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

习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

育的一门科学,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

把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活动。 P1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

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师、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化等多种体裁。

3、有计划的谈话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目标,经过精心准

备,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的活动。 P62

4、排图讲述:是把多张相关的、无序的图片排成合理序列并进行

条理讲述的活动。通过幼儿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P88

5、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

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生动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 P173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开展的、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 P10

7、语言获得的机械模仿说:是较早的行为主义理论,由美国心理

学家阿尔波特提出,主要认为儿童掌握语言是在后天环境中通

过学习获得语言习惯,语言活动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

映的结果,儿童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

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而掌握某

种语言的过程,是掌握语言符号并使用语言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建立联系的过程。

9、语言获得的转化生成说:

10、学前儿童语言活动教育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

11、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在日常生活、各种游戏以及各领域教

育中的语言交流和学习活动。

12、语言获得的强化说:

13、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围绕一

定的话题与人进行交谈,学习交谈规则,培养倾听和轮流说话能力的教育活动。

14、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依据一

定的凭借物进行表述,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教育活动。

15、语言获得的社会交往说:

16、学前儿童日常交谈: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以问答或对话的方

式与他人进行的一种口语交际的活动。

17、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为基础教育内容而设计

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

18、情景表演讲述:主要是有真人表演和木偶表演,通过引导幼儿

对情景表演中的人物、场景、情节等的观察、理解、想象,进行讲述表达。

19、谈话的自我修补:指说话者在谈话时感觉到别人没有理解自己

的意思,于是采用自我重复或自我确认的方法向别人传递自己要说的正确信息。

20、选择性模仿说:是怀特赫斯特等人提出的,他认为儿童学习语

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性的。儿童能够把范文的句法结构应用于新的情景以表达新的内容,或将模仿到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1、初步感知作品:这是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起始环节,主要让幼儿接触、欣赏和认知文学作品。这一层次要注意三个问题:(1)不过多地重复讲述作品,以免幼儿失去兴趣(2)不强调机械记忆背诵,以减轻幼儿短时记忆负担(3)多用提问的方式组织讨论,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2、理解体验作品:教师进一步组织相关的认识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并表现作品。这一层次要注意两个问题:(1)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全面语言练习机会,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体验(2)从作品出发组织相关的必要的活动。

3、迁移作品经验:文学作品向幼儿展示的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因此这一层次需注意:围绕作品重点内容有关的活动如:绘画、制作、建构等活动

4、创造性表现作品:教师继续创造机会,让幼儿想象,并创造性的用语言表达,这一层次需注意:(1)立足于文学作品之上(2)鼓励幼儿动脑筋。

2、学前儿童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的区别

1、从活动目标上:谈话活动注重幼儿与他人的交流,讲述活动注重幼儿的表达能力。

2、从活动内容上:谈话活动围绕幼儿已有经验作为话题,讲述活动则需要一定的凭借物来讲。

3、从活动中幼儿运用语言方式来看:谈话活动是对话范畴,讲述活动是独白形式。

3、幼儿仿编故事的类型

1、扩编和续编:扩编是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续编是让儿童根据故事的开头和发展编出结尾或者情节高潮部分

2、转换编构:转换编构是指根据提供的语义内容(乐曲、声音、绘画、图片、表演及其他儿童化情景)转化成描述和叙述性的语言。独立完整编构:是指凭借想象和联想独立构思完整的故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根据题目进行口头创编,二是让幼儿先把用来编构故事的事件画成图画,再根据图画编构故事。

4、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组织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用直观材料创设谈话情境

(2)用语言创设谈话情境

(3)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运用已有经验自由交谈

(1)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谈话氛围

(2)注意自由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3)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

(4)教师要发挥好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3、围绕中心话题拓展谈话活动

(1)拓展谈话内容是谈话活动的重点内容和核心

(2)在谈话活动中,中心话题的拓展要逐步进行。

(3)在交谈中要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

5、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1、语言的发展:(1)3岁左右的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在发音时会出现相互代替的现象

(2)四岁以后,发音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经过练习,幼儿就能掌握全部的语音(3)5—6岁,幼儿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能清楚地分出四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