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五下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五下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第三单元汉字王国

单元导读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文化,记录着中国人的发展历程。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汉字的创造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在她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有着无数的动人故事和许多未解之谜。走进汉字王国,尽情遨游,感受汉字的魅力。

汉字真有趣,谜语、故事、谐音、形声字……,一个个妙趣横生。汉字展示了美感,包蕴着智慧,我们爱汉字。走进汉字的王国,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缤纷世界。我们要学汉字,规范使用汉字,让汉字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教材分析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

: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

活动建议:

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

展猜字谜活动。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

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

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

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了解字

谜、谐音的特

点,查找相关

的故事,体会

汉字的有趣;

初步把握形

声字中声符、

形符的特点

和作用;学习

搜集资料的

基本方法。

1课时

阅读材料:

《字谜七则》提供的字

谜是一些范例,有三种形式:

文字谜、画谜、故事谜。

《门内添“活”字》是

一个关于汉字的历史故事,

聪明的杨修由曹操写在花园

门上的“活”字即猜想是嫌

园门太宽大了。

《有意思的谐音》展示

的是几则歇后语。

《“枇杷”和“琵琶”》告诉我们汉语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有趣的形声字》以几个形声字为例,介绍了形声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形符和声符的意义、功用。

我爱你,汉字

活动建议: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

绕汉字的历史、汉字书法或

其他感兴趣的汉字内容,开

展简单的研究。

2.调查学校、社会用字

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

学的作文本、街头招牌、书

籍报刊。

了解汉

字字体的演

变过程,学习

欣赏汉字书

法艺术,培养

对祖国语言

文字的自豪

感;增强规范

用字的意识,

努力为纯洁

祖国的语言

文字做些力

所能及的事;

策划并开展

简单的小组

活动,学写活

动计划和简

单的研究性

报告。

1课时阅读材料:

《汉字字体的演变》用

表格的形式,以“日、月、

车、马”四个字为例展现了

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的发现》主要

介绍了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

文的故事。

《书法欣赏》给出了三

个帖本:南朝智永的楷书、

唐代怀素的草书、明代文征

明的行草,展示了汉字之美。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的必要性》表明了制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民族

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关于“李”姓的历史

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

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

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活动分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分为“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丰富有趣的汉字文化。

2.了解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增强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重点难点

1.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

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

作的探究意识。

2.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

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

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

热爱之情。

教师:多媒体课

件、挂图、各种关于汉

字的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汉字真有趣

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学习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3.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查找相关的故事,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4.了解什么是形声字,初步把握形声字中声符、形符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

1.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查找相关的故事,体会汉字的有趣。

2.初步把握形声字中声符、形符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板书汉字,引导学生了解汉字。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习作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同学们对汉字有多少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学习内容。

过渡: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和书上的介绍,只是对汉字的初步认识,你们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吗?好,让我们共同遨游在汉字王国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板书:遨游汉字王国)

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阅读“活动建议”,明确活动内容。

(1)指名读“活动建议”,说一说要求。

明确: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通过其他活动,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

(2)点拨:围绕“汉字真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2.汇报交流,老师指导。

明确:①自由组成小组。②讨论活动内容。③制订活动计划。④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⑤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

3.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明确:讨论时要做好分工: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专人拟定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注意计划的完整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展示一份活动计划范例。

“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年×月×日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搜集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人员分工:组长:××搜集资料:××

编辑:××抄写:××插图:××

×月×日

4.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四、阅读材料,感受趣味

1.出示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思考:这五份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为什么说汉字是有趣的?

(2)除了书中所提到的五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3)阅读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学生按学习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汉字字谜小组】

过渡: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1)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的《字谜七则》,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教师公布答案。

明确:①日②坐③也④口⑤休⑥斗⑦默

总结: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①~④是文字谜,这四个字谜的特点是谜面像一首小诗,形象地描述了某一汉字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谜面所体现的形和意来猜测谜底;⑤⑥是画谜;⑦是故事谜。

(2)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更多的字谜。

拓展:大家肯定也搜集了许多字谜,哪一组能展示出来,让大家再来猜一猜呢?

【汉字故事小组】

(1)指名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门内添“活”字》这则传说故事。

(2)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明确:这是一个关于汉字的传说故事。杨修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由曹操写在花园门上的“活”字即猜想是嫌园门太宽大了(门+活=阔),真不愧是东汉解谜猜字第一人。

(3)教师拓展,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搜集的汉字故事。

示例:

一人一口

曾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饼,曹操便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放于台上。杨修看到后,竟拿出来与众人分着吃了。曹操问他为何如此,杨修回答说:“把‘合’字拆开,就是‘人’‘一’‘口’三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一人一口酥’嘛。”

【有意思的谐音小组】

(1)介绍歇后语的相关知识。

明确: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语言。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课件出示教材中给出的五个歇后语,请学生读一读。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明确: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五组是谐音歇后语,

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3)教师给出几句谐音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指名学生说出后半部分。

一根灯草点灯——石头蛋腌咸菜——

四两棉花——关公打喷嚏——明确:无二心(芯)一言(盐)难尽(进)谈(弹)不上自我吹嘘(须)(4)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更多的谐音歇后语,进一步了解歇后语的相关知识。

(5)引导学生读一读教材上的《“枇杷”和“琵琶”》这则谐音笑话,了解谐音笑话的特点。

明确:这是因音同而产生的笑话。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6)请学生讲述自己搜集的谐音笑话。

示例:有个外国人到中国来,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魏茂。一天,他到一家公司面试,面试官问他:“你姓什么?”他回答说:“我姓魏。”“魏什么?”面试官接着又问。他一听就诧异了,只好反问道:“为什么?难道我姓魏也要说为什么吗?”

【有趣的形声字小组】

(1)同桌互相说一说“星”“凤”“蜀”“祭”是怎样造出来的,然后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

(2)学生自主发言,介绍有趣的汉字现象。

总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同学们在课下要注意积累,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

五、畅谈收获,总结拓展

1.指名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2.布置课后活动:把自己搜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然后出一期板报。

第二课时

我爱你,汉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2.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3.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在活动中,学会制订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教学重点

1.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2.学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的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板书:我爱你,汉字)

二、小组探究,制订计划

1.阅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1)课件出示“活动建议”,学生阅读。

◎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汉字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

(2)讨论:在“我爱你,汉字”这一板块中,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3)根据各自的活动内容,组成若干个活动小组,以便开展专题活动。

2.小组内制订活动计划。

(1)根据前面学习中对活动方案的理解,小组内探究、制订本次活动计划。

(2)小组内选出代表,汇报自己的活动计划。其他小组予以补充。

(3)各小组修改完善自己的活动计划。

举例:

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活动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整体阅读,深入了解

1.出示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思考:这五份材料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请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

预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举出汉字演变的例子,体会汉字演变的规律。

明确: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甲骨文是商周时代的文字,是最早的汉字,具有早期汉字的特点:图画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金文又叫铜器铭文,盛行于西周。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篆书有大篆与小篆之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字体。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楷书又名真书,产生于魏晋,盛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它的特点是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

汉字演变的规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形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预设: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明确: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

(3)关于《书法欣赏》。

预设: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说一说各自的特点,老师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明确:《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南朝梁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帖本:南朝智永的楷书、唐代怀素的草书、明代文征明的行草。《千字文》的帖本还有唐代欧阳询的行书、唐代颜真卿的楷书、北宋米芾的小楷等。

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了解作品的师承、流派、风格,还要通过作品去感受书法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赏析书法作品既要对作品进行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等;又要细微地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首先是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体现作者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其气势,捕捉其神采。

(4)关于《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明确:本文节选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草案)〉

的说明》,表明了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5)关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预设:引导学生分析《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构成、搜集资料的方法等,进而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明确:本文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份研究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资料整理”部分。研究者从多个方面搜集关于“李”姓的信息,有“李”姓的来源、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的现状,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

研究报告的写法: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①标题。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标题下是署名。②前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简要地说明下列内容: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③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哪些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④结果。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主要包括对资料的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四、展示交流,汇报成果

过渡:同学们,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感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吧!

1.分组交流,共享资料。

2.全班汇报展示。

示例:

社会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20.01.12—2020.01.22

调查地点:城市的大街小巷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不规范使用的情况,增强大家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促进汉字健康发展。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用到汉字。可以说,汉字与我们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没有了汉字,不能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尊重汉字的现象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不仅有损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而且会影响汉字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社会用字调查活动。

我们走进大街小巷,真的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比如,一个卖粉摊的招牌上写着“有罗丝粉卖”。这里有两个错别字,“罗丝”正确的写法是“螺蛳”。超市的货架上,“电饭锅”竟然被写成了“电饮锅”。像这样的用错字及不规范用字的情况还有很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由于读音相同而用错。比如把“进”写成了“近”,把“珍惜粮食”写成了“珍稀粮食”。出错率最高的是“的”“地”“得”这三个字,应用“的”写成“地”,该用“得”写成“的”。

2.由于字形相近而写错。比如把“席”写成了“度”,把“期望”写成了“欺望”。我们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就有同学把“虚心使人进步”写成了“虑心使人进步”。

3.由于粗心而多笔少画。比如在“武”字的斜钩上多写一撇,在“具”字的里面少写一横,像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不胜枚举。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我们才发现,用错写错汉字的现象是如此严重。所以我们提议,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每一个汉字。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人人有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净化汉字做出最大的努力。

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总结:同学们,在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认真制订活动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手抄报,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六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17 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 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 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二、初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板书:健康可爱 五、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快速读2---16自然段讨论: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2、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六、课堂小结 我们初步认识了鲁迅笔下的闰土,下节课我们再从具体的事件中去更深入地认识闰土。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健康可爱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人教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18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

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三、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全册教材总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培养自己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浯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类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特点。 四、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五、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六、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 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本册课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学会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15.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用力地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现在,请大家谈一谈你对夏天的印象或感受。(自由交流) 2.(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重点指导写好“蕾”“缝”“藓”“谚”四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学生自由讨论,指名说) 2.快速浏览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时期?(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找出文中至少两处你认为比较关键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四、布置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内容 师: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教师相机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二、研读文本,感受生长 (一)(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结合这个句子,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夏天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 1.师:谁能说一说,夏天里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第2自然段交流提示。 1.这些生物在夏天生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指名说,教师适时指导) 小结:生物在夏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你从哪句话、哪个词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学生自由发言) (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用“昨天……今天……明天……”说一句话吗? 3.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写作文时,我们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 4.指名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生长的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四)第3自然段交流提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0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作者:米兰花香

第五单元 13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墩、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欺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内容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让学生说出其名字和最显著的特征。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2.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嘎(gǎ)、腮(sāi)、欺负(fu)、脚腕(wàn)。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鞭、扳、腕、疤、喉、咙”,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的主人公分别是谁?各选自哪部作品?作者又是谁? (1)《摔跤》的主人公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选自《小兵张嘎》,作者是徐光耀。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3)《两茎灯草》的主人公是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四、小组探究。 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趣的段落,分小组进行表演。在表演前先分组朗读,熟悉课文。选部分学生作为演员,剩余的学生作为导演。导演说戏,演员演戏,老师评戏。分别指出生动之处、不足之处,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学习。(指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对人物评价和对人物言行的感受。 举例说说课文中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和对人物言行的感受。(让学生充分发言) (1)人物的评价,如小嘎子很机灵,祥子很健壮,严监生很吝啬…… (2)人物言行的感受,如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在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了严监生的吝啬…… 2.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3.《摔跤》中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的句子有哪些?分别是哪种描写方法? (1)语言、动作描写:“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表达效果:体现出小胖墩儿的胸有成竹。 (2)心理描写: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表达效果:“沉不住气”表现出小嘎子对长时间不能取胜的不耐烦,这种急躁的心理预示着他的失败。 4.《他是一棵挺脱的树》中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2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第1页的插图。 2、学校:第2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第2页上面的四幅,第3页下面的四幅。 三、工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1页上部和下部的一组插图。 (1)请同学们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于什么;(椭圆形的图中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在主持少儿节目。长方形的图中是一位小学生,左手拿着无绳电话,右手翻开语文课本,正在一边收听节目,一边向电台主持人打热线电话,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启发?(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左图是两位同学正在用电脑打字,右图是两位同学在聚精会神地收看电视讲座)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收听厂·播节日、利用电脑、收看电视) 4、指导观察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甲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从圆形图上的麦克风、投影仪可以看出老师站在讲台前;同学们桌上的文具摆放整齐,书本还没有打开,可以看出老师正在给学生作课前谈话;同学们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可以想象老师的谈话很精彩,已经把同学们带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2)一节一节的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实录-非常好

习作例文与习作 活动分析:本次习作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与《小站》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中心意思进行。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则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围绕一个汉字来写,既可以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写作对象虽然只是一个汉字,但中心非常明确。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安排材料的方法,先写出写作提纲,再围绕着确定的材料开始写作。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 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 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呆看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优秀表格教案

课题名称:驿路梨花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又在阶段目标中明确第二学段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文章的大意,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驿路梨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修身正己”。单元学习重点是学习略读,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通过记叙发生在哀牢山路边一所小茅屋的故事,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歌颂了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初一下期的学生对略读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对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我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本课我准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积累词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学习写作技巧,揭示文章主题。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 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3.体会文章描写的朴实民风,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4. 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略读, 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教法、学法分析 合作探究读书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一首诗,说一说这首 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首诗最后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 倾听 设置情 境,激发 兴趣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 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 感受这份人间真情。 单元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 教材元教学之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 分析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 、“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 展开的。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 “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 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25 个生字,会写42 个字,正确读写41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单元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 2. 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目标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难点 认识25 个生字,会写42 个字,正确读写41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打开和学生交流的窗口,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友情和亲情。 单元17、《可贵的沉默》 3 课时《语文园地五》 2 课时课时18、《她是我的朋友》 2 课时

安排19、《七颗钻石》 20、《妈妈的账单》3 课时 1 课时《口语交际. 习作五》 3 课时 课题17、《可贵的沉默》主备人杨霞 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 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 。 2. 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 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2.本单元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都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夏天里的成长》写的是万物在夏天里都在长,文章最后点明了“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盼》写的是小姑娘蕾蕾得到了一件新雨衣,于是天天盼望下雨。有一次放学后下雨了,可妈妈有不让蕾蕾出去,她只能干着急。第二天,蕾蕾终于穿上了雨衣。 (2)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是选取了绿蔓、竹林、高粱、稻秧、甘蔗等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水、瀑布、河、铁轨等没有生命的物质长的情况来写的,这些事例真实地体现了中心。《盼》一文,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作者选取了等下雨、找借口出去、想

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听懂了 什么? 2.谁听懂了?(只要求举手,不要求回答)没听懂没关系, 老师给你们时间自己读懂,但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 办呢? (圈出来,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学会查字典、问同 学、问老师……) 3.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要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读完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做好引导和必要的 点拨,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 学生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汇报结束 后,对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进 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5.同桌的同学互相听读全文,检查字音并正音。 6.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组织学生 在学习小组内把记住的字和学习小伙伴交流,并展开竞 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生字最多。 7.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及时引导学 生扩词、造句,并理解字词的意思。【出示课件2:词语 解释】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 田。 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8.重点指导写好“藓”“蔗”“谚”“瀑”五个字,掌 握“蔗”字的笔顺。【出示课件3:“蔗”字田字格课 让学生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学习字词,既 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 能力,又可以为学习课 文扫除障碍。 通过读课文找出 文章的中心句,为下 一节课突破本课的难 点(文章是怎样围绕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4课《老人与海(节选)》word教案

老人与海 海明威 授课时间:9月21—28日第4周星期一2、7节星期三2、6、8节 授课班级:中职1、2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通过课堂交流,回忆文中印象深刻的情节,练习说话,指导学生精读名著经典片段,进一步推进学生深层次阅读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形成争论。 2、感受老人“硬汉”形象,感受老人的魅力。 2、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欣赏电视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成果。 2、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与探究结合 课前准备:读通《老人与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故事导入主题 1、《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孤独年迈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终于在第5天钓上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经过两昼夜的殊死捕斗,筋疲力尽的圣地亚哥最终降服了这条前所未见的大鱼,并把它绑在了小船的侧舷上。夜色降临,遍体鳞伤的圣地亚哥满怀喜悦地返航,却没料到,看似平静的海面上,一大群饿疯了的鲨鱼正循着血腥味尾随而来,老人费全身力气,筋疲力尽的把鲨鱼杀死,把死鲨鱼栓在小船后面,拖回来享受果实。展示了进取者与自然搏斗和人的不屈性格,胜利者的喜悦。然而,老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五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品】 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 作者笔下的人物” 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个“ 交流平台” 和“ 初试身手” ,两篇习作例文及一次习作。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分别侧重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刷子李》则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突出他技艺的高超。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 3 课时 《刷子李》 2 课时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1 课时

习作例文 1 课时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2 课时 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这三个人物形象, 每一个片段,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三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学生曾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小嘎子、严监生、祥子 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1 .课前可组织学生回顾阅读过的比较精彩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或者自己写过 的比较满意的写人的文章。如有条件,也可布置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或 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片。 2 .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因此,本文的教学宜采用如下步骤:回顾交流,即畅谈自己读过的写人文章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或交流有关读写经验,或提出有关写人的种种困惑;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 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中,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开展课外读写实践。 3 .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组织学生充分阅读,细细品味,可以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全班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二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借助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 【知识与技能】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月光启蒙》教案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一、交流预习,以学定教 1、师:课前,大家都已预习了课文,那你能说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那些内容? 预设: 生1:我在预习时,主要做了三项工作:1我圈出了本文的一类字,划出了二类字。2通过查字典知道了本课生字的读音和意思。3把课文读了5遍,并写下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师:预习得很详细。谁也这样细致地学习了课文,请举手。看来,大家的预习很充分。那我可要考考大家咯! 2检查预习 1.认读难读字词。 出示:篱笆时辰混沌豁然开朗莲花落 指名读。强调轻声。 学生解释“莲花落”与“豁然开朗”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相机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3.质疑问难,梳理问题。 师:读了课文,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预设: 课文是来写母亲的,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 芳香的音韵?……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不识字,为什

么说她是我的启蒙老师?

……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读书品味,对话心灵 (一)品味民谣美 1. 那个夏夜里,留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2.自主读书1~5段,边读边画出想像画面,同时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句子,简单写写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秩序,1号2号……依次交流,互相评析补充,各自做好记录,轮流做代表发言。) (1)交流句子,相机出示重点句,理解难点词,体悟“芳香的音韵”及“长歌谣”的含义,感悟作者用词的新鲜与生动,初步认识通感这种修辞方法。 师:那个美妙的夏夜,留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预设:柔和的月光下,母亲搂着我,轻轻地吟唱歌谣。 师:多么美得画面。你听,母亲在唱什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大家都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凉风习习的夏夜,似水的月光里,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唱那动听的歌谣,会是什么感受? 预设:幸福美妙 师:作者是怎么描写自己的感受的呢?快速浏览1——5段,找到答案。(第四小节)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新人教版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小站》 本组围绕“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这一主题,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这是本书教材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课例,课例以习作例文来学习作者确立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两篇课文,接触了确立中心后,围绕中心来选择事例表现中心的写法,这次习作例文又安排了两篇文章来强化该写法,学习时要在读文中感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抓住训练要点,提高习作能力。 自读理清文章条理,交流探讨写法,设计系列习作实践活动,把相关的习作教学内容融合进习作实践中。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什么是中心”,以及“如何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围绕中心把内容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习作,乐于与人交流作品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围绕中心把内容写具体。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习作纸。 1课时 一、学习第一篇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 1.默读课文,根据课文旁边的阅读注释找出文章的脉络,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 2.讨论,这篇文章想表达的中心是什么?(爸爸擅长订计划,且执行计划一丝不苟。)文章选用的哪些事例最能表现这个中心?

(1)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种类多,品种全。) (2)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执行计划严格) (3)爸爸给“我”订计划。 3.从作者写这个爱订计划的爸爸中,你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围绕中心刻画人物,挑选典型事例写具体,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默读第二篇习作例文《小站》 1.注意从课题入手抓住中心词“小”。 2.根据课文批注帮助理清课文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小站很小。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讲小站设备简陋,站上工作人员惊心布置。按方位顺序进行详细描写,虽然小,但是精致。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春意。 3.找出文章的中心。哪些事例作为重点来表达中心的? 4.交流学习成果。 5.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小站虽小,但设计精致,给人温暖。)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 三、总结 这两篇习作例文都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然后把最能表现中心的事例写详细,写具体。这种方法对我们的写作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在写作中学习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四、布置作业 课后预习本单元习作,准备搜集和选择材料来进行一次写作。 习作例文???? ?? ???? 爸爸的计划?????给家人订计划(多)执行计划(严格)给“我”订计划(具体)小站?????位置偏僻、设备简陋(小)设计精致、服务周到(温暖)围绕中心选材 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再看作者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达出来,结合课文批注讨论交流,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法和目标,重点突出,对学生不理解的部分适当点拨,教学效果比较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23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情感的变化。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的15个会写字,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识字和理解。“金碧辉煌”这个词可结合文中句子以及相关图片来理解;注意区分同音字“臂”“壁”“璧”的不同用法。本课生字的书写,注意形近字的区分,“境”与“镜”的区别,“陵”与“凌”的区别。 2、阅读理解。 本课讲的是中华民族曾经的一段历史,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后的景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困难,但是通过语言文字,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中呈现了两幅画面,“不可估量”呈现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美丽的景观;“化为灰烬”展现的是圆明园被毁后的惨景。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想象两幅画面呈现的不同意境、不同的感情,这样就找到阅读文章的切入点了。 3、表达运用。 学会准确地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用词的准确,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句子。能用相似的表达来说一说看到名胜古迹时自己的感受,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读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 (2)初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九周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般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 (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了解自我阅读课文的习惯、方法。同时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 (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读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 乳白色执行滑坡控制侨胞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教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1)猜猜这个“缘”是什么意思? (2)“缘份”:是啊,今天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也真一种“缘份呐”! (3)你想到了我们文章的一个词语

【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一个教育重点。特别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的能力的培养在本课堂教学开始更为突出。】 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1)学生读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 (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请他掌声) (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 (5)再指名读 【读通语句是本次教学中教师紧抓的又一个重点。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通过扎实的训练,学生在朗读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到位。】 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此处教师还注意了让学生说话的准确性。】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了。 【因为感动而激动,因为激动而感动。所以教师在这里让学生从内心先行涌起自豪的情愫,为下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8.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读 (2)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9.师生交流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词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并默写课文。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比,感受作者所处时代不同,性格、经历不同,审美情趣和处世态度也有所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所处时代不同,性格、经历不同,审美情趣和处世态度也有所不同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梅花的资料。教师准备演示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赏析,导入课文。 同学们知道梅花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梅花!

(学生们交流整理的有关梅花的资料。) 同学们说得很对,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高贵的品质。请看! (教师课件展示梅花配诗图片,师生一起赏析。) 二、出示课题,讲解词牌。 赏析结束后,课件出示课题《卜算子·咏梅》,简单讲解词牌名。 三、借助工具书,读懂“梅”之意。 1.以前我们一堂课一般是学习一首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卜算子·咏梅》,大家有没有信心? 2.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大意。 3.教师启发学生说出两首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 四、整体感知,找出“梅”之异。 1.同学们真了不起,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想一想,究竟毛泽东和陆游两位诗人笔下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笔下的梅花分别有哪些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抓住理解,如陆游词中的“寂寞”“独自愁”“香如故”,毛泽东词中的“俏”“笑”等。)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板书:孤独、悲观、孤

芳自赏,顽强、大度、默默无闻等词语。学生在说出这些特点时,教师应让他们联系具体词句来谈。) 第二课时 五、知人论世,了解“梅”之魂。 1.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读和思,看出了这两位诗人笔下的梅花的不同点,非常不简单。古人说“诗言志”,如果我们能了解诗人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两首词的,那么就更能明白词的真正寓意。 (大屏幕出示背景资料)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因坚决主张抗金,受到投降派打击,也得不到皇帝信任,他陷于孤立,感到悲凉、寂寞,所以作词。 毛泽东写这首词时,可以说是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国内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外美帝鼓吹反华,苏联背信弃义。这时党内很多人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毛主席写此词鼓励全党。 2.学生齐读后,教师点拨。作者仅仅是在写梅花吗?他们分别是要告诉读者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明白了陆游其实是在写自己的落寞、凄凉和坚贞不屈。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诵陆游绝命诗《示儿》。 对于毛泽东写此词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回答:①是鼓励全党同志不要害怕,要像梅花一样坚强无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