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的特征和治疗方案
猪“高热病”新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室 、 织协 调 组 、 资供 应 保 障 组 、 传 动 员组 、 组 物 宣 技
21 01年 第 3期
3 . 加强督促检查和监督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 .3 8 保 证 质量 。各 成 员单 位 、 职能 工 作组 要依 据各 自工
一
母 猪 防疫 不 规 范 , 由于种 母 猪 空 怀 的 时 间短 , 主 畜 的认 识不 高 , 愿配 合 , 的各 种疫 苗不到位 。畜 不 应免 体 免 疫力 低 下 , 抵抗 不 住 外 源 性 感 染 , 但 有 强毒 一 攻 击 , 快 感染 发病 。导致 精神 沉 郁 、 欲 废绝 , 很 食 全
业经济、 增加群众收入夯实基础 , 开辟一条新的致 富捷 径 。公 司在积 极搞 好 营销外 , 还可 以兴 办 以腊
肉生 产 等 为 主的 肉联 厂 , 规模 上 档 次 , 上 制定 产 品
标准 , 以优 质 独 特 的品 质 , 创 一 流产 品 , 拳 头 产 争 “ 品” 拓 宽市场 , , 广开财 源 。 38 加 强组 织领 导 , 调 统一 , 观调控 , . 协 宏 为产 业化
1 种母猪 发病率高 . 1
主要 以 中小型 、 散养 户 为多 见 。其 主要 原 因种
蚊 蝇多 , 生猪发 病率 就高 , 的甚 至全 屯发病 。这 也 有
进 猪 源 或产 品 , 猪 及 时 隔 离 , 尸 或死 因不 明的 病 病 猪 只 焚烧 深 埋处 理 , 禁 乱 扔 、 皮 、 肉 或 出售 , 严 剥 食
作 性 质 、 责 , 司其 职 , 负 其 责 , 常 性 的展 开 职 各 各 经
猪高热病防治措施

国畜禽种业中2018.10作者简介:吕志生(1975.10-),男,重庆市长寿区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
猪高热病防治措施吕志生(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畜牧兽医站401249)摘要:深入分析总结当前猪高热病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优化综合防控措施方案,总体防治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猪高热病;混合感染;综合防治;重点措施1猪高热病特点(1)致病原猪高热病的致病原较为复杂,某一原发病可能囊括“病毒、病原菌、类细菌、寄生虫。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猪瘟病毒+X 混感”、“猪蓝耳病毒+X 混感”,病毒性疾病普遍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病原体多元化、混合感染、多重感染是猪高热病的基本特点。
(2)四诊检查本病病初普遍呈稽留高热,体温突然升高至40.5~42℃,之后随病情发展、恶化,可能会降至正常值或略微偏低;病畜躯干部、肢端皮肤、可视黏膜常发生色变,色变疹块包括局部至连片不等,常见潮红、紫红、紫黑、发绀(多见于蓝耳病)等;病程中后期随继发(并发)感染加剧,会出现全身症状,可引起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3)给病猪剖解后可以看到具体病症是肺肿胀、局部还有变硬萎缩的病症;病猪周身淋巴全部都可视有肿大现象;病猪肝脏和肾脏都发生病变,肝脏颜色变为灰白色,脆性增大;病猪脾脏也肿胀,部分病猪可以在脾脏内有溃疡;病猪腹腔病症特点是有大量积液。
(4)致病诱因最直接原因是感染几种高危害性病原体,包括“猪瘟病毒、蓝耳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原发病+继发(并发)感染;环境恶化是最主要原因,秋冬季温差大幅波动、高温高湿、低温高湿、猪群采光及运动不足、猪舍污染严重、猪舍空气质量不达标、猪舍通风排湿不良等,均会诱发病;饲料营养供应失衡、饮水不足等导致动物体质及免疫力下降,这是导致动物高发病的常见因素;滥用生物制品、饲料添加物、兽药(抗菌素)等中伤动物免疫脏器(肝、肾、脾、淋巴)。
(5)危害程度猪高热病一旦疫情发生流行,防治费用投入无限增大,且长时间难以净化,极不利于规模猪场长远发展;本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致死率、淘汰率,可致猪常经济效益严重受损。
猪高热病的防治措施

化 可将 病 料制 成 乳 剂 . 还 分别 接 种 小
鼠 、 和 豚 鼠 , 小 鼠 和 鸽 死 亡 , 体 鸽 如 尸
内可 检 出本 菌 . 豚 鼠无 反 应 . 而 可确 诊 为 该病 52 血 清 学 诊 断 .
5 诊 断
猪高热病的防治措施
李从亮( 安徽 省 砀 山县 李 庄 镇 畜 牧水 产 中心 , 安徽 砀 山 25 2 ) 332
本 病 可 根 据 流 行 病 学 、临 床 症 状
中 图分 类 号 :8 8 8 文 献标 识 码 : ¥5. 2 B
文 章 编号 :0 8 0 1(0 1 10 8— 2 10— 4 42 1) - 0 4 0 1
.
8 猪 场兽 医 4.
L E T c N O I RY| Du RYN 2 | s O KA DP U T v N sT O.71
_
41 急 性 型 . 猪丹毒 肠黏膜 发生炎性 水肿 . 胃
底 、 门部 严 重 , 肠 、 二 指 肠 、 幽 小 十 回肠
做 了 免疫 . 应 在 断乳 后 再 进 行 1 免 则 次
母、 连翘 、 龙各 5 , 草3 , 水 煎 地 钱 甘 钱 加
用 具 等 经 常保 持 清 洁 . 到 定 期 消 毒 做 坚 持 每 年 注 射 猪 丹 毒 菌 苗 。 发 生 本 病 后 ,立 即采 取 严 格措 施 扑 杀 发 病 猪 并
进 行 无 害 化 处理 .对 猪舍 用具 等 进 行 严 格 消 毒
大。 心包 积 水 , 心肌 炎症 变 化 , 充 血 , 肝
猪发烧怎么办,五种治疗方法看一看

猪发烧怎么办,五种治疗方法看一看
当猪有发烧症状时,应视病情轻重施以不同的处治办法,可以加抗菌药物,以去除发热激活物,当温度在40.5度以下时,可以用Vc 来清除体内毒素,还可以用物理散热、药物散热等方式来退烧。
猪发烧的处治办法
1、去除发热激活物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应加抗菌药物,以去除发热激活物。
对于因高温引起的发烧,需要把猪移到阴凉的地方,有助于体温的下降。
2、清除内毒素
发烧温度在40.5以下时,建议使用Vc来清除体内毒素,对于缓解发烧症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药物散热
猪发烧之后,轻易不要使用作用于体温中枢的药物,比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
只有当体温超过41度时,为了防止温度的持续上升对
猪只造成更大的损害,才会考虑使用这类药物。
4、物理散热
在炎热的夏天,如果母猪因高温中暑出现发热时,使用安乃近等太危险(体内蓄热),使用vc效果太慢,可以使用冰块、凉毛巾、酒精等擦拭猪体,或挖一个大泥坑让猪窝在泥坑里,都能帮助退烧。
5、土法治发烧
用浮萍,石苇及蒲公英等混合均匀,用水煎熬,把汤药的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小心喂给猪服用,每天喂1次,连续喂5天。
另外,还可以使用薄荷叶、野菊花、苏叶等煎熬半小时,待汤药凉后,给猪服用,每天喂2次,连续喂5天,效果明显。
中药方法治疗猪高热病效果好

城建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的思考发表时间:2018-12-24T16:56:05.6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任凤晨[导读] 摘要:随着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基地库房设施、网络系统、专业技术支持能力辽源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吉林省辽源市 136200摘要:随着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基地库房设施、网络系统、专业技术支持能力、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相关条件的日渐成熟与完善,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实现远程实时备份、互为备份,在突发、紧急情况下可保证电子档案正常信息服务,确保电子档案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安全的状态.关键词:城建档案;异质异地;备份思考1 实施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的可行性我国在档案异地备份方面优势十分明显,这是因为我国幅员广阔,地理环境丰富,地形结构多样,为远距离、多区域的异地备份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技术具备。
现代信息技术和档案保护技术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为异质备份创造了条件。
档案异质已由过去单纯复印发展为缩微、数字化、高仿真复制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形成胶片、光盘、磁盘等多种载体形式的备份。
我们可以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形成多套异质备份。
近年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容灾技术,也为档案信息网络存储实现实时备份提供了可能。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遭遇恐怖袭击。
在那之前约有350家企业在世贸大厦中工作,而事故发生一年后重返世贸大厦的企业却变成了150家,有200家企业由于重要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关键数据的丢失而倒闭。
其中一家公司称,自己要恢复到灾难前的状态需要50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在世贸大厦租有25层的金融界巨头摩根斯坦利公司却在事发后几个小时即宣布:全球营业部可以在第二天照常工作。
究其原因,是它不仅像一般公司那样在内部进行数据备份,而且还在新泽西州建立了远程备份中心,从而保证在灾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运作。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档案备份制度。
隋唐时期,珍贵档案多至要求抄写复制50多套。
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内容概要1 “高热病”的历史和现状 (1)2 历史和现在“高热病”特征对比 (2)3 学者们对“高热病”病因的探索 (7)4 “高热病”直接致病病原解析 (8)4.1“高热病”的临床表现与猪链球菌病 (8)4.2“高热病”发病猪场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9)4.2“高热病”综合防治的临床经验 (9)5 “高热病”病因众说纷纭的原因 (12)6 “高热病”与PRRSV的关系 (13)7 “高热病”的综合防治 (15)参考文献 (16)猪“高热病”,2007年以前又被称为“无名高热症”(以下如非特定场合,统称为“高热病”)。
科学意义而言,“高热病”不能被称作一种猪病,而是一类以“皮红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症状的统称。
造成这类猪病症状的主要致病病原,是猪链球菌。
在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被传入我国以前,“高热病”在我国已经存在了近40年。
“高热病”≠“高致病性蓝耳病(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与HPPRRS无必然因果关系。
但因PRRS病原(PRRSV)感染对猪链球菌病具有诱发和放大作用,PRRSV感染的存在,可诱发“高热病”疫情,并加重“高热病”的发病症状。
近10多年来,我国“高热病”发病之所以越来越频繁,发病症状越来越严重,又的确与PRRSV这一外来病原的传入,存在重大关系。
1 “高热病”的历史和现状猪“无名高热症”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1960年[1]。
此后,1972年,这一名词再次在相关文献出现[2]。
1972年~1995年20年多间,我国每年都有“无名高热症”的文章零星报道,但数量变化都不大;1996年~2000年,报道数量有所增加;2001~2004年,开始逐年增多;2005~2008年,逐年暴发式增长,从2005年的14篇,暴增至2008年的296篇(如表1)。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摘要:该病传染快,呈地方流行,各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但以20公斤以上的多发,各年龄段猪群都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密度大、管理不很规范的中小猪场以及散养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较快,很多治疗方法难以见效。
关键词:猪高热病防治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419-01一、流行病情况该病传染快,呈地方流行,各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但以20公斤以上的多发,各年龄段猪群都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密度大、管理不很规范的中小猪场以及散养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较快,很多治疗方法难以见效。
二、主要临床症状1、体温升高达40.5--42℃,食欲减退,精神沉郁。
2、有的便秘,有的拉稀,很少出现便秘和拉稀交互出现的情况。
3、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明显,也有咳喘症状,有的鼻孔流混浊的鼻液。
4、皮肤有出血点,股内侧毛少皮薄的地方明显,有的出现毛孔渗血。
5、中后期少数病猪耳尖,四肢末端、腹下呈红紫色;有的头部和臀部发紫。
6、部分猪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步态不稳,卧地后四肢滑动。
7、怀孕母猪发生流产。
8、一般解热镇痛药物作用不明显。
三、剖检变化1、肺脏肿胀,质地变硬,肺间质增宽明显,有出血点或斑。
2、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切面外翻、多汁,部分有出血点,也有的出现大理石样变。
3、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脾脏肿大,质地变脆,部分边缘有梗死灶;肝脏肿大,色淡,质脆,有的有白色坏死斑点。
4、胸腔有纤维素性渗出,肺与胸膜粘联;细胞核心脏粘联,分离后心脏呈典型的绒毛心。
5、胃粘膜有出血点,有的胃大弯粘膜弥漫性出血;肠粘膜出血,部分猪回盲口附近有溃疡灶。
6、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很难做出诊断。
根据很多资料显示,不同地区、不同猪场原发病源不同,主要有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等。
继发性细菌病原有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
猪高热病的特征及预防措施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1 5 作 者简 介 : 马征 ( 1 9 6 8 一 ) , 男, 辽 宁抚 顺 人 , 兽 医师 , 主 要 从 事 动 物 检 疫 工作 。
猪高热病的特征及预防措施
马 征。 魏永 光
1 1 3 0 0 6 ) ( 辽宁省抚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 宁 抚顺
摘要 : 介 绍猪 高热病的流行特征 、 临床症状 、 病理 变化和诊断方法, 提 出预 防和 治疗猪 高热病的技 术措施。
关键词 : 猪 高 热病 ; 流行 特 征 ; 防 治 方 法
杆菌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 菌 、 猪附红细胞体。 原虫 病 : 猪 弓形 体 。
1 . 2 非病 原 因素
主要是应激因素 , 其次还有营养不 良、 原料 品质 生等工作 要保证充足的干净饮水 . 并在饮水里添加 下降 、 生物安全措施不力 、 低劣药物及消毒剂大量使 保健液 . 同时在饲料 中适当多添加点保健液和多种维 用、 滥 用抗 生素药 物 等 。 生素 、 微 量元 素 , 提 高猪 体 抵 抗 力 2 . 2 严 格 检
1 . 4 临床 症状
检查 , 及 时 补注相关 疫 苗 , 确认 无病 后方 可混 群
2 . 4 强 化免疫 接种 . 确保 免疫 效果
发病猪 只体温升高至 4 0 . O ~ 4 2 . 5℃.精神沉郁 . 采食 量下 降或 食欲废 绝 。 病 猪皮 肤发 红 . 耳后耳 边缘 发绀 、 腹 下 和 四肢 末梢 等多处 皮 肤有斑 块 状 , 呈紫 红
要加强猪 场工作人员 防疫知识培训 . 牢 固树 立防 重于治 观念 . 严格落 实猪场卫 生管理 和防疫 措施 规 模养 殖场要实行 封闭式管理 . 建立健全 并严格执行 动 物 防疫制度 : 散养户和规模 较小 的猪场 , 要结合 实际 , 努力改善饲养 管理条件 . 减少各种应 激 因素对 猪群 的 影响 。 做好驱虫 、 消毒 、 圈舍 的通 风防暑 降温及环境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高热病的特征和治疗方
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猪高热病的特征和治疗方案
当前猪高热病发病特点
1、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
2、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
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
3、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20~80kg,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和母猪发病。
4、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更高。临床症状 发病猪体温升高
至40~℃,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
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
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
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
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
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
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9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出现流产,产死
胎,弱仔和木乃伊。 综合上述情况,有专家将其归纳为“猪高热病。”这是一种多疾
病综合症,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下面就本人的一些预防措施
和治疗经验介绍给大家:
(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规模养殖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健全并
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要结合实际,努力改善饲养管理条
件,做好驱虫、消毒、圈舍的通风防暑降温及环境卫生等工作。要保证充足的干净饮
水,并在饮水里添加保健液,同时在饲料中适当多添加点保健液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
素,提高猪体抵抗力。
(二)强化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猪高热病”是一种由猪瘟、猪链球菌等多
种病原体引起的症候群。养殖场(户)应加强对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等疫苗的免疫注射,
提高整群的免疫水平,对新购进的生猪及时补免,确保免疫效果。
(三)消毒灭病原,净化环境 每天打扫猪舍及场地,冲洗干净,然后用灭菌威等
消毒药对圈舍、过道、天花板及运动场地等喷雾消毒。消灭蚊、蝇,减少疫病的传播。
必须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堆积发酵消毒等。
(四)合理用药,减少损失
1、病毒性疾病使用抗菌素药辅以治疗,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应用维持营养类药
物,维持机体耐过疾病,使用清瘟败毒类中药方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2、临床上确认为原虫寄生的疾病,尽快选用有效的药物给足剂量,并一定遵守疗
程的规定使用。对附红细胞体病应用三氮咪、血虫净进行治疗,对猪弓形体则应用磺胺
药进行治疗。猪的疾病对养猪生产危害极大,猪的疾病预防要采取综合性措施,贯彻
“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消毒工作,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
病率和死亡率,这样养猪才能获得最大利润。1猪高热病又称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蓝
耳病。2猪高热病主要症状:猪的体温一般在到左右,常办有咳嗽,气喘,食欲下降,
分泌,干硬,随着病情的发展猪的耳部,颈部,屁股发紫色,等症状。如用退烧药物
后,会出现反复反弹,厉害的可以直接致命。
3、猪高热病引发原因:是由多种疾病所引发的一种疾病,目前原因尚未清楚。
4、本人推荐:方案一:菌敌+百服宁分别颈部肌肉注射。
方案二:强效菌毒杀+长效康泰分别颈部肌肉注射。。
天下无毒100g+黄芪多糖100g+葡萄糖500g兑水200-300公斤。饮水7—15天
严重时将猪尾巴尖和耳朵剪一小口促使血液流出(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