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爱的奉献班队会ppt

爱的奉献班队会ppt

2、衣物请不要有破洞,不要有明显的污渍,扣子、拉 链必须完整无缺。 3、如果是旧衣物,请消毒清洗干净后晒干,折叠整齐、 用纸袋等装好。 4、如果您有书籍要捐,请选择内容积极向上健康的 读物。中外名著、科技图书、识字卡片、儿童故事书、少 儿科普书籍、童话、字典等工具书都可以。请勿带渲染迷 信、暴力、色情的书籍。 我们会将上述捐来的衣服、书籍分类,及时邮寄给需 要的贫困山区孩子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或许我们捐出的一件衣服,不足以让一个贫困孩子,摆 脱贫困的艰辛与无奈,但却能让他(她)享受到最为需要 的冬日的温暖。而我们弥足珍贵的爱心,一定能令那遥远 大山之中、身陷困境的孩子,感受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带 来的温暖与祝福;让我们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构 造爱的长城! 我们在此倡议: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尽我们的 绵薄之力,帮助一些我们能帮助的人,给他们送去一片冬 日的暖阳。 1、捐物请以御寒衣物为主,具体可以是:棉衣、羽 绒服、绒衣、毛衣、外套、保暖内衣、棉裤、毛裤、绒裤、 袜子、围巾、帽子、手套等。
艰难上学路
简陋的教室和渴望知识的眼神
一支铅笔
一个本子
我要学习
问题3:想想我们每 天丰富可口的饭菜, 大家想过山区的孩子 们的伙食么?
白米饭和辣椒就是一顿饭
热饭
热汤
却是如此简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献上爱心
让我们手拉手同在蓝天下
四年四班
简陋的篮板 破旧的篮球
渴 望 知 识 的 眼 神
互动问答
想想我们
看看他们
问题1:同学们大家 知道贫困山区的的孩 子的生活是什么样么?
背柴
拣炭
穿不暖
一 根 绳 子 就 让 他 们 乐 此 不 疲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了解爱心奉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心之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

班会流程1.课前准备–联络班级学生会成员–确定活动地点–购买送礼物所需的物品–设计活动的布置和程序2.开场白(10分钟)–主持人进行主题阐述–稿件分享:学生可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音乐鼓励:播放和响应慈善活动或奉献主题的音乐3.发放奖品(10分钟)–设计抽奖环节,签到等方式发放送礼物4.分组讨论(20分钟)–将所有参与班会的学生分为小组–鼓励小组头带领讨论涉及奉献主题的问题,如“时机与方式”、“如何奉献”等等。

可以根据参与的学生人数,分为多个小组活动。

–当小组头完成讨论后,可以在小组头的带领下分享讨论结果和感受。

5.个人分享(20分钟)–每位学生准备1到2分钟的演讲,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

–若为通报榜单式,可由有状况的学生事先填表,整合完后在班会上通报。

6.总结(10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回顾,并鼓励学生践行爱心奉献。

–在班会结束时,所有参加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小纪念品,并祝福其可以践行爱心和奉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爱心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奉献的方法和技巧2.能力目标–学生可以有效沟通,能够有效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建立责任感,尊重他人并表现出关爱之情3.品德目标–学生的关爱之心得到提升,懂得向周围的他人奉献,建立共建共享的思想。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正直善良并用实际行动维护爱心和奉献。

参与方法•限定班级范围,保证班级气氛平缓•选择奉献比赛、写信集中等方式引导学生发送文字和画作,视图推动社会行为裂变,为无意义活动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体现自我价值。

班会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紧紧围绕奉献主题展开,意在让学生懂得推己及人,在自渐与社区连成一体的基础上帮助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向周围人展示爱心,传递奉献精神。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奉献爱心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奉献爱心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将奉献爱心付诸实践。

2.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奉献爱心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奉献爱心的图片,如志愿者活动、爱心捐款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奉献爱心?(2)学生分享自己对奉献爱心的理解。

2.活动一:爱心接力(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排成一列,每组的第一名学生手持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通过传递方式将水倒入一个学生的杯子里。

(2)在传递过程中,学生要用语言表达对前面同学的感谢和鼓励,如“谢谢你的帮助”、“你真棒”等。

3.活动二:温暖瞬间(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温暖瞬间,如帮助同学、关爱家人等。

(2)每组学生用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其他学生观看并投票选出最感人的温暖瞬间。

(3)教师邀请获奖小组分享他们的温暖瞬间,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4.活动三:爱心卡片(1)学生制作爱心卡片,写上对身边人的祝福和感谢。

(2)学生将爱心卡片送给身边的同学、朋友或家人。

(3)教师引导学生分享送出爱心卡片的感受,以及收到爱心卡片的喜悦。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并提出今后如何践行奉献爱心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奉献爱心的心得体会。

2.为身边的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给你们什么感受?生:我看到了志愿者在帮助别人,我觉得很温暖。

生:我看到有人捐款帮助贫困的人,我觉得他们很善良。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尊重奉献 热爱奉献 主题班会教案

尊重奉献 热爱奉献 主题班会教案

尊重奉献热爱奉献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奉献的含义与重要性;2. 培养学生尊重与热爱奉献的意识;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奉献与服务社会。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初步了解奉献的含义与重要性(10分钟)-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奉献的概念和价值;- 给予实际生活中的奉献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奉献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奉献的意识(20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奉献的不同形式:物质奉献、精神奉献、时间奉献等;-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奉献事例,并归纳总结。

3. 引导学生热爱奉献与服务社会(25分钟)- 讨论为什么热爱奉献与服务社会是一个全民的责任和义务;- 分组小项目,组织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三、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对奉献有初步了解;2.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讨论奉献事例;3. 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奉献的意义和重要性;4. 分组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奉献项目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对奉献的理解和表达;2. 分组活动:评估学生分享的奉献事例和总结的能力;3. 学生态度和参与度:观察学生对奉献教育的态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五、教学延伸1.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奉献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奉献经历和感受;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志愿者活动,实际体验奉献的乐趣和价值。

六、教学反思本节班会教案旨在通过探讨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与热爱奉献的意识,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奉献与服务社会。

通过情境导入、合作学习、问题导学和分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以学生作文和社会实践作为教学延伸,让学生深入理解奉献的内涵,并将其付诸实践。

在教学评估中,观察学生的表达和参与程度,体现他们对奉献的理解和态度的转变。

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爱心奉献主题班会

爱心奉献主题班会

爱心奉献主题班会一、背景介绍爱心奉献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德,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集体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情怀,我校近日在XX 班举行了一次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班会。

二、班会内容1. 文明礼仪引导班会伊始,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参与公益活动时的礼仪要求。

提醒同学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讲究言行举止,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对待公益活动,展现爱心奉献的优良品质。

2. 公益活动介绍接下来,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校内外的一些公益活动,如慰问留守儿童、参观社会福利院、义卖募捐等。

希望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公益项目,并自愿报名参与其中。

通过实际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同学们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感受到将爱心付诸行动的乐趣。

3. 爱心奉献经验分享班会上,三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其中一位同学参加了一次义卖募捐活动,她感到非常快乐,因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另一位同学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他表示通过亲眼见到那些需要关爱的孤寡老人,他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幸福和责任;最后一位同学则在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中与孩子们玩耍、交流,她说这种经历让她意识到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留守儿童都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陪伴。

4. 爱心奉献讲座在班会的最后,邀请了一位慈善机构的代表进行讲座,讲座以"如何发挥自己的爱心奉献力量"为主题,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有关爱心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讲座,同学们学习到了如何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现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何借助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班会效果这次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气氛热烈。

通过班会,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懂得了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培养了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小学《我们热爱奉献》主题班会课件

小学《我们热爱奉献》主题班会课件
小学《我们热爱奉献》 主题班会课件
目录 引言 奉献的方式 奉献带来的意义 奉献的实例 结语
引言
引言
热爱奉献是我们小学生的美德 奉献他人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 要途径
引言
本次班会将带领大家探讨我们热爱奉献 的方式及意义
奉献的方式
奉献的方式
关注他人的需求:倾听、理解 和帮助他人 爱心行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为社会做出贡献
奉献的实例
捐助慈善机构:用自己的钱物帮助需要 帮助的人
结语
结语
奉献不分大小,关键在于心意 通过奉献,我们成长,他人受 益
结语
让我们热爱奉献,让美德在我们的行动 中绽放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奉献的方式
分享知识:乐于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帮助他人进步
奉献带来的意 义
奉献带来的意义
值得他人尊重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奉献的实例
奉献的实例
学生志愿者团队:协助老师组 织活动,服务他人 绿色环保行动:参与垃圾分类 、植树造林等活动

以奉献为主题的班会记录(2篇)

以奉献为主题的班会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激发同学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热情,我们班级决定开展以“奉献的力量”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分享、讨论和实践,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奉献的意义,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14:00-16: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2. 分享奉献故事3. 小组讨论4. 主题演讲5. 实践活动策划6. 总结发言7. 班会结束六、班会记录1. 班主任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强调,奉献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让社会更加和谐。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

2. 分享奉献故事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有关于志愿者服务的,有关于助人为乐的,还有关于无私奉献的。

这些故事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

故事一:小明是一位热爱公益的志愿者,他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

他的善举感动了身边的人,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

故事二:小红是一名大学生,她利用课余时间到养老院陪伴老人,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快乐。

她的行动感染了身边的人,也让养老院的老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3. 小组讨论班主任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奉献的意义是什么?(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3)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奉献活动中来?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各组分别汇报了讨论成果。

4. 主题演讲同学们纷纷上台发表演讲,分享自己对奉献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以下为部分演讲内容:演讲一:我认为奉献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讲奉献主题班会记录(2篇)

讲奉献主题班会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加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我校某班级于2021年10月15日举办了以“奉献的力量”为主题的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分享奉献故事、开展互动活动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奉献的意义,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二、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奉献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

2. 分享奉献故事(1)讲述身边奉献故事: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感人奉献故事,如帮助同学、关爱老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

(2)观看奉献视频:播放了一段关于志愿者活动的视频,展示了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让同学们深受感动。

3.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就“如何将奉献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2)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4. 主题演讲邀请一位具有奉献精神的校友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她)在奉献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感悟。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奉献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三、班会内容1. 奉献的定义奉献是指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付出自己的力量。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奉献的意义(1)培养责任感:奉献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使命。

(2)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奉献需要团队协作,通过奉献活动,同学们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3)提升自身价值:奉献使同学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3. 如何践行奉献精神(1)关爱身边的人:关心同学、老师、家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传递温暖。

(2)参与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