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016

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016
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016

能源管理与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前言 (1)

二、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3200 (1)

1概述: (1)

2技术要求 (1)

1、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

3、系统组网方案 (5)

4、 -3200预付费售电管理软件 (8)

4、电能管理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10)

5、电能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 (11)

二、能耗监测系统 -5000 (12)

1系统概述 (12)

2系统设计原则 (13)

3主要设计依据与规范 (14)

4系统结构 (15)

5应用软件 (17)

一、前言

伴随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智能配电与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越来收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与喜爱。**经过多年的实践经历总结与积累,立足于用户为酒店、大型商务体、办公楼等提供配电安全与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使用电更加安全、更加有效便捷、更加节能。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本项目设计预付费管理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系统。预付费系统配套预付费电表用于售电管理,能源管理平台对园区水电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预付费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能源管理系统支持CS、BS架构,支持第三方系统数据接入。

以下为系统的初步展示可供参考,为使用户得到最佳的系统解决方案,具体方案需根据本项目的实际需求另行设计定制。

二、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1概述:

本项目中针对酒店和商业广场的商业用户设计一套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本系统主是针本对商户用电的性质,实现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为保证商户用电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应采用一户一表的方案,针对本项目为商业用户配置**终端预付费电能计量表计

DTSY1352-NKC、DDSY1352-NKC来独立计量每个商业用户的用电量。通讯管理机通过RS-485总线采集所有终端电能计量仪表的数据。通讯管理机将数据通过由光纤组成的专用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形成物业管理方需要的图形、文字等形式的文件,以此实现整个广场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

2技术要求

本项目设计的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由**品牌三相预付费电能表DTSY1352-C、单相预付费电能表DDSY1352-C,通讯管理机、RS—485总线(局域网)/光纤环网、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及预付费充值系统组成。**品牌预付费仪表的产品特点有以下几条:

计量控制独立

电表内对应于各用户单元的计量单元独立,保证计量准确性:控制单元独立,保证控制可靠性。

通信管理分离

通过内嵌操作系统的通信管理机来实现对电表数据的信息采集,使信息采集分层实施,保证数据采

集的实时性。

符合预付费要求

电能预付费,可免去人工抄表、收费等繁琐工作,管理方便、轻松。

数据安全可靠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数据库,运行稳定、安全性高、扩展性强,非操作人员无法随意更改,保

证数据安全。

1、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⑴三相预付费电能计量仪表DTSY1352-NKC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功能

电气特性

机械特性

⑵单项预付费电能计量仪表DDSY1352-C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功能

电气特性

机械特性

⑶ 通讯管理机

通讯管理机采用ANE-Lx8。

1、32-bitARM9 RISC微处理器

2、128MB Flash ROM(其中约4MB可给用户编程使用)

3、2MB数据闪存

4、2个网口,速率10/100M自适应(输出接口)

5、8个软件选择的RS-232/422/485串口

6、2个USB 2.0端口,21个GPIO端口,1个音频输出端口

7、SD卡插槽可供64MB存储容量的扩展

8、具有故障转移机制,防止系统崩溃

9、内嵌RTC,蜂鸣器

10、内嵌Linux Kernel 2.6.29通讯平台

11、GNU GCC 交叉编译器

12、提供“-40~75℃”宽温产品,10℃~45℃工作温度

13、DC24V电源输入,低功耗

3、系统组网方案

整套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

预付费电表安装于商场楼层强电间内,在强电间内配置通讯管理机,物业管理财务中心设预付费售电管理系统,通过远程操作进行充值,降低了通过IC卡或射频卡充电的风险性。

设置的2台后台系统主机,一台用于预付费售电管理系统主机,另1台作为预付费管理系统查询终端。

系统的总体使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预付费售电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列表:

4、预付费售电管理软件

《预付费售电管理系统》是**公司最新研制的与DDSY-1352nk单相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及DTSY-1352nk三相电子书预付费电能表配套的售电管理系统。它是以售电管理软件和数据库软件为主,包括计算机,通讯管理机,打印机等设置在内的计算机系统。主要完成电能表参数设置,售电管理及用电管理工作,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能够有效的统计和管理数据,并对数据的安全性做了有效的保密措施。安装方便,是用电管理部门、商业广场和物业小区等管理部门,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解决收费难问题的理想产品。售电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界面如下图所示:

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主界面

客户区域管理

客户开户管理

客户电价管理

客户售电日报表

客户换表补电

售电信息查询

系统特点

(1). 界面友好,简洁,智能化程度高。

(2). 一户一表,便于管理。

(3). 系统安全性高。

软件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为正确地运行**预付费售电管理系统,将系统性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推荐以下配置:

(1)工作站配置:双核处理器2.8G或更快,2G内存,120GB以上的可用磁盘空间。最好能

有硬盘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2)配套工具:DDSY1352单相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或DTSY三相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

(3)LQ1600K打印机或其他打印机(票据打印机)。

(4)显示器分辨率: (根据显示器大小设定)。

软件环境:

工作站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 7 ,WINDOWS 2003,WINDOWS XP

推荐操作系统 WINDOWS XP

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2003

数据库系统:M无线射频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

系统功能模块:

登录管理:主要管理登录系统的操作,包括操作员管理,修改操作员密码,权限的管理等。

系统设置:系统相关参数维护管理。

客户管理:包括新表开户,换表补电,过户处理,注销客户信息等。

数据查询:各类明细报表,统计报表,通用查询等。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备份,数据库管理。

4、电能管理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数据采集:管理软件自动采集各用户的电能数据,并具备单点、单元、群采集

的功能;

●远程控制:可以使用管理软件远程控制欠费用户的电源,提高电费回收率。

●查询功能:单户查询:可随时查询任一户的耗能信息;

单层查询:可随时查询任一层全部用户的耗能信息;

全区查询:可随时查询整个办公区内所有用户的耗能信息;

●预付费功能:系统可实现收费通电,先购电,后用电;

●设定与更改功能:系统具有对各预付费电能表进行参数设定功能和用户信息修

改、设置等;

●打印功能:可以打印各用户月能源消耗费用报表和单户费用清单;

●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可提供各用户历史用电数据,

包括历次购电日期、购电量记录、每月用电记录等,在系统掉电时,历史记录的存储时间不小于12个月,并具备数据备份功能。恢复供电后,系统能自动对设备恢复供电;

●防作弊功能:系统可实现授权密码操作,防止非授权人操作;对所有操作人员

及操作自动记录,且不能删除更改。并设有运行日志,可以详细记录操作员的操作流程。

●可以查询以天为单位历史用电数据(周、月用电量),不受充值次数等因素影

响。

●能够满足对所有表具实时电量数据采集(并提供RS-485接口,MODBUS-RTU通

讯协议)。

●单表电量余额低值报警: a 设置功能;b报警通知以缴费通知单形式体现并可

以直接打印;c 预留手机短信通知功能。

5、电能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

系统配置设置功能

系统可提供用户信息配置接口,配置各独立核算单元的用户身份信息及对应的通信管理机号_串口号_表号。

系统可提供预付费参数的配置:如电价、报警电量\金额等

系统可提供用电控制参数的配置:如限定功率阈值

预付费充值管理功能

系统可通过远程预付费充值软件对每个独立核算的用电单元(单个房间或单独的计量回路:如照明\空调)进行充值

应能提供两种充值方式:电量充值和金额充值

充值电量\金额通过通信管理机下发至电表。

充值记录统计、查询功能

当一个正确的充值操作(充值电量\金额确保录入电表)产生后,应生成对应的正确的充值记录。

能够提供日、月、季等充值统计报表,以方便用户做充值历史查询(充值次数、日期、金额);并提供对应的校核记录以方便管理方进行财务比对。

所有的报表应能输出打印。

误充值冲正功能

若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的原因造成的误充值,系统应能提供冲正操作,并保证相应的充值记录的正确匹配。

退电功能

系统应能提供退电功能,方便管理方提供退电服务。

应能提供退电报表,方便财务统计及核查

通信状态报警及查询功能

系统应能实时监控通信管理机的连接状态及各电表的通信连接状态信息(通信管理机中定义电表的异常通信状态标识:0—正常;1异常),并提供异常提示告警,方便管理方及时掌握现场的状况及作出故障排查。以保证充值的一次成功率。

用电信息实时监控及查询功能

系统应能实时监控各用户的用电情况:包括剩余金额\电量、总用电量、当前功率等

所有电表月度使用电量能以月报格式汇总体现并查询,不受充值次数影响。

对于剩余金额不足或功率超限等异常情况可提供实时报警

可依据记录提供报表及打印输出

基础用电设置功能

系统应能提供基础用电设置及批量下发功能,方便每月进行基础电量的下发。

基础电量当月有效,不滚存。

可提供基础电量下发的记录查询

批量通断电控制功能

系统应能提供按楼栋、楼层、区域、房间的批量通断电控制操作

二、能耗监测系统

1系统概述

能耗管理系统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依据住建部【2008】114号文要求,针对国家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的需求,设计研发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实时采集建筑能耗数据,对采集的分类、分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汇总整合,以静态或动态图表方式将实时能耗数据展示出来,为建筑设备的运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参数,可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用能管理、节能改造和定制新的节能政策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服务。

该系统由管理层(内含监控主机和相应的辅助设备,并配有 -5000能耗管理系统软件)、用于区域组网的数据采集器箱及现场各配电回路的电能计量装置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器与电能计量装置间采用总线(屏蔽双绞线)进行组网

连接,数据采集器与监控主机间采用超五类线或依据现场情况采用光纤或无线形式进行组网连接。

2系统设计原则

本能耗监测平台是一套完整的能耗管理系统,它是完成对各能源消耗点的能耗数据的现场采集、自动上传、定时存储以及辅助分析的自动化系统。其测量,监视、分析功能通过计量采集装置、区域管理结构、能耗监测软件来实现。根据可靠性和高效率能耗管理的要求,本节能耗监测平台的设计需遵循下列原则:系统的实用性

能耗监测平台的组成和实现一定要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不能追求华而不实,这样势必造成投资过大,远超出实际需要。因此,在能够充分实现用户所需功能的情况下,系统的实用性是首先应遵循的第一设计原则。同时,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可学习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操作性,使具备电脑初级操作水平的管理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系统的安全性

能耗监测平台监管着包含水、电、气等能耗进行实时监测,任何一点的疏忽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这要求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及配件在性能安全可靠运转的同时,还应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并可在非理想环境下有效工作。系统的实时性

运行系统中的能耗数据时刻都处在变化中,超负荷,不平衡等因素将会对配电设备造成巨大的损害,然而这些因素的产生并不是预期的,所以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非常关键,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实时性监测,还应对一些必要的事件具有记录存储的功能。保证用户从开户到买电及对售电信息查询的实时性。

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本能耗监测平台是一项长期不间断运行的系统,肩负着监管整个建筑的各用能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具有一定的处理事件的功能,所以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本司的能耗管理系统有着数年的市场成功应用经验,各行业均拥有一定规模的客户群并具备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系统的可扩展性

系统的设计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如今后根据需要将工程扩建、改造、或者与其他系统的兼容、并入等,这要求系统的设计应预留多路与其他系统的通讯接口,

当追加变配电子站系统及与上级调度系统,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管理信息系统(MIS)、消防控制系统(FCS)等运行,可实现系统扩展。

系统的易维护性

能耗监测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应尽量做到简单易行。从计算机的配置到系统的配置,前端设备的配置都充分仔细地考虑了系统可靠性,并实施了相应的认证。我们在做到系统故障率最低的同时,也考虑到即使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发生问题时,保证数据的方便保存和快速恢复,并且保证紧急时能迅速地打开通道。整个系统的分层管理保证了网络中一旦出现故障,不会因为某部分设备的维护,而停止所有设备的正常运作。

3主要设计依据与规范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满足以下所列制造和试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GB 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能耗管理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能耗管理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

◆上海公共建筑用能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GJ08-2068-2012/J11542-2012)

◆GB/T 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信息技术互联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1988)

◆《电力系统设计实时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能量管理系统(EMS)应用软件功能及其实施基本条件》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

◆GB2421-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

◆GB/T13926.1-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GB/T13926.2-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第2部分:静电放电要求

◆GB/T13926.3-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第3部分:辐射电磁场要求

◆GB/T13926.4-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第3部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T15969.1-95 可编程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信息

◆GB/T15969.2-95 可编程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特性

◆GB/T15969.3-95 可编程控制器第3部分编程语言

◆GB/T15969.4-95 可编程控制器第4部分用户导则

◆GB 777-85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气动信号

◆GB 3369-89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直流电流信号

◆GB 3370-89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直流电压信号

4系统结构

本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进行设计,即站控管理层、网络通讯层和现场设备层,如图所示:

现场设备层

现场设备层主要是连接网络中远传电表等,用于将能耗数据采集并上传至通讯层,它是构建该能耗监测系统必要的基本组成元素。不仅肩负着采集数据的重任,同时也是执行后台控制命令的终端元件。

网络传输

网络传输主要是由通讯服务器、接口转换器件及总线网络等组成。该层是数据信息交换的桥梁,不同的接口转换器件提供了RS232、RS422、RS485、SPABUS 等及以太网等各种接口,组网方式灵活,支持点对点的通讯、现场总线网络、以太网等类型的组态网络。通讯服务器主要用于直接对现场仪器仪表转达上位机的各种控制命令,并负责对现场仪器仪表回送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存储等工作,如电能数据等电参量、仪表通讯状态等;接口转换器件则是由于现场仪表或其它系列的装置与上位机的通讯接口存在差异,需要进行转换方可进行数据交换。

管理测控层

管理测控层是针对配电网络的管理人员,该层直接面向用户。该层也是系统的最上层部分,主要是由电能预付费管理系统软件和必要的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UPS等。其中软件部分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数据传输协议读取前置机采集的现场各类数据信息,自动经过计算处理,以图形、数显、声音等

方式反映现场的运行状况,并可接受管理人员的操作命令,实时发送并检测操作的执行状况,以保证供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电能计量管理功能设计各种符合用户的报表格式,报表内数据严格按照各种标准进行计量,用户只需查找打印即可,极大的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5应用软件

**电力监控及节能监测软件采用能耗在线监测软件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结多年的开发、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用户需求而设计开发的高端产品。

主要有以下功能界面:

基础信息配置

基础信息管理包括城市温度、能耗分项管理、部门组织管理、非工作日管理、建筑信息管理、计量仪表管理、采集器管理、能耗类别管理、计量仪表协议、部门能耗分项配置、建筑能耗分项配置。

1)城市温度,实现城市温度的按小时采集,支持日、月、年三种时间粒度

对温度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过程图与表格数据两种模式展示。

2)建筑信息管理,实现对建筑基本信息、建筑楼层信息或者楼层区域信息

等的动态管理。

3)非工作日管理,完成指定日期由工作日转变为非工作日,或者由非工作

日转变为工作日,方便准确计算工作日及非工作日能耗值。

4)能耗分项管理包括电能分项管理与水能分项管理两个子模块,实现能耗

分项类别的有效划分。

5)计量仪表管理包括电表管理与水表管理两个子模块,其中电表管理实现

用电量监控设备的有效管理,水表管理实现用水量监控设备的管理。

6)采集器管理,包括电能采集器与水能采集器两个子功能,其中电能采集

器负责采集所有电表实时计数信息,水能采集器负责实时采集所有水表

实时计数信息。

7)部门组织管理,实现建筑内部公司组织架构的有效划分、管理

8)能耗类别管理,实现对能耗分类信息的有效管理,包括分类名称、分类

代码、标准煤折算率及单价等

◆综合能耗主界面

功能简介:

反映建筑基本信息、分类能耗用量、折标综合能耗、单位面积综合能耗; 反映分类能耗当日逐时用能曲线;

反映分项能耗的当月用能饼图(只有在配置分项信息后才会显示一级分项饼图);

◆支路能耗概况

功能简介:

反映某分类能耗下不同支路的能耗峰值情况,可显示当日、当月用能发峰值生的时刻;

反映选中支路过去48小时、过去31天、过去12个月、过去3年的用能趋势;

显示某一支路的实时功率曲线图;

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与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前言 伴随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智能配电与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越来收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与喜爱。**经过多年的实践经历总结与积累,立足于用户为酒店、大型商务体、办公楼等提供配电安全与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使用电更加安全、更加有效便捷、更加节能。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本项目设计预付费管理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系统。预付费系统配套预付费电表用于售电管理,能源管理平台对园区水电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预付费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能源管理系统支持CS、BS架构,支持第三方系统数据接入。 以下为系统的初步展示可供参考,为使用户得到最佳的系统解决方案,具体方案需根据本项目的实际需求另行设计定制。 二、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1概述: 本项目中针对酒店和商业广场的商业用户设计一套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本系统主是针本对商户用电的性质,实现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为保证商户用电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应采用一户一表的方案,针对本项目为商业用户配置**终端预付费电能计量表计 DTSY1352-NKC、DDSY1352-NKC来独立计量每个商业用户的用电量。通讯管理机通过RS-485总线采集所有终端电能计量仪表的数据。通讯管理机将数据通过由光纤组成的专用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形成物业管理方需要的图形、文字等形式的文件,以此实现整个广场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 2技术要求 本项目设计的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由**品牌三相预付费电能表DTSY1352-C、单相预付费电能表DDSY1352-C,通讯管理机、RS—485总线(局域网)/光纤环网、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及预付费充值系统组成。**品牌预付费仪表的产品特点有以下几条: ?计量控制独立 电表内对应于各用户单元的计量单元独立,保证计量准确性:控制单元独立,保证控制可靠性。

动力电池组及管理系统试验方案

动力电池组及管理系统试验方案 型号规格:非标 用途:用于电动汽车用氢镍电池的综合性能测试,在功率允许范围内,可以完成所有充放电项目的性能测试。 一、购置理由: 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动力电池台架通过容量测试试验、效率试验、循环工况试验、电池模型参数识别试验以及电池检测精度和荷电状态估计试验等,能够得到动力电池组的工作特性,确定其合理的工作范围,验证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检测精度和能量状态估计的准确性,为电池组装车后有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本着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强度,降低企业成本,便于对动力车辆电池动态应力循环工况测试的角度考虑,该方案拟运用迪卡龙电动车辆测试系统硬件设备EVT-500-500,BTS-600电池测试软件对电动汽车用氢镍电池的综合性能进行测试。 二、技术要求及设备选型情况 1.技术要求 1.1 主要技术指标 1.1.1 充电电流: 充电电流范围: 1.0~100A(尽可能靠上限); 电流分辨率:0.1A, 电流控制与测量精度:0.1A 1.1.2充电电压范围:0~500V(电位器调节,最大调节电压500V) 显示电压分辨率: 0.1V 电压控制测量精度:0.1V(硬件控制0.01V) 1.1.3充电容量:系统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的充电容量计算,误差≤±1.5%,测试电池组在不同温度、不同放电率下所能放出的能量。放电倍率一般为C/3、C/2、1C、2C、3C、4C等,其中C为电池组容量,温度根据电池使用环境要求,一般为-25°C、-10°C、0°C、25°C、50°C等。 1.1.4 充电通道及方式:160CH电池组充电通道,每个电池组充电通道,通过提供的专用插头,与电池组连接,独立地对电池组中的最多4枚12V单体电池进行充电。

最新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CCAA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基础知识部分 姓名:身份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位置中。每题1分,共60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号 D D C D A C A B A B B A D D A A C C A A 答 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题 号 D C D B C B D C B C D B D C B A A B C C 答 案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题 号 答 案 每题4个选项只能有1个正确答案 1.最高管理者应对支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以下 哪个不属于承诺范围?(D)考点:标准4.2.1 h) A. 在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B. 确立能源方针,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 C. 提供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 D. 组织制订能源规划。 2.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使组织(D)。考点:标准引言 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降低能源消耗; C.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 以上都是。 3. 以下哪些不属于能源绩效监视、测量与分析的内容(C)。考点:标准 4.6.1 b) A. 能源绩效参数; B.实际能源消耗与预期的对比评价; C. 与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 D. 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输出。 4. 某钢厂在新建真空精炼设施时,原计划使用蒸汽真空泵,后来,经过对投资、运行成本、能源供应等方面的比较、讨论,最终决定采用机械真空泵。这一过程是GB/T23331-2012第(D)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 【法规类别】能源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上海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8.09.22 【实施日期】1998.10.15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修改依据】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2009修订)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 (1998年9月22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

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本条例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节能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本市节能工作应当遵循宏观调控、依法管理,技术进步、降耗增效,人人参与、有效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节能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改善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和供应,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 第六条本市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促进高新技术节能产品的产业化。 第七条各行各业应当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推进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节能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第八条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是本市节能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力控科技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1概述 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能源供应危机及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不再只是一个社会的热点话题,更是我们未来的必经之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十三五”规划任务,要求加快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向节约、清洁、低碳、高效生产方式转变,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要实现能源的智慧管理不仅要考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进能源生产系统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问题,还要可以将IT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到管理平台中,最终建设能源互联网,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完成能源智慧调峰等。要实现智慧能源管理需建设一套能管理和保证中心高效运转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源管控平台,实现能源管理自动化,推动能源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 ●实现能源的在线平衡调节; ●实现动力能源设备的集中监控; ●规范能源设备的运行管理; ●完善能源数据的核算体系; ●实现计量仪表的实时管理; ●实现能耗数据分析; ●进行能源预测预警分析; ●节能评价辅助决策支持。 能源管控平台管理内容包含企业能源使用的管理和能源成本的管理。 ●能源使用的管理 ?企业用能状况和能源流程;

?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能源使用的效率; ?能源排放; ?能源使用意识; ●能源成本的管理 ?能源使用和主要耗能设备台账; ?企业能源成本统计核算; ?产品综合能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能源成本分摊和账单管理; 2系统整体拓扑结构介绍。 2.1集团集团级管控平台系统架构 集团级能源管控平台产品采用力控“工业采集网关+pSpace+能耗分析平台”的产品部署方案。以下属企业能源平台、及智慧城市相关平台为基础,关联企业综合办公平台及智

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规范

密级:项目内部 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规范项目代号: 文件编号: 编写:时间: 校核:时间: 批准:时间: 天津易鼎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1.文件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XX公司XX车型所用XX动力电池必须满足的技术性能要求。 2.术语定义和及产品执行标准 .术语定义 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EV):指以车载能源为动力,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电芯(cell):一个单一的电化学电池最小的功能单元; 模组(module):指由多个电芯的并联组装集合体,是一个单一的机电单元; 电池组(batterypack):由一个或多个模组连接组成的单一机械总成;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指任何通过监控充电电池的状态、计算二次数据并报告该等数据、保护该等充电电池、设置报警信号、与设备中的其他子系统进行电子通信、控制充电电池内部的环境或平衡该等充电电池或环境等方式来管理该等充电电池的电子设备,包括软件、硬件和运算法则; 动力电池系统(batterysystem):动力电池系统是指由动力电池组、电池箱体、电池管理系

统、电器元件及高低压连接器等组成的总成部件,功能为接收和储存由车载充电机、发电机、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或外置充电装置提供的高压直流电,并且为电驱动系统及电辅助系统提供高压直流电; 整车控制器(vehiclecontrollerunit):检测控制电动汽车系统电路的控制器; 高电压(HighVoltage,HV):特指电动汽车200VDC以上高压系统; 低电压(LowVoltage,LV):指任何信号或功率型能量低于50VDC,本文中特指整车12VDC电源系统; 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电池放电后剩余容量与全荷电容量的百分比; 寿命初始(BeginningOfLife,BOL):指动力电池系统刚交付使用的状态; 寿命终止(EndOfLife,EOL):动力电池系统能量降低到初始能量的80%,或者实时峰值 功率低于初始峰值功率的85%时,视为寿命终止;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在同一电子环境中,两种或多种电子 设备能互不干扰进行正常工作的能力; 高低压互锁(HighVoltageInter-Lock,HVIL):特指低压断电时,通过低压信号控制能够 同时将高压回路切断;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 DFMEA(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设计故障模式及失效分析; 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平均无故障时间; 额定容量:在25℃±2℃下,以1I1(A)电流恒电流充电至动力电池系统总电压或最高单体 电压达到规定电压值,以恒定电压充电至电流小于(A)时停止充电,休眠10分钟后,以1I1(A)电流放电达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整个测试过程放出的容量为额定容量,单位为Ah; 额定能量:在25℃±2℃下,以1I1(A)电流恒电流充电至动力电池系统总电压达到或最高 单体电压达到规定电压值,以恒定电压充电至电流小于时停止充电,休眠10分钟后,以1I1(A)电流放电达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整个测试过程放出的能量为额定能量,(Wh),此值可由电压-容量曲线的覆盖面积积分得到; 可用能量:在25±2℃、-5±2℃两种温度条件下,按照《动力电池可用能量测试规范》分 别做NEDC测试,动力电池系统在放电率允许的范围内实际放出的电量的平均值。 额定电压:额定能量除以额定容量,标定为额定电压; 峰值功率:本项目峰值功率标定为XXkW。 产品执行标准 表1.产品执行标准 备注:未经特殊说明,本规范中涉及到的术语定义、检测方法、判断标准等都以上述标准为准。

CCAA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题库(三)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模拟考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由ISO/PC242(或国际标准化组织/PC242) 负责制定 2、能源审计中,可以将企业能源利用的全过程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 2. 能源审计按照翔实程度可分为初步能源审计_和详细能源审计_。企业能源审计按工作范围不同,可分为专向能源审计和全面能源审计。 3. 能源审计程序主要分为7个阶段,包括审计准备、与审计、审计、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 a) 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节能方案的实施、持续能源审计。 4.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主要是运用现场检查、数据审核、案例调查以及盘存查账等手段,必要时辅助以现场测试。 5. 工业企业中,余热资源的形态通常有固体、气体、液体三种。 6. 我国节能法规体系建设和法制管理正逐步加强,同时具有监管职能、公证职能、服务职能的企业能源审计,必将对节能工作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7. 节能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或行业、地方规定)和能源标准,对用能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作。

8. 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和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 技术。 9. 企业节能量是企业统计报告期内能源实际消耗量按比较基准值计 算的总量之差。 10.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主要市运用现场检查、数据审核、案例调查以及盘存查账等手段,必要时辅助以现场测试。 11. 节能检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或行业、地方规定)和能源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作。 12.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内能有叫热力学能,以U 表示。 13. 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 14.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15. 能源审计中,可以将企业能源利用的全过程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 16. 在考察能源储量丰富度的同时,还要对能源的_可再生性___和__地理分布___做出评价。

关注:BP新能源统计年鉴发布

2016年7月7日,第65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文版)(以下简称《年鉴》)今天在北京发布。 此前在伦敦的发布会上,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本期的《年鉴》已清楚表明,世界能源正再次经历深刻变革。但就我们能源行业而言,这样的变化不足为奇;过去65年的《年鉴》显示能源格局始终处于持续变化中。作为能源行业,我们的任务是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在短期内业务的韧性,同时继续通过投资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的确,2015年能源依然处在变革之中。不过,由于经济恢复疲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油价暴跌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2015年能源市场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组数据速揽。 首先,2015年一次能源的需求仅增长了1,增幅远低于10年期平均水平。这一数字与2014年的11接近,表明经济依然处在疲软期。而过去十几年持续拉动能源消费的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业的转变,能源需求不强。 防火阀https://www.360docs.net/doc/b69496967.html,/

油气 油价在2015年保持了全年的低迷,在这样的因素作用之下,部分市场的需求增多,特别是石油的市场份额出现了1999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较为强势,增长值为51万桶日(+11),而过去10年期间的平均降幅为11。在经合组织国家之外,净石油进口国也取得显著增长:中国(+63,即77万桶日)的需求实现大涨幅,而印度(+81,即31万桶日)超过日本成为了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但是,这种增幅却被石油生产国疲软的增长所抵消,因此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整体石油需求(+26,即140万桶日)低于其近期的历史平均水平。石油产量增速连续第二年超过消费,涨幅32,即280万桶日。这是2004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另外,天然气在2015年消费增长17,与2014年的微弱增长(+06)相比增速提升明显,但仍低于10年期平均水平(23)。就新兴经济体而言,伊朗(+62)和中国(+47)区得了大的消费增幅,不过中国的增长与其10年期平均增速()相比仍显疲弱。俄罗斯(-5)的跌幅大,其次是乌克兰(-218)。 经合组织国家中,美国(+3)的增长量大,而欧盟消费(+46)在2014年的大衰退之后出现反弹。 煤炭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发布部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变更)【发文字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7号] 【发布日期】1999.03.10 【实施日期】1999.03.10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唯一标志】220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7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现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盛华仁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日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用能单位是指: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1万吨,下同)的用能单位;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下同)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含5000吨,下同)、不足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的核算单位是法人企业。 第三条重点用能单位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全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内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并定期发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公报。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会同同级统计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不足1万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并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不足1万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公报。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按照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制定重点用能单位分级管理方案并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 实施分级管理的主管经济贸易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对重点用能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节能篇(章)提出评价意见;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关键词:实时数据库 pSpace RTBD SCADA软件能源管理系统EMS 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力控eForceCon SD 1.引言 1.1. 概述 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而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装置情况、产品类型、能源管理水平对能源消耗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建设一个全厂级的集中统一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数据进行在线采集、计算、分析及处理,从而对能源物料平衡、调度与优化、能源设备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能源管理系统(简称EMS)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架构中,把能源管理作为MES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应用构件,作为大型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整体需求分析 企业希望能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建立能源管理调度中心,实现从能源数据采集——过程监控——能源介质消耗分析——能耗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化、科学化管理。从而使能源管理、能源生产以及使用的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能够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离线生产分析与管理。其中包括能源生产管理统计报表、平衡分析、实绩管理、预测分析等。实现全厂能源系统的统一调度。优化能源介质平衡、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能源,提高环保质量、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耗和提升整体能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2. 设计内容与原则 2.1设计内容 ★自动化系统 能源管控中心网络系统及设备系统; 能源管控中心软硬件平台系统; 能源系统各站点的数据采集系统; 调度及操作人员所需的人机界面系统; 设备冗余,安全监测系统; 历史数据海量存储及分析系统等。 ★辅助系统 能源系统视频安全监控; 能源系统配套报警系统; 能源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等。 2.2设计原则

电动汽车BMS(电池管理系统)EMC测试标准(试行版)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电动汽车BMS(电池管理系统)EMC 测试标准(试行版) 2012-06-21发布2012-06-XX实施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1) 1. 范围 (2) 2. 参考标准 (2) 3. 简写、缩写、定义及符号 (2) 4. 通用要求 (4) 4.1基本要求 (4) 4.2功能划分 (4) 4.3测试严酷等级分类 (4) 4.4 发射测试仪器参数设置 (5) 4.5 EMC测试计划 (5) 4.5.1 样品数量 (5) 4.5.2 运行条件 (5) 4.5.3 测试顺序 (5) 4.6 具体测试内容 (6) 5. 传导发射测试:CE 01 (6) 5.1传导发射限值要求 (6) 5.2测试系统 (7) 5.2.1电压测量方法 (7) 5.2.2电流探头测量方法 (8) 5.3数据报告 (8) 6. 辐射发射测试:RE 01 (9) 6.1测试方法选择 (9) 6.2辐射发射限值要求 (9) 6.3数据报告 (9) 7. 辐射抗扰度测试-大电流注入(BCI)法:RI 01 (9) 7.1干扰信号等级 (9) 7.2测试系统 (10) 7.3大电流注入功能等级要求 (11) 7.4数据报告 (12) 8.辐射抗扰度测试-暗室法:RI 02 (12) 8.1测试过程 (12) 8.2暗室法测试等级要求 (12)

9.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CI 01 (13) 9.1一般规定 (13) 9.2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性试验布置 (13) 9.3试验脉冲 (14) 9.3.1试验脉冲P1 (14) 9.3.2试验脉冲P2a (14) 9.3.3试验脉冲P2b (15) 9.3.4试验脉冲P3 (16) 9.3.5试验脉冲P4 (17) 9.4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功能等级要求 (18) 9.5数据报告 (19) 10. 信号线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CI 02 (19) 10.1一般规定 (19) 10.2测试布置 (21) 10.3信号线瞬态传导抗扰度功能等级要求 (21) 10.4数据报告 (22) 11.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CI 03 (22) 11.1一般规定 (22) 11.2静电放电方式 (22) 11.2.1直接接触放电 (22) 11.2.2空气放电 (22) 11.3为包装、搬运而规定的静电放电敏感度分类试验(不通电进行) (23) 11.3.1试验布置 (23) 11.3.2试验方法 (23) 11.3.3试验等级 (24) 11.3.4性能评价 (24) 11.4静电放电台架试验(通电进行) (24) 11.4.1试验布置 (24) 11.4.2试验方法 (25) 11.4.3试验等级 (26)

[考试]能源管理体系试题

[考试]能源管理体系试题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试题 一、单项选择 1(能源管理体系不适合以下哪种组织,(C) A.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符合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组织; B.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组织; C(通过体系的的有效运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的组织。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组织。 2(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 A. 蒸汽 B. 煤炭 C. 石油 D. 太阳能 3(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提供证据。以下哪个不属于承诺范围,(D) A. 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组织内贯彻实施; B. 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并作为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 C. 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 D. 进行内部审核 4(能源管理方案可以不包括:(B) A. 有关职能与层次上的职责和权限; B. 编制人员;

C. 技术方案、实施方法和财务措施等; D. 时间进度安排。 5. 合同能源管理与GB/T23331中哪个条款相对应,(B) A. 4.2.1 管理承诺 B. 4.3.5 能源管理方案 C. 4.4.6 运行控制 D. 4.4.1 资源 6. 我国政府节能产品采购清单源自于哪类认证,(D) A(能效标识; B. 能源之星; C. 能源管理体系; D. 节能产品认证。 7(清洁生产区别于传统环境治理方式的基本理念是,(A) A. 源头控制 B. 末端治理 C. 减量化 D. 循环使用 8(下列哪种属于能源管理体系的体系绩效,(A) A. 用能单位总节能量; B. 空调改造节能效益 C. 锅炉运行符合经济运行要求 D. 工艺顺序优化带来节能效益 9(国家标准中对哪项工作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D) A. 能源审计; B. 空调经济运行; C. 关停小火电; D. 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 10. 在一个用能单位中,往往,,,的能源是由,,,的用能设备,环节所消耗的,这种原

2013低碳经济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考题及答案

2013低碳经济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考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150分钟考生:452123************* 总分:100分 考生考试时间: 13:52 - 14:18 得分:98分通过情况:通过 低碳经济考试结果 1.(2分) 欧盟国家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扶持制度是 A. “低价收购”制度 B. “固定价格收购”制度 C. “义务收购太阳能发电”政策 D. “政府收购太阳能发电”政策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2.(2分)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表现为 A. 大范围海域海浪比常年高3-6米 B. 大范围海域海浪比常年低3-6米 C. 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低3-6℃ D. 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高3-6℃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3.(2分) 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 A. 发展低碳技术 B. 发展第三产业 C. 发展低碳经济 D. 发展循环经济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4.(2分) 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健全的法律保障 B. 资金回收周期短 C. 政府资金扶持 D. 双重收益模式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5.(2分) 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A.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B. 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C. 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 D. 1989年的海牙会议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6.(2分) 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

A. 可再生能源国家扶持政策 B. 电力市场化改革胶 C. 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改革 D. 电力国有化改革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7.(2分)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 A.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 B.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C.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 D.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8.(2分) 碳生产力是指 A.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B.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C.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D.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9.(2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A. 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B. 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C. 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D.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0分 10.(2分) 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A. 多伦多 B. 日内瓦 C. 哥本哈根 D. 巴厘岛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11.(2分)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应放在 A. 宣传部门 B. 农业部门 C. 教育部门 D. 产业经济部门 你的答案: A B C D 得分: 2分 12.(2分) 不属于低碳消费观念的是 A. 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 电动汽车是指全部或部分由电机驱动的汽车。目前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3种类型。电动汽车目前常用的动力来自于铅酸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等。 锂电池具有高电池单体电压、高比能量和高能量密度,是当前比能量最高的电池。但正是因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较高,当发生误用或滥用时,将会引起安全事故。而电池管理系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当电池处在充电过压或者是放电欠压的情况下,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切断充放电回路,其电量均衡的功能能够保证单节电池的压差维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此外,还具有过温、过流、剩余电量估测等功能。本文所设计的就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池管理系统。 1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构成 针对系统的硬件电路,可分为MCU模块、检测模块、均衡模块。 1.1MCU模块 MCU是系统控制的核心。本文采用的MCU是M68HC08系列的GZ16型号的单片机。该系列所有的MCU均采用增强型M68HC08中央处理器(CP08)。该单片机具有以下特性: (1)8MHz内部总线频率;(2)16KB的内置FLASH存储器;(3)2个16位定时器接口模块;(4)支持1MHz~8MHz晶振的时钟发生器;(5)增强型串行通信接口(ESCI)模块。 1.2检测模块 检测模块中将对电压检测、电流检测和温度检测模块分别进行介绍。 1.2.1电压检测模块 本系统中,单片机将对电池组的整体电压和单节电压进行检测。对于电池组整体电压的检测有2种方法:(1)采用专用的电压检测模块,如霍尔电压传感器;(2)采用精密电阻构建电阻分压电路。采用专用的电压检测模块成本较高,而且还需要特定的电源,过程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分压的电路进行检测。10串锰酸锂电池组电压变化的范围是28V~42V。采用3.9M?赘和300k?赘的电阻进行分压,采集出来的电压信号的变化范围是2V~3V,所对应的AD 转换结果为409和*。 对于单体电池的检测,主要采用飞电容技术。飞电容技术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2],为电池组后4节的保护电路图,通过四通道的开关阵列可以将后4节电池的任意1节电池的电压采集到单片机中,单片机输出驱动信号,控制MOS管的导通和关断,从而对电池组的充电放电起到保护作用。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CCAA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基础知识部分 姓 名: 身份证号: 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位置中。每题 每题4个选项 只能有1个正确答案 1. 最高管理者应对支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 动予以落实。以 下哪个不属于承诺范围? ( D ) 考点:标准421h ) A. 在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B.确立能源方针, 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 C.提供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 D.组织制订能源规划。 2.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使组织 (D )。考点:标准引言 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 以下哪些不属于能源绩效监视、测量与分析的内容 (C )。考点:标准4.6.1b )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D A C A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D B C B D C B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D A A C C A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D C B A A B C C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降低能源消耗; D.以上都是。 分,共60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B. 实际能源消耗与预期的对比评价; D.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输出。 4. 某钢厂在新建真空精炼设施时,原计划使用蒸汽真空泵,后来,经过对投资、运行成本、 A.能源绩效参数; C.与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

1404期能源法律法规串讲讲义

能源法律法规串讲讲义

一、考试介绍: 1、考试时间:2014年5月18日 9:00-11:30,请同学们提前查看考场所在位置。 2、考试题型: 单选题 70×1′=70′必答题 简答题 4×5′=20′必答题 论述题 1×10′=10′ 2选1(全答按第1题评分,选1道有把握的答) 3、题型分析: 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重点记我串讲讲义中黄色标注的内容,那个基本是选择题的选项,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不确定答案时注意从题干中找信息。 简答题只答要点即可得分,按我给同学们准备讲义的内容答即可 论述题按我讲义中给大家准备的内容答即可。注意认真审题,如果是2选1,一定要选有把握的1道题答,千万不要都答。 二、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先记串讲讲义中我给大家的准备的内容,该讲义能涵盖至少80分的考试内容。然后做一下给大家的模拟题,测试一下自己对内容的掌握程度,概念不清楚的,继续复习。 第二阶段:如果有时间,可以复习一下串讲讲义之外上课时老师给同学们强调的其他知识点,每年考试都会有10-20分讲义之外的内容,尤其是能源法律法规,去年11月份考试内容出范围的有20分左右,保险起见,把我讲义中的内容都掌握吧,尤其是问答,最好都记住,因为简答和论述不确定哪个肯定不考。如果想拿高分,就多准备啊。 三、各章考点: 说明:加特殊颜色标识的一般为选择题的选项,希望同学们在对整句话有印象的前提下,重点记我给同学们标记颜色的内容,争取一字不差记住,因为选择题的干扰选项就是个别字的差异,记准才不会选错。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顺利通过考试,期待大家的好消息!

第1章中国能源法律法规体系 1、中国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国家经济体制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国家办能源,政企不分。以指令性 计划形式调控国家能源生产、消费和管理。 3、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矿产资源法》,成为我国当时法律位阶最高的与能源相关的法 律。 4、《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颁布实施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能源立法的重大突破,提升 了能源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5、《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的签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6、2008年国务院成立国家能源局,这标志着我国的能源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能源管理体制 迈进了一大步。 7、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于2010年4月1日起 实施,该法确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性制度,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8、制定颁布《可再生能源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标志着我国能源法律法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 史发展阶段。 9、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两大类: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0、我国现行的能源法律法规主要内容?(专本论述题) (1)宪法 (2)能源法律 (3)能源法规 (4)能源行政规章 (5)地方性能源法规和地方性能源规章 (6)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能源条款 (7)能源标准 (8)国际能源条约 (9)能源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11、能源标准是我国能源法律体系中的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标准有两项划分标准: (1)按制定的级别和实施的行业范围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2)按执行力度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第2章《节约能源法》解读 12、1998年4月1日《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节约能源工作开始步入法治的轨道。 13、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执行,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共七章八十七条。 14、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在第三章增设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的内容,就工业节能增加了一些重要的规定。增加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一节,进一步明确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义务。 15、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增设了“激励措施”一章。 16、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能源包括: (1)一次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2)二次能源,如电力、热力,这两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

能源管理云平台解决方案

国际机场节能管理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建设背景 (3) 1.1挑战 (4) 1.2需求分析 (5) 3.解决方案概述 (6) 4.系统架构 (9) 4.1能源管理系统主站 (9) 4.2通讯网络 (9) 4.3测控层硬件设备 (9) 5.技术特点 (11) 5.1能源管理可视化 (11) 5.2用能分析图形化 (12) 5.3智能数据统计分析 (13) 5.4管理规范化 (16) 5.5支持多种数据源 (16) 5.6能源系统云服务 (16) 6.应用场景 (17) 6.1能源购进 (17) 6.2能源消耗 (17) 6.3能源转供 (17) 6.4能源运行 (17) 7.计量点设置 (18) 7.1电计量点 (18) 7.235KV变电站计量点设置 (18) 7.3试点变电站(1#变电站)计量点设置 (20) 7.4水计量点设置 (21) 7.5热计量点设置 (23) 8.系统配置及预算 (24) 9.结语 (30)

1.工程概况 **国际机场位于*市东南方向,距*市?km,始建于?年,曾于?年进行过扩建。经过扩建后航站楼面积为?万平方米,跑道及滑行道延长至?米,并加宽跑道及滑行道道肩,飞行区等级由?升格为?级,可满足当前最大机型A380等飞机的备降要求,为国内干线机场及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场。 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机场”更名为“**国际机场”。机场已开通航线*多条,通达国内外60多个城市,保障机型近20种。

2.建设背景 节能减排已经被全社会普遍关注。就民航业而言,民航总局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民航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22%,达到航空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机场能耗占民航业能耗的3%。其中,供暖、制冷、照明又占了机场能耗的70%。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机场的能源管理也提上日程。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在保持优质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减少能源消耗,将耗能大户变为节能大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社会节能减排做贡献,也成为****国际机场运营管理的关注焦点之一。 ****国际机场设有飞行区、航站区、办公生活区、塔台和通讯导航站、气象观测站、供油站、机务维修区、消防应急等区域设施,其面积大,分布广,负荷密集,供电容量大,不仅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而且航空级的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也决定了机场对管理水平的高度要求。 **国际机场对于能源管理的需求主要包括: 1)持续安全可靠运行。由于机场交通枢纽有大量的人群聚集,为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设施的照明、通风、航班的通讯导航等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机场功能决定了其站房和相关设施必须长时间持续稳定运行,以便确保设施的高利用率,从而也要求能源管理系统持续可靠地运行。 2)实现能源成本管控。由于机场航空级的设施水平和一系列人性化的体验要求,空调、照明通风的能耗必然很大,因此需要对能耗进行分类监测和统计,找出无效能耗,针对实际客流变化进行合理调控,以降低整体运营能耗。 3)降低运营管理强度。对于规模大、设施分布广、客流密度高的**** 国际机场,其日常运营的管理强度极大,仅仅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正常功能和可靠性保障的要求,必须借助现代自动化技术手段以降低传统的人工管理强度。

历年能源管理体系考试题

能源管理体系 1.组织应制定和实施(),且应与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及监视和测量设备相适应。 A 能源审计B测量计划c节能监测D能源统计 2.与能源评审不相关的活动是() A 能源审计B能量平衡C节能监测 D 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 3.下列哪种属于能源管理体系的体系绩效() A用能单位总节能量B空调改造节能效益 C锅炉运行符合经济运行要求D工艺顺序优化带来节能效益 4.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 提供证据,以下哪个不属于承诺范围() A 确定、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方针B任命管理者代表 C确保配备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 D 进行内部审核 5.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 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这种机制被称为() A 节能量保证型节能工程 B 能源托管 C 能源合同管理 D 合同能源管理 6.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指() A 审核发现B审核证据C审核记录 D 审核结论 7.认证机构应根据获证客户能源管理体系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督审核方案。确定监 督审核的频次时应考虑获证客户能源管理体系的() A 管理范围 B 所处行业C成熟度D年综合耗能量 8.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没有进行强制性要求的是() A 进出用能单位的煤炭B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蒸汽 C 主要用能设备用水D主要用能设备使用的氧气 9.下列关于能源方针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管理者代表应制定能源方针B能源方针必须包括改进能源绩效的承诺 C形成文件,在组织内部不同层面得到沟通、传达D根据需要定期评审和更新 10.组织应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的文件、其他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适当时包括()文 件。 A 规范B标准 C 外来 D 技术 11.依据GB/T23331标准,组织应确保用于监视测量关键特性的设备所提供的数据是准确、 可重现的,并保存校准记录和采取其他方式以确立准确度和() A 可重复性B适用性C有效性 D 充分性 12.依据GB/T23331标准,组织应根据自身规模,建立关于能源绩效、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 ()机制 A 内部沟通 B 管理C评审D检查 13.组织应通过()来识别和处理实际的或潜在的不符合 A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B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C适宜和有效的措施D改进活动 14.组织应进行能源管理策划,形成文件,策划应与()保持一致,并保证持续改进能源绩 效。 A 组织的宗旨B组织战略C能源方针D能源目标 15.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 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