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

员工技能考核办法

1. 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1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于特殊技能岗

位和重要技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所有岗位。笔试内容为所属岗

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操规程、安全常识等。经过教育培训后,由制造

中心拟定考试题,制造中心培训专员组织闭卷考试。

1.2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

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1.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60(含6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达不到60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70(含70)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70(含70)分者为鉴定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1.4 理论知识与实操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1.5 综合考试分数与考核技能等级对应如下:

1.6 评鉴小组对评鉴对象评鉴要项如下:

1.7 评鉴技能分类项目:

1.7.1 特殊技能岗位:即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伤害风险、实操难度高或对产品质

量有重大影响的岗位。如:波峰焊机操作工、软件烧录员、过锡工、印锡机/贴片机实操(SMT)、刷三防实操工、焊锡工、维修技术员、技术员。

1.7.2重要技能岗位:整机测试、QA检验员、IQC检验员、IPQC、物料员、振动

台测试、助拉、拉长。

1.7.3 一般技能岗位:包装外观附件检验、打螺丝、贴标、打包、音质测试/HDV

测试、贴附(标签,Tape等)、装配(理线,盖壳,组板等)、测试(AV/TV、声控、遥控)、包装(放入附件,理盒等)、图像品质、外观修护、外观检验员、补点/校色、元件加工、剪脚、洗板作业人员.

1.7.4 全能工:员工已通过六项技能鉴定可申请全能工考核,但已通过鉴定的六

项技能中须有一项特殊岗位和两项重要技能岗位,申请鉴定全能工不需参加理论考核。

1.8现场考核各技能标准:

2 技能等级鉴定流程

2.1新进员工等级鉴定

2.1.1每月15日制造中心各部门文员将满试用期的新进员工名单汇总并填写

《技能评鉴表》,将名单汇总表及《技能评鉴表》提报给制造系培训专

员。

2.1.2 培训专员根据所需鉴定的岗位、人数,统筹安排理论考试;安排实操

考核的时间

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组织考试和考核。鉴定达到标准者由品

质部统一发

放上岗证,各部门填写审核意见经过部门经理和总监批准后报人力资

源部进行薪资核准。

2.1.3 制造中心培训专员对通过理论和实操的鉴定人员在宣传栏进行公示。

2.1.4 人力资源部对通过鉴定的员工薪资等级进行调整,从次月起开始享受

相应等级的待遇。

2.2 正式员工等级鉴定

2.2.1连续在本公司从事本岗位工作达六个月(含)以上的员工为正式员工。

2.2.2正式员工初次进行等级鉴定,应对照初次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填写技

能鉴定申请表,列出申请理由,并由相关组长、主管和经理填写审核意见经总监批准后报总经办审核。

2.2.3正式员工晋级等级鉴定,应符合技能晋级的时间间隔要求。

3. 多能工的技能鉴定

3.1 多能工:即一位员工掌握两道或两道以上岗位技能,但其中必须有一道

是重要技

能岗位。

3.2申请多能工的相关要求:员工申请第二道岗位的技能评鉴,但其中必须

有一道岗

位属于重要技能岗位鉴定。多能工与技能评鉴岗位津贴无关,是申请

全能工评鉴

的必要路径。每人每月最多可申报一道岗位。

4 相关要求

4.1 各级管理人员应为员工成长、技能提升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本着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员工;

4.2 所有参加考核人员和监考人员在进行理论封闭考试时,不能徇私舞弊,一经发现,考核人员取消此次考核的名额,在之后的半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技能鉴定考核,监考人员扣当月绩效10分;

4.3通过技能鉴定的技术工人累计两个月绩效考核结果为差的,给予黄牌警告;累计三个月考核结果为差的,技能系数降低一级,一年内累计考核结果为差的,予以淘汰。

5 信息反馈

当考核人员对评定结果有质疑时,在公布结果后的3天内,提出申请由部门主管、经理审核后,可对考核成绩进行复查。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1、目的 为加快公司各类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的推动公司整体效益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评定内容 2.1基本条件:包括专业经验、身体素质等。 2.2行为标准:职责履行、制度遵守等。 2.3能力标准:包括必备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 2.4贡献标准:包括专业成果要求、团队成长贡献等。 3、评定周期 每年评定一次,分别定于每年的3月份。 4、组织设置 4.1 技能评定委员会 组长:王志超 副组长:王巍 成员: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市场部、采购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 4.2综合管理部从技能评定委员会中抽取至少5人组成评定小组,负责员工实际操作的评定工作。 5、评定类别 5.1管理类:部门内部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主任级以上人员) 5.2技术类:职能部门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员。(技术部、质量部专业技术人员) 5.3事务类:职能部门从事事务性工作的人员。(各部门职能人员) 5.4 技能类:在作业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人员。(生产操作工、质检员、维修人员) 5.5 辅助类:在作业现场间接从事操作的人员。(统计、库管、司机、驻厂、保洁、宿管) 6、评定方式 6.1 述职评定:管理类、技术类、事务类员工 6.2 考核评定:技能类员工 7、相关部门职责

7.1综合管理部负责等级评定的受理及组织工作; 7.2述职评定:各部门参与本部门和相关部门评定标准的制定及考核评分工作; 7.3考核评定: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负责设计技能类员工理论考核试题库的建立、确立实际操作的考核项目及考核办法,并参与考核评分工作;各部门设计本部门辅助类员工的考核评定办法,并参与考核评分工作; 7.4有关部门准备考核工具、物品材料。 8、技能等级设定 8.1基础条件 (1)基础资格条件:工龄累计在12个月以上,与公司签定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含续签)。 (2)能严格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和调遣,及时圆满的完成生产任务。 (3)热爱本职岗位工作,勤劳主动,人品正派,团结同事,顾全大局,积极进取。 (4)在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严重违反公司规章纪律行为(如偷盗破坏财产、打架斗殴、旷工等),没有受公司任何警告以上处理的。 8.2 技能等级从低到高依次设定,详见附件各类别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表。 9、技能评定项目与方法 9.1 述职评定 9.1.1 本人提交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包括对个人技能、专业知识、职责履行、制度遵守、职业素质、业绩达成,以及对本岗位理解、今后工作规划做出自我综合评价。 9.1.2 初步格式审核:各部门负责人主要审核内容书写是否规范,是否按要求进行书写等。 9.1.3 综合审核评定:评定小组对应所搜集的各类材料,审核个人述职报告的真实性及与评定标准的相吻合性,对评定人进行述职面谈,并做出综合评定结果。 9.2 考核评定 9.2.1 技能类员工采取考试评定,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主要为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常识等。由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拟定考试题库,综合管理部组织闭卷考试。辅助类只进行技能考核评定。 9.2.2 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技能类员工由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作

岗位技能员工晋升聘任管理办法

岗位技能员工晋升聘任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充分调动公司岗位技能员工的工作激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岗位技能员工的潜能和智慧,提高业务素质,激励岗位技能员工学习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聘任机制,协助岗位技能员工设计好职业晋升路径,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岗位技能员工。 3. 职责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有关单位负责执行。 4.内容 4.1 岗位技能员工晋升路径 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公司首席技师枣庄市首席技师山东省建材行业首席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 4.2岗位技能员工鉴定晋级要求 4.2.1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本职业学徒期满;

(2)在本职业(工种)连续见习工作二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0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毕业生(全日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技师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4.2.2晋级培训学时 晋级培训学时:初级不少于30学时;中级不少于40学时;高级不少于40学时; 技师不少于40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40学时。 4.2.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

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答辩等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须进行评审。 4.3 评审归档及费用 4.3.1 各单位负责岗位技能员工职业技能等级的申报。对符合晋升条件的员工,人力资源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的员工颁发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其相关材料由人力资源部统一整理归档保存。技能鉴定费用个人先支付,鉴定合格后再由公司统一报销。 4.3.2 个人私自办理的技能资格证书公司不予承认。 4.4 使用及待遇 4.4.1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是国家对员工技能的认可,作为竞聘上岗和确定基础薪酬的依据。 4.4.2技师、高级技师的使用采取评、聘分开的方式,每年一聘。 4.4.3人力资源部依据各工种技师、高级技师的人数按50%比例确定聘任名额。 4.4.4各单位按照分配名额,根据工作需要、工作业绩和考核结果,择优提出聘任意见,填写技师、高级技师聘用审批表,报请公司同意,并在人力资源部备案后方为聘用。 4.4.5享受公司规定的薪酬待遇,技师每月特殊津贴100元,高级技师每月特殊津贴200元。 4.4.6新晋升技师参加当年度考核,第二年起具备被聘任技师、

岗位技能等级评定办法

岗位技能等级评定办法 为鼓励一线操作人员提高服务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操作人员专业发展的职业通道,特制定本办法。 一、技能等级的划分与定义 ◇技能等级划分 根据操作岗位性质和技能水平,将操作岗位从低到高共划分四个技能等级。分别为: ◇技能级别定义 初级技工(一级工):经培训、试用、考核具备独立上岗能力;在公司服务满半年;经晋级评定达到初级技工岗位评定分数。 中级技工(二级工):在初级技工岗位工作满半年;经晋级评定达到中二级岗位评定分数(中级技工(二级)简称中二级,下同)。

中级技工(三级工):在中二级岗位工作满一年;经晋级评定达到中三级岗位评定分数。 高级技工(四级工):在中三级技工岗位工作满一年;执行清机培训授课任务合格;连续一年未发生差错和事故;经晋级评定达到高级技工岗位评定分数。 二、技能评定的类型 操作岗位技能等级评定分为定级评定和晋(降)级评定两类。 1、定级评定是指具备ATM清机服务工作经验的员工,于《转正审批表》时确定的技能等级水平。 2、晋级评定是指操作岗位在现有技能等级基础上的升级评定。主要根据《技能评分标准表》进行评分,并确定其技能等级。《技能评分标准表》主要考察维度为基本条件、服务技能和培训技能等三项。 3、降级:每出现一次质量安全事故或连续6个月中超过3次严重差错,技能等级降一级,降级前的岗位连续工龄不计入降级后工龄。 三、技能评定的管理 1、技能等级的评定由公司技能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定期按照相应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条件组织进行。“评委会”具体人员由人力资源部临时聘任。 2、评委会构成: 评委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不少于3人,秘书1人。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

员工技能考核办法 1. 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1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于特殊技能岗 位和重要技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所有岗位。笔试内容为所属岗 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操规程、安全常识等。经过教育培训后,由制造 中心拟定考试题,制造中心培训专员组织闭卷考试。 1.2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 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1.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60(含6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达不到60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70(含70)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70(含70)分者为鉴定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1.4 理论知识与实操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1.5 综合考试分数与考核技能等级对应如下: 1.6 评鉴小组对评鉴对象评鉴要项如下:

1.7 评鉴技能分类项目: 1.7.1 特殊技能岗位:即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伤害风险、实操难度高或对产品质 量有重大影响的岗位。如:波峰焊机操作工、软件烧录员、过锡工、印锡机/贴片机实操(SMT)、刷三防实操工、焊锡工、维修技术员、技术员。 1.7.2重要技能岗位:整机测试、QA检验员、IQC检验员、IPQC、物料员、振动 台测试、助拉、拉长。 1.7.3 一般技能岗位:包装外观附件检验、打螺丝、贴标、打包、音质测试/HDV 测试、贴附(标签,Tape等)、装配(理线,盖壳,组板等)、测试(AV/TV、声控、遥控)、包装(放入附件,理盒等)、图像品质、外观修护、外观检验员、补点/校色、元件加工、剪脚、洗板作业人员. 1.7.4 全能工:员工已通过六项技能鉴定可申请全能工考核,但已通过鉴定的六 项技能中须有一项特殊岗位和两项重要技能岗位,申请鉴定全能工不需参加理论考核。

工人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工人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一、目的 加快公司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充分调动我司各车间生产一线技能工人和其他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的推动公司整体效益发展,同时也为了树立技能骨干的表率和榜样作用。 二、评级对象 公司拟针对各生产车间装配工人为主进行技能等级评定,不包括;车间主任、技术员和其他部门人员。装配工人技能等级类型共分为5级,分别为五级技工、四级技工、三级技工、二级技工、一级技工。二级工以上发放上岗证,具体评定细则为: 1、基础资格: (1)基础资格条件:工龄累计在3个月以上,与公司签定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协议(含续签)。 (2)在工作期间未出现任何旷工,累计3次以上的迟到早退等情形。 (3)年度内未发生过严重违反劳动安全操作规程,且未发生1000元以上的设备操作和安全事故。 (4)年度内未没有发生过累计总额为5000元以上产品质量事故(如质量投诉、退货等)。 (5)能严格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和调遣,及时圆满的完成生产任务且无客户投诉的。 (6)热爱本职岗位工作,勤劳主动,人品正派,团结同事,顾全大局,积极进取。 (7)在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严重违法公司规章纪律行为(如偷盗破坏财产、打架斗殴、屡次旷工等),没有受公司任何警告以上处理的。 2、技能资格: 1、技能标准:参见《员工技能表》。 2、等级标准:

一级技工(初学者):有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需要在他人指导下完成工作,在单位时间内(1小时)完成的产成数量和合格率达到车间最低要求,会简单维修处理设备故障,在单位工作时间内能比较灵活协调衔接相关生产工序和人员。 二级技工(合格者):有较为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具备独立操作上岗能力,获得国家中级工资格认证,且相比本车间的一级技工的技能水平较高一筹,可操作生产设备工具,在单位时间内(1小时)完成的产成数量和合格率相比本车间的五级工要高,会基本维修处理设备故障,在单位工作时间内能灵活协调衔接相关生产工序和人员。 三级技工(熟练者):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具备本岗位的全部技能且能指导一级技工开展工作,且相比本车间的四级工技能水平较高一筹的,可熟练操作生产设备工具,在单位时间内(1小时)完成的产成数量和合格率相比本车间的二级技工高,会熟练维修处理设备故,在单位工作时间内能灵活协调衔接相关生产工序和人员 四技工(优秀者):有相当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具备本岗位的全部技能且能了解其他工序的相关技能,其他工序技能达到第三级水平,且相比本车间三级工技能水平较高一筹的,获得国家高级工资格认证,相当熟练操作生产设备工具,在单位时间内(1小时)完成的产成数量和合格率比本车间的三级工要高,相当熟练的维修处理设备故障,在单位工作时间内能灵活协调衔接相关生产工序和人员。 五级技工(拔尖者):有非常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具备本岗位的全部技能且能了解其他工序的全部技能,其他工序技能达到第四级水平,能协助车间主任开展主要工作,且相比本车间四级工技能水平较高一筹的,相当熟练操作生产设备工具,在单位时间内(1小时)完成的产成数量和合格率比本车间的四级工要高,非常熟练的维修处理设备故障,在单位工作时间内能灵活协调衔接相关生产工序和人员。 三、评定程序: 1、评定周期 A.技能等级评级工作半年(6个月)进行一次,具体时间公司将提前另行通知。本次评定为二级技工,并具备在7-8月申请3级工的资格。 B.辅助评定:每日依据现场实际安装抽检情况,作成纪录作为半年度评定的依据之一 2、评定机构

员工技能考核方案.docx

员工技能考核方案为了使我校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考核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做到公平、公正,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县职办及县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办法。一、考核对象学校全体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核内容及分值1、基本分50分1学历6分,计算最高学历,此项不超过6分。前学历中师、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结业分别计1、2、4、6分。后学历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结业分别计15、3、5分。2年度考核3分。称职以上计3分。3任职5分,此项不超过5分。任申报职务的前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每年计05分。4教龄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每任教一年计05分。5从事特殊教育工作6分,此项不超过6分。每年计03分。6继续教育5分,此项不超过5分。当年内容完成规定学时计4分,超学时或不足学时增减1分。7出勤5分。申报者申报的当年学年度上年9月1日至本年8月31日出全勤计5分;凡旷工1天扣3分;事假法定婚、丧、产假除外1天扣04分;病假县医院以上住院治疗外1天扣01分;迟到、早退一次各扣02分。扣完为止。8工作量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根据学校岗位设置情况,全席工作量计6分;超工作或不足工作量增减分,增减分不超过4分。2、绩效分220分。1政治思想素质5分。主要从表现、师德师风、爱岗敬业等方面,结合平时学校考核记载进行考核。2教育教学过程10分。根据学校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备课、上课、作业批改、

辅导学生、考试各2分。凡缺教案一节扣02分,不合格教案一节扣01分;上课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课一节扣2分;作业批改马虎一次扣01分,未批改一次扣02分;辅导学生落实效果酌计1分至2分;学生考试成绩酌计1分至2分。3教育教学质量150分。此项考核每人基本分核定为120分。在考核考核内,凡所在班级流失一名学生而未新招生补充,缺1人班主任扣10分,科任教师扣5分;随意赶学生出校1人扣10分;班上学生违纪1人,班主任扣2分,科任教师扣1分;所任学科教学质量酌计10-30分。4教育科研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承担经审批的每个科研课题计校级05分,县级1分,市级15分,已验收结题的各级另计1分;科研课题获一、二、三、鼓励奖,在已验收结题基础上另计2分、15分、1分、05分。科研课题主研人员与协研人员按73比例计算得分。5教学竞赛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参加校、县、片区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包括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每次分别计05分,1分,2分,在此基础上获鼓励、三、二、一等奖另计05分,1分,2分,3分。6论文论著10分,此项不得超过10分。在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专门报刊或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经验文章计县级1分,市级2分,国家级4分;在公开发行有、或标志的学术杂志、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计县级1分,市级2分,国家级5分;撰写教育教学专著每部8分。合著作主著者7分,辅著者3分;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报道教育教学工作短讯每条计县教委01分,县02分,市04分,国家08分,此款计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

员工技能考核办法 1.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1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于特殊技能岗位和重要技 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所有岗位。笔试内容为所属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 操规程、安全常识等。经过教育培训后,由制造 中心拟定考试题,制造中心培训专员组织闭卷考试。 1.2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 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1.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60 (含60)分为合格,理论 考核达不到60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70(含70)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70(含70)分者为鉴定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1.4理论知识与实操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1.5综合考试分数与考核技能等级对应如下: 1.6评鉴小组对评鉴对象评鉴要项如下: 1.7评鉴技能分类项目:

1.7.1特殊技能岗位:即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伤害风险、实操难度高或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岗 位。如:波峰焊机操作工、软件烧录员、过锡工、印锡机/贴片机实操(SMT、刷三防实操 工、焊锡工、维修技术员、技术员。 1.7.2重要技能岗位:整机测试、QA检验员、IQC检验员、IPQC物料员、振动台测试、助拉、拉 长。 1.7.3 一般技能岗位:包装外观附件检验、打螺丝、贴标、打包、音质测试/HDV 测试、贴附(标 签,Tape等)、装配(理线,盖壳,组板等)、测试(AV/TV 声控、遥控)、包装(放入附件,理盒等)、图像品质、外观修护、外观检验员、补点/校色、元件加工、剪脚、洗板作业人员. 1.7.4全能工:员工已通过六项技能鉴定可申请全能工考核,但已通过鉴定的六项技能中须有一项 特殊岗位和两项重要技能岗位,申请鉴定全能工不需参 加理论考核。 1.8现场考核各技能标准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doc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标准 1.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1 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于特殊技能岗位和重要技 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所有岗位。笔试内容为所属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 操规程、安全常识等。经过培训后,由所属部门岗位负责人会同行政部门拟订考试 题,由行政部、所属部门、总经理组织考试。 1.2 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技能部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 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人员由行政部、所属考核部门、总经 理理行现场评定给分。 1.3 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 分,理论考核 60 分为合格,理论考核达不到 60 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60 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60 分者才能鉴 定为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60 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 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1.4 理论知识与实操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所占比例 项目 理论考试40% 技能实操60% 合计100% 1.5 综合考试分数与考核技能配比积分对应如下表: 综合90 分以上81 分 -90 分71 分 -80 分60 分 -70 分 考试岗位培训培训培训培训 学员学员学员学员分数师师师师 贴片、焊2300 1800 2200 1500 2100 1200 2000 1000 线 评固晶、打1300 1500 1200 1000 1100 900 1000 800 定积标、点粉 分点胶900 800 800 700 700 600 600 500 其他岗600 500 500 400 400 300 300 200 位 1.6 技能实操考核标准: 1. 熟练度; 2. 精准度; 3. 方向维持度; 4. 技巧度; 5. 保养性知 识; 6. 机械性能了解; 7. 整合作业性了解能力。 1.7 现场考核各技能标准: 项目现场要求动作时间标准要求考核方式 1. 能按作业步骤进 行实操 随机考核,以工艺 2. 熟记作业要求笔试 +实操考核 +现 项包含岗位文件标准规范时间 3. 操作动作标准场问答 评估 4. 符合品质标准 5. 需能独立操作

员工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后英集团海城钢铁有限公司大屯分公司 机电修岗位等级鉴定规定 一、技术等级设定 1 维修工、电工、操作工,等级分为初、中、高共三级; 2 技术员等级分为初、中共两级; 3专业技术工程师等级分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共三级。 二、技能鉴定申报条件 对于不同技术等级的员工,在初次鉴定时只要符合条件之一即可申报。 1 初级工:新入岗最基本评级为初级工。 2 中级工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2个月以上。 取得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 3 高级工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4个月以上。 取得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 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 4 初级技术员 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或专业技术知识。 取得本职业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新入职时大专1年以上,本科及以上不做工作时间限制)。 5 中级技术员 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取得本职业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大专,2年以上;本科,1年以上)。 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4个月以上。 在本专业领域能独立工作,凭借已有的工作经验,发现生产中潜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6 助理工程师 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完成较为复杂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取得本职业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大专,5年以上;本科,3年以上)。 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6个月以上。 在本专业领域能独立工作,凭借已有的工作经验,发现生产中潜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取得本职业助理工程师职称。 7 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系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专业技术知识,对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本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 全面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具有对工程设计、科研项目进行鉴定和评估的能力。 能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市场前景分析,所取得的成果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取得本职业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0年以上(大专,8年以上;本科,6年以上)。 取得本职业中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三、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个人素质评价三个方面。理论考试主要为所属工种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常识、常见问题分析等。由各专业相关专业人员拟定考试题库,设备部组织考试。 2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设备部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3 素质测评由部门、车间垂直管理层级确定。 4三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三项均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者为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60分者为不合格。 5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者,可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及细则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初稿) 为加强*****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激励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督促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制冷站技术管理工作精细化,本站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和《***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范围 1、****所有取得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包含M2级以上管理干部)。 2、未取得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职称但属于****技术小组在编人员且拟报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包含M2级以上管理干部)。 二、考核周期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周期为季度考核,制冷站考核小组于每季度末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三、考核等级 依据考核分数和下列条件,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类,考核总分采取百分制。 优秀:85分以上(含85分) 称职:75分以上(含75分) 基本称职:65分以上(含65分) 不称职:65分以下一律视为不称职

四、考核内容及评价方法 技术人员工作绩效主要从工作能力、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性、纪律仪表,学习培训七个方面分为五个级别来评价计分考核,分为ABCDE五个考核级别,具体描述如下: 工作能力 按照个人相应技术职称岗位职责的要求评价一个考核周期内工作能力表现。 A级:表现出超出职位要求的能力 B级:偶有超出职位要求的表现 C级:符合职位技能要求 D级:略有不符合职位技能要求的表现 E级:多数表现不符合职位技能要求 工作任务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的平均工作任务量饱和度。 A级:工作任务极重,能按时高效完成但需长时间加班。 B级:工作任务较重,需经常加班以完成任务。 C级:工作任务基本饱和,偶尔加班即可完成。 D级:工作任务不完全饱和,有少量空闲。 E级:工作任务饱和度不足50%。 工作质量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所完成的工作的质量情况。该项考核同时要求安排工作任务时需要明确工作质量要求。

一线员工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一线员工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1、目的 加快公司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充分调动生产一线技能工人和其他部门一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力推动公司整体发展。规范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技能等级考核评定工作,促进技术工人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和实现自身价值,依据国家<<职业技能评定标准>>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案。 2、适用范围 以生产一线主要岗位,质量控制岗位为主进行技能等级评定。工人技能等级类型共分为5级,分别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临时工和实习学员不在技能评定范围内)。中级技工以上发放上岗证。具体参考技能等级的设定。 3、组织设置 3.1 技能评定委员会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人力行政部长 成员:制造部、工艺部、研发部、人力行政部 3.2人力行政部从技能评定委员会中抽取专人组成评定小组,负责现场实操的评定工作。 4、相关部门职责 4.1制造部、研发部、工艺部负责等级评定的受理及组织工作;(人力行政部配合) 4.2制造部、工艺部、研发部负责设计理论考核试题库的建立、确立实际操作的考核项目及考核办法,并参与考核评分工作; 4.3工艺部负责评分标准的制定及考核评分工作; 4.4制造部准备考核工器具、物品材料。 5、技术等级设定 5.1基础条件 (1)基础资格条件:司龄累计在3个月以上,与公司签定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协议(含续签)。 (2)在工作期间(每月)未出现任何旷工,累计3次以上的迟到早退,累计3天以上的请事假等情形。 (3)未发生过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且未发生200元以上的设备操作和人为事故。

一线员工技能鉴定办法

一线员工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编号:LT05-BZ-GL-008 为规范生产一线员工技能等级考核评定工作,促进员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和实现自身价值,依据公司《岗位职责要求及任职条件》并结合岗位实际所需技能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一线员工的技能等级鉴定,办公室人员管理类岗位不在此列。 2、组织设置 3.1 技能鉴定委员会 组长:副总经理 副组长:制造经理 成员:综合管理科、制造科、品质科、技术科负责人。 3.2 综全管理科从技能鉴定委员会内组织相关评委组成评定小组,负责岗位技能、工作态度、综合评分等的评定工作。 4、岗位变动后技能工资设定及鉴定申报条件 4.1根据变岗变薪原则,晋升增薪,降级减薪,薪随岗变实现薪酬与岗位价值挂钩;以岗位价值与技能因素相结合; 4.2岗位变动后,即享受对应岗位的岗位津贴,如岗位晋升,技能等级须按晋升后的岗位要求及技能重新申报考核鉴定等级;岗位降级,技能等级也将降低一级,从事本岗位一个月后可重新申报考核技能等级(主要包括:冲压工、包装工) 4.3试用期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全勤工资待遇标准; 4.4申报技能晋级等级鉴定周期为3个月。 5、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一线员工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编号:LT05-BZ-GL-008 5.1生产工人技能等级考核操作方法: 5.2生产工人等级考核晋升标准:

一线员工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编号:LT05-BZ-GL-008 6、技能等级鉴定流程 6.1 新进员工等级鉴定 6.1.1 对于技术较为熟练的新员工,或持有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工时能独立从事本岗位工作,综合管理科可组织相关部门直接定级,报总经理批准后直接享受相应技能等级的岗位津贴。 6.1.2 新进员工在试用期结束前15天,综合管理科通知相关员工填写转正申请表,班组长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技能提升程度进行评价,部门安排理论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报总经理批准即能享受对应的岗位工资及最低等级技能工资,考核资料提交行政部备档。 6.1.3 综合管理科通知财务部,对通过鉴定的员工技能等级薪资进行调整,从次月起开始享受相应等级的待遇。 6.2 正式员工等级鉴定 6.2.1连续在本公司从事本职业工作达三个月(含)以上,通过试用期考核合格的员工为正式员工。 6.2.2正式员工初次进行等级鉴定,首先应符合所在岗位的岗位职责要求及任职条件,填写等级鉴定申请表,列出申请理由,并由相关班组长、部门经理填写审核意见后报综合管理科。综合管理科负责组织时间及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等级考核。 6.2.3正式员工晋级等级鉴定,应符合技能晋级的时间间隔要求。(3个月) 7、相关要求 7.1通过技能鉴定的员工,一年内一次考核不合格的技能降低一级,两次不合格的技能降低一级并给予警告,累计3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予以淘汰。 8、附则 8.1本办法由综合管理科起草,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8.2本办法经总经理批准后于2017年1月份下发执行。 编制:廖英秀批准:审核: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1.目的 为加快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公司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岗位外的特种作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3.等级划分 技能等级共分为三类十五级,分别为高级类(高级技师)、中级类(技师)、初级类(技工)。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技能等级评定方案的批准,员工技能等级调整的审批工作。 4.2生产部负责等级评定考试题库的建立、实际操作技能的考评工作; 4.3生产部、技术部、安环部、行政部负责等级评定的受理及鉴定工作; 4.4行政部负责技能评定薪酬的调整; 4.5财务部负责薪酬的审核、发放工作。 5、技术等级设定 5.1基础条件 5.1.1基础资格条件:入职1个月以上,具有1年以上的同等岗位工作经历,与公司签定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含续签)。 5.1.2能严格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和调遣,及时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 5.1.3热爱本职岗位工作,勤劳刻苦,人品正派,团结同事,顾全大局,积极进取。 5.1.4在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严重违法公司规章制度行为,没有受到公司任何警告以上处理的。 5.2 技术等级 5.2.1从低到高依次设定为初级类(技工)、中级类(技师)、高级类(高级技师)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五个职级,5级最高,1级最低,共分三类十五级。 5.2.2 技术等级是员工技能水平的体现,不代表管理职务,行政管理上要谦虚接受主管领导的管理。 5.2.3各部门、基层主管要关心技术人员的成长进步,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培养、晋升渠道,将技术人员的成长进步作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得以任何借口打压、拖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等级评定。 5.2.4类别划分、技能概述及经验要求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考核办法(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员工技能考核办法 1. 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1.1主要包括笔试、实操技能考核和现场问答考核,笔试针对 于特殊技能岗位和重要技能岗位,实操技能考核适用于 所有岗位。笔试内容为所属岗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实操 规程、安全常识等。经过教育培训后,由制造中心拟定 考试题,制造中心培训专员组织闭卷考试。 1.2实操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 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 式进行考核。 1.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60(含60)分为合格,理论考核达不到60分者不安排实操考核;实操考核70(含70)分为合格,两项综合成绩达到70(含70)分者为鉴定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一般技能岗位只做实操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以实操技能考评结果为准。 1.4 1.5

1.6 评鉴小组对评鉴对象评鉴要项如下: 1.7.1 特殊技能岗位:即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伤害风险、实操难 度高或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岗位。如:波峰焊机操作 工、软件烧录员、过锡工、印锡机/贴片机实操(SMT)、 刷三防实操工、焊锡工、维修技术员、技术员。 1.7.2重要技能岗位:整机测试、QA检验员、IQC检验员、IPQC、 物料员、振动台测试、助拉、拉长。 1.7.3 一般技能岗位:包装外观附件检验、打螺丝、贴标、打包、 音质测试/HDV测试、贴附(标签,Tape等)、装配(理 线,盖壳,组板等)、测试(AV/TV、声控、遥控)、包装 (放入附件,理盒等)、图像品质、外观修护、外观检验 员、补点/校色、元件加工、剪脚、洗板作业人员. 1.7.4 全能工:员工已通过六项技能鉴定可申请全能工考核,但 已通过鉴定的六项技能中须有一项特殊岗位和两项重要 技能岗位,申请鉴定全能工不需参加理论考核。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技能等级评定方案 1、目的 为加快公司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充分调动站点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的推动公司整体效益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公司拟针对站点员进行技能等级评定。工人技能等级类型共分为 3 级,分别为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需在公司服务超过三个月上方可安排进行技能考核)。 3、组织设置 3.1 技能评定委员会组长:总经理 成员:工程部、生产部、质检部、行政人事部。 3.2 行政人事部从技能评定委员会中抽取至少 5 人组成评定小组,负责车间实际操作的评定工作。 4、相关部门职责 4.1 行政人事部负责等级评定的受理及组织工作; 4.2 工程部负责设计理论考核试题库的建立、确立实际操作的考核项目及考核办法,并参与考核评分工作; 4.3 质检部、车间参与评分标准的制定及考核评分工作; 4.4 生产部准备考核工具、物品材料。 5、技术等级设定 5.1 基础条件 (1)基础资格条件:工龄累计在 3 个月以上。 (2)在工作期间(每月)未出现任何旷工,累计 3 次以上的迟到早退,累计 3 天以上的请事假等情形。 (3)能严格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和调遣,及时圆满的完成生产任务。 (4)热爱本职岗位工作,勤劳主动,人品正派,团结同事,顾全大局,积极进取。 (5)在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严重违法公司规章纪律行为(如偷盗破坏财产、打架斗殴、屡次旷工等),没有受公司任何警告以上处理的。 5.2 按定岗考核制,每个岗位定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三个职级,分别对应 9 个技术等级。 6、技能评定条件

根据考试成绩,将其划分为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三个等级,其详细定级标准见技能评定项目及方法。 7、技能评定项目及方法 7.1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主要为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常识等。由工程部拟定考试题库,行政人事部组织闭卷考试。 7.2 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作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7.3 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满分均为 100 分,两项均达到 60 分以上(含 60 分)者为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 60 分者为不合格。 7.4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者,可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技能评定委员会审核后代替理论考试的分数。考核评定转化为理论考试分数对应表: 7.5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例:某员工申请高级工的等级评定,理论知识考试分数为 70 分,实际操作考核分数为 80 分,合计总分为77 分,则评定结果为高级工良好等级。 8、技能等级评定流程 8.1 新进员工等级评定 8.1.1 对于技术较为熟练的新员工,试工时能独立从事本岗位工作,行政人事部可组织相关部门直接定级。

员工技能培训及考核管理规定

宇重综字[2012]第0002号签发人: 员工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的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公司决定开展对全体员工进行基本技术及专业知识的培训课程,安排指定人员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为了让员工更加重视培训的重要性,对公司的产品了解的更多,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快速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纪律:10分 1.培训期间需将手机调整为静音或关闭的状态,每响一次扣2分。 2.培训期间应积极主动地配合讲师,有不配合者扣2分。 3.培训期间不可以随意的走动或开小会,有违规现象者扣2分。二.笔试: 90分 每次培训由培训讲师将培训内容编写成试卷,培训结束后下发给大家进行笔试。 三.等级分配: 每次培训满分为100分,评分标准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优:85-100分,良: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四.奖惩方案: 1.试用期员工培训考核合格且符合本岗位要求的可提前转正,若试用期培训不合格者,延长试用期,若第二次培训考核后仍不合格者公司将予以辞退。 2.已经转正的一线工作人员,若第一次培训考核合格者,公司将承担个人办理技能证的费用(费用包括报名、考试、证件制作的费用),若第一次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将从个人工资中扣除办理技能证的所需费用,若第二次培训考核后仍不合格者,将降低个人岗位工资标准,若第三次培训考核后再不合格者,公司将考虑予以辞退。 3.已经转正办公室人员,若第一次培训考核合格者,公司将承担由于个人在公司期间因岗位需要而必须报考岗位职称的费用,若第一次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公司将从工资中扣除个人因公司工作需要必须报考岗位职称的费用,若第二次培训考核后仍不合格者,将降低个人岗位工资标准。 本管理规定由授课人员进行考核,综合管理部进行组织、监督、汇总并报送公司领导进行审批,本管理规定每半年进行修订一次。 大连宇联重工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主题词:培训考核 抄送: 发文部门:大连宇联重工有限公司 拟稿:打印:校对:

2016年(技能岗位等级评定及管理办法)

技能岗位等级评定及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技能等级考核评定工作,促进技术工人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和实现自身价值,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车工、铣工、电工、焊工、钳工、磨工等技能等级鉴定。 3、技术等级设定 3.1 技术等级从低到高依次设定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五个职等,3.2 技术等级是员工技能水平的体现,技术等级、定(晋)级时间间隔标准如下表 注:表中所列定(晋)级时间间隔标准:如某员工从1级向2级晋升至少需间隔6个月。 4、初次技能鉴定申报条件 对于不同技术等级的员工,在初次鉴定时只要符合条件可申报。 4.1 初级工 4.1.1中专/或以上学历。 4.1.2经本公司试用期考核通过的,并取得本公司内部上岗证。 4.1.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个月以上,并接受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另外:内部培训课时达到12小时以上。 4.1.4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2 中级工 4.2.1中专/或以上学历。 4.2.2取得本公司初级工上岗证,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4.2.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2.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24小时以上。 4.2.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3 高级工 4.3.1中专/或以上学历。 4.3.2取得本公司中级工上岗证,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3.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3.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48小时以上。 4.3.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4 技师 4.4.1 大专/或以上学历。 4.4.2取得本公司高级工上岗证,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4.4.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4.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96小时以上。 4.4.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4.6实际能力达到申请条件的,但学历无法达到公司标准的,需要经过《技能鉴定委员会》讨论申报考核资格。 4.5 高级技师 4.5.1大专/或以上学历。 4.5.2取得本公司高级工上岗证,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5.3在本公司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并没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表现良好的。 4.5.4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内部培训课时达到144小时以上。 4.5.5持有所属部门推荐书。 4.5.6实际能力达到申请条件的,但学历无法达到标准的,需要经过《技能鉴定委员会》讨论申报考核资格。 5、技能鉴定项目及方法 5.1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试主要为所属工种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常识等;由工程部负责理论培训及拟定考试题库,行政部组织闭卷考试。 5.2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由工程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种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5.3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两项均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者为合格,其中有一项达不到70分者为不合格。 5.4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者,可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技能鉴定委员会审核后代替理论考试的分数。考核评定转化为理论考试分数对应表: 5.5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考核所占权重如下表:

员工技能考核方案

员工技能考核方案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员工技能考核方案》,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改掉错别字就发到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员工技能考核方案 为了使我校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考核工作科学、合理、规范,做到公平、公正,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县职办及县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学校全体专业技术人员。 二、考核内容及分值: 1、基本分:50分 (1)学历:6分,计算最高学历,此项不超过6分。 前学历:中师、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结业)分别计1、2、4、6分。 后学历: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结业)分别计、3、5分。 (2)年度考核:3分。 称职以上计3分。 (3)任职:5分,此项不超过5分。 任申报职务的前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每年计分。 (4)教龄: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

每任教一年计分。 (5)从事特殊教育工作:6分,此项不超过6分。每年计分。 (6)继续教育:5分,此项不超过5分。 当年内容完成规定学时计4分,超学时或不足学时增减1分。 (7)出勤:5分。 申报者申报的当年(学年度:上年9月1日至本年8月31日)出全勤计5分;凡旷工1天扣3分;事假(法定婚、丧、产假除外)1天扣分;病假(县医院以上住院治疗外)1天扣分;迟到、早退一次各扣分。扣完为止。 (8)工作量:10分,此项不超过10分。 根据学校岗位设置情况,全席工作量计6分;超工作或不足工作量增减分,增减分不超过4分。 2、各种日常写作指导,教您怎样写范文绩效分:220分。 (1)政治思想素质:5分。 主要从表现、师风、爱岗敬业等方面,结合平时学校考核记载进行考核。 (2)教育教学过程:10分。 根据“学校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考试各2分。凡缺教案一节扣分,不合格教案一节扣分;上课迟到、早退一次扣分,旷课一节扣2分;作业批改马虎一次扣分,未批改一次扣分;辅导学生落实效果酌计1分至2分;学生考试成绩酌计1分至2分。 (3)教育教学质量:15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