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测定基本原理说明书
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

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中的叶绿体在光照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的过程。
测定光合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理活动和生长状况,以及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目前,有多种方法用于测定光合作用,包括测定氧气的释放、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产物的累积等方法。
首先,测定光合作用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测定氧气的释放。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光合作用速率仪(Photosynthesis rate meter)或氧电极(Oxygen electrode)来测量氧气的产生速率。
在实验中,我们将一片叶片置于测量器具中,同时提供适当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并测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氧气释放速率,可以推断出光合作用的强弱和影响因素。
其次,测定二氧化碳的吸收也是研究光合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通常使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或二氧化碳监测仪来测量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
实验中,我们将叶片置于一个封闭的装置中,同时提供光照和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利用仪器测量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二氧化碳消耗的速率,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强弱和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另外,测定光合产物的累积也可以用于评估光合作用的程度。
光合产物主要包括葡萄糖、淀粉、脂肪等有机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会逐渐积累。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来测定叶片中光合产物的含量,进而推断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强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碘淀法(Iodine test)、苗条法(Anthrone method)和色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光合产物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显色或色谱峰,通过比色法或色谱仪测定颜色的强度或色谱峰的面积,进而计算得出光合产物的含量。
除了上述直接测定方法,还有一些间接测定光合作用的方法,例如测定叶绿素含量和测定光电子传递速率。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吸光度,进而推算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的程度。
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理、性能、基本操作与常见故障的排除汇编

植物学通报刊996, 13 (增刊):72-76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理、性能、基本操作与常见故障的排除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SES SYSTEMPRINCIPLE,FUNCTION,BASIC OPERATIONAND MAIN PROBLEMS AND SOLUTIONSDURING MEASUREMENTJiang Gao-ming(Institute fo Bolany,Academia Sinica,Beijing 100093)LI-6400光合作用系统(LI-COR,1995)是美国拉哥公司在已有的LI-6200(LI-COR,1990)光合作用系统基础上改进而来。
LI-6200为封闭型光合作用测定装置,在测定过程中叶室内的CO/农度不断减少或升高,仪器根据一定时间内CO2浓度的变化以及气体流速、温度、大气压等环境参数计算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速率.这种设计的主要缺陷是;在光合作用测定过程中,叶室封闭,CO2、水分、温度等变化很大,影响植物正常的气体交换。
鉴于此,拉哥公司新近推出7LI-6400开放型光合作用系统,于1995年2月份上市.作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工作期间,利用这种仪器在该中心内进行了半年的光合作用测试,取得了一定经验.鉴于我国植物生理生态工作者可能在不久将接触此仪器,加上该仪器的英文说明书为专业人员所写,涉及仪器工作原理内容较多,某些操作步骤介绍过繁,而另一些步骤则过简或不提及,可能使初用者感到困惑;另外,我们在美国使用该仪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直接与拉哥公司联系解决,这在国内难以做到.因此;特将该仪器主要原理、性能、基本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分析等问题,总结出来,以期对我国有关科研人员使用此仪器时有所帮助。
光合测定的模型ppt课件

原因是
针筒
凡士林阻塞部分气孔,使
水滴毛细管
供应叶的二氧化碳减少, 限制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
光
绿色植物
玻璃瓶
小烧杯
碳酸氢钠溶液
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
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
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
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
21
烧杯 1 2 3 4
光照(lx) 温度(℃) CO2(%)
6000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6000
25
0.01
6000
25
0.2
2000
25
0.2
分析(回3)答上下述列四问个题烧:杯中,释放氧气最多的是3____号烧
杯。最先浮起叶片的是___3___号。 (4)除上述实验中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外,还
有_水__、__无__机__盐____等因素也对对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
①、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假设实验选定3片叶)。
。
叶片编号
MB
MA
1
2
3
平均值
10
例1、采用“半叶法”对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 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作处理,并用 适当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 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 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 mg/dm2h。
放在黑暗处备用。 第三步:按下表所示条件进行实验(4只烧杯内叶
圆片数目相等)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光合因素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光合因素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光合因素的检测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光合速率测定原理: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或二氧化碳的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浸水法和测光法。
浸水法是将植物材料完全浸在水中,测定一定时间内水中氧气的变化量。
测光法则是使用测光仪测定光照条件下植物释放氧气的速率。
2. 叶绿素荧光测定原理:叶绿素荧光是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未能吸收光能而退回到基态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通过测量叶片表面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光合作用的效率。
常用的方法有荧光叶片或荧光测定仪。
3. 气体分析法:通过测量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来评估光合效率。
通常使用气体分析仪器对适应的样品进行测量。
4. 伽利略示范仪器原理:通过光照对适应植物的氧气产量进行测定,原理是测定由植物产生的气泡数量以及其大小来评估光合作用的效率。
5. 相对电导法:通过测量叶片表面的电导率来评估光合作用的效果。
当光合作用效率高时,植物叶片导电率较低。
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通过测量光合色素(如叶绿素等)的吸收光谱来评估
光合作用的效率。
这种方法常用于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对光的吸收和利用情况。
以上是常用的光合因素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方法。
根据需要和实验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光合因素的测定。
光合参数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光合参数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主要生成ATP和NADPH;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主要合成有机物。
光合参数测定主要包括净光合速率(Pn)、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指标。
通过测定这些参数,可以了解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苹果梨叶片、短梗大参叶片、光合作用测定仪(JC21-1101)、便携式光合仪(PPS Ciras-2)等。
2. 实验方法:(1)苹果梨叶片光合参数测定①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苹果梨叶片,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JC21-1101)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指标。
②在不同时间(如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4点)测定叶片的光合参数,分析其日变化规律。
③在不同月份(如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测定叶片的光合参数,分析其年变化规律。
(2)短梗大参叶片光合参数测定①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短梗大参叶片,使用便携式光合仪(PPS Ciras-2)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指标。
②在不同时间(如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4点)测定叶片的光合参数,分析其日变化规律。
③在不同月份(如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测定叶片的光合参数,分析其年变化规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苹果梨叶片光合参数测定结果(1)日变化规律:苹果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
光合荧光参数测定

光合荧光参数测定光合荧光参数测定是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传递的重要方法之一、光合荧光参数测定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植物的光合能力,还可以揭示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应激响应机制。
本文将介绍光合荧光参数测定的基本原理、测定方法和应用领域。
光合荧光参数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叶绿素荧光的特性。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子能量,将其转化为电子能量。
然而,在一些逆境条件下,如光合作用过剩或缺氮等情况下,光合作用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电子,超过细胞需要的能量,这些多余的电子无法传递给其他化合物,会导致光能变为热能或光化学破坏细胞组成。
叶绿素荧光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来评估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植物的光合能力。
光合荧光参数测定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荧光仪来测量叶片放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荧光参数。
测量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待测叶片暗适应一段时间,使其达到光合平衡状态。
然后,将叶片置于荧光测量室中,荧光仪会向叶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刺激叶绿素分子发生荧光。
荧光仪会同时记录叶片放光的强度和放光曲线上的数据,进而计算出一系列光合荧光参数。
在光合荧光参数测定中,最常用的参数有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等。
最大光化学效率是描述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
光化学淬灭系数用来评估光合作用受到光化学反应的抑制程度,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则用来评估光合作用受到非光化学反应的影响程度。
电子传递速率是通过荧光参数计算得出的一个指标,用来评估光合作用中电子的传输速率。
光合荧光参数测定在植物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植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例如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其次,光合荧光参数测定还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深入了解其在能量传递、光化学和非光化学淬灭方面的机制。
光合仪实验指南——基础篇光合基本参数的测定

光合仪实验指南——基础篇光合基本参数的测定实验1:基本光合参数的测定(Pn、Gs、Ci、E等)获得的参数: Pn(净光合速率)、E(蒸腾速率)、Gs(⽓孔导度)、Ci(细胞间隙CO2浓度)。
实验准备实验准备:选择晴朗的天⽓,测定时间以上午8:30-11:30最佳。
实验前⼀天将仪器充满电,检查仪器的吸收管,调试好仪器。
实验当天将要测定的植物材料提前半⼩时放到光下进⾏充分光适应。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具体操1 开机前接好所有电信号插⼝,光源,开机预热,仪器预热结束后进⾏⾃动调零和差分平衡,然后进⼊测定界⾯。
(具体操使⽤说明书)。
作见CIRAS-2使⽤说明书2 参数设定右图中最下⽅A,V,Q,C,H,T设定如下,点击修改即可:A:2.5 (圆形叶室)或1.7 (⽔稻形叶室) V:200 ⼀般不需要更改C:如果是使⽤⼤⽓则设为0,使⽤钢瓶设定为380H:70-95,根据测定当⽇的湿度情况适当选择,⼀般设定为90Q:对于阳⽣植物设定为1000或1200,阴⽣植物设定为600或800T:点击T,需要控温时选择“Enter Value”输⼊温度值。
不需控温的时候选择“None”3 点击“Recording” → “Bgai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Key Press” → “Ok”,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保存的⽂件名和保存路径。
4设定结束后,⽤叶室夹上光下适应好的叶⽚,等屏幕上的线稳定(数值稳定)后点击“Singal”记录数据,或者将光合速率(Pn),⽓孔导度(Gs),蒸腾速率(E),细胞间隙CO2浓度(Ci)的值记录在本⼦上。
5 记⼊完毕后,更换另⼀⽚光适应好的叶⽚重复步骤4的过程6 实验结束后,点击“File” → “Exit”退出软件界⾯,关机。
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的测定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的测定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测定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测定系统(photosynthesis measurement system)是一种用于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仪器设备,下面将介绍其中常见的测定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测定方法1.测定准备(1)栽培植物:选择生长旺盛、健康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2)培养条件: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
(3)实验样品的准备:选择叶片表面平整、无损伤的叶片作为实验样品。
(4)实验器材准备:准备好测定系统所需的光源、气体供应系统、测定仪器等。
2.测定步骤(1)光照条件: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波长,常用的光源有荧光灯、白炽灯等。
(2)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调节供气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实验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3)测定参数:利用测定仪器测量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气孔导度等参数。
(4)测定时间: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测定时间,通常为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1.样品准备:(1)选择适合的叶片:选择颜色鲜绿、表面干燥、无病虫害的叶片进行测定。
(2)样品状态:进行测定前应让叶片在自然条件下恢复平衡,避免剧烈的光照或热处理。
2.光照强度和波长:(1)光照强度:根据所需测定参数的不同,光照强度可适度调整,但应注意避免过强的光照对植物造成伤害。
(2)光照波长:不同的光照波长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不同,可以通过调整滤光片或选择特定的光源来调节光照波长。
3.二氧化碳浓度:(1)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实验中需要根据需要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来调节供气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测定范围:实验测定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增大,在常用的浓度范围内,测定结果会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4.数据处理:(1)数据收集:在测定过程中,要规范记录测定的相关参数,包括光强、温度、气孔导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