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吨顺酐装置介绍

合集下载

苯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苯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自反应器出来的反应气体经三级冷却。第一级为废热锅炉产生蒸 汽;第二级为热换热器预热原料气;第三级为反应产物在冷却器中用 温水冷却冷凝,以防止顺酐冷凝成固体堵塞冷却器。被冷凝的顺酐( 约占总量的60%)在分离器2分出后进入粗顺酐贮槽6,气体送入水洗 塔3,用水或顺丁烯二酸水溶液吸收未冷凝顺酐。水吸收后尾气送燃 烧,吸收液送入脱水塔4。经脱水后的粗顺酐入粗顺酐槽6。
统运行停止时,全部熔盐将流回熔盐槽中。
熔盐加热系统将熔融状态的熔盐通过循环泵输送给加热炉之 前在系统中需对加热管进行预热,以防止熔盐在加热管中固化。 加热管的加热是利用燃烧所生成的热风,此时加热管是空烧,必 须对其管壁温度进行控制。
2021/3/11
29
水蒸气供热
常用加热剂及其适用温度范围
加热剂 热水 饱和蒸汽 矿物油 导热油 熔 盐 (KNO353% 烟道气
一是饱和蒸汽有恒定的温度;二是它有较大的给热系 数。
2、水蒸汽用作驱动汽轮机(蒸汽透平)
化工生产如果有条件回收富余的高位能,生产中高 压蒸汽,为例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通常用来驱动汽轮 机(蒸汽透平),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压缩 机等大功率设备。蒸汽在汽轮机内作功后仍具有一定 的压力,通过管路送给热用户作力热源。
2021/3/11
15
2021/3/11
16
循环水平衡
2021/3/11
17
循环冷却水处理
1.循环冷却水水质的变化
不断循环加热、冷却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污染或因自身的蒸发浓缩使水 质发生变化。
2.循环冷却水处理的任务
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循环冷却水由水质引起的结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 热效率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生产安全正常运行。
3.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标准

一、顺酐概述.

一、顺酐概述.
一、顺丁烯二酸酐概述
1、顺丁烯二酸酐的性质和用途 又名马来酸酐,简称顺酐。
无色针状或粒状晶体,熔点为53.1℃,易升华, 有强烈刺激气味。 顺酐可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在苯、甲苯和 氯仿中有一定溶解度,难溶于石油醚和四氯化碳。 顺酐与热水作用会水解成顺丁烯二酸。
顺酐的用途




顺酐:目前世界上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主要用于 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 另外还用于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 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 领域。 以顺酐为原料可以生产1,4-丁二醇(BOD)、γ-丁内酯 (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 酐等一系列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开发利用前 景十分广阔。 我国2003年表观消费量约为21.1万吨。其消费结构为:不 饱和聚酯树脂对顺酐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量的71.1%,涂 料约占6.2%,酒石酸约占3.8%,润滑油添加剂约占0.9%, 农用化学品约占1.4%,琥珀酸及酐约占2.4%,BDO、 TFH等加氢产品约占2.8%,其他方面约占11.4%。
2.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方法
(1)苯氧化法
正丁烷氧化:以正丁烷为原料,V2O5- 苯蒸气和空气(或氧气)在以V2O5-MnO3等为 P2O5系催化剂, 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 活性组分,α-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上发生气 自1974年由美国孟山都等公司实现工业化. 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苯氧化法是生产顺酐的 由于原料价廉、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欧美等 传统生产方法,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 正丁烯、丁二烯等为原料,和空气(或氧气), 国家正丁烷资源丰富等原因而得到迅速的 在V 发展。 2O5-P2O5系催化剂作用下经气相氧化反应 生成顺酐,其中正丁烯在反应过程中先脱氢生 典型工艺技术路线有美国Lummus公司和 成丁二烯,再氧化生成顺酐。在反应过程中, 意大利Alusuisle公司联合开发的正丁烷流 由于脱氢属于吸热反应,而且副产物较多,因 化床溶剂吸收工艺,即ALMA工艺;英国 此,混合C4烯烃氧化制顺酐发展前途不太乐 观。 BP公司开发的正丁烷流化床水吸收工艺, 即BP工艺;美国SD公司开发的正丁烷固 邻二甲苯生产苯酐时,可以副产得到一定数 定床水吸收工艺,即SD工艺等。 量的顺酐产品,其产量约为苯酐产量的5%。 在苯酐生产中,反应尾气经洗涤塔除去有机 随着全球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正丁烷法在 物后排放到大气中,洗涤液为顺酐和少量的 满足环保要求以及发展前景方面比苯法更 苯甲酸、苯二甲酸等杂质,经浓缩精制和加 具有生命力。正因为如此,目前全球顺酐 热脱水后得到顺酐产品。 生产能力约80%采用正丁烷路线,而且 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本章重点介绍正丁 烷产法

顺酐生产技术

顺酐生产技术

顺酐生产技术顺丁烯二酸酐(MA)简称顺酐,又名马来酸酐、失水苹果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用于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

此外,以顺酐为原料还可以生产1,4-丁二醇(BOD)、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一系列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苯氧化法:苯蒸气和空气(或氧气)在以V2O5-MnO3等为活性组分,α-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上发生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

苯氧化法是生产顺酐的传统生产方法,工艺技术成熟可靠,主要技术有美国SD法、Alusuisle/UCB法和日本触媒化学法等,其中以SD 法应用最为普及,Alusuisle/UCB法原料苯的消耗量最低,是较为先进的生产方法。

烯烃法:该法是以混合C4馏分中的有效成分正丁烯、丁二烯等为原料,和空气(或氧气),在V2O5-P2O5系催化剂作用下经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其中正丁烯在反应过程中先脱氢生成丁二烯,再氧化生成顺酐。

在反应过程中,除生成主产物外,还副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少量的乙醛、乙酸、丙烯醛和呋喃等。

德国BASF公司和拜尔公司开发了以混合C4馏分为原料的固定床氧化工艺。

日本三菱化成公司开发了以含丁二烯的C4馏分为原料的流化床氧化制顺酐工艺。

由于脱氢属于吸热反应,而且副产物较多,因此,混合C4烯烃氧化制顺酐发展前途不太乐观。

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

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班级:精化0631**:***指导老师:徐雪松完成日期:2009-05-10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制二零零九年三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摘要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顺酐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顺酐工业的生产现状及国外的差距,对我国顺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正文简述了以正丁烷为原料,固定床,有机溶剂回收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同时介绍了工业上采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法的工艺特点及流程,并与流化床工艺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采用正丁烷氧化法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不但原料丰富,而且降低了一部分的动力费用等。

[关键词]顺酐正丁烷固定床流化床氧化法Abstract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maleic anhydride, maleic anhydrid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leic anhydrid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posals. Outlined in the body of n-butane as the raw material, fixed bed, organic solvent recovery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d the use of industrial fixed bed butane oxidation is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and fluidized bed technology and compared, and fin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use of n-butane production of Oxidation technology have great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not only rich in raw materials, and reduced costs as part of the driving force.[Key words] Maleic anhydride N-butane fixed bed fluidized bed Oxidation目录前言 (3)1.概论 (4)1.1顺酐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4)1.2对我国顺酐发展的建议 (4)1.2.1 做好苯氧化法向正丁烷氧化法转变的技术准备工作 (4)1.2.2扩大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2.顺酐的性质、用途 (6)2.1顺酐的性质 (6)2.2顺酐的用途 (6)3.生产顺酐的方法 (7)3.1苯氧化法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7)3.1.1反应原理 (7)3.1.2工艺条件 (8)3.1.3工艺流程 (8)3.2丁烷氧化法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9)3.2.1反应原理 (9)3.2.2工艺条件 (10)3.2.3工艺流程 (11)3.3工业采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生产顺酐工艺流程 (11)3.3.1 工艺流程 (11)3.4.工业生产中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13)3.4.1原料成本 (13)3.4.2产量 (13)3.4.3 催化剂 (13)4.生产顺酐的先进方法 (14)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前言本论文是根据《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和实习单位工业上生产顺酐书写而成。

顺酐生产中余热综合利用

顺酐生产中余热综合利用

1 前言
顺酐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 主要用于生产不 饱和聚酯树脂 、 涂料 、 油墨 、 工程塑料 、 农药 、 油品添 加剂 , 造纸用施胶剂 纺织 品永久性整理剂 , 同时也 用于生产二酸酐 ,一 丁内脂 ,. 丁二醇 , 1一 4 四氢呋喃,
该工程采用 以正丁烷 为原料与空气催化氧化 反应生产马来酐 ( 即顺酐)规模为年产 2 万 t , . 0 。以 正 丁烷为原料与空气催化氧 化反应生产 顺酐是强 放 热反应 ,每公 斤正丁烷经 反应后可产生 52 x 1 4 416 J . 8 的热量 , k 8 充分利用这部分热能是该装置先 进与否的一个重要 内容。
22 新 疆克拉 玛 依 2万 ta顺酐 工程 . /
送入粗酐罐 , 4 %的顺酐气体进入 吸收塔 , 另 0 用水 吸收法 回收, 贮于酸水罐 。经吸收塔洗涤后 含有微
量原料的尾气送焚烧装置处理。粗酐 、 酸水经精制 塔得合格的顺酐产品。
该装置亦采用正丁烷生产工艺。 蒸汽发生 系统产生 的饱和蒸汽在废气焚烧炉 中过热 , 产生 3 h4 5 3 M a 0 / ,3℃,. P 过热蒸汽 , 中 t 9 其
以上, 出水的 p 为 7 8 其 出水的水质 达到 G 4 8 - 9 2的一级标准。 H -, B 2 7 19
关键词 : 水处理 ; 废 混凝 ; 气浮; 好氧 ; 附 吸
中图分类号 :7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 0—2 720 )6 04—3 X 8. 4 A 1 8 16 (060—0 80 0
第2 O卷第 6期
20 0 6年 1 月 1
天 津 化 工 Taj hmi ln ut in nC e c d s y i aI r
V0 .ONo6 1 . 2 N v2 0 o .O 6

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

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

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
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染料、医药等行业。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

顺酐的常见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有四种:苯氧丙醇法、脱气乙烯法、邻醋酸酐法和煤化工法。

首先是苯氧丙醇法。

这种方法是将苯与氧化苯甲烷反应,生成苯氧丙醇,再将苯氧丙醇进行空气氧化得到顺酐。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度低、反应物易得以及产量高等优点。

其次是脱气乙烯法。

这种方法是将乙烯在酒石酸的催化下进行脱氢,得到丙烯醛,再将丙烯醛进行脱氮、脱氧得到顺酐。

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能够直接利用乙烯作为原料。

第三种方法是邻醋酸酐法。

这种方法是以邻醋酸酐为原料,经过氧气氧化脱羧反应生成顺酐。

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等优点。

最后是煤化工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煤作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解生成气体,再进行氧化、脱羧等反应最终得到顺酐。

该方法的优点是煤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资源,可以有效地利用煤资源。

在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和装置。

例如,在苯氧丙醇法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氧化剂和催化剂,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在脱气乙烯法中,需要控制酒石酸的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以提高丙烯醛的产率。

在邻醋酸酐
法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氧化剂用量,以提高顺酐的产率。

在煤化工法中,需要控制煤质和热解温度,以提高顺酐的产率。

总之,顺酐的生产工艺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原料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和优化操作条件,可以提高顺酐的产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顺酐产业的发展。

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现状

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现状

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现状摘要:顺酐是世界上仅次于苯酐的第二大酸酐原料,其下游产品有着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正丁烷法顺酐的生产工艺现状,从不同工艺技术路线介绍了正丁烷法顺酐工艺流程,以及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的优势。

关键词:正丁烷法顺酐氧化反应器一、顺酐生产工艺概况顺酐生产工艺按原料路线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两种主要生产方法。

按生产工艺技术氧化反应部分分为固定床与流化床,后处理回收部分分为水吸收与溶剂吸收。

1.原料路线顺酐生产原料路线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

国外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正丁烷为原料的生产路线,国内生产装置以苯法为主。

由于我国资源的特殊性,煤资源较丰富,焦炭产量大,煤化工的下游产品焦化苯供应充足,使苯法生产顺酐具有资源优势。

正丁烷法制顺酐工艺资源利用方面比苯法合理,环境污染程度比苯法轻。

随着我国石化行业快速发展和炼油能力提高,C4资源逐步得到综合利用,正丁烷法顺酐装置近几年发展较快。

2.氧化工艺2.1正丁烷法流化床正丁烷进料浓度通常为 4.0 mol~4.3 mol%,流化床反应器上部设有催化剂分离装置,外部设有催化剂过滤装置。

反应器操作温度为400~430 ℃,热量通过反应器内安装的蒸汽盘管产生蒸汽供装置使用。

反应生成气体冷却后进入回收工序。

2.2正丁烷法固定床原料正丁烷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装填了一定数量催化剂的列管内发生反应,正丁烷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通常为 1.6 mol~2.0 mol%。

反应器热点温度通常在440~470 ℃。

反应热由熔盐冷却器和气体冷却器移出,产生蒸汽供装置使用。

反应生成气体冷却后进入回收工序。

二、正丁烷法顺酐生产工艺现状正丁烷法与苯法在工艺流程上近似,区别最大的就是氧化反应催化剂不同,丁烷法氧化反应器反应管比苯法长一些,最长达到 6 500 mm,后处理既可以采用水吸收也可以采用溶剂吸收。

1.氧化反应部分(固定床反应器)国内运行的正丁烷法顺酐装置全部为国产化技术固定床工艺。

马来酸酐

马来酸酐

顺酐(全名:顺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分子式(Formula):C4H2O3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98.06CAS No.:108-31-6物理性质:白色片状结晶,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比重1.48、易升华、遇水易潮解生成马来酸用途:主要用于不饱和树脂、水处理剂油漆等质量标准:GB3676-92采标标准:Astmd:3504-96外观(Appearance):斜方晶系无色针状或片状结晶体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相对密度1.48,熔点52.8℃,沸点202.2℃,在较低温度下(60-80℃)也能升华,能溶于醇、乙醚和丙酮用途(Useage)制造聚酯树脂、醇酸树脂、农药、富马酸、纸张处理剂等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MA),又名2,5—呋喃二酮,译名为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

其分子式C4H2O3,常温下该品为无色针状结晶体,有刺激性气味与酸味,易燃,升华,易溶于水生成顺丁烯二酸(马来酸),也溶于苯及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

分子量:98.06,熔点:52.85℃,沸点:202℃,相对密度:20℃固体状1.48,70℃液态1.30,自燃温度:447℃,闪点:开杯110℃,闭杯102℃。

产品用途顺酐作为三大有机酸酐之一,是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已有70余年的生产历史。

顺酐由于含有共轭马来酰基,其中1个乙烯基相连两个羰基,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通过光化反应、加成反应、酰胺化反应、酯化反应、磺化反应、水合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氢反应等生成众多的下游产品,如不饱和聚酯树脂、丁二酸酐、γ—丁内酯、1,4—丁二醇、四氢呋喃、四氢苯酐、六氢苯酐、L—天门冬氨酸、丙氨酸以及这些产品的次级衍生产品如PTMEG、PBT等。

广泛应用于生产、涂料、油漆、油墨、工程塑料、医药、农药、食品、饲料、油品添加剂、造纸、纺织等行业。

顺酐生产方法按原料路线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丁烯氧化法以及苯酐生产中副产顺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万吨年顺酐装置介绍
一、装置概况
吐哈石油天然气化工厂2万吨/年顺酐装置于2003年3
月15日一次投产成功。该装置采用正丁烷氧化法水吸收工
艺,是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第一套国产化装置,填补了
国内空白。装置产品顺丁烯二酸酐(C4H2O3 )(简称马来酐或
顺酐)。顺酐作为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树脂、
农药、涂料、添加剂等化工产品。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达到节能减排目标,2006年经
过反复论证引进意大利CONSER公司溶剂吸收及尾气循环工
艺,对吸收精制单元进行溶剂吸收技术改造,并与2007年
10月12日一次投料成功,改造完成后设计能力2.2万吨/
年。历年投资2.16亿元,其中初期建设投资1.33亿元,历
年技术改造投资8293万元。
二、工艺技术
原设计为正丁烷固定床氧化水吸收技术,2006年引进意
大利CONSER公司先进工艺技术改造成溶剂吸收技术。溶剂
吸收法是目前国际上正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典型的、成熟可靠
的工艺方法。该工艺为连续操作,具有顺酐回收率高、原料
正丁烷消耗低、产品质量好、运行连续稳定等优点。本装置
经过可研阶段对几家国外公司的比选,综合评价后,选择采
用Conser公司的溶剂吸收及尾气循环工艺技术,以DBP(邻
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溶剂,对反应部分生成的顺酐进行吸
收、解吸、再去精制获得液态成品顺酐。40%部分尾气循环
回收再利用,溶剂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三、工艺流程:
装置按功能分为5个单元,气分单元、反应吸收单元、
解析精制单元、溶剂洗涤单元和公用工程单元。
气分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将原料石油液化气中的轻重组
分分离除去,得到纯度为98%的正丁烷作为原料送入反应吸
收单元。
反应吸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将正丁烷和氧气在催化剂
的作用下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产顺酐混合
气。由溶剂DBP将其中的顺酐全部吸收,60%的废气被送进
焚烧炉,剩余的40%的废气经过洗涤、干燥除去大部分杂质
后,被送往压缩机入口重复循环。
解析精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在真空条件下回收所有在
吸收系统中吸收在溶剂中的顺酐。得到的液态顺酐再经由精
制系统的处理,除去其中的杂质,提高色号和热稳定性,得
到的合格的成品酐。
溶剂洗涤单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水洗、沉降、离心分离、
等手段将生产过程中进入溶剂DBP中的富马酸、邻苯二甲酸
酐等杂质去除,经过再生和干燥的溶剂重新进入反应吸收单
元循环使用。
公用工程单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装置正常运行所必须
的水、电、蒸汽、仪表风、氮气系统,确保装置在安全、可
控条件下正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