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

合集下载

心得体会-立足基础科学研究永做科研先锋 精品

心得体会-立足基础科学研究永做科研先锋 精品

立足基础科学研究,永做科研先锋通过近阶段学习,对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如何置身于这次教育活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腐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趁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落后的文化思想相结合,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的思想观点。

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的侵袭,对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在有些人的头脑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利己主义所取代,人民公仆变成了人民的老爷,高高在上,指手划脚,有的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违法乱纪分子,严酷的事实再次告诫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必然导致生活目标的混乱和思想行为上的倒退。

因此,全党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能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怎样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首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髓与时代意义,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针对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论述。

这一重要论述,总揽全局,非常精辟,十分深刻,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在世纪之交面临各种新形势,新问题之际,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立足基础,加强实践:关于指导师范生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建议

立足基础,加强实践:关于指导师范生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建议


问题 的提 出
数的认识 、 的认 识等 这样 一个概 念体 系 , 求师范生 钻 小数 要
研 教材 , 搞清楚概念之 问的顺 序 , 了解 概念 之间的 内在联 系 ,
《 小学 数学 教学 法》 程 中 , 课 有关 小 学数 学数 学 概念 教
学 的主要 内容 , 虽然教材版本不 同 、 知识体 系有别 , 但课程 内
着不同特点和与之对应 的教 学策略 , 为使师 范生整体 把握和
二、 立足基础 知识准备 。 强化师范 生主体能动性
( 认真钻研教材, 一) 整体把握小学数学概念体系并充
分认识其特征 , 是确保师 范生 能够有效进行 小学数学 概念教
认识小学数学概念 的特 征 , 以从分析 不同呈现形 式的小学 可 数学概念 的特点人 手 , 比如 1 内数 的概念 、 0以 小数的概 念 、 方程 的概念 , 组织师范生钻研教材 , 通过思考 、 论等活动认 讨 识不 同呈现形式 的概念的特点 以及教学要求 , 充分认识把握
收稿 日期 :0 1 0 O 2 1 — 6一 1 作者简介 : 袁樱 ( 90一) 女 , 18 , 山东 菏泽人 , 助理讲 师 , 士, 事课程与教学论 ( 学 ) 硕 从 数 研究 。

9 — 2
小学数学概念的直观性和阶段性等特征, 使他们在进行数学
概念教学时 , 意领 会教 材的特 点 , 注 增强 其教 学 的针对性 和
学 的 基 础
随着基础 教育课 程改革 的深入 发展 , 为职前培养 的核 作 心课程 , 小学数学教学法》 注重理 论 与实 际相结合 , 择 《 应 选
首先 , 通过组织 师范生对小学数学教材 中的概念 进行分

立足良好基础 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立足良好基础  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性 跨越 的重要 载 体 和有 效 抓手 , “ 是 做表 率 、 前 列 ” 走 的重要实 践平 台 。 目前 ,三创 一 办 ” 为今 明两年 贵 “ 作 阳市 生态 文 明城 市 建设 的 中心任 务 , 在 全市蓬 勃 开 正
展 。其 中 , 创建 全 国文 明城市 是 “ 三创一 办 ” 的重 要 内
奖 ” 国红 、 志 勇等先 进 道德 典 型 。 目前 , 阳市 在 刘 李 贵
了显著增 强 , 有效 提升 了城市 软实力 。
( ) 实 力 基 础 二 硬
1经济结 构调 整势 态 良好 。一是通 过积 极优 化三 .
次产 业 结 构 , 力推 进 产业 生 态 化 , 大 节 能减 排 力 大 加 度 , 效推 进 了低 消耗 、 污 染 、 排放 、 有 低 低 高效 益 的产
【 关键词】 全 国文明城市; 民生 ; 创建 ; 贵阳市
中 图分 类 号 : 2 F9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0 8 7 0 2 1 ) 2 0 3 - 5 2 0 — 8 X( 0 0 0 — 0 4 0
城市 的文 明程度 是检 验城 市 现代化 的 重要标 准 ,
业结 构和 发展方 式 的转变 。 二是 在加快 三次产 业 的发
展 中调 整 三次 产业 的 比重 , 全市第 三 产业 比重 连续 三
广泛 发动 全社 会参 与 全 国文 明城市 创建 方 面 , 已经形
成 了 良好 的社会 氛 围 , 具备 了 良好 的群众基 础 。
年高 于 第二 产 业 ,形 成 了三次 产 业 协 调 发展 的新格 局 。三 是奋 力发 展旅 游 、 会展 、 流 、 物 金融 等现代 服务 业, 全力 打造 “ 贵阳避 暑季 ” “ 阳温 泉月 ” 游 品牌 , 、贵 旅

立足基础 注重能力 引导教学

立足基础 注重能力 引导教学
释 的能力 。试 题还 重视 考查 学 生运用 逻辑 思维 的方
要深刻 领会 课程 标 准 的基 本 理 念 与要 求 , 做 到全
面、 整体 把握 , 而不 是简单 的对 照教学 内容 与能力要 求是 否超 标 。二要 清晰准 确地把 握历 史课程 的总体 目标 , 熟 练掌握 各学 习板块 或任 教年级 的教学 目标 , 理清 它们 之 间的关 系 , 在 此基 础 上 制定 明确 具体 的 课堂 教学 目标 。三 要认 真 研 读 课程 内容 , 准 确把 握 “ 识记 ” “ 理 解 ‘ 运用 ” 等不 同层 次 的教 学要 求 , 并 在 教学 中采 取相应 策 略 与方 法 , 将 课标 的要 求 落实 到 位 。如 “ 简述 《 马关 条 约 》 的主 要 内容 , 说 明《 马关 条 约》 与 中 国民族危 机 加剧 的关 系 ” , 首 先 学 生要 能 简 要 叙述《 马关 条约 》 主要 内容 , 其 次要 能 逐 条分 析 条
二、 教 学 建议

试题 主 要特点
注重考 查 历 史 基 础 知 识 。历 史 基 础 知识 的考 查, 主 要包括 考查 学 生 对 有 关 史事 、 概念 、 观点 等 方
面 的掌握 程度 。试 题充 分体 现 了课程 标准 的这一 要 求, 立足基 础 , 加强对 重 大历 史事 件 、 历 史人 物 、 历 史
第2 9卷 第 4期 2 0 1 3 年 1 2月






学 报
V0 1 . 2 9 . No . 4
f Da l i a n E d u c a t i o n Un i v e r s i t y
立足 基础 注 重 能力 引导教 学

立足基础 寻求创新: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佳经

立足基础 寻求创新: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佳经

立足基础寻求创新: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佳经【摘要】惟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才能为学生的终身的有效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此,积极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将对于巩固、深化、拓展数学教学成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能。

【关键词】有效学习;数学教学;自我评价;教学效能在教学中教师都殷切地希冀能通过领悟学习动机的质量来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希望通过学习以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

回想半个世纪以前,杜威就曾经提出“在学校中形成的最重要的态度,就是想要继续学习的愿望”。

惟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学生的终身有效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塑造创新理念,在互动中有效的学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生长和发展是一种不断趋向自主、不断摆脱外部控制的过程,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摆脱外部控制的途径”。

罗杰斯所追求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做出个人选择的学习环境。

惟有当学生得到尊重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朝向自我实现,从而能比较自觉地获得与现实相一致的经验。

新课改带来的全新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构想如何指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

教师要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全面准确地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启动点。

确定由章到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的教材内在知识联系和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学生由温故到知新的生长点。

二、倡导合作钻研,在交流中有效的学习美国教育家乔依斯和韦尔在《当代西方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就是创造由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教学设施等组成的环境”。

而新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有效学习环境的最重要展现就是学习小组互动活动。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性别等方面的情况建立学习小组。

其次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具体明确,每个成员都要有一项相对重要的任务。

立足基础,学以致用——以课本为依托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立足基础,学以致用——以课本为依托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64立足基础,学以致用——以课本为依托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张晓红/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语言技能目标(八级)中关于“写”的要求是:“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根据课文写摘 要;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

”(教育部,2003)。

关键词:高中学生 英语 写作 提升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地处西北落后地区,学生英语水平较弱,尤其是写作。

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教师方面——英语写作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反馈过于简单,一味的强调了学生的写而忽视了方法的指导,所以写作教学在英语整体教学中严重滞后。

学生方面——词汇、短语储存不够且运用能力差,经常出现词穷、词不达意现象;母语的负迁移因素影响严重。

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汉语语法和习惯表达方式以及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普遍存在“Chinglish ”现象,写的语句不符合英语的思维表达习惯,而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组词造句,所以导致了表达不地道、不规范,遣词造句错误连篇。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一个语言的积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以课本为依托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而且可行度有很高。

具体措施如下:一、注重基础积累,夯实写作功底词汇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基石,如果离开了丰富的词汇量的掌握和高效率的词汇学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一切必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笔者的做法是:从学生上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坚持每天上课留出大约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单词速记并且同桌抽查。

每周自习辅导是笔者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词汇的复习和巩固。

例如:单词接龙,英汉翻译,图形提示等。

并且对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紧扣课本话题,循序渐进操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教材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日记或书信(e.g. Anner ’s Best Friend )、游记(e.g.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记叙文(e.g. A Night The Earth Didn ’t Sleep )、说明文(e.g.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人物传记(e.g. 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等。

立足基础 用准方法论文

立足基础  用准方法论文

立足基础用准方法【摘要】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备考时段,各个学校的一线教师都在精心准备着每一堂课,各个学生也都在课堂上忙碌的记录黑板上的知识点,课后再从资料中啃各种各样的题目,以期望在来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然而,这些努力却未必能真的带来想要的成绩,究其原因就在于复习的方向没有定位好,复习的策略没有把握好。

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加以解析,期望予广大备考学生一个有效的复习策略,让高三的一年过的轻松点,成绩的取得轻松点,最后的结果理想点。

【关键词】复习策略基础知识要点绝对优势的通解考试心态高三的学习,其实是一个系统的复习,一个为高考这决定意义的考试而准备的系统复习。

因而,采取什么样的复习方向、什么样的复习策略,将决定着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一、复习方向的定位复习方向的定位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实事求是的对自己理想(目标)的定位,二是自己需要真正掌握的知识点的定位。

先谈理想定位的问题,要注意自己的已有水平,不可以好高骛远,清华北大人人都想考,而大多数人也仅仅是想想,合适的目标理想是坚持前进的最佳原动力,所以说要学会为自己打造目标,把高三的四次市统测作为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工具,在每一次考试过后,看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进步以后,再看自己的目标是否可以提高一点,如此循环,一定可以保证每次考试都出新成绩,最终取得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再谈知识点的定位的问题,通过考试说明的阅读,可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考的,那些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是高的(低的),与此同时,分析自身有哪些知识点是已经会的,哪些是会而不全的。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对自身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复习过程中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会了一个计划中的知识点,在试卷上就可以多拿几分,慢慢积累,最后分数的变化就明显了,所以说,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耐心,不要因为进步幅度不大而丧失信心。

另外,想要取得好的复习效果,要密切关注试题的高频考点。

只要有时间对往年的试卷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数学试卷的考点基本没变,尤其是在基础分的部分,所考查的知识点近几年几乎完全相同。

立足基础关注本质考查能力——-2012年浙江省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试题评析

立足基础关注本质考查能力——-2012年浙江省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试题评析




() 1 求反 比例 函数的解析式 和 点 的坐标 ; () 2 根据图像 回答 , 在什么 当
不会干扰学生对其 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 而且有助于 学生对其中数量关系的把握 ; 有创新成分 的试题 , 其内容均在《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和《 要求范围之 内的核心知识 ; 试题 的命制注意 了各试题 的搭配 , 整体 的和谐性 使考 查功 能 之 间形 成 合理 的支撑 , 努
MN =2
( ) /C B 的度数 . 1求 O
图2 ’ 图3
图4
( ) o0的半径 R 2求 . ( ) F在 o0上 ( ME 劣 弧 ) 且 E 3点 F 是 , F=5 , 把 △O C经 过 平 移 、 转 和 相似 变 换 后 , 它 的 2 B 旋 使 个 顶点 分 别 与 点 E, F重合 . E 在 F的 同一 侧 , 样 这 的三角 形共 有 多 少 个 ?你 能 在其 中找 出 另 一个 顶 点也 在 00上 的 三角 形 吗 ?请 在 图 中 画 出这 个 三
评析 例 6通 过考 查 三角 形相 似 及 相 似 的 性
质运用、 图形 之 间的变换 性质. 通过 推理 , 用勾 股 利
定 理 设未 知 数解 方程 等 , 综合 考查 了初 中数 学 中数 形 结 合 、 程 与 函数 、 归与转 化 、 类讨 论 等重 要 方 化 分 数 学 思想 , 条件 或结 论不确 定时提 出假 设 进行 验 在
前 2道 , 大都属于基础题 , 体现了低起点、 口宽的 人 命题思路 , 考查初 中数学 中的基 础知识 与基本技 能, 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成功感. 同时 , 也注重基本
知 识 考查 方式 的多 样性 和考查 角 度 的新颖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分子式→结构简式→名称 ②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③按题目要 求书写同分异构体 ④酸与醇的酯化 ⑤乙烯的工业用途
表(3) 07年部分省份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
全国(I) 北京
上海
广东
江苏
考查的官能团
碳碳双键 苯环 羧基 醇羟基 酚羟基
考查的反应类型 及
书写反应方程式
酯的水解 醇的消去 酯化反应 加聚反应
同分异构体

有机实验
有机计算

碳碳双键 羟基 醛基 酯基
酯的水解 醇的消去 酯化反应 缩聚反应 还原反应


碳碳双键 醛基 羧基 醇羟基 酚羟基
酯化反应 缩聚反应 还原反应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

碳碳双键 羟基 羧基 酯基 苯环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加聚反应 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
碳碳双键 醛基、 羧基 醇羟基 酚羟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 ( The Bird Nest )。 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巢式硼烷除 B10H14不与水反 应外,其余均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硼酸,硼烷易被氧化。下图是三种 巢式硼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类巢式硼烷的通式是 C nH n + 4 B.2B5H9 + 12O2 == 5B2O3 十9H2O ,l molB5H9完全燃烧转移
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B)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 (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 (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
)
OO
F
OH
NN
H3C N
O CH3
(2007上海-19)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
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
A NaOH H2O △ H+ ①
C13H16O4
B 浓H2SO4 △ ②
O O
C D
浓H2SO4 △ ③
E
F C4H8O2
C2H6O

浓H2SO4 170 ℃
G C2H4
(1)D的化学名称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

A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CH3 a
b
c
c
b
a CH3
CH3 ×

Br


×
CH3
CH3 Br





CH3
CH3
×

×
×
Br
×
CH3
方法二、
CH3 a
b
c
c a
b CH3
两溴在不同的环上: aa bb cc ab ac bc 两溴在同一苯环上: ab ac bc
(2004-26) 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⑴A分子式是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个。
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二、高考有机化学怎么考——研究考题
表(1) 近五年高考中有机试题结构分析(浙江省)
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 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聚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 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
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CF2CF2CF2CF2CF2 n D.四氟乙烯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构有:(

A、8种 B、14种 C、16种 D、18种
酯水解
酸+ 醇
醇比酸多一个碳 C3H7 —COOC5H11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数目的推测
例3、已知化学式为C12H12的结构简式如下, 其苯环上
的二溴代物的异构体数有-----(

A. 9种
B. 10种
CH3
C. 11种
D. 12种
CH3
方法一、
理综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
4、注重能力考查、重在分析推理。 ①根据框图中箭头所示反应,推断官能团及反应类型,通 过找切入点,考查学生的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②根据试题给出的信息,进行模仿、联想的能力考查。 ③根据试题给出的信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 “残基”方法解决问题能力 ④有机推断与有机计算相结合,确定分子式或结构简式,考 查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官能团的性质与主要反应
卤代
烃 R—H 消去
卤代烃 R—X
水解
氧化
氧化
酯化
醇类
醛类
羧酸
取代 R—OH 加氢 R—CHO
R—COOH 水解
酯类 RCOOR`
CH3CH3
CH3CH2Br
CH3COOC2H5
CH2=CH2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CH=CH CH2=CHCl
CH2Br CH2Br
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8O9
HO COOH OH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 NaOH
HO OOCCH CH OH 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2007重庆-9)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
[ CH2—CH ]n Cl
CH2OH
CHO
CH2OH
CHO
O O=C CH2
O=C CH2 O
COOH COOH
官能团的性质与主要反应
-NO2
-Br
-SO3H
O2N-
CH3 -NO2
NO2
CH2Cl
-Cl 氧化反应
-CH3
--CClH3 -COOH
-OH
OH Br- -Br
Br -ONa 显色反应
①结构式 → 分子式→结构简式 ②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③官能团的推断、识别和书写
④一溴代物的结构简式的书写
⑤羧酸与醇、NaHCO3反应的方程式 ⑥反应类型的判断
①根据模型写结构简式 ②设计实验证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 性强弱 ③按题目要求书写同分异构体 ④醛与H2的加成反应 ⑤酸与醇的酯化反应 ⑥ 反应类型的判断 ⑦有机物燃烧方程式的 书写及相关计算
25mol电子 C.8 个硼原子的巢式棚烷化学式应为 B8H10 D.硼烷与水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理综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
3、试题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通过高考有机试题的分析:考查要点主要是有机物
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典 型官能团结构和性质及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考查内容
①与H2、 Br2的加成 ② 官能团名称、性质 ③反应类型的判断
④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 ⑤同分异构体
⑥推理结构简式
①结构式 → 分子式 ③反应类型的判断 ⑤盐酸与羧酸钠反应
②酯水解后产物的结构简式 ④能与苯环、羧基、羟基反应的判断 ⑥按题目要求书写同分异构体

⑵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B和C,C是芳香化合物。B和C
的结构简式是:B
,C
。该反应属于
反应。
⑶室温下,C用稀盐酸酸化得到E, E的结构简式是

⑸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要求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①化合物是1,3,5-三取代苯
②苯环上的3个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羟基和含有-C-O-结构
的基团
是( )
O
O
(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HO
C OH HO
C OH
(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HO OH
(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莽草酸
HO OH
鞣酸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2007-北京-5) (6分)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全国I-2007-29)
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A NaOH H2O △ H+ ①
C13H16O4
B 浓H2SO4 △ ②
O O
C D
浓H2SO4 △ ③
E
F C4H8O2
C2H6O

浓H2SO4 170 ℃
G C2H4
(1)D的化学名称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题号 29、30 12、26 27(1)、29 12、29 12、29
分值 7+13=20 6+15=21 3+15=18 6+21=27 6+15=21
百分比 16.7% 19.4% 16.7%
25% 19.4%
表(2) 近五年高考中有机试题考查内容(浙江卷)
2006年:删除了缩聚合成树脂、同系物原理的应用 2007年: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中增加了“甲醛” 2008年:与07年相比,无变化。
考纲要求的内容——抓落实 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少拓展 考纲不要求的内容——不复习
2008年考试大纲要求(有机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