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第1课时常量与变量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第1课时常量与变量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第1课时常量与变量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19.1 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常量与变量

1.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

2.掌握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和变量的方法,感受在一个过程中常量和变量是相对存在的.(重点)

一、情境导入

大千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如何研究这些运动变化并寻找规律呢?

数学上常用常量与变量刻画各种运动变化.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常量与变量

【类型一】指出关系式中的常量

与变量

设路程为s,速度为v/h,时间为t h,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v=错误!;

(2)s=45t-2t2;

(3)vt=100

解析: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1)常量是8,变量是v,s;

(2)常量是45,2,变量是s,t;

(3)常量是100,变量是v,t

方法总结:常量就是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变量就是可以取到不同数值的量.

【类型二】几何图形中动点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 的

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 的边长均为10c ,A 与MN 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 点与M 点重合,让△AB 向右运动,最后A 点与N 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的面积y c 2与MA 的长度c 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解析:根据图形及题意所述可得出重叠部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根据MA 的长度可得出y 与的关系.再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得出常量与变量.

解:由题意知,开始时A 点与M 点重合,让△AB 向右运动,两图形重合的长度为AM =c∵∠BA =45°,∴S

阴影

=错误!·AM ·h =错误!AM 2=错误!2,

则y =错误!2,0≤≤10其中的常量为

错误!,变量为重叠部分的面积y c 2

MA 的长度c

方法总结:通过分析题干中的信息得到等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是解题的关键,区分其中常量与变量可根据

其定义判别.

探究点二: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

关系

【类型一】 区分实际问题中的常

量与变量

分析并指出下列关系中的变

量与常量:

(1)球的表面积S c 2与球的半径R c 的关系式是S =4πR 2;

(2)以固定的速度v 0米/秒向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h 米与小球运动的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式是h =v 0t -49t 2;

(3)一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这个物体运动的距离h 与它下落的时间t s 的关系式是h =错误!gt 2(其中g 取98/s 2);

(4)已知橙子每千克的售价是18元,则购买数量千克与所付款W 元之间的关系式是W =18

解析:根据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

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得答案.

解:(1)S =4πR 2,常量是4π,变量是S ,R ;

初中数学公开课评课稿【初中数学评课记录】

初中数学公开课评课稿【初中数学评课记录】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 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 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 知基础上的。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 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 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 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 到发展。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 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 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 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 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四 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 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 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 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 习效率。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 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 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四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 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表

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表 中学算术课评课中学算术课评课要点及建议不雅课、评课是教师晋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校本研修的首要情势之一。特提出以下几方面评课的要点与建议: 一、评教学目标 存眷的要点: 1.教学目标的拟定是否依据《中小学算术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 2.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联系?目标的陈述是否具体描述学生通过算术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算术能力,以及算术思维等方面应获得的成长要求?是否浮现知识发生成长的过程以及在过程当中实现方法掌握、思想提高、能力造就和情感态度养

成等方面的要求? 3.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成长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否具备算术的特点和符合学生的现实水平? 2、评教学内容 存眷的要点: 1.本节课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算术知识的本质、地位?与相干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瓜葛是否清晰? 2.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算术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结构性分析是否置于核心地位?对选择、运用与算术知识紧密相干的典型材料是否恰当?对教学的重点是否凸起?对难点是否考虑如何突破和实现了突破? 3.是否采取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算术学习的现实? 4.是否围绕算术知识的本质及逻辑瓜葛,有规划地设置需要解答的题目系列,使学生得到算术思维的训练? 3、评教学实行 存眷的要点:

1.是否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凸起,把首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需要解答的题目的处理完成上?是否注意层次、结构,张弛有度,循序渐进? 2.是否注意建立算术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干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算术知识的接气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3.易错、易混淆的算术概念或需要解答的题目是否有规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强化和提高? 4.是否在学生思维最近成长区内提出需要解答的题目系列,使学生能面对程度适当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总和学生,开展独立思虑,提高学生算术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算术本质,建立相干算术知识的联系? 5.是否有规划、有层次地设计操练,使操练具备合适的梯度,并且成心义和实际效? 6.运用反馈调治机制是否恰当,能否按照课堂教学现实当令调整教学进程

秋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5.1常量与变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5章一次函数 5.1 常量与变量 A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常量是指永远不变的量 B.具体的数一定是常量 C.字母一定表示变量 D. 球的体积公式v=错误!πr3,变量是π,r 2.(1)一个长方体的宽为b(定值),长为x,高为h,体积为V,则V=bxh,其中变量是(D) A.xB.h C.V D.x,h,V (2)笔记本每本a元,买3本笔记本共支出y元,在这个问题中:①a是常量时,y 是变量;②a是变量时,y是常量;③a是变量时,y也是变量;④a,y可以都是常量或都是变量.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有(B) A.1个B.2个 C.3个 D.4个 (第3题) 3.如图,一个四棱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当它的高变化时,体积也随着变化. (1)若高为h(cm),体积v(cm3),则v与h之间的关系式为v=100h. (2)变量是四棱柱的高、体积; 常量是四棱柱的底面边长. 4.设路程为s(km),速度为v(km/h),时间为t(h),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v=错误!,常量是__8__,变量是__v,s__. (2)s=45t,常量是__45__,变量是__s,t__. (3)v t=100,常量是__100__,变量是__v,t__. 5.完成以下问题: (1)某人持续以a(m/min)的速度在t(min)内跑了s(m),其中常量是__a__,变量是__t,s__. (2)在t(min)内,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速度a(m/min)跑了s(m),其中常量是__t__,变量是__a,s__. (3)s(m)的路程,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速度a(m/min)各需跑t(min),其中常量是__s__,变量是__a,t__. (4)根据以上叙述,写一句关于常量与变量的结论:在不同条件下,常量与变量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与函数》练习.docx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变量与函数》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四个关系式:(1)y=x;(2)y=x2;(3)y=x3;(4)|y|=x,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1)B.(2)C.(3)D.(4) 2.如果每盒钢笔有10支,售价25元,那么购买钢笔的总钱数y(元)与支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 A.y=10x B.y=25x C.y= 2 5 x D.y= 5 2 x 3.如图,y是x的函数图像的是()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量x、y满足y2=x,则y是x的函数 B.变量x、y满足x+3y=1,则y是x的函数

C .代数式4 3πr 3是它所含字母r 的函数 D .在V=43 πr 3中,4 3 是常量,r 是自变量,V 是r 的函数 5.已知x=3-k ,y=2+k ,则y 与x 的关系是( ) A .y=x-5 B .x+y=1 C .x-y=1 D .x+y=5 6.已知两个变量x 和y ,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 ) x -1 0 1 y -3 -4 -3 A .y=3x B .y=x-4 C .y=x2-4 D .y=3 x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7.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0cm ,当圆柱的高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随之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设圆柱的体积为V ,圆柱的高为h ,则V 与h 的关系是什么? (3)当h 每增加2,V 如何变化? 8.某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收费标准如表。 月用水量x (立方米) 0<x ≤8 8<x ≤16 x >16 收费标准y (元/立方米) 1.50 2.5 4 (1)y 是关于x 的函数吗?为什么? (2)小王同学家9月份用水10立方米,10月份用水8立方米,两个月合计应付水费多少元? 9.瓶子或罐头盒等物体常如下图那样堆放,试确定瓶子总数y 与层数x 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10.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4,BC=8.点P 在AB 上运动,设PB=x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 (1)写出阴影部分的面积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点P 在什么位置时,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20? 11.用一根长是20cm 的细绳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一边的长为x cm ,它的面积为y cm 2。

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

第二章 VB程序设计初步 为了设计应用程序中特定对象上的事件处理过程,尤其是嵌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算法的描述,要用到数据(各种类型的常量和变量)、基本运算、标准函数、表达式,以及各种类型的语句,以实现从问题的原始数据出发,对数据进行一步一步的加工处理,直至获得最终计算结果的过程。 2.1 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 数据是程序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程序处理的对象。VB预定义了丰富的数据类型,不同数据类型体现了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如表2-1所示。 数据类型名类型说明字节数取值范围和有效位数Integer 整型 2 精确表示-32768~32767 范围内的整数 Long 长整型 4 精确表示-2147483648~2147483647 范围内的整数 Single 单精度浮点型 4 -3.402823×1038~-1.401298×10-45 1.401298×10-45~3.402823×10387位有效位数 Double 双精度浮点型8 -1.79769313486232×10308~-4.94065645841247×10-324 4.94065645841247×10-324~1.79769313486232×10308 15位有效位数 String 字符串型表示一段文字与符号,字符串中每个字符占1个字节,每个字符串最多可存放约20亿个字符 Date 日期型8 表示日期,范围:100.1.1~9999.12.31 Boolean 逻辑型 2 True或False 表2-1中,“字节数”表示该类型数据所占内存空间的大小。 在这节,我们将介绍如何声明变量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有效位数,便于我们在设计时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地选择数据类型。 如:声明变量a用于存放某个同学一学期各门功课的总分(一般不超过32767),可以声明“Dim a As Integer”,VB处理系统会为变量a分配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声明变量b 用于存放某大学所有职工的工资总和(一般不小于32767),则应声明“Dim a As Long”,VB处理系统会为变量b分配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又如: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并存入变量v,声明v为Single类型,半径和圆周率也采用Single类型,则结果v具有7位有效数字;如果要求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可以考虑采用Double类型。 不同类型的数值数据,其数值范围和有效位数的差别,或是由于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不同、或是由于存储格式不同。 如:VB用2个字节(16个2进制位)存储Integer类型的数据,首位为符号位(正数为0、负数为1),因此其最大值为(0111111111111111)2,即32767。

八年级数学常量与变量练习题

1.圆周长公式C=2πR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R是变量,2为常量 (B)C、R为变量,2、π为常量 (C)R为变量,2、π、C为常量 (D)C为变量,2、π、R为常量 2、一辆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写出行驶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 的关系式。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自变量,是因变量);一辆汽车行驶5小时,写出行驶路程s(千米)与行驶速度v(千米/小时)之间的关系式。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3、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关系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⑴每个同学购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是2元,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 (个)的函数关系式;关系式为(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⑵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函数关 系式.关系式为(是自变量,是因变量)(3)、用长20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则矩形的面积S与它一边的长x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式为(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用长20m的篱笆围成矩形,使矩形一边靠墙,另三边用篱笆围成, ⑴写出矩形面积S(m2)与平行于墙的一边长x(m)的关系式;关系式为 ________(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⑵写出矩形面积S(m2)与垂直于墙的一边长x(m)的关系式.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5:指出下列变化关系中,哪些x是y的函数,哪些不是,说出你的理由。(A)y=x+1 (B)y=2x2+3x-2 ① xy=2 ②x+y=5 ③|y|=3x+1 [B组] 6: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1)底边长为10的三角形的面积y与高x之间的关系式; (2)某种弹簧原长20厘米,每挂重物1千克,伸长0.2厘米,挂上重物后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上的重物x(千克)之间的关系式; (3)某种饮水机盛满20升水,打开阀门每分钟可流出0.2升水,饮水机中剩余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式。 (4)已知定活两便储蓄的月利率是0.0675%,国家规定,取款时,利息部分要交纳20%的利息税,如果某人存入2万元,取款时实际领到的金额y(元)与存入月数x的函数关系式. (5)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用油4升,求油箱中 剩余油量y(升)与工作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 7.如图6-2所示,长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上,AD=20cm,当B、C在平行线上运动时,长方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变量与函数》武建伟

八年级下册课题:变量与函数(1)课时:1 知识链接学习目标:1.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基本概念; 一、创设情境 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要研究一些数量关系,先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1如图是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2. 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 或者说 300000 学法指导 ⑵波长I越大,频率f就越小. 问题4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如果用r表示圆的半径, S表示圆的面积则S与r之间满足下列关系:S= ________ . 利用这个关系式,试求出半径为 1 cm、1.5 cm、2 cm、2.6 cm、 半径r(c m) 1.52 2.6 3.2■1 V ■■■ 圆面积/曲)■1 fl ? 3.2 cm时圆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入下 表: .解S= n r. 半径1 1.52 2.6 3.2■ ■ ■ 圆面积&(cm2) 3 147.06512.5621.226432.1536■ ■ ■ 由此可以看出,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 (1) 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多少?任意给出这天中的某一 时刻,说出这一时刻的气温. (2)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是多少? (3) 这一天中,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什么时段的气温在逐渐 降低?解⑴这天的6时、10时和14时的气温分别为—1C、2 C、5C; (2) 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5C.最低气温是—4C; (3) 这一天中,3时?14时的气温在逐渐升高.0时?3时和14时?24 时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 (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C ) 也随 之变化.那么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类似的数量关系呢? 二、探究归纳 问题2银行对各种不同的存款方式都规定了相应的利率,下表是2002 7月中国工商银行为“整存整取”的存款方式规定的年利率: . 口 . 冋 圆的半径越大,它的面积就越大. 在上面的问题中,我们研究了一些数量关系,它们都刻画了某 些变化规律?这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 些数值会发生变化的量?例如问题1中,刻画气温变化规 律的量是时间t和气温T,气温T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都会取不 同的数值?像这样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 量. 上面各个问题中,都出现了两个变量,它们互相依赖,密切相 关.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例如y,对于x的 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 它们 自变量,y是因变量,此时也称y是x的函数.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 常有三种: (1)解析法,如问题3中的f = 存期X三月;六月年二年三年五年 年利率尹旳 1.71001.89001 9S002.2500 2.52002.7900 观察上表,说说随着存期x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是如何变化的. 解 随着存期x的增长,相应的年利率y也随着增长. 300000 ,问题 4 中的S=n 2r, l 这些表达式称为函数的关系式. ⑵列表法,如问题2中的利率表,问题3中的波长与频率关系表. (3) 图象法,如问题1中的气温曲线.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种量,它的取值 始终保持不变,我们称之为常量,如问题3中的 300 000,问题4中的n等. 三、实践应用 例1下表是某市2000年统计的该市男学生各年龄组的平均身高 还有 波长?(m)30050060010001500 频率烬Hz)1000600500300200 问题3收音机刻度盘的波长和频率分别是用米(m)和千赫兹(kHz)为 单位标刻的.下面是一些对应的数值: 观察上表回答: (1)波长I和频率f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波长I越大,频率f就____________ . 解(1) I与f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 lf= 300 000, 解(1)平均身高是146.1cm ; (2) 约从14岁开始身高增加特别迅速; (3) 反映了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和年龄这两个变量之间的 关系,其中年龄是自变量,平均身高是因变量. 例2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1) 圆的周长C与半径r的关系式; (2) 火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它驶过的路程s (千米)和 所用时间t (时)的关系式; (3) n边形的内角和S与边数n的关系式. 解(1) C = 2n , 2n是常量,r、C是变量; (2) s= 60t, 60是常量,t、s是变量; (3) S= (n —2) X 180, 2、180 是常量,n、S是变量. 四、交流反思 1. 函数概念包含: (1) 两个变量; (2) 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 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例如x和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 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函数关系三种表示方法: (1) 解析法; (2) 列表法; (3) 图象法. 3. 年龄姐(岁)7S g10111213141516n 男生平均身 髙 115.41183122.2126 51296135.514).414(5.1154B162.916$ (1) 从表中你能看出该市14岁的男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吗: (2) 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从哪一岁开始迅速增加? (3) 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 是因变量? 五、检测反馈 1. 举3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函数关系的例子. 2. 分别指出下列各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 (1) 三角形的一边长5cm,它的面积S(cm2)与这边上的高h(cm) 5 的关系式是S=2h ; 2 (2) 若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度数为a则另一个锐角 H度)与a间的关系式是3= 90 —a ; (3) 若某种报纸的单价为a元,x表示购买这种报纸的份数,则购买 报纸的总价y (元)与x间的关系是:y= ax. 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1) 每个同学购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是2元,求总金额Y (元)与学生数n (个)的关系; (2) 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 (个)与单 价a (元)的关系. 4. 填写如图所示的乘法表,然后把所有填有24的格子涂黑.若 用x表示涂黑的格子横向的乘数,y表示纵向的乘数,试写出y 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初中数学课评课记录20篇

初中数学课评课记录20篇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要有准确的数学专业用语,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而且教师要有及时的课堂评价,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多表扬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五、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以上是我听数学课的几点心得体会,因为各科的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过听课学习到的优秀经验,用到自己的信息技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课堂也更加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

9、从常量到变量数学-培优 数学张老师

9、从常量到变量数学 数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大致历经四个时期:以自然数、分数体系形成的萌芽期;以代数符号体系形成的常量(constant)数学时期;以函数(function)概念产生的变量(variable)数学时期;以集合论为标志的现代数学时期. 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变量数学的标志,函数是从量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从量的侧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动态和它们的相互制约性. 函数的基本知识有:与平面直角坐标系(rectangular coordinates in tWO dimen。ions)相关的概念、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图象(graph)概念及画法. 在坐标平面内,由点的坐标找点和由点求坐标是“数”与“形”相互转换的最基本形式.点的坐标(coordinates)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基础,函数解析式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所以,求点的坐标、探求函数解析式是研究函数的两大重要课题.。 【例l】 (1)如图l,围棋盘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白棋②的坐标为(一7,一4),白棋④的坐标为(一6,一8),那么,黑棋①的坐标应该是. .(2005年杭州市中考题) (2)如图2,已知边长为l的正方形OABC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在第一象限内,0A与x轴的夹角为300,那么点B的坐标是.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思路点拨对于(1),由自棋②、④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对于(2),过A、B分别向x 轴作垂线,将求点的坐标转化为求线段的长. 【例2】某水电站的蓄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每个进水口进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出水口出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某天0点到6点,进行机组试运 彳亍,试机时至少打开一个水口,且该水池的蓄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给出以下3个判断:①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②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③4点到6点不进水,不出水.则上述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2005年常州市中考题) 思路点拨从图象获取信息,确定该水池的蓄水量与时间的关系.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课稿(3篇)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课稿(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今天,有幸听了本校两位老师***的《平行线的性质》和**的《分式的加减》,受益匪浅。 总体说来,两堂课都很真实,实在,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用各自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来,两堂课又各有特色。 *老师的课: (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环节让学生绘画测量得结论。(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本堂课共总结了3次,这样能让学生易清楚记忆众多定理。(3)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如应用2题用两种不同形式表达,体现了由合情推理向有条理推理的转化。(4)注重分层指导和分层作业。(5)缺憾是缺乏一道有难度的题,若把选做作业移到前面则更好。 ***老师的课: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实行加分制。(2)注重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如开头的文字题学生列完式后问学生是由哪句话可得。(3)注重好习惯的培养,如做笔记的习惯,回答问题过程严谨叙述的习惯,一题多解的习惯。(4)抓住难点和疑点仔细剖析,如增长率的意义。(5)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得益于教师语言风趣幽默,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6)所选例题习题有梯度。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课稿(二)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 第8讲 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数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大致历经四个时期:以自然数、分数体系形成的萌芽期;以代数符号体系形成的常量数学时期;以函数概念产生的变量数学时期;以集合论为标志的现代数学时期. 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变量数学的标志,“函数”是从量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从量的侧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动态和它们的相互制约性.函数的基本知识有: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的概念、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图象概念及画法. 在坐标平面内,由点的坐标找点和由点求坐标是“数”与“形”相互转换的最基本形式.点的坐标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基础,函数解析式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所以,求点的坐标、探求函数解析式是研究函数的两大重要课题. 【例题求解】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2,2),B(2,-3),点P在y轴上,且△APB为直角三角形,则点P的个数为. 思路点拨先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描出A、B两点,连结AB,因题设中未指明△APB的哪个角是直角,故应分别就∠A、∠B、∠C为直角来讨论,设点P(0,x),运用几何知识建立x 的方程. 注:点的坐标是数与形结合的桥梁,求点的坐标的基本方法有: (1)利用几何计算求; (2)通过解析式求; (3)解由解析式联立的方程组求. 【例2】如图,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 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 函数关系,大致是下列图象中的() 思路点拨向烧杯注水需要时间,并且水槽中水面上升高0 h. 注:实际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心电图、,股市行情走势图等,图象中包含着丰富的图象信息,要善于从图象的形状、位置、发展变化趋势等有关信息中获得启示.

精品 八年级数学下册 一次函数 函数与变量题

变量与函数 一、变量与函数 预习 1.回答(1)----(5)题 (1)理解匀速运动中的行程S 与行驶时间t 的关系:S=________. (2)P94(2)中怎样用x 表示y ,y=_______________. (3)如何探索弹簧的变化规律,l =______________. (4)圆的面积r=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方形的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上述变化过程中,哪些是常量,那些是变量? 2.通过预习,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____,而始终不变的量称为 ____________。 3.你能具体指出课本P94(1)--(5)中,那些是变量,哪些是常量? (1)变量是____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变量是____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变量是____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________; (4)变量是____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________; (5)变量是____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 1.关于l =2π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为常量,π,l ,r 为变量 B .2π为常量,l ,r 为变量 C .2,l 为常量,π,r 为变量 D .2,r 为常量,π,l 为变量 2.摄氏温度C 与华氏温度F 之间的对应关系为5(F-32)9 C =℃,则其中的变量是 ,常量是 。 3.在△ABC 中,它的底边是a ,底边上的高是h ,则三角形的面积 ah S 2 1=,当底边a 的长一定时,在关系式中的常量是 ,变量是 。 4.齿轮每分钟120转,如果n 表示转数,t 表示转动时间,那么用n 表示t 的关系是: ,其中 为变量, 为常量. 能力提升 1、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1)甲乙两地相距100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前往乙地,用行驶时间t(小时) 表示自行车离乙地的距离S(千米) (2)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α与另一个锐角β之间的关系.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课稿范文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课稿范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优质课评课稿范文,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优质课评课稿范文篇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今天,有幸听了本校两位老师***的《平行线的性质》和**的《分式的加减》,受益匪浅。 总体说来,两堂课都很真实,实在,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用各自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来,两堂课又各有特色。 *老师的课: (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环节让学生绘画测量得结论。(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本堂课共总结了3次,这样能让学生易清楚记忆众多定理。(3)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如应用2题用两种不同形式表达,体现了由合情推理向有条理推理的转化。(4)注重分层指导和分层作业。(5)缺憾是缺乏一道有难度的题,若把选做作业移到前面则更好。 *老师的课: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实行加分制。(2)注重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如开头的文字题学生列完式后问学生是由哪句话可得。(3)注重好习惯的培养,如做笔记的习惯,回答问题过程严谨叙述的习惯,一题多解的习惯。(4)抓住难点和疑点仔细剖析,如增长率的意义。(5)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八年级数学变量与函数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变量与函数教学反思 函数定义的关键词是:“两个变量”、“唯一确定”、“与其对应”;函数的要点是:1有两个变量,2一个变量的值随另一个变量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3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另一个变量总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其对应;函数的实质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函数 的意义是:用运动变化的观念观察事物。与学习进行仔细的研究, 有助于函数意义的理解,但是,不可能在一课的学时内真正理解函 数的意义,继续布置作业:每个同学列举出几个反映函数关系的实例,培育学生用函数的观念看待现实世界,最后,我还说明了,函 数的学习,是我们数学认识的第二个飞跃,代数式的学习,是数学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具体的数、孤立的数到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 的数,函数的学习,是由静止的不变的数到运动变化的数。 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应突出“变化”的思想和“对应”的思想。从概念的起源来看,函数是随着数学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出现的,他刻画了客观世界事物间的动态变化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 关系反映了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因此,变 化是函数概念产生的源头,是制约概念学习的关节点,同时也是概 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让学生 反复观察、反复比较、反复分析每个具体问题的量与量之间的变化 关系,把静止的表达式看动态的变化过程,让他们从原来的常量、 代数式、方程式和算式的静态的关系中,逐步过渡到变量、函数这 些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动态的关系上,使学生的认识实现 为了快速明了的引出课题,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变化的实例,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门见山,来指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课的引 例较为丰富,但有些内容学生解决较为困难,于是我采取了三种不 同的提问方式:1.教师问,学生答;2.学生自主回答;3.学生合作交 流回答。为了较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处理教学活动过程中, 让学生思考每个变化活动中反映的是哪个量随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初中数学听课反思

初中数学听课反思 20**年1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高港区教研室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学习了高港中学两位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们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那份勇气,这是我最弱的方面。他们,给了我也想讲课的欲望,有了想跟他们比一比,看看自己差在哪的想法。 两节课的共同点是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方式,两位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非常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借助讲学稿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课上得有声有色,这些太值得我学习了。 这两节公开课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在此我想谈谈我的感受: 一、讲学稿的使用 讲学稿是我们高港区正在大力推行的教学助手,我校初一数学组正在使用讲学稿,这个新型的助手带给我们很多的帮助,让我们觉得课上45分钟更有紧迫感,更有效率。例如课前的预习。课前预习是学新课的前提。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不只重视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预习是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前预习尤为重要。使用讲学稿后,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预习,完成好讲学稿上的预习题,使预习效果更佳。高港中学的两位老师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二、知识点的延伸与拓展 两位老师上的都是初三的复习课,都注意到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第一位老师由一个抛物线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将问题一拓展开,提出关于该抛物线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点的连贯性;第二位老师在讲求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的面积时,问学生有哪些方法,还有哪些四边形的面积可用这些方法。初三复习课更是要注意知识点的相通,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将相关知识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 三、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培养学生爱动脑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从这两节课来看,高港中学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如何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育是不断发展、改革着的。我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每天都要思索,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怎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促进学习;怎样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达到共同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反思二:初中数学听课反思 本月聆听了数学组教师的课,他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完美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从情景创设走入数学世界

重大突破思想方法常量变量学到数学

重大突破思想方法常量变量学到数学 重大突破思想方法常量变量学到数学 数学思想方法的重大突破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文章摘要:17世纪对于数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除了解 析几何开辟了几何代数化这一新的方向外,还有微积分的创立使常 量数学过渡到变量数学。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是数学思想方法 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编者按】数学的发展并不是一些新概念、新命题、新方法的 简单积累,它包含着数学本身许多根本的变化,也即质的飞跃。历 史上发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几次重大突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7世纪对于数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除了解析几何开辟 了几何代数化这一新的方向外,还有微积分的创立使常量数学过渡 到变量数学。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又一次重 大突破。 一、变量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变量数学是相对常量数学而言的数学领域。常量数学的对象主要是固定不变的图形和数量,它包括算术、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和三 角等分支学科。常量数学是描述静态事物的有力工具,可是,对于 描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从常量数学发展到 变量数学,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变量数学之所以产生于17世纪,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 从自然科学的发展来看,变量数学是在回答16、17世纪自然科 学提出的大量数学问题过程中,酝酿和创立起来的。我们知道,随 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过渡,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大踏步地前进。这时,社 会生产和自然科学向数学提出了一系列与运动变化有关的新问题。 这些新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类问题是描述非匀速运动物体的轨迹。如行星绕日运动的轨迹、各种抛射物体的运动轨迹。 第二类问题是求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路程。如已知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或反过来由速度求路程。 第三类问题是求曲线在任一点的切线。如光线在曲面上的反射角问题,运动物体在其轨迹上任一点的运动方向问题。 第四类问题是求变量的极值。如斜抛物体的最大水平距离问题,行星绕日运动的近日点和远日点问题。 第五类问题是计算曲线长度、曲边形面积、曲面体体积、物体的重心以及大质量物体之间的引力等。 上述各类问题尽管内容和提法不同,但从思想方法上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要求研究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这是16、17世纪数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正是对这个中心课题的深入研究,最终导致了变量数学的产生。 从数学的发展来看,变量数学的基础理论-微积分,早在微积分诞生之前的二千多年,就已经有了它的思想萌芽。 公元前5世纪,希腊学者德漠克利特为解决不可公度问题,创立起数学的原子论。它的基本思想是:直线可分为若干小线段,小线段又可再分更小的线段,直至成为点而不可再分,故称点为直线的数学原子即不可分量。平面图形同样可以如此分下去,使得线段成为平面图形的数学原子。利用数学原子概念,德漠克利特求得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的1/3. 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欧道克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创立了求曲边形面积和曲面体体积的一般方法-穷竭法。运用此法,他成功地证明了“圆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和“球体积与其直径的立方成比例”等命题。 微积分的早期先驱者主要是阿基米德,他继承和发展了穷竭法,并应用这一方法解决了诸如抛物线弓形等许多复杂的曲边形面积。

Visual Basic常量和变量、数据类型

VB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 一.常量及变量 常量是即用标识符号表示的不变的数值或字符串。通过采用有意义的标识符表示常量值,由此可以提高源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常量的两种来源: 内部的或系统定义的常量标识符,由Visual Basic系统或引用的对象提供; 用户自定义的常量标识符,他们需要用Const语句来声明。 (一)常量 1.声明自定义常量标识符 用户自定义常量标识符在使用前需要声明,由此使该标识符能够被程序识别。 声明用户定义常量标识的语法是: [public/private] const 常量名[As类型] = 常量表达式 其中,常量表达式是将被替代的常量,可以由数值常数或字符串常数以及运算符组成,但不能包含函数调用。 可以使用Const语名声明数值字符串Date/Time常量标识符。 可以使用先前声明过的常量标识符声明新常量标识符。 可以使用逗号进行分隔,在一行中放置多个常量标识符声明。 2.设定用户自定义常量标识符的范围 常量标识符的范围体现为该标识符在什么地方能够被识别,其由常量标识符定义的位置所决定的。 若要创建在整个应用程序中能够被识别的常量标识符,则必须在标准模块文件的声明段声明,并在Const前面放置Pnblic关键字。在窗体模块或类模块中不能声明Public常数。 (二)使用常量 一旦已经定义了常量标识符,就可将它们放置在代码中,尤其是当标识符为有意义的名称时,可以使源代码更加便于阅读。 设置常量标识符的好处还体现在:当需要对常量作修改时,只需要在常量标识符定义处做改动,显然有利于提高源程序的可维护性。 (三)声明变量 声明变量就是先将变量通知程序,由此使变量的使用合法。 声明变量时需要指明: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中,变量类型被用来确定变量能够存储的数据的种类。 声明变量的语法如下: Dim/Private/Public/Static变量名[AS类型] 1、变量范围 变量的范围确定了能够知晓该变量存在的那部分代码。 一个变量通过划定范围而使其体现为过程级变量,还是模块级变量,或是全局变量,这取决于声明该变量的位置和关键字。 2、过程级变量 过程级变量只有在声明它们的过程中才能被识别,被称为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只能用Dim或Static关键字来声明它们。 3.模块级变量 模块级变量对该模块的所有过程都可用,但对其他模块的代码不可用。可在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1变量与函数》练习含答案

《变量与函数》练习题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在圆的周长C=2πR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 A.2是常量,C、π、R是变量C.C、2是常量,R是变量B.2π是常量,C、R是变量D.2是常量,C、R是变量 2.一长方体的宽为b(定值),长为x(x>b),高为h,体积为V,则V=bxh,其中变量是()A.x B.h C.V D.x、h、V均为变量 3.设路程s,速度v,时间t,在关系式s=vt中,说法正确的是() A.当s一定时,v是常量,t是变量 B.当v一定时,t是常量,s是变量 C.当t一定时,t是常量,s,v是变量 D.当t一定时,s是常量,v是变量 4.笔记本每本a元,买3本笔记本共支出y元,在这个问题中: ①a是常量时,y是变量; ②a是变量时,y是常量; ③a是变量时,y也是变量; ④a,y可以都是常量或都是变量。 上述判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已知y与x之间有下列关系:y=x2-1.显然,当x=1时,y=0;当x=2时,y=3。在这个等式中() A.x是变量,y是常量 B.x是变量,y是常量 C.x是常量,y是变量 D.x是变量,y是变量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6.饮食店里快餐每盒5元,买n盒需付S元,则其中常量是,变量是。 7.汽车行驶的路程s、行驶时间t和行驶速度v之间有下列关系:s=vt。如果汽车以每时60km 的速度行驶,那么在s=vt中,变量是,常量是;如果汽车行驶的时间t规定为1小时,那么在s=vt中,变量是,常量是;如果甲乙两地的路程s为200km,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那么在s=vt中,变量是,常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