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灌浆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5)

第四章溶洞处理施工方法 (8)

第五章现场施工组织架构 (13)

第六章钻探及灌浆加固施工技术要求 (13)

第七章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6)

第八章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证措施 (17)

第九章施工过程应急及抢险措施 (19)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佛山市桩基质量验收规范。

2、《XX市XXX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

3、《XX市XXX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详细勘察报告》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XX市XXX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上筏板基础。《XX市XXX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详细勘察报告》显示本场地溶洞较多。设计要求在土洞或溶洞发育位置进行桩基施工前,应根据土洞或溶洞的体积,灌填C20细石混凝土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密实,进行桩侧加固,保证桩体稳定。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共有9处土洞灌填处理,17处溶洞灌填处理。

二、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岩土层按其地质年代和成因类型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第四系上更新统、第四系残积土层、泥盘系上统泥质粉砂岩、泥盘系上统炭质灰岩、泥盘系上统灰岩、土洞溶洞。分别叙述如下:层1-1、素填土:灰黄、黄褐色,全场地巨厚层分布,由粘性土为主组成,含少量砂砾,局部碎石块,约十年前填积,基本完成自重固结,底部见薄层耕土,土质湿,较松散,局部稍密状,层厚:3.00~7.00米,层面标高16.30~17.23米。

层2-1粉质粘土:黄褐、桔黄色,主要见于场地南部钻孔,中部小部分钻孔揭露,北部1~10#钻孔未见。位于填土之下,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含较多粉砂,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含水量湿,可塑状,层厚0.5~9.90米,层面埋深:3.00~6.20米。

层2-2花斑粘土:黄褐、棕红、红褐、黄白等色,分布于除12#、14#、16#钻孔以外的其余45个钻孔,厚状、巨状分布,主要成份为粘粒,较多粉质,局部含砂砾,土质韧性强,切面光滑、干强度高,湿~稍湿,可硬塑状。层厚:2.20~20.90米,层面埋深:3.00~26.20米。

层2-3淤泥质土:黑、灰黑、灰褐色,透镜体状分布于12#、16#、17#、

21#~24#、32#、33#、44#、45#共11个孔。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有机质,少量炭质,少许腐植物碎屑,局部含较多粉细砂土,图纸粘滑软弱,具腥味,饱和,软塑状,层厚:0.80~13.20米,层面埋深:10.30~15.60米。

层2-4粉质黏土:灰白、灰黄色,层状和透镜体状分布于5#、7#、21~22#、34#~35#、41#~44#三分之二以上的34个孔,由粉粘粒组成,图纸粘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很湿,可塑状,层厚:0.50~19.80米,层面埋深:9.20~24.80米。

层2-5含砂质粘土:黄、灰黄、红褐色,层状分布于1#~5#、14#~25#、34#~46#共36个钻孔中,以粉粘粒为主,不均匀含石英砾砂和粉砂,局部石英砂砾增多含量大于50%,变成夹薄层砂土和粉土,土质具塑性,韧性较低,干强度低,可塑状,局部硬塑状,层厚:1.20~47.10米,层面埋深:6.90~37.50米。

层3-1残积粉质粘土:褐红、紫红色,层状分布于2~4#、13~15#、23~25#、27~28#等约60%共29个孔中,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含分化岩块,土质韧性和干强度较高,切面较光滑,由泥质粉砂岩风化而成,无摇振反应,较易软化,湿,可塑状,层厚:0.50~35.00米,层面埋深:12.30~54.60米。

层3-2残积粉质粘土:灰、灰黑色,巨厚层状分布于南部21#、25#、27#、29~32#、44#、46~47#等10个炭质灰岩发育的钻孔,主要粉粘粒为主,含较多炭质和泥质,局部含炭质岩碎块,图纸韧性和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含水量湿,局部很湿~饱和。层厚:3.60~12.30米,层面埋深:12.40~55.10米。

层4-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黄、褐红、灰黄、深灰色,层状分布于场地中南部、南部的17~20#、22#~26#、32~33#、42~43#共16个钻孔中,以粉粒为主,泥质胶结,层状构造,岩石硬度低,易被指甲刻划,裂隙发育,破碎,见裂隙充填黑色铁锰质,岩石风化不均匀,局部见夹薄层中风化岩,岩芯多层块状,易磨损,采芯率低,层厚:2.20~31.30米,厚度变化很大,层面埋深:12.30~61.70米。

层5-1强风化炭质灰岩:黑、灰黑色,层状分布于21#、22#、26#、28~

33#、46#共10个钻孔中,由方解石和较多炭质、泥质组成,泥晶结构,层状构造,裂隙十分发育,岩体较破碎,硬度较低,钻进易磨损,风化不均匀,岩芯成碎块状,局部见块状和短柱状。层厚 1.50~20.50米,层面埋深:18.50~54.20米。

层5-2中风化炭质灰岩:层状分布于中南部和南部的17#、21#、25~28#共7个钻孔中,岩石硬度增高,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夹块状,钻孔孔厚2~5米。

层6-1强风化灰岩:深灰、灰白色,层状、透镜状分布于13#、43~45#、47#共5个钻孔中,成份以方解石为主,见白色方解石脉,微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硬度较低,钻进较易磨损,岩芯呈碎块状,层厚0.20~11.30米,层面埋深:21.20~61.00米。

层6-2中风化石灰岩:深灰、灰白色,本次勘察有三分之一共33个钻孔揭露至此层,以微粒方解石为主,见不规则白色方解石脉分布,岩石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完整,硬度较高,锤击声清脆,岩芯短柱状为主,岩体质量等级为Ⅲ级,层厚2~5米,层面埋深:14.50~66.10米。

土洞、溶洞

层内土洞发育,在48个施工钻孔中有8个揭露该层(ZK1、ZK4、ZK5、ZK8、ZK12、ZK13、JK20、ZK34),土洞见洞率为16.6%,一般发育在岩石面上,土洞和岩石岩溶裂隙水具水力联系,局部为主溶洞和土洞伴生,土洞呈半充填状态,钻进漏浆,稳定性差,在强烈活动地下水浸泡和淘蚀下,发展较快,土洞对场地稳定性影响较大,需进行灌浆充填加固处理。

层8-1溶洞:在灰岩中见少量溶洞发育,溶洞见洞率为5%,于ZK7和ZK13钻孔发现,钻孔埋深分别是19.20和21.20米,溶洞顶板岩石为中风化和强风化灰岩,洞内半充填流~软塑粉质粘土,少量岩块,钻进漏浆,犹豫溶洞埋深较浅,半充填状态,顶板岩石较薄,稳定性差,需要进行适当的充填加固处理。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溶洞处理施工在基础预应力管桩桩基施工后进行实施。施工总体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