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在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音准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大提琴需要从基础开始练习,如基本的调弦和音阶练习,这些都需要良好的音准来支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1.音高不准确大提琴演奏中,音高不准确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一些初学者可能无法准确地找到正确的音高,这可能会导致音符太高或太低,导致整个演奏音乐的失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学生在练习时更加注意每一个音的高低,尤其是那些高难度的音乐,需要更加注意弦和指位的准确性,可以通过训练视觉和听觉来提高自己的音高感。

2.音符时值不准确音符时值不准确是另一个常见的音准问题,这通常是由于演奏者的节奏感不佳而导致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练习节奏感,以及借助外部设备(例如节拍器和点击音等)来纠正自己的节奏感。

3.滑音不准确大提琴滑音是一项技巧性比较强的技能,如果不掌握好滑音的技巧,可能会导致音高和音色的不准确。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更加认真地练习滑音的技巧,并确保正确的放置指位,以保证每一个音的滑动是准确的。

4.和弦不准确大提琴演奏中经常需要演奏和弦,如果和弦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整个乐曲的音乐性受到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更加练习和弦的演奏,确保每一个音符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建议练习时选择较简单的和弦曲目并缓慢练习,逐渐提高难度来提高和弦演奏的准确性。

总之,准确的音准对于大提琴的演奏非常重要,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十分重视。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坚持,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良好的音准,从而成为出色的大提琴演奏者。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大提琴。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遇到音准不准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演奏效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演奏问题。

解决音准问题对于大提琴演奏教学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音准问题的原因分析在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学生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技术不够扎实。

大提琴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乐器,学生如果在基本技术上存在一些问题,就会导致演奏时音准出现偏差。

2.没有合理的练习方法。

练琴时,学生可能会采用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练习方法,导致了弦乐演奏技能没有得到正常的提高和进步,从而导致音准不准。

3.对音准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生可能并不意识到音准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在演奏时音准出现问题。

4.缺乏正确的音准感。

有些学生可能天生没有很好的音准感,这就需要通过加强练习来提高音准感。

二、解决音准问题的具体方案1.建立良好的基本技术。

学生在练习大提琴时,应该注重基本技术的练习,包括手指的力度、手型的正确与否等等。

只有技术扎实了,才能够保证音准的准确性。

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并不断纠正学生在演奏时的不良习惯,确保学生的基本技术得到不断的提高。

2.科学的练习方法。

在练琴时,学生应该采用科学的练习方法,比如注重音准的练习,可以通过反复弹奏同一曲目,或者使用练习曲目加强音准感。

可以借助一些练习辅助工具,如音准矫正器等,进行音准的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准。

3.提高对音准的重视程度。

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音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音准和音乐的关系有多么密切。

可以通过音准比赛和演出等形式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音准对于一个演奏者的重要意义。

4.加强音准感的训练。

一些学生可能天生对音准有一定的盲区,这就需要通过加强音准感的训练来补足这一不足。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音准问题在大提琴演奏教学中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学生在学习大提琴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音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本文将讨论在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大提琴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颤音时音准不稳颤音是大提琴演奏中常见的技巧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在颤音时音准不稳定,经常出现音高不准确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颤音时手指的压弦力度不够稳定,导致音高飘忽不定。

解决方案:1. 练习手指的力度控制:告诉学生在颤音时需要保持手指的稳定压力,不要因为颤音的振动而改变手指的力度,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时逐渐增加力度来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

2. 练习颤音的速度:颤音的速度对音准也有影响,可以让学生练习不同速度的颤音,逐渐提高颤音的速度,并注意保持音准稳定。

3. 听觉训练:让学生通过耳朵感受颤音的音高变化,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二、手指位移时音高不准确在大提琴演奏中,手指位移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手指位移时音高常常不准确,尤其是跨弦位移时更容易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1. 指导正确的手指位移技巧:告诉学生要保持手指的位置稳定,手指的力度要适当,指尖要贴紧弦面,尽量减少手指位移时的震动,可以让学生通过慢速练习来培养手指位移的准确性。

2. 注重手指位置的感觉: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感觉来判断音高的准确性,要求学生在练习中不要只注重眼睛看指板,而是要通过手指的感觉来控制音高。

3. 注意指板上的标记:很多大提琴指板上都有标记来帮助定位,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时参考指板上的标记来帮助手指位移的准确性。

三、琴弓控制不准确导致音准问题大提琴的弓法控制对音准有很大影响,很多学生由于弓法控制不准确导致音准问题。

解决方案:1. 强调弓法基本功:让学生重视弓法基本功的练习,比如弓压、弓速、弓力等,通过科学的弓法练习来保证弓法的准确性。

2. 注重弓力控制:告诉学生在演奏中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要求来控制弓力,不要过于用力或者用力不足,要求学生在练习中注重弓力的控制。

大提琴音准教学及右手运弓研究

大提琴音准教学及右手运弓研究

■ Yi Jiao Lun Tan •艺教论坛 M大提琴音准教学及右手运弓研究起冰冰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摘要:在大提琴的学习中,主要分为音准把握和运弓技巧两个部分,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呈现出优美的音色,突显出其优美浑厚、顿挫的特点,整体性地提升大提琴演奏艺术的表现效果。

本文将以大提琴音准教学及右手运弓研究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提琴音准教学右手运弓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3-0109-02在大提琴演奏能力的培养中,音准和运弓技巧的学 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换把、和弦、揉弦等音准 控制方法,以及熟练运用空弦运弓等运弓技巧,共同完成 优美大提琴曲目的演奏。

同时结合自身对大提琴音乐作 品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将自身的情感融人其中,进一步提 升自身大提琴演奏能力和效果的提升。

一、大提琴的音准教学音准对大提琴演奏者是一项重要考验,音准问题的 出现也存在着很多人为的原因,除要克服乐器自身的不 益因素外,还有很多是对正确的基础知识的缺乏和忽视 等因素,主要表现在运指中的手指没有养成有合理的站 立性和在保留指下的运指,不注意固定好拇指的正确位 置和在以拇指为中心下的与各手指间的音程距离感及运 指方向的错误都会对音准带来影响。

(一)把握音准教学注意事项在大提琴的教学中,教师们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清 晰的把握大提琴教学现状和注意事项,同时考虑到自身 的教学情况,进一步们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将大提琴音 准教学处于主要地位,从学生们的演奏姿势、方法和技巧 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整体性的提升音准教学的 质量和有效性。

对于大提琴演奏的初学者来说,在训练的过程中经 常会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导致自身的姿势和手法出现 错误,形成一个错误的大提琴演奏习惯,逐渐成为大提琴教学中重要的问题。

比如,学生们在演奏中,左臂、左肘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沉,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影响到大提琴演奏中运指的手型和横向性运指的效果,整体呈现出左臂紧靠身体的紧张或者不自然的现象,进而对大提琴的演奏效果造成直接性的影响。

弦乐器演奏中的音准训练方法

弦乐器演奏中的音准训练方法

弦乐器演奏中的音准训练方法弦乐器演奏中的音准训练是每位学习弦乐器的初学者和专业音乐家都需要重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音准能够使演奏者的演奏更加准确、纯净,并且能够与其他乐器协调地合奏。

本文将介绍几种弦乐器演奏中常用的音准训练方法,帮助学习者提升自己的音准水平。

一、定位和调谐在演奏弦乐器之前,定位和调谐是必不可少的。

准确的定位能够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准确地找到音位,而调谐则是保证演奏乐器的音调准确的前提。

对于弓弦乐器,如小提琴、中提琴等,可以通过弓弦与指板的接触来定位音位,同时使用调音器等设备进行调谐。

对于弹拨弦乐器,如吉他、大提琴等,可以利用品位标记和弦轴进行定位,并通过转动弦轴来达到调节音调的目的。

二、音阶练习音阶练习是训练弦乐器演奏音准的基本方法之一。

常见的音阶练习包括大调和小调音阶的平行练习、交替练习和增减音练习等。

通过反复练习不同的音阶,演奏者可以熟悉不同音区的音高,并且能够准确地按照要求演奏出每个音位的音准。

三、音程训练音程训练是弦乐器演奏中提高音准的重要方法。

音程包括纯一度、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和八度等。

通过针对不同音程的练习,演奏者可以加深对音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在演奏时准确地跨越不同音程。

四、对位练习对位练习是指在演奏过程中,通过与其他乐器或伴奏进行对位演奏。

对位练习可以帮助演奏者在演奏中更好地把握音准,与其他乐器协调地合奏。

对位练习可以通过与钢琴、管弦乐队或其他乐器的合奏进行。

演奏者需要通过对位演奏,尽量减小与其他乐器的音高差异,从而达到更好的音准效果。

五、听力训练弦乐器演奏中的音准训练还需要依靠良好的听力。

音准训练应该与听力训练相结合,通过听音乐、听大师演奏、听录音等方式,培养自己对音准的敏感度。

演奏者可以通过模仿、比较等方法来加深对音准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演奏中。

六、延音练习延音练习是指将每个音符保持一定时间的演奏练习。

通过延长每个音符的演奏时间,演奏者可以更好地掌握音的长度和音准,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将不同音符连接在一起,形成流畅的音乐。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提琴是一种优美的弦乐器,常见于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

在大提琴演奏教学中,音
准问题是常见的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音准问题及解决
方案。

一、音准问题的表现形式
大提琴演奏音准问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打错音,即演奏的音与谱面上的音不同。

2.弦间音高差距过大,即演奏同一琴弦的不同音高差距较大。

4.音色不清晰,即演奏的音朦胧不清。

二、解决音准问题的方法
1.检查发音方法。

大提琴演奏需要根据不同的音高用不同的指位演奏。

为了保证音准的正确性,在指按
弦道之前需要先调整好手指的位置。

同时,发音时要注意弓的力度和速度,以保证音色的
清晰度和稳定性。

2.强调节奏感。

节奏感是大提琴演奏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演奏时需要清晰地强调每个音符的节奏位置,按照谱面上的节奏正确演奏。

在练习时,可通过强调节拍,慢慢提高演奏的节奏感。

3.调整乐器。

有时候演奏音准的问题可能源于乐器本身的问题。

大提琴需要定期进行调音,在演奏
前要检查好弦的紧度和调音器的位置,以确保演奏的音准。

4.进行有效的练习方法。

有效的练习方法是解决音准问题的关键。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分解演奏,逐个排练跨弦、滑指、和声等技巧,同时要反复练习会后头叩、前拍继续等细节问题,边练习边查错等,渐渐地提高音准的水平。

总之,在高职院校大提琴演奏教学中,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演奏方法,注重技巧的
分解和总结,努力提高演奏音准的水平。

219528607_大提琴音准练习的诀窍

219528607_大提琴音准练习的诀窍

62MUSIC LOVER大提琴音准练习的诀窍文字_罗伟熹Play In Tune, Cellist’s Know-How大提琴的音域宽广,有高、中、低音区之分,音色温柔、浑厚,表现力丰富,比其他乐器更接近于人声。

第一根A 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 弦音色比较朦胧;第三根G 弦和第四根C 弦则低沉响亮。

音准是大提琴的“灵魂”和“生命”,是伴随着大提琴学习全过程的永恒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最难突破的问题。

大提琴演奏的音准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它能影响到整个音乐表演的质量,以及能够使音乐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这两个方面。

本文将从音准对于大提琴演奏的重要性、影响音准的因素以及如何进行大提琴音准练习等方面,对大提琴演奏中的音准练习诀窍进行阐述。

音准是每一个大提琴学习者在学习和演奏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学习大提琴过程中的重要挑战,同样也是衡量一个大提琴演奏者表演能力的重要标准。

音准是学琴者能够完整地表达一首大提琴作品的基础,是大提琴表演艺术的内在基因。

音准问题是每个习琴者在自己的学习和表演生涯中必须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它的解决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大提琴音准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一直遵循的。

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和诀窍来练习音准,从而提高自己大提琴演奏音准的准确度和熟练度。

音准的含义所谓的音准,就是歌唱和乐器演奏所发出的音高,能够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合。

大提琴演奏的音准,也要符合大提琴的律制。

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有音准要求,比如说钢琴。

音准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因素,有赖于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适宜的演出环境等,而且与表演者的听觉是否敏锐息息相关。

在大提琴的表演过程中,演奏者要随时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控制能力等来调整音准,从而达到音高的准确度,实现完美的表演。

在大提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会发现自己所演奏的曲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动听,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音准。

大提琴的音准与自身的演奏方式关联性很强,它不像钢琴这类乐器,只要自身的音准调正确了,演奏者直接演奏就可以了。

五步基本功,轻松练好大提琴音准

五步基本功,轻松练好大提琴音准

五步基本功,轻松练好大提琴音准练习音准是任何一种乐器演奏者的基本功,而每种乐器由于材料构造和发声原理的差异,其练习音准的要求各不相同,在大提琴音准练习中,演奏者的手型、指触、换把、颤指、律制等多方面都会影响音准,因此注重以上细节的练习、运用和调节,是保障大提琴音准练习的重要方面。

音准问题本质上就是听觉问题,辨别乐音是否准确,首先在于演奏者的辨音能力,手指的运作受听觉支配,很多辨音能力和听觉迟钝的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提示与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在课下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才能提高听觉记忆能力。

就像在视唱练耳中,仅仅唱得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听音准确才是全面的。

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大提琴的五步基本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手型训练很多大提琴演奏者都注重大提琴左手的训练,左手持琴的姿势要以自然、舒适、放松为宣,手指停留在琴板上的姿势要保持半圆状,且稍向琴头方向倾斜。

大拇指在大提琴的把位中,往往用第一关节按住两根琴弦,这是为了保证双音的五度关系,在按琴弦时要保持垂直,这是对大拇指的手型要求。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一般存在的问题是手型太过或向琴头方向凸起,不能伸张自如,就无法按准音位;拇指持琴过大也是一个通病,如此不但会导致手腕塌陷,影响内弦的演奏,而且会造成三、四指经常离开指板而无法保持五度关系的准确性。

(二)指触训练手指触弦时要保持轻松有力,这在提琴家族中是共同的要求。

轻松是手指要保持自然,有力是保证声音结实而富有弹性,要求用手指指尖肌肉最多的部分触弦,这同钢琴弹奏一样,很多钢琴演奏家说无名指按键声音最为饱满,就是因为无名指指尖肌肉最多,弹性最大。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其实手指触弦时真正用力的支点在于指掌关节,手指的高度要适中,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常见的通病就是手指倾斜、扁平,致使手指僵硬,从而导致发音粗糙低劣,达不到音准。

手指按弦,根据物理学的发声原理来说,使琴弦发生震动,且这个震动有规则有频率的,且在震动中不断发出有变化的声音,但手指若软弱无力或者是僵硬死板,都不能发出正确的音高,就如同二胡演奏中,手指按弦的虚实都会发现音是高低不同的,因此在大提琴音准练习中,手指触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
凡是从事弦乐演奏的人,在其演奏生涯中都会遇到“音准”这个问题。

可以说只要我们在拉琴,就会不停地纠正音准问题。

音准是准确表达作品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演奏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影响大提琴音准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耳朵的音准概念,也就是耳音。

众所周知学习音乐的人首先要有灵敏的听觉,尤其是学习弦乐器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音准概念做指导,我们就无法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第二是左手技巧的问题,因为这些技巧也是影响音准的主要方面,只有在耳音的指导下解决左手技巧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音准问题。

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关于左手技巧所造成的音不准的问题。

左手技巧包括手型、换把、颤指、泛音等,比较复杂多样,难度也较高,但是最首要和关键的一条就是音准,这是最基本的但往往也是最困难的,所以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左手的技巧训练,并且把主攻方向放在音准上。

这在大提琴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手型问题
关于手型问题我认为有两种,由于大提琴在演奏高音时
会运用到拇指把位,所以在这里我要说一下两种不同把位的手型问题。

1低把位手型
在大提琴演奏中第一至第四把位的手型被称为低把位
手型,根据乐曲的需要,随着演奏难度的加大和不断的创新,手型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其基本姿势是:左手很自然地抬起大小臂约30度角,手掌与小臂大致平行,在一条直线上,手呈半握状,像是握着个鸡蛋,手背稍鼓起来,四指自然地贴到琴颈上呈直线型,拇指弯曲放到琴颈后与一指二指中间相对的位置,在用大把位时,拇指可与二指同时向下移动半音,手掌的重心放在二指与三指之间,这种手型比较自然好看,能使整个手臂处于放松的状态,可以使四个手指很容易地摆准位置并在演奏中自如地上下移动。

更可以在变换把位时自由转换。

正确的手型是保证音准的基本条件,有的初学者在刚开始学的时候不能够准确地把握左手手型,出现手指僵硬、重心太靠上或者太靠下、手的第三关节往下塌等情况,这样限制并影响了手指的灵活而不能及时调整音准。

第二种情况是左手整个把位在指板的位置放得高了或低了,这样除了空弦以外所有的音都不会准。

第三种情况是在固定的把位整体位置找对了,但手指间的距离出现了偏差。

2拇指把位手型
拇指从原来的琴颈后侧移到琴颈上来,不要弯曲与一指形成2度关系,其余的手型基本不变,手与小臂大臂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形成一个整体,与低把位相比,身体更贴近琴,有一种抱在怀里的感觉,整个手臂应该呈一种放松的状态,只有这样,整个的力量才能分布到手的各个部位,拇指也能自然的放在指板上,其他手指也会在手臂重力的影响下在按弦时能够有力地、自然地、放松地、有弹性地按弦,使其发出最自然的音色。

拇指把位音准的掌握要比低把位较难一些,这是因为除了低把位所遇到的一些音准问题以外还出现了拇指按弦,初学者在刚开始运用拇指按弦时动作不正确而且比较笨拙不
易于控制,有的同学在按弦的时候拇指关节往下塌并且手指僵硬,这样造成关节的紧张,使其它手指也不能灵活运动。

其次是拇指不紧和不平,这样必然导致音不结实、不准确。

因此应特别强调拇指的灵活和放松,按弦时整个拇指应当放平,使弦紧紧贴在指板上,这样不仅保证了音准,还能使奏出来的声音接近其他手指求得声音统一。

二、换把中容易出现的音准问题
换把是大提琴左手技巧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灵活、及时、连续、合拍等,但最基本的是音准的训练,音准在换把问题上既是最基本的又是难度最大的问题。

这是因为换把时原有的手形不容易保持,更难在移动位置时一下就找准音的位置,因此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练习。

我认为在练习换把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规律、一定的技巧,其实换把就是由原来的位置换到琴颈上另一个位置的过程,四个手指的手形不变,只不过是移到了别的位置上。

这就是换把的整体性,在换把时还要注意从肩、腕、肘到手指的动作协调、自然、放松,远距离换把时更要注意肘和腕的动作,因为必须绕过琴身,不能被琴身挡住,保证手指顺利到位。

我们还要分析它的规律,找出关键的手指作为桥梁带动整个的把位。

在换把中,我们必须清楚每个把位手指间的距离都是不同的,从低把位到高把位一把比一把距离小,相反,从高把位到低把位时手指必须渐渐张开。

因此我们一定要靠音准概念及时纠正在换把中出现的音不准的问题,这还需要我们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多用心、多体会。

三、大提琴的颤指对音准的影响
颤指俗称揉弦。

是弦乐演奏中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颤音是每个大提琴演奏者必须要掌握好的基本技巧之一。

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颤音的演奏方法,如果掌握的方法不准确将会严重影响音准问题。

近年来学习大提琴的人越来越多,但在颤音的运用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颤指的幅度过小,颤出来的音不到位,过于偏低;摆动的动作很大,颤出的音偏高,而且没有力度:颤指很慢,孤立的用手腕动作,手指没有固定在琴弦上,越颤越往下,这样颤指就改变了原来的音高等。

颤指的掌握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他关系到我们演奏时的音准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左手各部位必须放松有弹性(拇指不要紧捏琴颈)并保持积极状态。

第二,左手手指在指板上按音必须结实稳定,不能随意上下移动。

第三,大提琴颤指的动作是依靠肘部轴形动作为主导动作的手腕、手指的联合动作,手腕和手指是辅助动作,要加强手臂轴形动作的训练,同时手腕和手指予以配合。

有人说颤指是“心灵的窗户”,可见颤指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颤指的演奏方法,使音乐更准确、更连续、更完整。

四、泛音
泛音是弦乐器中一种独具风格的奏法,其音色优美、细
腻,宛如笛声一样清脆,泛音有人工泛音、自然泛音两种,初学者可以利用泛音来效音和定弦,有的初学者对五度音和八度音的感觉不是很敏感,因此可用泛音来定弦,这对于大提琴演奏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

综上所述,音准的训练在大提琴的训练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而左手技巧又是音准的关键所在,只有左手技巧规范、娴熟、灵活的应用才能减少演奏中音不准的问题。

演奏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音准和技巧的提高,没有音准就没有好的音乐,音准是基础,音准是表达作品的基本条件,只有经过长期的、刻苦的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演奏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