制剂是由一种或多种可以分解饲料营养分子链的生物活性物质组成的微量添加剂。
它可降解饲料中各营养组分的分子链 , 或者改变动物消化道内酶系的组成 , 促进消化 , 大幅度提高饲料效率 ,促进动物生长。
酶制剂的探索性应用已有多年 , 但是作为商品酶制剂应用到实际生产上只是近年的事。
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酶主要有淀粉酶 (蛋粉酶、糖化酶、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 (C1酶、 B-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植酸酶等 , 可以分别降解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果胶质和抗营养因子等。
在商品酶制剂分类中又可以分为单一酶和复合酶。
2 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溢多酶是一种复合酶 , 含有较高活性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
通过在草鱼 (Ctenopha- ryngodon godonidells饲料中添加 0.1%的溢多酶 , 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提高了 6.6%,饵料系数下降了 0.29, 每千克养殖成本降低了 8.93%。
处理组的粗蛋白和灰分明显增加 , 说明在草鱼饲料中添加合适的酶制剂可以增强蛋白转化率 [1]。
陈天华 [2] 发现在彭泽鲫 (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饲料中添加 0.05%、 0.1%、 0.2%、 0.3%的溢多酶时 , 幼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 8. 0%、 7. 6%、17.3%、 9.0%,畸形率明显下降。
在幼鱼阶段添加酶制剂的效果较好是因为该阶段的鱼类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尚不充足 , 所以在此阶段添加外源性酶以补充内源性酶的不足是必要和可行 , 需要掌握合适添加的量。
在鲤(Cyprinus carpio饲料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可提高生长率和降低饲料成本 ,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 11.96%和 14.63, 饵料系数降低了 16.36%[3]。
蔡玉勇经理 益生菌和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应用与研究进展

报告人:蔡玉勇
2016年10月23日
益生菌在水产饲料中应用 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应用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益生菌在水产饲料中应用
益生菌主要种类概述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及机理 益生菌在水产饲料中应用
《2013年饲料添加剂目录》批准饲用益生菌
29种全部养殖动物可用 Live microorganis 2种可用于青贮饲料与牛饲料 ms permitted as 1种可用于青贮饲料 feed additives (批 剂3①芽②4准()几孢33饲14乎杆种用种所菌微活)有(生菌6的物制种酵种)1母批种与类准可酵产用用母品于于(被水肉2归种产鸡入)动、于;物生2,长01主肥3年要育饲是猪料乳或原酸水料菌产目(动录2物0。种)、
一氧化氮合酶 NOS(U/ml)
12.83±0.61 a 14.26±0.67 b
注: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养殖实验室提供
上图中显示的各酶活指标代表了对虾机体的免疫力强弱,酶活越高免疫力越 强,按5%使用饲料伴侣-酵美香15d后,对虾机体的免疫力明显提高,免疫力平 均提升56.18%。
复合益生菌+酶制剂在对虾养殖中应用
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刺参肠道不同的细菌类群的相对丰 度(≥0.6%的临界值)
刺参肠道细菌群落主坐标分析 A: Unifrac 权重的PCoA分析。B:非 Unifrac 权重的PCoA
分析。
PM、G19和FL处理组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均与对照组发生明显分 异。
刺参肠道细菌微生物生态网络图
复合益生菌+酶制剂在对虾养殖中应用
5.93±0.59 a 7.83±0.79 b
碱性磷酸酶 AKP(金氏单位/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_吴建军

吴建军,执业兽医师(水生生物),全国国标渔药咨询指导员,曾在多家渔药公司任职,主要从事渔药及功能性水产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
长期服务于养殖一线,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现任职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水产酶制剂的技术推广。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文/吴建军 周樱 詹志春植酸酶是一类能高效降解植物性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植酸及植酸盐的酶制剂,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饲料中推广应用以来,已有2/3以上畜禽饲料都有使用植酸酶,其使用效果已得到广大从业人员的认可。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在生理上和饲料上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长期以来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较为缓慢,近年来,磷酸二氢钙的价格持续上涨和植物性原料在水产饲料中大量使用导致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有效地推动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的研究和推广。
1 水产饲料中的植酸及其抗营养作用植酸,又称肌醇六磷酸,是广泛存在于谷物等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它是由一个完整的磷酸肌醇构成的环状结构,每一个植酸分子中含有六个带负电荷的磷酸根,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
正是由于植酸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在饲料中它可与钙、磷、锌、镁、铜、锰等多种二价或三价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盐,即植酸盐,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些植酸盐在水产动物的消化道中不能被消化利用。
植酸除了能与矿物元素阳离子发生螯合外,其分子中带负电的磷酸基团还能与蛋白质的末端氨基或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上的游离氨基结合,形成植酸-蛋白质或植酸-金属离子-蛋白质不溶性复合物,降低这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Cheryan,1980)。
同时,植酸还能和动物消化道中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等结合,使酶活性降低,导致蛋白质、淀粉及脂类等营养物质利用率下降。
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植酸还降低鱼类的生长率、饲料利用率、成活率以及甲状腺功能,再加上植酸本身的毒性,会导致鱼类幽门盲囊上皮细胞结构异常,影响鱼类的正常消化功能。
酶制剂在水生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1,20101常见的酶制剂及作用机制目前,在饲料工业中最具应用价值的酶制剂主要有纤维素酶、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淀粉酶和植酸酶。
1.1纤维素酶对单胃动物来说,消化的最大阻力是不能产生降解纤维的酶。
在含有小麦、大麦和燕麦的饲料中,纤维的很大一部分是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
水溶性日粮纤维能提高小肠内容物的黏度,阻碍养分的吸收,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此外,未消化的可溶性纤维是影响非特异性结肠炎综合征的关键因素(Taylor ,1989)。
纤维素酶由3种酶组成:外切葡聚糖酶C 1、内切葡聚糖酶C 2和β-葡萄糖甘酶(Wood,1985)。
C 1在天然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先对纤维素起作用,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起到水化作用,将形成结晶结构的纤维素链开裂,使长链分子的末端活化游离,C 2作用于经C 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该酶将纤维素大分子水解成低聚糖片断,β-葡萄糖酶将短链低聚糖分解生成葡萄糖,这三者协同作用,可把高纤维类物质分解成易被动物消化和吸收的低分子化合物和葡萄糖,在分解纤维素的同时,将细胞壁结构破坏,使其内容物释放出来,提高这些物质利用率的同时还可降低某些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病率。
1.2蛋白酶在植物蛋白源中,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能会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幼龄动物不完善的消化体系使豆粕等植物蛋白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添加蛋白酶,除了将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被肠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蛋白胨、多肽及游离氨基酸),还能通过降解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
补充内源性蛋白酶,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根据蛋白酶最适pH 不同,将其分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
动物胃体系内偏酸性,起作用的主要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起的作用较小,而碱性蛋白酶根本不起作用。
植酸酶在水产上的应用

饲料园地
率和利用率分别从 !47 、#;7 上升到 4;7 、E:7 。用草鱼试验结果为,添 加 4"" 个单位 F 千克植酸酶使磷利用率 提高 !"7 ,磷排泄量降低 !97 。对小 鲇鱼的试验也表明,补充植酸酶明显 增加鱼体重。在水产饲料中运用植物 源蛋白饲料如菜粕、菜籽蛋白浓缩物 的一个障碍是其中含有高水平的植酸 磷,需要添加无机磷。利用植酸酶可 提高植物源饲料在水产饲料中的用 量,减少鱼粉用量,而不影响鱼的生 产性能,同时有利于减少磷排泄量。 鱼类常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含量 很高,一般占总磷的 E"7 8 ;"7 。禾 谷类籽实中的植酸磷含量稍高于豆科
保型的途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本技术的特点是:把 # 吨普
通的、价值几十元的猪、鸡、鸭等粪便,变成价值几百元、上千元的
优质饲料,其操作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广大读者不妨一试,下
面将该技术介绍给大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产品一:把新鲜粪料从栏中铲出,每 #"" 千克粪中加入 "< 4 千克 => 活性细菌拌匀,用农膜盖严使粪发酵 ? 7 @ 天,运 到养蝇蛆房中放入育蛆池堆成条状,在粪条上放上集卵物 2 # 千克麦麸,加 "< 5 千克水和 4" 克碳酸氢铵混合组成 3 ,数以万 计的苍蝇就会云集在上面大量产卵,A 7 #! 小时卵块孵化成小 蛆,9 天后小蛆长大自动爬出粪堆,掉进收蛆桶中,每天下午戴上 胶手套收取蝇蛆,每 #"" 千克鲜猪粪可产鲜蛆 #" 7 ?" 千克,一间 4" 米 ! 养蝇蛆房夏秋季日产在 9" 7 A" 千克,每生产 # 千克鲜蛆 成本不超过"< 4 元。鲜蛆可喂多种经济动物,喂前用 # 毫克 8 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鸡鸭等动物投喂日粮的 4; 7 #"; , 另补充一些粗饲料即可;水产动物可 #""; 投喂蝇蛆,较难驯 食的鳜鱼投喂蝇蛆不经驯化就抢吃蝇蛆。投喂黄鳝前,把蝇蛆 与蚯蚓混养 ! 小时使蛆粘有蚯蚓气味后再喂 2种蝇采用本地 野生苍蝇经半年以上十几代的驯化就成为偏爱在猪粪上产卵 的种蝇,不必花费高价引进几毛钱一对的所谓“工程蝇”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酶制剂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作者:徐奇友, 王志香, Xu Qiyou, Wang Zhixiang
作者单位:徐奇友,Xu Qiyou(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50070), 王志香,Wang
Zhixiang(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刊名:
饲料工业
英文刊名:FEED INDUSTRY
年,卷(期):2011(z1)
1.Silversides F G;Bedford M R Effect of pelleting temperature on the recovery and efficacy of xylanase enzyme in wheat-base diets 1999(07)
2.Rajian M R;Priya V Growth,feed utilization and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 commun is using amylase enzyme 1999(03)
3.Hughes K P;Soares J H Jr Effect of phytase on phosphorus utilization in practical diets fed to striped bass Morone saxatilis[外文期刊] 1998
4.Hidalgo M C;Urea E;Sanz A Comparativest udy of digestive enzymes in fish with different nutritionalhabits Proteolytic and amylase activities[外文期刊] 1999(170)
5.Einarsson S;Spencer D P;Talbot C Effect of exogenous cholecystokinin on the discharge of the gallbladder and the secretion of trypsin and chymotrypsin from the pancreas of theAtlantic
salmon,Sahno salarL 1997
6.Almirall M;Francesch M;Anna M The differences in intestinal viscosity produced by barely and beta-glucanase alter digesta enzyme activities and ideal nutrient digestibility more in broiler chicks than in cocks 1995(125)
7.周小秋几种酶制剂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2001(15)
8.钟国防;周洪琪木聚糖酶和复合酶制剂PS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消化率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2005(04)
9.占海红;高春生;齐子鑫植酸酶对黄河鲤生长性能及植酸磷代谢的影响 2004(13)
10.于旭华;汪儆;孙哲黄羽肉仔鸡脂肪酶的发育规律及小麦SNSP对其活性的影响 2001(13)
11.姚建国;周岩民;李如治外源酶对家禽内源消化酶活性影响研究进展 2002(07)
12.许晓娟;李加儿;区又君鱼类消化系统研究进展 2009(06)
13.徐国武;许民强β-葡聚糖酶对鲤生长性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2000(03)
14.王纪亭;万文菊;康明江复合酶制剂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养分消化率及免疫力的影响 2009(05)
15.王爱民;刘文斌外源酶对异育银鲫鱼种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2006(02)
16.宁桂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解饲料及其在罗非鱼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2001
17.倪寿文;桂远明;刘焕亮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卿脂肪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1990(05)
18.刘小刚;周洪琪;华雪铭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2(05)
19.刘文斌饲料酶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 2001(13)
20.黎军胜;李建林;吴婷婷外源酶和柠檬酸对奥尼罗非鱼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5(03)
21.黄锋;张丽;周艳萍外源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2008(01)
22.黄锋;施培松;文华外源酶对草鱼鱼种生长及饲料表现消化率的影响 2008(03)
23.高春生;刘忠虎;肖传斌木聚糖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2006(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ilgy2011z101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