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动力学 严以新 习题

海岸动力学 严以新 习题
海岸动力学 严以新 习题

第一章

1.1 建立简单波浪理论时,一般作了哪些假设?

1.2 试写出波浪运动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

1.3 试写出微幅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及求解方法。

1.4 线性波的势函数为

()[]()()t kx kh z h k gh σσφ-+=

sin cosh cosh 2

证明上式也可写为

()[]()()t kx kh z h k Hc σφ-+=sin sinh cosh 2 1.5 由线性波的势函数证明水质点轨迹速度

()[]()()t kx kh z h k T

H u σπ-+=

cos sinh cosh ()[]()()

t kx kh z h k T H σπω-+=

sin sinh sinh

并绘出相位()t kx σ-=0~2π时自由表面处的质点轨迹速度变化曲线以及相位等于0,π/2,π,3π/2和2π时质点轨迹速度沿水深分布。

1.6 试根据弥散方程,编制一已知周期T 和水深h 计算波长、波数和波速的程序,并计算出T =9s ,h 分别为25m 和15m 处的波长和波速。

1.7 证明只有水深无限深时,水质点运动轨迹才是圆。

1.8 证明线性波单位水柱体内的平均势能和动能为2

161gH ρ。

1.9 在水深为20m 处,波高H =1m ,周期T =5s ,用线性波理论计算深度z =–2m 、–5m 、–10m 处水质点轨迹直径。

1.10 在水深为10m 处,波高H =1m ,周期T =6s ,用线性波理论计算深度z =–2m 、–5m 、–10m 处水质点轨迹直径。

1.1在某水深处的海底设置压力式波高仪,测得周期T =5s ,最大压力2max /85250m N p =(包括静水压力,但不包括大气压力),最小压力2min /76250m N p =,问当地水深、波高是多少?

1.12 若波浪由深水正向传到岸边,深水波高m H 20=,周期s T 10=,问传到lkm 长的海岸上的波浪能量(以功率计)有多少?设波浪在传播中不损失能量。

1.13 在水深为5m 处,波高m H 1=,周期s T 8=,试绘出二阶斯托克斯波与线性波

的波剖面曲线及近底水质点速度变化曲线并比较之。

1.14 如果二阶斯托克斯波η的附加项(非线性项)的振幅小于线性项的5%时,可以略去附加项而应用线性波理论,问在深水处应用线性波理论的最大允许波陡是多大?在相对水深h /L =0.2处应用线性波理论的最大允许波陡又是多大。

1.15 在水深为5m 处,m H 1=,s T 8=,试计算斯托克斯质量输移速度沿水深的分布并计算单位长度波峰线上的质量输移流量。

1.16 试述波浪频谱和波浪方向谱的意义。

1.17 已知一波浪系列的有效波高s H 为4.7m ,有效波周期为4.7s ,问该波列的平均波高是多少?大于6m 的波高出现的机率是多少?

第二章

2.1 试述波浪守恒和波能守恒的意义?何谓波浪浅水变形?

2.2 何谓波浪折射?斯奈尔折射定律意义何在?

2.3 若深水波高厅s H = lm ,周期T = 5s ,深水波向角0045=α,等深线全部平行,

波浪在传播中不损失能量,计算在水深h = 10m 、5m 、2m 处的波高(用线性波理论)。

2.4 上题中求水深h = 10rn 、5m 、2m 处底部水质点轨迹速度的最大值及床面剪切应力的最大值,假定床面平坦,泥沙粒径D =0.01mm 。

2.5 若深水波高厅m H 10=,周期T = 10s ,等深线全部平行,波浪正向入射,波浪在传播中不损失能量,分别用线性波理论及考虑非线性影响(用岩垣公式)求水深h = 2m 处的波高。

2,6 若波浪由深水正向传到浅水,深水波高为0H ,周期为T ,海床底坡为m ,波浪没有折射,但必须考虑底部摩阻损失,已知摩阻系数为w f ,试编制一计算浅水中任一点的波高的程序。

2.7 当波浪斜向进入浅水区时,若海底等深线平行,证明:两相邻波向线在任意水深处所截的等深线段为常数,由此证明任意点的折射系数

ααcos cos 0

=r k

其中0α为深水波向角,α为该点的波向角。

2.8 在深水中,1s 、5s 、10s 周期的波浪不破碎可能达到的最大波高是多大?在水深为10m 处及水深为lm 处可能达到的最大波高各为多大?设海滩坡度极为平缓。

2.9 若海滩波度为1/20,深水波高厅m H 10=,周期T = 5s ,等深线完全平行,求波浪正向入射时,波浪在海滩上破碎时的破波水深及破波高。

2.10 上题若波浪斜向入射,深水波向角0α=450,求破波水深及破波高。

2.11 一个波流共存场,已知水深h = 20m ,无流时的波周期s T s 10=,波高m H s 2=,波浪传播方向与水流方向夹角为1500,试求出波流共存时的波长、波速和波高。

第三章

3.1 近岸流方程是如何得到的?简述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3.2 简述辐射应力在浅水区和破波带的变化规律。

3.3 波浪增减水是如何发生的?

3.4 波浪斜向入射平直海滩时沿岸流的生成机理是什么?

3.5 假定波浪斜向入射平直海岸,等深线相互平行,深水波角为0α,深水波高为0H ,试根据能量守恒和Snell 定律导出破波带外平均水位()x η的表达式。

3.6 波浪斜向入射平直海岸,等深线相互平行,试证明破波带外从深水到浅水xy S 沿程不变。

3.7 若等深线平行,深水波高m H 20=,周期s T 8=,深水波角0α=300,海滩坡度m = 1/30,问碎波带内平均沿岸流流速有多大?

3.8 上题若取()35.01=-=

f C m K N P γπ,摩阻系数01.0=f C ,若考虑侧向混合影响,计算沿岸流流速在海滩横断面上的分布。

3.9 假定海滩坡度均匀一致,岸线平直,波浪正向入射,沿岸方向波高不等,破波高度的沿岸梯度y H b

??为已知。垂直于岸线的流速可忽略不计,不考虑侧向掺混。试根据沿岸流控制方程,导出沿岸流速度表达式。

第四章

4.1 平衡潮理论和实际潮汐的差异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4.2 简述地球自转对外海潮流的影响。

4.3 简述自转力对河口潮汐和潮流的影响。

4.4 潮波进入河口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4.5 简述潮波在大陆架的传播特征。

4.6 无潮点是如何形成的?

4.7 半封闭狭长海湾发生共振的条件是什么?如湾口开边界处外海潮波周期为 12.4h ,海湾水深为50m ,那么海湾长度为多大时会发生共振?简述共振时海湾内水面变化特征。

4.8 河口的宽度和深度向口门方向呈线性缓慢增加,在口门l x =处,0h h =,0B B =,

()t H t σηcos 2=。试确定河口水面的沿程变化。

4.9 有一狭长海峡,宽为30km ,长为766km ,水深沿程不变为30m ,海峡地处北纬350,该处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周期为12h25min ,潮波振幅m 5.10=η,传播方向自海峡左端传向右端。若将x 轴置于海峡中心线,原点置于海峡左端,试求该自由潮波(不考虑摩阻影响)受地转影响后,在y = 0,± 7.5,±15km 处的凯尔文波的振幅及潮流速最大值。

4.10 上题中如果将海峡在右端(x = 766km)处封闭,试绘出海峡内的同潮时线及等振幅线。

4.11 海峡中自由潮波考虑摩阻(不考虑地转影响)时,达西一韦斯巴赫摩阻系数为 0.25×10―

5,用题4.9中的数据,计算: (a)在x = 766km 处的潮波振幅及潮流流速最大值;

(b)潮流和潮位的相位差;

(c)潮波波长及传播速度。

第五章

5.1 简述波浪从深水经浅水到岸边的传播过程中,泥沙运动方式的变化过程。

5.2 简述沙纹床面上泥沙悬浮的基本机理。

5.3 波浪作用下床面泥沙受到哪些作用力?

5.4 波浪作用下推移质输沙的准稳定流模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5 简述沙纹波长与波浪水质点运动轨迹直径的比值对泥沙运动的影响。

5.6 影响离岸一向岸输沙方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7 破波作用下含沙量垂向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5.8 “载沙量”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5.9 波浪正向入射海岸,波高为3m ,周期为15s 。在水深20m 处,波浪作用下泥沙起动的最大粒径为多大(v = 10—

6m 2/s)? 5.10 海床泥沙粒径D = 0.2mm ,深水波高m H 20=,周期为5s ,波浪无折射,问泥沙在多大深度上开始运动?

5.11 在8m 水深处,波高为2.5m ,周期为8s ,泥沙粒径0.4mm ,床面为平坦,问泥沙是否起动?若当地有一与波向相垂直的宽度为200m 的挖槽,问一昼夜槽内的泥沙平均淤积厚度是多少(淤积后泥沙的空隙率为0.4)?

5.12 上题若波浪水质点速度用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计算,仅考虑波浪水质点速度不对称的影响,问单位长度波峰线上的推移质输沙率是多少(按淤积状态的体积输沙率计)?

5.13 层移运动发生的界限是M = 240,若海滩波度为1/30,泥沙粒径D = 0.2mm ,

破波高为2m ,破波水深为2.5m ,问碎波带内多大宽度范围内的泥沙运动为层移运动?

5.14 在6m 水深处,波高H = 2m ,周期T = 5s ,床面平坦,泥沙粒径D = 0.1mm(沉速s m /009.0=ω),0075.0=ωf ,求悬移质含沙量(以kg /m 3计)沿水深的分布。

5.15 上题中若潮流速u c = 0.8m /s (沿水深平均流速),用贝克尔方法计算潮流与波浪共同作用的全沙输沙率,沙纹因子μ取1。

5.16 波高为3m ,周期为15s 的波浪在水深为20m 的水平底上传播,泥沙中值粒径为0.8m 。稳定流方向与波向垂直,其表面速度为o .4m /s ,试计算悬移质输沙率和总输沙率。

第六章

6.1 某海滩坡度为1/20,深水波高H 0 = 2m ,周期T = l0s ,组成海滩的泥沙粒径为0.4mm 。试用不同方法判断该海滩剖面的最终形式及泥沙向离岸运动的情况。

6.2 某平直海岸修建一长500m 的突堤,试根据以下条件求岸线变形情况

(1)已知滩肩顶面标高为+2m ,泥沙发生全面移动处的界限水深为8m ,深水波条件为H 0 = 0.5m ,T =5s ,α0 = 300。试根据一线模型理论解求建堤3年后的岸线位置,并求上游淤积到达突堤堤头的时间。已知式(6-23)中的系数K 可采用第五章中的沿岸输沙率公式确定。

(2)如果沿岸输沙上游侧还有河流来沙,其供沙率为10万m 3/yr ,且河流来沙中占总重20%的颗粒小于海滩泥沙的最小粒径。试编制计算机程序求建堤1年后的岸线位置。

大学物理第2章质点动力学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第2章质点动力学习题解答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2章 质点动力学习题解答 2-17 质量为2kg 的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j t t i t r ?)133(?)16(22+++-= (单位:米,秒), 求证质点受恒力而运动,并求力的方向大小。 解:∵j i dt r d a ?6?12/22+== , j i a m F ?12?24+== 为一与时间无关的恒矢量,∴质点受恒力而运动。 F=(242+122)1/2=125N ,力与x 轴之间夹角为: '34265.0/?===arctg F arctgF x y α 2-18 质量为m 的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j t b i t a r ?sin ?cos ωω+= ,a,b,ω为正常数,证明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总指向原点。 证明:∵r j t b i t a dt r d a 2222)?sin ?cos (/ωωωω-=+-== r m a m F 2ω-==, ∴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总指向原点。 2-19在图示的装置中两物体的质量各为m 1,m 2,物体之间及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都为μ,求在力F 的作用下两物体的加速度及绳内张力,不计滑轮和绳的质量及轴承摩擦,绳不可伸长。 解:以地为参考系,隔离m 1,m 2,受力及运动情况如图示,其中:f 1=μN 1=μm 1g , f 2=μN 2=μ(N 1+m 2g)=μ(m 1+m 2)g. 在水平方向对两个质点应用牛二定律: ②①a m T g m m g m F a m g m T 221111)(=-+--=-μμμ ①+②可求得:g m m g m F a μμ-+-= 2 112 将a 代入①中,可求得:2 111) 2(m m g m F m T +-= μ f 1 N 1 m 1T a F N 2 m 2 T a N 1 f 1 f 2

地下水动力学试题

地下水动力学 《邹力芝》部分试题姜太公编 一、名词解释 1.渗透 重力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渗流 不考虑骨架的存在,整个渗流区都被水充满,不考虑单个孔隙的地下水的运动状况,考虑地下水的整体运动方向,这是一个假想的水流。 3. 渗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的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地下水的体积。 4. 渗流速度 单位通过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渗流量。 5. 稳定流非稳定流 渗流要素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渗流要素随时间而变化。 6. 均匀流非均匀流 渗流速度不随空间而变化。非均匀流分为缓变流和急变流 缓变流:过水断面近似平面满足静水压强方程。 急变流:流线弯曲程度大,流线不能近似看成直线过水断面不能近似平面。7.渗透系数 表征含水量的能力的参数。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1的流速的大小 8.导水系数 水力梯度为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的单宽流量。 9.弹性释水理论 含水层骨架压密和水的膨胀释放出来的地下水的现象为弹性释水现象,反之为含水层的贮水现象。 10.贮水系数《率》 当承压含水层水头下降(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体积》的含水层贮体积中,由于水体积的膨胀(压缩)和含水层骨架压密(回弹)所释放(贮存)的地下水的体积。 11.重力给水度 在潜水含水层中,当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的含水层贮体中,由于重力疏干而释放地下水的体积。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 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含水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假想水流的密度、粘滞性、运动时在含水层的中所受阻力以及流量和水头都 与真实的水流相同,假想水流充满整个含水层的空间。 4.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测压水头,不同的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 相交。 5.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水头梯度值,方向沿着等水头面的法线指向水头降

最新浙江大学《海岸动力学》考点整理

【名词解释】 (15题×2分=30分) 第2章 1.海浪:风作用于海面产生的风浪 2.涌浪:风平息后海面上仍然存在的波浪或风浪移动到风区以外的波浪。 3.规则波不规则波/随机波浪:规则波波形规则,具有明显的波峰波谷,二维 性质显著。不规则波波形杂乱,波高,波周期和波浪传播方向不定,空间上具有明显三维性质。 4.混合浪:风浪和涌浪叠加形成的波浪 5.深水波,浅水波,有限水深波:深水波h/L大于1/2、浅水波h/L小于1/20、 其之间的称为有限水深波 6.振荡波:波动中水质点围绕其静止位置沿着某种固有轨迹作周期性的来会往 复运动,质点经过一个周期后没有明显的向前推移的波浪。 7.推进波:振荡波中若其波剖面对某一参考点作水平运动,波形不断向前推移 的波浪。 8.立波:振荡波中若波剖面无水平运动,波形不再推进,只有上下振荡的波浪。 9.推移波:波动中水质点只朝波浪传播方向运动,在任一时刻的任一断面上, 沿水深的各质点具有几乎相同的速度的波浪。 10.振幅:波浪中心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波高:波谷底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 11.波长:两个相邻波峰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12.波周期:波浪推进一个波长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13.波速、波数、波频等概念。 14.波的色散现象: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速度进行传播最后导致波的 分离的现象 15.波能流:波浪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的能量传递率 16.波能:波浪在传播过程中单宽波峰线长度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平均总波能 17.波群:波浪叠加后反映出来的总体现象 18.波频谱(频谱)波能密度相对于组成波频率的分布函数 19.驻波:当两个波向相反,波高、周期相等的行进波相遇时,形成驻波。 20.孤立波:波峰尖陡、波谷平坦、波长无限大的波。 第3章 1.摩阻损失:海底床面对于波浪水流的摩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 2.浅水变形:当波浪传播至水深约为波长的一半时,波浪向岸传播时,随着水 深的减小,波长和波速逐渐减小,波高逐渐增大,此现象即为浅水变形; 3.波浪守恒:规则波在传播中随着水深变化,波速,波长,波高和波向都将发 生变化,但是波周期则始终保持不变。 4.波浪折射:当波浪传播进入浅水区时,如果波向线与等深线不垂直而成一偏 角,将发生波向线逐渐偏转,趋向于与等深线和岸线垂直的现象; 5.辐聚:在海岬岬角处,波向线将集中;辐散:在海湾里,波向线将分散; 6.波浪的绕射:波浪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如防波堤、岛屿或大型墩柱时,绕过 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波浪绕射; 7.绕射系数:绕射区内任一点波高与入射波高之比; 8.破波带:波浪破碎点至岸边这一地带称为破波带。 9.崩破波,激破波,卷破波(P78)

大学物理质点动力学习题答案

习 题 二 2-1 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率0v 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忽略子弹的重力,求:(1)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2)子弹射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解] 设任意时刻子弹的速度为v ,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为s ,由题意知,子弹所受的阻力 f = - kv (1) 由牛顿第二定律 t v m ma f d d == 即 t v m kv d d ==- 所以 t m k v v d d -= 对等式两边积分 ??-=t v v t m k v v 0 d d 0 得 t m k v v -=0ln 因此 t m k e v v -=0 (2) 由牛顿第二定律 x v mv t x x v m t v m ma f d d d d d d d d ==== 即 x v mv kv d d =- 所以 v x m k d d =- 对上式两边积分 ??=-00 0d d v s v x m k 得到 0v s m k -=- 即 k mv s 0 = 2-2 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 ,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为f =kv (k 为常数)。若从沉降开始计时,试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率v 与时间的关系为 [证明] 任意时刻t 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取向下为y 轴的正方向,开始沉降处为坐标原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即 t v m ma kv F mg d d ==-- 整理得 m t kv F mg v d d =--

对上式两边积分 ? ?=--t v m t kv F mg v 00 d d 得 m kt F mg kv F mg -=---ln 即 ??? ? ??--= -m kt e k F mg v 1 2-3 跳伞运动员与装备的质量共为m ,从伞塔上跳出后立即张伞,受空气的阻力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2kv F =。求跳伞员的运动速率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和极限速率T v 。 [解] 设运动员在任一时刻的速率为v ,极限速率为T v ,当运动员受的空气阻力等于运动员及装备的重力时,速率达到极限。 此时 2 T kv mg = 即 k mg v = T 有牛顿第二定律 t v m kv mg d d 2=- 整理得 m t kv mg v d d 2= - 对上式两边积分 mgk m t kv mg v t v 21d d 00 2??=- 得 m t v k mg v k mg = +-ln 整理得 T 22221 111v e e k mg e e v kg m t kg m t kg m t kg m t +-=+-= 2-4 一人造地球卫星质量m =1327kg ,在离地面61085.1?=h m 的高空中环绕地球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求:(1)卫星所受向心力f 的大小;(2)卫星的速率v ;(3)卫星的转动周期T 。 [解] 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即是卫星和地球之间的引力 由上面两式得() () () N 1082.710 85.110 63781063788.9132732 63 2 32 e 2 e ?=?+??? ?=+=h R R mg f (2) 由牛顿第二定律 h R v m f +=e 2

研究生《机械系统动力学》试卷及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试题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机械工程2014级 课程名称: 《机械系统动力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日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 1 圆柱型仪表悬浮在液体中,如图1所示。仪表质量为m ,液体的比重为ρ,液体的粘性阻尼系数为r ,试导出仪表在液体中竖直方向自由振动方程式,并求固有频率。(10分) 2 系统如图2所示,试计算系统微幅摆动的固有频率,假定OA 是均质刚性杆,质量为m 。(10分) 3 图3所示的悬臂梁,单位长度质量为ρ,试用雷利法计算横向振动的周期。假定梁的 变形曲线为?? ? ?? -=x L y y M 2cos 1π(y M 为自由端的挠度)。(10分) 4 如图4所示的系统,试推导质量m 微幅振动的方程式并求解θ(t)。(10分) 5 一简支梁如图5所示,在跨中央有重量W 为4900N 电机,在W 的作用下,梁的静挠度δst=,粘性阻尼使自由振动10周后振幅减小为初始值的一半,电机n=600rpm 时,转子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Q=1960N ,梁的分布质量略去不计,试求系统稳态受迫振动的振幅。(15分) 6 如图6所示的扭转摆,弹簧杆的刚度系数为K ,圆盘的转动惯量为J ,试求系统的固有频率。(15分) 7如图7一提升机,通过刚度系数m N K /1057823?=的钢丝绳和天轮(定滑轮)提升货载。货载重量N W 147000=,以s m v /025.0=的速度等速下降。求提升机突然制动时的钢丝绳最大张力。(15分) 8某振动系统如图8所示,试用拉个朗日法写出动能、势能和能量散失函数。(15分)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试题纸

海岸动力学-严以新-习题讲解学习

第一章 1.1 建立简单波浪理论时,一般作了哪些假设? 1.2 试写出波浪运动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 1.3 试写出微幅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及求解方法。 1.4 线性波的势函数为 ()[]()()t kx kh z h k gh σσφ-+= sin cosh cosh 2 证明上式也可写为 ()[]()()t kx kh z h k Hc σφ-+=sin sinh cosh 2 1.5 由线性波的势函数证明水质点轨迹速度 ()[]()()t kx kh z h k T H u σπ-+= cos sinh cosh ()[]()() t kx kh z h k T H σπω-+= sin sinh sinh 并绘出相位()t kx σ-=0~2π时自由表面处的质点轨迹速度变化曲线以及相位等于0,π/2,π,3π/2和2π时质点轨迹速度沿水深分布。 1.6 试根据弥散方程,编制一已知周期T 和水深h 计算波长、波数和波速的程序,并计算出T =9s ,h 分别为25m 和15m 处的波长和波速。 1.7 证明只有水深无限深时,水质点运动轨迹才是圆。 1.8 证明线性波单位水柱体内的平均势能和动能为2 161gH ρ。 1.9 在水深为20m 处,波高H =1m ,周期T =5s ,用线性波理论计算深度z =–2m 、–5m 、–10m 处水质点轨迹直径。 1.10 在水深为10m 处,波高H =1m ,周期T =6s ,用线性波理论计算深度z =–2m 、–5m 、–10m 处水质点轨迹直径。 1.1在某水深处的海底设置压力式波高仪,测得周期T =5s ,最大压力2max /85250m N p =(包括静水压力,但不包括大气压力),最小压力2min /76250m N p =,问当地水深、波高是多少? 1.12 若波浪由深水正向传到岸边,深水波高m H 20=,周期s T 10=,问传到lkm 长的海岸上的波浪能量(以功率计)有多少?设波浪在传播中不损失能量。 1.13 在水深为5m 处,波高m H 1=,周期s T 8=,试绘出二阶斯托克斯波与线性波

海岸动力学-模拟卷(海事题库)

一、填空题 1.一列简单波浪进入浅水区后,在传播中随水深变化,其波速、波长、波高和波向都将发生变化,但是其波周期则始终保持不变,波浪这一性质为分析它从深水传播到浅水的变化提供方便 2.近岸流包括向岸流、沿岸流和离岸流 3.海岸可分为沙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4.拜落诺能量输沙型可表示为载沙量和流速的乘积 5.近岸区泥沙运动按方向不同可分为横向运动和沿岸运动 6.沿岸输沙率的波能流法把沿岸输沙和波功率沿岸分量联系起来 7.以破波点为界,把水域分为近岸区和离岸区,近岸去进一步可以分为外滩、前滩、和后滩 8.波浪按形态可以分为规则波和不规则波 9.描述简单波的理论主要有微幅波理论和斯托克斯波理论 10.一直波周期为5s ,其水深波长为38.99米,波速为7.80米/秒 11.波谱)(σS 相当于波能密度相对于组成波频率的分布函数 12.在海岬岬角处,波向线集中,这种现象称为辐聚,在海湾里,波向线分散,称为辐散 13.泥沙连续方程dz ds s s s εω+中,s s ω为沉降率,dz ds s ε-表示紊动扩散引起的向上的泥沙通量,s ε为紊动扩散系数 14.沿岸输沙是波浪和波导沿岸流共同作用引起的纵向泥沙运动,主要发生在破波内,其机理是波浪掀沙和沿岸流输沙 15.辐射应力可定义为波浪运动引起的剩余动量流 16.一般将2L h =作为深水波和有限水深波的界限,将20 L h =作为有限水深波和浅水波的界限 17.描述不规则波系的方法主要有特征波法和谱表示法 18.方向谱是一种二维谱 19.破碎波的类型主要有崩破波、卷破波和激散波 20.在破波带外的浅水区,波高随水深减小而增大,因而辐射应力沿程增大,发生减水现象 21.泥沙活动参数D g u M s m )(ρρρ-=,它表示促使泥沙起动的力和重力引起的稳定力之间的比值 22.沿岸流量最大输沙率在破波线和沿岸流速最大值之间 23.沿岸沙坝和滩肩是沙质海岸的重要特性构造 24.卷破波是形成沿岸沙坝的主要原因 25.海滩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的动态变化特性 名词解释: 1. 波浪增减水:波动水面时均值与静水面偏离值 2. 海滩平衡剖面:在一定条件下,海滩上任一点的泥沙均没有净位移,剖面形状维持不变

2015年系统动力学A卷试题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2014-2015学年 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选修 试卷类型:A 课程 系统动力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系统阶次是根据系统的 决定。 2 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变量可分为 、 、辅助变量和常量等。 3 反馈的类型有 和 。 4 因果关系图与存量流量图的区别在于 。 5 状态变量在回路中的作用是 。 6 典型的速率结构与方程有 、 、 等。 二 简答题(共35分) 1 为什么要学习系统动力学方法?(4分) 2 因果回路图中回路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分别举一个回路为正和负的因果回路图,其中变量的个数不少于3个。(7分) 3 从反馈的类型来看,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种?(6分) 4 绘制S 形增长系统的行为模式及结构。(8分) 5 简述一阶正反馈(指数增长)系统的时间常数T 和倍增时间Td 的含义,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并给出LEV(a+k*T)与LEV(a)之间的关系。(10分) 三 绘图题(15分) 假设一个系统只有羚羊和狮子两种动物。羚羊数量(POPULATION OF ANTELOPE, PA )由其出生速率(BRA)和死亡速率(DRA)共同决定,羚羊出生速率(BRA)又与羚羊数量(PA )、羚羊生育比例(FBA )有关,羚羊死亡速率(DRA)与羚羊数量(PA )、羚羊平均寿命(ALA)以及狮子数量(POPULATION OF LION, PL)有关;狮子数量(PL)由狮子的出生速率(BRL)和死亡速率(DRL)共同决定,影响狮子出生速率(BRL)的因素除了狮子生育比例(FBL )和狮子数量(PL )外,羚羊数量(PA )对其也有影响,狮子死亡速率(DRL)和狮子数(PL)、狮子平均寿命(ALL)有关,试绘制该系统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 本试卷适应范围 物流121-124

海岸动力学 内容汇总 (1)

海岸动力学 第一章概论 1、海岸带宽度按从海岸线向内陆扩展10km,向外海延伸到-15~-20m水深计算。 2、海岸的类型: 按照岸滩的物质组成可以把海岸分作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等类型。 基岩海岸,特征是:岸线曲折、湾岬相间;岸坡陡峭、滩沙狭窄。此类海岸水深较大,掩蔽较好,基础牢固,可以选作兴建深水泊位的港址。 沙质海岸:岸线平顺,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泻湖。此类海岸常是发展旅游、渔港的良好场所。 淤泥质海岸:此类海岸岸线平直,一般位于大河河口两侧,岸坡坦缓、潮滩发育好、宽而分带,潮流、波浪作用显著,以潮流作用为主;潮滩冲淤变化频繁,潮沟周期性摆动明显。淤泥质海岸滩涂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海洋水产养殖、发展海涂圈围成为陆用于发展农业与盐业或畜牧业等其他产业。 生物海岸:包括红树立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海岸的基本概念: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包括遭受海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海底,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外滩:指破波点到低潮线之间的滩地。 离岸区:破波带外侧延伸到大陆架边缘的区域。 淤泥质海岸从陆到海由三部分组成:潮上带,位于平均大潮高潮位以上;潮间带,为平均大潮高潮位到平均大潮低潮位之间的海水活动地带;和潮下带,在平均大潮低潮位向海一侧。 海岸侵蚀:指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 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或入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二是由于为人原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施等。 常见的海岸动力因素主要有:

大学物理第二章(质点动力学)习题答案

习题二 2-1 质量为m得子弹以速率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得重力,求:(1)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大小随时间得变化关系; (2)子弹射入沙土得最大深度。 [解] 设任意时刻子弹得速度为v,子弹进入沙土得最大深度为s,由题意知,子弹所受得阻力f= - kv (1) 由牛顿第二定律 即 所以 对等式两边积分 得 因此 (2) 由牛顿第二定律 即 所以 对上式两边积分 得到 即 2-2 质量为m得小球,在水中受到得浮力为F,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得粘滞阻力为f=kv(k为常数)。若从沉降开始计时,试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得速率v与时间得关系为 [证明] 任意时刻t小球得受力如图所示,取向下为y轴得正方向,开始沉降处为坐标原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即 整理得 对上式两边积分 得 即 2-3 跳伞运动员与装备得质量共为m,从伞塔上跳出后立即张伞,受空气得阻力与速率得平方成正比,即。求跳伞员得运动速率v随时间t变化得规律与极限速率。 [解] 设运动员在任一时刻得速率为v,极限速率为,当运动员受得空气阻力等于运动员及装备得重力时,速率达到极限。 此时 即 有牛顿第二定律 整理得 对上式两边积分 得 整理得 2-4 一人造地球卫星质量m=1327kg,在离地面m得高空中环绕地球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求:(1)卫星所受向心力f得大小;(2)卫星得速率v;(3)卫星得转动周期T。 [解] 卫星所受得向心力即就是卫星与地球之间得引力

由上面两式得()() () N 1082.71085.110 63781063788.9132732 6 3 2 32 e 2 e ?=?+??? ?=+=h R R mg f (2) 由牛顿第二定律 ()() s m 1096.61327 1085.11063781082.736 33e ?=?+???=+= m h R f v (3) 卫星得运转周期 ()() 2h3min50s s 1043.710 96.61085.1106378223 3 63e =?=??+?=+=ππv h R T 2-5 试求赤道上方得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得高度。 [解] 设同步卫距地面高度为h ,距地心为R +h ,则 所以 代入第一式中 解得 2-6 两个质量都就是m 得星球,保持在同一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圆心位置上及轨道附近都没有其它星球。已知轨道半径为R ,求:(1)每个星球所受到得合力;(2)每个星球得运行周期。 [解] 因为两个星球在同一轨道上作圆周运动,因此,她们受到得合力必须指向圆形轨道得圆心,又因星球不受其她星球得作用,因此,只有这两个星球间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两个星球必须分布在直径得两个端点上,且其运行得速度周期均相同 (1)每个星球所受得合力 (2) 设运动周期为T 联立上述三式得 所以,每个星球得运行周期 2-7 2-8 2-9 一根线密度为得均匀柔软链条,上端被人用手提住,下端恰好碰到桌面。现将手突然松开,链条下落,设每节链环落到桌面上之后就静止在桌面上,求链条下落距离s 时对桌面得瞬时作用力。 [解] 链条对桌面得作用力由两部分构成:一就是已下落得s 段对桌面得压力,另一部分就是正在下落得段对桌面得冲力,桌面对段得作用力为。显然 时刻,下落桌面部分长s 。设再经过,有落在桌面上。取下落得段链条为研究对象,它在时

海岸动力学复习题word资料29页

第一章 波浪理论 1.1 建立简单波浪理论时,一般作了哪些假设? 【答】:(1)流体是均质和不可压缩的,密度ρ为一常数; (2)流体是无粘性的理想流体; (3)自由水面的压力均匀且为常数; (4)水流运动是无旋的; (5)海底水平且不透水; (6)作用于流体上的质量力仅为重力,表面张力和柯氏力可忽略不计; (7)波浪属于平面运动,即在xz 水平面内运动。 1.2 试写出波浪运动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 【答】:波浪运动基本方程是Laplace 方程:02222=??+??z x φ φ或写作:02=?φ。该方程属 二元二阶偏微分方程,它有无穷多解。为了求得定解,需有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定解条件: 初始条件:因波浪的自由波动是一种有规则的周期性运动,初始条件可不考虑。 边界条件: (1)在海底表面,水质点垂直速度应为0,即 =-=h z w 或写为在z=-h 处, 0=??z φ (2)在波面z=η处,应满足两个边界条件,一是动力边界条件、二是运动边界条件 A 、动力边界条件 0212 2=+??? ???????? ????+??? ????+??==ηφφφ η η g z x t z z 由于含有对流惯性项??? ? ??????? ????+??? ????2221z x φφ,所以该边界条件是非线性的。

B 、运动边界条件,在z=η处 0=??-????+??z x x t φφηη。该边界条件也是非线性的。 (3)波场上下两端面边界条件 ),(),,(z ct x t z x -=φφ 其中c 为波速,x -ct 表示波浪沿x 正向推进。 1.3 试写出微幅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及求解方法。 【答】:微幅波理论的基本方程为:02=?φ 定解条件:z=-h 处, 0=??z φ z=0处, 022=??+??z g t φ φ z=0处,?? ? ????-=t g φη1 求解方法:分离变量法 1.4 线性波的势函数为()[]() ()t kx kh z h k gH σσφ-?+?= sin cosh cosh 2, 证明上式也可写成()[]() ()t kx kh z h k Hc σφ-?+?= sin sinh cosh 2 【证明】: 由弥散方程:()kh gk tanh 2?=σ以及波动角频率σ和k 波数定义: T πσ2= , L k π 2= 可得:()kh L g T tanh 22π πσ?=? , 即 ()()kh kh L T g cosh sinh ? ?=σ 由波速c 的定义:T L c = 故:()()c kh g kh sinh cosh ?=?σ 将上式代入波势函数: ()[]() ()t kx kh z h k gH σσφ-?+?= sin cosh cosh 2 得: ()[]() ()t kx kh z h k Hc σφ-?+?= sin sinh cosh 2 即证。

海岸动力学复习

填空 1波浪按波浪形态分为规则波和不规则波。大洋中的风浪是不规则波或随机波;离开风区后自由传播的的涌浪可视为规则波。 2波浪按传播海域的水深分为深水波、有限水深波和浅水波。分别将h/L =1/2和h/L =1/20作为它们之间的界限。 3波浪非线性的程度取决于波高、波长、水深的相互关系,在深水中影响最大的特征比值是波陡,在浅水中影响最大的是相对波高。 4波长较短的风浪进入水流较大的水域,或骑在波长较长的涌浪或潮波之上时,其波长、波速、波高及波向均将发生变化,而波周期保持不变。 5对波群速度与波速的关系而言,浅水波的波群速度为 C g =C s = gh ,深水波的波群速度为C g =12C 0。 6一般把h/L <1/20的波浪称为浅水波,其群速为C g =C = gh 7斯托克斯波的水质点运动轨迹不封闭,运动一个周期后有一净水平位移,造成一种水平流动,称为漂流或质量输移;造成泥沙净输运。 8近岸水流速度的垂向分布,可采用对数分布或指数分布两种形式。垂向水流结构的分层描述中常采用Boussinesq 假定。 9重力波周期的范围在1至30秒之间,周期为200秒的是低频波,潮波的周期大于 12小时 。 10海岸线是指 陆地与海水的边界线。从海岸动力学的角度,海岸带的范围是从波浪所能作用的海底,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上界。 12当两列波向相反,波高、周期相等的行进波相遇时,形成驻波。驻波的动能是入射行进波的2倍。 13非线性的有限振幅波理论主要有斯托克斯波理论、椭余波理论、孤立波理论等。 14一般认为,波浪破碎的运动学条件是波峰处水质点运动速度大于波峰相速度;动力学条件是质点离心力大于约束力重力,出现溢出现象。 15引潮力主要包括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上海水的引力,以及地球与月球绕其公共质心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16辐射应力向岸的分量xx S 梯度驱动产生波浪增减水,xy S 梯度驱动产生沿岸流,yy S 梯度驱动 产生裂流和近岸环流。 17海洋潮波运动包括海面周期性升降,称为潮汐,和海水周期性流动称为潮流。 18沙质海岸的短期演变主要是指海岸横剖面在波浪和水流作用下的季节性冲淤变化。沙质海岸的典型剖面形式为沙坝剖面和滩肩剖面,也称为风暴陪面和常浪剖面。 19淤泥质海岸的地形变化与沙质海岸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主要特征往往是在动力较强的地方发生冲刷,在动力较弱的地方发生淤积。 20一列简单波浪进入浅水区后,在传播中随水深变化,其波速、波长、波高和波向都将发生变化,但是其波周期则始终保持不变,波浪这一性质为分析它从深水传播到浅水的变化提供方便。 21沿岸输沙是波浪和波生流共同作用引起的纵向泥沙运动,主要发生在破波带内,其机理是波浪掀沙和沿岸流输沙;沿岸流量最大输沙率出现在破波线和沿岸流速最大值之间。 22辐射应力可定义为波浪运动引起的剩余动量流。 23沿岸沙坝和滩肩是沙质海岸剖面形态的重要特性构造。卷破波是形成沿岸沙坝的主要原因。 24近岸流包括 向岸流 、沿岸流 和 离岸流 25海岸可分为 沙质 海岸和 淤泥质 海岸

机械动力学复习题

机械动力学复习试题 1、试求图1-1所示系统的等效弹簧常数,并导出其运动微分方程。 2、一无质量的刚性杆铰接于O ,如图2-1所示。试确定系统振动的固有频率,给出参数如下:k 1=2500磅/英寸(4.3782×105N/m ), K 2=900磅/英寸(1.5761×105N/m ), m=1磅*秒2/英寸(175.13kg ), a=80英寸 (2.03m), b=100英寸(2.54m )。 3、试求出图3-1所示系统的固有频率。弹簧是线性的,滑轮对中心0的转动惯量为I 。设R=2500磅/英寸(4.3782×105N/m ), I=600磅*英寸*秒2(67.79N*m*s 2), m=2.5磅*秒2/英寸(437.82kg ), R=20英寸(0.5/m ) 4、一台质量为M 的机器静止地置于无质量的弹性地板上,如图4-1所示。当一单位载荷作用于中心点时的挠度为x st 。今在机器上放有一总质量为ms并带有两个旋转的不平衡质量的振动器提供一铅垂的谐波力mlw 2sinwt ,这里,转动的频率w 是可以改变的。试说明怎样用此振动器来测定系统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 2 k 图3-1 图2-1

5,、图5-1中所示的系统模拟一在粗糙道路上运动的车辆,速度为均匀,即V=常数。试计算其响应Z(t)和传给车辆的力。 图5-1 6,、试导出如图6-1所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求解位移X1(t)。

7、转动惯量分别为I 1和I 2的两个圆盘安装在扭转刚度分别为GJ 1和GJ 2的圆轴上如图7-1。导出这两个圆盘的转动微分方程。 8、导出图8-1所示系统当θ为微小角时的运动微分方程。 图 6-1 GJ 1 GJ 2 1() t θ2()t θ M 2(t) M 1(t) I 1 I 2

海岸动力学考试复习大纲

海岸动力学考试复习大纲 一、考试类型:闭卷 二、考试题型 包括 1、名词解释 2、证明或推导题 3、问答题 4、计算题 三、复习考试时间 十七、十八周 四、期末考试所占分数(60%) 五、考试范围 1、名词解释 小振幅波理论深水波及浅水波、波能流辐射应力有效波高能谱方向谱 波浪守恒波能守恒波浪浅水变形波浪折射 波浪增水减水、边缘波、低频波浪、海岸垂向环流 港湾共振开尔文波潮流椭圆无潮点 载沙量体积输沙率平衡输沙、不平衡输沙 2、证明推导 P61-62页,2.4、2.5、2.7题 1)根据波能守恒推导浅水系数

2)根据有限水深极限波陡的表达式推导浅水波浪破碎的判别指标3)试推导河口潮汐的格林定律 4)证明平直海岸破波带外沿岸流速为0 5)p82, 3-7题。5-5题 3、问答题 2-2题; 1)、试利用小振幅波理论解释水质点运动的特征 2)、有限斯托克斯波的主要特征 3)、试解释动水压力在不同水深(浅水、深水、有限水深)的分布特征 4)、试解释深水波与浅水波的差异(波浪要素、水质点速度及轨迹、压力)? 5)、何谓波浪破碎?有什么判别准则?波浪破碎的特点是什么?6)、简述辐射应力在碎波带内外的变化规律 7)、简述近岸流方程中各项的意义 8)、简述波浪增减水在碎波带内外的变化规律 9)、简述沿岸流在碎波带内的分布特征 10)、请利用简化的潮波理论,阐述地形、径流对一个喇叭形状的、水深由口外向河口湾顶端逐渐减少的河口湾潮汐的影响 教材4.2~4.4题 5.3 -5.4 题,7-1~7-4题,7-7~7-8题

4、计算题 1)掌握深水、浅水波的判别方法,计算深水波和浅水波的波长、波速 2)计算水质点的最大速度、水质点轨迹直径及近底层最大速度 3)计算波能、波动压力 4)掌握波浪浅水系数、折射系数的计算,计算给定水深的波高,判断波浪是否破碎 5)掌握正向入射波浪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及掌握波浪最大减水公式及增水公式,计算给定波浪的增减水 6)掌握沿岸流的计算,如 若等深线平行,深水波高m H 20=,周期s T 8=,深水波向角 300=α,不考虑海滩坡度的影响,请计算并判断5m 水深处波浪是否破碎?1.0m 水深处呢?计算碎波带内平均沿岸流流速。(如b b m b l u v ααcos sin 7.2=) 7)掌握水流强度参数及希尔兹参数的计算公式,泥沙起动的一种判别方式,并判别给定波浪、水深,其泥沙是否被起动? 8)均匀平直的海岸等深线,深海入射波高2 m ,周期5 sec ,波浪入射角为?15,碎波线处入射角为?5,试求一日的沿岸输沙量。(()b b b g a y EC Q θθα=cos sin 取 06.0=αa ) 9)综合:从波长~波高~水质点速度、轨迹~泥沙起动(沿岸流、沿岸输沙等)

力学习题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含答案)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单元测验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2kg和1kg,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 止叠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均为μ=0.2,现有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体A上,则F至少为多大才能使两物体运动. A.3.4N; B.5.9N; C.13.4N; D.14.7N 答案:A 解:设沿斜面方向向下为正方向。A、B静止时,受力平衡。 A在平行于斜面方向:F m g sin T f f 0 A12 B在平行于斜面方向:1sin0 f m g T B 静摩擦力的极值条件:f1m g cos, B f m m g 2(B A)cos 联立可得使两物体运动的最小力F min满足: F min (m B m A)g sin (3m B m A )g cos=3.6N 2.一质量为m的汽艇在湖水中以速率v0直线运动,当关闭发动机后,受水的阻力为f=-kv,则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A.v k t =v e m; B. v= -t k t v e m 0; C. v=v + k m t ; D. v=v - k m t 答案:B 解:以关闭发动机时刻汽艇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和计时零点,以v0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牛顿第二定律: dv ma m kv dt 整理: d v v k m dt

积分得:v= - v e k t m 3.质量分别为m和m( 12m m)的两个人,分别拉住跨在定滑轮(忽略质量)21 上的轻绳两边往上爬。开始时两人至定滑轮的距离都是h.质量为m的人经过t 1 秒爬到滑轮处时,质量为m的人与滑轮的距离为 2 m m1m-m1 1; C.1(h gt2)2h gt 1 2 A.0; B.h+; D.(+) m m2m2 222 答案:D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设人与绳之间的静摩擦力为f,当 质量为m的人经过t秒爬到滑轮处时,质量为m的人与滑轮的距离为h',对二者12 分别列动力学方程。 对m: 1 f m g m a m 11m1 1 dv m 1 dt 对m: 2 f m g m a m 22m2 2 dv m 2 dt 将上两式对t求积分,可得: fdt m gt m v m 11m1 1dy m 1 dt fdt m gt m v m 22m2 2dy m 2 dt 再将上两式对t求积分,可得: 1 fdt m gt 0m h 22 11 2 1 fdt m gt m h m h 22 222 2

海岸动力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岸动力学是海岸工程和海岸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对于利用与开发海岸带、保护海岸工程至关重要,更是海港建设的关键。本课程包括波浪理论、波浪传播和破碎、近岸水流运动特性、海岸波生流、泥沙基本特性、沙质海岸泥沙运动、沙质海岸形态和变形、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和岸滩演变以及海岸防护等内容。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内容以海岸动力因素(主要为波浪与流)作为出发点,以该动力因素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基本规律为基础,以海滩上的泥沙运动与冲淤规律作为归结。在讲授中以“波浪、流→泥沙运动→海滩变形”为主线,内容具体编排如下: (1)第一章概论 1)主要内容:海岸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发展简史及和专业的关系 2)教学要求:了解海岸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发展简史及和专业的关系 3)重点、难点:无 - 3 -

4)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 (2)第二章波浪理论 1)主要内容: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浅水非线性波理论、各种波浪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随机波、波浪的统计特征和波谱概念、波浪在深水中弥散与传 播 2)教学要求:掌握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浅水非线性波理论、各种波浪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随机波、波浪的统计特征和波谱概念、波浪在深水中弥散与 传播 3)重点、难点: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浅水非线性波理论 4)其它教学环节:实验3学时,内容是驻波形成试验 (3)第三章波浪传播和破碎 1)主要内容:波浪在浅水中变化、波浪的破碎等。波浪在水流中的运动特性和底摩阻引起的波能衰减 2)教学要求:掌握波浪在浅水中变化、波浪的破碎等。了解波浪在水流中的运动特性和底摩阻引起的波能衰减 3)重点、难点:波浪在浅水中变化、波浪的破碎等;波浪在水流中的运动特性和底摩阻引起的波能衰减 4)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实验5学时,内容是波浪浅化效应试验 (4)第四章近岸水流运动特性 1)主要内容:潮波运动简介、速度垂向分布 2)教学要求:掌握潮汐原理、了解海流速度垂向分布 - 3 -

海岸动力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按波浪形态可分为规则波和不规则波。 2.按波浪破碎与否波浪可分为:破碎波,未破碎波和破后波 3.★根据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分类:①h/L=0.5深水波与有限水深波界限②h/L=0.05有限水深波和浅水波的界限,0.5>h/L>0.05为有限水深;h/L≤0.05为浅水波。 4.波浪运动描述方法: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描述理论:微幅波理论和斯托克斯理论 5.微幅波理论的假设:①假设运动是缓慢的u远小于0,w远小于0②波动的振幅a远小于波长L或水深h,即H或a远小于L和h。 6.(1)基本参数:①空间尺度参数:波高H:波谷底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振幅a:波浪中心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波面η=η(x,t):波面至静水面的垂直位移;波长L:两个相邻波峰顶之间的水平距离;水深h:静水面至海底的垂直距离②时间尺度参数:波周期T:波浪推进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波频率f:单位时间波动次数f=1/T;波速c:波浪传播速度c=L/T (2)复合参数:①波动角(圆)频率σ=2π/T②波数k=2π/L③波陡δ=H/L④相对水深h/L或kh 7.(1)势波运动的控制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2)伯努利方程: 8.定解条件(边界条件):①在海底表面水质点垂直速度为零,②在波面z=η处,应满足两个边界条件:动力边界条件:自由水面水压力为0;运动边界条件:波 面的上升速度与水质点上升速度相同。自由水面运动边界条件:③波 场上、下两端面边界条件:对于简单波动,常认为它在空间和时间上呈周期性。 9.①自由水面的波面曲线:η=cos(kx-σt)*H/2②弥散方程:σ2=gktanh(kh)③弥散方程推得的几个等价关系式:L=tanh(kh)*gT2/(2π),c=tanh(kh)*gT/(2π),c2=tanh(kh)*g/k 10.★弥散(色散)现象:水深给定时,波周期愈长,波长愈长,波速愈大,这样使不同波长的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分离。这种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速度进行传播最后导致波的分散现象称为波的弥散(或色散)现象。 11.①深水波时:波长L0=gT2/(2π);波速c0=gT/(2π)②浅水波时:波长L s=T;波速c s= 12.微幅波水质点的轨迹为一个封闭椭圆,但不是一直为椭圆,在深水情况下,水质点运动轨迹为一个圆,随着质点距水面深度增大,轨迹圆的半径以指数函数形式迅速减小。 13.波浪压力p z=-ρgz+ρgHcosh[k(z+h)]/[2cosh(kh)],等号右边第1项为静水压力部分,其值始终为正值,第二项为动水压力部分。此公式值在波峰时为最大,波谷时为最小。 14.一个波长范围内,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总波能:=E/L=ρgH2/8,单位为J/m2 15.★波能流:波浪传播过程有能量传递,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能量传递率称波能流。 16.★辐射应力:作用在垂直于底面的单位水柱体四个侧面上的由于动量交换而产生的应力的时均值,单位是N/m。 17.描述波系大小有两种方法:①对波高、周期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有某种统计特征值的波作为代表波的特征波法;②谱表示法。

海岸动力学

海岸动力学 第一章 1.海岸带宽度按从海岸线向内陆扩展10km,向外海延伸到-15~-20m水深计算。 2.海岸的类型: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3.海岸的组成部分:海滩,滩肩,后滩,前滩,外滩,离岸区,溅浪带,破波带,近岸区,海岸带(图见p5) 4.淤泥质海岸由陆到海: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5.海岸地貌特征:海岸地貌是由波浪、潮汐、海流、风和生物等作用,在地壳运动,构造岩性等因素影响下的海岸水底地表形态。 6.海岸地貌的平面形态:沙嘴,连岛沙洲,泻湖,岬角,韵律海岸,沙脊,障壁岛,淤泥海岸地貌 7.淤泥海岸地貌:侵蚀地貌:潮水沟,潮汐通道 淤积地貌:潮汐三角洲,潮间浅滩,湿地(然后成为海积平原)8.海岸动力因素:波浪的作用,海岸波生流,潮流的作用,径流的作用,海流的作用,风暴潮和海啸,风的作用,海平面上升。 9.本节课的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方法2)实验室试验方法3)数学模型4)现场调查研究(P25优缺点要会编) 第二章 10.波浪的分类 按波浪形态分类:规则波(涌浪),不规则波(风浪和混合浪) 按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分类:深水波,h/L=1/2,有限水深,h/L=1/20,浅水波 按波浪运动状态分类:振荡波(立波),推进波(推移波) 按波浪破碎与否分冷:破碎波,未破波,破后波 根据波浪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处理方法:微幅波(线性波),有限振幅波(非线性波)

11.波浪运动的描述方法: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椭圆余弦波理论,流函数波理论(p29) 12.波浪运动控制方程:拉普拉斯方程(实质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定解条件:1)海底表面设为固壁,因此水质点垂直速度应为零。 2)在波面z=-η处应满足动力学边界条件和运动学边界 条件 3)流场左、右两端的边界条件可根据简单波动在空间和 时间上呈周期性来判断 13.微幅波的质点运动轨迹:封闭椭圆(水面处b=A,即为波浪的振幅;水底处 b=0,说明水质点沿水底只作水平运动) 14.弥散方程——计算P34 15.波能:E K=1/4ρgA2 E P=1/4ρgA2 E= E K + E P =1/2ρgA2 波能传播速度:c g=cn 16.波群:不同周期不同波高的许多波叠加在一起,不规则波 波群速度同波能传播速度:c g=cn 17.驻波的特点:1)存在腹点和节点 2)势能及动能均为行进波的两倍,总能量不变 18.斯托克斯波(p45) 19.浅水非线性波理论:椭圆余弦波,孤立波 习题:2-9,2-10,2-11,2-12,2-14 第三章 20.波浪的浅水损失:1)摩阻损失2)渗透损失3)泥面波阻力损失 21.波浪浅水变形:底摩阻引起波高损失 22.波浪折射:1)引起波向线变化2)引起波高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