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标准[详]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详]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详]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平台课程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48

学分:3

制订人:完成时间: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非机械类各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工程制图》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非机械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工程制图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层次,也可作为专业群其它专业的核心课或选修课。本课程是基于非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所需的制图能力和读图能力分析,以实际生产中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有关课程、标准和规等知识进行制图和识图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1.专业能力

(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具备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具备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能力

(5)具备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

(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容与建议学时

表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情景

六、课程教学设计

表2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设计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绘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信工程制图》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必修的专业优质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纸就能够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统计出工程量及编制工程概预算。只有绘制出准确的通信工程图纸,才能对通信工程施工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通信制图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制图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置》。通过学习,学生应达绘制工程制图的要求。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通信工程制图》根据“实验化教学、工学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订单班学生数周的顶岗学习,有针对性的完成与通信工程制图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知识,了解实际应用软件中的关键知识在课程中的定位,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要求。强调以“以本专业够用”为度,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适当增加移动通信领域中新技术的介绍与讲解。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

南京邮电大学工程制图实验报告示例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制图基础及计算机绘图 学生姓名:某某某 班级学号: B14020XXX 指导教师: XXX 指导单位:理学院 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实验一平面图形的设计 班级B140209 学号姓名 第周星期第节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打开、关闭和保存图形文件和熟悉MDT2004DX的界面。熟悉MDT2004DX环境及 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2. 学会部分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掌握工具栏的调用方法。 3. 学会视窗的显示控制和图层的建立,学会注写文字。 二、实验内容 按图示尺寸完成横置A4图一张,尺寸标注不作要求。横置A4图纸幅面尺寸、图框、标题栏按教材第1章相关内容绘制。 注意:在标题栏的绘图后面填写姓名和学号信息!!! 三、实验步骤 (结合屏幕截图,详细描述作图主要步骤) 1 启动Mechanical Desktop

选择“开始→所有程序→Autodesk→Mechanical Desktop 2004 DX→Mechanical Desktop 2004 DX”。 2 创建新图形文件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部件文件”执行New命令,在选择样板对话框中选择Gb_a3.dwt,如图1所示。 图1 3 绘制420*297的矩形框。 选择菜单“设计→直线”,使用Line命令按下述操作。 结果如图2所示: 4 绘制图框。

选择菜单“修改—偏移”,使用偏移命令按下述操作完成。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5 去除图框四角多余部分。 选择菜单“修改—圆角”,按下述操作完成。 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6 创建表格框 选择菜单“修改—偏移”,使用偏移命令按下面步骤进行。结果如图5所示。

工程制图标准

中港一航局五公司 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 (试行) 技术开发处 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1、执行的制图标准 1.0.1《JTJ 206-96 港口工程制图标准》; 1.0.2《GB/T 50103-2001 总图制图标准》; 1.0.3《GB/T 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0.4《GB/T 50104-2001 建筑制图标准》; 1.0.4《GB/T 50106-2001 給水排水制图标准》; 1.0.5《GB/T 50114-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2、使用范围 上述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港口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设计图和竣工图;原有工程的总平面实测图,原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实测图;通用设计图和标准设计图。 3、目的 执行统一的计算机制图标准,可以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便于统一编辑和管理,实现建筑结构和各专业制图标准化和现代化。 4、制图规则 4.1图纸幅面 制图一般采用基本幅面:图框B×L尺寸(mm)为:A0(841×1189),A1(594×841),A2(420×594),A3(297×420),A4(210×297)。 4.2标题栏和会签栏 ⑴标题栏放在图纸的右下角,标题栏长180mm,宽56mm;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参见标准图框。

⑵需要会签的设计图纸,应加会签栏。会签栏长60mm,宽22mm,其位臵放在标题栏的左侧,多个会签栏由上至下或由右至左排列;会签栏格式和内容参见标准图框。 4.3字体 ⑴设计图纸中的汉字、数字、字母的字体高度号数(mm)分别为: 2.5、 3.5、5、7、10、14、20;汉字字高不得小于3.5mm,数字、字母的字体高度不得小于2.5mm。所有文字字体的宽度等于字体高度的2/3,字体颜色为白色。 ⑵设计图纸中一般性文字和说明选用长仿宋体,字体高度为5mm;数字和尺寸标注采用阿拉伯Arial字样;字母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视图名称采用宋体;特别强调的强制要求采用黑体。 4.4比例 ⑴比例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或者分别标注在视图名称的右侧,比例的字高比图名的字高小一号或二号。 ⑵地理位臵、总体规划布臵图比例:1:2000,1:5000,1:10000,1:25000,1:50000。 ⑶总平面图、竖向布臵图、综合管线图比例:1:500,1:1000,1:2000。 ⑷场地断面图比例:1:100,1:200,1:500,1:1000。 ⑸结构断面图比例:1:20,1:50,1:100,1:200。 ⑹详图比例:2:1,1:1,1:2,1:5,1:10,1:20。 ⑺对于长条形结构,必要时,允许同一视图中的铅垂方向和水平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制图A》实验报告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制图A》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级:自动18班 姓名: 学号: 上机时间:2018.11.3 上机地点:一号实验楼238号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utoCAD基本概念 2、学习AutoCAD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一)几何图形绘制 I、实验要求: 1. 启动AutoCAD,熟悉工作界面。 2. 根据所注尺寸1∶1绘制图1-1所示图形。 图1-1 几何图形 II、实验方法: 1.首先打开AutoCAD2007进入到工作界面,选用矩形命令设置为六边形,然后画图如图所示 2. 选用矩形命令设置长宽制出矩形,并选中对象设置其线宽,绘制定位线并且进行平移和设置线型和线宽,再进行旋转,剪切。最后得到如图所示 3. 选用圆形命令设置半径先绘出两个半径不一的同心圆,随后选用椭圆命令画一个椭圆使其长轴的两个顶点与两个同心圆相接,再使用镜像命令以圆的直径为镜像线画出其他椭圆 4. 首先使用画圆命令,在页面中心画出一个大圆,再使用画圆命令,画出两个中圆内切于大圆,再次使用画圆命令,画出两个直径略小的小圆,最后使用删除指令,删除不必要的线段,使用图案填充添加拾取点涂上颜色,一个太极图片就出来了 三、实验总结和心得 1.通过这堂AutoCAD的上机,我第一次用电脑独立的完成绘图,能够绘制一些基本的图形,掌握了如何绘制出一些符合要求的图形,学会运用了cad的一些绘图命令,感叹cad功能强大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作为大学生的基本基础绘图技能 2.我基本掌握到了CAD的基础操作,没有了对之前CAD的陌生感。

实验二基本实体三视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追踪画简单三视图 二、实验内容 绘制三视图 一.实验要求: 1 .熟悉并掌握用AutoCAD二维交互功能绘制三视图 2.正确使用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追踪 3.熟悉使用图层操作 二.实验方法 (1)用“图形单位”对话框确定绘图单位(使用缺省值)。 (2)用“LIMITS”(图限)命令选A4图幅(长297mm,宽210 mm)。 (3)打开正交、栅格及栅格捕捉。 (4)建图层、设线型、线宽及颜色。 粗实线黑色实线(CONTINUOUS) 0.5 mm 虚线黑色虚线(JIS_02_1.0) 0.55 mm (5)先画正视图,用直线绘制图形的基准线,再绘制图形;在绘制俯视图,用直 线绘制基准线,再用粗实线根据主视图绘制完成俯视图;绘制左视图,根据主视 图和俯视图,绘制一条135度的辅助线,在根据主视图用直线绘制基准线,然后 利用辅助线,根据俯视图绘制完成左试图。运用剪切,删除等修改图形,最终绘 制成习题2.1的图案 图2-1 绘制三视图 画简单的三视图(不注尺寸),如图2-1所示。注意利用“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追踪”使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三、实验总结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图型界限的含义,掌握了绘图编辑的基本操作和重要操作,同时也掌握了使用正交绘图、动态输入命令和设置光标捕捉、栅格、对象捕捉、极轴追踪的方法,熟悉了对象特性包括线型、线宽、颜色等的设置。

室内工程制图 电子教案—03 投影基础知识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室内 工程制 图 年级 1 班级 室内BZ21001 时间 2011年月 日 课题第三章投影基础知识第15-18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投影的概念和投影法分类,建立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明确概念。 2.. 理解投影的基本性质。 3.掌握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4.了解工程中常用的图示方法。 5.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 重 点 投影的概念和投影法分类、投影的基本性质、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 难 点 工程中常用的图示方法,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 教学 用具 多媒体+绘图室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1 投影法 §1-1 投影法基本知识 一、概述 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会出现影子。投影的方法就是从这一自然现象抽象出来,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投影法就是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根据投影法得到的图形称为投影,得到投影的面称为投影面。 投影三个要素:投射线、投影面、物体。 常用的投影法有两大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投影法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 中心投影法的投射线自一点S发出,物体投影的大 小取决于S到投影面的距离d和物体相对于投影面的距离L,当d一定时,物体离光源S越近,投影越大。 中心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⑴立体感强——在建筑设计领域通常用中心投影法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 ⑵度量性差——投影的大小随着物体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思考: 1 在中心投影下,投影能否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 2 当物体沿投影面的法线方向移动时,其投影大小变不变? 3 中心投影能否满足绘制工程图样的要求? 1.2 平行投影法 如果把中心投影法的投影中心移至无穷远处,则各投影线成为相互平行的直线,这种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或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正投影法斜投影法 投影方向S垂直于投影面H 斜投影法投影方向S倾斜于投影面H 平行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1)斜投影法: 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 若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则为斜投影。斜投影在工程上用的比较少,常用于绘制机械零件的立体图,也成轴测图。其特点是直观性强,但作图比较麻烦,也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在jz工程的图样中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图样。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绘图与CAD课程标准 —、课程概况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信工程制图》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必修的专业优质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纸就能够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统计出工程量及编制工程概预算。只有绘制出准确的通信工程图纸,才能对通信工程施工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通信工程 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通信制图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制 图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置》。通过学习,学生应达绘制工程制图的要求。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通信工程制图》根据“实验化教学、工学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订单班学生数周的顶岗学习,有针对性的完成与通信工程制图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知识,了解实际应用软件中的关键知识在课程中的定位,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 要求。强调以“以本专业够用”为度,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适当增加移动通信领域中新技术的介绍与讲解。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生直接参与项目任务的形式一一行动导向,来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不是以往那种理论加上机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教、

工程制图与实习实验报告模板.docx

工程制图与CAD 实习报告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 0801 学号: 姓名:李天宇 指导老师:张平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 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2011 年3月10日 学院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 一、实验题目: AutoCAD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AutoCAD基本概念 2、学习AutoCAD2008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主要步骤及结果: 1、几何图形绘制 (1)启动AutoCAD 用下拉菜单“格式”→“单位”或命令行输入:UNITS↙,查看和设置绘图单位、精度(建议使用缺省值)及角度(建议使用缺省值)。

(2)设置图幅(选A3图幅)。 (3)用绘图工具栏的直线命令绘制,绘图时确定点的方式:用鼠标导向“直接距离”方式画各水平、垂直线(打开极轴);用“相对坐标”方式画斜线。 (4)将绘制的图形存盘,在后面标注尺寸时使用。 2、图框设置与绘制 (1)用“图形单位”对话框确定绘图单位(建议使用缺省值)。 (2)用“LIMITS”(图限)命令选A3图幅(长420 mm,宽297 mm)。 (3)打开正交、栅格及栅格捕捉。 (4)建图层、设线型、线宽及颜色。 粗实线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 0.7 mm 细实线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 0.35 mm 点画线红色点画线(CENTER) 0.35 mm 虚线蓝色虚线(HIDDENX2) 0.35 mm 尺寸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 0.35 mm (5)用绘图工具栏的直线命令图标按钮绘制边框,在粗实线层上画图框线,在细实线层上画图幅线。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对CAD绘图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 CAD中基本绘图操作 以下书写实验的有关格式,仅作参考:

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参考

《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工程图样是准确表达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技术要求的图形总称。同文字、数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工程技术思想的基本工具。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企业施工员、质检员和造价员等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基础课。学好本课程的内容将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是做好本专业工作的坚实保障。因此,我系将其作为土建专业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藉此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开工程领域知识的大门,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负责精神,从而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后继专业课程(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学习需要。它是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技术+人文。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因而,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依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能力

本位模式,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因此,课程理念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关于专业 经过深入建筑企业调研,主要以建筑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工作过程中对施工图识图绘图知识的要求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岗位基础技能培养为目标,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和造价岗位的工作过程,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或职能,提炼行动领域,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遵循课程横向设计原则,以建筑工程基本形体及组合体实训、建筑绘图、建筑识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为主题单元载体设置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 (二)关于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本着确立能力本位教育的思路,本标准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三)关于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强调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使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与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深度融合,通过创建校内“课堂和工作地点一体化”的学习训练工作区和校外“顶岗就业一体”的实习场地,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基本比例为6:4,来满足本课程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多元交叉教学模式。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全集

1.①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③三视图: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投射到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而得到的三个视图。 ④重影点:如果空间有两点位于某投影面的同一垂直线上,那么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在一起,将它们称为重影点。 ⑤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而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⑥相贯线:两立体相交而产生交线称为相贯线。 ⑦组合体:由若干基本体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⑧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它们的形状、表面相对位置以及组合方式等,便可产生对组合体的完整概念,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⑨定形尺寸:用于确定个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大小的尺寸称定形尺寸。 ⑩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称定位尺寸。 ?轴测图:形体的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将形体向某个投影面投射得到的单面投影。 ?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OX、OY、OZ上的线段与坐标轴O1X1、O1Y1、O1Z1上对应线段的长度比分别称为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基本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射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剖视图: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在适当的部位假想剖开部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装配图:表示一部分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2.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细实线: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螺纹的牙底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细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细点画线:轴线、对称线、中心线、齿轮的节圆。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 3尺寸的组成:一般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数字等四个要素组成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平台课程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48 学分:3 制订人:完成时间: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非机械类各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工程制图》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非机械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工程制图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层次,也可作为专业群内其它专业的核心课或选修课。本课程是基于非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所需的制图能力和读图能力分析,以实际生产中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有关课程、标准和规范等知识进行制图和识图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1.专业能力 (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具备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具备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能力 (5)具备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 (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表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情景

机电工程制图教案

机电传动控制 教案

机电传动控制教学进程 周次课 次 章节计划学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1§1.2§1.3§2.1 §2.3§2.4 §3.1§3.2 §3.3 §3.4§3.5§3.6 §5.1§5.2§5.3§5.4 §5.4§5.5§5.7§5.8 §6.1§6.2§6.3 §6.4 §6.5 §6.7§7.1§7.2 §7.3 §7.4§7.5 §7.6 电动机原理习题讨论课 §8.1 §8.1 §8.2 实验课继电器接触器控 制实验 习题讨论课:§8.3 §8.4 §9.1 §9.2 实验课:可编程序控制器 认识实验 §9.3 §9.3 实验课:可编程序控制器 编程练习 §10.1 §10.2 §10.3§10.5 §10.6 实验课:晶闸管特性及触 发原理 §11.1 §11.2 §11.3 §11.4 §12.1 §13.1 §13.2 §13.3 §13.4 实验课 题讨论课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辅导 讲授 讲授 讲授 指导 辅导 讲授 讲授 指导 讲授 指导 讲授 讲授 指导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指导 辅导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机电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机电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 机电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机电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机电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 学时数:80 学分:4 课程类型:B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能识读一般建筑的建筑施工图,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以后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识图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制图的方法,能识读一般建筑施工图包括构造详图。 2、课程设计 2.1 设计理念 本门课程是以“练”为主体的课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制图训练过程中。本课程以训练学生制图与识图技能为目标,能过4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最终获得建筑制图与识图的能力。 2.2 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是依照制图员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开发学习情景,在教学内容上依照学生认知规律,有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设计教学情景。 3、课程目标 3.1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读图用图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绘制图纸技能,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2 具体目标 3.2.1 知识目标: 1、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员、绘图员及工程设计领域中的绘图员岗位操作; 2、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4、掌握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画法; 5、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标准图的内容及标准要求; 6、掌握识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7、掌握按照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建筑图样的方法与技能; 8、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与技能。 3.2.2 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阅读理解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2、具有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3、具有按照施工图绘制标准进行工程图样校正的能力; 4、具有按照建筑工程图样正确组织按图施工的能力; 5、具有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坚实专业识图制图基础能力。 3.2.3 素质目标: 1、能初步学会适应建筑行业的环境。 2、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4、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工程制图实验报告(1)

第一次工程制图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0.10.11 2010.10.18 2010.10.25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实验名称:AutoCAD 二维绘图技能训练 实验目的:熟悉 AutoCAD 的绘图环境设置方法及绘图辅助功能使用技巧,掌握常用 二维绘图及编辑命令,达到能绘制二维工程图样的目的。实验过程:共上机操作 3 次,实践的内容有: 1、学习图纸界限、图层的设置,图线特性选择; 2、学习各种坐标输入方式,捕捉,夹点编辑; 3、掌握二维绘图及编辑命令; 1、图样分析: 根据分析,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求画俯视图,此图由一个长方体切割而得,中间再镂空一个小圆柱体并且中间为空心求只有一半,而且其的具有一定的厚度,然后小圆柱体中间偏后面同样被镂空一个小圆柱体,同样也只有半圆,如此我们便能得到大致的轮廓。根据大小,我们应该选择A3或者

A4的纸,图层设置应该包括粗实线,虚线中心线这三种。根据相应的大小及分析,得到我们想要的俯视图。 2、绘制过程: ①limits命令设置图纸界限为A3 幅面;然后 先点击文件新建一个再点击打开建立一个公制类型的无样板打开。 ②激活图层特性管理器,新建粗实线层、中心线层、虚线层其中粗实线宽设为0.3毫米、中心线选用加载的CENTER,且颜色设为黄色,虚线层用dashed线性且为红色。 ③将粗实线层置为当前层,用多段线命令画出图样的主视图的大致轮廓,后面再用圆命令将两个小圆出来,再利用剪接命令得到圆弧最后得到主视图; ④在主视图的右侧再利用多段线命令画出左视图,长与俯视图的宽一致,宽则与主视图的高一致。 将中心线层置为当前层,画时先打开对像捕捉,再捕取主视图的上下两边中点,做出中心线,且可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作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 建议课时:96+1W 学分:8 三、先修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后续课程:《顶岗实习》《电气施工》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表达能力、识读并绘制完整的零件图样及简单装配图的能力,电气图识图能力,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绘制零件图识别零件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简单形体、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以达到绘制零件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的规定、机件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以达到识读零件图的能力。 2、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电气制图的各种绘图工具、修改工具等,使学生能够熟练绘制电气图的各种图形元件,能够完成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布置图等的绘制。 六、能力要求 1、绘制零件图、识别零件图的能力 学生在180分钟内,结合所学的制图基本知识完成一张零件图的绘制。 学生在60分钟内,结合所学的制图基本知识完成一张零件图的识读。 2、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 学生在180分钟内,完成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图、电气接线图、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七、教学内容

实训项目(1W): 1.箱体零件图的绘制 14学时 2.电机端盖三视图的绘制 14学时 八、教学要求 1.本课程实用性强,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2.采用机房上机操作,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完成相应教学。 3.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绘图的规范性,符合机械制图和电气制图的标准。 4.教学过程采用任务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当次课堂的任务,作为成绩测评依据。 九、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作品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提交一份作品。学期末将各作品考核成绩进行平均,计为考核成绩。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考核成绩占80%。其中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包含出勤(30%),作业(30%),职业素养(主要考核学生的纪律意识、6S意识、团队协作及沟通协调能力等,占40%)。 十、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企业、行业评价等方式对课程标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 1.对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进行评价,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2.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评价,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课程教师教学风范、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是否能够胜任课程教学。 4.对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进行评价,是否能够充分满足教学要求。 5.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否使学生达到岗位能力要求。 十一、教学组织 1.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授课计划,合理设计、现场安排、演练等教学,突出学生过程控制系统原理的理解和设计能力培养。 2.根据反馈的各种教学信息,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十二、说明 本课程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要求,在本标准基础上作内容和课时分配的调整。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72学时)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学时/学分:72/4.5 课程类型:B类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市政 工程、建筑学 课程所属系部:经济管理学院 批准日期:2019年9月 一、制定依据与课程定位 (一)制定依据 本课程标准是依据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作为从事工程设计及CAD应用和开 发的基础课程,意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后续课程有《建筑识图与构造》、《AutoCAD设计基础》等。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有关硬件配置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图形生成与输 出的基本原理,学会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 《工程制图》是三年制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手工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责的工作态度。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仪器,按照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来画图,投影正确、 图线分明,尺寸完整,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2、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弄懂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注意画图和看图相结合,物体与图样相结合,要尽量多接触机器和机械 零部件,增加感性认识,要多看、多画、多想,注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 思能力。 4、掌握基本理论及对三维立体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能阅读工程图样; 5、能熟练地应用绘图仪器、CAD绘图技术、徒手三种方法绘制工程图样。

工程制图与CAD实习实验报告模板.doc

工程制图与CAD 实习报告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0801 学号:2008010719 姓名:李天宇 指导老师:张平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 指导教师实验时间:2011 年3月10日 学院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 一、实验题目: AutoCAD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AutoCAD基本概念 2、学习AutoCAD2008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主要步骤及结果: 1、几何图形绘制 (1)启动AutoCAD 用下拉菜单“格式”→“单位”或命令行输入:UNITS↙,查看和设置绘图单位、精度(建议使用缺省值)及角度(建议使用缺省值)。 (2)设置图幅(选A3图幅)。 (3)用绘图工具栏的直线命令绘制,绘图时确定点的方式:用鼠标导向“直接距离”方式画各水平、垂直线(打开极轴);用“相对坐标”方式画斜线。 (4)将绘制的图形存盘,在后面标注尺寸时使用。

2、图框设置与绘制 (1)用“图形单位”对话框确定绘图单位(建议使用缺省值)。 (2)用“LIMITS”(图限)命令选A3图幅(长420 mm,宽297 mm)。(3)打开正交、栅格及栅格捕捉。 (4)建图层、设线型、线宽及颜色。 粗实线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0.7 mm 细实线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0.35 mm

点画线红色点画线(CENTER)0.35 mm 虚线蓝色虚线(HIDDENX2)0.35 mm 尺寸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0.35 mm (5)用绘图工具栏的直线命令图标按钮绘制边框,在粗实线层上画图框线,在细实线层上画图幅线。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CAD绘图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CAD中基本绘图操作

电子教案《通信工程制图(杜文龙)》教学资源任务10教学设计

任务十 《图纸输出》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第16单元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学年第学期) 单元名称:图纸输出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XXX学院教务处制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进度设计

1.任务介绍及分析(5m) 小王在绘制完淮信院光缆接入线路工程图纸后,下一步需要委派施工单位实施该项工程,小王输要将自己的设计图纸打印出来交给施工单位,并将其DWG 文件转换成PDF文件格式。效果如下图所示。 2.知识讲解(45m) (1)图块的设置方法 ①图块的作用 进行图块的操作,有如下作用。 建立图形库,避免重复工作 节省磁盘的存储空间 便于图形修改。当某个图块修改后,可以为图块增添属性 可以为图块增添属性。 在绘图过程中,要插入的图块来自当前绘制的图形之内,这种图块为“内部图块”。“内部图块”可用Wblock命令保存到磁盘上,这种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于计算机磁盘上,可以插入到其他图形文件中的图块为“外部图块”。一个已经保存在磁盘的图形文件也可以当成“外部图块”,用插入命令插入到当前图形中。 ②图块的特性 图块是图形中的多个实体组合成的一个整体,图形实体分布在不同的图层上,具有不同的线型和颜色等特征。 ?“随层”特性 系统自动建立该层来放置块,块的特性与块定义时一致。 ?“随块”特性

块在插入前没有任何层,颜色、线型、线宽设置被视为白色连续线。 ?“0”层块具有浮动特性 “0”层创建块,并用“随层”设置特性,则该块无论插入那一层,其特性都采用当前插入层的设置。 ?关闭或冻结选定层上的块 当非“0”层块在某一层插入时,插入块仍处于创建该块的层中(“0”层块除外),因此不管它的特性怎样随插入层或绘图环境变化,当关闭该插入层时,图块仍会显示出来,只有将建立该块的层关闭或将插入层冻结,图块才不在显示。 ③创建块 要创建一个新的图块,首先要用“绘图”和“修改”功能绘制出组成图块的所有图形对象,然后再创建块。 调用创建块命令的方法如下: 菜单栏:调用“绘图”/ “块”/“创建”菜单命令 面板:单击“块”面板中的“创建”按钮 命令行:在命令行输入BLOCK(内部块)或WBLOCK(外部块)并回车创建块(BLOCK),创建块时必须确定块名、块的组成对象和在插入时要使用的插入基点。 ④插入已定义好的块 插入块(INSERT),可在当前视图中插入已定义好的块,还可以改变所插入块的比例和旋转角度。 ⑤存储块(WBLOCK) 写块(WBLOCK),可将块、对象选择集或整个图形写入一个图形文件中。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介绍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2)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面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中介机构、工程造价主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土建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和工程造价核算与咨询、工程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编制等建筑工程的岗位群工作,具备建筑行业诚实信用的职业素养,工程造价

领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2)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程造价能力的培养中起到基础作用。只有掌握了对图纸的识读能力才可能在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进行具体的工程量的计算。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1)、《房屋建筑基础》。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 二、课程目标 (一) 能力目标 1.能读懂建筑结构施工图纸,对工程各构件进行分解、计算; 2.能够掌握各个图集上对各个构件在不同情况下的构造要求; 3.能计算构件中的每根钢筋。 (二)知识目标 掌握03G101-1、04G101-4、06G101-6等图集中柱、梁、剪力墙、现浇板、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桩基承台、楼梯等结构构件的钢筋识读知识。 (三) 态度目标 1.应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思维; 2.具备自省和总结能力,能够举一反三; 3.有对未来要用到的多达100多种建筑图集进行自学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想 1.设计说明 本课程设计基于工程造价工程流程的基础知识而设计,只有掌握识读基本图纸这个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达到后面的计算能力。课程以工程实体自下而上进行分解剖析其中的钢筋内容,先基础后柱、梁、墙、板、楼梯等直到将整个结构的钢筋形成骨架进行教学。 2.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以几大结构施工图集为教学内容,逐一铺展开来。柱、梁、墙、板、楼梯、基础等各设计成一个学习单元进行教学。 3. 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讲授与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思维。 (1)讲授与讨论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入讲授各个图集,并注意板书与互动,通过讲授、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案例教学法 以一套结构图纸为案例,通过深入的讲解剖析其各个构件的钢筋布置及计算方法,最终达到学习目的。 (3)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课程教学中,老师会以一套结构图纸为分析内容,要求学生针对图纸进行钢筋的计算,最后汇总钢筋。该方法穿插进行在每次教学的课后作业和课前回顾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计算能力。(二)课时分配(课时不对)

工程制图-实验报告书格式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专业班级:14电子信息工程(1)学生学号: 1415101041 学生姓名:滕超 所属院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臧娴 20 14 ——20 15 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 实验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 (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 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或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 实验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

实验项目名称:平面图形综合练习一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A104 实验日期: 2015-3-31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AutoCAD 基本环境及设置。 2、熟悉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3、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4、掌握图层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5、掌握文字注写与尺寸标注的方法。 6、综合应用对象捕捉等辅助功能。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计算机一台。 2、AutoCAD2012 中文版操作环境。 三、实验原理 1、制图基本标准和教材第一章知识。 2、圆CIRCLE、直线LINE 等绘图命令的用法。 3、修剪TRIM、偏移OFFSET、删除ERASE、阵列ARRAY 和修改特性等编辑命 令的用法。 4、线型LINESTYLE 和线宽等图形特性的设置和修改方法。 5、文字注写方法。 6、尺寸标注方法。 四、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