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流量检测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MV3500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雷达检测)

MV3500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雷达检测)
何建明二mv3500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三mv3500系统技术设计方案31mv3500系统组成10323车流量统计原理1133系统功能和特点11331系统功能11332系统特点附超速抓拍图片效果1434系统性能参数1935工程设计要点说明20351前端设备设计要点20352传输单元设计要点21353数据中心管理单元设计要点21354系统防雷设计2236中心管理子系统23361中心管理子系统简介23362中心管理子系统的功能24363中心管理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26364应用图例28四mv3500系统工程实现方式2941工控主机安装方式2942立杆方式2943道路治安监控功能实现方式31五mv3500系统施工工艺要点说明3251路口立杆的安装和避雷3252路口机箱及摄像机防护罩的安装3253地下管道埋设3354沙井施工3355布线施工说明3456摄像机电源34六mv3500系统主要设备功能及技术参数3561测速雷达3562高清摄像机3663补光灯3764工控主机3865设备清单39高清超速抓拍自动记录系统技术应用方案当前因机动车辆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上升由于车速快司机对路面情况前方车辆行人等各种情况的反应时间短同时由于车速快而导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短轻者造成追尾车辆受到损坏
高清超速抓拍自动记录系统技术应用方案
高清超速抓拍 MV3500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深圳虎升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55-83435790 传真:0755-83494330 手机:13926545619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工贸园 216 栋 510-511、517-518 联系人:方案


一、概 述 ........................................................................................................................................... 3 二、MV3500 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 ...................................................................................................... 4 2.1、系统设计原则 .............................................................................................................................. 4 2.2、系统设计依据 .............................................................................................................................. 4 三、MV3500 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 5 3.1、MV3500 系统组成 ........................................................................................................................ 5 3.1.1、系统拓扑结构 ........................................................................................................................ 5 3.1.2、前端监测点监测单元组成 .................................................................................................... 7 3.1.3、传输单元组成 ........................................................................................................................ 7 3.1.4、中心管理单元组成 ................................................................................................................ 8 3.2、系统工作原理 ............................................................................................................................... 9 3.2.1、系统工作流程 ........................................................................................................................ 9 3.2.2、雷达测速原理 ...................................................................................................................... 10 3.2.3、车流量统计原理 .................................................................................................................. 11 3.3、系统功能和特点 ......................................................................................................................... 11 3.3.1、系统功能.............................................................................................................................. 11 3.3.2、系统特点(附超速抓拍图片效果★★★★★) .............................................................. 14 3.4、系统性能参数 ............................................................................................................................. 19 3.5、工程设计要点说明 ..................................................................................................................... 20 3.5.1、前端设备设计要点 .............................................................................................................. 20 3.5.2、传输单元设计要点 .............................................................................................................. 21 3.5.3、数据中心管理单元设计要点 .............................................................................................. 21 3.5.4、系统防雷设计 ...................................................................................................................... 22 3.6、中心管理子系统 ......................................................................................................................... 23 3.6.1、中心管理子系统简介 .......................................................................................................... 23 3.6.2、中心管理子系统的功能 ...................................................................................................... 24 3.6.3、中心管理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 26 3.6.4、应用图例.............................................................................................................................. 28 四、MV3500 系统工程实现方式 ........................................................................................................ 29 4.1、工控主机安装方式 ..................................................................................................................... 29 4.2、立杆方式 ..................................................................................................................................... 29 4.3、道路治安监控功能实现方式 ..................................................................................................... 31 五、MV3500 系统施工工艺要点说明 ................................................................................................ 32 5.1、路口立杆的安装和避雷 ............................................................................................................. 32 5.2、路口机箱及摄像机防护罩的安装 ............................................................................................. 32 5.3、地下管道埋设 ............................................................................................................................. 33 5.4、沙井施工 ..................................................................................................................................... 33 5.5、布线施工说明 ............................................................................................................................. 34 5.6、摄像机电源 ................................................................................................................................. 34 六、MV3500 系统主要设备功能及技术参数 ..................................................................................... 35 6.1、测速雷达 ..................................................................................................................................... 35 6.2、高清摄像机 ................................................................................................................................. 36 6.3、补光灯 ......................................................................................................................................... 37 6.4、工控主机 ..................................................................................................................................... 38 6.5、设备清单 ..................................................................................................................................... 39

有效的智慧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有效的智慧停车系统设计方案

有效的智慧停车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停车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车辆停放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优化停车资源的利用、减少用户停车时的等待时间。

以下是一个有效的智慧停车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停车系统由车辆识别子系统、停车位管理子系统、支付结算子系统和数据分析子系统组成。

1. 车辆识别子系统: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和摄像头监控系统,实时识别车辆的车牌号码,并与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进行核对。

2. 停车位管理子系统:通过车位检测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停车位的占用情况,将空闲停车位的信息推送给用户。

3. 支付结算子系统:用户在停车场进入时,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手机NFC功能完成支付,结算系统将实时记录用户停车时长和费用,并提供支付统计报表。

4. 数据分析子系统:对停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车辆进出流量、停车时长、收入情况等,为停车场管理者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二、功能设计:1. 预约停车功能:用户可提前预订停车位,在进入停车场前进行预付款,并保留对应车位一段时间,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2. 导航引导功能:用户通过手机APP可以查看附近停车场的实时停车位信息和导航路线,减少用户在城市中寻找停车位的时间。

3. 自动化停车系统:利用智能车辆驶入停车场后,系统通过车辆识别子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通过系统引导车辆进入合适的停车位。

4. 实时监控功能:停车场内设置摄像头,在车位管理子系统中实时监控停车场内的行车情况,提供安全保障。

5. 支付结算功能:用户通过手机APP或自助缴费机进行停车费用支付,提供多种支付方式,并提供电子发票。

6. 统计报表功能:停车场管理者通过数据分析子系统可以查看停车场的使用情况、收入情况等统计报表,为停车场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施方案设计:1. 建设停车场硬件设施:包括摄像头、车位检测传感器、自助缴费机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2. 建设停车场网络环境:保证停车场内的设备可以连通互联网,确保停车场各子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流量预测算法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流量预测算法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流量预测算法分析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交通技术相结合,用于提升交通管理、安全、效率和舒适度的一种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

其中,车流量预测算法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算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流量预测算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算法原理车流量预测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历史的交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从而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算法原理:(一)时间序列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统计方法,它假设未来的交通数据与过去的交通数据有关,而且未来的交通数据可以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数据来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法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技术:平滑法、趋势分析和季节分析。

平滑法是一种将复杂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滑化的方法,消除噪声、波动、偏差等因素对交通数据的影响。

趋势分析则是通过对过去的交通数据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拟合,来估计未来的交通趋势。

季节分析则是根据交通数据的周期性进行分析,找到周期的规律,并把未来交通数据的预测值分解为周期和非周期分量。

(二)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是一种基于生物神经系统原理建立的计算模型,能够对高维度的数据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

它的基本思想是模拟人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构建一系列的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用来处理交通数据。

人工神经网络法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技术:构建神经网络、训练神经网络和应用神经网络。

构建神经网络是将交通数据的输入、中间层和输出构建成一系列两两相连的神经元,以达到对交通数据分类、回归等预测目的。

训练神经网络则是通过对数据的反馈,使用梯度下降等优化算法来不断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以降低误差和提高预测精度。

应用神经网络则是基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的交通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

二、算法方法车流量预测算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训练和预测。

基于虚拟线圈的光流法车流量检测

基于虚拟线圈的光流法车流量检测

# #
则只要求出使!" 最小时的速度分量 ! , 显然, 这是一 " 即可。 个求泛函的极值问题。 根据变分法原理由欧拉方程从式 (%) 可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一步求解可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余松煜, 等 M 数字图像处理 [@] 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RQU M [;] V V+(+3+(/ M D31*83*1’ +(9 E53/5( 615E 5H3/8+A 6A5G *(9’1 513&5)1+H&/8 [@] H15.’83/5 M %?WXY SP,<RQ>: <Q< ! <RR M [S] ? V Y #51( +(9 ? W D8&*(8&M N’3’1E/(/() 5H3/8+A 6A5G [ :] M 713/6/8/+A X(3’AA/)’(8’ <U,<RQ<: QP ! ;=S M
"
是一种瞬时速度场。 这是一种向量场, 每一个向量表示了景 物中一个点在图像中位置的瞬时变化。 光流可以从图像序列

具有车流量检测功能智能交通灯设计

具有车流量检测功能智能交通灯设计

目录摘要 (1)英文摘要 (1)1 引言 (1)1.1设计背景 (2)1.2研究现状 (2)1.3研究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3)1.3.1 研究内容 (3)1.3.2 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硬件设计 (4)2.1键盘手动设置电路 (4)2.2单片机电路 (6)2.2.1 单片机简介 (6)2.2.2 单片机电路 (6)2.3信号灯显示电路 (7)2.4数码显示倒计时电路 (7)2.5车流量检测电路 (9)3 系统的软件设计 (10)3.11秒的方法 (10)3.2人工强制程序设计 (10)3.3车辆检测程序设计 (11)4 智能交通灯的硬件制作 (11)4.1智能交通灯仿真 (11)4.2智能交通灯的印刷板制作 (12)5 智能交通灯的调试 (13)5.1调试准备 (13)5.2调试 (13)5.3调试结果 (13)6 结束语 (14)6.1总结 (14)6.2展望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具有车流量检测功能的智能交通灯设计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陈晓萍()指导老师:王宇(工程师)摘要:如今十字路口车辆穿梭,行人熙攘,车行车道,人行人道,有条不紊。

那么如何实现车辆和行人通行的井然有序,它靠的就是交通信号灯的指挥系统。

本系统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AT89S51芯片为核心,实现红绿灯的切换,红绿灯的倒计时时间的显示,主要通过键盘手动设置红绿灯时间的调整以及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的红绿灯的强制切换,还能通过红外发射与接收对车流量进行检测,利用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流量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红绿灯燃亮时间的调整,最后将所得数据由数码管显示倒计时。

该智能交通灯的设计具有人性化、智能化,创新化等众多优点,因此该智能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单片机;交通灯;红绿灯切换;倒计时;键盘设置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sBased on Traffic FlowCHEN Xiao-Ping Instructor:W ANG Yu (Engineer)(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oday, vehicles are very busy in crossroads, pedestrians bustling , motors drive and one pedestrian are orderly. So how to achieve the passage of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are orderly, It is the traffic lights by the chain of command.This system uses the MCS-51 series microcontroller AT89S51 chip as the core, It can achieve the traffic lights switch, Countdown time display of traffic lights, Primarily through the keyboard to adjust the time manually set the traffic lights and things,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lights mandatory switch, also through infrared e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traffic detection, Mcs will be detected by flow processing, Under the control of traffic lights brighten the results of time to adjust, Finally, the data from the digital display countdown.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s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uman, intelligent and innovation. So 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s has practical.Key Words: Mcs; Traffic Lights; Traffic Light Switch; Countdown; Keyboard setting1 引言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十字路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以及行人通行的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课题。

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开发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一、背景与意义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对车辆的图像和视频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实现车辆识别、车辆流量统计、交通事故预警等功能。

这样的系统能够有效监控道路交通状况,根据实时数据进行交通调度和控制,提高交通效率和道路安全水平,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理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图像采集、车辆检测、车型识别、车牌识别、车辆跟踪与流量统计等。

其中,图像采集是系统的最开始的一步,通过摄像头对道路进行拍摄,获得交通图像和视频。

车辆检测是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交通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出图像中的车辆。

车型识别是对检测到的车辆进行分类和识别,可以根据需要识别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辆。

车牌识别是对车辆的车牌进行自动识别,以提供更精确的车辆信息。

车辆跟踪与流量统计可以实时追踪车辆的运动轨迹,并对车辆的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些步骤相互衔接,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管理流程。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1. 系统框架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般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前端摄像头、后端服务器和中央数据库等组成。

前端摄像头负责采集道路交通图像和视频,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

后端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之一,负责对上传的图像和视频进行分析和识别,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交通调度和控制。

中央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的数据,包括车辆信息、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等。

2.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在车辆识别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深度学习算法是实现车辆检测和识别的核心技术。

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车流量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

Vol _ 25 NO. 4
0c t .2 Ol 3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0 4 1 1( 2 0 1 3 )0 4— 0 0 8 3— 0 5
基 于 车流 量 的 智 能 交通 控 制 系统 设 计
诸 一 琦 ,程 钦 ,吴 丹 程 ,侯 军 ,朱

( 江 苏 理 工 学 院 电气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江 苏 常州 2 1 3 0 0 1 )
( C o l l e g e o f El e c t r i c a l a n d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 J i a n g s u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Ch a n g z h o u
2 1 3 0 0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n i nt e l l i ge n t t r a f f i c c o nt r o l s ys t e m t h a t t he t r a f f i c l i g ht s a r e ma t c he d wi t h t he t r a f f i c f l o w i n —
LCD l i q u i d c r y s t a l d i s p l a y c i r c u i t a n d a p o we r c o n v e r s i o n c i r c u i t mo d u l e . I t i s s h o wn t h a t e a c h f u n c t i o n
De s i g n o f I nt e l l i g e nt Tr a f f i c Co nt r o l S y s t e m Ba s e d o n Tr a f f i c Fl o w

交通流量检测系统资料

交通流量检测系统资料

1.交通流量检测系统1.1.系统概述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概念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的迅速发展,基础交通信息的采集和交通事故检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来优先发展。

基础交通信息和交通事故主要包括车流量、车速、车间距、车辆类型、道路占有率、车辆违章信息、交通事故检测、道路气象、视频监视图像等。

交通管理数据是进行合理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交通流特征数据的采集是交通管理数据采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交通流特征数据的统计分析,将使交通管理者在准确掌握交通现状及其变化规律的条件下,为未来交通需求提供相应的道路工程设施,做出科学的交通管理决策。

随着南海区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量也在迅速增加,道路交通拥挤愈发突出,如何能够及时地识别城市道路交通状况,防止或降低拥挤程度,整合、分析交通数据以此得到交通参数(速度、占有率、延误)在不同交通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采用的目前城市交通交通流检测系统普遍使用的两种方式—微波车辆检测器和地磁车辆检测器。

1.2.建设内容南海区目前通过(一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在桂城、大沥片区建成了20个路段的微波采集系统点位,具体点位如下图所示。

虽然已经初步完成信息采集系统框架的搭建,但点位覆盖的范围远远不能满足南海智能交通系统对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

本期项目将在南海区新建82个微波采集点和53个地磁采集点。

1.3.系统整体设计本系统主要是利用前端采集设备对检测点的交通参数进行采集,并把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回中心,供交通诱导系统使用。

本系统按结构可主要分为前端采集系统、传输系统和中心管理系统。

1.3.1.前端采集本系统的前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微波车辆检测器、地磁车辆检测设备、无线传输设备和供电设备等。

前端采集系统是本系统的主要部分,可以通过前端多种采集设备对道路的交通参数进行采集。

1.3.2.传输系统本系统的传输系统主要包括无线传输设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THOMASWINTERS.LITS:Lightweightintelligenttraffic simulator[C].Univ.of Central Arkansas,Conway,AR,USA: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Network-BasedInformation Systems,NBIS09,2009:386-390.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1.整体了解智能车流量检测器的功能。
2.选择合适的检测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3.红外车辆目标特征识别,提取与选择。
4.检测车辆的信号输送单片机。
5.单片机对输送信号计数并通过液晶显示实时车辆。
拟采取的方式、方法及计划进程安排(主要技术路线):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单片机、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LCD1602A液晶显示器等相关模块,然后把各模块连接起来实现设计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光学的发展,光学产生的产品不断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也不断增加。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智能交通系统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车流量检测是智能交通的础部分,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的同时,城市交通面临的臃肿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目前部分驾驶员存在着尊警不遵章的侥幸心理,当信号灯岗亭没有交通民警执勤时闯红灯强行,经常造成路口阻塞,由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在影响了正常城市交通秩序的同时,给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从而红外车流量监测系统可以相对解决这一难题。红外车流量检测器利用光学原理,根据车的折射的光的角度来检测车的位置,而且还可根据车的折射光的时间达到测速的目的。这是在高速公路抓拍超速的最佳工具。因此,智能红外车流量检测器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在焊接电路的过程中,由于单片机的最下系统涉及到晶振。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使晶振离单片机更近一点。同时在硬件电路的焊接过程中,要注意总体布局的安排。合理利用面包板的所有空间。
指导教师意见:
教师签名:
月 日
指导小组(教研室)意见:
组长签名:
月 日
题目
智能车流量检测器的设计
在对电子产品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考察后,根据实际工作条件惊醒方案的确定。已统设计的思想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后,利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与红外传感器以及液晶显示完成系统电路设计,利用单片机开发装置编写软件并调试仿真,测试各部分数据以达到预期效果。综合设计过程,撰写毕业论文。总体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
2.将要完成的任务
由于此时硬件电路已经完成,将要做的是根据要求写程序代码和硬件电路的调试以及论文的撰写与修改。
3.硬件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1)在用protell99se画电路的过程。由于原理图库里没有现成的单片机,因此需要自己建单片机原理图库。
(2)在由原理图生成到PCB的过程中,原理图中的电阻在没有封装的情况下能够自动生成PCB。在设计中要注意。
7.代建辉.智能交通系统车辆流量检测技术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8.周舸,陈智勇.基于物联网的交通流量监测系统设计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8):367-371.
9.李广弟. 单片机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
10.张毅坤,陈善久,裘雪红.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6.
3.余锡存,曹国华.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7-106.
4.姜锦锋.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
5.徐建闽,陈峻,徐良杰,等.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6.臧利林,贾磊,秦伟刚,等.基于环形线圈车辆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山东大学学报(仪器仪表版),2004(8):329-331.
参考文献:
1.TUXiaokuThe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timing controlsystem for urban traffic signal light[C].Ningbo Univ.ofTechnol,Ningbo,China: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Consumer Electronics,Communicarions andNetworks,CECNet,2011:5425-5428.
指导教师意见:
教师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1.已经完成的任务及功能介绍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智能车流量检测器的设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在硬件电路中包含了STC89C52、LCD1602显示器和红外传感器模块。此次用的红外传感器模块是光电门的形式,当有物体经过光电门时,传感器就会被检测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此时单片机STC89C52的T0接口就会根据此信号而计数。
课题内容:(研究现状、目标、意义等,空白不足可增加页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智能交通已在我国悄然兴起,车辆检测器作为交通信息采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车辆检测器以机动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其作用是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车辆检测器主要有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视频车辆检测器和微波车辆检测器,红外线检测等等,其中红外线车辆检测器由于其高准确率,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而被大量使用。针对现阶段国内车辆检测器的生产厂家较少,产品性能较低,而国外进口产品价格高,外围接口少,没有车型分类功能的情况,我们研究开发了智能红外线线车辆检测器。经大量试验及应用比较我们开发的智能红外线车辆检测器与进口产品相比具有性价比高,灵敏度高,外围接口多,具备车型分类功能等优势。
车辆检测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其检测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超声波检测器、激光检测器、雷达检测器、视频检测器、红外传感器检测器等。各式车辆检测器中,以红外传感器车辆检测器灵敏度最高,也被认为是价格低廉,而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同时红外传感器车辆检测器有其安装方便,简单,具有检测参数精度高、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漏检率低、使用寿命长、性能价格比合适等诸多优点,这种检测器仍然是目前可以应用于高速公路控制系统。提高车辆检测器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