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中医治疗进展
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70例临床观察

将 明确诊 断 为亚健
康 状 态的 7 0例患者 中 医辨证 分为 4型 ,根 据证型 给 予 中药 口服 ,同时结合针 灸治 疗 ,1 为 1疗 o天 程 ,3疗程 后统 计疗效 。结果 经调 治 7 o例患者 总有效 率为 8 % 。结 论 7 状 态有 优势 。
关键 词 亚健 康 辨证 分型 中医药疗 法 针 灸
me i ne d ci di ct ca t o a a p n u t e p c re n u he t st t s Met d al e i l he ry nd cu u ct re h ra y u o s b— al h au, ho s
Di d t 7 p i n s h we e vi e he 0 at e t w o r di gn si f r u — a t e pl c t y nt 4 y es y h a o s o s b he l h x i i l i o t p b t e t adi o al hi es me c n di l ti l t e y Ac o i g O r ti n C n e di i e a ec ca h or . c rd n t di f re t y pt ms t e f e n s m o h
中医辨证 施治调 理亚健康
70 Sa es C Ii ca I Obs v on mp I i n er at i of Cur t i E ec by th a ve ff t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t di o aI Ohi es M di R Di ec caI T eor o Su — eal h a ti n n e e ci e aI ti h n Y b h t
易筋经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机理探讨及展望_侯志鹏

69第11卷 第2期 2009 年 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2 Feb . ,2009健康状态[1](sub-health)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的布赫曼教授最先提出。
其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此种状态虽有表现各异的主观症状,但临床各项理化指标却无明显阳性指征。
而现代医学认为,功能的异常是器质性病变的结果,然而许多功能性障碍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暴露出这种观念的尴尬处境,所以在治疗功能性疾病上也凸显出现代医学的无能为力。
易筋经和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一样,组成了我国传统的四大健身术。
易筋经是一种以“伸筋拔骨 ,以形引气”的健身方法,练习易筋经可通过调治肝胆来改善身体机能。
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上,易筋经的伸筋舒肝,调畅气血,调理“肝胆之所主”以恢复“肝胆之所用”的独特之处,为亚健康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1 亚健康的临床症状1.1 躯体症状 头昏不适、两目干涩、胸闷气短、心慌阵作、体倦乏力、颈肩僵硬、少气懒言、胸腹胀闷、纳谷不香、食欲减退等。
1.2 心理状态 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心烦口苦、焦虑紧张、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兴趣及精力下降等。
心理亚健康在亚健康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60%~90%的症状表现都与情易筋经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机理探讨及展望侯志鹏(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年制针灸英语专业2002级,四川 成都 610075)摘 要:我国目前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此类人群有明显的主观症状,而西医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故现代医学对此状态的治疗显得较为无力。
易筋经是我国传统四大健身术之一,其主要通过对肝和胆的调理,可明显缓解亚健康人群的临床症状。
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分型,对易筋经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机理进行阐述。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就会 导致 脏腑 气血 升 降及气 血 运行 的紊 乱 , 而产 生一 从
系列 病理 变化 。“ 不治 已病 治未 病 ” 的理 论 , 是 重视 内 就 因—— 人 体正 气在 防病 益 寿 延 年 的重 要作 用 。这种 以 内因为主 的观 点 , 出表现 在养 生 防病方 面 。重视 情志 突 的调 节 , 真气 的保 养 , 及 主要脏 器有 : 、 、 。肝主 涉 肝 脾 肾 疏泄 、 条达 、 喜 畅通 气 机 。肝 藏 血 ; 为后 天 之 本 , 脾 主运 化 , 气 血生化 之 源 , 统血 ; 为 脾 肾为先 天之 本 , 主藏精 ( 藏 精 有二 , 为先 天 之精 , 为后 天之 精 ) 主 生 殖 , 水 , 一 二 , 主 主髓 , 主骨 , 于脑 。肝 藏血 、 藏精 , 者 均 系人 体 重 通 肾 二 要 的物质 精华 , 且相 互 化 生 , 有 “ 癸 同源 ” 论 。从 故 乙 之
黄丸合小 柴胡汤 ; 阳虚 者 用 金 匮 肾 气 丸 合 小 柴 胡 汤 。
很 好 。有 1 的 人 处 于 被 确 诊 为 患 病 , 于 不 健 康 状 5 属
态 , 7 的人 处 于 “ 健 康 ” 态 。“ 健 康 ” 一 种 而 O 亚 状 亚 是 临界状 态 , 处于 亚健 康 的人 虽 然 没 有 明确 的疾 病 , 却 但 已经 出现精 神及 适应 能力 下降 , 如果 这 种状态 不 能得 到 及 时 的纠正 , 常容 易引起 心 身疾病 。 通 祖 国 医学对 “ 亚健 康” 早有 论述 ,黄 帝 内经 》 :是 《 日 “ 故 圣人 不治 已病 治 未 病 , 治 已乱 治 未 乱 , 之 谓 也 。 不 次 夫 病 已成 而 后药之 , 已成 而后 治之 , 犹渴 而穿井 , 乱 譬 斗
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现在,你是不是觉得精力不再像以前一样充沛,经常出现失眠、乏力、没食欲的现象?那你很可能成为亚健康一族的成员了。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身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精神活力却有明显的下降。
那么中医养生法如何治疗亚健康呢?下面中医频道就为大家介绍中医养生法如何治疗亚健康。
中医养生法如何治疗亚健康
一、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
导致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合理。
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失调,引发亚健康。
因此亚健康怎么办好呢?每天应适当地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适量饮酒,多吃可稳定情绪的食物,疲劳后多吃碱性食物,每天至少喝3杯水等等,保证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是导致亚健康的又一因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感受的压力会不断增加,尤其是青少年以及成人,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常见现象。
因此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从而摆脱亚健康。
三、可以选择抗疲劳的保健产品
据小编所知,市面上有很多具有增强抵抗力,抗疲劳功能的保健产品,比如十一坊鹿鞭软胶囊、康力士牛初乳片、倍健海狗宝孟诜养
心茶等产品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这些产品的使用,走出亚健康群体。
阅读完以上内容后,相信大家对中医养生法如何治疗亚健康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家一定不能忽视亚健康这个问题,处于亚健康的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很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中医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是研究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和工作压力的不断提高,亚健康状态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人群,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第三状态。
根据中医的未病学理论,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
其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
可根据症状特点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生、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五型进行辨证防治,以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念,在治疗亚健康状态中,充分显示其优势。
【关键词】中医治疗;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采取65例亚健康患者,男18例,女37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6岁,平均42岁,其中30-50岁42例,病程最长为3年,最短的为1个月。
按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分为脾虚湿盛型19例(纳呆呕恶,脘腹痞闷或胀痛,肢体困重或浮肿,脉濡缓或数,便溏尿黄,舌淡胖苔白腻;肝郁气滞型20例(胸闷喜太息,胸胁少腹胀闷不适,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妇女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痛经、乳房作胀疼痛、舌苔薄白、脉弦);脾肾阳虚型11例(久泻久痢,面色淡白,或五更泄泻,畏寒肢冷,或下利清谷,腰膝或下腹冷痛,面浮肢肿,或小便不利;肝肾阴亏型9例(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咽干口燥,颧红盗汗,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女子经少,男子遗精,少气懒言,舌红少苔。
);气血两虚型6例(神疲乏力,或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淡白,脉细弱。
)1.2治疗方法中辨证论治原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治法。
1.2.1滋肾平肝法适用于终日烦劳过度,阴不制阳而致眩晕、头痛且胀、口苦心烦、肾精暗耗、耳鸣、失眠多梦、生气则头晕头痛加重、情绪易躁易怒、面部潮红、舌红、可以选用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汤等加减运用。
亚健康中医调理

中医证候分型
• 主要分为以下几型:肝郁脾虚、心脾两 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中医外治方法
• 针刺治疗: • 辨证选用百会、印堂、大椎、壇中、气
海、关元、内关、神门、血海、足三里、 三阴交、行间、太溪等穴位,气虚明显 用温针灸,肝郁加太冲或期门,肾虚加 肾俞或命门,脾虚加中脘或脾俞,头痛 加太阳或风池等。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 1 肝气郁结 症状:胸闷善太息,心情抑郁或心 烦易怒,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咽部如有物梗阻, 或颈部瘿瘤,或症块,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甚则闭 经。舌质暗,脉弦。治则:疏肝理气解郁。方药: 柴胡疏肝散。
• 2 脾胃虚弱 症状:食少纳呆,食后腹胀,面色萎 黄,肢倦神疲,少气懒言,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则:健脾益胃。方药:四君子汤。
依存,相互为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情志学说:
过喜伤心、暴怒伤肝、忧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 伤肾
二、病因病理
1 正气虚衰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与先天禀赋、饮食调养、身体锻炼有关。 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2 外邪袭扰
• 气候因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与气候因素有关 • 生活、工作环境:环境的污染会影响健康
夜间常做噩梦。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性功能低下或者性要求
突然减少,尿频、 尿急。
“亚健康”的分类
躯体亚健康 主要表现为躯体的慢性疲劳,如 经常感到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咽喉痛、低热、 眼睛易疲劳、无缘由的头晕、头痛、耳鸣、目眩、 颈肩僵硬。此外,常见易感冒、易出汗、易便秘、 易晕车、胸闷心悸、性功能低下等身体明显不快感。
推拿疗法
•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整体观念和 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一系列特定的手法 作用于人体相应的穴位或部位,刺激经络 和输穴,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和腧穴的作 用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可预防亚健 康的发生。
中医脏腑学说如何解释亚健康状态

中医臟腑学说如何解释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常常感到身体不适,但去医院做各种检查却又查不出明确的疾病。
这种似病非病的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
而中医的臟腑学说,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亚健康状态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中医的臟腑学说,不仅仅是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简单描述,更是一种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整体性认识。
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臟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平衡。
亚健康状态在中医看来,往往是臟腑功能失调的早期表现。
例如,心主血脉和神志,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这可能意味着心的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调。
或许是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度劳累,导致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无法正常地推动血液运行和濡养心神。
肝主疏泄和藏血。
当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抑郁,或者出现眼睛干涩、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无法有效地贮藏和调节血液。
长期的不良情绪、过度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损伤肝脏,导致其功能失调。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
如果一个人总是感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身体困倦、四肢无力,可能是脾的运化功能减弱。
这也许是由于饮食不节、过度思虑,使得脾气虚损,无法正常地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从而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体内湿气积聚。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亚健康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容易感冒、咳嗽、气短、自汗等症状。
这可能是肺气虚弱,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卫外功能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
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吸烟、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影响肺的功能。
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当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须发早白等症状时,可能是肾的精气不足。
这或许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久病伤肾等原因,导致肾的功能失常,无法有效地贮藏精气,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高血压前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高血压前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刘倩倩;孙贵香;何清湖;张冀东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是心
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前期作为防治高血压的重要阶段逐渐受到重视。
证候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一直是中医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从高血压前期发生机制、辨证分型及证本质研究等方面对其证候研究进行综述,为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总页数】3页(P745-747)
【作者】刘倩倩;孙贵香;何清湖;张冀东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 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R255.3
【相关文献】
1.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进展 [J], 戴霞
2.中医脾系亚健康状态症状证候多样化研究 [J], 刘佳;许越;罗美婷;曾青山
3.中医脾系亚健康状态症状证候多样化研究 [J], 刘佳; 许越; 罗美婷; 曾青山
4.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J], 王天芳;王佳佳;薛晓琳;
韩萍;张雅静;李冠儒;吴秀艳;赵燕;唐利龙;刘豫玥;睢丛璐;付晨;尚永梅;周波
5.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分析 [J], 张雅静;王天芳;薛晓琳;王佳佳;李冠儒;韩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健康中医治疗进展
摘要】文章综述了近年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诊断、分型、辨证施治、专方治疗、外治法等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临床诊治研究
提出建议。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08-02
亚健康是指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功能状态,是非特异性疾病的疾
病前状态或特异性疾病的临界状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生
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加,亚健康正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医学模式
已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已越来越高。
中医、西药对亚健康的研
究已越来越深入。
现将近年来中医中药防治亚健康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亚健康的概念及理论沿革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亚健康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阴阳二者之间暂时的失
稳或失衡。
人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1],
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充盈调畅是健康的根本保障,若阴阳动
态平衡失调,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异常,气血失调,形神失养,进而出现疾病状态。
因此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防患于未然的治病思路。
治未病就是切断病邪侵
入人体和疾病不良转化的途径,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状态。
笔者在多
年治疗肝病病人中深有体会,治疗各型肝炎患者,常用都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多
数病人服药感纳差,腹胀,如适量加入健脾和平之药,患者食欲增加,有利于病
情恢复,我认为是肝病传脾,治肝先实脾理论的体现。
乙型肝炎,被认为肝炎,
肝硬化,肝癌三步曲,如果在积极治疗乙肝的同时,增加提高机体免疫力,活血
化瘀,保肝,护肝的中药治疗,阻止肝硬化的发生,防御未然,既病防变措施得当,可延缓或防止疾病的发展。
2亚健康的诊断依据
2.1 MDI健康评估法。
2.2问卷评定量表调查法。
2.3黎俊霞等[2]通过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和脑像图技术具有早期发现神经行为
和大脑思维活动对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3亚健康的中医治疗进展
3.1分型辨证论治
由于亚健康状态症状表现复杂多变,涉及脏腑,阴阳,气血,津液,寒热虚
实等。
证候多样,在方药选择上比较灵活。
郭振球[3]用调五脏方法治疗亚健康,(1)肝病宜疏肝,用柔肝,平肝养肝。
药如:天麻,桑椹,菊花,钩藤,二圣丸,二精丸,杞菊地黄丸等。
(2)心病调治,阴阳气血偏虚,痰瘀阻络,如心悸,怔忡,心痛等,在补气,补血的同时,宜活络祛痰,如导痰丸,丹参饮,血
府逐瘀汤之类。
(3)脾病调治,脾与胃相表里,脾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脾之阴虚者用养胃汤,资生丸。
(4)肺病的调治,肺卫气虚,易感冒,用
玉屏风散或薯蓣丸以固卫气,以收抗衰防病之效。
(5)肾病调治,肾虚精衰,
腰膝酸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肾阳虚夜尿频多,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杨志刚将亚健康状态临床表现分为:肝郁气滞,痰热内生,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五型,分别用柴胡疏肝散,二陈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加减治疗,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武维屏等把亚健康的证候特征归结为肝气郁结,瘀血内阻,痰湿内生,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并提出了相
应的方剂,逍遥散类,四物汤,逐瘀汤,香砂六君子汤类,二陈汤,三仁汤,二
妙丸,知枸地黄丸,人参归脾丸等类。
3.2专方治疗
高中矞用宁神方治疗亚健康失眠者,药用太子参,白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麦冬,枸杞子,丹参等,治疗8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结
果示治疗组有效93.33﹪,对照组76.96﹪,证明对亚健康失眠者,短期疗效满意。
张红等将426例亚健康病例随机分两组,一组用桂枝四逆散,另一组用四逆散,
两组各213例,桂枝四逆散组处方:柴胡20g, 枳实20g,桂枝20g,白芍15g,
甘草15g,大枣12g,生姜12g。
四逆散组处方:柴胡20g,白芍15g,枳壳20g,
甘草5g。
两组均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一疗程。
结果显示桂枝四逆散组与四
逆散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
马华等用养心汤治疗亚健康病例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用养心汤(山萸肉30g,茯神15g,
当归12g,麦冬15g,五味子15g,炒酸枣仁30g,陈皮12g,枳壳12g,远志15g,
知母9g,生龙骨30g,)治疗,每日一剂,早晚温服,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
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
结果示,治疗组有效90.63%,对照组79.17%。
两组有
统计学意义,(p<0.01)。
袁国方。
用百福生胶囊治疗亚健康状态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总有效93%。
该方为二仙汤加味,由西洋参,黄芪,黄精,枸杞,绞股蓝,女贞子等配伍而成,该方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有害自由基及疲劳因子,适用于中医辨证各证型的亚健康人群。
刘承梅用甘麦大枣汤治疗亚健康状态60例观察,治疗组用浮小麦15g,甘草6g,脾虚盛者加薏苡仁15g,党参10g,
杏仁6g,藿香6g,心神不宁加远志15g,五味子10g,肾虚加山萸15g,杜仲15g,对照组用谷维素15mg,一日三次,安定每晚0.125mg,20天一疗程,结果示治
疗组94.3%,对照组51.2%(p<0.01)。
3.3中医的其他治疗
(1)拔罐及针灸治疗,付明举等选用43例亚健康患者,取气海,足三里,
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穴进行针灸治疗,并配合拔罐法十天一次,12次1疗程,
治疗2-6个疗程后,疗效显著。
治疗组采用双侧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和中脘,
气海,并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经脉走罐。
对照组仅采用针剂双测内关,
足三里,三阴交,中脘。
结果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
(2)抓痕治疗,张欣等以抓痕调治亚健康状态,先用手擦法擦足太阳膀胱的两条侧线及督脉
一分钟,透热为度,然后以大滚法,放松脊柱两侧竖脊肌3分钟,抓痕两侧膀胱
经及督脉,反复交替5-8分钟,先以小力轻抓,待局部皮肤出现红软后,再逐步
加力,使抓痕慢慢透出,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3)运动形体,如太极,散步,气功,舞蹈等方式,可改善微循环,促使大脑细胞供氧充足,增强免疫,调节精神,疏通筋络,平衡阴阳,延缓衰老。
4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属“未病”范畴,病因主要为先天不足,后天
失调,违背自然,阴阳失衡,等;防治上强调“治未病”。
“治未病”含义如《素问?四
气调神论》所说“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明确的提出了“治未病”为先的原则。
《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未病
之脏腑。
汉代张仲景也提出了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磋后防复等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治未病”学术思想。
唐代孙思递将疾病区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提
出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方式方法多样,干预措施多,潜在优势明显,方法简单可行,疗效较显著。
但,目前对亚健康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标
准不统一:诊断标准、中医证候标准、疗效标准还不够统一,辨证分型尚不完善;二是结合西医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力度不够,以致一些研究的水平不高;三是多数报道为个人的经验总结;四是对作用机理的阐述大多停留在中医传统理
论水平,较少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其作用机理,缺乏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亚健
康状态干预方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
因此,今后研究首先要注意诊断标准、治疗标准规范统一,疗效评价客观化、标准化。
在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在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其发生发展
规律和病理机制,研究并比较各种中医治法疗效优势,寻求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干
预措施;结合现代心理疗法、社会和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方法来进行综合干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各种方法的疗效、安全性和成本费用等进行客观评价,逐步
规范治疗方案,制定干预方案的标准。
随着学者们更深入的研究,诊断治疗标准
的统一规范,辩证体系更加完善,中医中药将在亚健康防治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蓝毓营,唐振宇.浅谈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防治思路和方法[J].广西中医学
院学报,2003,6(4):81-82.
[2]黎俊霞,汪娱媛.超微智能检测系统对亚健康状态的筛选评价分析[J].中国
厂矿医学,2002,15(6):520-521.
[3] 郭振球.老年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保健.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