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1、2)

(完整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1、2)
(完整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1、2)

《静女》《采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爱而不见,

2、说怿女美。

3、自牧归荑,

4、匪女之为美,

5、岁亦莫止

6、维常之华

7、犭严狁孔棘

8、輮以为轮

9、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君子生非异也

12、鼓瑟希,铿尔:

13、莫春者,春服既成:

14、唯求则非邦也与:

15、可予不。

16、臣愿奉璧西入秦。

17、召有司案图。

1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0、肉袒伏斧质

二、词类活用

1、岂不日戒(日:

2、雨雪霏霏(雨:

3、端章甫(端章甫

4、风乎舞雩(风

5、三子者出,曾晳后(后

6、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

7、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

8、异乎三子者之撰(撰

9、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10、其曲中规(曲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

1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 )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

1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 )

14、不能十步( 十步 )

15、用心一也(一

16、舍相如广成传舍(舍

17、左右欲刃相如(刃

18、乃使从者衣褐(衣

19、怀其璧(怀

20、蔺相如前曰(前

21、臣乃敢上璧(上

2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

23、臣语曰(语

24、于是相如前进缻(前

25、赵王鼓瑟(鼓:

26、而相如庭斥之(庭:

27、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

28、奉璧西入秦(西,

29、完璧归赵(完

30、秦王恐其破璧(破,

31、宁许以负秦曲(负,

32、毕礼而归之(归,

33、归璧与赵(归:

34、且庸人尚羞之(羞,

3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

36、吾羞,不忍为之下(羞:

3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

3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

39、大王必欲急臣(急

40、而绝秦赵之欢(欢,

4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

三、指出下列句子特殊句式:

1、俟我于城隅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不吾知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5、摄乎大国之间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7、异乎三子者之撰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10、为国以礼

1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14鞣(之)以(之)为轮

15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

1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7善假于物也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0、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1、蔺相如者,赵人也。

22、求人可使报秦者。

23、君幸于赵王。

24、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25、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26、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2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8、得罪于大王

29、使不辱于诸侯。

30、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君子,古义:修养高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会同,古义: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今义:跟有关方面汇合起来(办事)。

3、加之以师旅(师旅,古义:泛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4、比及三年(比,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5、且知方也(方,古义:正道、正理今义:方向、对方、方法等)

6、如五六十(如,古义:或者今义:如果)

7、如其礼乐(如,古义:至于今义:如果)

8、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古义:才能今义:写作)

9、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10、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

12、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

1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

一年)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16、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17、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18、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19、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20、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21、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2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为名词,盟约

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2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今义:美女)

24、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25、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

26、窃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

基础模块上册文言文知识点练习(2)

一、一词多义

1、尔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表状态

如或知尔:你,你们

2、与吾与点也:赞成、同意

唯求则非邦也与:语气词,表疑问

3、方方六七十:方圆、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4、如如或知尔:如果

如其礼乐:至于

如会同:或者

5、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因为

毋吾以也:(动)认为

加之以师旅:(介)用、拿

以俟君子:(目的连词)来

6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对,向。

7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8而: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而神明自得

表假设: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10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11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宴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12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

13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 (侥幸)

14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凭借)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

⑦赵王以为贤大夫(把……)

15欢

①逆强秦之欢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16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②顾吾念之 (只是) 因

17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④秦王因曰(于是就)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18于

以勇气闻于诸侯在

而君幸于赵王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于,和

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对,向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对于

19之

伐齐,大破之代词,代指齐国

秦昭王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代词,这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

20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21书

(1)拜书送于庭----国书

(2)秦御史前书曰---写

22乃

(1)今君乃亡赵走燕-----却,竟然

(2)臣乃敢上璧------才

(3)乃使其从者衣褐----就

二、重点实词

1、俟我于城隅俟

2、贻我彤管贻

3、靡室靡家靡

4、忧心孔疚孔

5、彼路斯何路

6、摄乎大国之间摄

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

8、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

9、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

10、舍瑟而作舍

11、我与点也与

1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挺

13、金就砺则利就

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省

15、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

16、假舆马者假

17、而绝江河绝

18、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

19、积善成德善

20、故不积跬步跬

21、无以至千里无以

22、锲而不舍锲舍

23、使人遗赵王书遗

2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易

25、即患秦兵之来患

26、臣语曰语

27、有智谋,宜可使宜

28、则幸得脱矣得

2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之许负

30、王必无人,臣愿捧壁往使必

31、相如捧壁奏秦王奏

32、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负

33、礼节甚倨倨

34、相如因持璧却立却

3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谢固

36、召有司案图案

37、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

38、舍相如广成传舍舍

39、引赵使者蔺相如引

40、间至赵矣间

41、臣请就汤镬就

42、卒廷见相如卒

43、拔石城拔

44、拜相如为上大夫拜

45、欲毋行毋

46、左右皆靡靡

47、于是秦王不怿怿

48、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顾

49、已而相如出已而

50、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

51、徒慕君之高义也徒

52、臣等不肖不肖

53、顾吾念之顾

5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题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用(对一题得4分,共20分) 1、《读书人是幸福人》对“睿智”中“睿”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ru ì) 聪明 B 、(ji ǒng )明亮的 C 、(ru ì) 看得深远 D 、(ru ì) 有智慧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凌宵花 废墟 懊丧 B. 做窠 稠密 雾霭 C. 流岚 虹霓 绿阴 D. 自许 孱头 冠冕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我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B .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C .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D .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显出一点进步了。 B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也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C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D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5、《项链》最后说出项链是赝品,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 ) A .证明一件偶然的小事使马蒂尔德吃尽苦头。 B .揭露佛莱思节夫人的虚荣心理,致使马蒂尔德上当受骗。 C .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也对马蒂尔德给予深刻的同情。 D .掀起波澜,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行径和虚伪,教育人们谨防上当。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 分) 1、《拿来主义》的作者是 ,原名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_家,_______家。 2、《项链》的作者是 国著名小说家 。 3、《致橡树》是 的代表作品之一。 4、《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_______所著。 5、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小说的三要素。 6、《荷花淀》作者 ____________,《一碗清汤荞麦面》作者是 _____作家_________. 三、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2分,共10分) 1、锲而舍之, 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2、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_。 3、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根,紧握在地下;叶, ___________________ 。 5、昔我往矣,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雨雪霏霏。 四、阅读理解(第1-2小题各3分,第3小题4分,共10 分) 下面是曾宏雁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的一段文字,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西方人的情人节,但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 相传这个节日源自于英国。公元270年,一个名叫瓦伦泰因的年青基督徒,因为反抗罗马统治者的专制而遭到逮捕。狱中,他和监狱长的女儿发生了恋情。随着刑期的临近,和自己心爱的姑娘诀别的日子也迫近了。就在他2月14日临刑之前,他给自己的心上人写了一封情书,述说了自己的情怀,之后便昂首走上了刑场。从此,基督教徒们为纪念这位为了自由而献出生命的年轻人,就把2月14日这一天定为情人节。 还有,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我们中国是将传统的七夕节作为情人节。我想,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你们说对吗? 在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心悦诚服。我顺手把手中的那支玫瑰放回课桌,并落,学生们都会意地笑了。 ………………. 我将这束红色的玫瑰轻轻地捧起,幸福随着淡淡的花香渗入我的心间,快乐伴着花朵灿烂的笑容萦绕着我的情感,在幸福和快乐簇拥下,我的心向孩子们的心贴近着。 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 孩子们呢? 选择或回答问题 1、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时间是﹙ ﹚ A 、2月14日和农历正月15日 B 、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C 、3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D 、4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年级:班级:姓名: 一注音: 敷衍 ..窘刮痧...撮.土浇灌 绞.脸惦.念廿.位臀.部燠.热污 秽.狭隘.泾渭 ..分明潜.心木橛.子 嘟哝 ..寒..踽.踽黑黢.黢锲.而不舍箢篼 风凛冽.奖券.瞥.一眼打蔫.抽噎.一绺. 窥.探乍.着胳膊唾沫 ..博文强.识.强.弩之末 强.人所难倔强.供.养便当.安步当.车禅.宗禅.让露.天风餐露.宿抹.布 哽.咽.衣衫褴褛 ..殷.红殷.实酿.成花 团锦簇 ..投掷. ..楼榭.铙钹 二、字形: ____流不息金___辉煌食不guo 腹暴zao___ ____li 尽心血高kang 引hang 高歌 kang 俪相形见chu 笨zhuo 罢chu 儒家杀lu miu 论 未雨绸mou jiongjiong 有神jiong 乎不同闻名xia 迩目不xia 接 xia 不掩瑜三、解释下列词语: 家当燠热 抽噎嘟哝 踽踽绺 黢黢木橛子 弥高箢篼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四、文学常识: 1、《我的母亲》体裁是,以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为线索,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母亲的一生。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2、《好雪片片》是一篇(体裁)文章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底善良的的形象,文章结尾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 。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名字来源: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 3、《卖白菜》的体裁是,线索是。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有 他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五、知识点: 1.语文能力包括、、、四项能力。 2. 听话的基本原则是、、,说话的基本原则是、、。 3.听话的技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话的技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记叙文选材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文选材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说话训练 情景:朋友到你家来做客,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你的朋友却仍谈兴正浓,你该如何委婉地下逐客令?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一、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完整版)中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期末试卷

2010 ---- 2011 年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分 A. 她第一次听青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B. 泉源长年为我送来清凉的慰籍。 C.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D. 在自学的过程中要知难而进,契而不舍。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 ? ? 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 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 别具匠心 的风格。 ? ? ? ? C. 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 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 ? ? ? D. 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 ? ? 1. A . 面加点字的注 音, 有错误的一项是 寻觅(m i ) ) 迸(b e ng)发 B . 毛骨悚然(scng ) 蹒(m a n)跚 堕(zhu i )落 C . 小心翼翼(y 1 ) 自诩(x u ) 心扉(f e i) D . 骇(h a i )人听闻 孕(y u n)育 凛冽(li e) 2. 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不禁潸然泪下。 4、以下作家作品国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空中楼阁》一一毕淑敏一一中国 B《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 匈牙利 C《项链》一一莫泊桑一一俄国 D《拿来主义》——朱光潜——德国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向地壳________ 宝藏。 ②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________ ,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________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寻找悲鸣尽管 B.寻求悲号尽管 C.寻找悲号但是 D.寻求悲鸣但是 _ 填空。每空1分,总分10分 、 1、(),()?爱而不见,骚首踟蹰。 2、《拿来主义》的作者是(),原名()。 3、《》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 4、《致橡树》作者是(),是()诗派的代表人物。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单元知识点

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注音: 敷衍 ..撮.土窘刮痧.绞.脸惦.念 廿.位臀.部燠.热污秽.狭隘.泾渭 ..分 明潜.心木橛.子嘟哝 ..踽.踽黑黢. 黢锲.而不舍箢篼 ..寒风凛冽.朴.刀瞥蔫噎绺窥乍唾 殷丧强供横斗 当夹禅露抹咽数秤沓难臭壳校冲兴卷 二、字形: 食不腹尽心血群蚁排穷年 券卷抗亢炕伉肮坑吭杭贩版板扳绌黜拙茁戳戮谬炯迥遐暇瑕 三、解释下列词语: 家当燠热 抽噎嘟哝 踽踽绺 黢黢木橛子 弥高箢篼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气冲斗牛 四、文学常识: 1、《我的母亲》体裁是,以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为线索,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母亲的一生。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2、《好雪片片》是一篇(体裁)文章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底善良的的形象,文章结尾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 。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名字来源: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 3、《卖白菜》的体裁是,线索是。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有 他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4、《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体裁是。 臧克家(1905.10.8~2004.2.5),汉族。曾用名臧瑗望,现代诗人,以一篇成名,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五、知识点: 1、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分为、、3部分。汉语拼音方案列出了普通话的个声母和个韵母。 2汉字的构造方法主要有还有其中为最多,占汉字的80﹪以上,其组合方式有以下六种:、、、、。 3、人们常用的两种阅读方式是:、。 4、查字典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 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 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 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

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大著名学者、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朦胧诗派的倡导者谢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为我们搭建的北大校园,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脱俗和平凡吧! 二、感受北大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下载可编辑

魏县职教中心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谑.(xu è) 撮.土(chuó) 震慑.(sh è) B 供给.(g ěi ) 寒伧.(chen ) 佳肴.(y áo) C 炫.耀(xu àn ) 逮.捕 (d ǎi ) 参.差(cēn ) D 乘.凉 (ch éng ) 遒劲.(j ìng) 鞭挞.(t 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面面相觑 人情事故 励精图治 B 旁征博引 行踪鬼秘 川流不息 C 既往开来 汗流浃背 好高骛远 D 游目骋怀 自惭形秽 搔首踟蹰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 , 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 ,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 ,从鲁迅学得 批判的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 A 激情 精神 执着 精神 刚烈 B 精神 精神 刚烈 激情 执着 C 执着 激情 刚烈 精神 精神 D 精神 刚烈 激情 精神 执着 4. 下列作家 、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舒婷——《致橡树》—— 诗歌 B 铁凝 —— 《哦, 香雪》——散文 C 毕淑敏 —— 《离太阳最近的树》—— 散文 D 莫言—— 《卖白菜》——小说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学校准备举行冬季运动会,大家都跃跃欲试,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 澜)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B .今天,老师表扬了笑笑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 C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态度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D .木船在风浪中剧烈的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B 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C 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基本是完全真实的。 D 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当代优秀作品精选,其艺术魅力都能感染我们。 7.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 这 是科学的春天!我们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A 引用 对比 比喻 排比 借代B 引用 对比 借代 排比 夸 C 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人 D 引用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物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B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 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 C 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敷衍.(yǎn)困窘.(jiǒng) B.荼.(tú)毒生灵奖券.(quàn)C.盛.(shèng)饭破绽.(dìng) D.沙砾.(lì)饿殍.(p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纹身诡谲燠热源远流长 B.桥蹲碑贴崭新摇摇晃晃 C.简炼奖卷油腻千沟万壑 D.更迭既使灌概千钧一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卖奖券的流浪老人,房无一间 ....。 ....,地无一垄 B.他在野外迷路,已经饿了好几天。看到这些野果,也顾不了许多,食不果腹 ....地吃了起来。 C.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 ....,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D.他把相敬如宾 ....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 C.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拟人)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拟人) 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比喻) 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比喻) 6.下列对《诗经二首》的赏析,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A.“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语意双关,表面上赞美彤管的红润、光泽,实是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和爱慕。 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边关战事频繁,将士们无暇休整,但作战英勇,一个月能获三次胜利的士气。 D.“业业”、“骙(kuí)骙”、“翼翼”这三个叠字写出了驾着将帅乘坐的战车的四匹马高大、强壮、步调一致的样子,反映了戍边将士的车容之壮、斗志之昂。 7.下列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静女其娈 C.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D.鼓瑟希8.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我的空中楼阁》描写了一个建在半空中的楼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住所的幻想。 B.孔子不但在政治上有过大作为,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更在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称得上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人72,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C.“咬文嚼字”、“纤屑不遗”是精读的主要特点。略读的特点则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所谓观其大略,乃是走马看花、漫不经心的读书方法。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湛江市爱周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职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适用班级: 12计机班、12设计班、12汽修班、12楼宇班本试题卷共七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命题:方晓霞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基础知识(2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断章取义.(yì)强聒.不舍(guā)掠.夺(lüè) B 不能容赦.(shè)痀偻 ..(gōu lóu)闲游浪荡.(dàng) C 不旁骛.(wù)蜩.翼之知(tiáo)教诲.(huǐ) D 亵渎 ..(xièdú)不二法.门(fǎ)羡.慕(qià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蘸水缺撼罅隙孵化. B 掐丝贮藏辐员寻觅 C 贮藏涂墁车辙驱谴 D 暄嚣蒂部搀和倒霉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个是( ) A 疏疏朗朗:形容线条稀疏的样子。 B 细琢细磨:仔地研究和思考。 C 推陈出新:推出陈旧的,创造新的。 D 专心致志:心思专一,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地做事。 4、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炎暑逼人奇珍异品赏心悦目冰消雪化 B 明净如意灵花异草若断若续结构巧妙 C 呕心沥血斩钉截铁披荆斩棘惊心动魄 D 炯炯有神精神饱满绿草如茵翩翩起舞 5、选出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西华二职专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基础模块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戏谑.(xua)撮.土(chuó)震慑.(sha) B 供给.(gěi)寒伧.(chen)佳肴.(yáo) C 炫.耀(xuàn)逮.捕(dǎi)参.差(cēn) D 乘.凉 (ch?ng) 遒劲.(jìng)鞭挞.(t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面面相觑人情事故励精图治 B 旁征博引行踪鬼秘川流不息 C 既往开来汗流浃背好高骛远 D 游目骋怀自惭形秽搔首踟蹰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从鲁迅学得批判的,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A 激情精神执着精神刚烈 B 精神精神刚烈激情执着 C 执着激情刚烈精神精神 D 精神刚烈激情精神执着 4. 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舒婷——《致橡树》——诗歌 B 铁凝——《哦,香雪》——散文 C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散文 D 莫言——《卖白菜》——小说 5. 下列古诗词的默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静女其淑,伺我于城隅。 B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C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 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B 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C 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基本是完全真实的。 D 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当代优秀作品精选,其艺术魅力都能感染我们。 7. 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A 引用对比比喻排比借代 B 引用对比借代排比夸张 C 引用对偶比喻排比拟人 D 引用对偶比喻排比拟物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 ....,风华正茂。 B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 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 C 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 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 D 王刚同学学习不认真,写文章总是文不加点 ....。 9. 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阐明观点的叫立论,反驳观点的叫驳论。 B散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 第1页,共4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

③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中职基础模块上册语文试卷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设问对偶比喻反问 B.比喻 A.拟人对比反语 设问对偶比喻 D.拟人 20一、选择题(分) C.比喻对比反语反问)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7.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èng)亘古不变(g)黑黢黢(qū) A. 殷红(yīn)遒劲(jìn....ǔ)踽踽而行(jú)蠕动(r B. 污秽(huì)吮吸(shǔn).....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不落窠臼(cháo() 打烊(yáng)山脊jí)眼C.瞥(pi ě....影,,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在握(头(孱càn)胜券juàn) D.寒伧(chèn) 炽热(chì)....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寂莫敷衍残羹冷灸A、脉膊 C、碧绿的江水推挤着船舷 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皱褶B、慰籍雾蔼游目聘怀 C、渲染尸骸委曲求全逶迤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再接再励笑魇战栗D、赡养A、作为中国最成功的运动员,邓亚萍获得了4块奥运会金牌,是目前中国选手中得到金牌) (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最多的。 你所做的一切非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做错任何事情,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几家银行。 应该坚信坚持就是常有益, 可能遭到别人的歪曲、嫉妒;方向正确,付出努力, C、同学们从心里由衷地佩服居里夫人。 胜利。D、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幡然醒悟了。 也只要就因为 A. 就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不但都B 也就如果 A.、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的施耐庵《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 就都C. 即使仍只要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就因为仍就D. 即使B.《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是意大利的裴多菲。())(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 C.小李杜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大李杜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的勇气,客服重重困难,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A、这些年轻科学家以无所不为D.孙犁的小说写景和抒情融于一体,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其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风华正茂。、这些足球队员,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豆蔻年华B....10.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他们欲壑难填置党纪国法于不顾。C、经济犯罪分子往往见利忘义....A、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那些村霸、镇霸犯下了耸人听闻D 的罪行,早该镇压了。....B.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 A.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隅(城墙角落)鼓瑟(敲鼓)小人所腓(隐蔽、掩护) B、就砺(磨刀石)冷炙(烤肉)锲而舍之(刻) C、比及(等到)自诩(夸)忧心烈烈(形容忧心如焚) D、师旅(军队)归聘(探问、问候)雨雪霏霏(落、下)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 wei ) 饿殍(piao)做窠(ke) B、箭镞(zu)遒劲(jin)徘徊( huái ) C、璀璨(càn ) 恬( tián ) 校补(xiao) D、栖( xī)息孱头(chan)燠热(yu)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使他从一个残疾孤儿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B、在学习中取得了那么一点儿成绩就骄傲自满,与你那踏实勤奋的学风相比,真是自惭形秽。 C、公司、大企业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西装革履,冠冕堂皇地出席

了亚洲博鳌论坛峰会。 D、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假装以十五座城池与他交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B、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C、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焦裕禄同志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D、那崖壁上、沟壑边、大树上,到处可见的常春藤,可视为外婆人格精神的象征。 5.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拟人) B、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C、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污蔑(夸张)。 D、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排比)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钻研幌子鲁莽毛骨耸然 B、推搡自诩浮躁故弄玄虚 C、浩瀚脑髓雾霭完碧归赵 D、袖珍纤陌骐骥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材分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1、教学大纲 中职语文教材主要分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共2册,为必修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职业模块分工科类和财经商贸与服务类,各1册,为限定选修内容,侧重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拓展模块共1册,为任意选修内容,侧重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材中关于学时的规定是这样的:基础模块总学时160~180,职业模块总学时32~36,拓展模块学时不作规定。 2、考试纲要 以上是教学大纲对基础模块的规定,我们再来看一下考试纲要对基础模块的规定又是如何呢?根据最新的中职语文考试纲要的要求,试题中基础模块占60%,职业模块占5%,拓展模块占35%,其中文言文部分考纲明确规定,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所用的材料选自纲要附录中规定的文言文篇目,一共有10篇,其中有7篇是基础模块的课文,文言文作为中职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只有掌握了基础模块的文言文知识,才有能力去学习其他模块的内容。 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考试纲要,都赋予了基础模块相当高的地位,基础模块的内容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 3、教材作用 基础模块是中职学生共考教材,不分专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今后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个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也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结构与重难点 基础模块共2册,分上下册,每册的编写体例都是由单元导语、阅读与欣赏、表达与沟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构成。每个教学板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教学单元。 教学大纲对基础模块的学时规定是这样的,现代文80~90个学时,文言文16~22个学时,口语交际是20个学时,写作是20个学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24~28个学时,当然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和班级学生情况,灵活调整学时数,以学生吸收掌握为主。 现在我们以基础模块上册教材为例来分析下每个部分的结构与教学重难点: 1、阅读与欣赏 第一单元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帮助学生进入到语文学习的氛围当中去,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三个单元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知识储备。此外,教师也可通过这一单元的授课,了解所授班级的语文水平以及每一位学生的语文水平,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记叙文,为本单元表达与交流的写作部分提供素材和鉴赏案例,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选材组材的技巧,方便记叙文写作的训练。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期末试卷及答案123

广安市2014年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毕业统考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基础知识(33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断章取义.(yì)强聒.不舍(guü)掠.夺(l?a) B 不能容赦.(sha)痀偻 ..(gōu lóu)闲游浪荡.(dàng) C 不旁骛.(wù)蜩.翼之知(t iáo)教诲.(huǐ) D 亵渎 ..(xiadú)不二法.门(fǎ)羡.慕(qià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蘸水缺撼罅隙孵化. B 掐丝贮藏辐员寻觅 C 贮藏涂墁车辙驱谴 D 暄嚣蒂部搀和倒霉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个是( ) A 疏疏朗朗:形容线条稀疏的样子。 B 细琢细磨:仔地研究和思考。 C 推陈出新:推出陈旧的,创造新的。 D 专心致志:心思专一,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地做事。 4、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炎暑逼人奇珍异品赏心悦目冰消雪化 B 明净如意灵花异草若断若续结构巧妙 C 呕心沥血斩钉截铁披荆斩棘惊心动魄 D 炯炯有神精神饱满绿草如茵翩翩起舞 5、选出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A、荔枝花多,花期又长,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 B、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C、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象了。 D、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闭卷 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 A.点缀.(zhuì) 中.肯(zhòng) 脍.炙人口 (huì) B.栖.息(qī) 婀娜.(nà) 游目骋.怀(chěng) C.踟.躇(chú) 奖券.(quàn) 安静宁谧.(mì) D.睥.睨(pì) 伫.立 (chù) 阡.陌(q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崛起 参预 可怜兮兮 B.缥渺 衣袂 不名一钱 C.逶迤 希冀 垂涎三尺 D.惊骇 晌午 别来无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B ) A.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B.别看他平常闷闷不乐....,可在技术交流会上,他比谁说得都多。 C.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山雾虚无缥缈....。 D.时间过得真快,俯仰之间.... ,船已驶出港口。解析:B 项“闷闷不乐”形 容心情不舒畅,不符合这里的语境。 答案:B 4.下边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C ) A.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C.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即使便于我行走。 D.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解析:C 项“即使”应 为“然而”,不是假设,而是已然。 答案:C 5、下面各句用语恰当得体的一句是( C ) A 、你特意为我制作的生日礼物,我怎可不笑纳。 B 、承蒙你信任,拜托我的事,一定去做。 C 、那么忙还劳驾你跑一次,真是失礼。 D 、你家的令郎真是才貌双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6、“五经”是指《 》、《 》、《 》、《 》和《 》。 7、《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大学 》、《 》和《 》合称“四书”。 8、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字______,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窈窕淑女, 。 (2).匪女之为美, 。 (3).少壮不努力, 。(4).出淤泥而不染, 。 (5).斯是陋室, 。 (6).谁言寸草心, 。 三.阅读理解(14分) (一)阅读莫泊桑《项链》选段完成22~25题。(每题2分,共10分)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人教版)期中测试题(答案)

丰都县职教中心建筑专业部中期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D C A B A D B ① A ② B ③ D 二、古诗文默写理解运用(本大题共32分) 9.从下列6个小题目中任选4个默写,多答不加分,全答则取前4个算分。(每空2分,共8分)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⑤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0.阅读《登高》,回答问题。 ①( C )(3分) ②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一幅壮 阔图景。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悲凉的意境。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空2分,共8分) ①奉.而献之于厉王(两手捧着) ②及.厉王薨,(等到) ③王闻.之,使人问其故(听说) ④遂.命名为“和氏璧”(于是) 12.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3分,共6分) ①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厉王派雕琢玉器的工匠仔细察看这块(未雕琢过的)玉石,工匠说:“这是石头。” ②子奚哭之悲也? 你为什么哭的这样悲伤呢? 13.文王为什么把这珍贵的玉璧命名为“和氏璧”?(3分) (1)这块玉是卞和献出来的,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 —1—

(2)被卞和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28分) 14.在推销过程中,“我”经历了哪些事情?最终的结果怎样?(7分) 答:“我”先是找了一个热闹的地方,“等着人来买”,结果一份都没有卖掉。然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按遍了镇里大多数人家的门铃去推销,可还是卖不完那三十份杂志。最后,母亲让多丽丝和“我”一起去推销,结果多丽丝成果显著,而“我”最终也没能掌握推销的技巧。 15.选文中写多丽丝“兴致勃勃”地推销《星期六晚邮报》有什么用意?(2分)答:多丽丝伶牙俐齿地推销杂志的行为与“我”的推销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多丽丝的性格与“我”的性格的不同。 16.母亲的语言(所有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特点?(3分) 答:母亲的语言也是有个性的,她有说不完的理由,说不完的“格言”。言语中的泼辣可见一斑,有时候母亲的话语比较委婉,但话语中透出的是斩钉截铁和不容置疑。 17.“我”从一名失败的杂志推销员到一名优秀的作家这一成长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 答:没有人注定不能成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关键在于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 18.认真品读下列句子,揣摩母亲在说这些话时的心里活动。 (1)“最好今晚出去把剩下的杂志卖了。”母亲往往说道。(2分) 答:母亲的这句话语气比较委婉,但话语中透出的是斩钉截铁和不容置疑。 (2)听完我的解释后,她会递给我那个帆布包,说:“一次不行试两次……”(2分) 答:母亲用她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也是对儿子的激励和鞭策,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19.“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这里描写独臂乞丐的眼神外貌有什么作用?(2分) 表明他心灵受到很大震动,对母亲的用意有所领悟 20.“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想一想,母亲这样说是为什么?(2分) 搬砖可以帮乞丐找回已失落的凭自己生存下去的信念。 21.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们的照顾。” “为什么?”请你替文中这位母亲来回答独臂董事长。(不超过15个字)(2分)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22.( B )( E )(4分)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