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油菜品种
中国种业五十强第一名中种集团郑重推荐早熟、抗寒、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华双5号

中国种业五十强第一名中种集团郑重推荐早熟、抗寒、优质、
高产油菜新品种华双5号
戴天斌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华双5号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
中种集团华中油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销售,2004年8月11日通过国家审定。
审定号:国审油2004006。
【总页数】1页(P57)
【作者】戴天斌
【作者单位】中种集团华中油菜种业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产抗寒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陕油803的选育 [J], 王娇;田洪云;赵惠贤;庞红喜;胡胜武
2.国家863计划新成果小麦高产优质育种新突破抗寒早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西农979 [J], 李学军;宋国广
3.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中双六号的选育 [J], 邹崇顺;李桂英;瞿桢;陈道炎;程勇;郑普英
4.优质早熟抗病超高产油菜新品种华杂9号 [J],
5.双低高产高抗早熟优质油菜中双六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菜新品种

龙源期刊网 油菜新品种作者:熊飞来源:《科学种养》2011年第11期中双10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
该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而且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定为主推双低油菜新品种。
目前该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创产值近180亿元。
2010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品种主要优势:一是早熟,适宜在长江中游两熟或三熟制地区栽培。
二是丰产,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在170千克左右,高产示范片亩产达250千克以上,最高亩产280千克,直播田最高亩产279.96千克,创湖北省油菜直播高产纪录;参加长江中游油菜品比试验,比对照品种中油杂2号增产4.35%,创下国审常规油菜产量超过杂交油菜的纪录。
三是质优,菜籽含油量40.24%,芥酸含量0.21%,饼粕硫甙含量20.46微摩尔/克,均达到国际双低优质油菜标准,优于国内标准。
四是抗性强,秆硬、耐肥、抗倒,耐寒、抗冻,抗菌核病、病毒病能力强于一般油菜品种。
五是适应性广,植株长势强,适应性广,既适宜育苗移栽,又可以大田直播,容易实现冬、春双发,高产稳产。
六是用途多,菜籽可榨优质菜油,饼粕可作优质蛋白饲料,菜薹可作鲜嫩蔬菜食用。
七是种子纯度高,该品种非杂交种子,繁殖除杂容易,种子纯度与品质比杂交种子更有保障。
八是价格低,常规品种繁种容易、产量高,种子价格明显低于杂交油菜种。
九是效益高,种植该品种购种成本低,但菜籽产量高、含油量高、油品质好,产品用途广,因而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其他油菜。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邮编:442200)。
高产、耐病、抗倒油菜新品种——秦优10号

品 牌 产 品 刚 队 .c 州 刚
高产 \ 耐病 \ 抗倒油菜新品种 秦优 1 0 号
“秦优 10 号”
是 陕西 荣华杂交油 菜种子 有 限公 司 继 秦优7 号 之后最 新推 出的
低 “ 双
”
杂交油菜新品种 。
2006
年通 过 国家农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 ( 审定编号 :
3 .
熟期适 中、 农 艺性 状 优 良 据考种 , 该 品种分枝部位4 2 厘 米 , 一
次有效
分
枝
数
1
1
4
.
个
,
二
次有效分枝数
12
6
.
个。
角粒数2 3 . 1 粒 ,
单株 角果数6 6 4 个 ,
千粒重3
5
.
克
。
该品种生长势强 ,
分枝部位适 中,
综合农艺性状协调 性好 ,
随
着 气候 和 环 境 条 件 的变 化 , 自调 能 力 强 , 适 宜 低 密 度 移 栽 或 高密度 直 播 。 全 生 育期 比秦 优7 号 早 熟 2 天 左 右 。
种植 阶段 。 在 姜堰 市沈 高镇河横村 示 范种 植 1 0 5 亩 , 其 中
示 范方9 0 亩 ,
平
均 亩产 量 2
8
3
5
.
公
斤
;
攻关
田15
亩
,
平均
亩产量 3 1 0 公 斤 。 创 当地 油 菜单产 历 史 新 高。 在 海 门市 四
长江下游区己0 口6 年唯一 国审杂交油菜耘品种
秦优十号
遘青簟位:赡阳市农辩所 审定鳙号:置审油ZDO‘O0 3
杂交油菜新品种保油杂2 号的选育

杂交油菜新品种保油杂2号的选育杜新雄1 赵杰平2 杨和团1 牛文武1(1云南省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 678000;2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昆明 650031)摘要:保油杂2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第一完成单位用隐性核不育系81AB为母本、恢复系38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甘蓝型双低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
经过多点鉴定试验、云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该品种长势强、抗倒伏、抗病、丰产,适宜在云南省油菜产区种植。
关键词:油菜;保油杂2号;选育;栽培技术油菜是保山市主要小春作物之一,属冬农开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供给源[1]。
经多年培植发展,2018年种植面积达2.99万hm2,总产量达6.6万t,面积排全省州(市)第3位,总产量排第2位,是云南省主要的油菜籽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油菜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前推广应用的品种难以满足目前生产需求,为选育出优质的杂交品种,解决茬口矛盾,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云南农地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出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油菜中熟品种保油杂2号,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18)530306。
该品种以核不育两型系81AB、恢复系387组配育成,在多点鉴定试验示范中,产量均比对照增产显著,特别是在保山市、罗平县等区域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且遗传性状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 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1.1 不育系81AB 2004年引进种都油998杂交油菜新品种试种;2005年在种都油998的大田中发现有不育株分离,且分离的不育株不育性彻底,雄蕊退化完全;同年选择5个不育单株与自育品系48-1杂交;2006年分别套袋自交;2007年分离出不育株,进行夏、秋(加代)两季系内成对兄妹交,同时进行不育株和农艺性状的筛选;2008年继续进行夏、秋(加代)兄妹交选育,成功选育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的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81AB。
中油821油菜品种审定号

中油821油菜品种审定号
摘要:
1.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审定号
2.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特点和优势
3.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种植区域和种植技术
4.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正文:
中油821 油菜品种是我国农业部门审定的一种优质油菜品种。
该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等特点,深受农民和市场的欢迎。
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品种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100 天左右,比其他油菜品种早熟10 天左右,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产量较高,一般亩产可达200 公斤以上,比其他品种增产10% 左右。
再次,该品种的品质良好,油酸含量高达45% 以上,符合国家一级食用油标准。
最后,中油821 油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对油菜的主要病害如菌核病、霜霉病等具有较强的抗性。
中油821 油菜品种适合在我国的油菜主产区种植,如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地区等。
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合适的播种期,一般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二是合理密植,亩保苗数应在2 万株左右;三是及时施肥、灌溉和除草,保证油菜的生长发育;四是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油菜盛花期要注意防治菌核病。
随着我国食用油消费的不断增长,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该品种的种植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油菜的出口竞争力。
此外,中油821 油菜品种的种植还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油821 油菜品种具有诸多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丰乐种业油菜新品种――中油杂3号

丰乐种业油菜新品种――中油杂3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油2002005作物种类:油菜品种名称:中油杂3号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品种来源:95A×R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油菜品种。
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10个,二次有效分枝15个左右,每角粒数21粒,单株角果数400个左右,角果长度4.5厘米左右,千粒重3.5克左右,不育株率低于5%,该品种苗期叶片深绿,分枝部位较低,株型紧凑,经济系数高。
硫苷含量23.66μmol/克,芥酸含量0.4%,含油量39.7%。
抗菌核病能力与中油821相当,抗病毒病能力强于中油821。
抗倒性好。
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试。
1998-1999年度平均亩产137.3公斤,较对照增产8.93%。
1999-2000年度平均亩产165.18公斤,较对照增产13.76%。
两年平均较对照增产11.52%。
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7.1公斤,较对照增产3.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移栽播种期为9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种。
2、合理密植:中等肥力条件移栽1-1.4万株/亩。
高肥水时0.75-1.2万株/亩,直播可适当密植。
3、科学施肥: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追施苗肥,于5-8片真叶时亩施尿素或复合肥15公斤左右;必施硼肥,于苔期喷施(浓度为0.2%)或底施硼砂每亩1公斤。
4.注意防病治虫。
初花期后一周喷施菌核净,每亩100克菌核净兑水50公斤。
制种技术要点:1.保持系、恢复系:每年应分别单独隔离繁殖。
繁殖地2000米以上范围内应无十字花科植物种植。
应注意及时去杂去劣,单打单收。
2.不育系同样应保证上述隔离条件及去杂程序。
不育系:保持系=2:1或3:1。
3.制种田不育系与恢复系行比2:1。
注意隔离,2000米以内不得种植其它十字花科植物。
4.长江流域制种要适期晚播,一般10月1日-10月5日播种。
油菜新品种浙大630在衢州地区种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4期农艺学摘要油菜是衢州地区冬季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通过引种筛选出的油菜品种浙大630主要表现为抗寒性强、春发性能好、菌核病发生轻、产量高、品质优、用途多。
本文介绍了浙大630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参考,加速浙大630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油菜;浙大63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浙江衢州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2)04-0024-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2.04.00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油菜新品种浙大630在衢州地区种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查波石子建李韵徐建祥*(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衢州324000)油菜是衢州地区冬季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为了确保绿色过冬、稳定粮油生产,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衢州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hm 2[1]。
传统油菜种植费工、成本高、效益差,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2-3];同时衢州市属于半山区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许多油菜品种耐寒性差,易导致菌核病大暴发,严重影响油菜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为此,衢州各县(市、区)的农业部门积极引进省内外的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大田试种,筛选出一些适合衢州地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如浙大630、浙大622、沣优737、越优1401、绵新油68等。
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抗性好、用途广、品质优,而且有利于油菜面积的稳定,也可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浙大630于201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6001)。
全生育期228.2d ,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
省区试平均产量3000kg/hm 2,产油量1468.5kg/hm 2,较对照增产15.7%。
品质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35%,硫苷含量21.79μmol/g (饼),含油量49.21%。
2015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的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40号淮麦33、庆油1号、Y两优1928等31个小麦、油菜、水稻品种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农业部2015年3月24日序号品种名称品种来源育种者1 淮麦33 烟农19/郑麦991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 未来0818 淮麦18/宿9908 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3 丰德存麦5号周麦16/郑麦366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4 豫麦158 核不育轮回群体Ⅱ中选择漯河市农业科学院5 存麦8号周麦24/周麦22 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6 瑞华520 郑州891/黔丰1号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 明麦2号淮麦17/鲁麦14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8 博农6号博农653/郑麦9023//RECITAL(french goodquality whitegrain)焦作市博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同舟缘种子科技有限公司9 天民198 R81/百农64//偃展4110 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10 邯麦16号邯5267/邯4564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11 鑫麦296 935031/鲁麦23 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12 阳光818 漯麦4号/新麦18//漯麦4号漯河市阳光种业有限公司13 山农26 9501矮2/N2 山东农业大学14 运旱115 烟361/临13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5 洛旱15 晋麦47/豫麦2号洛阳农林科学院16 农大5181 农大3097/轮选987中国农业大学17 轮选169 京冬8号/轮选987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8 津农7号995-789/8901/3/sccb/长丰3//辽春10号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 沈免2137 沈免96/L252//铁春1号/3/辽春10沈阳农业大学20 克春9号克99F2-33-3/九三94-917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21 宁2038 TK95-3/大赖草中间材料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序号品种名称品种来源育种者1 庆油1号0911×0802 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2 圣光128 616A×621R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 渝南油683 南A6×83R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4 楚油杂69 19A×H6R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5 德徽油50 22A×98-8 安徽国盛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 丰油10号22A×P287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7 惠油杂2159 3238A×5239R 湖北天下农有限责任公司8 陕油1209 S319×咸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 荣华油10号H16A×Y7 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1品种名称:淮麦33申请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烟农19/郑麦991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天,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 斤 ,较 对 照秦 优 7 增产 8 5 号 . %。
性调查平均 :菌核病发病 率1 .%、 02
肥 、腊肥 、薹肥 用氮 比例按4 : 2 4:
齿 ,花期 无 柄 叶叶 耳 较 大 ,幼 苗 期 88 .%、病指44,冻 害率4 .%、冻 害防治同前。 . 14
3 高糖农资 。 ■ 8i
苏 省 油 菜 区种 植 。
1产 量 水平及 特 征 特性 ( . 1)
次分 枝85 ,二次分枝 78 ,单株 直播 适宜播 种期在 9 .个 .个 月下 旬至1 月上 0
产量 水平 。2 0 0 6~2 0 年度 参加江 有效角 果4 5 ,每 角2 . ,千粒 旬 。移栽 适期 ,苏 : l 月中旬 ,淮河 08 4个 24 粒 I0 L
参 加 省 常规 油 菜 生产 试 验 ,平 均 亩 所 品质 测 定 ,两年 平 均 结果 :芥酸 施磷钾肥 、必施硼肥的原则 ,每亩纯
产 1 3 4 斤 ,较 对 照 红 油 3号 增 含 量 0 6 ,硫甙 含 量 2 . 微摩 尔/ 氮 1 .公 6 .% 26 5~2 公 斤 ,基肥 、苗 肥 、薹肥 0 3: ,磷钾 硼肥 1 次 产 73 . %。 ( 2)特 征 特 性 。苗 期 叶 克 饼粉 ,含 油 率4 . %。 两年 区 试 用氮 比例 按 5: 2 22 3)病虫 草 色 深 葱绿 。裂 叶 片数 较 多 ,叶缘 剧 田间抗 性调 查 平均 :菌 核病 发 病率 底施 。 田内开好三 沟 。 (
苏 省 杂交 油 菜 区域 试 验 ,两 年 平均 重38 。经江苏 省农 科 院经作所 品 以南地区1 月下旬。移栽密度每亩07 克 O .
亩产 2 12 斤 ,较 对 照秦优 7 2 .公 号增 质测 定 ,两年 平 均 结果 :芥酸 含 量 万 ~1 万株 。 【 2)肥水 管 理 。采 用 产 52 .%。2 0 0 8~2 0 年度 参 加省 0.9 ,硫 苷含 量2 .微摩 尔/ 饼 重施基肥 、增施磷钾肥 、必 施硼 肥的 09 3% 45 克
在苗床上彻底 防治蚜虫、菜青虫1
裂 叶2~3 ;越 冬 半直 立 。省 区试 品种 一致性好。 对
平 均结果 :全生 育期2 4 ,与对照 4天
2栽 培技 术 要 点 (1) 期 播 次。冬前和开春 注意防治好蚜虫等害 . 适
秦 优 7 相 当 ;株 高 1 9 号 7 厘米 ,分 枝 种移 栽 。育苗移 栽播 种期 ,苏北9 月 虫 ,及 时除草 。初花期防治菌核病 ,
江 苏 省 常 规 油 菜 区 域 试 验 ,2 6 全 生 育 期 2 6 ,较 对 照 红 油 3号 移栽 。育 苗移 栽 播 种 期 ,苏 中地 区 00 4 天
~
2 0 年 度平 均 亩产 1 1 3 斤 , 07 .公 g
月 0日左 右 , 苏 南 地 区 9 2 月 5日 为 迟 1 ;株 高 1 厘 米 ,分 枝 点 高 9 2 天 61
规 油 菜 品 种 。适 应 范 围 : 适 宜 江 苏 省 淮 南 油 菜 区种 植 。
1产量 水 平及 特征 特 性 (1) .
生 长 势 强 , 越 冬 半 直 立 , 花 瓣 着 指 1 . 93,抗倒 性 中等 。 2栽培技术要 点 ( . 1)适期 播种
产 量水 平 。2 0 0 6~2 0 年 度 参 加 生 形 态 复 瓦 。 省 区 试 平 均 结 果 : 08
( 2)特征特 性 。苗期 叶色绿 ,叶柄 病 指 4 5,冻 害 率 3 . % 、 冻 指 运 筹 ,磷 钾硼 肥 1 底施 。 田内开好 次 78 短 ,叶面平整 、光滑 ,叶缘波浪状 , 1. 28,抗倒性 中等。恢复度9 .%, 9O 三 沟。 ( 病 虫草 害防治 。移栽 前 3)
8 3 O 0日 较 对 照 史 力 佳 增 产 1 1 ,达 极 3 厘 米 。主 轴 长 度 6 厘 米 ,一 次 宜 。适 期移 栽 :苏 中地 区 1 月2 % 4.
0 1 显 著 ;2 0 ~ 0 8 度 平 均 亩 产 分 枝9 1 ,二次 分 枝 70 ,单株 左右 ,苏 南地 区1 月下 旬 至 1 月上 0 7 20年 .个 .个 2个 .粒 .万 万 21 . 公 斤 ,较 对 照 红 油 3号 增 产 有 效 角 果4 5 ,每 角215 ,千 旬 。移 栽 密 度每 亩 0 8 ~1 株 。 7 1 9 78 ,达 显 著 。2 0 ~2 0 年 度 粒 重 3. 克 。 经 江 苏 省 农 科 院 经 作 .% 08 09 ( 2)肥水 管理 。采 用重施基肥 、增
j 荔 新审言 : : '
淮杂油7 号
仍油菜品种
一
、
审 定编号 :苏审油2 0 0 。来源 与类 型 :原 名 “ Z 3 091 H 0 ”,由江苏 省淮 安市农业 科学研 究院 以淮
1A 不育系,R 6 恢复系 ,于2 0 年 育成 ,属半冬性甘蓝 型三系杂交油菜 品种 。适应范围 :适宜江 6为 2为 04
月2 点高51 米 ,主 轴长 度6 厘 米 ,一 中旬 、淮河 以南地 区9 5日左右 。 厘 3
雨水多的年份盛花期再防治 1 次。
二 、盐 油 2 号
审定编 号 :苏 审油2 0 0 。来源 与类型 :原名 “ 0 5 09 2 盐6 5 ”,由江苏 沿海地 区农业 科学研 宄所 以 ( 3 10 / 9 — 1 5 镇油2 )F 母本 为, 以华杂4 号 1 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 育,于2 0 年 育成 ,属半冬性甘蓝型常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