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
有灵魂-听党指挥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有灵魂

在我国,无产阶级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军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我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我国是无产阶级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军是无产阶级性质 的军队,三者之间的这种一致,是靠党的 领导来实现的。
再次,抵制“军队国家化”,捍卫党的执政地位。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接受了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 化”等反动政治观点。 前苏联推行“军队国家化”,其军队脱离 共产党领导之日,也就是敌对势力控制军 队、夺取国家政权之时。
回顾历史,
我们无比自豪; 展望未来, 我们更加信心满怀。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中央周围 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权威 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挥 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全面推进部队建设友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坚决抵制“军队非政治化”, 保持我军鲜明的政治本色。
所谓军队非政治化: 就是军队不为一个阶级服务, 不为一个政党服务。
其次,坚决抵制“军队非政治化”,保持我军鲜明的政治本色 。
西方军队从来没有“非政治化”。
“军队非政治化”掩盖了西方军队的政治性质。 “军队非政治化”歪曲了军队与政治的本质联系。 “军队非政治化”隐藏着敌对势力改变我军性质的 政治图谋。
再次,抵制“军队国家化”, 捍卫党的执政地位。
现在,国内外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 “军队国家化”,其实质就是要我们的军队 摆脱党的领导。 “军队国家化”割裂了阶级、政党、国家、 军队之间的本质联系。
再次,抵制“军队国家化”,捍卫党的执政地位。
首先,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强化人民军队的党性观念。
军校政治考试之《军队常识》知识点汇总.doc

军校政治考试之《军队常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1、人民军队为什么必须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1)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2)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性质的决定因素(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克敌制胜、立于不败Z地的根本保证四、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必然要求2、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如何做到头脑清醒、态度鲜明、行动坚决?(1)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用屮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始终做到坚定不移地听党的话、跟党走。
(2)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发展各领域,贯彻到部队完成各项任务全过程,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3)要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听从党屮央、小央军委的指挥,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和部队高度集中统-。
3、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是什么?(1)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2)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3)支部建在连上四、政治工作制度4、怎样做到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1)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表现。
(2)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就要自觉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权威。
(3)一切行动听从党屮央、屮央军委指挥,就要模范贯彻执行党屮央、屮央军委的决策。
(4)一切行动听从党小央、小央军委指挥,就要坚决完成党小央、小央军委交给的任务。
第二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5、为什么人民军队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必须永远坚持的根木宗旨,是人民军队一切奋斗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国家化”化掉了什么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国家化”化掉了什么近些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这对我们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构成了严重挑战。
“三化”的根本要害在于否定军队从属于政党的属性,认为军队应该是超党派、超政治倾向,只由国家而不由政党掌握与指挥的。
这是一种政治幻觉,与实际情况不符。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与过去君主政治下那种个人主宰国家及社会所不同的是,政党组织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
在政党政治条件下,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与政党发生密切关系。
只要实行政党政治,军队就必然受执政党掌控,也必须为执政党服务。
一、认清军队“非党化”的谎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并没有“非党化”。
人们往往认为,西方军队是“非党化”,因为美国宪法明文规定“军队不属于某一个政党”,“总统是武警部队总司令和最高统帅”。
从宪法的字面看,它是一支“非党化”军队。
实际上,西方军队只是形式上“非党化”,本质上并没有“非党化”。
首先,军队统帅出于政党,是执政党的领袖。
在西方国家,不论是美国的总统还是英国的首相,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领袖。
因此,总统和首相统帅军队,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政党统帅军队。
其次,直接控制政权和军队的上层官僚绝大多数是执政党的政治家。
西方国家,不论是实行内阁制还是总统制,都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出来组织政府。
执政党组阁,组的是“政党内阁”。
这就决定了政府(国家)对军队的领导,在本质上是执政党的领导。
第三,政党之间轮流执政不等于就是非党化。
在西方国家,轮流上台的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不论各政党如何轮流,国家和军队始终是在资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之下。
在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军队不可能“非党化”。
当今世界,除少数国家没有政党或者禁止政党活动,因而不实行政党政治外,绝大多数国家实行政党政治。
这些政党成为政治生活的“中心”和国家政权的“核心”。
目前,世界上的“政党政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一党制。
[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433946a1ed9ad51f01df217.png)
军转干考试[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导语】党中央对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已经作出部署,全军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是军转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的考点之一,以下资料为军转干考试网整理的资料,供您参考!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根本的建军原则。
这个原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中国革命斗争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和逐步完善起来的。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实现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思想政治上要做到五个须: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这是我军最高的政治纪律,也是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二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将其贯彻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之中;三是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
这是保证我军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途径;四是必须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始终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诚于党的人手里;五是必须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组织制度上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制度。
“军队非党化” “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错误 危害及应对之策

钓鱼船”,社会主义红色江山就能永不变色。
谢谢大家!
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有何良策
三、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 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有何 良策
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有何良策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 其次,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军魂意识。 再次,忠实履行使命,当好坚定柱石。
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有何良策
所谓“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错在何处
一、所谓“军队非党化、非政治 化”和“军队国家化”错在何处
所谓“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错在何处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由来。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 队国家化”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理论 来源上看,它是资产阶级关于军队、国 家、政党、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一些 西方学者对此早有论述。如美国政治学 家亨廷顿1957年所著的《军人与国家》 一书中,就明确主张军人要脱离政治, 保持政治中立和政党中立。西方国家把 其执政党通过国家政府掌握兵权的军事 领导制度,称作“军队国家化”,这是 一个具有迷惑性的政治幻觉
认清军队“三化”本质,确保军队听党指挥

认清军队“三化”本质,确保军队听党指挥摘要:本文从国家、政党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入手,剖析“三化”的本质,揭示西方国家鼓吹“三化”的真正意图,从而让我们对这个问题能有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三化”;关系;本质;军队一、正确认识“三化”的重要意义面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逐步增强的中国,美国越来越感到压力,它深感自己的霸权和霸主地位受到了极大地挑战和威胁,所以,美国马上把国家战略方向转向中国,提出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与此同时,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区别,我国与美国的隐蔽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智囊库兰德公司,很早就提出了对华战略的“三步走”和《十条戒律》,加紧对我西化、分化,并把军队作为渗透破坏的重点。
他们借民主政治之名极力鼓吹所谓的“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简称“三化”),肆意攻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可以说,“三化”只是西方对我西化、分化的多种手段中的一种,但是它却具有极大地欺骗性、迷惑性与蛊惑性,我们如果不进行深刻地理性思考,不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就很容易掉进美国的陷阱当中去,这正是美国想要看到的结果。
所以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三化”,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国家、政党与军队之间的关系要解决“三化”的问题,让我们从理论层面来看看,国家、政党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形式来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同阶级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而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都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从根本上从属于阶级和政党的利益。
所以,一切鼓吹军队非政治性或非政党性的言论都是荒谬的,都是带着迷惑性面具的伪命题,都具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2.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然美国如此的鼓吹军队“三化”,那么美国的军队是否做到了“三化”。
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的化”反动政治观点,不断强化军魂意思

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反动政治观点,不断强化军魂意思近来,有的人以西方国家体制为参照系,在涉及军队与政党、国家、人民等重大关系问题上散布所谓「公器公用」和「文明社会规则」等观点,其实质还是「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错误观点。
其目的是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采取各种手段对我军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这种形势下,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抵制“军队非党化”等错误的政治观点,进一步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思,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的由来。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从理论来源上看,它是资产阶级关于军队、国家、政党、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一些西方学者对此早有论述。
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1957年所著的《军人与国家》一书中,就明确主张军人要脱离政治,保持政治中立和政党中立。
西方国家把其执政党通过国家政府掌握兵权的军事领导制度,称作“军队国家化”,这是一个具有迷惑性的政治幻觉。
在我国,“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观点也很早就出现过。
最典型的就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当时,蒋介石向共产党提出了把人民军队交出去的所谓“军队国家化”要求,我们党则认为,这种“军队国家化”,说到底就是“要把人民的军队化为军阀的军队”,为争取中国和平民主的新前景,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实行“军队国家化”必须首先实现“国家民主化”,组建民主联合政府,然后国共两党再把武装力量交给新的民主国家,或者两者同时进行,但这遭到了国民党的拒绝,并以发动全面内战来回答。
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问题曾一度趋于沉寂。
但进入新时期后,它们又再次被重提和热炒起来,这其中有着复杂的背景。
苏东剧变后,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推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而包括“多党制”和“军队国家化”在内的所谓“民主化”,就是其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应做好“三个坚持”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应做好“三个坚持”价值观的培育,重在培养和激发对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信仰。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使广大官兵熟记“五句话”要求,还要全面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真正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并掌握正确的评判标准。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就是将其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坚持: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紧密联系官兵思想实际,从大家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入手,开展群众性讨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有的放矢地释疑解惑,澄清在军人价值观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明辨价值观念、价值追求上的是非荣辱界限:忠诚于党,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的错误思潮;热爱人民,坚决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献身使命,防止和克服麻痹松懈、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等,切实做到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官兵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使广大官兵真诚信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自觉将其作为理想信念来追求,作为道德情操来修养,作为行为准则来恪守。
二.坚持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官兵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在军事训练中磨砺,在完成重大任务中培育,在日常管理中养成,在文体活动中催生。
坚持立足本职岗位,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平台,从点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努力在军营建功立业,在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
坚持在履行使命、完成任务中见成效,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提高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上。
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积极投身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强化战斗精神,苦练打赢本领,出色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世界观改造,提高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做到言教与身教相一致、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相统一,用自身的模范行动教育影响部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摇—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军队归谁领导、听谁指挥,是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实践的核心问题,也是一直是敌对势力同我们进行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焦点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军作为渗透重点,尤其是近年来,敌对势力借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之机,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妄图动摇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用心极其险恶。
面对这些错误观点,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坚决抵制,理直气壮地进行批驳,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为了使同志们更好地辨析错误的政治观点,我讲三个方面的,一是“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错误观点的定义、由来及其内在联系;二是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三是如何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错误观点的定义、由来及其内在联系(一)“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定义“军队非党化”,就是军人没有参加党派组织的权利,军队中不能建立任何党派组织,军队不对任何党派负责,不接受任何党派的领导和指挥。
“军队非政治化”就是鼓吹军队保持政治中立,不干预政治,不介入党派斗争。
“军队国家化”是指军队无政党派系分别,受国家的编组。
(二)“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由来“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从理论来源上看,它是资产阶级关于军队、国家、政党、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一些西方学者对此早有论述。
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1957年所著的《军人与国家》一书中,就明确主张军人要脱离政治,保持政治中立和政党中立。
西方国家把其执政党通过国家政府掌握兵权的军事领导制度,称作“军队国家化”,这是一个具有迷惑性的政治幻觉。
在我国,“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观点也很早就出现过。
最典型的就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当时,蒋介石向共产党提出了把人民军队交出去的所谓“军队国家化”要求,我们党则认为,这种“军队国家化”,说到底就是“要把人民的军队化为军阀的军队”,为争取中国和平民主的新前景,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实行“军队国家化”必须首先实现“国家民主化”,组建民主联合政府,然后国共两党再把武装力量交给新的民主国家,或者两者同时进行,但这遭到了国民党的拒绝,并以发动全面内战来回答。
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问题曾一度趋于沉寂。
但进入新时期后,它们又再次被重提和热炒起来,这其中有着复杂的背景。
苏东剧变后,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推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而包括“多党制”和“军队国家化”在内的所谓“民主化”,就是其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的推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迫切希望中国向着“多党制”、“军队国家化”的方向发展,公然提出所谓“剥夺政党对军队的垄断权”、“政党组织应从军队退出”等政治主张,使得“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日益成为对我军渗透破坏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
由此可见,“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不仅由来已久,而且有着特定含义和明确目标。
(三)“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内在联系“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引人注目的错误政治观点,也是敌对势力对军队渗透破坏的一个纲领旗号。
其中,“军队非党化”处于首要和核心位置,“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都是在不同方面对这一问题的延伸。
“军队非党化”否定军队与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内在关系,进而否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军队非政治化”割裂军队与政治的联系,进而为鼓吹“军队非党化”奠定基础;“军队国家化”是有意搅乱政党与国家、军队的关系,把军队的政治属性与国家属性对立起来,以军队的国家属性否定军队的政治属性,进而否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具蛊惑性。
二、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一)“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在理论上极其荒谬1. “军队非党化”掩盖了政党与军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极其荒谬和虚伪的。
军队和政党都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军队必须接受政党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政党和军队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一定的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组建的政治组织和武装组织。
政党是阶级的领导力量,军队是阶级的暴力工具,军队只有接受政党的领导,才能保持自己的阶级性质,并成为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有效工具。
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不隐瞒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公开声明自己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明确宣示工人阶级政党在夺取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中,必须建立和牢牢掌握自己的军队。
早在苏联红军创建时,针对当时资产阶级所宣称的武装力量应当是“独立的”、要“置身于政治之外”、实行“非党化”等错误言论。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不同国家的阶级关系、政党关系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队从属于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党这一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观察和认识政党与军队关系的基本思想武器。
有人推崇美军的所谓“非党化”,殊不知美军的最高统帅——总统,就不是党外人士,仅有“驴”与“象”之分而已,相当于军队还是处于党派的领导之下。
2. 军队的政治属性不容抹杀。
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不过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军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当保持中立。
使军队不问政治,这是资产阶级和沙皇伪善的奴仆们的口号,实际上他们一向都把军队拖入反动的政治中。
”因此,根本没有脱离政治、不为政治服务的军队。
海湾战争结束后,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上将鲍威尔说:“人们有时说我是一个政治将军。
事实上华盛顿没有哪位将军不带政治味。
否则,他就不会成功,因为这是制度的本质。
”事实上,西方国家对军队本身的政治控制非常严格、有力,有一整套实施思想控制和精神灌输的严密制度和办法,一直把军队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工具。
西方国家是如何从政治上控制军队的呢?主要是通过文官治军、严格挑选军官、牧师随军、寓“政治教育”于“公民教育”之中等途径,加强对军队的政治控制。
挑选军官方面,主要是确保那些赞同资本主义政治观点和资产阶级政治立场坚定的人选拔为军官并保留在军队。
如美国报考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普林其空军学校时,须有总统、副总统或议员、州长的推荐,从而在政治上把住军官入口关。
调查表明,美国陆军军官出身大企业老板、高级军官家庭的占47%,出身于商人、官僚、农场主等中等阶层的占45%,工人和职员家庭出身的只占5%,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从政治上对军队的控制十分严格。
3. 国家的军队与军队国家化不能混为一谈。
毫无疑问,军队自产生以来,就是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军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之所以能成为“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就是因为它“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这是国家与氏族社会的根本区别。
军队在国家机器中的地位非常突出。
列宁指出:“最能表明这个国家机器特征的有两种机构,即官吏和常备军。
”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是国家的,具有国家性质。
然而,“军队是国家的”并不能和“军队国家化”划等号,敌对势力就是通过混淆视听以达到扰乱军心、民心的目的。
军队不仅具有作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国家性质,还具有从属于执政者的政治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现代国家通常是由执政党领导的,军队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执政党的意志。
包括军队在内的国家机器作为“器物”必须有人来执掌和使用,这个“人”就是执政者。
执政者离不开军队的支撑,执政必须“执军”;但同时,军队的国家机器职能作用的发挥,只有在执政者的领导下才能实现。
脱离执政者领导,军队的国家性质必然发生根本变异。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在政党政治条件下,军队能否有效地置于执政党的掌控之下,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民族的命运。
军队一旦脱离执政党的领导,军权被个人或利益集团所操纵,对任何国家都不能说是好事。
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局动荡、难于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国家化”主张的军队脱离党的领导而成为纯粹的国家军队的观点,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伪问题。
因为军队一旦脱离执政党的领导,就不是现存国家的一部分,不仅成为执政者的反对力量,而且也成为现国家政权的破坏力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军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防军,时刻保卫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军队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敌对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对我鼓噪“军队国家化”,既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其根本目的就是企图在我党与军队的关系上打开缺口,挑动军队脱离党的领导,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防军为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从根本上搞垮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个至关重大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具有极大的危害性1.“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危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兵权之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
”近代中国政权衰微、军权旁落、军阀四起、连年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据统计,1960年至1980年的20年间,非洲大陆共发生160次军事政变,平均每年8次。
20世纪,中东曾经有17个国家先后发生60余次军事政变。
这些国家发生军事政变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军事制度存在弊端,部队被反动分子利用,导致国家混乱,民不聊生。
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放弃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与军队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失去军权的时候也丧失了政权,造成了令人扼腕的历史悲剧。
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本国的国情条件和发展阶段,盲目引入西方国家包括“军队非党化”在内的政治制度,结果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尽管遇到了种种风浪考验,但始终巍然屹立,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邓小平同志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国家所以稳定,军队没有脱离党的领导的轨道,这很重要。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对此,我们应该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2.“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有害于我军的性质。
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是我军的性质和本色。
“军队国家化”把我军的性质与国家、人民性质割裂、对立起来,认为“军队应该是人民或国家的军队,而不是党的军队”,攻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公器私用”、“谋一党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