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理复习提纲(最新)

泉州地理复习提纲(最新)
泉州地理复习提纲(最新)

泉州地理复习资料(最新)

1、“泉州市政区图”(泉州地理第2页):

(1)泉州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东部濒临东海,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宝岛-----台湾省遥遥相望。

(2)泉州市大致位于117.5゜E——119゜E,24.5゜N——26゜N。

(3)泉州市陆地的“四至”:最北部是德化县,最南部是晋江市,最西部是安溪县,最东部是惠安县。

(4)泉州市现在管辖的县一级行政区包括4个区、3个市和4个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其中泉州市人民政府驻地在鲤城区,有待统一的是金门县。

(5)泉州市毗邻的设区市有:东北的莆田市和福州市,北面的三明市,西北的龙岩市,西南的漳州市和厦门市。

(6)泉州市的大陆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主要的海湾有(自北向南):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

(7)泉州市东西距离大约是138千米,南北距离大约是157千米。

2、(1)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泉州市的人口总数约为812.85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畲族和高山族等。

(2)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侨居地是:东南亚各国、北美洲、澳大利亚、西欧各国和巴西等。

3、(1)泉州市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开元寺(佛教)、清净寺(伊斯兰教)、天后宫、府文庙、蔡资深故居、安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洛阳桥(“海内第一桥”)、崇武古城、老君造像(道教)、九日山摩崖石刻、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造像、郑成功墓、伊斯兰教圣墓、屈斗宫窖址。

(2)泉州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佛教、基督教、道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4、读“泉州市地形图”(泉州地理第20页)

泉州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戴云山为最高峰。地形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而且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是戴云山脉,海拔不低于500米,主峰海拔为1856米;第二级阶梯地势较为开阔,海拔在400米-600米之间,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排列;第三级阶梯多数是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台地和泉州平原;第三级阶梯向海面以下延伸部分称为大陆架,西部、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南部以平原为主。所以,我市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和河谷小盆地五种。

5、读“泉州市气候图”(泉州地理第22页)

泉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故有“温陵”的雅称,“四季有花常见雨”是泉州气候的真实写照。泉州年降水量在1000~~2100毫米,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泉州全年平均气温为15.5℃~~21℃,其中年均20℃等温线的分布呈“M”形,18℃等温线的分布呈“八”字形——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6、读“泉州市水系图”(泉州地理第25页):

(1)在图上找出闽江流域、晋江流域、九龙江流域和木兰溪流域这四个流域及龙门滩水库、山美水库、天潭水库和石壁水库这四个水库。

(2)晋江是泉州市最主要的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市面积一半以上,也是福建省省的第三大河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晋江发源于戴云山脉东麓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梯仔岭东南坡,在丰泽区埔村附近注入东海(泉州湾),主流自源头至河口长182千米,沿途流经德化、永春、安溪、南安、鲤城、丰泽和晋江等七县(区、市)。

(3)山美水库位于晋江东溪南安九都与码头的交界处,是我市唯一具有灌溉、防洪、供水和发电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

7、泉州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两大类,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

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干旱和“三寒”。

8、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化戴云山、永春牛姆林、安溪云中山和洛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9、(1)泉州市土地总面积11015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的十一分之一。自1999年全国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工程以来,我市惠安县被列入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晋江市被列入全国沙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永春县被列入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2)造成泉州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毁林开荒、乱挖草皮、开山采石、不合理放牧等等。

10、泉州人均拥有水资源仅为全省的五分之二左右,全国的三分之二,属于“水资源紧张地区”,除安溪、永春、德化三县外,其他县(区、市)属于“贫水区”,其中石狮、晋江、惠安三市(县)则为“绝对贫水区”。

泉州人均水资源不足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水污染、水浪费等人为因素。缓解供水不足的主要办法是“北水南调”,即调闽江流域的水到晋江流域。

11、泉州市花岗岩储量数亿立方米,瓷土储量达亿吨以上,探明储量占全省的80%,德化阳山铁矿是仅次于龙岩马坑的本省第二大铁矿,永春是全国煤炭生产基地县。

12、泉州市海岸线长427千米,大小岛屿208个,海域面积5180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动力资源和红树林资源。

但海洋环境却受到海湾围垦、工业区开发、城镇扩大、滩涂养殖和污水污染等破坏。

13、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和安溪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泉州的四大经济区——湄洲湾南岸石化港口工业区,晋江口科工贸旅游经济区,围头湾地带对台贸易加工区及东、西溪流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区。

在产业方面,泉州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14、(1)南安市——“中国龙眼之乡”

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

永春县——“中国芦柑之乡”

泉州市2010年的农业产值结构为(泉州地理第42页):种植业占37.75%,渔业占36.75%,牧业占24.10%,林业占1.40%。我市的农业已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2)惠安走马埭农业生产条件: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坦的平原,土壤肥沃,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技术先进等有利条件。

15、(1)晋江——“中国鞋都”,

安溪——“中国藤铁工艺之乡”,

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

德化——“中国陶瓷之乡”,

南安——“中国建材之乡”,

惠安——“中国石雕之乡”,

石狮——“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2)读“泉州市轻重工业比重图(2010年)”(泉州地理第44页)和“泉州市工业企业经济类型结构图”(泉州地理第45页)

泉州市轻重工业的比重为轻工业占58.4%,重工业占41.6%。

工业企业中国有、集体工业比重较小,呈现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及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工业为主,多种所有制工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泉州市最大的工业部门是纺织鞋服(轻工业),最大的重工业部门是石油化工。

(3)福建联合石化厂布局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

16、读“泉州交通示意图”(泉州地理第49页)

(1)国道324线(福州——泉州——诏安——昆明)自泉州市的东北入境,贯穿沿海地区,七条省道经过我市。

(2)漳泉肖铁路在漳平市漳平站与鹰潭铁路接轨,经安溪县、南安市、洛江区和惠安县,抵泉港区肖厝港,全长244.2千米。

漳泉肖铁路的修建对泉州市经济建设的作用:沟通了我市东西交通,有利于我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我市经济迅速发展等作用。

(3)泉(州)厦(门)、福(州)泉(州)、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一环两纵三横六联”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全面建设。漳(平)泉(州)肖(厝)铁路和福(州)厦(门)高速铁路泉州站建成运营,泉州迎来高铁时代,同时将启动城市轻轨建设。泉州港、肖厝港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泉州晋江机场升格为晋江国际机场,将逐步完善与长三角、珠三角各城市的“两小时民航交通圈”、与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主要城市的“四小时民航交通圈”。

(4)泉州港由湄洲湾南岸、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四港区组成。其中分布着大型工业港的是围头湾港区,又称泉州新港;斗尾规划作业和秀涂规划作业区分别属于湄洲湾南岸港区和泉州湾港区。

宋元时期的古泉州港,西行航线在冬季启航是因为冬季泉州盛行东北风,船可顺风向西航行,北行航线在夏季启航是因为夏季泉州盛行西南风,船可顺风向北航行。

17、目前,泉州电话居全国、全省领先水平。

泉州固定电话已升级为8位,成为福建省第一个电话升级为8位的设区市。未来将与漳州、厦门统一区号,实现通信同城化,将加快“智能泉州”建设。2009年成立的"泉州微软技术中心",是微软公司在我国地级市设立的唯一技术机构。

18、(1)泉州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泉州市接待的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香港居民是泉州市最大的境外旅游者客源。国外来泉旅游者以华侨、华裔为主,大部分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华人。

(2)读“泉州市旅游功能区示意图”(泉州地理P52)

泉州市拥有四大旅游功能区:

①泉州中心城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文化旅游区

②泉北“惠女风情”滨海休闲旅游圈

③泉南商贸对台滨海旅游圈

④泉西安永德绿色生态旅游圈

泉州市计划到201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19、(1)泉州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

泉州市出口贸易总额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服装、塑料制品、鞋类、机电产品和石制品是我市出口超亿美元的5个大商品。

(2)读“2009年泉州市出口贸易地区构成图”(泉州地理P56)

泉州市最大的出口产品市场是亚洲;此外,出口欧洲和北美洲的市场产品已占全市出口额的40%以上,同时努力开发大洋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3)1996年泉州市外贸出口额小于进口额,2010年泉州市外贸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出口占到82.82%,进口只占29.74%。

其中泉州市进口的最大宗原原料是原油,出口的主要轻工业产品有服装、鞋类、纺织品、玩具、伞等。

20、(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泉州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8.43%。泉州市区排洪排涝工程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2)读“泉州“一湾两翼三带"图

泉州将崛起扇贝形的城市群,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格局。“一湾”指环泉州湾地区,以泉州、

晋江、石狮中心城区为主。“两翼”指环湄洲湾南岸地区和环围头湾地区,前者包括泉港、惠安、斗尾,后者包括水头、安海、金井片区。“三带”指战略提升带、沿海战略预留带、战略辐射带。从“江边的鲤鱼”到“滨海的扇贝”,泉州的城市发展正逐步向实现环湾面海的时代飞跃。

(3)到2030年,泉州将形成“大城市一个、中等城市7个、中心镇21个、一般建制镇约80个”的市域规模结构。

到2005年,泉州将成为大城市,晋江、南安为中等县级城市,石狮为小城市,安溪、惠安为较大的县,永春、德化为中等县。

2014年高考海南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文科综合地理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图Ⅰ示意其一般模式。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1~3题。 1、在图示模式中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甲地(位置见图2)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5、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3)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产品竞争力 8、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成为可能。图4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9~11题。

泉州市2018届高三单科质检地理科

泉州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共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使用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成都)全线开通运营。高铁沿线桥隧比例高达85%以上。西成高铁的建设开辟了中国西部发展新格局。据此完成1~2题。 1.保障西成高铁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 B.市场C.技术 D.资金 2.西成高铁沿途桥隧比例高是因为 ①沿途地势起伏大②工程建设技术水平高 ③沿途聚落分布密集④沿途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花果同树”是一种特殊的农业景观。果农选择晚熟果实品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挂果保鲜”技术,在果实成熟时把部分果实通过“留树保鲜”保留在树上,等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花开后再摘。图1示意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实现“花果同树”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是 A.技术 B.市场 C.气候 D.品种 4.下列地区最有利果农实施“挂果保鲜”技术的是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江淮平原 D.山东丘陵 5.使用“花果同树”技术能 ①提高果农经济效益②促进果树品种改良 ③带动美丽乡村发展④显著增加果实产量 图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泉州简介

泉州城市介绍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2010年末常住人口超800万左右。泉州市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岛屿207个,有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7处,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48处。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2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合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

州,全市现有台属近16万人。长期以来,旅外乡亲心系桑梓,或投资办厂,或兴学育人,或捐资慈善,或兴办公益,涌现 出一大批贡献巨大、成就杰出的乡贤硕彦,成为推动泉州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纽带和 桥梁。泉州市著名景点有: 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 平方,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为黄守恭献地所建,遵奉黄守恭及其子孙为檀樾主。该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该寺名僧辈出,寺内有名闻中的东西二塔等景观。目前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清源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灵山、九日山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距泉州市区仅2公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名山和旅游观光胜地。清源山主峰海拔498米,气势雄勃,绚丽多姿,林幽壑奇,含烟凝翠,流泉飞瀑,颇为壮观,素以36岩洞、18胜景闻名于世。现在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大师舍利塔。景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和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地理试题-(word版)

泉州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2019.1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10月24日,全世界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2题。 1.有利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自然条件是 A.海水深度较浅 B.海域风平浪静 C.气候凉爽湿润 D.远离台风路径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是 A.珠海市的行政服务范围扩大 B.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腹地 C.促进区域内城市的分工与合作 D.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压力 2018年8月17日至21日期间,气旋“温比亚”在我国山东、河南等省区造成严重 灾害。据统计,“温比亚”最大风力虽不超过10级,但造成的损失与2016年在福建南部 登陆的超强台风“莫兰蒂”大致相当。图1示意8月19日海平面等压线图。据此回答 3~4题。 3.推测“温比亚”造成损失堪比“莫兰蒂”台风的原因是 A.所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发达 B.时值暑假,防灾准备不足 C.所经地区排涝防灾设施不足 D.等压线密集,风力强大 4.图中此时,海上台风中心 A.向偏西移动 B.向偏东移动 C.向东北移动 D.向偏南移动图2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河口堆积着大量天然冰川泥,冰川泥泥质细腻,被公认为世界上品质最优的天然“绿色”泥类面膜。据此回答5 -7题。

5.该区域南部沿海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苔原带 6.该区域冰川广布的原因是 A.地势高峻 B.河流众多 C.森林密布 D.水汽充足 7.甲河河口天然泥泥质细腻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顶托作用 B.冰川搬运作用强 C.甲河河口流速较慢 D.河口沼泽沉降强 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最深可潜至60米深水域。墨西哥东南角尤卡坦半岛东岸城市坎昆(21°1N,86°51W)的滨海地带分布有石灰岩天然井,天然井与海洋有裂隙相通,洞穴内光影迷离,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探索。图3为天然井分布区气候资料图,图4示意天然井的剖面。据此回答8 -9题。 8.该地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的最佳时期是 A.3月-4月 B.6月-7月 C.9月- 10月 D.12月一次年1月 9.夏至日北京时间5:00时,某潜水员在竖井中看到阳光照在井壁的 A.东北侧 B.西北侧 C.西南侧 D.东南侧 粮食虚拟耕地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是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据此回答10 -12题。 10.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C.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地理试卷及解析--高清版

2014·福建卷(文综地理) [2014·福建卷] 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1.A[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因此地理信息系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故A项正确。跟踪动态定位信息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故B项错误。整合、集成网络信息和获取实时通信信息主要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故C、D项错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2.D[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技术与社区、政务、交通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从而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故D项正确。智慧城市建设只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实行管理,并不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空间规模没有扩大,也不能加速人口集聚,故A、B、C项错误。

[2014·福建卷] 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平方千米)。读图回答3~4题。 图2 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3.A[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南部、东南部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东部、偏北部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偏南部流域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故A项正确。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导致,故B、C、D项错误。 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4.C[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减小,河流的流量将减少,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故C 项正确。冰川面积减小,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缩小,故A、B、D 项错误。 [2014·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泉州地方戏剧

泉州地方戏剧 泉州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等艺术瑰宝,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所喜爱。 一、梨园戏 十二世纪,在东南沿海一带业已滥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南戏在其它发源地早已荡然无存,而处于东南边陲的福建泉州,南戏的流风余韵,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蔚成文化奇观。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独具一格。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戏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蔡伯喈》、《刘文龙》等。 下南也保存较多古代剧目及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较浓,如《商辂》、《李亚仙》等。小梨园又称“七子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文词典腻,如《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郭华买胭脂》之类。在表演上,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无论生、旦、净、贴、丑、外、末均受其严格规范。 梨园戏音乐则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与古乐南音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既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称绝无仅有。

泉州地理

泉州地理 1、“泉州市政区图”(泉州地理第2页): (1)泉州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东部濒临东海,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宝岛-----台湾省遥遥相望。 (2)泉州市大致位于117.5゜E——119゜E,24.5゜N——26゜N。 (3)泉州市陆地的“四至”:最北部是德化县,最南部是晋江市,最西部是安溪县,最东部是惠安县。 (4)泉州市现在管辖的县一级行政区包括4个区、3个市和4个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其中泉州市人民政府驻地在鲤城区,有待统一的是金门县。 (5)泉州市毗邻的设区市有:东北的莆田市和福州市,北面的三明市,西北的龙岩市,西南的漳州市和厦门市。 (6)泉州市的大陆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主要的海湾有(自北向南):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 (7)泉州市东西距离大约是138千米,南北距离大约是157千米。 2、(1)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泉州市的人口总数约为728万人。民族以汉族 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畲族和高山族等。 (2)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主要的侨居地是:东南亚各国、北美洲、澳大利亚、西欧各国和巴西等。 3、(1)泉州市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开元寺(佛教)、清净寺(伊斯兰教)、 天后宫、府文庙、蔡资深故居、安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洛阳桥(“海内第一桥”)、崇武古城、老君造像(道教)、九日山摩崖石刻、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造像、郑成功墓、伊斯兰教圣墓、屈斗宫窖址。 (2)泉州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佛教、基督教、道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4、读“泉州市地形图”(泉州地理第19页) 泉州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戴云山为最高峰。地形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而且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是戴云山脉,主峰海拔为1856米;第二级阶梯地势较为开阔,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排列;第三级阶梯多数是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台地和泉州平原;第三级阶梯向海面以下延伸部分称为大陆架。所以,我市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和河谷小盆地五种。 5、读“泉州市气候图”(泉州地理第20页) 泉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故有“温陵”的雅称,“四季有花常见雨”是泉州气候的真实写照。泉州年降水量在1000~~2100毫米,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泉州全年平均气温为15.5℃~~21℃,其中年均20℃等温线的分布呈“M”形,18℃等温线的分布呈“八”字形——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6、读“泉州市水系图”(泉州地理第24页):

2014年四川省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及解析

2014年四川省地理高考试题及解析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运距(Km ) 高速铁路 甲 0 20 40 60 80 100 市场占有率(%) 图1 108° 120° 20° 4° 广州 ② ① ④ ③ 城市 国界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图2

泉州市初中地理质检

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本卷共6 页,两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2分,共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2017年4月5日夜间,贵州省遭遇冰雹袭击,损失巨大,冰雹天气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图1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 上,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 .10℃ B .15℃ C .20℃ D .25℃ 3.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干旱 读图2“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完成4~6题。 4.图中古老文明区的共同特征是 A .全部位于亚洲 B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 .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D .终年高温炎热 5.黄河流域与其它三个文明区来往最短的海上 航线经过下列哪个交通要道 A .直布罗陀海峡 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麦哲伦海峡 6.图中甲半岛的居民主要是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目前,中国已成为登陆南极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游客们在南极地区可能看到的代表性动物是 图2 气温(℃) 25 20 15 10 5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降水量(mm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图1 A B C D A B C D

泉州市2017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厦门Yejinpei 泉州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2017.03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图1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2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据此完成1~3题。 1.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水源丰富B.水灾多发 C.水运便利D.耕地充足 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年降水量减少B.台风登陆减少 C.防灾意识增强D.堤防趋于完备 图3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读图完成4~6题。

4.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5.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B.放开二胎 C.出生率持续较低D.城市化水平提高 6.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图4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8.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9.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解析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答案】1.A 2.D 【解析】1题,考查时差的计算,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题干上已经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市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就为正确答案,A正确; 2题,考查北半球冬夏的气压中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主题干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知道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包括西昌在内的亚欧大陆都在强大的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D正确。 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 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答案】3.B 4.C 【解析】3题,考查交通运输,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图中600—800KM处,高铁的市场占有率减少的幅度最大,甲交通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增加的幅度最大,B正确; 4题,考查不同交通运输的特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图中反映出近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方式的人较少,远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的人较多,说明甲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省时的特点,应为航空运输,C正确。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5—6题。

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广东汕头澄海的剪贴、彩绘、纱灯等民间手工制造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初期,澄海抓住国际玩具产业转移的契机,生产的廉价玩具畅销世界。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玩具市场出现追求产品个性化的现象,澄海玩具业通过模仿、创新,增长迅速企业数量大增。2005年之后。受玩具市场专利技术壁垒加重、成本上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开始抱团发展,形成20多家龙头企业和多个知名自主品牌。被誉为“中国玩具礼品之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澄海的人文历史背景为改革开放初期玩具产业的出现提供了 A.廉价劳动力 B.产业基础 C.广阔市场 D.充足原料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企业格局特点是 A.小企业、大产业、大市场 B.大企业、小产业、大市场 C.小企业、小产业、小市场 D.大企业、大产业、小市场 3.2012年,一些龙头企业将玩具业与文化高端产业结合,形成了“动漫+玩具”的澄海模式,该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最大优势是 A.龙头企业间协助关系加强 B.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 C.玩具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D.专利授权带来的收益升高 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左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右图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在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雨水的 A.储水量 B.蒸发量 C.下渗量 D.径流量 5.“绿色街道”的核心功能是 A.减少雨水径流量 B.提供观赏景观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调节局地小气候 6.“绿色街道”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停车场附近 D.街心公园内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科技领先和环境友好为核心内容,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表1为我国部分省市在沿海11个省市中,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因素的排名(排名越靠前越有利)及影响因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推测对沿海各省市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因素排名贡献最小的是 A.基础因素 B.经济因素 C.科技人才因素 D.环境因素

最新泉州市初中地理质检卷及答案(word版)

精品文档 面积(平方千米) 01000 20003000 4000 50006000 2003年2006年2009年2013年 耕地林地 建设用地 水域图2 10 20 30 40 50 甲国乙国丙国丁国出生率‰死亡率‰ 图1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本卷共6 页,两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2分,共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读图1“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比较图”,回答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2.人口增长状况与丙国相似的是 A .中国 B .印度 C .巴西 D .德国 下表为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并记录了2015年6月的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当地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3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7 25 30 176 22 A .1560mm B .9mm C .270mm D .176mm 4.记录中6月13日的天气是 A B C D 5.读图2,某城市2003-2013年部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则该市10年间最有可能 A .围湖造田,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B .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C .城市扩张,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D .填湖造陆,水域面积急剧减少 6.下图与湿热条件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A B C D

福建省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泉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泉州统计局 2011年7月7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812853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28304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45490人,增长11.61%,年平均增长率为1.10%。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267970户,家庭户人口为694868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5人减少0.5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207544人,占51.76%;女性人口为3920986人,占48.2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31。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78882人,占14.50%;15-59岁人口为6237844人,占76.74%;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1804人,占8.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6988人,占5.9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62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6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0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2个百分点。

泉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图1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图完成1~4题。 1.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A.潮湿 B.干旱 C.寒冷 D.温暖 2.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A.地震频发 B.石料缺乏 C.土质疏松 D.山洪多发 3.甲地的经纬度是() A.60°W,40°S B.60°W,40°N C.60°E,40°S D.60°E,40°N 4.北京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甲地正处于深夜。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 ③经度差异④纬度差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图2示意美洲地区,读图完成5~8题。 5.洲界①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6.下列地点位于热带雨林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美洲地区生物种类多样的原因有() ①纬度跨度大②平均海拔较低③河流水量大④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8.在甲地能看到的独特自然景观是() 4.午夜的太阳 B.成群的企鹅 C.成片的椰林 D.金色的沙漠 图3示意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9~11题。 9.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南多北少 B.呈半环状向东递减 C.西多东少 D.呈半环状向西递减10,甲地发展牧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A.降水充足 B.地形崎岖 C.人口密集 D.草场广阔 11.甲地高温季节,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四川盆地高温多雨 B.东南沿海台风登陆 C.长白山区大雪纷飞 D.华北平原绿树成荫 图4示意“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读图完成12~13题。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1(word)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课标卷Ⅰ)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学科网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 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 1-3 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 2所示。读图 2,完成 4-6 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 1 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 月 30 日)。据此完成 7-9 题。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图 3 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 3,完成 10-11 题。 10.图4 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三适应性模拟(一)文综地理试题

泉州市2017 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的修建了水广场。水广场既是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的公共活动广场,又是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的雨水存蓄空间。图1示意荷兰某水广场蓄水过程。 1.水广场 A.减少地表水下渗量B.增大地表径流总量 C.增强植物蒸腾作用D.延缓地表径流形成 2.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 A.泄洪效果显著B.建设成本较高 C.服务功能更多D.占地面积较小 3.鹿特丹建设水广场的主要原因是 A.排涝设施较缺乏B.河流径流变化大 C.鹿特丹地势低洼D.全年降水较均匀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上方架设光伏板,光伏板下方养殖喜阴凉鱼类,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图2示意“渔光互补”生产模式。 4. “渔光互补”模式将 A.提高发电效率 B.增大渔业投入 C.减少渔业污染 D.改善能源结构 5. “渔光互补”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有 A.增加养分来源 B.调节水面温度 C.减小空气湿度 D.扩大水域面积 6. 拍摄者最可能位于光伏板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在河床加宽处,河水流速突然降低,河流表流向两侧流,侵蚀两岸,底流向中心汇集,堆积成浅滩,称为心滩。洪水时可能被淹没。 7. 心滩形成后, A.两侧河道水流速度增大,河流两岸侵蚀加剧,河心堆积加剧 B.两侧河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两岸堆积加剧,河心侵蚀加剧 C.两侧河道水流速度增大,河流两岸堆积加剧,河心侵蚀加剧 D.两侧河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两岸侵蚀加剧,河心堆积加剧 8. 下列关于心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滩上游端以堆积作用为主 B.心滩下游端以堆积作用为主 C.心滩顶部堆积物颗粒较粗 D.心滩下部堆积物颗粒较细 9. 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心滩剖面特征与移动趋势的是 图3中a为我国南方春季某日14时天气形势图,b为次日14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0 ~11 题。 10. 乙地气压可能是 A.1015hpa B.1007hpa C.1002hpa D.997hpa 11. 在这24小时中,丙地天气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风力增大,雨后降温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气压升高,风力减弱D.持续晴天,气温下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攀枝花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这里年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积温6600-7500℃,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雨量700-1600mm。芒果花期和果期天气良好,成熟季节,芒果被包在牛皮纸袋。攀枝花晚熟芒果成熟期一般在8、9月份,有的还可以延迟到10月。近年,当地的水果电商发展迅

2014年全国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广东卷

2014·广东卷(课标地理) 1.[2014·广东卷] 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图1 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 2.[2014·广东卷]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 3.[2014·广东卷]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挟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2014·广东卷] 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图2

图3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 米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 米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6.[2014·广东卷]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7.[2014·广东卷] 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8.[2014·广东卷] 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 C.1/6 D.1/9 9.[2014·广东卷] 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D.西北地区 10.[2014·广东卷]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B.菜园 C.鱼塘D.果园

(重庆市)2014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地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学科网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1-2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洪涝灾害更少 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 D.土地成本更低 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节约建筑用地 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耗能 D.学科网扩大用地规模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学科网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3-4题。 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标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4. 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学科网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1,完成5-7题。 图1 5.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6.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2是某地理兴趣学科网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2,完成8-10题。 8.图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 B.凸岸 C. 凹岸 D.入海口 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10.粒径分布是分析河学科网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学科网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 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图2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