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虹口区2018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虹口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质量监测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试卷2017.12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史学家研究商朝历史最可信的材料取自于

A.神话传说

B.文献考古

C.民间故事

D.打制石器

2. 希波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92年,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4世纪前期

B.公元前4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

3. 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开始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4. 治史应“如是直书”,不仅要掌握可靠的史料,还要对史料进行一种直觉式的理解,这即是史家提倡的

A.史德

B.史识

C.史学

D.史才

5. 使用皇帝身边近臣来掌管政府机关的部分权力,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机构设置是

A.中书省、军机处

B.内阁、军机处

C.枢密院、内阁

D.三司、尚书省

6. 下图所示的疆域示意图,应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 “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抨击了当时社会

A.选士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 18世纪,满足英国生产和生活的新能源是

A.木材

B.煤炭

C.水利

D.电力

9. 孙中山提出“革命者乃神圣之事业,天陚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主要受了以下哪位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影响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10. 打破“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50年”预言的是

A.詹天佑

B.容闳

C.冯如

D. 李善兰

11. “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能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地理大发现

B.欧洲工人运动

C.英国工业革命

D.美国领土扩张

12. “正是这个设汁……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己。”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1787年宪法

B.法国的《人权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

D.美国的《独立宣言》

13. 最先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的人物是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D.胡适

14. 1897年,德国公开声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898年到1908 年,加紧海上扩军并修筑铁路。以上内容说明当时德国推行的政策是

A.铁血政策

B.大陆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15.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淸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

16. 淸时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是今天的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天津

17. “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19世纪中期某国在国内严峻形势下所做到的是

A.美国废奴运动

B.德意志实现统一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废除农奴制

18.据下图判断该漫画反映的时期是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9. 在《十四点和平纲领》中提出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是

A.劳合.乔治

B.威尔逊

C.克列孟梭

D.牧野伸显

20. 下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宣传画,反映了

A. 银行休业整顿

B. 农户发放减耕减产补贴

C. 推行“以工代赈”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对外交往(15分〉

从公元前2 世纪的开通西域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从被誉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到落后挨打,伴随着中外文明交往的变化起伏,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15分〉

21、按要求填写下表(6分)

中原王朝中外交往的方式和影响

A 方式:B

影响:开辟丝绸之路

隋唐方式: 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影响:C

南宋方式:以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

影响:D

E 方式: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影响:促进欧亚文明交流

明朝方式:郑和下西洋

影响: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方式: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儿何原本》

影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清朝(1840年前)方式:F

影响:中外交往由盛而衰

清朝(19世纪中叶)方式:魏源《海国图志》

影响:学习西方的先声

22、你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4分)

23、归纳中国古代至19世纪中叶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5分)

(二〉世界现代化进程二个侧面(20分)

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确立

英国美国法国A

代议制的形式议会制君主

立宪制

B 民土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政体的主要特点 C D 总统和参议院权

力较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总统

帝国宰相 确立途径 E 独立战争 大革命 F

确立标志

G

1787年宪法的颁布

H

1871年帝国宪法的颁布

24、把上表填写完整(8分) 曼切斯特的城市规划历史(12分)

25. 引起1801-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的变化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什么现象?(2分)

26. 根据材料,分析比较1801年—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有什么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三)梁启超的史学观(25分)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历史学历经了一场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梁幻超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呼吁进行“史界革命”,重写中国史。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以下材料整理自上述著作.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己。

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

中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

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厉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

孟子曰:“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此误会历史真相之言也。苟治乱相遭无已时,则历史之象当为循环,与天然等,而历史学将不能成立。

材料二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

夫欲求人群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

史者也,求有益于群治也,以此为天职为能事。

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

问题:

27、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看法。(4分)

28、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梁沿超为代表的)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相比,他们的史学观念有哪些变化?(4分〉

29、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历史事件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梁启超新的史学观念的形成?(2分)

30、你怎样看待梁启超的史学观念?(15分)

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BCDBB A DBCA AA CAB C DCBC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个1分,共6分)

A汉代

B张骞开通丝绸之路或西域都护府设立

C丝绸之路全盛

D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E元

F闭关锁国政策(朝贡贸易)

22、你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4分)

时间长:从公元前2世纪起(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历时2000年;(1分)

地域广:陆路海路接连欧亚非三大洲。(1分)

意义大:中外文化交流纽带,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1分);具体交流史实(1分)

23、归纳中国古代至19世纪中叶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5分)

汉唐宋元:对外开放,在对外交往中展示了强大和富有,输出丝绸瓷器和四大发明,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1分)明清时期:封闭保守,从海禁到闭关锁国,天朝上国(1分);早期西学东渐(或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中国科技的落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1分);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长技”,睁眼看世界(1分)。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是:从展示大国的强大和富有,到认识落后、开始学习西方,谋求民族自强。(1分)

24、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确立(8分)

A、德国

B、共和制(总统共和制)

C、议会至上

D、分权与制衡

E、“光荣革命”

F、王朝战争

G、1689年《权利法案》

H、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5、变化的根源是工业革命(1分)

城市化现象(1分)

26、变化:城市主要建筑教堂逐步减少(1分)大量商业建筑开始出现-——皇家交易所、

谷物交易所(1分);曼彻斯特主要的铁路交通系统已形成(1分)教育的发展(1分);生活设施出现等(1分)(以上答案任取4点共计4分)

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推动了曼切斯特城市化的发展(2分);曼切斯特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宗教功能逐步减弱,城市商业功能进一步增强(2分);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2分)(以上答案任取2点共计4分)

城市化使生活更加便捷,但也要关注由此带来的人口导入,贫富分化、环境问题等社会现象(2分)

27、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看法。(4分)

总体:激烈批判。具体表现:他认为,传统史学与国家、人民的事业毫无关系,是帝王的“政治教科书”;以皇族王朝为历史重心;国民却未能从中受到教益;传统史学复古、循环的观念;(任意两点可得4分)

28、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史学观念发生了哪些新的转变?(4分)

注意:回答此问题要仔细阅读材料,不能仅仅照抄教材。建议材料中的有些观点要作为必答项,比如世界观念。

新史学持历史进化的观点;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任意两点即得2分)历史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精神;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有世界眼光。(任意两点即得2分)

29、哪些历史事件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梁启超新的史学观念的形成?(2分)

甲午战争失败;戊戌政变(或戊戌变法的失败);列强瓜分中国。(任意一点即得1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或启蒙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任意一点即得1分)

30、你怎样看待梁启超的史学观念?(15分)

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能将梁启超的史学观念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大背景中考察:

(1)列强的侵略造成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尤其甲午战争,刺激了民族的觉醒,形成救亡图存的意识;

(2)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的思想潮流演进,尤其是进化论的输入,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3)对传统史学的反思等。

注意:从背景谈梁启超史学观产生的原因;从内容特征看梁启超史学观念的新变化,突出其新;从历史影响看梁启超史学观念的历史影响:梁启超“新史学”的主张,在史学界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促成了一股新史学的思潮。不宜夸大,主要侧重其思想产生的背景,

或者能够指出,梁启超的史学观念有经世致用的特点,是因为时势刺激而产生,从思想角度经邦济世,对传统史学的批判有矫枉过正之嫌(传统史学也有可取之处)。

水平2:仅就传统史学和新史学的比较论述。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水平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2018年北京文综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1,回答第1-3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 2.图示区域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2为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读图3,回答第5题。 5.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图4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6、7题。

6.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7.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 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图5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第8题。 8.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6,回答第9题。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2018年北京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古代商业,考查学生对商人地位的认识。在古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一切不得农业发展的因素都被统治阶级排斥,而商人仅靠商品流通增加财富,商业活动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所以受到压制。 答案:A。 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 解析:本题增长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片中的机构有御史台、中书省、枢密院等,这三个机构同时具备的只有元大都,而唐三省六部、宋两府三司、明内阁在图中都未能反映出来,可以排除。 答案:C。 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解析:本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但由B、C、D三项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容易排除。 答案:A。 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已经取得“最惠国待遇”,没有必要通过战争获得更多权益,A项错;修约与题干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和言论相符,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中总理衙门设立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2018年全国卷I文综地理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地理:1-11 36 37 43 44 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 政治:12-23 38 39 4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 与歧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 防渗水 B 防噪声 C 防坍塌 D 防地震 3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 增强保密程度 B 保证产品品质 C 满足战备需要 D 集约利用土地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 该直辖市是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重庆市 图2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 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6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 B T1 C T2 D T3 7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8 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

2018年上海历史合格考试卷

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美洲 2.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于476年,这一时间处于下列时间轴中的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 A B C D 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A.庄园 B.城市 C.工场 D.

工厂 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中原地区 D.辽东地区 世纪初,王国维利用地下新材料证明了《史记》有关商王世袭的记载基本正确。这些“新材料”指的是 A.甲骨卜辞 B.青铜铭文 C.玉器 D.铁器 7.周朝建立后,创设了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是 A.禅让制 B.封邦建国体制 C.世卿世禄制 D.郡县制 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叙述的是 A.武王克商 B.周公制礼 C.平王东迁 D.秦统一 10.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的起点是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泉州 11.下面哪个示意图体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式 蜀吴魏魏 魏吴魏蜀蜀吴吴蜀 A B C D 12.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民族融合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改革实现汉化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与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相关的史实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朝贡贸易 C.资本主义萌芽 D.五口通商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权,却无相权。”描述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2018高考北京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高考北京历史 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3.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1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8.图8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

2018 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 .考古资料的发掘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D.口述史料引入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 A .采集渔猎 B .农耕生活C.青铜冶炼D.铁器牛耕3.《资治通鉴》以公元前403 年为起点,这一时间可表述为 A .公元前 4 世纪前期B.公元前 4 世纪后期 C.公元前 5 世纪前期D.公元前 5 世纪后期 4.“大楚兴,陈胜王”,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楚汉战争 B .秦末农民起义C.牧野之战D.吴楚七国之乱5.“柔道”治天下的中兴之主是 A .汉武帝 B .汉光武帝C.孝文帝D.唐玄宗 6.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体现了 A .民族融合的影响B.礼乐的规范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家族制度的强化 7.“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出自 A .孔子 B .孟子C.董仲舒D.朱熹 8. 17— 18 世纪兼具资本主义与民族解放战争性质的双重革命是 A .英国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辛亥革命 9. 19 世纪末德国现代高速发展的关键得益于 A .国家的统一 B .殖民地的拓展C.内政的改革D.移民的刺激10. 1870 年代,日本兴起自由民权运动,宣传“主权在民”思想,其理论依据主要出自A.《社会契约论》B.《百科全书》C.《论法的精神》D.《政府论》11.以“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为主要手段的资本扩张方式始于 A.新航路开辟B.英国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战后科技革命12.与右侧漫画相关的事件是 A.百年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3.罗斯福新政“新”在

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8届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高三历史2018.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从“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答案】A 【解析】夏朝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故A正确;商朝并不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故B错误;西周和东周也不符合题意,故CD错误。故选A。 2. 汉武帝“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有三代之风。”上述材料评价汉武帝的侧重点是 A. 独尊儒术 B. 抑制相权 C. 解除边患 D. 削弱封国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太学以儒家经典为内容,“作诗乐”也反映了儒家礼乐,故材料评价汉武帝的侧重点是独尊儒术,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抑制相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解除边患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削弱封国的措施,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李白《少年行》有“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岑参《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有“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诗中的“胡人”当指 A. 印度人 B. 大秦人 C. 新罗人 D. 中亚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河陇”并结合所学知识,古代指河西与陇右,相当今甘肃省西部地区,与今天中亚地区接近,唐朝与中亚地区交往频繁,故诗中的“胡人”当指中亚人,故D项正确;印度在唐朝西南端,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大秦指古罗马,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新罗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故选D。 4. 宋朝包拯记载:“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科举完善 B. 常年征战 C. 庆历新政 D. 文官体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冗官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宋代实行文官体制,以分权来加强集权,故D项正确;科举完善并不是冗官的现象的直接原因,故A 项错误;常年征战与冗官的现象无关,故B项错误;庆历新政也没有导致冗官,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内外官属……较之先朝……已逾一倍多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冗官的现象入手,即可对直接原因进行分析,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 岳飞的《满江红》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句。词中的“胡虏”和“匈奴”代指 A. 契丹 B. 党项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考古资料的发掘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D.口述史料引入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 A.采集渔猎B.农耕生活C.青铜冶炼D.铁器牛耕3.《资治通鉴》以公元前403年为起点,这一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4世纪前期B.公元前4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D.公元前5世纪后期 4.“大楚兴,陈胜王”,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战争B.秦末农民起义C.牧野之战D.吴楚七国之乱5.“柔道”治天下的中兴之主是 A.汉武帝B.汉光武帝C.孝文帝D.唐玄宗 6.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体现了 A.民族融合的影响B.礼乐的规范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家族制度的强化 7.“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出自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8.17—18世纪兼具资本主义与民族解放战争性质的双重革命是 A.英国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辛亥革命 9.19世纪末德国现代高速发展的关键得益于 A.国家的统一B.殖民地的拓展C.内政的改革D.移民的刺激10.1870年代,日本兴起自由民权运动,宣传“主权在民”思想,其理论依据主要出自A.《社会契约论》B.《百科全书》C.《论法的精神》D.《政府论》11.以“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为主要手段的资本扩张方式始于A.新航路开辟B.英国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战后科技革命12.与右侧漫画相关的事件是 A.百年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3.罗斯福新政“新”在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天津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天津卷) 历史解析 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 【解析】本题考点是元朝对外交往。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知识运用和理解能力。注意关键信息:马可·波罗。可知道考查的是元朝对外交往。再依据所学知识知道:福建泉州港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温陵,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故选A。【答案】A 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答案】C 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史料,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本题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放弃天朝观念。【答案】D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解析】本题考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 立和发展。综合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和知识运用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

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同意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发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Ⅲ)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 历史 1.D【解析】根据地图可知,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知,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当时铁器及冶铁技术没有普遍使用,故选D项,可排除A、C项。仅凭新疆和中原地区铁器分布情况,不能得出两地联系密切,可排除B项。 2.B【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 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3.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药学的发展得到国家的支持,故B项正确。药学发展源于社会生活,非政治体制,可排除A 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对药学发展的影响,可排除C项。隋唐以前,理学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 4.D【解析】根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当时社会对文化的崇尚,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体现“迅速提升”学术文化水平,可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士大夫间注重风气,没有体现他们地位的提高,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可排除C项。 5.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是一位维新思想家,《天演论》的翻译主要是为了促进国人变法图存,非进行反清革命,故D项正确,排除B项。严复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并非对生物进化论进一步研究并纠正其错误,可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项。 6.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结合材料“一些人”主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故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传播的思想,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和批判礼教,可排除B、D项。 7.C【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Ⅰ卷)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墨子》记载的一些内容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C正确。这些内容并非诸子百家的思想,A错误。并不能体现完整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错误。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底层普通民众的利益,D项错误。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拥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数(约1/5),大部分都是由朝廷任命、上供或者少供,由朝廷驻重兵(区别于“拥重兵”),功能主要是“防骄藩”(防范骄纵的藩镇)。结合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延续“百余年”的信息可以判断出,D选项正确。A、B根据材料都无法得出。C 选项片面解读了材料,这一时期的“藩镇”设置吸取了“安史之乱”的教训,对其权力进行了限制,但“藩镇”对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依旧存在,只是比之前有所降低而已。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判断,C错误。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D错误。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 献的奇珍异兽。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B 解析:朝臣用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解读长颈鹿, B正确。图画仍属于传统绘画,无法体现新类型,A错误。海禁政策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才出现的,C错误。材料体现了朝臣思想的愚昧,并未体现传统观念的更新,D 错误。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doc

2018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 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这座城市”是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8.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

2018年上海历史合格考试卷

2018 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 一、选择题(共4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 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美洲 2.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于 476 年,这一时间处于下列时间轴中的 公元前 6 世纪公元前 5 世纪公元 5世纪公元 6世纪 A B C D 3.8 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帝国是 A. 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A.庄园 B.城市 C.工场 D.工厂 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中原地区 D.辽东地区 6.20 世纪初,王国维利用地下新材料证明了《史记》有关商王世袭的记载基本正确。这些“新材料” 指的是 A. 甲骨卜辞 B.青铜铭文 C.玉器 D.铁器 7.周朝建立后,创设了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是 A.禅让制 B.封邦建国体制 C.世卿世禄制 D.郡县制 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叙述的是 A. 武王克商 B.周公制礼 C.平王东迁 D.秦统一 10.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的起点是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泉州 11.下面哪个示意图体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式 蜀吴魏魏 魏吴魏蜀蜀吴吴蜀 A B C D

12.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民族融合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改革实现汉化的少数民 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3.7 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 誉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与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相关的史实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朝贡贸易 C.资本主义萌芽 D.五口通商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权,却无相权。”描述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17.明清之际,由中国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B《.几何原本》C《. 四库全书》D《.海国图志》 18.16 世纪初,英国约翰·温契康伯开办了一家拥有数百家毛纺织企业,该企业 属于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联邦制 19. “光荣革命”后,英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体,即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总统制 D.联邦制 20.1776 年费城出版的《常识》中号召“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分手”的对象是 A. 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1.“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此言出自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 22.某国首都广场矗立着一座塑像,纪念一位解放了千百万农奴的改革者。这位 改革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明治天皇 D.俾斯麦 23.19 世纪 A. 上海60 年代末,率先使用机器生产的中国私人资本企业出现在 B.宁波 C.天津 D.广州 24.“20 世纪大幕拉开之际,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 是指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H卷)考题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 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 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OiwiNrh8YO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OiwiNrh8YO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 物的脸谱OiwiNrh8YO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9.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 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OiwiNrh8YO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0.抗日战争期间,省政府曾发布《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 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OiwiNrh8YO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 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OiwiNrh8YO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OiwiNrh8YO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 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OiwiNrh8YO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体制

上海市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公元纪年元年,是以哪位人物的诞辰为标志的? A.悉达多 B.耶稣 C.穆罕默德 D.孔子 2.右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他整理记录的主题是 A.法老专制体制 B.印度种姓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 D.罗马法体系 3.公元8世纪,穆斯林统治下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4.右图反映的是 A.罗马共和制 B.罗马帝制 C.西欧封建制度 D.英国君主立宪制

5.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第一手材料的是 A B C D 6.礼乐制度出现于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 A.原始农耕 B.方国联盟 C.封邦建国 D.大一统国家 7.在某古典文献中,按关键词频率排序,依次是:“人”、“仁”、“君子”、“礼”……该文献属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兵家 8.右图是一副权力结构示意图,它所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9.右图中白色区域所示的是哪一朝代疆域 A.西汉 郡(守) 县(令)

最新-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学年第二学期奉贤区高三历史检测卷 2018.4. 考生注意: 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以下关于《吉尔伽美什》的文字中,属于评价的是 A.该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后期 B.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国的国王 C.描写了半神半人国王的曲折冒险经历 D.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著名的英雄史诗 2.《全球通史》认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当指罗马法 A.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崇尚自由平等思想 D.服务社会现实发展需要 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个千年帝国依然屹立于欧亚非三洲之间。该帝国是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

4.某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该教育机构最有可能是 A.雅典学园 B.中世纪大学 C.西汉太学 D.京师同文馆 5.“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种“独立性”源于 A.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有限王权 B.国王的庇护和封建贵族的默许 C.城市的自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D.没有民族国家和二元政治结构 6.“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当发生在A.伯里克利时代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7.这是一幅14世纪欧洲人 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 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基于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 恐惧 B.对于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 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尚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8.“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该先秦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

2018年上海历史合格考试卷

2018年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美洲 2.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于476年,这一时间处于下列时间轴中的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 A B C D 3.8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的军事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A.庄园 B.城市 C.工场 D.工厂 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中原地区 D.辽东地区 6.20世纪初,王国维利用地下新材料证明了《史记》有关商王世袭的记载基本

正确。这些“新材料”指的是 A.甲骨卜辞 B.青铜铭文 C.玉器 D.铁器 7.周朝建立后,创设了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是 A.禅让制 B.封邦建国体制 C.世卿世禄制 D.郡县制 8.春秋战国时期,主“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叙述的是 A.武王克商 B.周公制礼 C.平王东迁 D.统一 10.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的起点是 A.长安 B. C. D. 11.下面哪个示意图体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式 蜀吴 吴蜀蜀吴吴蜀 A B C D 12.北孝文帝改革将北方民族融合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改革实现汉化的少数民族

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3.7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与宋代谚语“湖熟,天下足”相关的史实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朝贡贸易 C.资本主义萌芽 D.五口通商 15.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权,却无相权。”描述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阁制 17.明清之际,由中国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四库全书》 D.《海国图志》 18.16世纪初,英国约翰·温契康伯开办了一家拥有数百家毛纺织企业,该企业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