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力化学效应对赤泥结构特性和胶凝性能的影响
机械力化学效应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

机械力化学效应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蔚世锦;芋艳梅【摘要】从充分发挥煤矸石潜在活性的观点出发,通过机械力化学作用对煅烧后煤矸石的活性进行进一步激发.将粉磨后不同细度的煤矸石以不同掺量与熟料、石膏配制复合水泥,测定其力学性能,并借助于XRD、SEM分析其水化过程.结果表明,经高能球磨后的煤矸石,其掺量为20 %的复合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超过了纯硅酸盐水泥,掺量为40 %的复合水泥28 d抗压强度达到44.1 MPa.【期刊名称】《建材技术与应用》【年(卷),期】2008(000)010【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机械力化学;煤矸石;水泥胶砂强度;水化产物【作者】蔚世锦;芋艳梅【作者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1引言煤矸石是煤矿建设、煤炭开采及加工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岩石,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堆积如山的煤矸石,既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煤矸石具有综合利用的潜在价值,用于生产建筑材料是其最主要的途径。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专门立项,对具有潜在活性的煤矸石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其作为性能调节型辅助性胶凝组分的技术可行性,大幅度提高其在水泥中的利用量,生产“低环境负荷水泥”[1],从而降低水泥生产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固体废渣的利用率。
无机材料化学反应活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结构稳定性,一般而言,微观结构缺陷多、晶体的晶格畸变多和呈无定形状态的材料,其化学反应活性高[2-4]。
激发煤矸石活性的常用方法有化学活化、机械活化、热活化。
本文应用热活化和机械活化的复合活化方式对煤矸石的活性进行激发,研究活化效果及配比情况对煤矸石水泥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的活化参数及配比。
1 原料与试验方法1.1 试验用原材料(1)煤矸石:取自山东,其化学成分见表1。
基于正交试验的拜耳法赤泥活化机理及性能分析

基于正交试验的拜耳法赤泥活化机理及性能分析李克亮;宋子明【期刊名称】《材料导报》【年(卷),期】2022(36)16【摘要】拜耳法赤泥产生量大,污染严重,且活性较低,在胶结材料中直接利用难度较大。
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PA)、扫描电镜(SEM)分析不同比表面积的拜耳法赤泥的粒度分布和颗粒形貌,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TGA)研究不同温度热活化后拜耳法赤泥的矿物组成及其矿物转化,并探究其活化机理。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拜耳法赤泥的活化条件,分析比表面积、煅烧温度对水泥-拜耳法赤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胶砂抗压强度和水化产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机械粉磨可显著增加拜耳法赤泥的比表面积和需水量,引起微细颗粒的团聚;低温煅烧过程中三水铝石、水钙铝榴石、钙霞石等矿物转化形成亚稳定状态的铝硅酸盐,有效提高了赤泥的反应活性。
600℃下煅烧0.5 h后,拜耳法赤泥的活性指数高达95.93%,比室温(R.T.)下处理的高32.5%;使用600℃下煅烧的拜耳法赤泥时,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速率峰值最大,出现的时间最早。
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有C-S-H凝胶和氢氧化钙晶体,活性高的热活化拜耳法赤泥发生水化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钙更多。
【总页数】7页(P168-174)【作者】李克亮;宋子明【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南省废物利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9【相关文献】1.拜耳法赤泥底流与烧结法赤泥滤饼混合预处理试验2.拜耳法低铁赤泥制备硅钾肥工艺及硅钾活化机理研究3.石灰硅灰稳定拜耳法赤泥材料的正交试验研究4.热活化和机械活化对拜耳法赤泥性能影响5.拜耳法赤泥含碳冷固结球团力学性能的正交试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泥基混凝土性能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第44卷第3期非金属矿Vol.44 No.3 2021年5月Non-M e t a l l i c M i ne s May, 2021赤泥基混凝土性能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刘 灿 程 想 彭定东 王玲玲* 孔德文(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以赤泥部分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研究赤泥细度及掺量、半水脱硫石膏掺量、减水剂种类对赤泥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减小赤泥细度可提升胶凝活性,有利于提高赤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赤泥最佳细度为0.6 mm,最佳掺量范围为10%~20%;半水脱硫石膏对赤泥的胶凝活性激发作用显著,明显提升赤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但石膏掺量不宜过大,以3%~4%为宜;三聚氰胺系减水剂可在保证赤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混凝土流动性能。
关键词 赤泥基混凝土;影响因素;混凝土性能;流动性中图分类号: X705;TU52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098(2021)03-0103-04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Red Mud-Based Concret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Liu Can Cheng Xiang Peng Dingdong Wang Lingling*Kong Dewe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Abstract Using red mud to replace part of cement and mix into concrete, we study the effect of red mud fineness and content, the dosage of hemihydrate desulfurized gypsum, type and dosage of water reducer on the concrete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ing the fineness of red mud can increase the gelling activit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d mud-based concrete, the optimal fineness is 0.6 mm, and the optimal range of mixing is 10%-20%. Hemihydrate desulfurized gypsum has a significant stimulating effect on the gelation activity of red mud in the tes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d mud-based concret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amount of gypsum should not be too much, 3%-4% is appropriate. Melamine water reduc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low property of red mud-based concrete while ensuring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Key words red mud-based concrete; influencing factors; concrete properties; flow property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因多呈现红褐色而被称为赤泥。
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Ⅱ)——机械力化学过程及应用

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Ⅱ)——机械力化学过程及应用
杨南如
【期刊名称】《建筑材料学报》
【年(卷),期】2000(003)002
【摘要】在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Ⅰ)介绍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基础上,对机械力作用于固体物质上的过程及机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对机械力化学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和前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对机械力化学效应的检测和判断方法作了简单介绍.
【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杨南如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05;TQ170
【相关文献】
1.机械力化学过程及效应(Ⅰ)--机械力化学效应 [J], 杨南如
2.煤系煅烧高岭土颗粒湿法超细化过程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J], 林海;陈秀枝
3.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J], 李竟先;余琴仙;吴基球;鄢程
4.Cr粉在机械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J], 郭铁明;吉瑞芳;贾建刚;金硕;付迎;唐中杰
5.游离棉酚在棉粕高速粉碎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J], 姚忠;谭鹤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温度下赤泥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1671-3559(2005)04-0293-05收稿日期:2005-05-16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1C B610703)作者简介:张彦娜(1977-),女,山东潍坊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工程系工程师。
不同温度下赤泥的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张彦娜1,潘志华2(1.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 要:对未经任何加热处理的常温赤泥的XRD 、TG-DT A 、IR 分析表明,经露天长久放置的陈赤泥中结晶态物质主要为碳酸钙(以方解石为主,少量霰石)和钙钛矿。
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组成赤泥团聚体的一次粒子尺寸极其细小,外形极不规则;对赤泥颗粒的微区电子衍射分析则进一步表明,赤泥粒子中有相当部分为化学组成变动不定的无定形铝硅酸盐物质。
在室温到900℃之间的加热处理过程中,赤泥中吸附水和结晶水的脱除于600℃之前基本完成,620℃-760℃发生碳酸钙的分解;700℃时β-C 2S 开始形成,800℃后大量形成;钙钛矿在整个加热处理过程中的表现为惰性。
T MS-G C 在900℃加热处理时赤泥的分析还表明,赤泥中的硅酸盐物质有38.59%为单体,6.68%为二聚体,3.27%为环三聚体,其余为高聚体。
关键词:赤泥;加热处理;结晶态中图分类号:T D982文献标识码:A赤泥是氧化铝冶炼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粉状废弃物。
据不完全估计,全世界每年排放赤泥约6000万吨。
我国是世界第4大氧化铝生产国,目前仅山东、山西、河南、贵州、广西5大氧化铝厂年排出赤泥量就达到300万吨,累积赤泥堆存量已高达4100万吨。
但是,目前赤泥的利用率仅为15%左右,迄今为止还尚未找到大量利用赤泥的有效途径。
大量的赤泥露天堆存,占据农田和山丘,尘土飞扬,造成环境和大气污染,赤泥中的碱液随雨水渗入地层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
近年来,赤泥的综合利用已经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有关赤泥应用的研究包括:用赤泥作橡胶、塑料的填料[1];用赤泥作为铺路材料[2];制备免烧赤泥粉煤灰砖[3];制碱矿渣-赤泥水泥[4-7];将赤泥应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研究[8-9]。
赤泥的基本性质及工程特性

赤泥的基本性质及工程特性
景英仁;杨奇;景英勤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1(027)003
【摘要】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用工程地质的观点对赤泥这种特种土的基本性质和在其上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利于进一步利用和改善赤泥,同时
从赤泥的物质组成和矿物成分、物理化学特性、赤泥的物理及水理性质、力学性质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可在赤泥工程应用和设计方面运用、借鉴,并且提出研究、掌握赤泥的性质和工程特性,对赤泥在工程应用中的开发是非常必要的.
【总页数】3页(P80-81,108)
【作者】景英仁;杨奇;景英勤
【作者单位】山西铝厂;山西铝厂;山西铝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46
【相关文献】
1.高浓度赤泥颗粒特性和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J], 王星;赵学义;瞿圆媛;胡伟伟;陈洁;吴淼
2.赤泥的工程特性与混堆技术探讨 [J], 楚金旺
3.赤泥的基本性质及其工程特性 [J], 景英仁;景英勤;杨奇
4.山西分公司拜耳法赤泥工程特性及堆存方式的探讨 [J], 马光锁
5.炼铝工业固体废料(赤泥)的物质组成与工程特性及其防治利用研究 [J], 曲永新;关文章;张永双;吴芝兰;王秀兰;陈月娥;徐晓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资料整理(赤泥)

碳化钙化针对高铁、高碱、高铝赤泥的堆存量逐年增加,综合利用难度较大这一世界性难题。
东北大学张廷安教授提出采用改变拜耳法赤泥平衡结构的“钙化-碳化-还原提铁”新工艺处理高铁拜耳法赤泥[1-5]。
即首先通过钙化处理将赤泥中的含硅相全部转化为钙铝硅化合物即水化石榴石,并使用CO2对水化石榴石进行碳化处理,得到主要组成为硅酸钙、碳酸钙以及氢氧化铝,再通过低温溶铝后浸出渣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钙、碳酸钙及氧化铁。
赤泥中的铁经“钙化-碳化”处理后可实现充分单体解离,经还原-磁选提铁后即可得到主要成分为硅酸钙和碳酸钙的低碱、低铝、低铁的新型结构赤泥,可直接用于水泥工业。
该技术可将拜耳法赤泥中的碱和铝转化为铝酸钠溶液并返回拜耳法工艺,高钙介质体系还原-磁选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赤泥中铁的回收效率,实现赤泥有价元素的有效回收及综合利用,目前该技术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联合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目前已与国内氧化铝厂及设计单位达成工业化试验合作协议。
参考文献[1] Basic research on calcificatio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low grade bauxite. Zhu XF,Zhang T A,Lv G Z,et al. 2013 T M S Light M etals . 2013[2] Research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in calcificationcarbonationmethod for alumina production. Lv G Z,Zhang T A,Zhu X F,et al. 2013 T M S Light M etals . 2013[3] Calcification-Carbonation method for alumina production by using low-grade bauxite. Zhang Ting’’An,Zhu Xiaofeng,Lv Guozhi,Pan Lu,Liu Yan,Zhao Qiuyue,Li Yan,Jiang Xiaoli,He Jicheng. TMS Light Metals . 2013[4]一种消纳拜耳法赤泥的方法[P]. 张延安,吕国志,刘燕,豆志河,赵秋月,牛丽萍,赫冀成. 中国专利:CN102757060A,[5]一种基于钙化-碳化转型的生产氧化铝的方法[P]. 张延安,吕国志,刘燕,豆志河,赵秋月,牛丽萍,赫冀成. 中国专利:CN102757073A,赤泥胶凝材料现状1)赤泥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碱激发胶凝材料碱激发材料于上世纪30 年代由Purdon 等[33]首次研究并发现,是一种新型的胶凝材料。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