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模式比较和分析

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模式比较和分析
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模式比较和分析

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模式比较和分析

目录

第一章工业化概述 (2)

第二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和时间划分 (2)

第三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运作模式 (5)

第四章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 (14)

第五章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对中国的启示 (15)

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典型区域发展模式比较 (16)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工业化概述

所谓工业化是指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工业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基础产业、工农业以及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各种服务业,都实现了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

二是各个层次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相对下降,工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上升、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随之上升,最主要的是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

三是生产组织发生变化。即经营规模化,具体表现为传统的家庭式、作坊式小规模经济组织生产让位于工厂、公司式的集中型、规模型经济组织生产。

四是经济制度和文化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制度被民主化、市场化制度取代,农耕文化、重商主义文化被工业文化取代。第二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和时间划分

自1640年起,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开辟了道路。1760年,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英国开始了工业化。到现在为止,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从其工业结构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首先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的主导行业,这个时期也成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时期;

(2)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学等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也称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以电子、机械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也称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阶段;

(3)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目前,一些工业化发达国家或地区正在步入这一时期,即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微电子、激光、机器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核能技术、新型材料等新兴的高技术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也极大的改变了传统工业的面貌,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以高科技工业为主导的第三时期,也称为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道路200多年的时间,从时间上划分,各国走过的路,大体可分为以

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早期工业化,以英国为代表。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随即推动了工业化,到19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用了100多年时间。

其特点:一是大力推广蒸汽技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纺织、冶金、机器制造、交通运输、采矿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由手工作坊进入大机器时代。二是造成殖民地环境破坏。英国依赖掠夺殖民地的能源、原材料,并倾销其产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破坏。三是国内工厂污染严重,工人劳动条件很差。四是残酷掠夺农民。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为了发展工业,圈农民地养羊,使得农民无法生存,成为工人后备军,这就是有名的“羊吃人运动”。

第二种类型,中期工业化,以美国为代表。同期工业化的还有法、德、俄等国家。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大体用了50多年。

其特点: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把工业从蒸汽技术化推向电气化。这时,发明了发电机、电灯、无线通讯技术、内燃机等,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和内燃机时代,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二是大肆掠夺殖民地能源和原材料,给这些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三是南北战争扫清了发展工业的体制障碍。同时解放了黑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第三种类型,晚期工业化,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开始的,到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但农村人口仍占82%。日本真正进入工业化过程还是在二战以后。t947年开始复苏,1953年达到战前水平,大体用了8年时间。随后近20年,高速增长,最低为8%左右,最高为11%左右。单就工业而言,增长更快。到1973年,13本经济总量超过英、法、德水平,人均接近他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历经30年完成工业化进程。同期工业化的还有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

其特点:一是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工业技术比欧美落后20~30年,到70年代,用20年时间,掌握了全世界用了半个世纪研

发的科技成果,缩短了30年时间。同时,着重研发能与欧美抗衡的自主技术,获得大量专利。那时,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注重环境保护。把推进工业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注意治理污染,同时,注意节约利用资源。三是注意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优惠条件。四是经济效益好。由于注意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强企业管理,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五是对工人残酷剥削。50年代日本工人工资为美国的1/8,英国的1/3,德国的1/2。女工比男工收入还要低得多。现在,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与欧美差不多,但工人的收入还有相当差距。

第四种类型,是前苏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农业占据优势,工业比欧美国家落后很多。苏联真正推进工业化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到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工业产值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同时,农村也实现了机械化。但人均GDP仍落后于西方世界。1940年苏联人均GDP为540多美元,与日本550多美元差不多,但比美国1886美元,英国1234美元要差很多。

前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

一是注意引进技术。“一五”期间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引进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还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三个钢铁厂,即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库兹涅兹克、扎波罗日钢铁厂,以及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项目,都是引进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并结合本国需要加强研发。

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和提高。

三是追求高指标,经济发展大起大落。斯大林在1931年苏共十六大上提出要求五年内铁产量从1000万吨提高到1700万吨,实际上1950年才到达,用了20年;拖拉机产量要求五年内从5.5万台增加到17万台。实际上到1955年即25年的时间才接近这个指标。四是忽视军事工业技术向民品转移。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前苏联重视军事技术的研发,不少方面是世界先进水平,震慑了西方。但它的民品技术很多是落后的。我们常说,苏联的东西傻大黑粗,就反映了这个

实事。他们汽车技术、火车技术、机床技术等等,都不是很先进的。因此,也可以说,前苏联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五是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工业品与农产品剪刀差严重,忽视农民利益。六是资源浪费严重。无论是在资源开采阶段,还是在工业加工过程中,不注意节约利用资源,既造成浪费,也污染环境。这些国家走过的路,都是当权者根据当时各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都有各自的理由。实践证明,在推进工业化进程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所有这些,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加以取舍。

第三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运作模式

各个国家的运作模式可以理解为该国在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初始条件和演进路径下,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由于各国所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各不相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路径与模式也就各不相同。从政府对工业化道路选择的能动性或干预程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运作模式抽象为三种,即:“完全竞争模式”,“完全计划模式”和“混合模式”。

“完全竞争模式”的微观基础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散作出经济决策;政府为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结构演进提供良好的法律保证,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工业结构的演进完全由竞争市场和需求变化决定。在“完全计划模式”下,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结构演进均在政府的直接计划内进行,产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溶为一体,作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完全缺乏能动性。实际上,这两种绝对化的运作模式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实践中,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和工业结构变动都是上述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产物,不同的只是在“混合模式”中以哪种模式所占的权重较大,或者说以哪种模式为主导。所以说我们可以以此为界限将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和工业结构变动的运作模式分为市场导向型混合制模式和政府导向型混合制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一般认为英、美等国选择的是市场导向型混合制模式,日、德等国实行的是政府导向型混合制模式。

虽然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运作模式保持了一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但是每个国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运作模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说在不同历史阶段,同一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模式。这就是说即使在同一个国家,

混合制模式中不同模式的权重在不同阶段也可能是不同的。

1、市场导向型混合制模式

1)英国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中迅速兴起和成长起来的产业是棉纺织业、其后是冶金工业、煤炭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机器制造业。

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它是英国走向经济繁荣的奠基工业。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一系列重要的技术革新使得棉纺织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纺织业的迅猛发展,纺织业的机械化催生出新的动力来源“蒸汽机”,带来了大机器生产的时代。随着铁制机器和器械的广泛采用,对铁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促进了冶金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冶金业中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了煤炭代替木炭成为了主要的燃料。蒸汽抽水机、蒸汽凿井机、安全灯等在矿井中的普通使用又推动了煤炭工业在英国的发展,加上其本身煤炭资源的丰富,到1835年,英国煤产量迅速增加到3000万吨,成为欧洲第一产煤国。1804年铁路蒸汽机车的发明给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1825年,英国铺设了从斯托尔顿到达林顿的世界上第一条铁路。随后不断铺设的铁路线建立了以伦敦为中心,辐射到各大城市的干线网。工作母机的发明带来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已经能够制造各种类型的工作母机,能够用这些工作母机加工各种几何图形的部件。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已能够为各个工业部门提供所需要的机器设备。19世纪50年代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这一切使得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美国、德国为主的国家借助从英国引进的先进机器设备,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进行了本国的工业革命。英国在发展中逐渐落后了。1879年托马斯炼钢法的发明使得含磷铁矿资源丰富的美国和德国的炼钢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英国钢铁工业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到1913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只及美国的1/3,德国的一半多一点;钢的产量只及美国的1/4,不到德国的半数。传统产业此时在英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失去,但是在二战以后它们的地位还是被汽车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工业取代了。

汽车工业发展在战后对英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1950年英国汽车产量为78.4万辆,1960年增至181万辆,1972

年为232.9万辆。但是应该看到与美国和德国等国的比较,英国的汽车工业具有明显的劣势,而且不断显示出颓势。例如世界汽车产量由1970年的2264万辆增加到1978年的4358万辆;同时英国的汽车产量由621.6万辆下降到160.8万辆。化学工业是英国战后发展得较好的新兴工业部门。1979年末,英国的化学工业仅次于联邦德国、居西欧第二位。化学工业按净产值计算被列为第四大工业部门,约占制造业净产值的9.3%,产品的一半供出口。英国是世界上第四大药品生产国,1993年药品销售额为70亿英镑,其中海外销售额为36.85亿英镑。化学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除了技术改造和革新外,战后初期西德和日本暂时退出国际市场也为英国煤油工业提供了大规模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战后英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一时期,英国航天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迅速发展起来。70年代以来由于汽车工业在与国外的竞争中已显颓势,在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的大环境中,在英国以现代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群已经形成,它们包括电子产业、生物产业和新型材料工业。

2)美国

美国进行工业革命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后期。因此美国能够从当时世界上制造业最先进的英国购买(引进)机器设备。重要的是美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技术和经验时的创造性精神,在引进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革新与发明。据统计,在1850—1860年间美国在生产方面的各种发明创造就有两万多件。在工业革命早期,美国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体制上进行了革新。美国首先创立了新的工厂体制。通用制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工业母机的发明,而且为流水线作业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机器制造业最先实行标准化。这为后来美国机器制造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工业化虽然也是从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业开始的,但是其作用很快就被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发展取代了,“五大湖制造业带”逐渐形成。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石油、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的逐步兴起和发展。

美国工业化的过程中,铁路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支持铁路建设,地方政府给予铁路公司各种特权和优惠政策。例如公司享有的土地征用权,减免税收,不受限制地发行股票,在指定地区之间独有运输专利权等特权。此外地方政

府还允许铁路经营银行和彩票,以便为修建铁路筹集资金。为了支持铁路建设,地方政府还出资购买铁路公司发行的部分股票。到1860年美国修建的铁路已经超过3万英里,而花费的10亿美元中大部分是依靠州县政府的资助、贷款和购买铁路公司的股票筹集的。美国铁路的真正发展还有赖于联邦政府的扶持。1830年,联邦政府通过了降低铁路铁轨税收的法令,这为铁路公司节省了6000万美元的开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炼钢工艺的革新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到20世纪初期,美国钢铁产量超过英、德总和。五大湖地区成为钢铁工业发展的集中地带。美国的石油工业开始于1825年,到1925年已占世界石油产量的64%。石油工业的发展为新兴化学工业的兴起提供了条件。优质的钢材和石油润滑剂为制造机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19世纪80代以后,美国的机器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到1913年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51.8%。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使美国的各个生产部门实现了机械化,并最终导致装配线得以更加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大规模地应用于钢铁、石油新兴的工业部门。

进入20世纪后,化学、电气设备与汽车工业的兴起使产业转换成为现实。19世纪的下半叶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业进人了电气时代。美国有丰富的煤矿和水力资源,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条件都十分优越。到18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有2700多个发电厂,1913年的发电量达248亿千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汽车工业成为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工业部门。

进入90年代后,冷战的结束使美国的科技政策由以军事科技为主转向民用科技。良好的高科技产业基础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动,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群体在美国迅速兴起并得以快速发展。美国政府在扶持和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造有利于微观经济组织创新和产业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政策法律条款,调整对外贸易战略等措施,减少阻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不利因素,保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商业环境。

1984年美国颁布了《国家合作研究法案》(Nat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Act),放松了高科技产业的反垄断管制,以鼓励建立各企业之间建立合资研究企业和战略技术同盟。1987年建立的半导体技术研究协会(Sematech)就是由

美国14家半导体公司组成的联盟,其目的是联合开发半导体生产技术。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8年,美国的技术联盟由51家发展到255家;美国公司与外国公司之间的技术联盟由88家发展到222家,而这种联盟很多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内进行合作的。美国是世界上对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的国家,制定了比较系统的《专利法》、《商标法》和《知识产权法》。美国的专利法允许大多数生物材料作为真实的发明结果申请专利,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强大的创新能力就与这种保护是分不开的。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例如,在1982年政府建立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联邦巡回法庭。在对外贸易政策中美国政府常常利用不同手段惩罚他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中的“过失”。1988年6月美国政府以巴西没有保护美国药品专利权为由,对价值3900万美元的巴西进口商品征收100%的报复关税。同年又由于泰国政府没有保护好美国的知识产权,取消了对其1.15亿美元商品免税进口的优惠待遇。为了在技术转让中保护技术转让方的权益,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美国在历史上出台了多部有关技术转移的法律,先后有1980年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发明条例》、1984年修改后的《贝赫——多尔技术转让条例》、1986年的《联邦技术转让条例》、1987年的《美国竞争技术转让条例》及1989年的《国家竞争技术转让条例》。1985年还专门制定了《美国国防部国内技术转让条例》。

其次,美国政府大力建设支撑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

1993年2月,克林顿与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增强经济实力的新方向》的总统报告,提出了政府的技术战略和产业政策总纲领,11月又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报告中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同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正式颁布,标志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正式启动,即建立一流的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把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计算机网络化。NII的颁布与实施表明,美国政府决心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产学研协作,加速以信息化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兴起与成长。信息高速公路的总投资额为4000亿美元,美国政府每年都将在财政预算中列专款用于此项目。

再次,美国政府不断在科学研究与开发中投入资金,辅以一定的税收措施,并以此广泛带动民间财力的投入。政府还成立相应的机构,启动一系列高科技发展计划带动民间科技创新。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是科学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投资者,其投入占总投入的一半以上。许多现在广泛运用的技术,例如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GPS)、条形码、光纤和数据压缩等在早期进行基础研究时都是由政府投资的。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企业在研究与发展经费中的投入比例在二战结束后不断增加。1980年企业的投资比例超过了政府,而且这种趋势一直没有改变。这说明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与私人的投资存在互补与促进的关系。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成立了内阁级的国家科技委员会作为技术政策的决策机构;成立“半导体技术委员会”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政府还启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计划以带动民间科技创新,例如商务部的先进技术计划(ATP)、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国防部的技术再投资计划、卫生部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计划等。根据1995年美国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的报告《关键技术》,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基本上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日本和欧洲相比,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大大领先,生物、医学、农业和食品领域占有优势,工业制造和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其他国家持平。1996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制造业,占美国GNP的33%,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1995年以来,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30%以上,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30%。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群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推动力。

2、政府导向型混合制模式

1)日本

说到政府导向型国家,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日本。在日本的工业化道路和工业结构变动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典型的、系统的和连续性的国家干预,以确保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构高度化”和“知识密集化”。

日本的工业化开始于明治维新。在“殖产兴业”时期,政府为了摆脱舶来品充斥市场,积累资本,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选择了棉纺织业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在官营模范工厂的带动下,18世纪90年代棉纺织业已经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由于自然资源匮乏,日本的重工业发展相对较迟。日本发展重工业主要是从

战争需要出发,以制造和生产武器为目的。在对外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推动下,日本的军事工业(或称战略性工业)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正是在军事工业的带动下,日本重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了。在“重化工业化”的过程中,日本的钢铁产业、化学产业和电力等产业发展迅速。

日本的“重化学工业化”的成熟还在二战以后。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将经济复兴的突破口选为煤炭和钢铁产业,通过两个产业的“相互投入”来“循环扩大”。重点产业政策的要点是增加煤炭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煤炭侧重分配给钢铁部门以增产钢材,然后再将生产出来的钢材重点分配给煤炭部门以促进煤炭生产,从而提高工矿业的生产水平。

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日本政府为了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引进技术和开发新技术,实现了火力发电的大容量化。在此过程中,日本的仪表工业和自动化机器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同时带动的还有石油加工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日本的钢铁工业利用政府的资助和贷款,较快实现了技术改造和规模的扩大。日本在60年代中期已成为第三钢铁生产大国。由于日本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造船业在日本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战后)。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船舶的建造量达到世界新造船量的50%以上。

与其它国家一样,战后在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后,耐用消费品产业,例如汽车和家用电器产业不断发展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日本的汽车产业不仅成长为高速增长时期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确立了其在世界汽车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就确定采取措施保护当时还是“幼小产业”的汽车产业。政府一方面以保护关税和加强外汇管制的方式来限制汽车进口,另一方面对有利于汽车国产化的进口物品实行优惠税制。

80年代以后,在石油危机的打击下,化学产业、造船产业和钢铁产业在不同程度上衰落了。日本政府随即将工业结构转向“创造性知识密集化”,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战略。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转向新能源、信息、电子、新材料、汽车等产业,并以研究与开发为基础,促进所有产业领域的技术升级换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为了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方面赶超美国,日本政府出面说服5家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共同组成科研机构。政府在预算中拨付大量的补贴进入该研究结构。在预算高达1300亿日元的研究经费中,政府负担了

22%。结果日本的半导体产品在1986年已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其中在存储器市场中的市场份额由1982年的53%上升到1986年的77%。在1989年世界半导体十强企业中日本占有六席,其中NEC、东芝、日立位居前三位。面对2000年后出现的技术水平低于美国、生产成本高、利润率低的状况,日本政府又积极推动和参与企业的研发计划。在日本政府的委托下,2002年日本五大半导体生产商以及松下公司共同成立研发机构。该机构主要进行下一代规格统一(50-70纳米)的半导体元件的研发,日本政府决定在该项目中投入315亿日元。

2)德国

德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通过利用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采用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机器装备新建工厂,采用高效率的工作母机大批量地生产机器设备,德国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进行了工业化革命。在德国工业化初期,由于英国在纺织产业中的绝对领先地位以及容克贵族地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纺织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被交通运输业(铁路)取代。

以铁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交通运输革命对德国的工业扩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带动了其它工业部门的变革。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1835年德国建成第一条铁路(纽伦堡—福尔特)。德国铁路建设的发展不仅是私人投资高速增加的结果,而且有赖于德意志各邦政府出于军事目的着力扶持。德国的运输业革命不仅为商业流通和开发自然资源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铁路建设对钢铁、机车等的需求,引起了重工业部门的连锁反映,大大刺激了德国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

德国的化学工业大规模地兴起于19世纪60至70年代,其逐步在有机化学工业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并在合成材料(由德国首创)方面取得了垄断地位。在此基础上,医药、照相材料、合成纤维、塑料、人造橡胶等产业相继兴起。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进,德国进入了电气时代。德国电气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密切关系。德国的城市化进程为电气工业提供了照明系统和交通系统两类市场。为了给铁路和重化工产业提供充裕的资本,德国的银行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蓬勃发展成长起来。

二战以后,德国进行了以内需为主导的恢复性建设。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

能源、钢铁、建筑、机械、化学和汽车工业的恢复和崛起。“马歇尔计划”的帮助和东欧(特别是东德)技术劳工的不断涌入都为德国原有产业的迅速复苏创造了条件。由于战争中止的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革命在改变了“军事工业化”的方向后,朝“和平工业化”的方向发展,“钢铁时代”被“汽车时代”所取代。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演化,信息通讯产业、环保产业和航空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德国的汽车产业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并飞速发展,50年代中期成为第二汽车大国,1989年汽车产业的出口额达到1160亿德国马克。但近期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其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遇到困难。与汽车产业境况相同的还有化工产业。如今在保持和发挥传统工业优势的基础上,德国的信息产业、环保产业和航空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银行业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德国政府不仅通过银行业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它调控经济发展速度来影响和控制工业化的过程。在工业化的初期,铁路和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利用传统的方式筹集的资金已不足以支持其购买昂贵的生产资料。1850年前后在普鲁士政府的允许和带领下,各类储蓄银行建立起来,它们将集合起来的储蓄金迅速投入到不同的业务中,例如在工业中进行长期的投资、建立股份公司、在市场上销售股票、对企业进行贷款资助等。这种多功能的银行对整个迅速扩张中的工业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钢铁、煤矿、电气、机械和重化学工业等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更是如此。在银行资金大量投入的基础上,大规模工业企业的建立成为可能,德国的三大银行(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别负责德国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业务。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主要承担对国家发展重要但私人银行不愿负担的融资任务。例如在创建初期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及后来转向对中小企业的环保投资和对科技开发和技术革新的投资等。为了扶持该银行的发展,德国政府每年均直接从预算中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划拨贴息资金,使其能够对重点项目提供低利率贷款。到2000年底,德国复兴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2230亿欧元。德国银行业的发展为其他产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大银行在战后重建的初期把能够控制的资金全部贷出去,资助各企业修复和重建工厂。他们贷款的依据不是企业的资产有多少,而是根据他们的历史状况、企业将来的重要性来确定,甚至不惜贷出相当于贷款企业资产若干倍的资金。

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存在以下四条普遍规律:

(1)工业发展均走轻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的发展路线

德、美、韩三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先后经历过重化工业阶段。虽然因社会发展目标、经济政策、要素禀赋和国际环境等影响,各国的主导产业有差异。如德国因历史原因,铁路产业成为其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韩国因当时先进工业国产业结构调整,接承他国工业转移,主导产业从轻纺业转到钢铁、机械和化工等产业。但其实质,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互相推进,主导产业逐步向重化工业转换。纵观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都致力于发展自己的重化工业体系。可以推论,重化工业阶段是工业化历程中的必经阶段。

(2)工业化水平与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大,政府的干预强度越大

为赶超工业化先进国家,后起工业化国家都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模式,以有效配置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调控工业化进程中不时出现的失衡现象,确保工业快速稳定地发展。德、美两国政府以市场机制为主,在政策层面通过高关税政策保护幼稚产业,此外还用政策引导工业发展;韩国距工业化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在工业化初期,其采用类似计划经济的模式发展工业,在选定的主导产业方面给予大量的政府支持,直到工业化中期才转为完善市场化,促进工业发展。

(3)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

各国都重视通过教育推动技术创新,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超越。各国工业化历程都证明: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虽然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靠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工业化水平,但其工业化的完成却都依靠自主创新。

(4)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密不可分

德、美、韩三国都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即便政府干预工业发展,也通常是采取市场化的措施,如政府补贴和制订市场规则。即便韩国在工业化初期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的一些方法加快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是通过完善市场化推动工业继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不足、技术储备不足、民族工业路线难行等诸多问题。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验对我国极具指导意义。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给我们如下启示:(1)中国仍需发展重化工业

重化工业比重上升的动力来自于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如果中国不自己发展重化工业,那就只能进口,作为一个大国,无论从国家安全还是从现实的市场需要考虑,这既不合算也不可能。人民要改善生活条件,经济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发展重化工业。重化工业大多数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我们更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来发展重化工业。尽管因国内资源供应不足,全球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升,现阶段发展重化工业资源压力大,但此阶段不可逾越。

(2)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工业发展的引导

政府调控能推动和加速工业发展。重化工业发展以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为主,对增加就业岗位的贡献不高,且环境保护压力大,需要全盘考虑。我国区域差异大、人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及环境容量不足,如果任由市场推动,势必会加剧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区域失衡,就业压力也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应借鉴他国经验教训,引导企业创新,用信息化推进重化工业化,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处理好重化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就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关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应以市场化手段保护幼稚产业。在市场全球化背景下,光靠行政保护无法激励幼稚产业快速成长,我国应多采取补贴等市场化手段,保证充分的市场激励,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幼稚产业发展,并防止垄断和倾销。我国重化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应单靠国有企业,而要引入民间力量,以提升市场化水平,强化市场激励效果。政府应实施倾斜政策,扶持引导一些成功案例,86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08年1月从而节约民企的探索时间,提升其进入重化工业领域的速度。

(3)要重视教育、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

教育能为工业化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我国应继续加大教育投

入,推动义务教育普及,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通常是成熟产业,而不是在未来市场上具竞争力的产业,这意味着单纯靠外资和技术引进难以培植战略产业。考虑到技术外溢的效应,我国可继续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快速提升工业化水平。但发展到现阶段,技术外溢效应逐步减弱,我国应大力扶持战略产业发展,推进技术进步与超越,尤其是推动商业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且又具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新。

(4)要继续完善市场机制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起点是计划经济体制,经过2O多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全面转为市场经济体制,但因历史原因,市场机制仍不健全,价格体系尚不尽合理。有些地方或企业出于自身经济最优化的考虑过度生产,导致了巨大的社会成本。我国政府需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成本。

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典型区域发展模式比较

在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上,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苏南地区,温州地区,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先后显现出卓越的发展特点,被广为借鉴和研究,其工业的模式也相应地被定义为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长三角模式。

(1)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研究

1、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经济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1)苏南模式的形成背景

苏南地区气候潮湿,土壤肥沃,自古便是为中国富庶地区、鱼米之乡,因此,农业和手工业基础良好;苏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该地区毗邻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辐射半径小,选择空间大,便于人力资本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同时,公路运输距离短,水路运输方便,减少了企业对运输的约束,企业选址更为灵活方便;第三,工业基础好:建国初期,当地居民为了增加非农收入,便私下开办小型的副业企业;在人民公社初期,就形成了在副业基础上的小型工业的规模企业。

早期集体主义的经济模式创造了大量的原始积累,为日后苏南地区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2)苏南模式发展特点

苏南地区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是由乡镇政府组织资源,以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主发展生产,并由政府委派企业领导。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可以实现类似于发达国家的原始积累,有效的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的发展工业化。同时集体所有制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避免了很多不确定性,实现了企业规模经济。第二,农民从事农区工业发展,离土不离乡。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是在原有社队的基础上发展的,社队企业多以手工作业为主,因此不用离开农区发展。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也大多建立在农区或县镇上,尽管很多农民都转向了二、三产业,但在从事非农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大规模的迁徙到大城市中去。

3)苏南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苏南模式来自于集体副业,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的集中,乡镇企业具有了集体性质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供给是强制性的,缺乏对个体活力的关注。以集体形式存在的乡镇企业,政府的权利过大,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很多时候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发展,剩余索取权不明确,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其它所有制经济难以迸发,严重抑制了私人经济、合资经济的创新发展,市场活力被长期压制。

2、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在浙江温州地区形成的,以个体私营经济形式发展非农产业的,一种“小商品,大市场"的工业化模式。

1)温州模式形成的背景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上去,土地贫瘠稀少,人口众多,不利于发展农业,因此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劳动力与土地比值过大,农业又不发达,交通不便利,滋生了当地居民流动经营的方式,为生产小商品奠定客观基础;该地区私营经济发达。历史上私人手工经济、家庭经济发达,自人民公社时期就排斥集体产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倾向十分严重。进入80年代,国家对经济的开放政策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放松是温州模式打开发展大门外在因素,利益驱动是温州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因。

2)温州模式的特点

首先,温州模式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民营经济。用市场化带动工业化是温州模式最为可取的地方,到2009年温州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8%,民营企业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占有90%和92%,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80%左右。其次,温州模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温州的产业多以轻工业的制造业为主,其主要产品为眼镜、皮鞋、打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的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再次,“温州模式"是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的小型家庭经济模式,其分工合作的意识十分强烈,劳动生产率高。同时其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成为“温州模式”人文精神。最后,温州地区发展“小商品,大市场”:小商品指产品的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易于运输;大市场指的是在全国建立的“温州城",用全国的资源生产全国的产品。新时期随着温州模式的国际化,温州人正在使用世界的资源,生产世界的商品。

3)温州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温州模式由家族和私人经济成分组成,其产权相对其中,企业内部封闭,不利于企业的内部竞争,而且这种形式的“内部垄断”难以打破;温州模式的产品技术水平低,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产权的品牌;在国际贸易下,产品的敏感性强,且企业封闭意识强烈,没有形成有效的产品供求机制;同时企业规模小,竞争过于激烈,产品生产趋同化严重,仿冒品多,缺乏创新。

(2)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变革

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为活跃的发展地区: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温州模式则通过发展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

2000年以后,根据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的特征,苏南地区进行二次改革,确定根据供求关系,围绕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进行企业微观主体的改革。通过这两次变革,政府的职能和行政权限更加明确,政府退出直接管理,变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由市场经济决定企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际新环境下,苏南地区通过吸引外资,产业转型,来升级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在国际化互动进程,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企业制度的变革,温州人把品牌和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走品牌化战略终。温州人给出的口号是,“走品牌线路,尊重市场,维护市场”,温州模式由“小商品、大市场”跃升成为“大品牌,国际市场”的“新温州模式”。

(3)珠三角模式与长三角模式的比较研究

1、珠三角模式

珠三角模式是改革开放后,在广东省,以广州、珠海、深圳为中心的,辐射全省范围,以进口加工为主要产业发展的工业化模式。珠三角模式是我国第一个区域发展模式,因其具有农区工业化背景,发展速度惊人,一直被广为研究。

1)珠三角模式形成的背景

珠三角地区自然条件优厚,经济发展好,居民富裕,农区劳动力丰富,外贸发达,侨乡众多;区位竞争优势明显,港口发达,包括广州港、深圳港、珠江港,毗邻香港、澳门、台湾等发达城市和地区,为产业的引进带来便捷条件;同时,广东省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是中国第一个区域发展政策倾斜的省份,体制优势和政策支持明显,珠海,深圳是国家最早建立的两个经济特区,最早接受外来资金注入。国家对这一地区的限制小,各类资金都能得到有效发挥,以进口加工替代为主的产业,吸引了全国数以千万的农民工来打工,就形成了今天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2)珠三角模式的发展特点

珠三角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出发点。这一地区最早在80年代的发展,是以香港延伸的工业为主,采用进口替代方式,大力发展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以乡村集体所有制为主,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即使是合资或者多资企业,国有成分仍然很大,有效的保障了企业的发展。在70年代后期,政府职能发挥出色,根据政策导向,及时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中来,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和监管,举措发展经济。在众多的有力因素下,珠三角创造了中国及世界发展的奇迹。

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飞速发展,这一地区对农业的重视下降,大量耕地被挪用建厂。为了寻求经济总量的单纯增长,各城市均放开管制,进行大规模的粗放式经营,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城市饮用水质量下降、空气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

区域负荷增大,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备受考验。同时产业组织过于单一,产业升级不及时,受外来经济影响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2、长三角模式

长三角模式是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江苏、浙江等部分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涵盖范围还在扩大。长三角模式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最具鲜明特点,且发展速度最快的工业化模式。

1)长三角模式形成的背景

首先,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具有明显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处东部沿海开发带和长江产业带的结合部,通江达海,交通便利,既能联系内陆发展,又能直接与国际接轨;其次,该地区龙头优势明显,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本就是国际经济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90年代后浦东开发使上海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中心。上海古韵古城,科技发达,人力资源丰富,同时,沪苏杭地区也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国内外投资集中的地区,产业辐射面积广;第三,该地区人口密集,市场繁荣,民营化程度高,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2)长三角模式的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运用自身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的优势,迅速占领全国市场,江浙地区经济得以较快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长江三角洲进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时期。究其原因,一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受到农产品产量下降的影响。二是江浙轻工业国内市场日渐饱和,而没有珠江三角洲对外出口的优势。三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上海在全国的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严重阻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发展。

90年代初,受上海浦东开放的影响,国内外大量资本涌入上海,上海的扩散作用开始显现,长江三角洲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得到延伸发展。苏南、浙北等城市人均GDP开始接近上海,上海至苏州、无锡的城市带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直,中心到周边的差异越来越小。随着中国加入WTO,长江三角洲工业产品出口成为拉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着长三角模式的发展,泛长三角区域也逐渐形成。但是这以地区历史上是受行政干预较大的地区,产业同构导致的竞争过于激烈,在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合作发展的带来的好处;同时由于各个地方的地方保护主义很严重,很难将产业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该怎么走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该怎么走? 2010-12-16 17:41: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 工业化,一般是指工业等产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是一个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人均国民收入和包括农业在内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农业经济社会逐步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随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但到了发达的工业化阶段,情况就会有所变化,农业的比重就会有所下降,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而工业的比重将由上升转变为下降。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最初,在受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结构和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下,走出了一条比较特殊的工业化道路。目前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过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改革开放初期至新世纪开始,新世纪开始至今;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主要是以轻工业、农业为发展方向,第三阶段是重新以重工业化为发展方向,又称之为新重工业化为发展方向。 在第一阶段,即在1949年至1978年的三十年中,我国主要实行了国有经济为主导和基本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农业反哺工业的方式为工业化大量积累资金,这带有很明显的苏联模式。并采取了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以此带动工业发展。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到,我国的工业发展主要是以仿照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为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以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特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计划经济体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它具有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被纳入政府的管制之下,结果是导致实现工业化主体的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同时由于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也造成了工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行业比例失调。直接导致消费品生产呈现萎缩趋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 在第二阶段,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又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种大背景之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新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注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尤其注意工业发展与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服务业的配合发展。在管理模式上,也进行了较大改革,即由直接管理企业经济活动转变为国家依法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服务,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使我国的经济模式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在加强政府对整个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强化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矛盾和问题则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传统工业生产力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体现为手工工具的改良和”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这是手工业从传统向现代技术过渡的中间技术,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若干积极效应: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经济区的兴起,同时在某些方面为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编辑。 中国近代工业化始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官僚对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大规模移植,此后便艰难地行进在一条”移植型”的工业化道路上。无论是当时的经济界,还是当下的经济史学界,人们往往将移植或引进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得失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成败在一起,虽然这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失败原因,但它是中国早期工业化不成功的全部原因吗?换句话说,”移植型”模式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惟一选择吗?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代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及其取向的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移植型”道路之外,还存在着一条通过传统工业生产力的改造而形成的”嫁接型”的渐进化道路。所谓传统工业,是指以生物动力为主的手工业,与它相对的则是以非生物动力为主的机器工业。 一 表1 近代主要丝织区改良丝织机应用情况简表 地名改良丝织机应用情况资料出处木机千余张,艮山门外有生货铁机期,1926年10月30日。 2500张。期,有铁木机6000余架。),第7编,第48页 宁波到抗战前夕,估计该地区有手拉机《近代江南丝绸工业史》 700台。第158页。下方桥区2350台。 丹阳民初,渐将完全依赖人力之旧式机赵如珩:《江苏省鉴》,至400余台。4000余张。期,1926年11月27日。其中手拉机1200台。第135页。 盛泽到抗战前夕,据盛泽工商联资料,《近代江南丝绸工业史》使用手拉机约8000台。第140页。 改良缫丝机在华南、四川、东北等主要蚕丝区得到了使用,如华南丝区,汽机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时期作出的、将载入史册、有世界阻碍的重大战略决策。(2020年时,一个将具有14亿人口的差不多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将超过现有27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额(9.265亿),从而使全球范围内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的比重大大提高,加速整个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这无疑是一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如何深刻理解、正确实践这一重要决策,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之大事、党之大事、民之大事,不得不察。 下面谈三个看法,跟大伙儿交流学习上述论述的体会,不足之处望各位批判。 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工业化,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

系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工业化的三大特性:一是过程性,工业化不是一个时刻概念,而是一个时期概念;一个国家要差不多实现工业化往往要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刻,比如英国从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40年代它差不多实现工业化通过了100多年的时刻,比如我国从建国后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通过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先进性,强调的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转变,先进具有相对和动态的含义,相对是对传统来讲的,动态是讲先进本身也具有一个进展演变的过程,比如机器化工业与手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而电气化工业与机器化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等等;三是体系性,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而不单单是工业的进展;不仅工业要用先进技术武装,而且其他产业也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组织方式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体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含义不同。 工业化是经济进展的必定时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进

论中国工业化道路

论中国工业化道路 内容摘要:现代经济增长和早期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已经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靠效率提高实现,这种增长模式体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中国片面追求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已经造成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下降的隐患。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注重效率的增长模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转变思维定势,建立一 个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体制,加快服务业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关键词:重工业道路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可以被划分了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是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 战略,其基本特征是:(1)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2)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

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3)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1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 ①在当时的背景下,新中国刚刚成立,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敌视和封锁,而苏联的发展又为我国树立了榜样,这使得这种道路选择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 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 的特征。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严格抑制。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虽然传统工业化道路产生了许多问题,但经过近30年发展,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成功地发射了“两弹一星”,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其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以市场化改革和 1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毛概论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英国的工业化大概用了100年时间,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完成。接着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大体上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开始,也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到20世纪末,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60-70个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其人口不到全球总人口的20%。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被称为传统的工业化。与现代工业化相比,这种传统工业化道路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了工业部门的迅速扩张。工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第三,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一、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呢? 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工业得到了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很难在培养出新的竞争优势。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所以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化工业道路呢? 十六大报告中曾做了概括的描述,这就是:资源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

路。 三、中国特色,“特”在哪里 首先,它以科学发展为指针。以集约增长为基础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 其次,它以与信息化融合为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和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得出的必然结论,指明了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就是要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提高工业化水平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其次,它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征,技术创新明显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明显偏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化的战略基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通过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段树军 2012-12-15 18:10:0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12月04日受访人: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继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11月29日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举办的“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会上,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和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继文分别围绕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在会后就此问题接受了专访。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理解?赵振华说,简单地讲,就是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 如何才能不走老路 赵振华仔细分析了传统工业化老路的特点。 第一,是通过计划机制来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效率比较低。所以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必须走出一条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道路,即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赵振华说。 第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农村支援城市的方式来发展工业。 城市通过工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获取了大量的资金。赵振华说,现在也存在工业品剪刀差的情况。他以自己农村老家的情况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斤小麦卖到4—5毛钱,现在一斤小麦的价格大概是1块钱多一点,涨了一倍。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袋尿素价格当时是20多块钱,现在农村一袋尿素价格卖到150块钱左右,虽然农产品价格涨了,但赶不上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 农村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赵振华说,尽管这两年农民工的工资提高速度比较快,但实际上目前我们国家劳动力价格总体是比较低的。 农村为工业化、城市化贡献了土地。“土地征用给农民的价格太低了。”赵振华说。 农村为城市贡献了人才。农村的父母把孩子从小培养到大学毕业,毕业后到城市工作,农村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到城市工作,导致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总体上还比较低。 农村贡献了资金。赵振华认为,国家搞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渠道流向农村很多资金,但是通过金融渠道把农村资金又吸引到城市来了。因为很多金融机构在农村只存款,不贷款,或者贷款的量没有那么多。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中国近代工业化始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官僚对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大规模移植,此后便艰难地行进在一条"移植型"的工业化道路上。无论是当时的经济界,还是当下的经济史学界,人们往往将移植或引进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得失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成败联系在一起,虽然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失败原因,但它是中国早期工业化不成功的全部原因吗?换句话说,"移植型"模式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惟一选择吗?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代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及其取向的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移植型"道路之外,还存在着一条通过传统工业生产力的改造而形成的"嫁接型"的渐进化道路。所谓传统工业,是指以生物动力为主的手工业,与它相对的则是以非生物动力为主的机器工业。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逐步增加,外国在华资本急剧增长,民族机器工业初步发展,中国传统工业的生存环境十分不利。以工业化为特征的"西力"既对传统工业的生存构成压力--工业化以排斥和取代传统手工业为历史使命,如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手纺纱、制靛、踹布、土针、土烛、土烟等行业遭到严重摧毁,但是,要实现对传统工业经济整体的取代,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是漫长的,同时工业化也对传统工业的发展形成动力--为传统手工业进行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创造了前提,如机纱的出现解除了手织业发展的"瓶颈",为手织业的改良创造了条件,西方的先进机器及工具的引进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据统计,1891~1893年我国"机器及工具"进口值为1259176元,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为0.5%,1935年增至65853248元,比重上升至7.2%[1](p75,76)。工业化技术也刺激了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意识,他们在商会的支持下,积极筹组工商研究团体,谋求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郑启秀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这就是说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一切政治都是在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工业化就是经济的一个阶段,一种状态或者是一种手段。工业化就是一种从农业状态转化为工业状态的一个过程。工业就是大机器生产,就是用蒸汽机、电力、内燃机、核能、计算机等工具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种状态,工业是经济建设的一种工具,资本主义可以使用,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776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欧洲开始进入工业化经济。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纺织工业、冶金工业、造纸工业、玻璃工业、化工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在这过程中,英国是工业化最好的国家。她用工业化取得了许多殖民地,如美洲、澳洲、印度等,形成一个日不落帝国。1840年她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想把中国也变成她的殖民地,像印度一样。但她没有如愿,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很发达,中国的文化很强大,中国的人民很勤劳、很聪明。她的侵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认识,使中国人民看到了一条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经济建设的道路,那就是工业化道路。最早认识到这条道路的是林则徐、徐继畲、魏源等一些士大夫们。徐继畬的《瀛环志略》、魏源的《海国图志》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的情况。尤其是徐继畲对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叙述,被用石板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塔第十阶内壁上,被美国收入《世界名人录》,这是中国人的聪明,这是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对工业化的认识阶段。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她却使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第一次进入到了满清政府最高层的统治集团中,第一次有了话语权。这些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富国强兵,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这就是洋务运动。这运动从1864年到1890年进行了近三十年,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曾国藩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等;李鸿章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制造局等;张之洞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左宗棠办了福州船政局、兰州织呢局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就是在不改变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进行中国的经济建设。李鸿章说“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蒙古人和满清人入侵中原都没有改变原来的体制,最终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都被汉民族同化了。而这一次不一样,英国带来是工业化,这工业化的浪潮将对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将根本改变中国的面貌。这就是中国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践阶段。但这个实践只是少数的汉族官僚士大夫的实践,对整个中国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人不仅认识到工业化,而且行动起来了,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民族工业像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孙中山很想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但执政时期太短,还没有让他实施抱负就去世了,袁世凯、蒋介石等人始终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工业化建设,所以这时期的工业化建设是民间工商业者在奋斗,他们无力搞重工业,只能搞轻工业。即使搞轻工业,他们还不时受到国内军阀的盘剥和国外侵略者的打压,道路是异常地艰难和曲折。这些工业化主要在沿海的省市,如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江的省市,如重庆、武汉等。工业主要有棉纺织业、面粉业、搪瓷业、玻璃业、橡胶业、火柴业、烟草业、运输业等,代表人物荣生、夏瑞芳、简照南、卢作孚、吴蕴初等人。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化工业化道路 内容摘要: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化经历了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每一次工业化革命都会把世界带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今,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不能使一个国家真正的走向繁荣 昌盛,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 了快速的发展,到2011年,经济总量已经飞跃到了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但是,过去的经济增长已经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环 境污染等问题。今天,我们要走的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简单的谈谈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 怎么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什么地方。 关键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道路的走法、新的体现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成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是主要着力点,从而导致失业问题的出现。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很明显,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对于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根据十六大的部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有了明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我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中说:“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的萌动时期。正是这种萌动,导致了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1]工业化包括新式产业的兴建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变化。为简便计,我以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代表新式产业资本,并把各时期产业资本集成和产值的估计列为本文附表。2]-从附表可见,在甲午战争前中国的产业资本原大于外国在华的产业资本,这是洋务派创业之功。而甲午至辛亥间测是民间资本即通·称民族资本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15.1%。正是这种增长,成为辛亥革命的经济上的动力。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但民气大开,在工商界正式形成“实业救国”论。自辛亥革命迄1920年,外国在华产业投资因欧战影响进人颓势,增长率仅有4.5%;官僚资本的增长率更跌为3.8%;唯民族产业资本的增长仍保持两位数,为10.5%。本文目的不是研究产业资本发展的过程,而是探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或它在当时条件下可行的道路。故有关增长情况可参阅附表,不再置论。工业与小农经济我国新式产业是在汪洋大海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这两种传统经济中诞生的,它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如何,决定它发展的道路。我国不是一个海上国家,工业发展必须以国内农业为基础。据五十年代的经验,一年丰收,次年工业即有发展;一年歉收,次年工业发展即受阻。这也适用于近代中国,不过那时因受殖民地型外在因素干扰,反应不甚灵敏而已。那时的国际和国内条件都不允许我国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我国的工业化应当是建立在工农业协调的基础上。我曾考察,鸦片战争后迄抗日战争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是有所增进的。3]就农作物产量说(不包括潜在生产力),确实增长极慢,年率也许不过0.5--1.5%,擎了工业发展的后腿。但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产值的比重,由19世纪末的约10%增为1920年的17%和1936年的23%;加以棉种、蚕种的改良和烤烟的种植,基本上能满足当时工业发展对农产原料的需要。实际上,也能满足当时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粮食进口的增加乃是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大口岸经济的结果。这种大口岸经济又使农产品价格脱离生产成本,给农业造成损害。4]-尽管如此,近百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仍能对工业建设作出贡献,与工业的发展保持一个低水平的均衡。这是因为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约化的小农经济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亩产量始终居于世界前列。这是我国传统农业中可贵的积极因素,至今我们还在利用这个积极因素,即家庭承包制。传统农业有巨大的剩余,这从封建地租常占产量的50%可知,而且中外皆然。几乎每个国家工业化的最初阶段都依靠从农业中汲取原始积累。英国的暴力圈占土地只是历史上的特例;最通常的办法是通过不利于农产品的交换价格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积累。5]从甲午战争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变动着。大约除1905-1912年、1921-1925年短期间外,都是不利于农产品的。1913--1920年,工业品价格的上升快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13年间差价扩大约 1/3;这时期也正是工商界所称“黄金时代”。1926-1931年,同样的差价在6年间就扩大了1/3,工商繁荣。接着进人经济危机,危机中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下跌,差价进一步扩大。6]-危机最甚的1934年与危机前的高峰年比,农业所得下降了31%,工业所得仅下降5.9%;若用1931年不变价格计,农业所得下降20.8%,工业所得反增长11.9%。7]?农业对工业的资助显然可见。农产品的商品化是传统经济进步的标志,也是工业化的条件,它为工业提供市场,也给农民提供收益。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十分迟缓,但毕竟有所加速。我们估计,粮食的商品率1840年为10.5%,1894年为15.8%,1920年为21.6%,1931年为31.4%。主要农作物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其平均年增长率早期不过1.5%,二三十年代为3%强。农产品的商品化有赖于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我国新式产业的开发中,交通运输业快于制造工业。有人认为铁路、轮船等“先工业资本而发展”,以至“过度开发”,并导致民族资本“偏向商业”,乃是半殖民地经济的表现。8]此论非是。1920年我国铁路货运量中,农产品占41%,矿产品占39%,工业品连同进口洋货不足10%。9]-又商业资本大于工业资本二三倍,人常谓“畸形”发展。但据我们测算,1936年全国商业资本所媒

近现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近现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摘要: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在于走上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正确合理的工业化道路。人们在憧憬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发展目标之时,也为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一条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以“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近20余年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百余年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道路的种种探索的结晶。回顾和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工业化而进行的种种探索,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或许并无裨益。 关键字:工业化道路工商立国新型工业化 一、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走向国富民强的战略选择 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工业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冲击逐渐显现。起初,最先进的中国人也只是看到了学习“夷之长技”————坚船利炮的重要和必要。林则徐时代,中国人已经有了学习和建立新式军事工业的愿望,其直接目的还只是求强自卫。自洋务运动开始,“师夷长技”由奏章转向购买和建造铁舰、洋枪。洋务运动虽把新式技术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引进中国,却又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将其置于封建官僚机构的控制之

下,束缚于旧的封建腐朽生产关系之中。尽管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新技术的采用而有所提高,但这种限制,控制私人资本的方法,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使它们不仅不能真正的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反而使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更加剧烈。 清末民初之时,发展资本主义工矿业的呼声愈加高涨。张謇批评以商立国的口号是皮毛之论,强调“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棉铁主义”的口号。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棉铁工业,才能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才能操纵经济界之全权。张謇的棉铁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和要求的工业化方案。他想靠民营资本的力量实现棉铁主义,但资本弱小的民族企业家们无力兴办钢铁,就是棉业也常遭困难。他提出实行全面的开放主义,呼吁中外资本共同投资。利用外资加速中国工业的发展,本身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当时中国并不存在实现这种主张的政治条件。早已侵入中国并已建立起牢固半殖民统治地位的列强,不希望也不想看到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独立发展。张謇的经历证明了这样一个历史结论:“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的民生主义,堪称是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孙中山认为,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发展资本,振兴实业”。但他同时又目睹了垄断资本压迫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之中,故而提出节制私人资本、发

浅论建国初期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浅论建国初期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马明有行管一班201132040131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内忧外患,党和人民面临空前的挑战。国际上有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我新中国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包围以及蒋介石残余势力的猖獗破坏,国内经济纯粹是一个“烂摊子”、“千疮百孔”,灾害连年,人民生活极端贫困。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与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毅然决然的奉行“一边倒”政策,借鉴苏联,顺应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初步确立由农业化向工业化逐步过渡,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国际形势工业基础一边倒经济恢复总路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两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小农经济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到了近代,在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主导下,工业化起步较晚,并且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天朝美梦,使得落后不堪的中国连最后两次挽救的机会都丧失殆尽(两次工业革命)。因此,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族工业,它在中国存在的空间和机会是极其可微的,基础是十分薄弱的。虽然在国民党统治期间有所恢复与发展,但由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压迫与排挤,再加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掠夺与剥削,处在夹缝中的民族工业江河日下,趋于淘汰,实力极其低下,基础十分薄弱。 后来,在经历了三年内战以后,本来不堪入目的中国工业,再次承受致命的打击。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留给共产党人的则是一个支离破碎、狼藉斑斑、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尤其是工业。(如下表1、表2所示) 工业的重要性,只片面强调不顾一切改善人民生活,应当重点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但毛泽东等一批中央骨干分子认为,如不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从金门登岛叹工业基础落后的中国军力 1949年10月24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叶飞、胡琏为指挥员的第十兵团9000多名战士凭借顽强毅力利用破木陈舟,以闪电般登上汤恩伯20000多人驻守的金门岛,但悲剧随之开始。国民党军凭借空军长处和海军优势,炸毁解放军船只,将登岛战士上万人在几天之内消灭殆尽。消息传到解放军前线司令部,将官一片嚎啕。上报中央,毛泽东主席静坐了两天。血的教训告诉他,没有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陈宇学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 同志们好,今天由我跟大家就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做一个探讨。 课程前言:什么是工业化 谈到中国特色新型工道路,首先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工业化?接下来才是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工业化,所以这时候就面临着需要我们理解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新型工业化,第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什么是工业化?对于工业化,我们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我们经常在用,但一些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并不是了解得特别清楚。对于什么是工业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界定,一个是我们狭义地来理解,谈到工业化,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想着,我们要建工厂,我们要建工业园区,我们要招商引资,我们要大力地发展第二产业,这是大家一般认识的一个所谓的工业。所以,从狭义上来讲,什么叫工业化?它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一个过程。所以,什么是“化”,它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我们过去是传统的是农业,以农业为主,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全球,它逐渐地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变,这是一个狭义的,我们要大力发展我们的工业,发展我们的第二产业,体现着我们要走工业化道路,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这是从狭义上来讲。 说到“工业化”这个词,按照我的理解,我们很多时候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产业化,因为工业化这个词在英文里头,我们把它翻译的时候,有的时候把它翻译成工业,有的地方把它翻译成产业,所以有的时候,产业和工业里头都是一个词,industry。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词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说的所谓的工业化道路,它更多的是一种产业化道路。如果农业也现代化,农业也工业化了,这也意味着它走着一种工业化的道路。 从广义上来讲,什么是工业化呢?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所以说到工业化,狭义上来讲,它主要是从农业为主的经济向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化,而广义上来讲,它又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社会是一种小农经济,我们都是分散的,我们是以手工为主的分散经营的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转变,在现代的工业社会也有农业,但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传统工业生产力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体现为手工工具的改良和〃石磨+蒸汽机〃的技 术模式,这是手工业从传统向现代技术过渡的中间技术,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若干积极效应: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经济区的兴起,同时在某些方面为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近代工业化始T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官僚对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大规模移植,此后便艰难地行进在一条〃移植型〃的工业化道路上。无论是当时的经济 界,还是当下的经济史学界,人们往往将移植或引进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得失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成败联系在一起,虽然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失败原因,但它是中国早期工业化不成功的全部原因吗?换句话说,〃移植型〃模式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惟一选择吗?本文试图通过对中 国近代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及其取向的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移植型"道路 之外,还存在着一条通过传统工业生产力的改造而形成的〃嫁接型〃的渐进化道 路。所谓传统工业,是指以生物动力为主的手工业,与它相对的则是以非生物动力为主的机器工业。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逐步增加,外国在华资本急剧增长,民族机器工业初步发展,中国传统工业的生存环境十分不利。以工业化为特征的"西力〃既对传统工业的生存构成压力一工业化以排斥和取代传统

手工业为历史使命,如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手纺纱、制靛、踹布、土针、土烛、土烟等行业遭到严重摧毁,但是,要实现对传统工业经济整体的取代,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是漫长的,同时工业化也对传统工业的发展形成动力一为传统手工业进行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创造了前提,如机纱的出现解除了手织业发展的〃瓶颈",为手织业的改良创造了条件,西方的先进机器及工具的引进客观上 有利于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据统计,1891?1893年我国〃机器及工具〃进口值 为1259176元,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为0.5%,1935年增至65853248元,比重上升至7.2%[l](p75,76)?工业化技术也刺激了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意识,他们在商会的支持下,积极筹组工商研究团体,谋求手工业革新之道,如1915年 3月成立的天津工商研究所就是一个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实业研究团体,它的发起人除北洋火柴公司和天津造胰公司为使用原动力的工厂外,其余11家均为规 模不等的手工工场,在成立大会上被吸收的36家会员企业中绝大多数也为手工 工场,该所旨在〃开工智、联商情、疏商团〃,每月阴历初一、十五定期集会,共同研究手工业的变革[2] (p2626?2628)。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工业出现 了以手工工具改良和"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为主的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发展对中国近代工业化产生了积极效应。下面对此作一简要分析。手工工具的改良主要体现为旧式手织机、缫丝机、金属锻制工具的改良和使用。我国旧式手工棉织机是一种全木结构的简陋工具,据考,这种织布工具大概就是元末王桢《农书》中所绘制的型式。在我国各地广泛存在,但名称互异,"广 西的玉林称为’矮机’,河北定县称为’扔梭机’,高阳称为’投梭机’,而四川巴县则称为’丢梭机’,但其构造与生产能力,各地相差无多"[3]。这种织布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