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合集下载

耐高糖面包酵母单倍体的分离筛选

耐高糖面包酵母单倍体的分离筛选

耐高糖面包酵母单倍体的分离筛选封冰;张翠英;肖冬光【摘要】Spore-producing culture of baker's yeast BY-6 with high sugar tolerance was carried out to obtain its haploids. 6 strains of type alpha haploid and 5 strains of type a haploid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matching and PCR authent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arental strain, a-70 strain andα-24 strain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biomass, growth curve, fermentation ability in high-sugar dough, and gas production in the simulation of high-sugar dough. This study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genetic breeding of baker's yeast with high sugar toler-ance in the future.%以耐高糖面包酵母BY-6为出发菌株进行生孢培养制备单倍体,通过单倍体的分离、配型验证和PCR验证,获得6株α型单倍体,5株a型单倍体。

通过比较单倍体菌株的生长和发酵性能,筛选出生长性能较好,在高糖模拟面团中产气量较大,并且在高糖面团中发酵力较高的优良单倍体菌株70a和24α,这为后续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提高面包酵母的高糖耐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微生物;面包酵母;耐高糖;单倍体;发酵性能【作者】封冰;张翠英;肖冬光【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TS261.1;TQ925.7面包酵母是面包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微生物发酵剂和生物膨松剂,是面包生产时不可缺少的要素原料,它产生的各种酶(如淀粉酶、蔗糖酶等)将面团中的各种多糖和双糖等转化成可发酵性的单糖,然后利用这些单糖进行发酵产生CO2和酒精及其他风味物质,使面团蓬松膨胀、富有弹性,并赋予面包特有的色、香、味、形等特征[1]。

酵母筛库原理

酵母筛库原理

酵母筛库原理酵母筛库是一种用于筛选特定酵母菌株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高效地筛选出具有特定性状的酵母菌株,对于酵母菌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酵母筛库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酵母筛库的原理主要基于酵母菌的遗传学特性,利用酵母菌的遗传变异来筛选出具有特定性状的酵母菌株。

在酵母筛库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突变筛选、表达筛选和亲本筛选。

突变筛选是通过诱发酵母菌的突变,然后筛选出具有特定性状的突变体。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酵母菌的基因功能和代谢途径等方面。

表达筛选是利用特定的表达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到酵母菌中,然后通过特定的筛选方法来筛选出表达目的基因的酵母菌株。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外源基因在酵母菌中的表达和功能等方面。

亲本筛选是利用酵母菌的杂交和重组技术,通过亲本的特定配对来筛选出具有特定性状的酵母菌株。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酵母菌的遗传特性和基因调控等方面。

酵母筛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筛选方案,利用酵母筛库来获取所需的酵母菌株。

酵母筛库在生物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生物学研究中,酵母筛库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特定基因突变体或表达体,从而揭示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在工业生产中,酵母筛库可以帮助生物制药和生物化工等领域快速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酵母菌株,用于生产特定的生物制品。

总之,酵母筛库是一种重要的酵母菌筛选方法,它基于酵母菌的遗传学特性,通过突变筛选、表达筛选和亲本筛选等方法来获取具有特定性状的酵母菌株。

酵母筛库在生物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推动酵母菌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酵母筛库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五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产丁二酸能力分析

五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产丁二酸能力分析
在五粮液酿酒车间和制曲车间外围环境采集样 品,采用 FKC-1 型浮游菌采样器,距离地面 80 cm, 将直径为 9 cm 的麦芽汁琼脂平板置于采样器内, 每次采样设置 3 个平行,空气流量为 100 L/min,采 样时间为 1 min。然后将平板倒置于 28 ℃培养箱 中培养 2~3 d,待菌落长出后,挑选菌落形态不同 的疑似酵母单菌落于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编号并 划线纯化,重复纯化 2~3 次,直至平板上的菌落都 为同一形态,利用传代培养法,在 4 ℃下进行斜面 保存并编号。 1.3.2 菌株的鉴定 1.3.2.1 菌株形态学鉴定
张 霞,雷学俊,杨康卓,罗青春,廖勤俭,刘多涛,乔宗伟,郑 佳·五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产丁二酸能力分析 41
温、12000 r/min 离心 5 min 获得菌体,用 Ezup 柱式 真菌基因组 DNA 抽提试剂盒提取菌株的基因组 DNA,置于-20 ℃下备用。
PCR 扩 增 :采 用 酵 母 菌 通 用 引 物 为 NL1(5GCATATCAA TAAGCGGAGGAAAAG- 3')和 NL4 (5'- GGTCCGTGTTTCAAGACGG- 3'),PCR 反 应 体系包括 0.5 μL 的基因组 DNA、2.5 μL 的 10×Buffe(r 含 Mg2+)、1 μL 的 dNTP、0.2 μL 的聚合酶、0.5 μL 的引物、0.5 μL 模板,加双蒸水至 25 mL;PCR 循环 条件为 94 ℃ 4 min 预变性、94 ℃45 s 变性、55 ℃ 45 s 退火、72 ℃ 1 min 延伸、循环 30 次,72 ℃ 10 min 修复延伸,4 ℃终止反应。经 PCR 反应扩增出 26S rDNA 产 物 ,用 PCR 及 酶 反 应 产 物 纯 化 试 剂 盒 将 PCR 产物进行纯化,将纯化产物交由上海生工生物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测序工作。 1.3.3 酵母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取少量酵母菌样品,使用选择培养基(例如固体葡萄糖、面粉琼脂培养基,添加有特殊药液和增菌剂的选择培养基有利于酵母菌的筛选)进行分离纯化。

2. 筛选出发酵力良好的菌落并进行纯培养。

在酒精发酵实验中发现典型的酵母菌菌落可移种至综合生化管培养箱中进一步鉴定。

3. 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酵母菌扩大培养,准备好无菌吸管和无菌锥形瓶,将酵母菌从锥形瓶中转移到试管中。

4.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准备血液培养皿和牛肉膏琼脂培养基,接种菌液到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并繁殖,观察生长情况并进行计数。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对酵母菌进行纯培养,请确保所有使用到的工具和试剂都经过灭菌处理。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
酵母文库是一种用于筛选和保存酵母菌株的资源库,它在酵母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常用于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中的研究。

酵母文库的原理是通过将酵母菌的基因组片段插入到载体中,然后将载体转化到酵母细胞中,形成一个酵母细胞库。

通过对这个酵母细胞库进行筛选,可以筛选出具有特定性状或功能的酵母菌株。

酵母文库的筛选过程通常分为两个步骤,即初步筛选和深度筛选。

初步筛选是通过对酵母文库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以找到具有所需特性的酵母菌株。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高通量的筛选方法,例如基因芯片或高通量测序技术。

深度筛选是对初步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验证,以确保其具有所需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酵母文库筛选的原理主要基于酵母菌细胞内的基因组重组和表达机制。

通过将外源基因片段插入酵母基因组中的适当位置,可以实现外源基因的表达。

通过对酵母文库进行筛选,可以找到具有所需特性的酵母菌株,并进一步研究其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酵母文库筛选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其应用广泛。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酵母文库筛选可用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方法。

在生物工程学中,酵母文库筛选可用于改良酵母菌的产酶性能,提高其产酶效率。

此外,酵母文库筛选还可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进一步揭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

总的来说,酵母文库筛选是一种重要的酵母研究工具,通过对酵母菌株进行筛选和保存,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状或功能的酵母菌株,为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酵母文库筛选的原理简单易行,但其应用潜力巨大,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筛选与鉴定效果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筛选与鉴定效果

酵母菌表面展示操作步骤之筛选与鉴定效果酵母菌表面展示(Yeast Surface Display)是一种把外源蛋白质或肽链表达在酵母菌表面的技术。

该技术可实现酵母菌作为细胞工厂来展示多种不同的蛋白质,从而用于各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如蛋白质工程、药物筛选、抗体发现等。

本文将介绍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筛选与鉴定效果的操作步骤。

一、构建表达载体1. 选择合适的酵母菌表达系统,如常用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酵母)。

2. 获取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并设计适当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3. 将扩增得到的基因片段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连接,产生酵母表达构建。

二、转化酵母菌1. 将表达构建转化到酿酒酵母细胞中。

2. 选择适当的培养基供酵母菌生长,如YPDA培养基。

3. 使用电穿孔或锂醋酸法将表达构建导入酵母细胞。

三、表达目标蛋白质1. 在含有糖、氮源以及其他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酵母细胞。

2. 优化培养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和含量参数,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表达量。

四、筛选与鉴定1. 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筛选。

常用的方法包括:- 流式细胞术(FACS):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具有目标蛋白质表面展示的酵母细胞。

- 免疫沉淀:利用特异性抗体或亲和标签对表面展示的蛋白质进行沉淀,然后进行分析。

- 细胞接合:将表面展示目标蛋白质的酵母细胞与靶细胞进行接合,观察相应的识别与结合情况。

2. 筛选后,对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鉴定。

可通过PCR、Western blot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分析目标蛋白质的表达与功能。

五、进一步改良与评估1. 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进一步改良与优化,以提高目标蛋白质的展示效果。

2. 可进行亲和性和特异性的评估,如对目标蛋白质的亲和性进行测定,或测试其与特异配体的结合强度。

六、应用领域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蛋白质工程:通过酵母菌表面展示技术,可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如酶、抗体和受体分子。

酿酒酵母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酿酒酵母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实验说明
• 1.本实验采用的诱变剂是物理诱变剂——紫外线。紫外线诱变处理的有效波长为 200~300×10nm,最适为254nm(此为核酸的吸收高峰)。dna和rna的嘌呤和嘧啶吸收 紫外光后,dna分子形成嘧啶二聚体,即两个相邻的嘧啶共价连接,二聚体出现会减弱 双键间氢键的作用,并引起双链结构扭曲变形,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有可能 引起突变或死亡.另外二聚体的形成,会妨碍双链的解开,因而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总之紫外辐射可以引起碱基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或缺失,即是所谓的诱变。 2.利用酵母菌进行诱变工作,首先要获得单倍体菌株。在二倍体细胞中,隐性性状(突 变往往是隐性)不能表现。而单倍体细胞,隐性突变性状就能直接表现。因此,获得 单倍体细胞对诱变工作来说是重要的。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利用营养细胞和子囊孢子的耐热性差异进行热处理,就能很容易 得到单倍体细胞。具体做法是把二倍体营养细胞接种于产孢子培养基的斜面上,用5毫 升无菌水制成悬浊液,将此悬浊液浸于55℃—60℃恒温水浴中,不断振荡处理约10分 钟(处理时间,根据对营养细胞耐热性预备试验而定。一般以约106—107的营养细胞 菌悬液经一定时间处理后,用接种环挑取一环菌液接种于完全平板或斜面,30℃培养2 天后,看完全不生长或只有一两个菌落生长为标准作为所需的处理时间)。处理后, 用自来水迅速冷却,适当稀释涂布于完全培养基平板,30℃培养2天后,用接种环挑取 较小的圆锥形菌落镜检,从形态上判断单倍体细胞。用这方法,一般要划线纯化后较 为可靠。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可接种于产孢子培养基上看是否产孢子来确定。如 先用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处理,再进行热处理可提高获得单倍体细胞的效率。
2.诱变处理
• • (1)从30℃水浴中取出另一支菌悬液,倒入灭菌培养皿中。将培养皿至于紫 外灯下,打开紫外灯照射1h,打开培养皿盖照射。 (2)等待时间进行对照组处理。时间到关闭紫外灯,盖上培养皿盖。将培养 皿中液体吸回原离心管中,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培养皿并定容到10ml刻度处。 立即离心(3500转/分10min),弃去上清液,加无菌水至5毫升打匀菌块, 再加生理盐水至10ml,制成菌悬液(号液)。 (3)将熔化不烫手的完全培养基倒入灭菌培养皿中(每皿15—20毫升), 放平待凝,共6皿。 (4)将经紫外线处理过的菌液稀释为10-3(希望每只培养皿中长50—100个 菌落。稀释方法:吸取号液0.1ml于1支灭菌离心管中,加生理盐水至10ml 刻度处作为号液,吸取号液0.1ml于1支灭菌离心管中,加生理盐水至 10ml刻度处作为号液,吸取号液0.1ml于1支灭菌离心管中,加生理盐水 至10ml刻度处作为号液),吸取0.1ml号液于上述预先倒好的培养皿中。 (5)用灭过菌的Y形涂棒将菌液涂匀,30℃培养3—4天,计算活菌数。 (6)计算杀菌率及存活率(从诱变组中选择不污染、菌落分布均匀、菌数适 中的培养皿留作下步影印备用)。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是指通过对酵母基因组进行筛选和分析,以找到具有特定功能或特性的酵母株。

这一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酵母菌株的收集:首先需要收集不同来源的酵母菌株,包括自然界中的野生型酵母菌株和实验室中已经建立的酵母菌株库。

2. 构建酵母文库:将收集到的酵母菌株进行DNA提取,然后将DNA片段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接着将这些DNA片段插入到适当的载体中,形成酵母文库。

3. 筛选目标基因:根据研究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和筛选条件,对酵母文库进行筛选。

常用的筛选方法有基因组DNA 文库的互补杂交筛选、功能性筛选和表型筛选等。

4. 鉴定目标基因:通过对筛选出来的酵母菌株进行测序和分析,确定目标基因的序列和功能。

5. 功能验证:将鉴定出的目标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确定其在酵母菌中的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的关键在于构建酵母文库和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

构建酵母文库需要选择适当的载体和酵母菌株,并确保插入的DNA 片段能够在酵母细胞中稳定复制和表达。

而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则需要根据目标基因的性质和研究目的进行选择,以确保筛选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酵母文库筛选原理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通过对酵母基因组的筛选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持。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酵母文库筛选原理,相信能够为人类的生命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1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酵母菌多数为腐生,一般生长在含糖较高,偏酸的环境中,在通气条件下,液体培养比霉菌快。菌落与细菌相似,较大而厚,多数不透明,菌落光滑湿润粘稠,乳白色,少数干皱,边缘整齐,呈红色或粉红色,圆形 椭圆 卵形,液体培养基生长会生成沉淀或菌膜。 含高糖浓度(45%),分离蜂蜜酵母,球拟酵母属等嗜高渗透压的酵母。 1.培养基: 1.1葡萄糖 50g/L 尿素1g/L (NH4)2SO41g/L KH2PO42.5g/L Na2HPO40.5g/L MgSO41g/L FeSO4 0.1g/L 酵母膏 0.5g/L 孟加拉红 0.03g/L PH4.5-5.0 (富集用) ★1.2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200g/L 葡萄糖(霉菌用蔗糖)20g/L 乳酸5ml马铃薯去皮切片200g,加水煮沸30min,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1L,PH自然。(去掉乳酸可用于酵母菌和霉菌培养用)(富集用) ★1.3麦芽汁培养基:1:4水60-65℃水浴3-4小时,4-6层纱布过 滤,可加一个蛋清加水20mL调均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煮沸过滤, 10-15波林,氯霉素0.1g/L PH6.0-6.4 121℃ 20min (分离保存用) 灭菌后加入300u/ml硫酸链霉素(集菌用) ★ 1.4虎红(孟加拉红)培养基:蛋白胨5.0g/L 葡萄糖10g/L KH2PO41.0g/L MgSO40.5g/L 孟加拉红0.033g/L 氯霉素0.1g/L 琼脂15g/L PH自然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2 (分离纯化用) ★1.5 豆芽汁培养基: 黄豆芽100g/L 葡萄糖50g/L PH自然。100g黄豆芽,加水煮沸30min,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1L 1.6察氏培养基:主要培养霉菌观察形态用 蔗糖30g/L 硝酸钠3g/L 磷酸氢二钾1g/L 氯化钾0.5g/L 硫酸镁 0.5g/L 硫酸亚铁0.01g/L 琼脂15-20g/L 121℃ 20min PH自然 一般分离黄酒酵母 酒精酵母使用曲汁培养基,啤酒酵母用酒花麦汁培养基,葡萄酒酵母用葡萄汁培养基。 2.集菌:研究酵母菌生态和某种基物或样品中的酵母菌区系,一般不进行集菌,以免改变其中不同种类数量间的对比,将样品制成菌悬液按常规法分离。若从样品中分离特定种类时先集菌。集菌发酵力强菌株,加酸性含糖的培养基,酸性豆汁,必要时注入高浓度的酒精(13-17%),霉菌在液体中形成菌丝体,酵母不形成菌丝,25-28℃ 2-3d,遇到菌丝体用接种环挑去烧掉,去掉上清液,取沉淀酵母一至两环移植另一液体培养基中,集菌连续两至三次才能完成,要配合镜检。 实例:将待分离的样品10g(ml)放入90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150ml三角瓶(玻璃珠),摇床振荡20-30min,取上清液接种于酸性培养液(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酸性麦芽汁或酸性豆芽汁)25-28℃ 2-3d,培养过程中若出现菌丝体跳出烧掉,集菌连续两至三次,培养液变成混浊,产生菌膜和沉淀物。镜检:美兰染液染色,活菌可还原美兰染液,菌体无色。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3 3.筛选: 分离:取集菌液适当稀释,吸取0.1-0.2ml梯度菌液(至少两个两个平衡),涂布于马铃薯-葡萄糖 麦芽汁或虎红培养基平板,也可采用混菌法或蘸取集菌菌液直接划线,(平放12h后倒置培养),25℃培养48h,低温酵母菌15℃ 高温酵母菌 35℃ 40℃ 45℃,形成清晰菌落。在培养皿底划分小方格,待菌落生长良好后,用放大镜或低倍镜,观察每格内每个菌落编号并描述,颜色 表面 边缘 切面等,再制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各菌株的个体形态,做好记录。选择不同菌落分别接于麦芽汁斜面,25℃培养48小时备用。 纯化:培养基与分离培养基相同,否则,不同培养基菌落会改变形态,决不能认为菌落外观相同菌属于同一种。菌落外观相近的菌落,只能挑取一至数个菌落为代表进行纯化。常用方法为平板划线分离法:挑取单菌落于平板划线纯化菌株,25-28℃ 2-3d,选择菌生长快 菌落大 典型继续纯化,每个分离物至少经两次划线,结合镜检保持菌株的纯度,对于保存菌株也应定期检查纯度。纯化的菌株转接于麦芽汁斜面25-28℃ 2d 待鉴定或用灭菌液体石蜡封面于4℃冰箱保存。 筛选:性能测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性能测定方法。 产气性能比较:采用杜氏管发酵法,将斜面菌种两环接种于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基中(可以分两次加培养基),28℃振荡培养48h,产气时间和产气量。 产酒精能力测定:采用蒸馏法测酒精含量。 产香能力测定:通过嗅觉鉴定。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4 附:不同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酿酒酵母: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与细菌相似,比细菌大而厚,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粘稠,乳白色,形成假菌丝。单细胞,形状有圆形 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在麦芽汁中,沉淀表面形成环状膜。不能利用硝酸盐。 产朊假丝酵母: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或无光泽,边缘整齐呈菌丝状。细胞呈圆形 椭圆形和圆柱形等。能利用硝酸盐为氮源。 实例1:大曲中酵母菌的分离及鉴定

1.富集培养:取5g样品,在试管中加入10ml麦芽汁培养基,同时加入一滴乳酸摇匀,25-28℃24h,后取1ml菌液转入另10ml麦芽汁培养基试管中培养25-28℃ 24h,稍长(过长则霉菌长出)。培养液变浊产膜或沉淀。观察: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菌液置于载玻片中央的0.l%美蓝染色液中,混匀后加盖玻片制成水浸片,先用低倍镜后换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情况。活酵母菌可使美蓝还原,从而使菌体不着色,用此方法可判断酵母菌的死活。

要求:较高的糖50g/l, 抑菌剂 孟加拉红0.03 g/L(许多细菌 放线菌和快速生长的霉菌),PH 4.5。或用乳酸(5m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培养基富集。

2.酵母菌分离:平板划线 涂布或混菌均可。取集菌菌液,梯度稀释, 取 10-5 10-6 10-7,0.1ml菌液涂布虎红培养基上,25-28℃ 48h(若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5 不纯可挑取单菌落连续多次划线)。 3.酵母菌选择:对典型单菌落,经美兰染色,制片镜检,进行描述性 记录,然后选择不同菌落转接于麦芽汁斜面,25-28℃ 48h备用。 4.酵母菌纯化:挑取10-7 培养基不同的单菌落,在PDA培养基接种 25-28℃ 2-3d后,取形态不同的单菌落传接二次,观察菌落形态确 定为单菌落后,分别接种于PDA培养基和MA培养基中,25-28℃ 3d, 根据在不同培养基中菌落形态进行初步分类。将所得菌株于斜面培养 保存在4℃冰箱中。 实例2:高温堆积糟醅中酵母菌的选育 1.集菌:同上 45℃ 2-3d,依此法转接2-3次,再行分离。 2.分离:梯度菌液分别涂布于麦芽汁 麸皮汁 豆芽汁平板于45℃ 2-3d,将平皿上生长的菌落划线纯化,菌株移入斜面,备用。 3.有效菌株的确认:分离的数十株酵母经镜检有酵母属的各种酵母, 假丝酵母,红酵母,白地霉等。用高粱粉糖化液,饴糖稀释液,麸皮 等进行发酵,测定次生代谢产物,依次判出Y1 Y2 Y3 Y4等与酱香酒 产量质量有关。 4.菌种的分类鉴定: 4.1形态特征:(麦芽汁琼脂) 编号 形态特征 Y1 菌落由白色到奶油色,无光泽,软而平滑或部分有皱纹。边缘呈波纹,凸起, 色黄,中心凹,奶油色,室温放一月后,培养物由奶油色变浅褐色。细胞呈圆 卵 圆 椭圆,大小不等。单个,成双,偶尔成短链,多边芽殖。 (意大利酵母) Y2菌落呈浅奶油色,菌落平滑或部分有皱纹,无光泽,边缘呈黄色,大波纹状。细胞圆形卵形 椭圆形,大小不等,多边芽殖。 (地生酵母) Y3 28℃ 3d后,细胞圆形 椭圆形,单个或成双,两端芽殖,培养物奶油状,奶油色到浅褐色,平滑,稍平坦,光亮,边缘偶尔波纹,无真菌丝。 (酿酒酵母)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6 Y4 菌落白色至奶油色,无光泽,软而平滑或部分有皱纹。培养时间偏长菌落渐硬,并呈菌丝状,不易挑起。在麦芽汁平皿上,菌落白色,凸起,有皱纹,边缘波纹状。细胞较小,卵圆 椭圆形,有大量真菌丝。 (间型假丝酵母)

4.2生理生化特征

4.2.1发酵糖类: 酵母菌发酵液成分分析 Y1 Y2 Y3 Y4 香 气 稍酱香,酯香 稍酱香,酯香 酯香 醇甜香 酒精(%) 3.9 3.9 4.3 5.1 代谢产物 乙 丙 丁 乳 异戊酸 同Y1 除硫甲基丙醇 乙 丙 丁 乳酸 乙醛 乙酯 乳酯 丙醇 其他成分均有 乙醛丙醇异丁醇 异丁醇 异戊醇 戊醇 异戊醇 硫甲基丙醇

各种酵母发酵糖类结果

Y1 Y2 Y3 Y4

葡萄糖 + + + + D-半乳糖 + - + - 麦芽糖 + - + + 蔗糖 + - + + 乳糖 - - - + 棉子糖 - - + + 蜜二糖 - - - - 纤维二糖 - - - - 海藻糖 - - + - 松三糖 - - - - 菊糖 - + - + 可溶性淀粉 - + - + a-甲基-葡萄糖苷 - - - -

同化碳源 葡萄糖 + + + + D-半乳糖 + - + - 麦芽糖 + - + + 蔗糖 + - + + 乳糖 + - - + 棉子糖 - - + + 蜜二糖 - - - - 山梨糖 - - - - 纤维二糖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