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试行)

一、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按照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途径和程序进行。

2、在开发前要进行前期调研工作,调查学校师生的课程开发趋向,调查主要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

3、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拟订校本课程,总体开发方案。

4、教师编写校本课程文本应该向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提交新的校本课程门类申报方案,并制定校本课程纲要,

再进行课程文本的编写。

5、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审议。讨论确定该门类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及

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方法进行探究,对课程内容,教学时间和方法等进行调整。

6、校本课程各门类任课教师应该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素质,在自主推荐与学校统筹安排结合的基础上产

生,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力求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与数量。

二、校本课程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第一周进行学校校本课程教学例会,由担任校本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上交教务

处。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等。

(1)、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

(2)、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合作能力。

3、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三、校本课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校教务处负责学校校本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严格按照课表上课。

4、教师在校本课堂教学中要遵照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实施教学。

5、成立校本课程教研组,确定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6、每学期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组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经验。

7、如课堂教学需在校外进行,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学校并负责学生活动中的安全。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制度

1、校本课程课堂评价参照校本课课堂评价表实施。

2、任校本课的教师要认真做好校本课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校本课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体现课程特点

的评价(学生评价表)结合学生自评、师评一同进行,并定期将评价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3、校本课程实施小组成员每月要对任教校本课的教师活动设计方案,校本课等进行综合评价,与月常规评比

挂钩。

4、校本课程实施小组定期对评价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断修订完善评价方案。从

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5、学校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校本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

五、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注重校本课程成果收集,每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会,表彰先进并收集好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加以

论证,推广。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校本课程集。每学年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积效评估,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最终成为正式教材。

2、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对入选校本课程开发集的教师给予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依据。

2013年9月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彰显小学办学特色,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目标,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师资情况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供学生与家长选择。 一、学生报名 1.每学年初,发放“校本课程活动报名表”,学生参照“校本课程开设计划”自愿报名,每名学生至少选报一项。 2.报名时实行双向选择,学校尽量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但受班额限制,所有学生须服从学校调整。 3. 校本课程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学生需自备学习材料。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 三、授课或协助管理要求 1. 应提高认识,增强职业道德,爱护、关心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2. 授课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自觉提高业务能力。本着对家长和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努力让学生每人都学有所得。 3. 要提高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得私自更改校本课程活动时间。遇特殊情况要提前请假。 4. 授课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前制订学期计划,认真准备并上好每一节课。课程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有趣味,能吸引学生。 5. 加强管理,每次活动前要做好点名工作,人数始终相对一致,并做好缺课记录。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 6. 安全第一,带学生开展活动时要组织好,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 7. 不得私自给学生统一购买学习资料和活动材料等。 8. 要教育学生爱护活动教室的物品,保持环境卫生。 四、检查安排

开学初,将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分成两个大组,原则上每学期安排4位校领导分成两个检查组,分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进行每周督查。教科室每周进行巡查。 检查组督查内容: 1.检查记录每次活动的各班级生数,了解缺课学生情况,若无故缺课,应及时通知班主任。 2.检查并记录每位授课教师的上课或协助管理老师的情况,并作出相应评价,打出相应等第。 3.可随机抽查授课教师的课前准备、活动方案等。 学期末,四个检查组分组对授课教师进行考核,收取检查活动记录等相应资料,并打出相应分数,作为最后校本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 五、成果展示 每学期成果展示分两块进行:一是过程性活动展示;二是学期末汇报展示。 (1)过程性活动展示,要求授课老师或协助老师每月月底上传学生在一个月学习期间的相关学习、活动的照片或者开展的一些活动方案等过程性资料。【每个月直接上传学校网站】 (2)学期末汇报展示,要求在每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与展示。汇报形式由授课教师自行设计和安排。 六、考核办法 每学期考核分两块:(1)最后一次校本课程活动时,检查组将根据授课教师上交的“活动记录本”和相关材料情况,以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量化打分,得出相应考核分数。(2)对每月月底上传的过程性活动资料,由教科室分月进行统计,并根据质量进行打分。 最终积分计算方式:检查组考核分数占60%,过程性积分占40%,两方面的合计分数为最终积分。由学校根据最终积分评出教学质量奖。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 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刚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课 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 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 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课程.

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面向课程”, 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试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 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凸显个性”, 强化课程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动态发展”, 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本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 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学校在第二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学校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由学校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学校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3、教师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在校本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考核登记册、学生成绩册交到学校归档. 4、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应自编讲义,写出教案(课件).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东港六中

东港六中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及人员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能,主要职能是审议决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同时负责课程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指导、监控与评价,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审核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指导。 3、课程研发小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以及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各项业务工作。 二、建立相关制度,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1、审议制度 ①学校全体教师均有权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在学校进行动员与培训后,可以自主申报。 ②教师在接受专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学设计》和《课程纲要》等相关资料上交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会审。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评审后,决定开发科目及实施的人员。 2、管理、监控、督导制度

①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凡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处及教研组的指导下,针对自己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实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组织集体交流、互相借鉴;学期末教师进行全面总结。 ②教导处每学期要安排专题督导,监控、指导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③每学期必检查项目有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评价成绩、学生满意率等。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按照教学常规进行教学。 3、激励制度 ①有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未考核之中。 ②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 ③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 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④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4. 经费保障制度 ①学校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和专用教室的建设,添置教师用书,合理配置教学设备。 ②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需使用的费用有权申报(写书面使用申请)。得到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的审核批准后,必须专项使用。

校本课程管理措施教学内容

响水中心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校本课程管理措施 公主岭市响水镇中心小学校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有个性、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5、实效性原则:以师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实效。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及责任人

通过教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及内容,申报学校领导小组审定,学校再根据申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明确责任人。校本教材应为资料包形式,以活动形式为主,力争编写为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五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5、挖掘社区资源。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意愿。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

第一章校本课程管理总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责权,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同济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 (一)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的含义:其来自英语“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二)校本课程是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以学校自身力量为主来进行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 (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的特色的课程。 (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四)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五)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实施各得其所的教育。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使用。全面开展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使二期课改理念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传承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贯穿古今中外,将校本课程与学科紧密结合。 四、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师进行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的有机整体。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可以是由同一学校或不同学校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教师也可以与校外专家合作,但不能由专家编教材,而是由教师教教材。 1.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协调性原则。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2.灵活性原则。内容灵活多样,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实际性原则。富有地方特色,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地方的建设与发展。 4.时代性原则。关注科技、文化态势及社会时政热点,引导学生紧贴生活。 〔2〕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1.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行乡情、校情研究分析,主要涉及评估学生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掌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3.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课程建设总体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的程序与评价的方式的制定、班级规模等。 4.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学校课程项目进行审议,包括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课程内容的难易度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与国家、地方课程内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评估课程与学生、学校及社区的发展需要的影响,教师是否胜任。 5. 审议通过后,学校课程委员会将其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6.理论反思,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应对课程实施全过程做好记录,特别要注意问题的生成,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对课程内容及活动方式做进一步的修订,使课程逐步完善。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 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 计划如下 :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 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 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 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 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 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 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 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 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 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 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 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 :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 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时。 2、基础性原则 :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 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 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王保柱,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 :王宙红、杨翠珍,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 :郭星、刘艳、杨康、范君、焦玲燕、陈喜、杨静、 王首艳、李艳云、屈变玲、秦立波、郝丽红。 (二 )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2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校本课程考核办法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1、前期调研,了解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教师的特长和社区教育资源情况,主要采用问卷等方式进行。 2、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由教师向学校提交新的校本课程门类申报方案。 3、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举行论证会,讨论确定是否开设该门类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门类组长要撰写“课程纲要”并报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 5、校本课程各门类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素养,在自主推荐与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每学年的第一周进行“校本课程介绍会”,然后发放“校本课程宣传资料”,让学生明确本学年所上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学校教科室、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任课教师,安排上课的时间、地点。 3、开学后第二周校本课程教师正式上课。教师上课、备课的具体要求参照“觅渡桥小学教学常规制度”执行。 4、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开学后第一周要把校本课程预案和教材内容整理好,上交教科室。同时,课程组长要召集研究人员开展小组研讨,共同制订一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及评价方式方法,第二周交教科室。 5、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开展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 6、教师如有特殊情况要求代课的,首先组内协调,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必须提前两天向教科室有关负责人提出申请,批准后由学校协调安排,不能私自请人代课、调课。 7、每位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一学期至少必须听两节校本课程课,并作好听课、评课记录。 8、各校本课程门类组长要组织好小组成员认真完成“校本课程研究手册”及学校布置的有关校本课程的各项任务。 9、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公开活动,每位校本课程老师在一学年中至少上一节校本课程研讨课。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审核制度

校本课程审核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 5、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注意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课程开发 1、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就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

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校本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2、教师提出课程开发构想与意向,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学期第三周向教导处递交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简介、课程进度计划、课程评价方案、选报(人数)要求等。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室在第四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教务室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则由教导处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教务室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地点)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制度 (一)、成立开发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二)、校本课程由学生、家长、社会、教师、学校共同确定,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校长是主要责任人和管理者。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要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文化性、创造性的特点。 (三)、学校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在开设学习的过程中的开展方向、资源配置、开发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进行有效调控,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程建设。 (四)、学校每学年制定一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合理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计划,制定校本课程实施办法,建立发展性、多元性评价体系。(五)、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学校要注重获取他们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建议。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动态管理,实行例会学习制。每月召开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工作会议,安排一次以校本课程为专题的业务学习,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研讨会、观摩会。(七)、学校要把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及时掌握教师校本课程实施情况。

(八)、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开阔教学视野。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发挥特长、培养兴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专业发展。 (九)、任课教师每学期要编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及学生的活动计划,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的质量评定有专业自主权,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 (十)、任课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助于探索的学习环境,要为在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方法诸方面各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十一)、学生对校本课程有选择权利与作出评价的权利,有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提出建议的权利,学生也应该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任务,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十二)、学校要进行校本课程的信息搜集,掌握最新的动态,及时向教师传递校本课程最前沿的信息和经验,健立健全校本课程档案,做到有序保管、分项归档。 (十三)、有效利用学校一切教育空间,展览学生作品,展示学生才华,使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校办成儿童的乐园、创造的殿堂。 (十四)、学校要设专项基金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校本课程的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校本课程开发激励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 第一章校本课程管理总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 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责权,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 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同济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 (一)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的含义:其来自英语“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包含 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二)校本课程是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以学校自身力量为主来进行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 (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的特色的课程。 (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四)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五)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实施各得其所的教育。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二、课程设置 1、学校严格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 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 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 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三、具体要求 1、改革课程功能。树立全课程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 基础。 2、改革课程结构。强化课程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 功能,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5、改革课程评价。树立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6、改革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实施各级课程的能力,促进教 师专业化成长,建立一支符合全课程要求的专家型、课程型的教师 队伍。 7、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全课程管理运行机制。 8、认真履行学校全课程管理职责。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 管理,特别是对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进行自 我监控,确保学校全课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9、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非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解读和学习,提高对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刚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试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剖析1.doc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及评价表剖析1 第一章校本课程管理总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责权,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的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根据《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同济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 (一)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及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而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的含义:其来自英语“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二)校本课程是通过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以学校自身力量为主来进行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 (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二)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的特色的课程。 (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及课程资源状况,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四)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五)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实施各得其所的教育。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使用。全面开展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使二期课改理念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传承文化,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贯穿古今中外,将校本课程与学科紧密结合。 四、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规划全校校本课程,注重挖掘和开发出具有创新思想、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建设全过程及实施过程;做好校本课程的评价、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与学校其它教育活动的关系,使得

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为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学校特色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1、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工作。 2、校本课程的认定,由负责开发的教师选好课题,并写出课程简介,再向学校教导处申请。经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论证审核后才能确立。 3、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地区和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负责老师在开课一周内按要求写好《备课及反思》并及时上交教导处。 5、班主任在教导处的指导下负责学生的选课工作,选课不满意的学生可进行二次选择。 6、授课教师要加强临时班级的管理,每次上、下课都要点名,并将学生的到位情况报教导处。 7、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超周备课。

8、教师必须认真上课,在上课中,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导处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 9、教师要依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布置适量的作业并及时批改,使学生学有收获。 10、重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11、学校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师进行表彰奖励。 教师课堂教学的制度和考核办法 1、努力创设宽松和谐又有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好学上进的兴趣和热情。 2、引领学生对要学的内容积极探究,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方法,培养习惯。 3、要坚持育人为本。

4、积极而又适当地使用多种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5、上完课写好教学札记。 6、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结合学生座谈和抽测检查课堂教学情况。 7、经常检查各种文字材料。

初中课程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初中课程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6625 初中课程管理制度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为深化“课改”实验,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政治、历

史等课程。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发,认真编写教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占总课时的8%。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制定课程表时,实验年级要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初中课程安排表(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门类、课时不得随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1)

地方校本专任教师培养与管理制度 武安市南关小学 2013.9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管理; 5、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注意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课程开发 1、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2、教师提出课程开发构想与意向,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容简介、课程进度计划、课程评价方案、选报(人数)要求等。 四、教师管理 1、接到教务室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地点)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3、教师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在校本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考勤登记册、学生成绩册交到教务室归档。 4、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应自编讲义(或课件)。 5、教师开设学校课程情况应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并作为教学工作容之一。 五、课程评价 1、每学期校本课程结束后,学校将评选出优秀校本课程,并编入《校本课程优秀集》,进行交流与推广。 2、学校鼓励优秀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讲义,在专家指导下形成校本教材。 附: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如下:

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学校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针对校本”,就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

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校本课程。“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凸显个性”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教导处在期初将拟开设课程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 五、教师管理 1、接到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地点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3、教师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在校本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考勤登记册、学生成绩册归档。 4、执教校本课程的教师应认真备课。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刚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试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本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学校在第二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校本课程开发激励制度

开发校本课程激励机制 校本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校本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实施和管理、校本教材内容、校本教材的评价、师资配备等多个方面。为规范学校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确保校本教材开发的质量,规范管理校本教材的组织机构工作,以不断提升我校校本教材开发的水平,确保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的科学、高效、有序,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材的开发应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际学习过程为主线,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开发对象 1、各学科成立学科校本教材编写小组,由一名骨干教师任组长。 2、在课题研究中,加强了教师的培训,要求全体任课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他们提供基础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3、先后邀请学区教研室人员分别到校作课题研究指导,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 4、学科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制定相关教材的编写方案,经论证后由领导小组批准即可实施编写。

三、开发内容 开发内容要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1.地方特色:选择周围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使学生感到熟悉而亲切,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2.学校特色:学校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可以把校园环境、身边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录像等引入课堂,展示我校师生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校本教材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四、实施办法 1、按照学校值班安排表,带好班、值好班,如实填写各种记录,按要求交接班。 2、各责任人对学生进行关安全法制教育,安排好课程表,教师要写好教案并将课上好。 3、由校长定期组织学校、班级各项安全工作考核,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并对违反学校安全制度的责任人予以追究。 4、学校还要取得和家长的联系并征求其意见和建议。 五、激励办法 1、倡导主动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术。对校本课程撰稿人,作为学校科研成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学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鼓励求索与创新。对教师选用、改编、新编又能形成序列的校本课程教材,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给予适当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