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生态建设思考论文
太行山生态旅游景区

1 / 5 十、xx生态旅游景区 (一)景区概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专项旅游,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前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已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热点。河北太行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但是由于沿袭了传统的开发模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现象仍比较普遍。
河北太行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山水、气候、植被景观,以及特定的人文景观。
(二)xxxx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河北太行山区旅游业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接待能力,旅游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市场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3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历史文化名城2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家。野三坡、狼牙山、西柏坡、苍岩山、嶂石岩、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崆山白云洞等一大批景点已成为旅游热点。
2、优势因素 ①资源优势 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峰林立,陡崖、峡谷纵横,瀑布泉水众多,植被茂盛,动物种类繁多,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游览资源。河北太行山区自古至今一直是各种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交流和碰撞的热点地区,从而留下了各种文化交流、汇集和融合的记载和痕迹。受传
统的风水观影响,这里成为与封建统治者相关的人文景点的聚集区域,如磁山文化遗址、清西陵。 2 / 5
各种寺院、庙宇更是不计其数。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又成为历代战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古有汉淮阴候韩信击赵设背水阵古战场遗址抱犊寨,近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太行山区留下的许多军事遗迹,如西柏坡、狼牙山。太行山区独特的民俗民风,也成为吸引游人重要因素之一,如井陉于家寨石头村等。
②区位优势 河北太行山区自古以来即为京畿重地,又紧邻华北平原人口密集区。周围大中城市包括北京、天津、
邯郸市太行山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探讨

石质山地一般指的是经过多年降雨、流水等冲刷作用形成的,以砂岩质、页岩质为主的裸露山地和石头山地,其表土层厚度一般小于15cm ,岩石裸露比例在40%以上。
因为石质山地砂石比较多,土层相对浅薄,肥力比较贫瘠,尤其是山地的阳坡地区,林木种植的难度很高、苗木不易成活,如果采用一般的造林方式,苗木成活率不高[1]。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太行山东麓,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23mm ,平均气温为13.5℃。
太行山区作为邯郸市西部生态屏障,是邯郸市重要的水源保护、生态修复及旅游目的地,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太行山区有很大面积的贫瘠石质山地,只有较少的土地资源适宜林木栽培生长,以往的荒山立地造林困难、绿化工程多在荒岩裸露的石质山地进行,长此以往,导致造林空间有限、后劲不足的局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生态建设[2]。
在邯郸市太行山区贫瘠石质山地造林,一方面可以加快邯郸市太行山区荒山绿化速度,提升森林、植被覆盖率;另一方面可以改善邯郸市当地生态环境,打造绿水青山。
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持续开展太行山绿化攻坚,目前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已基本绿化,剩余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空间虽大,但多为石质山体、土壤瘠薄的造林困难地,坡度陡、土层薄、石砾多、保水能力差,造林难度很大。
因此有必要在贫瘠石质山地推广生产成本低、造林效果好的造林技术。
近些年来,国内外很多林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重视贫瘠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但多侧重理论研究,针对性不强,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多年林业工作经验,从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选择、高效省力的栽培技术两个方面,总结出适宜邯郸太行山区贫瘠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要点。
1邯郸太行山区石质山地特点1.1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石质山地一般缺乏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过去的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这造成石质山地森林植被稀少、收稿日期:2023-05-12基金项目:“太行山矿山废弃地及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示范推广”(冀TG 〔2022〕009号)。
邢台西部山区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

邢台西部山区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作者:范爱菊侯爱平来源:《商情》2015年第42期【摘要】邢台地处河北南部,南边与邯郸市接壤北部是河北石家庄,西部山区与山西晋中地区的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链接。
邢台西部山区属于太行山系,邢台西部山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与历史积淀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价值、地理价值、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西部山区,旅游,资源保护一、邢台西部山区旅游开发中的优势与发展现状1、邢台西部山区旅游开发中的优势(1)地理优势。
邢台西部山区位于河北省西部,属太行山系,有山有水,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
走进西部山区的任何一个小村落,淳朴的民风会扑面而来,体味农家风味感受山中乐趣,其偏僻和静谧的特点,安逸和悠然的自在,都来源于其地理的优势。
太行山脉绵延起伏,周边群山迭起,景区成群,这也为带动山区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
(2)历史优势。
西部山区在距今百余年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民俗风情,曾经的红色革命基地,又为其历史积累增加了一定的优势。
(3)建筑优势。
邢台西部山区有着北方宏伟大气的厚重绵延,同时又似有南方深情隐逸的款款。
随便一个村落的石屋建筑都能让我们耳目一新。
比如英谈村整个村落的房屋,道路,村中景观,所有工具等都是用红色岩石砌筑而成,别具风味的建筑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其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因素。
(4)人文优势。
邢台西部山区的众多村落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浓烈的人文气息。
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也传承相对完整,村民的热情好客的迎客之道是西部山区旅游开发的强大优势,他们不只是为了打开市场赚取钱财,而更多地是为了方便游客。
(5)市场优势。
邢台市以打造山水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发西部旅游景区,投入人力物力帮助其发展。
响应邢台市政府“还邢台青山绿水”的政策和号召,对于开发西部山区十分有利,同时对于现有旅游资源的保护也有重要的意义。
2、邢台西部山区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邢台西部山区旅游开发程度相对缓慢,因为开发相对较晚,对于一些传统村落中的相关设施的保护观念不强,其中一些设施受到破坏,同时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对于打开市场的观念性不强,市场的开发程度不高。
邢台西部太行山区植被调查

邢台西部太行山区植被调查
张晓丽;张秀兰
【期刊名称】《河北林果研究》
【年(卷),期】2006(21)4
【摘要】邢台西部山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的南段.该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共包括5个植被型,27个群系,其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暖温带森林植被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总页数】4页(P392-394,408)
【作者】张晓丽;张秀兰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生物系,河北,邢台,054001;邢台学院,地理系,河北,邢
台,0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
【相关文献】
1.邢台西部太行山区山茱萸引种栽培技术 [J], 武丽娜;武延生;王僧虎
2.邢台西部太行山区种子植物区系及与其它山区区系的关系 [J], 张晓丽;武宇红;赵静;黄士良
3.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彩叶树种资源及其配置模式探讨 [J], 冯辉
4.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野生林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成淑敏
5.工艺太行——邢台太行山区传统手工艺调查研究 [J], 戴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

太行山地质公园形成原因及生态环境论证分析1、太行山地区地貌发育特点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扶不同角度对太行山地区的景观地貌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
其中,吴忱(2001),对太行山区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认为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无论是由何种岩石组成或位于何地,都由三种地貌类型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学中的“v”形谷和嶂谷;二是高耸的山地及其顶部的平台,即地貌学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与谷源之间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学中的断崖、陡崖和陡坡。
按规模、层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太行山地主脊,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急流瀑布发育,山地顶部均有山地夷平面残留;二类,位于太行山东麓丘陵地中,海拔高度不大,山坡比较陡峻。
按造景地貌分类,可分为石英砂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白云岩及灰岩地貌和火山岩地貌。
太行山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属我国两大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
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貌位置,形成和造就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区内的景观地貌特征明显.共性突出。
发育众多的峡谷群,且具有切割深,落差大,山雄势壮,众多峡谷两侧由长崖断壁围限的地貌特点;而登顶远望,山岭绵延起伏,山顶夷平面遥相呼应,一望无际。
2、太行山地貌系统发育的地质背景太行山位于我国中部,大地掏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中南部,新生代东亚裂谷活动形成的中国东部巨型盆岭构造系的太行山隆起地带,区内新构造运动发育,特征明显。
太行山地区有25亿年以上的地质发展史,具有典型的地台型地壳结构。
太古界为大洋优地槽环境,形成了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晶基底;从中元古界滨海环境到古生界典型的陆表海环境,均为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形成了巨厚的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岩沉积盖层。
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环太平洋带构造作用强烈,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导致了大陆内部地区的裂谷作用,造成太行山的强烈隆升和华北平原的大幅度坳陷,巨大的地势反差,为朔造该区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条件。
新构造运动的发育,对区内山水景观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谈邢台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谈邢台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李国印
【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1)003
【摘要】邢台太行山约占全省太行山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搞好太行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对加快太行山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促进邢台太行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对策.
【总页数】2页(P103-104)
【作者】李国印
【作者单位】邢台市委党校,河北邢台,0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对邢台旅游资源开发的分析与对策 [J], 邱淑英;尼勃斐
2.太行山区生态观光农业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以邢台市为例 [J], 欧亚丽
3.邢台太行山区旅游供给侧改革对策研究 [J], 张新敏;张海燕;张莉萍;周语嫣
4.基于AHP太行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r——以邢台市为例 [J], 包剑飞;王娟
5.太行山区传统农产品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邢台地区为例 [J], 薛颖;褚建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行山贫瘠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技术措施探讨

种ꎬ 这样有益于形成稳定的森林植物群落ꎮ
2 2 选择乡土树种
荒山人工造林所需要的是不仅具有良好的适应能
25° ~ 35°山坡ꎬ 釆取穴状及鱼鳞坑相结合的方式
整地ꎮ 穴状规格: 穴径 40cm 左右ꎬ 深 30 ~ 40cmꎻ 鱼
鳞坑规格: 短径 40 ~ 60cmꎬ 长径 60 ~ 80cmꎬ 深 40cmꎮ
入破坏后形成草丛ꎬ 呈现了干旱、 瘠薄的生态环境ꎮ
力ꎬ 而且能正常生长ꎬ 形成稳定森林群落ꎬ 完成稳定
现存的森林植被主要是以侧柏、 油松为主的人工林ꎬ
的生长发育周期的树种ꎮ 许多荒山受到恶劣的自然条
其次为栓皮栎和小面积的刺槐人工林ꎬ 天然次生林早
(1 邯郸市林业局ꎬ 河北 邯郸 056002ꎻ 2 涉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ꎬ 河北 邯郸 056400)
摘 要: 太行山位于中国华北地区ꎬ 由于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ꎬ 造林绿化面临诸多难题ꎮ 本
文阐述了太行山南部荒山造林策略和方法ꎬ 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ꎬ 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ꎬ 造林时
就是研究荒山生态环境特征ꎬ 找出限制植物生长定居
况等因地制宜ꎮ
的因素ꎬ 挑选最合适的先锋物种ꎮ 如ꎬ 针对石灰岩山
地ꎬ 这种地带的生态环境特征显示为高钙干旱、 水肥
匮乏ꎬ 选择先锋树种时ꎬ 可以挑选喜钙抗旱耐贫瘠的
物种ꎬ 随着植被的逐渐成型ꎬ 也能够有助于其他生物
的出现ꎮ 在造林工作中ꎬ 除了要按照造林目标选择合
乔木ꎮ 乔木具有寿命长、 覆盖面积广、 环境效益显著
刺的灌木为建群种ꎬ 如酸枣、 野皂荚、 小叶鼠李、 荆
等优点ꎬ 但其需要较高的土壤条件ꎬ 并不是所有的荒
议案 太行山 伏牛山 生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议案太行山伏牛山生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太行山和伏牛山作为中国境内重要的山脉之一,具有独特且珍贵的生态特点。
这两座山脉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
因此,对太行山和伏牛山的生态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太行山和伏牛山的生态特点、生态保护措施以及生态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醒人们对这两座山脉的保护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倡议和建议。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太行山的生态特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同时,还将提到太行山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随后,我们将转向伏牛山的生态特点,详细阐述它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等。
同时,还将探讨伏牛山所独有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以及对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贡献和保护意义。
在揭示太行山和伏牛山的生态特点后,我们将重点讨论两座山脉的生态保护措施。
这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重点保护区的设立,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政策和实践的分析,我们将探讨这些措施对太行山和伏牛山生态的影响和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会强调太行山和伏牛山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这两座山脉生态的必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和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太行山和伏牛山生态的关注和保护,共同守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太行山和伏牛山生态保护的重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和行动起来,为保护这两座山脉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借此文章能够为今后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介绍和说明,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太行山和伏牛山的生态情况及其保护措施。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将在开篇对太行山和伏牛山的生态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以及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生态建设的思考
摘要:阐述邢台市太行山区生态建设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建设;太行山区;邢台市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邢台市太行山区面积380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0.6%,涉及邢台县、沙河市、临城县、内丘县的935个行政村,是邢台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在保护饮用水源、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
1太行山区生态建设的意义
1.1太行山区是邢台市的绿色屏障
太行山横贯邢台市西部,是邢台市区及东部平原地区的”自然水塔”和“天然氧吧”,绿色植被可以吸附、吸收粉尘、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全市的生态平衡和空气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太行山区是邢台市矿产资源集中区
邢台市太行山区矿产资源丰富,铁、铜、煤、镁、钙、水泥灰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其中蓝晶石储量为全国第一,瓷土、石膏储量位居华北第一。
1.3太行山区是邢台市的生态旅游区
邢台市太行山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景点有30余处,是邢台市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后
花园”。
2.太行山区生态建设的措施
2.1出台生态建设规划
邢台市出台《生态市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太行山区经济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
在太行山区西部划定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在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污染项目。
2.2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
邢台市制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实施方案》,沙河市、邢台县、内丘县作为河北省政府确定的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县,以资源开发、生态保护、非污染建设项目和农村生态环境为重点,开展了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有效遏制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趋势。
2.3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攻
沙河市城区被命名为河北省环境优美乡镇,邢台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邢台市以生态创建为重点,落实河北省“百乡千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按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政策,筹划了32个山区矿山恢复治理工程,100个太行山前水源地保护工程,着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工矿企业污染和土壤污染。
2.4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
2012年邢台市委、市政府提出“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发展战略,以“十项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了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出台《邢台市污染企业整治升级环境保护规范》,从制度层面上有序、深度地推进太行山区小石子、小石灰等粉尘污染企业治理,规划了6个建材工业园区,关停小石子113家、小煤厂166家。
3.太行山区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山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部分地区林草覆盖度低,水土流失影响仍然比较严重,水源涵养能力差,土地利用率还有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仍很突出,生态环境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要求。
3.2 山区农村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
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种养殖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渐趋增大,秸秆焚烧时有发生,生活污水、垃圾的随意排放,垃圾围村和路边堆放现象日趋严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太行山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
3.3 矿山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矿产开发造成的植被毁坏,粉尘污染、河道淤积、水质污染、尾矿库环境隐患等问题不容忽视,小选矿普遍存在尾矿乱排现象,存在环境安全隐患,个别采选企业存在环境应急预案简单、应急措施不到位的现象。
3.4 对太行山生态建设的认识有待深化
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体现期限较长,基层政府对太行山生态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深,尚未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
生态规划实施的长期性和区域行政领导任期的有限性存在矛盾,生态建设未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4.加强太行山区生态建设的对策
4.1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理
通过生态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整治农村治“差、乱、差”问题,实现农村“净化、绿化、硬化、美化”目标。
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环境问题,特别是危害群众健康最为直接的饮水安全、工矿企业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环境问题,对经过整治使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的村庄,通过农村环保资金的形式进行“奖励”,逐步引导山区农村全面开展环保综合治理。
4.2优化太行山区工业产业结构
以《邢台生态市建设规划》为指导,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和环境容量,坚持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并重,拓展生态建设新思路,着力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继续抓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矿山恢复等项目的持续建设,强制关停太行山区存在的“十五小”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重点实施造林绿化、小流域治理、矿山生态恢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和丘陵区综合治理六大工程。
4.3加大太行山生态建设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途径深入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
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太行山生态建设。
4.4完善各项机制,为太行山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完善科学考核机制,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考核指标的权重,把生态建设考核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体系中。
在重大决策、区域开发、项目建设、评先选优等方面坚持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
深入研究生态建设融资机制,把太行山生态建设专项基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除争取中央财政、省财政资金外,广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参与山区生态建设。
完善协作推进机制,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督查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共同解决山区生态建设的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