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推和拉》实验单

7.《推和拉》实验单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用力以后

7.推和拉

实验一:利用小推车超市购物。

《推和拉》教学设计

《推和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推和拉》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力——推力和拉力,设计了3个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材料与用具: 正方形硬纸、小剪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咱们今天这一课有哪些神奇美妙的科学等待我们去探索吗? 学生回答 教师走过去把教室门打开。 教师:请看老师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怎样做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 学生回答。 教师:关门是要用到推,开门时要用到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推和拉。(以幻灯片形式展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活动①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翻开书P30,看书上这幅图,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学生看着课件上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 结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幻灯片展示) 2.活动②:感受推和拉 教师: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那它们是两个什么样的力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感受一下呢? 学生回答。(想) 教师:做过推手掌和拉手臂的游戏吗?大家想做吗? 学生回答。(想) (1)学生活动 教师:我们就做这两个游戏,感受推和拉。 小组讨论,每个游戏你们想怎样做?游戏中应注意什么? 教师:谁来说一说游戏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表扬注意安全很好,同学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任务来做游戏。 学生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 ①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②在游戏中小裁判是如何判断胜负的?做游戏同学的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 小组讨论回答。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5) 四、实验内容 (7) 1、搭接实验电路 (7)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9)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0)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1) 五、思考题 (11) 六、实验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

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实验1 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1 单级放大电路 1.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电子仪器测量电路参数的方法。 2)学习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3)研究共射放大电路动态特性与信号源内阻、负载阻抗、输入信号幅值大小的关系。2.实验仪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3.预习内容 1)三极管及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阅读实验内容。 4.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为共射极放大器,常用于放大电压。由于采用了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分压式偏置电路(引入了射极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所以温度稳定性较好。 1)联接电路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的三极管的极性和好坏。由于三极管已焊在实验电路板上,无法用万用表的h EF档测量。改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档测量。对NPN三极管,用正表笔接基极,用负表笔分别接射极和集电极,万用表应显示PN结导通;再用负表笔接基极,用正表笔分别接射极和集电极,万用表应显示PN结截止。这说明该三极管是好的。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电解电容的极性和好坏。对于10μF电解电容,可选择200kΩ电阻测量档,用万用表的负极接电解电容的负极,用万用表的正极接电解电容的正极,万用表的电阻示数将不断增加,直到超过示数的范围。这说明该电解电容是好的。 ⑵按图1.1联接电路。 ⑶接通实验箱交流电源,用万用表测量直流12V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若正常,则将12V 电源接至图1.1的Vcc。 图1.1 共射极放大电路

⑷ 测量电阻R C 的阻值。将V i 端接地。改变R P (有案可查2 2k Ω、100k Ω、680k Ω三个可变电阻可选择),测量集电极电压V C ,求 I C =(V CC -V C )/R C 分别为0.5mA 、1mA 、1.5mA 时三极管的β值。建议使用以下方法。 b B cc 2b B B R V V R V I -=+ p 1b b R R R += B C I I =β (1-1) 请注意,电路断电、电阻从电路中开路后才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本实验用测电阻值、电 压值来计算电流值,而不是直接测量电流,是因为本实验电路的电流较小,测量电流的测量误差较测量电压、电阻的误差大。同时还因为测量电流时万用表的内阻趋于零,使用不当很可能损坏万用表。 Vcc=11.992 V 图1.2是示意图。它示意i C 并不严格等于βi B , 只是近似等于βi B ;或者说β并不是一个常数。通常, β随i B 增大而增大。 对于一个三极管,β随i B 的变化越小越好。用图 解法表示共发射极放大器放大小信号的原理可知,β 随i B 变化而变化是正弦波小信号经共发射极放大器放 大后产生非线性谐波失真的原因。若表1.1中β的数 值较接近,则表1.6中的非线性谐波失真应较小。使 用不同实验箱的同学之间可验证上述分析。由此可见, 在制作小信号放大器时,若要求其非线性谐波失真尽可能小,则应挑选β值随i B 变化而变化尽可能小的三极管。 2) 调整静态 电压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使失真尽可能小地放大电压信号。为了使输出电压失真尽可能小,一般地说,静态工作点Q 应选择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工作点选得太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后容易引起饱和失真;若选得太低,容易引起截止失真。对于小信号放大器而言,若输出交流信号幅度较小,电压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将不是主要问题,因此Q 点不一定要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而可根据其他要求来选择。例如,希望放大器耗电省、噪声低,或输入阻抗高,Q 点可选得低一些。 将V i 端接地。调整R P ,使V C =6V ,测量计算并填写表1.2,绘制直流负载线,估算静态工作点和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分析发射极直流偏置对放大器动态范围的影响。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推力和拉力》教案

《推力和拉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准备 纸、彩笔、剪刀、沙包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列车今天驶入第9站,你们想知道这一站又有哪些神奇美妙的科学等待我们去探索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那我们就赶快进行探索吧! 教师走过去把教室门打开。 教师:请看老师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怎样做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 学生回答。 教师:关门是要用到推,开门时要用到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推和拉。 (二)新课教学 1.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翻开书P30,看书上这幅图,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学生看图并回答。

教师: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 结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活动1:感受推和拉 教师: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板书力)它们是两个什么样的力呢?想感受一下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做过推手掌和拉手臂的有戏吗?大家想做吗? 学生回答。(想) 1)学生活动 教师:我们就做这两个游戏,感受推和拉。 小组讨论,每个游戏你们想怎样做?游戏中应注意什么? 教师:谁来说一说游戏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表扬注意安全很好,同学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任务来做游戏。 学生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 ①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②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 小组讨论。 教师:同学们找到生活中这么多推或拉的例子,可见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观察,是生活的有心人。 3.活动2:纸蝙蝠 教师:看!老师这儿有一只纸蝙蝠。仔细看老师玩纸蝙蝠,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想做一只吗? 学生回答。 教师:好!我们就坐一只纸蝙蝠。翻开课本32页,看活动2纸蝙蝠,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小组讨论,确定制作方法: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 电路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 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 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模拟电路实验箱 5、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I E =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 C -I C (R C +R E )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 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 挡测量U E = 2V 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 )。然后测量U B 、U C ,记入表2—1中。 表2—1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 U E (V ) U C (V ) R B2(K Ω) U BE (V ) U CE (V ) I C (mA ) 2 60 2 B2所有测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C C CC R U U -

关于小学级科学《推和拉》的教学反思范文

关于小学级科学《推和拉》的教学反思范文关于小学级科学《推和拉》的教学反思范文 核心提示:《推和拉》是四年级科学力与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初次接受关于力的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对力的有个良好的开端,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制作教具。在这一课的施教中,有得... 《推和拉》是四年级科学力与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初次接受关于力的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对力的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制作教具。在这一课的施教中,有得有失。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科学这门特殊的学科,虽然是小学,但它容纳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数学、美术、生物、地质、物理、化学等,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方可胜任,所以在开课初,我以开关抽屉的用力情况引入课题,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感受推和拉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力的方向结果。学生通过感受体验得出结论,体现了科学课的求实,探究的.特点,同时培养了学习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懂得了力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无止境的内涵,知识无论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需要,它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时段只

要你用心,就会有许多新发现,新收获。我愿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将自己的新发现,新收获与学生分享,使学生渐渐喜欢上科学这门学科,将学科学,爱科学作为一个美好的愿望去实施、去实践、去追求。 【关于小学级科学《推和拉》的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 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5) 四、实验内容 (7) 1、搭接实验电路 (7)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9)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0)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1) 五、思考题 (11) 六、实验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

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电路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动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稳压源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估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4.计算实验电路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5.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 实验测试电路如下图1-1所示: 1.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实现输入变化量对输出变化量的控制作用,要使放大器正常工作,除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外,还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器输入端短路时,流过电路直流电流IBQ、ICQ及管子C、E极之间的直流电压UCEQ和B、E极的直流电压UBEQ。图5-2-1中的射极电阻BE1、RE2是用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其工作原理如下。 ○1用RB和R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B。

由图5-2-1可各,当RB、R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大于IB时,则有 UB=RB2·VCC/(RB+RB2) 式中,RB、RB2和VCC都是固定不随温度变化的,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是一定值。 ○2通过I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T↑→IC↑→IE↑→UE↑→UBE↓→IB↓→IC↓ 2.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 图5-2-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 U B=R B2·V CC/(R B+R B2) I C≈I E=(U B-U BE)/R E U CE=V CC-I C(R C+R E) 由以上式子可知,,当管子确定后,改变VCC、RB、RB2、RC、(或RE)中任一参数值,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当电路参数确定后,静态工作点主要通过RP调整。工作点偏高,输出信号易产生饱和失真;工作点偏低,输出波形易产生截止失真。但当输入信号过大时,管子将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波形会产生双向失真。当输出波形不很大时,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应偏低,以减小电路的表态损耗。 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 调整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有两种方法(1)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路(即Ui=0),让其工作在直流状态,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C、E间的电压,调整电位器RP使UCE稍小于电源电压的1/2(本实验为UCE为4V即可),这表明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基本上已设置在放大区,然后再测量B极对地的电位并记录,根据测量值计算态工作点值,以确保三极管工作在导通状态。(2)放大电路接通直流电源,并在输入端加上正弦信号(幅度约为10mV,频率约为1kHz),使其工作在交直流状态,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调整基极电阻RP,使输出信号波形不失真,并在输入信号增大信号增大时,输出波形同时出现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这表明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处于放大区的最佳位置。撤去输入正弦信号(即令UI=0),使电路工作在直流状态,用直流状态,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三个极对地的电压UB、UE、UC,即可计算出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ICQ、UCEQ、UBEQ的大小。 4.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与计算 电压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与输入端的信号电压之比,即:AU=Uo/Ui 图上电路中 Au=-β(Rc//RL)/rbe Rbe= rbb/+(1+β)26mV/IEQ 其中, r bb/一般取300Ω。 当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合理后,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并调节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别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按定义式计算即可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5.输入电阻Ri的计算 输入电阻的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其他教案-《推和拉》教学设计.doc

其他教案-《推和拉》教学设计 《推和拉》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第 5 单元单元课题 : 力与运动第1课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情 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科学知识目标、STSE目标1. 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 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 力有大小和方向。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1.能与本 组成员很好的合作完成各项活动。2.能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 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一样的。1.能认识推力和拉力,了解 它们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一样。2.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的 现象。教学重、难点:能体验推和拉两种力的作用。 能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二、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纸、剪 刀、沙包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 见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初步感 受推和拉:1.请生打开抽屉,再关上抽屉,并感受它们的不同开 关抽屉,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二.探究新知1.活动:“找一找” 2.活动:“感受推和拉” 3.讨论 4.联系生活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认识推和拉通过 比较加深对推和拉的理解将生活与科学有机的联系起来谈 话:从课本图上找一找哪里用到了推或拉。观察受到推或拉的物体会 怎样?游戏:两人比推力(一组示范,同座互动)游戏;两人比拉 力(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脱臼)引导:试比较推和拉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推和拉的例子” 看课本,找一找。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生积极参与游戏,感受推和拉谈谈游戏感受: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的感觉?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活动 2.小结二.探究新知1.制作纸蝙蝠 2.玩一玩纸蝙蝠 3. 活动:“看谁分数多?” 三. 拓展活动: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巩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引导学生体验力的大小和方向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创设情境):请帮老师移一移讲台谈话:说说你用什么办法移讲台?用到了什么力?出示纸蝙蝠玩一玩引导:想不想自己做一只纸蝙蝠玩一玩?引导(解释现象):当用一只手握住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两个翅膀时,会发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谈话:怎样才能准确地得分?(丢的时候注意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布置任务生用不同的方法移讲台自由发言生看教师玩,跃跃欲试根据书上提示制作纸蝙蝠边玩边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现象(室外进行)摆分值,丢沙包。(比一比谁的得分多)记录任务 《推和拉》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第 5 单元单元课题 :力与运动第1课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科学知识目标、STSE目标1. 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1.能与本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1.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对放大 器电路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动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稳压源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 一步熟悉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估算电路的静 态工作点及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估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4.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 实验测试电路如下图所示:

1.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实现输入变化量对输出变化量的控制作用,要使放大器正常工作,除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外,还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器输入端短路时,流过电路直流电流IBQ、ICQ及管子C、E极之间的直流电压UCEQ和B、E 极的直流电压UBEQ。图5-2-1中的射极电阻BE1、RE2是用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其工作原理如下。 ○1用RB和R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B。 由图5-2-1可各,当RB、R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大于IB时,则有

UB=RB2·VCC/(RB+RB2)式中,RB、RB2和VCC都是固定不随温度变化的,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是一定值。 ○2通过I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T↑→IC↑→IE↑→UE↑→UBE ↓→IB↓→IC↓ 2.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 图5-2-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 UB=RB2·VCC/(RB+RB2) IC≈IE=(UB-UBE)/RE UCE=VCC-IC(RC+RE) 由以上式子可知,,当管子确定后,改变V CC、RB、RB2、RC、(或RE)中任一参数值,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当电路参数确定后,静态工作点主要通过RP调整。工作点偏高,输出信号易产生饱和失真;工作点偏低,输出波形易产生截止失真。但当输入信号过大时,管子将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波形会产生双向失真。当输出波形不很大时,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应偏低,以减小电路的表态损耗。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 调整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有两种方法(1)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路(即Ui=0),让其工作在直流状态,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C、E间的电压,调整电位器RP使UCE稍小于电源电压的1/2(本实

武汉大学单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成绩教师签名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多人合作实验)实验序号06 实验日期2011-12-12 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 小题分: 一、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实验内容;必要的原理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学习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Q,Av,ri,ro的方法啊,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3.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实验内容: 测量放大器的动态和静态工作状态结果填入相应表格当中,记录相应的β值,A值和等效的输入电阻ri与输出电阻r0。 二、实验环境及实验步骤 小题分: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件、仪器设备等的情况;具体的实验步骤) 实验环境: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电表 4.TRE-A3模拟电路实验箱 实验步骤: 1.?值测量 (1)按图2.1所示连接电路,将Rp的阻值调到最大值。 (2)连线完毕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再接通电源。改变Rp,记录Ic分别为0.8mA,1mA, 1.2mA时三极管V的?值。

Ib(mA)0.05 0.06 0.066 Ic(mA) 0.8 1 1.2 ? 16 16.67 18.18 ?=Ic/Ib代入各式即可 2.Q点测量 信号源频率f=500Hz时,逐渐加大ui幅度,观察uo不失真时的最大输入ui值和最大输出uo值,并测量Ib,Ic,和VCE填入表2.2 表2.2 实测法估算法误差 IB (uA)IC (mA) Vce (V) IB’ (uA) IC’ (mA) V’ce (V) IB-I’B IC-I’C Vce-V’ 47.2 1.4 4.86 47.2 1.56 3 0 0.16 1.86 估算法:Ib=V1/(R1+R2)=12/(51k+200K)=47.2uA Ic= ?Ib=1.56mA Vce=V1-R3*Ic=3V 3.Av值测量 (1)将信号发生器调到频率f=500Hz,幅值为5mA,接到放大器输入端ui,观察ui和uo 端的波形,用示波器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ui,uo和实测计算的Av值及理论估算的Av’值填入表2.3 表2.3 实测法估算法误差 Ui(mV)Uo(V) Av=uo/ui Av’Av’-Av 5 -1.3 -260 -31 .7 -55.7 估算法:Vbe=V1-Ib(R1+R2) Vce=V1-Ic*R3 Av’=Vce/Vbe=-315.7 (2)保持Vi=5mV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c的数值情况下测量,并将计算结果填表2.4 表2.4 给定参数实 实测计 估算 Rc RL Vi(mV) V o(V) Av Av 2k 5k 5 0.83 165 177.89 2k 2k2 5 0.60 119 129.7 5k1 5k1 5 1.30 260 315.76 5k1 2k2 5 0.90 180 190.3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学号:2015117329 姓名:史立昕专业:电子信息类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 2、学会测量和调整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观察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3、学习测定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测试方法。 5、学习基本交直流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连接电路,按图连好线路。仿真电路如下:

2、调整静态工作点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通过输出电缆接至Us两端,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形,使f=1khz,Ui=10mv。使放大电路工作在交直流状态,调整基极电阻Rp1,在示波器上观察Uo的波形,将Uo 调整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并在输入信号增大时,输出波形同时出现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表明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处于放大区的最佳位置。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记录数据如下:(测量Uce和Ic时,应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和直流电流档) 3测量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f=1khz,Ui=1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的波形,调节Rp2,在波形最大不失真时,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o的实测值。 4测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 (1)输入阻抗:断开电阻1R2,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阻1R1,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信号源两端电压Us以及放大器输入电压Ui,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经测量:1R1=5.1KΩ,Us=6.8mV,Ui=0.3V。 所以输入阻抗为:Ri=4.026kΩ。 (2)输出阻抗:在放大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断开RL,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Uo,接上RL,测得UoL,则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 经测量:Uo=0.61V;UoL=0.92V;RL=5.1K。 所以输入阻抗为:Ro=12.98k. 5观察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1)工作点合适,输入信号过大引起非线性失真:在静态工作点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输入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失真现象,用万用表测量Ic和Uce的值。 经测量:Uce=1.201V;Ic=0.54mA。 仿真波形如下: (2)工作点不合适,引起线性失真:在放大器输入电压Ui不变的情

推与拉教学反思

《推与拉》教学反思 王深港小学高海石在课的开始,我以开关门动作引入课题,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的现象以及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然后我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接着通过感受推和拉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力的方向结果,说出运动后手臂的感觉(麻木),战胜对方的秘诀是什么?学生从实际出发得出结论,体现了科学课的求实,探究的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学习,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们懂得了力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最后我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探究,然后通过“让纸蝙蝠动起来”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推和拉,激发他们浓浓的研究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力求从各方面去启迪引导、鼓励和支持,使学生主动的、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地去探究。另外我觉得采用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认为作为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全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 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我在施教中有得有失。做的好的方面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均已达成,对教学重点的突破通过多种活动得以感受,教学环节设计环

环相扣等。做的不好的方面如在教学中对一些学困生关注不够;做实验时,学生体验的时间不充分,这些方面还需努力改变。

电子专业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作者:————————————————————————————————日期: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一、实验目的 (5) 二、实验仪器 (5) 三、实验原理 (5)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5)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7) 四、实验内容 (9) 1、搭接实验电路 (9)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10)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11)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2)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3) 五、思考题 (13) 六、实验总结 (13)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

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推和拉》教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推和拉 设计理念: 为了贯彻执行《科学课程新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操场为活动地点,让学生在宽敞的场所尽情地去活动、观察、研讨,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 教学时间: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 活动过程: 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 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 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 V ,r i ,r o 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1.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说明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如果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U=R*I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 放大电路良好工作的基础是设置正确的静态工作点。因此静态测试应该是指放大电路静态偏置的设置是否正确,以保证放大电路达到最优性能。 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指对交流小信号的放大能力。因此动态特性的测试应该指放大电路的工作频带,输入信号的幅度范围,输出信号的幅度范围等指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装接电路与简单测量 图1.1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V 的极性和好坏,电解电容C 的极性和好坏。 测三极管B 、C 和B 、E 极间正反向导通电压,可以判断好坏;测电解电容的好坏必须使用指针万用表,通过测正反向电阻。 三极管导通电压UBE=0.7V 、UBC=0.7V ,反向导通电压无穷大。 (2)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 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RP 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 2.静态测量与调整 接线完毕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改变R P ,记录I C 分别为0.5mA 、1mA 、1.5mA 时三极管V 的β值。 注意:I b 和I c 一般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 c 和V b ,R c 和R b 计算出I b 和I c 。此法虽不直观,但操作较简单,建议采用。以避免直接测量法中,若操作不当容易损坏器件和仪表的情况。 (2)按图1.1接线,调整R P 使V E =1.8V ,计算并填表1.1。 为稳定工作点,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电阻Re ,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保持静态集电极电流ICQ 和管压降UCEQ 基本不变。 依靠于下列反馈关系: T ↑—β↑—ICQ ↑—UE ↑—UBE ↓—IBQ ↓—ICQ ↓,反过程也一样。其中Rb2的引入是为了稳定Ub 。但此类工作电路的放大倍数由于引入负反馈而减小了,而输入电阻ri 变大了,输出电阻ro 不变。 e be L c u R r R R A )1()(ββ++-= ,))1((21e be b b i R r R R r β++=,c o R r =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β很大时,放大倍数约等于e L c R R R ,不受β值变化的 影响。 表1.1 注意:图1.1中b 为支路电流。 3.动态研究 (1)按图1.2所示电路接线。 (2)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f=1KHz ,幅值为500mV ,接至放大电路的A 点,经过R 1、R 2衰减(100倍),V i 点得到5mV 的小信号,观察V i 和V O 端波形,并比较相位。 图中所示电路中,R1、R2为分压衰减电路,除R1、R2以外的电路为放大电路。由于一般信号源在输出信号小到几毫伏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电源纹波影响出现失真,而大信号时电源纹波几乎无影响,所以采取大信号加R1、R2衰减形式。此外,观察输出波形时要调节Rb1,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时开始测量。输入输出波形两者反相,相差180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