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 ppt课件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 ppt课件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 PPT课件
15
四、蔬菜或果树田间虫害 识别与调查及防治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 PPT课件
16
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名称;
• 实习学生姓名,班级;
• 实习课程的性质、目的;
• 实习地点和时间; • 实习内容; • 实习结果;
• 实习总结;
• 实习日志;
• 实习成绩。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 PPT课件
12
昆虫标本的制作
• 用具的制备:昆虫针、三级台、展翅板、 整姿台、还软器、大头针、粘虫胶等;
• 干制标本制作:针插法、双插法、载虫 插法、昆虫展翅法等;
• 浸渍标本的制作:常用保存液、固定液 的配置;不同体色幼虫的保存方法;
• 玻片标本的制作:各种试剂的制备,不 同昆虫材料的封片方法,不同性质的封 片胶的封片程序。
• 病毒病害根据它的特殊症状,在受害组织上用普 通显微镜不能看到病原真菌或细菌的存在,但具 有传染性等特点,便能初步诊断出来。此外,症 状特别是某些具有特异症状的指示植物,在鉴定 病毒病害上也有很大价值,因此在鉴定病毒时, 除了症状和传染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寄主范围来 识别和鉴定植物病毒。
• 线虫病害及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病害,均可在 受病组织上检查到病原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以便用于鉴定,保存和交流等。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 PPT课件
7
3、标本采集地点
武安市武当山周围区域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 PPT课件
8
(二)
• 制作方法有干制法和液浸法2种。 • 干制法适用于一般大田作物及蔬菜果树
的茎、叶、花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 • 浸渍法用于根茎(如土豆、地瓜等)及果实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病害问题的学科,通过对农作物病害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实习旨在加深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了解,具体目的有:1.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2.掌握病理学的实验操作技巧;3.学习疾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4.加深对农作物生长病害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植物病原微生物的鉴定与分离根据不同的病害情况,采集不同的病原体进行鉴定和分离,通过培养基、物理和生化特征等方法,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特性,并与已知病原体进行比对。

2.农作物病害的病原学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农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掌握其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分析和研究病原体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3.病害防治方法的筛选和应用根据不同的病害情况,筛选和测试适合的病害防治方法,如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进行试验和观察,评估和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4.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病害的特点和严重程度,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方式等因素,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深耕培土、药剂喷雾等,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减少病害发生。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农业植物病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体收获有:1.熟悉了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掌握了病害的观察和鉴定方法;2.学会了收集和分离病原微生物,并进行常见病原体的鉴定;3.掌握了农作物病害的发病规律和繁殖途径,了解了不同病原体的特点和防治方法;4.学会了筛选和应用不同的病害防治方法,如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等;5.了解了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形成了对农业生产实践中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思路。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实际操作和实践技能。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保障农作物的安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理论上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主要农作物病害的发病规律,提出相应的防病控病措施;实践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症状,辨别常见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掌握鉴定植物病害的常用技术与方法,提高实际诊断植物病害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水稻病害(4学时)第一节稻瘟病(1学时)第二节水稻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学时)第四节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重要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植物病害症状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三者互作的结果。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病害的总体发生情况和分布危害情况。

理解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和发病严重程度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重点掌握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麦类作物病害(4学时)第一节小麦赤霉病(1学时)第二节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小麦锈病(1学时)第四节小麦黑穗病和小麦全蚀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小麦三大病害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以及小麦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和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药剂防治适期。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小麦病害总体发生情况,及小麦一般病害的典型症状和病原物。

理解小麦三大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掌握小麦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杂粮病害(2学时)第一节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0.5学时)第二节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丝黑穗病(0.5学时)第三节甘薯黑斑病(0.5学时)第四节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病毒病(0.5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以及甘薯黑斑病等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总学时:70 ,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30学时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先修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玉米、薯类、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植物病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常见植物病害症状识别要点,掌握重要病害的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理论知识。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理论讲授的内容,采用实验室病害症状和病原物形态的观察和病害田间调查等方式对各类作物重要病害进行诊断、鉴定或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诊断病害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结构及安排(以典型病害为例,共40学时)第1-2讲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任务和目标):主要介绍本门课程,了解课程性质及主要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参考资料目录等。

1.1 历史大事件1.2 课程性质及任务1.3 目的要求1.4 授课对象及要点1.5 教学方法1.6 课程考试1.7 相关参考资料第3-6讲第五章杂粮病害(4学时)具体病害学时分配:甘薯黑斑病(1学时),甘薯根腐病、甘薯贮藏期病害(0.5学时)、马铃薯晚疫病(1.5学时),马铃薯病毒病(1学时)。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一、加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中,独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存在重叠与脱节,缺乏理论
与实验的有效衔接。

因此,建议在授课中加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测,考察符合
条件的病症样本, 鉴定病原体种类及部位,并阐明相关知识点。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加
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强化案例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建议在授课中加强案例教学,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形式,重点分析不同病原体的繁殖
特征、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根据不同的案例,分析不同的病症表现,从而落地专业知识。

此外,加大课程实践环节的比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病理、生物学、化学等多学
科知识的能力,深度理解学科内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推行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普及,如数字化教学、虚拟仿真教学、互联网+教育等。

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处在更为自由和活跃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锻炼学
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和敏锐的观察力。

总之,园艺植物病理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从多方面考虑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践、教材、师资等多个方面,提高课程质量,落实
学科发展战略,加强分科教学。

应该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完善,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同时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进行总结和分享,使教学改革得以推广和普及。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陈旧标本,又保证了标本的典型性、代表性 ,提高了实
验教学效果。
的 需 要 ,跟 上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 实验 教 学 必 须 不 断 更
3 .多媒 体技 术 在实 验课 中的应 用
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
收稿 日期 :2 0 —0 —0 8 7 1 0
中国 装 现代 备
☆ 实践 与 实训 ☆
20 第 0 总 6期 0年 1 8 期(第 8 )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 改革探索
台莲梅 张亚玲 靳 学慧
黑龙江) - 农垦大学 黑 龙江大庆 1 3 k 3 6 1 9

要 : 以学生为 中心 ,培 养学生 创新精神 和 综合素 质 ,进 而提 高教 学质 量 。本 文对农 业植物 病理 学实践
教 学效 果的 好坏 。为保证 教学 质量 ,2 0 年 以来 ,更换 03 了病 害标 本 ,液 浸制标 本 和龠 式标 本 1 0 个 。特 别是 0余
1 .调整实 验教 学 内容 ,培 养综 合 素质 人 才 随 着我 困农 业结 构 的调 整,不 断 出现 新的病 害 ,生
产 中 不 断遇 到 新 的 问 题 呕 待 解 决 。 并 且 中 国 幅 员 辽 阔 ,
() 同病 害 发生 的 时期 不 问,并 受地 理 环境 条件 、 1不
中国 装 观代 备
农作 物病 害 在 生产 中的重 要性 ,初步 学会 诊 断病 害 的基
我 们采 用 了塑封 标本 ,标 本保存 时间长 不易变 色 ,症 状
观 察清 晰 ,尤其 某些 作物 病害 的病症 非 常容 易观察 到 ,
有 利 于学生 掌握 病害 的症状 特 点 。这 样 ,既更 换 了部分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第2卷 第2期植物医学2023年4月V o l .2 N o .2P l a n tH e a l t h a n dM e d i c i n e A pr .2023D O I :10.13718/j .c n k i .z w y x .2023.02.012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任军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贵阳550018摘 要:针对学生在植物病理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㊁自主学习意识不够㊁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等 痛点 问题,通过教学反思分析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课程授课教师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以新农科建设思想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课程目标㊁教学手段㊁教学内容㊁课程评价方式㊁课程科研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探索形成了 一主体㊁三融合㊁五重建 的教学创新路径.该路径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的 痛点 问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专业自信度明显提升,培养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强农兴农的责任心,符合新农科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关 键 词:植物病理学;新农科;创新;课程中图分类号:G 639.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71354(2023)02008106R e f o r ma n dP r a c t i c e o f t h eC o u r s e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u n d e r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o fN e wA gr i c u l t u r e R E NJ u n S c 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y a n dR e s o u r c e s ,G u i z h o uE d u c a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 ,G u i y a n g 55001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i m i n g a t t h e p a i n p o i n t s o f s t u d e n t s l o wi n t e r e s t i n l e a r n i n g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a w a r e -n e s s o f a u t o n o m o u s l e a r n i n g ,a n dw e a k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b i l i t y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 ,g u i d e db y t h e i d e ao f n e w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t a k i n g m 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a s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t a s k ,t h e i n n o v a t i v e r e f o r m s h a v e b e e n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c u r r i c u l u m o b j e c t i v e s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c u r r i c u l u mc o n t e n t ,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c u r -r i c u l u m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T h e t e a c h i n g i n n o v a t i o n p a t h o f o n e s u b j e c t ,t h r e e i n t e gr a t i o n ,a n d f i v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h a s b e e n e x p l o r e d a n d f o r m e d .T h i s p a t h e f f e c t i v e l y s o l v e s t h e p a i n p o i n t p r o b l e m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t e a c h i n g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m p r o v e s t h e t e a c h i n g e f f e c t ,s t u d e n t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o n f i d e n c e ,e n s u r e s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a n dc o n t i n u i t y o f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g oft h ec o u r s e ,收稿日期:20230212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23年度普通本科高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黔教技 2022 252号);贵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B S 010).作者简介:任军,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28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s t r e n g t h e n s t h e s t u d e n t s s e n s e o f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t o s t r e n g t h e n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p r o m o t e a g r i c u l-t u r e,a n d c o n f o r m s t o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 c u l t i v a t i n g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 i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n e w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K e y w o r d s:P l a n t P a t h o l o g y;n e w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n o v a t e;c o u r s e新农科 建设是在国家战略政策的引导下形成的,明确指出要培养创新型㊁复合型等新型人才[1]. 新农科 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是创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三部曲, 安吉共识 北大仓行动 北京指南 3次重要会议对新农科建设进行了整体部署,且提出了新的要求[2-4]. 新农科 建设的 新 就在于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打破传统的农林高等教育模式,将现代新型生物技术㊁信息技术㊁工程技术等融入到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中.植物病理学是面向涉农专业设置的专业拓展性课程,该课程理论内容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农作物病害两方面,旨在让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有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 新农科 建设背景下,如何培养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新型人才,是涉农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培养新型 植物医生 ,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是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根本任务,对植物病理学课程进行创新改革势在必行.1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 痛点 问题及原因在植物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影响教学效果,制约学生学习的关键 痛点 问题及原因,总结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1.1学生对涉农专业认可度不高,爱农兴趣不够目前, 谈农色变 依然影响着部分学生,学生缺乏对涉农专业的积极认识,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从而导致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内部动力,自主学习意识差.如何培养学生对农业的正确认识,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1.2理论教学内容太过抽象,实验教学过于单一,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对教材中涉及的重要概念㊁基础知识在课堂中进行讲述,该方式太抽象,学生理解很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无兴趣[5];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内容比较传统,只是对一些病原菌玻片标本进行观察,实验过程中态度很敷衍,老师安排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没有积极思考的学习动力.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㊁重要概念,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和验证,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1.3以 教 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 考 为主的评价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主动的学习动机,不能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对知识的欲望,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同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采用以 考 为主的评价方式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也不能激发学生对该学科持续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如何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如何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持续兴趣,值得深思.2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在 新农科 建设过程中,课程改革创新行动是推动 新农科 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是 新农科 建设背景下新型涉农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痛点 问题为起点,以 新农科 建设思想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课程教师从课程目标㊁教学方法㊁课程内容㊁考核评价体系㊁课程科研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探索形成了 一主体㊁三融合㊁五重建 的教学创新路径,即:以学生为主体,将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相融合,重建多元课程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重建当地特色教学内容,主动参与教学方法㊁课程科研互动教学模式,将评价体系与教学活动相融合,重建多形式教学评价体系(图1).图1 植物病理学 痛点 问题分析与创新路径3 课程创新改革措施3.1 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相融合,重建多元课程目标以 新农科 建设为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用新的眼光看待农业,培养学生的 大国三农 情怀. 新农科 建设宣言中强调: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富农民必须富,中国美农村必须美. 安吉共识 北大仓行动 北京指南 3次会议的召开,无一不在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新农科 建设的必要性,将 新农科 建设的要求及内容在课程教学中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引导学生知农爱农,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介绍绪论部分时,通过介绍 马铃薯晚疫病 造成爱尔兰大饥荒这一历史事件[6],使同学们了解到植物病理学课程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门课程存在重要意义,同时使同学们也时刻具有危机感,进一步拓展到目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信心.在为学科发展的植物病理学家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了众多老一辈和新时代植物病理学家的事迹[7].如戴芳澜先生,他是我国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他曾经提到 我国肯学农的少,肯学农而又愿意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的人则更少,为此他决定回国,立志发展中国的植物病理学科,并同其学长邹秉文在1929年成立了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我国还有很多伟大的植物病理学家,比如曾士迈院士,他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创始人;还有朱有勇院士,他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朱有勇院士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 第一个发言,他强调要继续扎38第2期 任军: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当同学们了解到朱有勇院士是植物病理学专家时,深受感动和鼓舞,增强了学农爱农的信心.3.2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重建当地特色教学内容㊁主动参与教学方法㊁课程科研互动的教学模式植物病理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理论知识的介绍要有实践的支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主要围绕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㊁课程科研3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重建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学使用教材中主要涉及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和主要作物病害两个方面内容.教师根据贵州省主要农业作物种植特点,对主要作物病害方面进行了调整,原有小麦病害㊁水稻病害㊁杂谷病害㊁油料作物病害大篇幅介绍,调整为水稻病害大篇幅介绍,将小麦病害㊁杂谷病害㊁油料作物病害介绍课时缩短,加入贵州省特色经济作物及精品果树病害介绍:烟草㊁茶树㊁柑橘㊁枇杷㊁猕猴桃等病害及防治方法(图2).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建,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农业种植特色,认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对植物病理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图2 ‘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重建重建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重老师的课堂理论讲授,学生主要以在教室听课为主.在教学方法创新中,教师利用智慧教学手段督促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具体创新措施主要为以下两点:①教学手段创新:课程开始前5分钟采用雨课堂手段了解学生进入课堂的情况,对于教学课程内容的回顾方式,利用抽签小程序进行自主抽签,由原来的学生被动点名回答转变为学生主动抽签回答,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②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践:在植物病原物㊁植物病害诊断章节学习中,引导学生采集家乡或学校周边熟悉的农作物病害标本,在课堂理论教学时持病害标本进行学习,理解病征和病状的概念,对采集病害标本进行症状描述.同时在实验课过程中对自己采集的标本进行病原物形态观察㊁病原物分离培养,通过该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8植物医学 h t t p ://x b b jb .s w u .e d u .c n 第2卷重建课程科研互相带动创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位同学都扮演植物医生 的角色,对采集的植物病害标本进行分类鉴定,以采集种类多㊁种类新颖为标准,鼓励学生对采集的植物病害病原菌进行形态学描述,将显微镜下病原菌照片在班级分享.对分离培养成功的新颖病原菌进行形态学㊁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比如,学生在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时,提出要研究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侵入途径,就引导学生以该内容为题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最终获批校级立项.同时,实验课程过程中获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论文内容.课程科研互相带动模式,使学生所学有所用,使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提升了高度,培养了学生对该领域的科研探索精神.3.3 评价体系与教学活动相融合,重建多形式教学评价体系将考核评价体系与教学活动相融合,建立多形式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全过程考核(占比40%,主要包括课前知识回顾㊁作业㊁课堂互动表现㊁实验操作㊁实验报告等)与期终考核(占比60%)有机融合,达到以评促学㊁以评促教的目的,全面有效提升学习效果.4 课程教学创新成效4.1 课程建设得到优化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三融合模式,对课程目标㊁教学方法㊁教学内容㊁考核评价体系㊁课程科研互动5个方面进行了重建,突出了学生的中心主导地位,改善了学生对涉农专业的观点,培养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强农兴农的责任心.4.2 学生专业自信明显提高学生学农爱农情怀增强,学习获得感明显增加,对教师教学能力满意度达100%.所教学生近4年硕士研究生升学率明显提高,由2019年的16%升高到2022年的49.23%,其中每年有3~5名同学升学后从事植物病理学领域研究(图3).受教学生中有多名同学获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1名同学以 修文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侵染途径研究 为题获得2019年贵州师范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编号:201914223025),该同学以 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为题在‘植物医生“期刊发表论文1篇.图3 受教专业近4年硕士研究生升学率58第2期 任军: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68植物医学h t t p://x b b j b.s w u.e d u.c n第2卷4.3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优化方面的意识明显增强,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和知识点解疑答惑为辅助,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学课程创新的探索,授课教师获得了2020年贵州师范学院 教学质量奖 ㊁2021-2022学年 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5结语在 新农科 建设背景下,本次课程创新改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植物病理学课程中的痛点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㊁以学生为主体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探索,充分整合和利用教学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㊁生物技术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推进新农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参考文献:[1]张文静,黄正来,宋贺,等.面向新农科建设的农学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2):64-67.[2]舒展霞,饶震红,杜凤沛.化学支持 新农科 建设的思路㊁进展与未来重点[J/O L].大学化学:1-8[2023-03-07](2023-03-09).h t t p://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11.1815.O6.20221230.0846.003.h t m l.[3]吴普特.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导面向未来农业推进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4-6.[4] 新农科 建设开启 北大仓行动 [J].中国农业教育,2019(5):110.[5]任军,张淑卿.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在新农科建设中对培养植物医生的作用[J].植物医生,2021,34(1):32-34.[6]袁军海,瓮巧云,沈凤英,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思政选题探讨[J].现代园艺,2022,45(13):157-158,161.[7]李玉,刘淑艳,孙文献.新农科背景下专业课教师在 课程思政 建设中的职责 以 普通植物病理学 和菌物学 课程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48-153.责任编辑王新娟。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设计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设计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病害的形态特征、发病机理和控制方法等,以培养学生对植物病害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学内容2.1 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1.植物病害的定义和分类2.植物病原体的分类和特征3.植物的防卫机制2.2 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1.病害的区分和识别2.病叶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3.病痕、病斑和溃疡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2.3 植物病害的发病机理1.病原体入侵和传播的途径2.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植物免疫和病害抗性机制2.4 植物病害的控制方法1.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及其安全实施2.生物防治方法及其应用3.育种防治法及其实施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3.1 理论授课理论授课部分主要采用PPT课件授课,讲师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

3.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包括病害鉴定、病害药剂防治、病害生物防治和病害育种防治等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成绩评定、学生听课笔记、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评价方法。

五、教学资源本教学所需资源包括:1.PPT课件2.实验仪器及设备,如显微镜、培养皿、药剂等3.实验材料及植物病害标本六、教学考虑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细致的教学安排。

课程的开展应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教学实验顺利进行。

同时,应注重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y wo r ds :r e s e a r c h — ba s e d t e a c hi n g;t e a c hi n g mod e l ;Agr i c u l t ur a l Pl a nt Pa t ho l o gy
农业 植物 病理 学是 高等农 业 院校农 学专 业 的一
Pr e l i mi n a r y e x pl o r a t i o n o n r e s e a r c h — b a s e d t e a c hi ng mo d e l f o r o f t h e c o u r s e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Pl a n t Pa t h o l o
第 1 5卷第 6期 2 0 1 3 年 1 2月
河 北农 业大 学学 报 ( 农 林教 育版 )
J o u r n a l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o f He b e i ( Ag r i c u l t u r e& F o r e s t r y E d u c a t i o n )
Ab s t r a c t :As a ne w t e a c hi n g mod e l ,r e s e a r c h — ba s e d t e a c hi n g mo d e l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t f or i n no —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 i n Ch i n a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e s s e n c e s a n d c h a r a cr e s e a r c h — b a s e d
门重 要 的专业 基础课 和 必修课 , 具 有较 强 的实践性 。
要 牢 固确立人 才培 养 在 高 校 工作 中 的 中心地 位 , 培
养 出具 有创 新 精 神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高 素 质 综 合 型 人
在传 统 的“ 农业 植 物病 理 学 ” 教学 过 程 中 , 一 般 是 以
教学模式的本质及特征 , 阐述 了在 农 业植 物 病理 学课 程 中进 行 研 究 型 教 学模 式 的初 步 探 索 和 实 践 。结 果 表 明 :
研 究 型 教 学 不 但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成 绩 , 而 且 增 强 了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教 学 改
革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关键 词 : 研 究 型教 学 ; 教 学模 式 ;农 业 植 物 病 理 学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6 9 2 7 ( 2 0 1 3 ) 0 6— 0 0 7 4 一O 3
t e a c hi ng mod e l a r e i nt e r pr e t e d. And t he r e s e a r c h — ba s e d t e a c hi n g mod e l us e d i n t he c o ur s e o f Agr i c uhu r a l Pl a nt Pa t ho l o gy i s d i s c u s s e d i n de t a i l . Pr e l i mi na r y r e s u l t s s ho ws t ha t t hi s r e - s e a r c h— b a s e d t e a c h i ng mo de l i s s u pp os e d t o i ns pi r e t he l e a r n i ng i nt e r e s t o f t he u nd e r g r a du a t e s ,
i mp r o v e t h e i r a c a d e mi c r e c o r d a n d e n h a n c e t h e i r p r a c t i c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i e s .
农学专业“ 农 业植 物病理学 ” 课程研 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郭 军 ,王 桂 秋 ,高 小 宁 郝 兴安 ,张 管 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学 院,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摘 要 : 研 究 型教 学模 式作 为 一种 新 型教 学模 式 , 对 培 养 国 家 创 新 型 人 才 有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意 义 。分 析 了研 究 型
GU O J u n,W A N G Gu i - q i u ,GAO Xi a o — n i n g,H AO Xi n g - a n ,ZH A N G Gu a n - q u
( Co l l e g e o f P l a n t Pr o t e c t i o n, No r t h we s t A& F Un i v e r s i t y ,Ya n g l i n g 7 1 2 1 0 0,C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