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典型题目集锦

资料分析典型题目集锦
资料分析典型题目集锦

一、根据下列文字回答1~5题

按照10亩草场养一只羊的标准计算,锡林郭勒盟20世纪50年代有2.67亿亩可利用草场,20世纪60年代的合理载畜量是2 500万个羊单位;如今,却减少到了1 040.2万个羊单位。而且,草场的实际载畜目前已经达到了2 450.9万个羊单位。据介绍,锡林郭勒草原每年以300万亩的速度在退化、沙化。

1. 草原超载量是多少?( )

A. 135%

B. 236%

C. 127%

D. 83%

2. 以目前的退化速度,从20世纪60年代始算,锡林郭勒草原多少年会消失?( )

A. 90年

B. 83.3年

C. 65年

D. 103年

3. 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草场承载量减少了多少?( )

A. 58.3%

B. 41.6%

C. 127%

D. 59.4%

4. 如果每超载100万个羊单位,草原加速退化0.5%,那么在目前以这样的退化速度多少年后草原将退化消失?( )

A. 33年

B. 92年

C. 57年

D. 86年

5. 目前实际承载量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多少?( )

A. 49.1万

B. 52.3万

C. 1459.6万

D. 无法计算

1.正确答案为 A。【解析】(2450.9-1040.2)÷1040.2≈1.36,与A项最为接近。

2.正确答案为 B。【解析】由“ 20世纪60年代的合理载畜量是2500万个羊单位”知,20世纪60年代有2500×10=25000万亩,25000÷300≈8

3.3年,故正确答案为B。

3.正确答案为 A。【解析】(2500-1040.2)÷2500≈58%,与A项最为接近。

4.正确答案为 A。【解析】现在有草场1040.2×10=10402万亩,若合理使用草场也会在10402÷300≈35年后消失,又由“如今,却减少到了1040.2万个羊单位。而且,草场的实际载畜目前已经达到了2450.9万个羊单位”知,目前超载2450.9-1040.2=1410.7万个羊单位,肯定加速退化,排除BCD,选A。

5.正确答案为 D。【解析】材料只有20世纪60年代的合理载畜量,而不是实际承载量,故本题无法计算。

二、根据下面文字材料,完成1—5题

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的每平方公里74人,增加了33人。中国在世界上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0.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50.9%;其中人口稀少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1.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的趋势为:

A.人口密度越稀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B.工业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C.人口在原来密度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大致相同

D.工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较大

2.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1982年我国的人口比1964年增加了约:

A.27.6% B.33.4%

C.44.6% D.50.1%

3.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当时的人口约为:

A.6亿5千万B.7亿1千万

C.7亿4千万 D.7亿8千万

4.青海省的人口从1964年到1982年,增加了多少?

A.60% B.64%

C.70% D.无法计算

5.从1964年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多少?

A.2.1%B.2.4%

C,2.5% D.2.6%

1.正确答案为:A

2.正确答案为:C

3.正确答案为:B

4. 正确答案为:D

5.正确答案为:A

三、根据下面文字材料,完成1—5题

“十五”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特色产业已成为广东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工业产值达4930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5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11%。全省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的平均幅度。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20.3%。与此同时,各特色产业基地占地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加大,有些基地已占到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如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2006年已占湛江市工业总产值的33%;阳江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8.5%;国家级肇庆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占全市高新企业的总数17.7%,基地工业产业总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20%。

1.2005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是多少?()

A.4930亿元 B.4098亿元 C.3929亿元 D.2145亿元

2.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占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多少?()

A.38.5% B.33.5% C.30% D.20.3%

3.根据上述材料,2006年特色产业基地占当地工业总产值比重最高的是()

A.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

B.阳江五金刀具特色基地

C.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

D.肇庆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4.2006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是多少?()

A.38.5% B.32.9% C.30.4% D.20.3%

5.根据所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6年,肇庆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9家

B.2006年,阳江五金刀具厂产值占阳江市工业总产值的31%

C.2006年,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总产值占该市总产值的38.5%

D.2006年,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小于33%

1.B

中公解析:4390÷(1+20.3%)≈4098亿元。

2.B

中公解析:1650÷4930≈33.5%。

3.C

中公解析:A项为33%,B项为31%,C项为38.5%,D项为20%,最高的为C。

4.C

中公解析: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650÷11%=15000亿元。全省工业总产值

4930÷10%=49300亿元。比重为15000÷49300≈30.4%。

5.D

中公解析:A项肇庆市高新企业总数为19÷17.7%;B项阳江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D项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2006年已占湛江市工业总产值的33%。

四、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 1%。其中,城市上涨6. 8%,农村上涨7. 7%;食品价格上涨18. 2%,非食品价格上涨1. 5%;消费品价格上涨8. 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 6%。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7年12月上涨1. 2%。

从八大类别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 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 7%,油脂价格上涨37. 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 2%,猪肉价格上涨58. 8%,鲜蛋价格上涨4. 6%,水产品价格上涨8. 7%,鲜菜价格上涨13. 7%,鲜果价格上涨10. 3%,调味品价格上涨4. 1%。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 1%。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 4%,酒类价格上涨5. 3%。

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 9%。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 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 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 7%,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0. 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 2%。其中,西药价格上涨0. 5%,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1. 4%,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 9%。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 1%。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2. 9%,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6. 8%,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1. 9%,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6. 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0. 4%,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9. 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 3%。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0. 5%,教材及参考书价格下降1. 3%,文娱费价格上涨2. 1%,旅游价格上涨5. 1%,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 7%。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 1%。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5. 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 7%,租房价格上涨4. 7%。

1.2007年1月份,农村与城市居民消费额比为( )。

A. 2∶1

B. 1∶2

C. 3∶2

D. 2∶3

2.2008年1月份食品类哪种商品同比上涨最大?( )

A. 粮食

B. 油脂

C. 肉禽及其制品

D. 猪肉

3.下列哪种商品价格最有可能下降?( )

A. 汽车

B. 冰箱

C. 房屋

D. 电影票

4.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对烟酒的消费增加了

B. 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了

C. 所有的消费品价格都上升了

D. 住房价格提升最快

5.八大类商品中,哪种商品价格上升最快?( )

A. 食品类

B. 衣着类

C.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

D.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1.B

中公解析:设2007年1月份农村与城市居民消费额分别为x、y,则由“2008年1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其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7%”知道:1.071( x+y)=1.068y+1.077x,即y=2x。

2.D

中公解析:只需要观察选项中的项目即可,由“粮食价格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猪肉价格上涨58.8%”知道猪肉价格2008年1月份同比上涨最大。

3.A

中公解析:汽车属于交通工具,因为“交通工具价格下降2.9%”,所以汽车价格最有可能下降。

4.B

中公解析:我们不知道烟酒的消费额,A项错误;因为食品类、居住类价格上升,因此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了,B项正确;“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1%”,所以C项错误;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超过了“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D项错误。

5.A

中公解析:观察每段话的第一句就知道食品类价格上升最快。

五、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08年全省对外贸易增势呈高开低走态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581.4亿美元,增长29.0%,较年初增幅回落10.6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略高O.3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出口931.7亿美元,增长23.8%;进口649.7亿美元,增长37.1%。进口增速加快,贸易顺差增势明显减缓,贸易顺差额为282亿美元,增幅比上年回落25.4个百分点。传统市场对外贸易仍占主要份额,对日、美、韩三国及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21.6%、22.3%、17.2%和26.5%,进出口额合计占全省的56.3%。与新兴市场的贸易量增长较快,对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进出口增幅在46.4%一74.8%之间。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分别实现出口 136.6亿美元和384.3亿美元,依次增长61.4%和38.5%。农产品、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上年12.3:18.4:36.9调整为10.7:16.7:41.2。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实际到帐外资82.O亿美元,增长10.2%。

1.2008年该省贸易顺差额比2007年增长( )。

A.1.4%

B.13.3

C.l.2%

D.12%

2.2007年,该省全年的进出口总值为( )。

A.1123亿美元

B.1226亿美元

C.l336亿美元

D.ll33亿美元

3.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08年年初,该省进出口总值增长39.6%

B.2008年,该省对美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相较2007年有所下降

C.2008年该省对欧盟的进出口额增量大于对韩进出口总额

D.2008年,该省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为主

4.2008年该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

A.3.5

B.4.3

C.5.2

D.6.1

5.2008年相对上一年,下列哪类产品的出口增长额最大?( )

A.高新技术产品

B.农产品

C.纺织服装

D.机电产品

1.C

【解析】2008年该省的贸易顺差额为282亿美元;2007年该省的出口额是:931.7÷(1+23.8%)≈752.6(亿美元),2007年该省的进口额为:649.7÷(l+37.1%)≈473.9(亿美元),故2007年该省的贸易顺差额是:752.6-473.9=278.7(亿美元),故2008年该省的贸易顺差额的增长率是:(282-278.7)÷278.7×100%≈1.2%。

2.B

【解析】2008年该省的进出口总值为1581.4亿美元,增长了29.0%,故而2007年全年的进出口总值是:1581.4÷(1+29.0%)≈1226(亿美元)。

3.D

【解析】由上题所得的结果以及资料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每种产品的比重变化,出口比重量增长最多的就是出口增长额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增额3.5个百分点,农产品

和纺织服装的出口比重都是减少的,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增长了41.2-36.9=4.3个百分点,所以2008年相对上一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额最大。

4.C

【解析】2008年初,该省进出口总值增长29.0%+10.6%=39.6%,A正确;2008年,该省的进出口总值的增幅为29.O%,对美国的进出口额的增幅是22.3%,因此该省对美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相较2007年是有所下降的,B正确;根据材料2008年该省对欧盟的进出口总额无法得知,C错误;2008年,该省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是41.2%,已知的其他两类产品的出口比重都不超过20%,因此D项说法正确。

5.A

【解析】2008年该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136.6÷931.7×100%≈14.7%,2007年该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为:136.6÷(1+61.4%)≈84.6(亿美元),依上题计算结果2007年该省的出口额是752.6亿美元,则高新技术产品所占出口比重

为:84.6÷752.6×100%≈11.2%,所以2008年该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

了:14.7%-11.2%=3.5%,即提高了3.5个百分点。

六、根据下面文字材料,完成1—5题

2001年、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学生数(单位:千人)

1.2002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A.15% B.20% C.34% D.40%

2.2002年与2001年相比,毕业生增长率最大的学科是()。

A.教育学 B.经济学C.管理学 D.医学

3.2002年与2001年相比,在校生增长率超过20%的学科有()。

A.3个 B.8个 C.10个 D.11个

4.如果数据中的在校生不包括毕业生,那么2002年高校共约招了()。

A.50万人 B.184万人 C.318万人 D.472万人

5.2002年,非新生的在校生占在校生比例最大的学科是()。

A.哲学 B.历史学C.法学D.经济学

1.C

【中公解析】所占的比例=工学在校学生数/在校生总数%=(3085/9033)×100%=34.15%。

2.A

【中公解析】教育学增长率=〔(79.8-52.6)/52.6〕×100%=51.8%。经济学增长率=〔(65.9-57.3)/57.3〕×100%=1.5%,管理学增长率=〔(193.2-139.9)/139.9〕×100%=38.1%,医学=〔(79.5-62.6)/62.6〕×100%=26.7%,故选A项。

3.B

【中公解析】本题计算方法同上题,但不必算出最终结果。

4.C

【中公解析】2001年在校生为7190.8千人,也就是一、二、三年级的总数,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到了2002年就成了毕业生,所以2001年三年级的学生有1337.2千人,一、二年级的学生就共有7190.8-1337.2=5853.6(千人),2001年一、二年级的学生到2002年就成为二、三年级的学生,而2002年在校生(即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总和)共9033.5千人,所以2002年的一年级生也就是新生人数为9033.5-5853.6=3179.9(千人),换算为万人,是318万人。

5.B

【中公解析】各学科2001年在校生除以2002年在校生,所得比值最大者即是答案。七、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1. 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速度为()。

A. 8.1%

B. 9.8%

C. 10.7%

D. 12.9%

2. 2001-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差额最大的一年是()。

A. 2002年

B. 2003年

C. 2004年

D. 2005年

3. 2001-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幅度超过20%的年份有()。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4. 2001-2008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新生占医学专业在校生比例最低的是()。

A. 2003年

B. 2005年

C. 2006年

D. 2008年

5. 根据给出的材料,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 2001-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招生人数一直大于毕业人数。

B. 2001-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一直在扩招。

C. 2001-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在校人数增加人数最多的是2006年。

D. 2001-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输出人才数量一直在增加

1.C

[中公解析]这道题比较简单,关键在于要知道医学专业招生包含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所以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速度为:(443443+538974-410229-477527)/(410229+477527)×100%≈10.7%,所以答案选C。

2.D

[中公解析]这道题只需要计算答案给出的四年,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差额最大,所以答案选D。

3.B

[中公解析]2001-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幅度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2002年、2003年和2005年的增幅超过20%,所以答案选B。这道题在具体计算的时候可以不必按部就班的算出具体增幅来,可以采用逆向思路,用当年的招生数加上当年招生数的20%与下一年相比即可判断出来。

4.D

[中公解析]这道题首先要知道新生即当年招生人数,另外,只需要计算答案选项中的四年比例即可,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以发现2008年新生所占比例最低,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采用插值法(30%)进行大小比较,只有2008年的比例低于30%,所以答案选D。

5.C

[中公解析]

A选项正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均大于当年毕业人数,所以医学专业招生人数一直大于毕业人数;

B选项正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均大于上一年招生人数,所以2001-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一直在扩招;

C选项错误,2001-2008年,我国医学专业在校人数增加人数最多的是2003年,此题不需要具体计算每一年的在校人数,从表中可以很容易看出2003年较2002年在校人数有大幅度增加,所以只要比较2003和2006年在校人数即可,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正确,200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医学毕业人数一直在增加,所以医学专业输出人才也一直在增加。

所以答案选C。

3.2000-2007年,中、低收入国家六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增速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别是( )和( )。_____________没注意时间限制

A.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B.东亚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C.欧洲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D.东亚和太平洋,撒哈拉以南非洲

八、根据下面文字材料,完成1—5题

1.表中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最小的城市市区的建成区面积为多少公顷?()

A.1246

B.2537.03

C.4649.25 D2997.18

2.表中市区公园平均面积最大的城市是()。

A.南京

B.无锡

C.徐州

D.以上都不对

3.2002年,在江苏地级以上城市中,市区游人量较少(少于100万人次)的城市的市区游人量的总和是市区游人量最多的城市的市区游人量的百分之几?()

A.7.32

B.8.05

C.8.67

D.9.23

4.表中市区园林公共绿地面积最小的城市的市区园林非公共绿地面积是市区园林公共绿地面积的几倍?()

A.3.91

B.11.32

C.15.81

D.18.22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市区园林绿地面积最小的城市的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也最小

B.表中公园总面积最大的城市市区的游人量也最多

C.表中市区公园个数最多的城市市区的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也最高

D.表中市区园林公共绿地面积最小的城市的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也最小

1.D

【解析】表中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最小的城市是宿迁,市区的建成区面积用比例求,为1 064÷35.5%=2997.18公顷,故答案选D。

2.A

【解析】表中市区公园平均面积最大的城市是南京,不必计算可知,故答案选A。

3.B

【解析】2002年市区游人量较少(少于100万人次)的城市的市区游人量的总和是78+51+5,除以市区游人量最多的城市苏州的市区游人量1 665得8.05%,故答案选B。

4.C

【解析】表中市区园林公共绿地面积最小的城市泰州的市区园林非公共绿地面积为2454-146,除以市区园林公共绿地面积146得15.81,故答案选C。

5.D

【解析】说法A错,宿迁市区园林绿地面积最小,泰州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最小;说法B错,南京公园总面积最大,苏州市区的游人量最多;说法C错,苏州市区公园个数最多,南京市区的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最高;说法D正确,泰州市区园林公共绿地面积与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最小,故答案选D。

九、根据下图回答1-4题。

1990至1992年和2000至2002年全球发展中地区饥饿人口的比例示意图

1.1990~2002年间,当地人民食物获取状况恶化的地区是()

A.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B.南亚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西亚

2.按1990~2002年间的发展趋势,有几个地区将能够达到或超过2015年发展中地区(总体)的目标水平()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A.3.30 B.3.96 C.4.02 D.4.82

4.下列说法中,不能从图示信息中获得支持的是()

I.1992~2002年间,北非饥饿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因人口总量的变化而变化

II.1992~2002年间,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基本能反映发展中地区的总体概况

III.1992~2002年间,发展中地区的饥饿人口主要集中在南亚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IV.1992~2002年间,东亚地区在改善人民饥饿状况的工作方面最为突出

A.I B.II和III C.I和III D.I和IV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西亚地区的饥饿人口百分比增大了。

2.B。发展中地区(总体)的2015年目标为饥饿人口百分比降至10%。有四个地区按照其发展趋势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分别为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东亚、东南亚。

3.C。如果按照2%是几何平均值,那么到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将变为亿,因为0.02很小,所以选比3.96略大的4.02。

4.C。I和III都在谈论饥饿人口的绝对数量,无法从文中获得。

十、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注:增速是指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加速度。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五市CDP

增速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分别提高了5.4个、2.6个、2.2个、2个和2.6个百分点。

1.2003年第一季度GDP总量增长最快的城市是()。求的是总量增长量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2.2003年第一季度GDP总量和增速均居同一位的城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哪个组合的陈述可能正确?()。

Ⅰ.2003年上述五个城市GDP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Ⅱ.2003年广州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北京

Ⅲ.2002年同期重庆GDP总量也是第五位

A.Ⅰ

B.Ⅰ和Ⅲ

C.Ⅰ和Ⅱ

D.Ⅰ、Ⅱ和Ⅲ

4.2001年同期GDP总量位居第一和最后的两个城市分别是()。

A.上海和天津

B.上海和重庆

C.北京和广州

D.北京和天津

5.2002年第一季度GDP总量和增速均居第四位的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重庆

D.广州

1.C

【中公解析】所谓GDP总量,指的就是GDP的累计数,也就是图表中用黑色柱状表示的部分,由图表可见,2003年第一季度黑色柱状图最高的城市是上海,故选C。

2.C

【中公解析】由图表可见,2003年第一季度GDP总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沪-穗-京-津-渝,增速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则为津-穗-京-沪-渝,二者均居同一位的城市有三个,即穗,京和渝,分别居第二、三、五位,故选C。

3.D

【中公解析】由图表可见,2003年第一季度五市GDP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所以全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说Ⅰ是有可能的;第一季度广州经济总量(748.6亿元)已经超过北京(666.3亿元),那么全年超过北京也是有可能的,即Ⅱ也是有可能的;2003年第一季度五市GDP总量中,重庆是第五位,五市的增速又相差不远,所以2002年同期重庆GDP总量也可能是第五位,Ⅲ也有可能。故三个陈述都有可能,D为正确答案。

4.A

【中公解析】由图表可见,北京市200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12.7%,又知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4个百分点,因此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

(12.7-5.4)%=7.3%;而北京市2003年第一季度GDP总量为666.3(亿元),可以算出北京市2001年第一季度GDP总量为666.3÷(1+12.7%)÷(1+7.3%)=551(亿元)。同理可算出其它四市的2001年同期GDP总量,分别为380,1082,394,591(亿元)。可见其中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是天津,故选A。

5.C

【中公解析】用与上题同样的方法可算出2002年第一季度五市的GDP总量分别是591,427,1186,430,657(亿元),增速分别为7.3%,12.3%,9.6%,9.2%,11.3%,所以二者均居第四位的重庆,故选C。

十一、根据下图回答1~5题。

1.该市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

A. 14.1%

B. 24.1%

C. 34.1%

D. 68.5%

2.该市2005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与2003年同期相比()。

A. 约增加了3%

B. 约减少了3%

C. 约增加了6%

D. 约减少了6%

3.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大的是()。

A. 2004年6月财产险保费收入

B. 2004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

C. 2005年6月财产险保费收入

D. 2005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

4.2003年6月,该市哪一种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相对2002年6月有最大增长?()

A. 财产险

B. 人身险

C. 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

D. 无法判断

5.根据四年来该市保费收入的变化,可以推出()。

[1]该市的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

[2]人们的保险和理财意识不断增强

[3]人们对于人身险的投入明显高于对于其他险种的投入

A. [1]

B. [3]

C. [1]与[2]

D. [2]与[3]

1.A

[中公解析]由题意可得: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为229+1802+678=2709(万元),2004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为193+1595+586=2374(万元)。故2005年6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09-2374/2374)×100%≈1411%。

2.B

[中公解析]由图可得:2005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1802/2709)×100%≈66.5%,2003年同期为(1504/2154)×100%≈69.8%,故2005年比2003年约减少了3个百分点。

3.A

[中公解析]由图中数据计算可得:2004年6月财产险保费收入比同期约增长23%,2004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比同期约增长6%,2005年6月财产险保费收入比同期约增长16%,2005年6月人身险保费收入比同期约增长13%。故选A项。

4.C

[中公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得:2002年的财产险比重约为26%,2002年的人身险比重约为68%,2002年的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的比重约为5%。2003年的财产险比重约为22%,2003年的人身险比重约为70%,2003年的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的比重约为8%。对比可得,正确答案为C项。

5.B

[中公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得,人们对人身险的投入比对财产险、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的投入要高,故[3]是正确的。从图中不能看出人们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和该市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故B项正确。

十二、根据下面文字材料,完成1—5题

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73740万人增加到2006年764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4780万人增加到2831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960万人减少到48090万人,年均减少218万人。

1、从2002年到2006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长( )。

A.年均增长883万人B.年均增长760万人

C.年均增长979万人D.年均增长820万人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4黑龙江 一、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7亿元,同比增长%。其中,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764亿元,增长%。1?6月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同比增长%。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45亿元比增长%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975亿元,增长%。 按消费形态分,6月餐饮收入2059亿元,同比增长% ;商品零售16768 亿元,增长%。1 ~6月餐饮收入11795亿元,增长%;商品零售98969亿元,增长%。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6月商品零售额9100亿元,同比增长%,1?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51508亿元,增长%。 101、尖于2013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低于上年同期 水 B.6月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0多亿元 C.6月的餐饮收入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成以上 D.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的一半 【解析】C。 102、2013年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 A ? 52% B ? 58% C ? 64% D ? 46% 【解析】A,选择A选项。 103、如保持2013年6月的同比增量不变,到哪一年的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将首次超过亿元? A?2017年 B?2018年 C?2019年 D?2016年 【解析】B。 104、2013年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比当年1?5月的平均值高多少亿元?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数据分析》练习题

《数据分析》练习题 1.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 1, x 2, x 3, x 4, x 5和x 1+1, x 2+2, x 3+3, x 4+4, x 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2.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5 C. 1 3.5 D. 14 3.一组数据8,8,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6 B. 8 C.7 D. 10 4.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 分,乙班众数为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 分,乙班的中位数是 分; (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222 21210120202010 s x x x ??= -+-+???+-??中, 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6..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 ( )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输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7..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____321=++x x x . 8..已知一组数据-3,-2,1,3,6,x 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 9..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 3 1 ,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 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和方差分别是 . 10..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 1 6 12 11 15 5 乙 3 5 15 3 13 11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0—200米 B.200米—500米 C.500米—1000米 D.1000米以上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 B.8.2% C.11.6% D.9.3%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我国的拉萨 B.南美洲的安第斯 C.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D.日本的广岛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2福建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得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您回答。您应根据资料提供得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与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101-105题。 某市证券行业主要经济数据 某市保险行业主要经济数据 101、到2010年末,股民资金开户数比2005年末增长了大约( )、 A、90% B.

98% C。100%D。 101% 102。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增长得年份共有几个?( ) A、1个B。2个 C. 3个 D. 4个 103。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得户均交易量最大得就是哪个年份?( ) A、2007 B。2008 C、 2009 D。2010 104。2005-2010年财产险每年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之比大约在什么范围内?( ) A、10%—25% B. 20%—50% C、 40%—70% D、60%—90% 10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得就是( )。

A、每年获得得人身险保费收入约为财产险保费收入得2-3倍,因此获得人身险给付得人数比获得财产险赔款得人数更多 B. 2008年出现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下降约为60%,而期货交易量同比增长约为90% C、 2005-2010年,2010年得财产保费收入与人身保险费收入增长最快,2008年得财产险赔款支出最接近人身险给付支出 D. 2005-2010年,该市得证券营业部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末比2005年末增加了27家 二、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1年某省接待过夜游客总量再次实现突破,达到30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0%,实现旅游收入324。04亿元,同比增长25。8%。12月份宾馆平均开房率为74、02%、同比增长0、06%;全年累计宾馆平均开房率为62、37%。同比增长2、0%。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旅客人数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游客得旅游收入情况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资料分析公式与例题[最全]

一、增长 增长量 = 现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 = 增幅 = 增速 = 增长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如果初值为A,第n+1年增长为B,年均增长量为M,年均增长率为,则:M= 增长量= ,当m0 时,m越大,越大。 现期量高,增长率高,则增长量高。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乘除法转化法: 当x 时, 【例1】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8.1%;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9.6%。 问题:与上一年相比,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长率约为()A.2.0% B.4.4% C.5.2% D.8.1% 【例2】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额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额13948.3亿美元,同比增

长38.7%。 问题: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万亿美元。 A.1.6 B.2.2 C.2.6 D.3.0 二、比重 比重 = 分量÷总体量×100% 已知本期分量为A,增长率为a%,总量为B,增长率为b%,则: 基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 如果a%b%,则本期A占B的比重()相较基期()有所上升。 如果a%b%,则本期A占B的比重()相较基期()有所下降。 本期比重较基期变化: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 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如:n个百分点,代表n%。 当我们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数”来表示,需要除以参考值。 当我们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般使用“百分点”来表示,偶尔也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比较时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翻番 即变为原来的2倍。翻n番:即变为原来的倍。 【例3】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

行测资料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专题

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专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 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 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A.5332万 B. 1439万 C、6451万 D.3794万

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A.3237.4万 B.2157.2万 C.1360.4万 D.784.8万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A.9.2% B.9.6% C.9.3% D.9.8%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 A、5.6 B、7.2 C、6.4 D、5.8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A.1080.2万 627.8万 B.897.6万 627.8万 C.1080.2万 553万 D.897.6万 553万 【答案】1、A 2、C 3、B 4、D 5、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24日),根据下列文字和图表回答6—10题。 “九五”期间(1996—2000年),我国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1996—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67884.6亿元,74462.6亿元,78345.1亿元,81910.9亿元和894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22913.5亿元,24941.1亿元,28406.2亿元,29854.7亿元和32619亿元。附:“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图:

最新2016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以追求居室面积为主的住房需求,属于( )住房需求。 A.生存型 B.发展型 C.享受型 D.投资型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房地市场细分的依据。一般来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住宅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乃至享受型发展,生存型追求居室的面积大小。 2、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______,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结果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发性 B.周期性 C.反复性 D.时限性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不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 )。 A.搬迁费 B.临时安置费 C.停产停业损失 D.上下班交通费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赔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4、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定位定点观察记录。这体现了房地产市场调研的( )特点。 A.系统性 B.跟踪性 C.连续性 D.客观性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调研的特点。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为了某种调研目的,通常要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的定位定点的观察和记录,实行跟踪性调研。 5、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更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快”;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论术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6、焚香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炉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前就出现了以陶、瓷、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资料分析练习题

资料分析练习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题。 2015年全国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39.3亿元,同比增长26.1%,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078.7亿元,同比增长37.4%,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417.2亿元,同比增长31.4%,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业务总量完成569.9亿元,同比增长41.3%,比上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 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0.8亿元,同比增长50.7%;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12.9亿元,同比增长33.8%;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69.6亿元,同比增长17%。12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24.2亿件,同比增长47.7%;业务收入完成313.4亿元,同比增长39.5%。 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9%、10.3%和7.8%,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与上年持平。 1.2014年报纸业务累计完成量比杂志业务多多少亿份? A.165 B.173 C.180 D.188 2.以下说法不能从材料中推出的有()个。 ①2015年1-11月全国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两成多 ②2015年函件业务累计完成量约是包裹业务的120倍 ③2013年12月全行业业务收入约240亿元 ④2014年全国邮政企业和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同比增速比当年12月份同比增速少2.6个百分点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及攻略培训讲学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及攻略

2009年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及攻略2008-08-22 14:47:48 来源:考试吧标签:2009年公务员公务员行测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行测真题解析2015-2016-2017-2018-资料分析 (5)

资料分析 15新疆兵团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3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7.9%,8.3%和12.9%.截至2013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6%和14.2%,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5和3.1个百分点;房产税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9.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6%.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24.5和22.9个百分点。 2013年1~6月全国主要税种收入表(单位:亿元)

111.2012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为: A. 52973.28亿元 B. 54921.79亿元 C. 56938.68亿元 D. 63942.19亿元 112.2013年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契税等三项增收之和占全国税收增收比重为: A.1.2% B 6.2% C.11.2% D.16.2% 113.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合的有几个? ①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速低于7.9% ②2013年我国税收总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18520亿元 ③若2013年上半年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维持上年同期水平,那么,2013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将比2012年提高约0.5个百分点

④2013年我国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国内增值税两项之和超过同期税收总收入的50% A. 3 B.2 C.1 D. 0 114. 2013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面四个税种中增速最快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 B.国内增值税 C. 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 D.契税 115. 2011年1~6月全国关税收入约为: A. 1300亿元 B.1350亿元 C.1380亿元 D.1540亿元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近年由于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场总体成交值从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下降。2012年较2011年衰退23.38%.周转率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周转率97%,上柜市场周转率为175%,兴柜市场周转率为27%. 2012年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一览表(单位:10亿新台币) 台湾资本市场第一层次是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在准入门槛方面,台湾证交所要求上市企业实收资本6亿新台币以上;从设立年限来看,要求上市企业设立满3年以上;从获利能力来看,要求上市企业最近1

考试模拟样题_数据分析应用(附答案与解析)

1(50.0分) 移动公司想结合用户通话行为,推荐相应套餐,或者结合用户现有套餐优化用户套餐,提供个性化套餐,从而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增加客户粘性。为 移动用户细分聚类 data-移动用户细分聚类.xlsx 请你根据这些客户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变量构造新变量进行分析),预处理之后选择合适变量进行分析,分析算法自行选择,写出分析思路和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将客户分为5类。并为移动公司提供客户精准营销的相关建议。(请写出分析的流程并刻画最后细分之后的客户的特点和相应的营销建议)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解读本题可以选用聚类方式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此处采用Kmeans聚类进行模型假设。 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均为数值型,此项不用处理; 检验数据可知没有缺失值,故此项不用处理; 将数据导入datehoop平台进行异常值处理可以看到虽然异常值较多但考虑到可能是特殊人群,故此项不做处理。聚类对变量相关性影响较为敏感,因此将数据通过datehoop平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Peak_mins和Total_mins相关性显著。此处利用比值法构建新的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因为变量之间取值范围差异较大,因此进行聚类时需要进行标准化(datehoop平台可以自动标准化,此处不单独处理)。

2、对变量进行聚类,选择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offpeak_mins,weekend_mins,international_mins,total_mins,average_mins;根据题目要求,聚类个数选择5,聚类结果如下: 平均轮廓系数为0.2485,虽然轮廓系数并没有接近1,但也是合理的。在实际聚类过程中并不是每次聚类都会达到较高的轮廓系数,轮廓系数不高说明类之间区分性不是特别明显,但并不代表类之间没有区分 3、针对聚类结果分析每一类客户在现有变量上的特征,这里选取平均值作为参考依据,每一类针对每一个变量的类中心点如下: 0类:工作日通话时长、国际通话时长、总通话时长都最长,周末通话时长也较长,可以定义为高端商务客户; 1类:平均每次通话时长最长,其他通话时长处于中等水平,可以定义为长聊客户; 2类:所有通话时长都最低,命名为不常使用客户; 3类:下班班时间通话时长最长,总通话时长和上班时间通话时长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日常客户; 4类:周末通话时长最长,上班时间通话时长仅次于高端商务客户,国际通话时长和总通话时长都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商务客户; 4、根据以上客户细分的结果和特征分析,移动产品开发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套餐品类,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实际需求,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提高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针对不同的类别客户给出相应的营销建议。按照老师课堂讲解,可以发挥想象力针对每一类客户设置不同的营销策略, (1)对于0类高端商务客户,移动公司可以推出较为优惠的电话资费以保证客户可以长期使用。在保证国内通话时长的前提下,可以推出优惠的国际漫游资费。

资料分析复习全攻略及例题分析

资料分析复习全攻略及例题分析 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或是一段文字,在资料之后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形统计图、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做这类题目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第一节文字资料分析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

高三历史的答题技巧分析_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高三历史的答题技巧分析_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高三历史的答题技巧分析_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历史的答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学生掌握答题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答题,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下面大范文网将为大家带来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一、世界煤储量在世界能源总储量中占90%,按目前规模开采可持续200年左右。据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能源会议等组织的资料,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3.5万亿吨,约占24.5%;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褐煤占25%。按硬煤经济可采储量以美国、俄罗斯、中国最为丰富,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4.8%、21.5%、19.6%,共占2/3。1.在世界煤炭资源地质储量中,未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 A.25.1% B.74.9% C.75.5% D.25% 2.硬煤经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都不是 3.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大约有()。 A.9.84万亿吨 B.10.73万亿吨 C.3.58万亿吨 D.14.3万亿吨 4.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占的比例比褐煤高()。 A.50% B.25.1% C.3.3% D.24.8% 5.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的储量比褐煤的储量多()。 A.7.15万亿吨 B.3.58万亿吨 C.10.73万亿吨 D.6.78万亿吨 某工厂生产的400支灯泡使用寿命统计 6.使用寿命在400~

A.14 B.46 C.76 D.62 7.使用寿命在700~799小时的灯泡比800~899小时的灯泡多多少支?()。 A.68 B.62 C.6 D.10 8.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上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 B.6 C.28 D.48 9.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0 B.280 C.372 D.370 10.使用寿命在3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14 B.0 C.12 D.无法确定 我国自然科技人员数及其构成 11.与1952年相比,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增加了()。 A.392 000人 B.39.2万人 C.3 920 000人 D.392千人 12.1986年科技人员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卫生技术人员 B.工程技术人员 C.农业技术人员 D.教学人员 13.1986年我国科研人员有()。 A.363 130人 B.364 136人 C.363 146人 D.363 132人 14.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构成中,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比农业技术人员高()。 A.21.4 B.20.4% C.21.4个百分点 D.21.4‰ 15.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约是1952年的()。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统计表分析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统计表分析 一、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统计表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根据统计表的构成情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统计表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优点。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从外形看,一个统计表至少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四部分构成。

1、标题是表的名称,用以概括地表列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2、标目说明表内数字的含义,标目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用来表示表中被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 3、线条是指表的边框、顶线和底线; 4、数字是表内统计指标数值。在数字格中,若出现“……”符号时,表示暂缺或省略不计;若出现“--”符号时,则表示该格不应有数字。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