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卷(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考试卷

适用班级:园林与绿化工程0101班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15%)

1、变态

2、补充营养

3、世代重叠

4、生活年史

5、休眠与滞育

6、植物病害

7、病症

8、致死中量

9、侵染循环

二、填空(30%)

1、昆虫的触角由、、三部分组成。触角的类型是识别昆虫的重要依据,蜜蜂的触角为状,蝶类的触角为状,金龟甲的触角为状。

2、昆虫的足由、、、、和六部分组成。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昆虫的足特化成各种类型,其中,蝗虫的后足为,螳螂的前足为,蝼蛄的前足为。

3、昆虫的翅按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天牛的前翅为,蛾的前后翅均为,蓟马的前后翅均为,蝽的前翅为,寄蝇的后翅特化为。

4、昆虫的口器由、、、和舌五部分组成。蝉、蝽的口器为式口器;蛾、蝶类幼虫的口器为式口器。

5、植物病原真菌的属于真菌门,真菌门可分为、、、和五个亚门,紫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亚门,白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亚门。

6、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主要有、、、等。

7、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原有、、、等。

8、农药制剂的名称由、和三部分组成。

9、生物防治包括(任选五项)、、、、和等措施。

10、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和等几个问题。

11、确定昆虫针插部位的原则是既能使虫体平衡又不破坏分类特征,因此,半翅目昆虫的针插

三、判断改错题(12%)

1、1、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大超过爪片到达膜区,而缘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小不到过膜区。

2、鳞翅目蛾蝶类成虫前后翅上的鳞片是一种昆虫的体壁衍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突起。

3、鳞翅目的多足型幼虫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有趾钩而鳞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无趾钩。

4、大多数寄生物都有致病作用,且寄生性强的生物一般致病性也强。

5、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这一时期称为发病期。

6、蛀干害虫大多为次期性害虫。

7、金龟甲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为地下害虫,在防治上我们可以利用趋光性设臵黑光灯诱杀成虫。

8、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松纵坑切梢小蠹。

9、冬季低温冻伤根茎是银杏茎腐病发生的诱因。

10、日本松干蚧的一龄寄生若虫的虫体迅速增大,从而显露于树皮缝外,因而这一时期称为“显露期”。

11、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剂应有病害发生后马上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2、如果一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我们应该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坚持长期单一使用这种农药,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

四、选择题(20%)

(一)、单项选择题

1、樱花根癌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2、竹丛枝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3、大多数昆虫对()特别敏感。

A、550~650nm紫外线;

B、330~400nm红外线;

C、330~400nm紫外线;

D、550~650nm红外线。

4、利用害虫的性外激素诱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趋光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趋温性。

5、阔叶树毛毡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病害中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有()。

A、竹丛枝病;

B、泡桐丛枝病;

C、翠菊黄化病。

2、以下锈病中已发现有转主寄主的有()。

A、玫瑰锈病;

B、海棠锈病;

C、松瘤锈病;

D、竹杆锈病。

3、下列昆虫中有趋光性的是()。

A、马尾松毛虫;

B、东方蝼蛄;

C、黑翅土白蚁;

D、大青叶蝉。

4、下列昆虫中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红蜡蚧;

B、蛴螬;

C、东方蝼蛄;

D、小地老虎。

5、下列昆虫中属于蛀干害虫的是()。

A、星天牛;

B、松纵坑切梢小蠹;

C、梨网蝽;

D、黄刺蛾;

E、咖啡木蠹蛾。

6、下列昆虫中属于吸汁害虫的是()。

A、梨网蝽;

B、大青叶蝉;

C、桃蚜;

D、红蜡蚧;

E、梧桐木虱;

F、黑翅粉虱;

G、蓟马。

7、下列病害中病症属于粉霉状物的有()。

A、花木煤污病;

B、月季白粉病;

C、国槐溃疡病;

D、郁金香碎锦病。

8、以下害虫中以蛹在土中越冬的有()。

A、国槐尺蛾;

B、竹织叶野螟;

C、霜天蛾;

D、马尾松毛虫。

9、下列病虫害中属于检疫对象的有()。

A、松材线虫病;

B、日本松干蚧;

C、月季白粉病;

D、银杏茎腐病;

E、霜天蛾。

10、昆虫的体壁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

A、内表皮;

B、外表皮;

C、底膜;

D、皮细胞层;

E、表皮层;

F、蜡层;

G、护蜡层。

五、简答题(15%)

1、园林植物叶部病害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类群及发生特点?

3、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4、如何确定鳞翅目昆虫前后翅上的翅脉S

C 、R、C

U

、M及数目。

5、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六、问答题(10%)

1、有效积温法则的概念,有效积温法则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上有何应用?有何局限?

七、填图(18%)

按顺序:

1、 目 科;

2、 目 科;

3、 目 科 种

4、 目 科;

5、 目 科;

6、 目 科;

7、 目; 8、 目 科; 9、 目 科。

水职业技术学院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5%)

1、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各内部器官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2、补充营养:有的昆虫羽化为成虫后生殖细胞还没有成熟,为了达到性成熟必须进行取食,这种成性成熟前的取食行为,称为补充营养。

3、世代重叠:有的一年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的发生期长,产卵期长,幼虫孵化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在一个地区内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相互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4、生活年史: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经过的状况,即从当年越冬虫态出蛰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所发生的世代数,以及各世代和各虫期出现和经历的时间,称为生活年史或处生活史。

5、休眠与滞育:休眠是指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食不动,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当不良环境条件解除后,即可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滞育是由于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特性的影响或诱导而造成昆虫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即使给予最适宜的条件,也不能解除滞育。滞育的解除要求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并由激素控制。

6、植物病害:当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在其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使它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显著的阻碍。整个植株、器官、组织和局部细胞的生理紊乱、解剖结构破坏、形态特征改变,导致生长不良、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7、病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病部出现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结构特征,称为病症。

8、致死中量:致死中量是指被试验的动物一次口服某种药剂后,产生急性中毒,有半数死亡所需要该药剂的量,用LD

来表示,单位为mg/kg体重。

50

9、侵染循环:植物病害的侵染特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一般包括侵染过程、越冬越夏、传播和初侵染再侵染四个基本环节。

二、填空(30%)

1、昆虫的触角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组成。触角的类型是识别昆虫的重要依据,蜜蜂

2、昆虫的足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六部分组成。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昆虫的足特化成各种类型,其中,蝗虫的后足为跳跃足,螳螂的前足为捕捉足,蝼蛄的前足为开掘足。

3、昆虫的翅按质地和被覆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天牛的前翅为鞘翅,蛾的前后翅均为鳞翅,蓟马的前后翅均为缨翅,蝽的前翅为半鞘翅,寄蝇的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4、昆虫的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蝉、蝽的口器为剌吸式口器;蛾、蝶类幼虫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

5、植物病原真菌的属于真菌门,真菌门可分为鞭毛菌亚北门、结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五个亚门,紫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白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

6、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主要有种苗及繁殖材料、感病植物、病株残体、土壤肥料等。

7、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原有不适宜的温度、营养条件不适宜、水分失调、有毒物质等。

8、农药制剂的名称由农药的有效成份含量、农药原药的名称和加工剂型三部分组成。

9、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鸟治虫、以激素治虫、以蛛螨类治虫、昆虫不育性的利用和以菌治病等措施。

10、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对症下药、适时用药、交互用药、混合用药和协调用药等几个问题。

11、确定昆虫针插部位的原则是既能使虫体平衡又不破坏分类特征,因此,半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小盾片中央偏右,直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前胸背板后缘近中线靠右,鞘翅目的针插部位是右鞘翅基部近中缝处。

三、判断改错题(12%)

1、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大超过爪片到达膜区,而缘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小不到过膜区。

答:正确。

2、鳞翅目蛾蝶类成虫前后翅上的鳞片是一种昆虫的体壁衍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突起。

答:正确。

3、鳞翅目的多足型幼虫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有趾钩而鳞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无趾钩。

答:错。鳞翅目的多足型幼虫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无趾钩而鳞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有趾钩。

4、大多数寄生物都有致病作用,且寄生性强的生物一般致病性也强。

5、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这一时期称为发病期。

答:错。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这一时期称为潜育期。

6、蛀干害虫大多为次期性害虫。

答:正确。

7、金龟甲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为地下害虫,在防治上我们可以利用趋光性设臵黑光灯诱杀成虫。

答:正确。

8、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松纵坑切梢小蠹。

答:错。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

9、冬季低温冻伤根茎是银杏茎腐病发生的诱因。

答:错。夏季高温灼伤根茎是银杏茎腐病发生的诱因。

10、日本松干蚧的一龄寄生若虫的虫体迅速增大,从而显露于树皮缝外,因而这一时期称为“显露期”。

答:错。日本松干蚧的二龄寄生若虫的虫体迅速增大,从而显露于树皮缝外,因而这一时期称为“显露期”。

11、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剂应有病害发生后马上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答:错。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保护剂应有病害发生前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2、如果一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我们应该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坚持长期单一使用这种农药,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

答:错。即使用一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我们也应该交互使用不同杀病虫机理的农药,防治病抗药性的产生,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

四、选择题(20%)

(一)、单项选择题

1、樱花根癌病的病原是( C )。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2、竹丛枝病的病原是( D)。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3、大多数昆虫对( C )特别敏感。

A、550~650nm紫外线;

B、330~400nm红外线;

C、330~400nm紫外线;

D、550~650nm红外线

4、利用害虫的性外激素诱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B )。

5、阔叶树毛毡病的病原是( F )。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病害中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有( B、C )。

A、竹丛枝病;

B、泡桐丛枝病;

C、翠菊黄化病。

2、以下锈病中已发现有转主寄主的有( B、C )。

A、玫瑰锈病;

B、海棠锈病;

C、松瘤锈病;

D、竹杆锈病。

3、下列昆虫中有趋光性的是(A、B、C、D )。

A、马尾松毛虫;

B、东方蝼蛄;

C、黑翅土白蚁;

D、大青叶蝉。

4、下列昆虫中属于地下害虫的是(B、C、D )。

A、红蜡蚧;

B、蛴螬;

C、东方蝼蛄;

D、小地老虎。

5、下列昆虫中属于蛀干害虫的是(A、B、E )。

A、星天牛;

B、松纵坑切梢小蠹;

C、梨网蝽;

D、黄刺蛾;

E、咖啡木蠹蛾。

6、下列昆虫中属于吸汁害虫的是( A、B、C、D、E、F、G )。

A、梨网蝽;

B、大青叶蝉;

C、桃蚜;

D、红蜡蚧;

E、梧桐木虱;

F、黑翅粉虱;

G、蓟马

7、下列病害中病症属于粉霉状物的有( A、B )。

A、花木煤污病;

B、月季白粉病;

C、国槐溃疡病;

D、郁金香碎锦病。

8、以下害虫中以蛹在土中越冬的有( A、C)。

A、国槐尺蛾;

B、竹织叶野螟;

C、霜天蛾;

D、马尾松毛虫。

9、下列病虫害中属于检疫对象的有( A、B )。

A、松材线虫病;

B、日本松干蚧;

C、月季白粉病;

D、银杏茎腐病;

E、霜天蛾。

10、昆虫的体壁可分为( C、D、E )三个主要层次。

A、内表皮;

B、外表皮;

C、底膜;

D、皮细胞层;

E、表皮层;

F、蜡层;

G、护蜡层。

五、简答题(15%)

1、园林植物叶部病害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园林叶花果病害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1)病落叶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大多数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实体或休眠体在病落叶上越冬。(2)一般情况下,叶部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都有多次再侵染。再侵染来源单纯,均来自于初侵染所形成的病部。(3)叶、花、果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短,大都在7~15天左右。(4)病原物主要通过被动传播方式到达新的侵染点。风、雨、

活动在叶部病害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5)叶部病害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几种。

2、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类群及发生特点?

答: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类群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鞘翅目的金针虫、蛴螬,鳞翅目的地老虎,同翅目的根蚜、根蚧、蚱蝉及双翅目的种蝇、根蛆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地老虎、蛴螬、蝼蛄和金针虫。

由于地下害虫的的一生或一个阶段生活于地下,因此地下害虫的发生与林地的土壤性状及植被、地形地势关系十分密切。

3、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答: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原则是:1、经济、安全、简易、有效;2、协调措施,减少矛盾;3、相辅相成,取长补短;4、力求兼治,化繁为简;5、要有全局的观念。

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步骤:1、全面调查;2、确定治理对象;3、制定防治指标;4、拟定具体措施。

4、如何确定鳞翅目昆虫前后翅上的翅脉S

C 、R、M、C

U

及数目。

答:鳞翅目昆虫的前后翅的中央有一个大的翅室称为中室,中室的前缘和后缘由R脉和C

U

脉构

成,中室前从翅基伸出的纵脉为S

C 脉。在由中室伸出的纵脉中构成中室后缘的两条脉为C

U1

、C

U2

C

U 脉前方的三条脉为M脉即M

1

、M

2

、M

3

,其余的纵脉为R脉。前翅的R脉一般有4—5条,后翅

的S

C 与R

1

合并,R

S

不分枝。

5、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答: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是:1、防治策略上,由追求短期行为向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可持续方向发展。2、防治手段上,由单一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IPM)方向发展,3、效果评价上,由单项指标评价向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向发展。

六、问答题(10%)

1、有效积温法则的概念,有效积温法则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上有何应用?有何局限?

答: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一宣扬发育阶段(1个虫期或1个世代)需要一定的有效温度积累,亦即发育所需的时间与该时间的有效温度的乘积理论上应为一常数。即K=N(T-C)。这一规律称为有效积温法则。其中K为有效积温常数单位为日度,N为发育日数,T为温度,C为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法则的实际应用有:1、推算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常数。

2、估计某昆虫有某一地区可能发生的代数。

3、预测害虫发生期。

4、控制昆虫发育进度。

5、

有效积温法则的局限性:1、有效积温法则只考虑温度条件,其他因素如湿度、食料等也有很大影响,和没有考虑进去。2、该法则是以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作为前提的,而事实上,在整个适温区内,温度一发育速度的关系是呈“S”形的曲线关系,无法显示高温延缓发育的影响。3、该法则的各项数据一般是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测定的,与外界变温条件下生活的昆虫发育情况也有一定的差距。4、有些昆虫有滞育现象,所以对某些有滞育现象的昆虫,利用该法则计算其发生代数或发生期就难免有误差。

七、填图(18%)

1、同翅目木虱科;

2、鳞翅目天蛾科;

3、鳞翅目剌蛾科黄剌蛾种

4、双翅目寄蝇科;

5、直翅目蝼蛄科;

6、半翅目网蝽科;

7、等翅目;8、缨翅目蓟马科;9、半翅目蝽科。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卷

适用班级:园林与绿化工程0202班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第小题1.5分,共15分)

1.补充营养2.年生活史3.胚后发育4.病症5.病原物的致病性

6.侵染循环7.病毒的致死温度8.农药的致死中量9.发育起点10.昆虫的变态

二.填空(每空格0.5分,共25分)

1.园林植物本身对昆虫的为害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与防御性,即植物的抗虫性,其可表现为、、三个方面。

2.病原物的越冬场所有、、、。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

3.昆虫的足由、、、、、六部分组成。蝗虫的后足是足,螳螂的前足是足。昆虫的翅根据和可分成多种类型,其中蛾的前后翅均为翅,蝇的后翅特化为,金龟子的前翅为翅,后翅为翅,蓟马的前后翅为翅。昆虫的触角也有多种类型,其中白蚁的触角为状,叩头甲的触角为状,蝶的触角为状,蝉的触角为状。

4.昆虫最敏感的光的波长范围是 nm,黑光灯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是 nm,利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是利用昆虫的性。蚜虫对光比较敏感,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在生产上可用诱杀蚜虫。

5.园林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病原有、、、、等。6.生物防治包括、、、、、、、、。

7.石硫合剂是用、和熬制成的红褐色透明液体。

三.判断改错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X”,并在空白处改正,每小题1.5分,共15分)

1.波尔多液是良好的治疗剂。()

2.冬季低温冻伤根茎是洒金东瀛珊瑚茎腐病的诱因。()

3.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松纵坑切梢小蠹。()

4.铜绿金龟子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是地下害虫。()

5.植原体对四环素族的抗菌素非常敏感,而对青霉素都具有抗药性。这一特性是植原体与病毒的一个重要区别。()

6.休眠和滞育的昆虫都表现为不吃不动、生长发育暂时停滞,但其诱因是不一样的,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而滞育是由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特性的共同影响或诱导引起的。()

7.在园林植物的休眠季节用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的常用浓度是0.2~0.3°Be。()

8.在鳞翅目昆虫脉相中中脉M有三条、肘脉Cu有二条。()

9.植物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剌吸式口器昆虫传播。()

10.大部分溃疡病的病菌为兼性寄生菌,经常在寄主的外皮或枯枝上营腐生生活,当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出现时即侵染为害。()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病虫害中属于检疫对象的是()

A、日本松干蚧B、松材线虫病C、东方蝼蛄D、铜绿金龟子

2.植物病原细菌具有下列性状()

A、有一个分为3层的单位膜。B、单细胞,无真正的细胞核。

C、杆状菌。D、一般没有荚膜,也不形成芽胞。

3、以下害虫中在生产上能用灯光诱杀是()。

A、黑翅土白蚁B、马尾松毛虫C、桃蚜D、星天牛

4、以下病害中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是()。

A、竹丛枝病B、泡桐丛枝病C、翠菊黄化病D、杜鹃饼病

5、以下病害中由线虫引起的病害有()。

A、花木根癌病B、松萎蔫病C、花木根结线虫病D、樟树毛毡病。

6.以下昆虫在做干制针插标本时针插部位在中胸中央的是()。

A、蝽B、天牛C、蛾、蝶D、蜂

7.鳞翅目昆虫的展翅要求是()。

A、两个前翅后缘成一条直线。B、两个前翅的后缘与身体纵轴垂直。

C、后翅自然压在前翅下面。D、前翅自然压在后翅下面。

8、以下害虫中属于蛀干害虫的是()。

A、松墨天牛B、咖啡木蠹蛾C、松纵坑切梢小蠹D、白杨透翅蛾

9.以下害虫中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蛴螬B、小地老虎C、东方蝼蛄D、金针虫

10.以下害虫中在土中越冬的有()。

A、国槐尺蛾;B、竹织叶野螟;C、霜天蛾;D、马尾松毛虫。

五.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什么叫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蔡邦华)?

2.列出真菌门分亚门检索表。

3.有效积温法则有何应用?

4.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5.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g加水稀释成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需加水多少千克?

6.某一街道的行道树发生杜英干腐病,调查发现健康的有10株,二级的有20株,三级的有8株,四级的有3株,因干腐病枯死的1株。请计算出该街道杜英干腐病的发病指数。(调查时病害分为五级)。

7.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侵染循环的特点有哪些?

8.园林植物蛀干害虫的发生特点。

六.问答题(11分)

1.列出以下昆虫的成虫分科检索表。

(天牛科、网蝽科、叶蜂科、叶蝉科、叶甲科、姬蜂科、蓟马科、蝽科、沫蝉科、蝼蛄科、蝗科)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卷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第小题1.5分,共15分)

1.补充营养

答:大多数昆虫的成虫羽化后性腺发育尚未成熟须继续取食一个时期方能进行生殖,这种对性腺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的营养称为补充营养。

2.年生活史

答:年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经过的状况,即由当年越冬虫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

3.胚后发育

答:胚后发育指幼虫自卵中孵出到成虫性成熟为止的时期。

4.病症

答:病原物在寄主植物病部出现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结构的特征称为病症。

5.病原物的致病性

答:病原物的致病性又称为致病作用,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诱发病害的能力,即对寄主组织破坏和毒害的能力或作用。

6.侵染循环

答: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

7.病毒的致死温度

答:把病株组织的榨出液在不同的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用权病毒失去传染力的处理温度称为该病毒的致死温度。

8.农药的致死中量

答:致死中量是指被试验的动物一次口服某种药剂后,产生急性中毒,有半数死亡所需要该药剂的量,用LD

表示。

50

9.发育起点

答:适温区的下限,即最低有效温度,是昆虫开始能够生长发育的温度,所以又叫发育起点。10.昆虫的变态

答: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都发生一系列有程序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昆虫的变态。

二、填空(每空格0.5分,共25分)

1、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2、种苗及其繁殖材料;感病植物;病株残体;土壤、肥料;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人为传播。

3、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跳跃足;捕捉足;质地;被复物;鳞翅;平衡棒;鞘翅;膜翅;缨翅;念珠状;锯齿状;球杆状;刚毛状。

4、330-400;360;趋光性;黄绿光;色盘。

5、不适宜的温度;营养条件不适宜;水分失调;有毒物质。

6、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鸟治虫;以激素治虫;以蛛螨类治虫;昆虫不育性利用;以菌治病。

7、石灰;硫磺;水。

三、判断改错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X”,并在空白处改正,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评分标准每小题1.5分,只答错没有改正的给0.5分。

1.(X )改正:波尔多液是良好的保护剂。

2.(X )改正:夏季高温灼伤根茎是洒金东瀛珊瑚茎腐病的诱因。

3.(X )改正: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

4.(√)

5.(√)

6.(√)

7.(X )改正:在园林植物的休眠季节用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的常用浓度是3-5°Be。8.(√)

9.(X )改正:植物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雨水传播。

10.(√)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

2、B、C、D。

3、A、B。

4、B、C。

5、B、C。

6、C、D。

7、A、B、C。

8、A、B、C、D。

9、A、B、C、D。10、A、B、C。

五、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答:充分利用病虫害和生态环境的关系(1分),以预防为主,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发展森林群落中不利于病虫,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因素,因地制宜地经济地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统措施(1分),防治环境污染,把病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1分),达到保护环境和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答:

1、有能动细胞;有性阶段产生典型的卵孢子————————鞭毛菌亚门

1、无能动细胞;有性阶段不产生典型的能孢子——————————2

2、具有性阶段—————————————————————半知菌亚门

2、缺有性阶段————————————————————————3

3、有性阶段产生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

3、有性阶段不产生接合孢子——————————————————4

4、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

4、有性阶段产生担孢子—————————————————担子菌亚门

评分标准:格式正确1分,每正确一条0.5分

3.答:有效积温法则有如下应用:(1)推算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数值。(2)估测某昆虫在某一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3)预测害虫发生期。(4)控制昆虫发育进度。(5)预测害虫地理上分布的北限。

评分标准:第一条1分,其它每条0.5分。

4.答: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如下问题:

(1)对症下药。就是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最有效的农药品种、适宜的剂型、使用浓度及用用药量。

(2)适时用药。就是根据病虫发生动态、寄主发育阶段和气候特点,抓、住薄弱环节,确定防治的最佳时期,达到既节约用药,又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

(3)交互用药。就是经常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防止和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4)混合用药。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对病虫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合使用,以过到同时兼治几种病虫、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避免病虫抗药性、节省劳力的目的。

(5)安全用药。就是防止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及植物药害。

(6)协调节器用药。就是协调好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评分标准:每一条0.5分。

5.答:稀释剂重量=原药剂重量X稀释倍数=30X1000=30000(g)=30(Kg)

评分标准:公式正确1.5分,结果正确1.5分。

6.答:病情指数=(10X0+20X1+8X2+3X3+1X4)X100/{(10+20+8+3+1)X4}=29.2

评分标准:公式正确1.5分,结果正确1.5分。

7.答:答:园林叶花果病害侵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1)病落叶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大多数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实体或休眠体在病落叶上越冬。(2)一般情况下,叶部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都有多次再侵染。再侵染来源单纯,均来自于初侵染所形成的病部。(3)叶、花、果病害的

潜育期一般较短,大都在7~15天左右。(4)病原物主要通过被动传播方式到达新的侵染点。风、雨、昆虫等是叶部病害病原物传播的动力和媒介,多数叶部病害的病原物是通过气流传播的。人类活动在叶部病害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5)叶部病害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几种。

评分标准:第四点1分,其它每点0.5分。

六、问答题(11分)

1.列出以下昆虫的成虫分科检索表。

(天牛科、网蝽科、叶蜂科、叶蝉科、叶甲科、姬蜂科、蓟马科、蝽科、沫蝉科、蝼蛄科、蝗科) 答:

1、口器为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2

1、口器为剌吸式或锉吸式口器——————————————————7

2、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3

2、前翅不为鞘翅————————————————————————4

3、复眼肾形围绕在触角基部,触角鞭状——————————天牛科

3、复眼卵圆形不围绕在触角基部,触角丝状————————叶甲科

4、前后翅均为膜翅———————————————————————5

4、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翅——————————————————6

5、第一腹节不收缩成细腰,后翅有三个以上基室————————叶蜂科

5、腹部第一节收缩成细腰,后翅基室在三个以下————————姬蜂科

6、后足跳跃足,听器在腹部第一节两侧————————————蝗科

6、前足为挖掘足,足听器不发达。——————————————蝼蛄科

7、口器为锉吸式,前后翅均为缨翅——————————————蓟马科

7、口器为剌吸式,前后翅不为缨翅——————————————8

8、前翅为半鞘翅,剌吸式口器从头前方伸出———————————9

8、前翅质地均一,剌吸式口器从头后方伸出———————————10

9、前胸背板和翅上均有网状花纹————————————————网蝽科

9、前胸背板和翅上不具网状花纹,中胸小盾片发达————————蝽科

10、后足胫节上具二列剌———————————————————叶蝉科

10、后足胫节上只1-2个剌——————————————————沫蝉科

评分标准:每正确检索一个科得1分。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考试卷

适用班级:园艺0201班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15%)

1、羽化

2、补充营养

3、龄期

4、生活年史

5、滞育

6、致死中量

7、多胚生殖

8、假死性

9、农药的规格10、综合治理(蔡邦华)

二、填空(25%)

1、昆虫的触角由、、三部分组成。触角的类型是识别昆虫的重要依据,蜜蜂的触角为状,蝶类的触角为状,金龟甲的触角为状,叩甲的触角为状,白蚁的触角为状。

2、昆虫的足由、、、、和六部分组成。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昆虫的足特化成各种类型,其中,蝗虫的后足为,螳螂的前足为,蝼蛄的前足为。

3、昆虫的翅按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天牛的前翅为,蛾的前后翅均为,蓟马的前后翅均为,蝽的前翅为,寄蝇的后翅特化为,蜜蜂的前后翅为。

4、病虫害调查时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任选三种)、、。

5、农药制剂的名称由、和三部分组成。

6、生物防治包括(任选五项)、、、和等措施。

7、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和等几个问题。

8、确定昆虫针插部位的原则是既能使虫体平衡又不破坏分类特征,因此,半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直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鞘翅目的针插部位是,鳞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双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

9、昆虫的采集标签的内容主要是、、和。

三、判断改错题(10%,先答对错,然后改错)

1、缘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大超过爪片到达膜区,而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小不到过膜区。

2、鳞翅目蛾蝶类成虫前后翅上的鳞片是一种昆虫的体壁衍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突起。

3、鳞翅目的多足型幼虫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一个重要区别之一是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有趾钩而鳞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无趾钩。

4、蛀干害虫大多为次期性害虫。

5、金龟甲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为地下害虫,在防治上我们可以利用趋光性设臵黑光灯诱杀成虫。

6、日本松干蚧的一龄寄生若虫的虫体迅速增大,从而显露于树皮缝外,因而这一时期称为“显露期”。

7、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剂应有病害发生后马上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8、如果一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我们应该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坚持长期单一使用这种农药,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

9、鳞翅目成虫展翅要求是前翅前缘成一条直线,后翅自然压在前翅上面。

10、踏查的目的是为了精确统计病虫数量、为害程度,并对病虫害的发生环境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四、选择题(10%)

(一)、单项选择题

1、鳞翅目成虫的脉相中前、后翅的中脉、肘脉的数目是固定的,即()

A、中脉1条、肘脉2条;

B、中脉2条、肘脉1条;

C、中脉3条、肘脉2条;

D、中脉2条、肘脉3条。

2、赤眼蜂是()的寄生蜂。

A、卵;B蛹;C、幼虫;D、成虫。

3、大多数昆虫对()特别敏感。

A、550~650nm紫外线;

B、330~400nm红外线;

C、330~400nm紫外线;

D、550~650nm红外线。

4、利用害虫的性外激素诱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趋光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趋温性。

(二)、多项选择题(少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下列昆虫中有趋光性的是()。

A、马尾松毛虫;

B、东方蝼蛄;

C、黑翅土白蚁;

D、大青叶蝉。

2、下列昆虫中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红蜡蚧;

B、蛴螬;

C、东方蝼蛄;

D、小地老虎。

3、下列昆虫中属于蛀干害虫的是()。

A、星天牛;

B、松纵坑切梢小蠹;

C、梨网蝽;

D、黄刺蛾;

E、咖啡木蠹蛾。

4、下列昆虫中属于吸汁害虫的是()。

A、梨网蝽;

B、大青叶蝉;

C、桃蚜;

D、红蜡蚧;

E、梧桐木虱;

F、黑翅粉虱;

G、蓟马。

5、以下害虫中以蛹在土中越冬的有()。

A、国槐尺蛾;

B、竹织叶野螟;

C、霜天蛾;

D、马尾松毛虫。

6、昆虫的体壁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

A、内表皮;

B、外表皮;

C、底膜;

D、皮细胞层;

E、表皮层;

F、蜡层;

G、护蜡层。

五、简答题(20%)

1、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类群及发生特点?

2、化学防治法的特点?

3、咀嚼式口器、剌吸式口器害虫在危害特点和防治选用的药剂上有何不同?

4、有效积温法则有何应用?

六、问答题(20%)

1、列出下列昆虫的分科检索表:蝗科、蝼蛄科、蝽科、缘蝽科、天牛科、叶甲科、象甲科、瓢甲科、凤蝶科、天蛾科。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系别:年级:姓名:学号: 1、水绵叶绿体为状,有性生殖为。水绵植物体为倍体,合子是 唯一的倍体阶段。 2、多数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的周围包被着1层粘性的薄膜称,它由物 质组成,有作用。 3、苔藓植物体内由于没有真正的,同时精子有,受精时离不开, 所以这类植物未能得到发展。 4、蕨类的孢子体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5、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因为胚珠而得其名。 6、木兰科与桑科无花果属植物的枝上均具环,但后者植物体内含而易与前者区别。 7、菊科分两亚科,即和。前者花盘为,植物体不含;后者整 个花序全为,植物体含。 8、葫芦科植物茎生,有须,叶裂。花性,基数,雄蕊,雌蕊心皮,胎座,果特称。 9、在野外见到下列6种植物,你可否判断他们各属于哪科或目? (1)、具托叶环痕,无乳汁,花药比花丝长:科; (2)、叶上具透明腺点,具单身复叶:科; (3)、具根瘤,有托叶,叶枕发达:目; (4)、芳香性草本,具鞘状叶柄:科; (5)、芳香性草本,叶对生,茎四棱:科; (6)、茎圆柱状,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2列,具叶舌和叶耳:科。 10、柳属的花被退化成,禾本科的花被退化成。 1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和五类。 12、填写表中的植物各属哪科? 1、在绿藻门的下述特征中,与高等植物特征相同的是。 (1)、含叶绿素a、b;(2)、尾鞭型鞭毛;(3)、接合生殖;(4)、光合产物为淀粉 A、(1)(2)(3); B、(1)(2)(4); C、(1)(3)(4); D、(2)(3)(4)。 2、下列真菌孢子中,具二倍染色体的是。 A、担孢子; B、卵孢子; C、接合孢子; D、子囊孢子。 3、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是。 A、具维管组织; B、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 C、以孢子繁殖; D、具胚。 E、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F、营自养生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果树病虫害防治》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6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果树病虫害防治》2022期末试 题及答案(试卷号2760) A.666B.苏云金杆菌(BT乳剂)C.粉锈宁D.甲基托布津2.关于溃疡型苹果树腐烂病,下面错误的描述是()。 A.病部初为水渍状,红褐色B.病部常溢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C.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D.多发生在2~4年生的小枝上3.苹果炭疽病发病较轻的是()。 A.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果园B.树冠郁闭、通风不良的果园C.树势弱的果园D.早熟品种的果园4.桃小食心虫主要为害()。 A.枝干B.叶片C.苹果根部D.苹果、枣等果实5.关于苹果轮纹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真菌B.气候干旱时易发病C.主要为害各级枝干和果实D.病原菌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6.梨黑斑病病菌的传播是靠()。 A.风雨传播B.昆虫传播C.土壤传播D。鸟兽传播7.梨小发生轻重与果园树种配置有很大关系,发生轻的是()。 A.桃、梨或苹果混种的果园B.单植的桃、梨或苹果园C.桃和梨邻栽的果园D.梨和苹果邻栽的果园8.下列描述梨木虱正确的是()。 A.只为害梨树B.属于膜翅目C.多雨季节发生较重D.主要以成虫危害树干9.下列属于高度感染葡萄霜霉病的是()。 A.美洲种葡萄B.夏葡萄C.沙地葡萄D.某些欧亚种葡萄10.葡萄透翅蛾成虫羽化盛期是在()。

A.葡萄发芽期B.葡萄开花初期C.葡萄开花盛期D.葡萄果实成熟期11.下列条件有利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的是()。 A.高温高湿B.低温高湿C.高温低湿D.低温低湿12.下列关于桃细菌性穿孔病,错误的是()。 A.主要危害叶片B.不危害枝条和果实C.初期多在叶脉两侧产生水渍状小斑点D.后期病斑干枯脱落13.桃蛀螟的越冬场所是()。 A.树皮缝、向日葵花盘、玉米秸杆等B.植物枝干病组织内C.树冠下土壤中D.果实内14.不属于桃蚜天敌的是()。 A.蚂蚁B.食蚜蝇C.草蛉D.龟纹瓢虫15.生物防治枣粘虫的方法是()。 A.冬季刮除树干粗皮B.堵塞树洞C.释放松毛虫赤眼蜂D.主干涂白16.栗实腐烂病主要发生在()。 A.发芽期B.开花期和展叶期一C.成熟期D.贮藏期17.栗瘿蜂越冬虫态为()。 A.病组织内越冬的病菌B.病斑处溢出的菌脓C.风雨和昆虫的传播D.经气孑L、皮孔或伤口的侵入19.柑桔溃疡病病害流行的基本条件是()。 A.高温多湿的气象因素B.感病的幼嫩组织C.高温多湿的气象因素与感病的幼嫩组织相结合D.不合理的施肥20.香蕉炭疽病发病的决定因素是()。 A.品种B.湿度C.温度D.传病昆虫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每种害虫都有多种天敌,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林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产与环境》《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病虫草害识别、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预测预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及花卉园艺工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能力,反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为主线,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识别主要园林植物病虫草害,掌握园林植物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初步具备有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常见病虫草害的能力。 1.熟悉主要园林植物害虫,识别引发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物。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园林植物生产、栽培养护所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强化学生园林植物病虫草识别与综合防治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为今后从事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1)具有诚实守信、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4)具有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7)具有知识、技术及时更新及追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园林昆虫、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基本知识。 (2)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 (3)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园林中常用农药的基本知识。 (5)掌握当地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 3.能力目标 (1)能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 (2)能进行园林植物病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 (3)能初步鉴别农药的优劣; (4)具备使用、配制常用农药的能力;

(5)能运用物理机械、生物、植物检疫等综合防治病虫害;(6)能制定适合各类园林绿地的综合防治方案。 (三)参考学时 64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 (四)课程学分 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林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技能竞赛节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第二十一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节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项目名称:林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考核题目:林草病虫害鉴定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昆虫成虫干制标本识别(20分) 昆虫幼虫(浸渍)标本识别(10分) 病害标本识别(10分) 昆虫图片识别(20分) 病原图片识别(10分) 美国白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30分) 二、准备材料: 1.昆虫干制标本:(25个,随机考20个) 蝼蛄、蟋蟀、蝗虫、蝽象、猎蝽、缘蝽、蝉、叶蝉、瓢虫、尺蛾、枯叶蛾、天蛾、夜蛾、透翅蛾、叶甲、天牛、金龟甲、象甲、小蠹、叩头甲、吉丁虫、胡峰、蜜蜂、姬蜂、食蚜蝇 2.昆虫浸渍标本(幼虫)(10分) 蛴螬、叶蜂、天牛、尺蠖、金针虫、美国白蛾、天蛾、刺蛾、黄刺蛾的茧、地老虎。 3.病害标本(10个) 枣疯病、泡桐丛枝病、苹果锈病、根结线虫病、阔叶树白粉病、桃缩叶病、树木根癌病、苹果花叶病、树木煤污病、苗木立枯病。 4.昆虫图片(20张)

5.病害及病原物图片(10张) 6.计算房,有40台电脑,每台电脑中有20张昆虫图片、10张病害图片。 三、注意事项 在规定的时间内,识别完标本和图片,并回答问题。 四、考核时间: 标本识别共40分钟,图片识别共30分钟,回答问题20分钟。共90分钟。 五、评分标准: 1.昆虫识别到目、科,全部答对得1分,答对目,得0.5分;答对科0.5分,如果目答错,科答正确,不得分;若目答对,科答错,得0.5分。写法如:如叶甲,鞘翅目、叶甲科; 2. 病害要求写出各号病害名称,植物和病害全对得1分;若植物接近所给植物名称,病害答对得1分(如:大叶黄杨白粉病,可答成:阔叶树白粉病);病害名称错不得分;病原答对属名称得1分)。 3.害虫识别及防治技术,要求能够识别昆虫(得5分)及其危害症状(得5分),然后提出防治技术(得20分)。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期末复习试题二含答案.docx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合轴分枝 2.花芽分化 3.树木的生命周期 4.园林树木的栽植 5.树木整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依据园林植物在绿化中的用途可将其分为、、等。 2.植物的年生长周期划分为、、、、o 3.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有、、、= 4.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 o 5.肥料一般可分为、、o 6.土壤改良的方法有、、、。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体型比较高大、寿命比较长、养护管理比较简单,是其他绿化材料不能比拟的。 A.乔木 B.灌木 C.藤本植物 D.草本植物 2.()是从树叶落尽或完全变色至树液流动,芽开始膨大为止的时期。 A.萌芽期 B.生长期C,落叶期 D.休眠期 3.在萌动之后,树木幼叶初展至叶柄形成离层开始脱落时止,为树木的()。 A.萌芽期 B.生长期C,落叶期 D.休眠期 4.入穴前,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要求种植穴直径大于土球直径()cm;土球底部有散落时,应在相应部位填土,避免树穴空洞。 A. 10〜20 B. 30-50 C. 40-60 D. 80-100 5.大树切根(围根)应在移植前()年进行,分期切断待移植树木的主要根系,促发须根,便于起掘和栽植,利于成活。 A. 1 〜3 B. 3〜5 C. 5〜7 D. 7〜9

6.土球上部复土厚度不超过土球高度的( )。 A. 10% B. 20% C. 30% D. 40% 7.大树吊就位时,应保持其原栽植方向(阴阳面),拆除包装材料,对树根喷施生根激素;填土踏实,避免根系周围出现空隙,回填土应高于根颈()cm左右,做好水圈。 A. 5 B. 10 C. 20 D. 30 8.()是指点上下两根主枝方位相同而且相距近,上枝遮光,仰止下枝。 A,重叠枝 B,竞争枝 C.轮生枝 D,交叉枝 9.树木栽植时期与幼树成活和生长密切相关,并关系到栽植后的养护管理费用;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取决于栽植后能否及时恢复体内(),因此最适栽植时期应是树木蒸腾量最小、又有利于根系恢复生长,保证水分代谢平衡的时期。 A.营养平衡 B.树势平衡 C.水分平衡 D.结构平衡 10.树木绑缚材料应在栽植成活()年后解除。 A. 1 B. 3 C. 5 D. 7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园林树木的伤口保护与治疗的方法。 2.简述古树名木复壮的措施和方法。 3.简述树木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4.简述大树移植的目的、特点和原则。 5.园林树木整形修剪应按什么原则进行修剪? 6.简述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 五、论述题(共19分)。 1.分析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作用(9分)。 2.解释古树名木的存活原因,危及古树衰老死亡的环境因素有哪些?(10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 和。2.变色坏死腐烂畸形萎蔫 3.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4.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传播. 5.在气温25—30℃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6.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7.昆虫的腹部是的中心,腹腔内有 等器官。 8.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三个阶段。 9.仙人掌的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10.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和 两种。 11.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菌,病菌主要以 越夏和越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济阂值: 2.侵染循环: 3.世代重叠: 4.食物链和食物网:

5.多胚生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苹果轮纹病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为( )。 A.抱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厚垣孢子 2.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 )。 A.植物幼嫩部位 B.自然孔口 C.植物根部 D.微伤口 3.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4.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 )。 A.营养体为丝状体 B.具有细胞结构 C.以产生抱子的方式繁殖 D.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 5.属于病毒病的是( )。 A.黄瓜霜霉病 B.番茄早疫病 C.辣椒白绢病 D.黄瓜花叶病 6.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抱子在水中的游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7.描述苹果轮纹病的是( )。 A.树干及枝条上产生溃疡型病斑 B.树体负载量过高是发病的关键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名词解释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名词解释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名词解释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 一、名词解释1.颉颃作用:是指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2.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一般将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3.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在同一寄主上完成真菌的生活史,为单主寄生。需要在不同科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4.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侵染过程的为单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对寄主有多个侵染过程的为多循环病害。 5.(病虫害的)短期预报:以天为单位,预测3—10天病害或虫害的情况。如依据田间菌量积累情况、短期天气预报及病原物的侵染特点等预测病害情况; 从害虫前一个虫期预测后一个虫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 6.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色、温度、湿度及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 7.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环节,称为食物链,但一个单纯的食物链是不存在的,通常是许多彼

此交错联系的食物链结合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8. 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器官成熟并能繁殖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9. 初侵染和再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对植物最初的侵染,称为初侵染。再侵染则是由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再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或健康植株。 10.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11. 群集性: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现象称群集性。 12. 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植保措施。 13.非传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14. 生理年龄抗性: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15. 世代重叠:是指同一时期内,出现前代和后代混合发生,代界不明显的现象。 16.天敌昆虫:以其他昆虫为食料的昆虫叫天敌昆虫。 17.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那个关键性种群密度或作物受损害的程度。 18.交叉保护:是指病毒的弱毒株系可以保护植株免受同一病毒

《农业植物病害防治》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河南农业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农业植物病害防治》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写出下列病原物的拉丁学名或英文缩写(每小题1分,共5分) 1.稻纹枯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2.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3.玉米瘤黑粉病菌Ustilago maydis 4.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 5.黄瓜花叶病毒CMV 二将下列病原物的拉丁学名或英文缩写译为中文(每小题1分,共5分) 1. 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 小麦白粉病菌 2.Bipolaris maydis 玉米小斑病菌 3.Ceratocystis fimbriata 甘薯黑斑病菌 4.Venturia pirina 梨黑星病菌 5. MRDV 玉米粗缩病毒 三比较下列植物病害的症状(每小题6分,共18分)(写在答题纸上) 1.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2.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 3.苹果炭疽病和轮纹病 四、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 小麦“三锈”分别是指:条锈病、叶锈病和杆锈病。 2. 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入途径主要是伤口和水孔。 3. 玉米丝黑穗病属系统侵染,瘤黑粉病属局部侵染。 4. 甘薯安全贮藏的最适温度应控制在10-14℃。 5. 我省棉花苗期根部病害的主要种类是红腐、立枯和炭疽病。 6.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最适温度应控制在:44-46℃。

7. 我省造成苹果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和霉心病。五选择题:(每小题分别给出A、B、C、D四个答案,请你选择一个正确的, 并在其前面的字母上打‘√’,每题1分,共10分) 1.防治水稻纹枯病那一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A 多菌灵 B 井冈菌素 C 三唑酮 D 百菌清 2. 小麦赤霉病菌的侵入途径是: A 皮孔 B 花器 C 伤口 D 气孔 3. 防治棉苗根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是: A 种子处理 B 轮作和中耕 C 抗病品种 D 田间卫生 4. 玉米粗缩病的传毒介体是: A 蚜虫 B 灰飞虱 C 叶蝉 D 禾谷多黏菌 5.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适宜气候条件是: A 高温高湿B高温干旱 C 低温干旱 D 低温高湿 6. 花生茎腐病病原菌的侵入途径主要是: A 直接侵入 B 气孔 C 伤口 D 皮孔 7.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 A 气传病害 B 种传病害 C 土传病害 D 人为传播病害 8. 枣疯病的病原是: A 细菌 B 植原体 C 病毒 D 真菌 9. 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因素 B 树势强弱 C 品种抗性 D 施肥多少 10. 番茄蕨叶病的病原物是: A TMV B PVY C CMV D BYDV 六简答题(1,2,3题任选两题,4,5题必做,共27分) 1.试述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条件?(5分) 2.如何区别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6分) 3.怎样防治烟草病毒病?(6分)

《园林植物识别技术》期末试卷含答案

《园林植物识别技术》期末试卷 一、单选(15个,每题1分,共15分) 1. 细胞壁的主要作用是() A. 运输 B. 保护和支持 C. 分泌 D. 传递 2.桔子的果是属于() A. 柑果 B. 浆果 C. 裂果 D. 闭果 3. 初生壁是() A. 相邻两细胞之间的细胞壁层; B. 细胞生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细胞壁层; C. 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的细胞壁层 D. 不能确定 4.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A. 胚根、胚芽、子叶、胚乳 B. 胚根、胚轴、子叶、胚乳 C. 胚根、胚轴、胚芽 D. 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5.在被子植物体内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 A. 导管 B. 筛胞 C. 管胞 D. 筛管 6. 花托下陷,但不与子房愈合,花的其他部分则位于花托上端内侧周围,称() A. 子房上位(下位花) B. 子房上位(周位花) C. 子房下位(周位花) D. 子房下位(上位花) 7. 桃的果实食用的主要部位是() A. 外果皮 B. 中果皮 C. 内果皮 D. 肉质花托 8. 果实成熟后沿背腹二条缝线开裂的叫() A. 角果 B. 蒴果 C. 荚果 D. 瘦果 9. 两性花无花柄、着生在伸长的花轴上称() A. 穗状花序 B. 隐头花序 C.柔荑花序 D. 头状花序 10. 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A. 大豆 B. 蚕豆 C. 花生 D. 蓖麻 11.被子植物的芽有多种类型,按它们在枝上的位置分成() A. 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B. 活动芽与体眠芽 C. 顶芽和腋芽

D. 鳞芽和裸芽 12.豆角的胎座式是()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特立中央胎座 13. 八角茴香的果实是() A. 单果 B. 复果 C. 聚合果 D 聚花果 14.不定芽是指___________() A. 由根、茎、叶和胚轴产生的芽 B. 有根、茎的节间和叶产生的芽 C. 由老根、茎的节间、胚轴产生的芽 D.有固定生长位置的芽 15.土豆是变态的() A. 侧根 B. 主根 C. 不定根 D. 地下茎 二、多选(5个,每题2分,共10分) 1、园林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净化空气的功能 B. 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C. 调节气候 D. 吸收和分解环境中的有机废物、农药和其他废物 E. 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娱乐环境 F. 植物是人们日常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2、根据菌丝在菌根中存在的部位可以分为() A、支柱根 B、呼吸根 C、外生菌根 D、内生菌根 3、芽按发育方向分() A、叶芽 B、定芽 C、混合芽 D、裸芽 4、双子叶植物由()组成 A、叶片 B、叶柄 C、托叶 D 、支柱 5、花由()几个部分组成 A、花柄 B、花托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 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病原: 2、转主寄主: 3、孤雌生殖: 4、羽化: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 (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 (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 (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 (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 (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 (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 (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 (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 (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 (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 (1)、膜翅目;(2)、鞘翅目; (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 (1)、蝗虫;(2)、甲虫; (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 (1)、防黑尾叶蝉;(2)、药防; (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 (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 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4、昆虫的头有眼、口器和附节。() 5、苍蝇的口器是咀吸式口器。() 四、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 1、世界上的昆虫已达——万种以上,共分为33个目。其中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大的数量最多的三个目是————、———、—————。 2、植物生病以后所表现出的病态,叫———。一般病害的症状包括————和————两个方面。 3、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三个虫态。 4、植物的病害,按病原性质分为————和—————两大类。 5、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所具备的条件是要有————、————、————。 五、简述、绘图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绘出真菌的营养体菌丝的形态图。 2、蝶与蛾有何区别? 六、问答题(16分) 1、试述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并举例说明。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考试A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是, 。, 。

湖南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湖南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甲申请限价房,并估计自己能分得一套新房,便向某家具公司定购了一套新式家具。然而,在公布的分房名单中,并没有甲。甲定购家具的行为是( )。 A.无效行为,因为甲的意思表示并不真实 B.可撤销行为,因为甲的行为存在重大误解 C.无效行为,因为甲的行为显失公平 D.有效行为,因为行为动机的错误并不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正确答案:D 解析:构成有效民事行为的要件是: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甲的行为符合有效民事行为的要件,属于有效的民事行为。故本题答案选D。知识模块:常识判断 2.孙某丈夫外出做买卖五年未归,也没有任何音讯,孙某欲改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孙某丈夫视为死亡,孙某可以直接改嫁 B.孙某丈夫不论是生还是死,孙某均可以改嫁 C.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后,孙某可以改嫁 D.孙某丈夫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孙某可以改嫁 正确答案:D 解析:宣告死亡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自然人为死亡人的制度。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具有相同法律后果。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本题中,孙某丈夫外出做买卖五年未归,也没有任何音讯,因此孙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且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孙某可以改嫁。故本题答案为D。知识模块:常识判断 3.依据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委托书授权不明的民事责任,正确的选项是( )。 A.由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C.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期终考试试卷(A卷)

适用专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病原物的被动传播方式有、雨水或灌溉水、昆虫等介体和人为。 2.海棠锈病是转主寄生病害,它的转主寄主是。 3.环境温度对昆虫而言,适宜温区的下限叫做温度,上限称为发育终点温度。 4.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门。 5.列当一般寄生在植物的部位。 6.我国植保工作的总方针是。 7.枝干害虫小蠹属于昆虫纲目。 8.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坏死、畸形、萎蔫和腐烂。 9.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是、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 10.植物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有、伤口侵入和直接侵入。 11.黄刺蛾属于目昆虫。 12.红蜘蛛一般以危害叶片。 13.马蜂的蛹类型属于。 14.双翅目昆虫具有对翅。 15.天牛属于目昆虫。

二、判断是非(每小题1分,共20分)。 ()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当病虫害大发生时,化学防治可能是唯一的有效方法。() 4、甲基异柳磷主要用于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5、蔬菜在收获前若发现虫害,可选用乐果进行防治。() 6.根结线虫病用40%克线磷1000倍液均匀地喷洒在受病植株上,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7.植物感染一种病毒的弱株系后,就可保护植物避免同一病毒强株系的侵染的现象称为带毒现象。() 8.垂直抗病性的优点是抗性强,抗性不易丧失。() 9.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10.桃缩叶病早春桃芽膨大期和展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11.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寄生范围往往较宽。() 12.植物病毒和植原体均为专性寄生的。() 13.蚱蝉的变态类型是完全变态。() 14.白蚁的繁殖蚁有长翅,短翅和无翅不同类型这称为昆虫性二型。() 15.一般认为多种农药混合使用可扩大防治对象。() 16.真菌所引起的叶斑病在叶斑周围有“晕圈”。() 17.植原体有细胞壁,能够人工培养。() 18.植物病原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能够人工培养。() 19.植物病原细菌在田间通常由“气流”传播。() 20.桃缩叶病的病原为病毒。()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 及答案(试卷号:2092)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 解释、筒答题、论述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 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传染性病害表述正确的是()。 A.传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症B.传染性病害有明显发病中心C.传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D.传染性病害发病与环境条件关 系十分密切2.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 A.植物幼嫩部位B.自然孔口C.植物根部D.微伤口3.关于多循 环病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循环病害为系统性病害,潜育期长B.多循环病害多为局部病害,潜育期短C.多循环病害为系统性病害,潜育期短D.多循环病害为局部 病害,潜育期长4.下列可以减轻兰花炭疽病的发生的措施是()。 A.通风良好B.高湿热闷C.密植D.花盆积水5.下列方法可用于区 别青枯病和枯萎病的是()。 A.剖开植株茎部,看维管束是否变为褐色B.闻病部是否有腐臭味C.观察叶片病斑形状D.挤压茎部,看是否有白色菌脓渗出6.昆虫的呼 吸()。

A.靠肺来进行B.靠空气的扩散和通风C.靠口器D.靠马氏管来进 行7.枯叶蝶停息时,双翅竖立,形似树叶,这种保护性适应叫()。 A.拟态B.保护色C.警戒色D.假死8.下列属于鞘翅目的害虫为()。 A.蝗虫B.蝽象c.蟋蟀D.甲虫9.黄刺蛾是果树上的主要害虫, 其食性为()。 A.单食性B.寡食性C.多食性D.腐食性10.抗蚜威是一种()。 A.拟除虫菊酯杀虫剂B.有机磷杀虫剂C.广谱杀虫剂D.专性杀蚜 剂1L辛硫磷分解很快,是因为()。 A.被土壤胶体吸附B.对酸敏感C.对光不稳定D.无内吸作用 12.以幼虫蛀食果树枝条和树干,严重时会造成整枝或全株枯死的是()。 A.梨小食心虫B.蚧壳虫C.黄刺蛾D.星天牛13.黄守瓜主要为害()。 A.粮食作物B.甜菜C.甘蔗D.各种瓜类14.豌豆象属于()。 A.单食性昆虫B.寡食性昆虫C.多食性昆虫D.腐食性昆虫15.昆 虫的排泄器官主要是()。 A.前肠B.马氏管C.背血窦D.微气管16.在下列情况下苹果腐烂 病发病较轻的是()。 A.良好的营养条件B.施肥量不足C.有伤口D.树体负载量大 17.可以减轻兰花炭疽病发生的措施是()。 A.通风良好B.高湿热闷C.密植D.花盆积水18.真菌的有性孢子 是()。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题) 1、以下关于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的叙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B.使用飞券抵抗拱顶的侧推力 C.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D.使用帆拱解决了在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造成的形式上的承接过渡问题 【答案】 D 2、“少就是多”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口号,最先由谁提出?( ) A.勒·柯布西耶 B.格罗皮乌斯 C.尼迈耶 D.密斯·凡·德·罗 【答案】 D 3、山西应县辽代佛宫寺释迦木塔经过多次地震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塔身构造采用了哪些手法?( ) A.平面分心槽

B.平面金厢斗底槽 C.副阶周匝 D.左右间缠柱造 【答案】 C 4、关于室内坐具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椅型中人的大腿与躯干构成角度不同 B.设计坐具不考虑使用者改变坐姿的情况 C.坐具边缘应做圆滑处理 D.坐具的靠背应根据人的脊椎曲线设计 【答案】 C 5、“古希腊建筑的柱子相对粗壮,中国传统建筑的柱子相对细长”这句话,不能作为下列哪一项陈述的示例?() A.不能仅从形式本身来判别怎样的比例才能产生美的效果 B.古希腊崇尚人体美,中国传统是儒家思想主导 C.应当各自有合乎材料特性的比例关系 D.良好的比例一定要正确反映事物内部的逻辑性 【答案】 B 6、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法国马赛公寓在住宅形式上属于()。 A.内廊式

B.内廊跃层式 C.外廊式 D.外廊跃层式 【答案】 B 7、我国目前常用的标志色彩中,红、橙、黄、绿分别作为:( ) A.防火色、注意色、警戒色、通行色 B.防火色、醒目色、注意色、安全色 C.防火色、警戒色、醒目色、安全色 D.警戒色、防火色、醒目色、安全色 【答案】 C 8、以下防空地下室的类别及抗力等级的描述中哪项不全面?( ) A.甲类人防地下室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B.乙类人防地下室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C.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常5级、常6级 D.防核武器的抗力级别为核4级、核4B级、核6级和核6B级 【答案】 B 9、景观设计中,关于绿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卷(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考试卷 适用班级:园林与绿化工程0101班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15%) 1、变态 2、补充营养 3、世代重叠 4、生活年史 5、休眠与滞育 6、植物病害 7、病症 8、致死中量 9、侵染循环 二、填空(30%) 1、昆虫的触角由、、三部分组成。触角的类型是识别昆虫的重要依据,蜜蜂的触角为状,蝶类的触角为状,金龟甲的触角为状。 2、昆虫的足由、、、、和六部分组成。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昆虫的足特化成各种类型,其中,蝗虫的后足为,螳螂的前足为,蝼蛄的前足为。 3、昆虫的翅按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天牛的前翅为,蛾的前后翅均为,蓟马的前后翅均为,蝽的前翅为,寄蝇的后翅特化为。 4、昆虫的口器由、、、和舌五部分组成。蝉、蝽的口器为式口器;蛾、蝶类幼虫的口器为式口器。 5、植物病原真菌的属于真菌门,真菌门可分为、、、和五个亚门,紫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亚门,白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亚门。 6、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主要有、、、等。 7、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原有、、、等。 8、农药制剂的名称由、和三部分组成。 9、生物防治包括(任选五项)、、、、和等措施。 10、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和等几个问题。 11、确定昆虫针插部位的原则是既能使虫体平衡又不破坏分类特征,因此,半翅目昆虫的针插

三、判断改错题(12%) 1、1、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大超过爪片到达膜区,而缘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小不到过膜区。 2、鳞翅目蛾蝶类成虫前后翅上的鳞片是一种昆虫的体壁衍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突起。 3、鳞翅目的多足型幼虫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有趾钩而鳞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无趾钩。 4、大多数寄生物都有致病作用,且寄生性强的生物一般致病性也强。 5、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这一时期称为发病期。 6、蛀干害虫大多为次期性害虫。 7、金龟甲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为地下害虫,在防治上我们可以利用趋光性设臵黑光灯诱杀成虫。 8、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松纵坑切梢小蠹。 9、冬季低温冻伤根茎是银杏茎腐病发生的诱因。 10、日本松干蚧的一龄寄生若虫的虫体迅速增大,从而显露于树皮缝外,因而这一时期称为“显露期”。 11、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剂应有病害发生后马上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2、如果一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我们应该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坚持长期单一使用这种农药,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 四、选择题(20%) (一)、单项选择题 1、樱花根癌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2、竹丛枝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3、大多数昆虫对()特别敏感。 A、550~650nm紫外线; B、330~400nm红外线; C、330~400nm紫外线; D、550~650nm红外线。 4、利用害虫的性外激素诱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趋光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趋温性。 5、阔叶树毛毡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

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题) 1、()的工资标准不以金额表示。 A.一岗一薪工资制 B.薪点工资制 C.一岗多薪工资制 D.提成工资制 【答案】 B 2、尽量使员工在不同工序或设备上轮流操作,了解其工作任务与总目标的关系,这种做法属于()。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丰富化 C.工作满负荷 D.工作环境的优化 【答案】 B 3、在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绝大多数是因()引起的。 A.被考评者 B.直接主管

C.直接下属 D.考评者 【答案】 D 4、在费用和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对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效率较高的员工招募方式是( )。 A.面试 B.笔试 C.调查 D.档案 【答案】 B 5、提取KPI的程序包括:①分析工作产出;②审核指标和标准;③修改和完善;④设定考评标准;⑤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指标。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⑤② B.①⑤②③④ C.①④②⑤③ D.①⑤④②③ 【答案】 D 6、()是流程型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A.流程团队 B.流程成员 C.部门 D.企业 【答案】 A 7、成熟期企业不适宜采取的营销策略是()。 A.市场改良 B.市场营销组合改良 C.产品改良 D.增强销售渠道功效 【答案】 D 8、“假如现在让你做公司的财务总监,你会怎么做”,这类面试问题属于()。 A.背景性问题 B.情境性问题 C.思维性问题 D.经验性问题 【答案】 B 9、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B.满足员工自身要求 C.体现成年人的认知规律 D.结合现代系统理论 【答案】 C 10、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 A.10万元 B.50万元 C.100万元 D.200万元 【答案】 D 11、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是() A.多维立体组织 B.模拟分权组织 C.流程型组织 D.网络型组织 【答案】 A 12、现代培训按其性质分为:①知识培训;②技能培训;③观念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