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

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
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

编号:AQ-CS-07527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safety technology

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众所周知,安全性能是汽车技术永远的焦点。从安全带到ABS 和EBD,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还都是那些初级技术,国际先进的安全性配置已经发展到非常智能的阶段,许多原来需要人操作的地方,现在电脑都能轻松完成。

集成安全系统

从传统上说,汽车安全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动式安全技术,即防止事故的发生;二是被动式安全技术,即事故发生后的乘员保护。现在的汽车安全技术趋势是在每个安全领域都要开发出性能更好、反应更好和分辨力更强的安全系统,使它们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针对不同的乘员,迅速作出不同的反应。近年的汽车安全技术开发是两者并举但更重视前者。

集成安全系统将汽车驾驶分为五个不同的“驾驶状态”:正常

状态、预警状态、躲避碰撞状态,无法躲避碰撞状态和碰撞之后状态。装备这种系统的汽车同时带有先进的雷达装置、汽车行驶中,电脑可以自动监测周围情况并进行计算。监测包括路面,迎面来的车辆和行人或其他物体,计算出驾驶员应该作出何种快速反应以及车辆应该多快减速等,然后根据情况发出各种警示信号。这些工作都能在瞬间完成。这种车内还安装有先进的测试系统,例如眼睛跟踪系统,它可以测定驾驶员的警觉程度和疲劳程度。如果发现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汽车就会发出警告以确保安全。

在躲避碰撞状态,集成安全系统会自动运用ABS制动装置,牵引力控制装置和稳定性增强设备等系统,使汽车的各个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帮助驾驶员避免可能发生的碰撞。

智能安全气囊

自从安全气囊问世以来,这一系统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功不可没。但是,安全气囊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伤亡事故。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前部遭受一定力量的撞击后,安全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

学反应,隐藏在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车内人员的身体由于惯性作用向前冲撞即将撞上车上设备之前起到铺垫作用,以减轻身体所受到的撞击力。由于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必须完成铺垫功能,因此气囊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弹出。据技术人员计算,安全气囊弹出的瞬间时速高达40km左右。这样就带来一些问题,个子较小的驾驶人员由于身体比较靠近方向盘。车速不是特别快时发生事故,人员不是由于事故本身而受伤,而是很容易被迅速弹出的气囊击伤。多年来,美国每年都要发生一些被安全气囊打伤甚至致死的事故,安全气囊是否真正安全成为不少人争论的话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有人甚至提出在车上设置安全气囊开关,让驾驶员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安全气囊系统。

智能安全气囊有效地解决了安全气囊不十分安全的难题。一种被称为“被动式乘客识别系统”的新技术,推出了世界第一个乘员体重传感系统,使保护人员的安全气囊可以很智能地打开或收缩。传感系统可以根据乘员的体重、身高和胖瘦程度以及在座位上的具体位置,来决定安全气囊打开的确切程度,从而可以对多种体形和

身高的乘员进行有识别的保护。

自动巡航技术

目前,汽车普遍拥有的巡航技术是在汽车行驶到一定程度后,启动巡航系统,汽车就会保持一个固定速度自动前进,不用再踩油门。这样可以减轻驾驶员长途行驶的疲劳,最适合在高速公路上使用。但一遇有情况,必须立即刹车减速以防止事故发生,因此,司机必须随时准备刹车,采取刹车动作以后,巡航系统自动失去功能,必须重新加速后再次设置巡航速度。新型巡航系统则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能够自动调整车速,巡航时速最低可以达到32km/h。

装上新巡航系统的汽车在街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可以将脚远远地搁在一边,车辆可自动减速、加速,仿佛有一位看不见的驾驶员在为你驾驶。人眼看得见的,自动巡航系统能察觉,就是驾驶员看不到的东西,它同样也能发现。它携带的GPS定位系统会时时提醒自动巡航系统近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能突然出现的物体,例如前方路上准备穿过路口的车辆,在路边等待穿越的行人等。自动巡航系统一接受信息,马上会用它自己的“脑子”判断最佳车速应该是多

少,并自动巡航行驶,待确认无潜在危险之后,又会自动恢复到较快的巡航速度。

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

新型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让驾驶员在急速行驶或转弯的汽车中不会撞得头破血流或被甩出车外。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挂、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进行“电子化连接”,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个系统进行协调,使车辆整体性能和稳定性达到最佳水平,减少颠簸和快速转向时离心力造成的冲撞。

为了展示和推广这项新技术,开发商曾请汽车记者到专门的越野车试车场亲自实验。这里的路面颠簸不平又略带倾斜,空中尘土飞扬,视线一般,颇有真发生紧急情况的感受。记者被要求在汽车后座并系好安全带,可是当汽车急速拐弯时,仍感到比较明显的晃动,头差点碰到车顶。当他们向公司提出并未明显感觉到该系统优点时,技术人员建议记者再试一次,然后关闭这一系统再次前进。汽车高速行驶至刚才的弯角并急速转向,顿时使人感到有了一种车要颠覆,人要被甩出车外的感觉,记者们无一例外地用两手死死抱

车辆安全技术

车辆安全技术 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 一、主动安全技术: (一)提高和改善制动效能: 1、制动防抱死系统ABS。保持车轮在最佳的制动状态,即使车轮始终处在临界抱死状态。 2、制动辅助系统BAS。完善ABS功能,能够测出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并让ABS工作,增大ABS的工作范围。 3、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防止汽车在起步、急加速时驱动轮滑转,防止空转,保证加速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改善在不良路面上的驱动附着条件。 4、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 5、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自动检测目标车辆或障碍物,检测潜在的前向碰撞危险,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驾驶员,并激活制动系统,通过降速来避免或减轻碰撞。 6、电子稳定控制ESC。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前后、左右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车辆行驶的侧向稳定性。 7、缓速器。主要功用是其工作时形成制动阻力,可有效减缓车辆行驶速度,主要应用在车辆上下坡或者交通情况复杂的路段,防止由于驾驶员的频繁制动,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甚至失效。 (二)车速控制。使用车辆巡航系统,减轻驾驶员疲劳并减少燃油消耗。 (三)改善悬架特性和转向性能。 1、电子控制悬架。自动调节减振性能,改善驾驶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 2、速度控制动力转向装置。根据行驶速度自动调节转向力,动力转向辅助力与车速成反比,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增加驾驶员对道路状况和行驶速度的感知力。 3、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通过警报音、方向盘震动或自动改变转向灯报警方式辅助驾驶员减少因车道偏离发生交通事故,分为横向和纵向车辆偏离警告两种主要功能。 二、被动安全技术 车身壳体结构防护; 保险杠; 乘客舱内部安全设计; 安全带; 安全气囊; 头枕; 安全玻璃; 门锁与门铰链(防止车门非正常开启,避免乘客被甩出车外) 1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众所周知,安全性能是汽车技术永远的焦点。从安全带到ABS和EBD,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还 都是那些初级技术,国际先进的安全性配置已经发展到非常智能的 阶段,许多原来需要人操作的地方,现在电脑都能轻松完成。 集成安全系统 从传统上说,汽车安全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动式安全 技术,即防止事故的发生;二是被动式安全技术,即事故发生后的 乘员保护。现在的汽车安全技术趋势是在每个安全领域都要开发出 性能更好、反应更好和分辨力更强的安全系统,使它们在不同的环 境和条件下,针对不同的乘员,迅速作出不同的反应。近年的汽车 安全技术开发是两者并举但更重视前者。 集成安全系统将汽车驾驶分为五个不同的“驾驶状态”:正常 状态、预警状态、躲避碰撞状态,无法躲避碰撞状态和碰撞之后状态。装备这种系统的汽车同时带有先进的雷达装置、汽车行驶中, 电脑可以自动监测周围情况并进行计算。监测包括路面,迎面来的

车辆和行人或其他物体,计算出驾驶员应该作出何种快速反应以及车辆应该多快减速等,然后根据情况发出各种警示信号。这些工作都能在瞬间完成。这种车内还安装有先进的测试系统,例如眼睛跟踪系统,它可以测定驾驶员的警觉程度和疲劳程度。如果发现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汽车就会发出警告以确保安全。 在躲避碰撞状态,集成安全系统会自动运用ABS制动装置,牵引力控制装置和稳定性增强设备等系统,使汽车的各个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帮助驾驶员避免可能发生的碰撞。 智能安全气囊 自从安全气囊问世以来,这一系统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功不可没。但是,安全气囊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伤亡事故。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当汽车前部遭受一定力量的撞击后,安全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小剂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车内人员的身体由于惯性作用向前冲撞即将撞上车上设备之前起到铺垫作用,以减轻身体所受到的撞击力。由于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必须完成铺垫功能,因此气囊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弹出。据技术人员计算,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设计者从以下六个方面提 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一、碰撞减缓和吸能技术 开发各种新型材料,在此基础上提高车体的吸能性; 采用缓冲碰撞及吸能材料,如碳素纤维强化塑料与钢材混 合的车架大粱,并填充泡沫充填物及其它新材料。 二、驾乘人员保护系统 开发各种安全气囊,从最初的正面安全气囊、侧置安 全气囊发展到今天的二次爆发式安全气囊、智能安全气囊 以及气囊式安全带。并用新型气囊气体取代旧式气囊的 NaN3,因为这种气体有毒且气体转化率低。在发达国家, 正面安全气囊已经是轿车的标准装备。

三、汽车控制及轮胎压力检测系统 目前汽车除装备ABS外,还研制安装ESP及更先进的汽车稳定控制单元VSC,极大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在转弯及雪地滑湿地面也行驶自如,完全可代替雪地轮胎和防滑链。轮胎压力测测系统根据车轮转速的不同或直接用传感器测量气压的方式来判断轮胎气压是否过低、过热及损害程度,向驾车者报警。 四、汽车环境识别系统 通过安装车内的路况传感器、激光扫描雷达、摄像监视器等准确探测汽车前方的障碍物与车辆的距离,并根据探测结果作出指令,尽量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五、驾车者状态识别技术 利用探测器监视驾车者精神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用发出警报声、冷风及振动座椅等方式提醒驾车者,直至自动刹车。

汽车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NO.678

当对汽车的制造成本给予应有的重视时,人们逐渐开始探索采用现代化技术的可能性。 而当今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重点则是,实现制造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控制和管理,并采用自动化的生产系统,以使产品质量达到高度的一致性。 主要零部件的现代制造技术 1. 锻造和锻压成型 当今的铸造、锻压工序都已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 利用成品零件的设计数据,通过CAD/CAM技术,根据毛坯的几何形状信息选择有关的制造工序,设计并制造有关的模具及工具,实现了对品种的多样化、高质量和缩短试制周期的复杂要求。 铸造、锻造和冲压车间所使用的现代化设备,可以生产出误差很小的非切削加工零件。 它们非常接近最终的工件尺寸,使得后续切削量大大减少,从而省去了大部分精加工工序。 在锻造温度下从棒料上切下毛坯,由于材料体积的一致性,使之可以在封闭锻模中锻造。 它所达到的精度介于普通锻造和实心工件冷挤压之间。 紧接在锻造之后,利用锻造余热,在同一车间内对工件进行热处

上例与传统工艺相比,可节约材料20%、能源30%,生产率提高了300%。 2. 主要零件的制造 由于在切削加工前提高了工件的尺寸精度,工件粗加工的劳动量大大降低。 对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更求的提高,使得对精加工工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同时,新的刀具材料和大功率、高刚度机床的应用,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大批量生产中,组合机床自动线仍然是最经济的设备。 在组合机床自动线中,采用数控装置已经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一定程度的柔性。 例如,在各种发动机系列中,可以在同一条线上加工不同缸数的汽缸曲轴箱。 零件自动识别装置和可编程控制机构,可以使一组不同的零件按任何给定的顺序进行加工。 根据检验站测量的结果进行控制,可以确保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各个加工工位之间的缓冲存贮区,在降低停工工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 作者:刘兴帅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众所周知,安全性能是汽车技术永远的焦点.从安全带到ABS、EBD,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还都是些初级技术,国际先进的安全性配置已经发展到非常智能的阶段,许多原来需要人操作的工作,现在电脑都能完成。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传统的汽车安全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安全理念很被动比如安全带、安全气囊、保险杠等多是些被动的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交通事故的发生,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的安全被细化,目前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两种概念。 【关键词】汽车安全交通安全安全带安全气囊主动安全被动安全 【引言】汽车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安全装置上。 【正文】一、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 1、汽车安全技术的概述: 汽车发展的历史就是汽车安全性能不断提高的历史,而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汽车安全性技术法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交通事故的定义: 我国定义道路交通事故为:“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辆损失的交通事件。”有车辆参与是定义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确保汽车安全是减少事故的主要环节。 3、汽车安全的概述: 汽车安全是伴随着汽车的发明而出现的,是汽车发明的必然产物。1769年世界上第一起汽车安全事故发生。1858年英国开始实施世界上最早的道路交通法。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估计超过50万人,伤1000万人以上! 汽车安全主要取决于车、人和交通环境三大要素。

先进汽车安全技术

先进汽车安全技术 xxx ( 学校,地址) 摘要: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汽车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趋势,企业、学校、研究机构都加大了对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加快了安全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和产品化进程。进一步开展对行人保护、后排乘员保护、防后碰鞭打保护以及骑自行车人保护等被动安全研究的同时,主动安全系统,更高层次的乘员、车和环境等相关主被动安全技术的统合协调,将推动零碰撞零伤亡汽车安全理念的实现[1] 。从汽车安全新技术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开发具先进安全汽车对车辆及行人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汽车安全;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先进安全汽车 1 引言 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安全、环保和节能世界各国都在围绕这三个方面开展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其中对人类生命财产有直接关系的是汽车安全。汽车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是指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之前的主动安全技术包括制动、转向、悬架、车距雷达报警系统,即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等。被动系统是指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对乘客的二次伤害包括安全车声、安全带、安全气囊。以及最新研发的 ASV-是一种21世纪开发使用的高度智能化汽车。 2、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技术,又称预防安全技术,是指在轻松和舒适的驾驶条件下帮助驾驶员避免事故。[1] 2.1 、典型主动安全技术[2] (1)ABS当车辆制动时,它能使车轮保持转动而不抱死,从而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并安全停车。在制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控制方向稳定性,还可以减小制动距离,目前已成为绝大多数车辆的标准配置。 (2)ASR它是在AB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系统。ABS在汽车制动时控制4个车轮,而ASR只

1 北京现代汽车营销问题分析1

1 北京现代汽车营销问题分析 1.1 产品策略问题分析 1.1.1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最近这几年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市场中出现的汽车品牌和汽车种类也是愈加的繁多,所以消费者能够进行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北京现代这样的汽车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要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特点来制作出独具一格的汽车产品。 产品同质化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出现在北京现代这一个汽车企业中,而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中低档家用轿车来讲,大部分购买者的家庭经济实力相差不大,都处于中产阶级,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中低档家用轿车所认同的车型、配置、节能型、经济性等方面都是相类似,甚至是相同的。这样一来,汽车企业为了在得到更多的销售数量的同时更加节省成本就会大量的采用相同的设计,进而导致了不同车系、不同车型产品的差别不大,同质化问题严重。 1.1.2 售后服务是北京现代汽车销售的短板 售后服务在我国向来都是消费者最不愿意谈及的一个话题,因为不论是在汽车行业还是在其他行业,我国的售后服务永远都是处于一个较为落后水平的一个位置。在汽车行业最为让消费者所不齿的一个售后短板就是许多汽车厂家的全球召回政策中不包含中国地区,而且我国大多数的4S店对于售前和售后的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水平有着极大的差距,甚至有一些管理不严格的4S店的业务员对于售后问题采取不理不问的态度。 另外我国汽车行业最近已经进入了一个持续价格战的境地,就算是处于我国汽车行业领军位置的北京现代也避不开这个大环境,一款新车在上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会在价格方面下降不到两万元,再加上售后服务的缺失,使得已经购买的消费者只能够独自吞下这样的苦果,进而导致具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想买又不敢买,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销售业绩。 1.1.3 品牌定位不明确 品牌定位是国外一些知名汽车品牌普遍具有的重要特征。它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形象,有助于品牌传播,也体现品牌的个性。如“本田”、“丰田”的轻巧和节能;“凯迪拉克”的豪华和气派;“奔驰”的高质量和卓越的性能,以及“法拉利”的速度和个性。这些品牌的定位迎合了消费者心理需求,并形成共鸣,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而我国汽车行业往往忽视对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品牌缺乏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没有构成对某一特定消费群体吸引力的要素。作为我国汽车行业领军人物的北京现代对自家所产的同一款车常常有多个不同的诉求点,既想追求卓越品质,还要标榜经济车型;既想诉求豪华舒适,还要实现大众化。

建筑施工汽车一般安全技术要求(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施工汽车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最新版)

建筑施工汽车一般安全技术要求(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二、汽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训练,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执照后,方可独立驾驶车辆。实习驾驶员除持有实习驾驶证外,应有正式司机随车驾驶。严禁无证驾驶。 三、开车前司机严禁饮酒,行使中不准吸烟、吃食品和闲谈。驾驶室内不准超额坐人。 四、行车前须仔细检查车辆,所有车辆严禁带病出车。 五、在施工工地内行驶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及人员动向,并应鸣号,低速慢行,随时作好停车准备。 六、行车中,司机一方面须注意道路情况及交通标志。一方面还应注意仪表指示,同时要听察车辆各部的声音,如有异常应停车检查,不得勉强行驶。 七、停车须拉上手刹车。在坡道上尽量避免停车,必须停车时须以三角木或石块将轮胎塞住,防止溜车。

八、司机不得擅自交给他人开车,学习人员开车,只许在平坦道路上和来往行人不多的地方、且在驾驶员监护下进行。学习人员操纵所发生的任何事故,均由指导驾驶员负责。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向主被动一体化发展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向主被动一体化发展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721-12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向主被动一体化 发展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道路交通监督管理加强、道路改善、驾驶员驾照考试日趋严格等多项措施以及汽车安全技术逐步提高,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在20xx年达到最高值(109381人),从2001~20xx年连续3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20xx年之后,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到20xx年目标: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不超过10万人/年,万车(含摩托车)死亡率不超过5人,虽然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还未出台,但预计20xx年目标能达到。 汽车安全技术现状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20xx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5万辆和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星星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8) 摘要:本文结合汽车制造技术的产业发展重要性,从汽车制造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方面做了剖析了中国汽车现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文指出,信息化对制造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方面的精密加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本文针对敏捷制造技术又做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Hyundai Mo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Gao Xingxing (College of Machiner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utomobile’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rom the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utomation ,it has don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t this sta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recast of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form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ll aspects of precision machining also has som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paper, ag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made related presentations. Key words: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s

几种汽车安全技术的定义

EBD、EBA、DSC、CBC、HDC、EDS、EBV、ABS的定义 有时候会出现中文译名相同而英文缩写不同的情况,大致是出于在德文和英文之间的差别,如沿用 AUDI公司的德文缩写ABS --- Anti -Blockier 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EBV--- Electronische BremsenkraftVerteiler,EDS ---Elektronishe Differential -Sperrer电子差速锁、ASR---Antiebs Schlupfregel System驱动防滑系统,而英文就不尽相同,建议自己要分清楚。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系统可使汽车在任何工况下,对汽车的4个车轮通过4个独立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对各个车轮 独立控制,使4个车轮均处于最佳的制动状态,能够保障汽车在任何的路面上,特别是在雨水路面和冰 雪路面制动时,保证汽车的任何一个车轮都不抱死,避免汽车发生侧滑、甩尾及无法转向等,从而使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和转向性,提高汽车的制动安全性。■EBD是ABS的辅助功能 EBD的全称是“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保证汽车的四个轮胎在不同的路

面上制动力均衡。另一个是保证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紧急制动时,车后部不甩尾。即使ABS失效,EBD也 能保证车辆不出现因甩尾而导致翻车等恶性事件的发生。EBD是ABS的升级软件EBD不是硬件,它是通 过软件来实现制动力的合理分配,并不增加新的硬件。带有EBD的ABS,通常会用“ABS+”来表示,相 当于ABS的软件升级版。对于汽车厂家来讲,选择哪种ABS如同普通人用电脑选择Win95还是Win98一样。 ■紧急制动辅助装置(EBA)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驾驶员开始制动时只施加很小的力,然后根据情况增加或调整对制动踏板施 加的制动力。如果必须突然施加大得多的制动力,或驾驶员反应过慢,这种方法会阻碍他们及时施加 最大的制动力。 许多驾驶员也对需要施加比较大的制动力没有准备,或者他们反应得太晚。EBA通过驾驶员踩踏制动踏 板的速率来理解它的制动行为,如果它察觉到制动踏板的制动压力恐慌性增加,EBA会在几毫秒内启动 全部制动力,其速度要比大多数驾驶员移动脚的速度快得多。EBA可显著缩短紧急制动距离并有助于防 止在停停走走的交通中发生追尾事故。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

20:04:31 自嘲。2017/3/1 20:04:31

20:11:19 自嘲。2017/3/1 20:11:19 20:43:00 自嘲。2017/3/1 20:43:00 合肥工业大学自考助学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汽车安全技术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汽车安全技术分为主动安全技 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种。2.ABS是根据转速传感器采集车轮转速信号,进而推算出车辆的加速度及车轮的滑移率。3.ABS系统是要防止在车辆加速或制动时出现纵向滑移,而ESP则是要控制横向滑移。4.在轮胎压力监控系统发出警报后,必须立即减速,避免用力转向和制动。5.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在车速约高 于65KM/H 才开始工作,此时组合仪表上的指示灯 为绿色。 6.远光灯辅助系统在识别出城镇和城市,系统会将远 光灯转换成近光灯。7.在视野良好时,

奥迪夜视辅助系统采用红外摄像头采集图像,作用距离可达到300 m。8.陶瓷制动盘有两种磨损形式,分别为厚 度磨损和氧化重 量损耗。9.安全带警报功能根据座椅占用传感器的电阻变化来判断副司机座椅上是否坐人。10.乘员保护系统的碰撞传感器包括控制单元内碰撞传感器、前部碰撞传感器、和侧身碰撞传感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C )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乘用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法》。 A.1970 B.1995 C.2006 D.2010 2.对于人类来说,汽车( D )事故的总体伤害与经济损失规模已大于任何一种自然或其他社会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规模。 A.交接 B.通行 C.维修 D.交通 3.在ABS降压阶段,常开阀处于( C )状态,常闭阀处于 ()状态 A.开启开启 B.开启关闭 C.关闭开启

汽车安全的发展历程

汽车安全的发展历程 如今,汽车安全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必修的功课,从只说安全的VOLVO 到“为了所有人安全”的本田汽车,汽车安全成为汽车厂商宣传的核心主题之一,那么,我们现在回头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开创汽车安全的鼻祖呢? 在讲述ESP、安全带、安全气囊甚至G-CON车身之前,让我们再来看看汽车安全的发展历史,从历史来看,汽车安全在汽车发明之后的50年左右才被逐步重视起来,这次我们必须仍然要感谢汽车的鼻祖戴姆勒-奔驰汽车,我们还要记住被称为安全之父的一个人——巴恩伊(Béla Barényi)。 安全车身 1939年8月1日,巴恩伊第一次来到位于斯图加特市郊辛德芬根的戴姆勒-奔驰公司上班。这位年轻人由此开始了改写了汽车发展史的伟大历程,因为后来出现的许多安全设计理念和技术都与他的发明息息相关。而在此前,这位脾气急躁的天才设计师却总窝在一间木板房里进行着各种新技术的研发。早在40年代,他就开始注意到汽车的车身设计是决定汽车被动安全的关键,他创造性地提出特别设计转向系统、转向柱、方向盘、底盘以及车身,以确保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性。他说:“未来汽车上的转向系、转向柱、方向盘、底盘和车身一定会与目前的有所不同。” 从1939年8月起,巴恩伊就在一个96平方米大小的木棚房里开始了他的设计研发工作。作为当今汽车安全车身技术的基础,巴恩伊在他的“Terracruiser”(1945)和“Concadoro”(1946)的新车方案中率先提出了他对被动安全的设想和未来车身的设计结合在一起思想。其中,六座的“Terracruiser”在车身中部设计了异常坚固的乘坐舱,并且前面和后面分别与塑性变形碰撞缓冲区弹性连接,它们在事故发生时能吸收碰撞所产生的动力能量。类似的安全特性在三座的“Concadoro”上也有所体现。“Concadoro”车身采用三厢结构设计,单排的座椅使得驾驶舱可以前后调整。此外,设计方案已经有了带挡板的方向盘和安全转向柱。而这个时候,汽车巨子丰田汽车尚未诞生,本田汽车仍然在专注于它的摩托车技术。 安全带 安全带的发明和使用是当今汽车安全的专家 VOLVO,早在上世纪40年代,VOLVO汽车的安全设计也开始启程,20世纪40年代,VOLVO在PV444型车上配置了诸如胶合挡风玻璃和安全车厢的框架机构等创新配置,这种设计和奔驰的巴恩伊在轿厢安全设计理念如出一辙。1959年,VOLVO推出了由尼尔斯·波哈林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从此改变了整个汽车世界。VOLVO于1962年荣获第一个安全奖,以后类似奖项就接踵而来。1970年,VOLVO开始在轿车上装备儿童安全座椅,1987年 VOLVO又首先在轿车上装备了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全气囊几乎成了各个汽车厂商轿车的标准配备了,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1952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绘制了出来。1953年8月,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首次提出了“汽车用安

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

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 第一部分习题 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 一、判断题 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 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 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 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 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 2.工艺过程是() 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 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 A. 工序 B. 工程 C. 工位 D. 工步 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个工序( ) 次安装。 A. 一一 B. 一两 c 两一D. 两两 6.以下哪种加工法适用于产量较大的场合()

汽车安全技术知识

汽车安全技术知识 (一)汽车行驶原理: 要使静止的汽车行驶并保持一定的运行速度,就必须对汽车施加一个与其行驶方向相同的推动力,以克服与之相反的各种阻力,这个力叫牵引力。如图: 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 传动系在驱动轮上作用一个扭 矩Mk,以使驱动轮转动,在扭矩Mk的作用下,驱动轮的着地点对路面作用一个力p,其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在力p的作用下,由于路面与驱动转轮之间产生附着作用,因而路面同时对驱动车轮作用一个与力p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pk,pk就是推动汽车行驶的牵引力。 附着作用与附着力:附着力是车轮未受侧向力影响的条件下,轮胎与接触面尚能保持无相对位移(无滑移)时路面对轮胎的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力。它从一个方面表示轮胎与路面的接合强度,在硬路上,这种接合强度取决于轮胎与地面间的磨擦作用;在软路上,这种结合强度不但取决于二者之间的磨擦作用,也受到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车轮与路面间的结合强度或者说附着作用以附着系数表示。为驱动车轮切向反作用力可达到的最大值与与法向结合强度之比值。其最大值为1。一般的越野轮胎在干燥的柏油路面时,附着系数可达0.7-0.8,而在结冰路面上,附着系数却只能达到0.05-0.1。在起步与停车时,由于附着力的不同,常见现象是:当牵引力超过附着力时,车轮就会在路面上滑转(打滑);在制动力超过附着力时,车轮就会在路面上滑移(滑动)。 牵引力pk通过驱动桥和悬挂装置而作用于车架上,当牵引力pk增大到足以克服汽车在静态所受到的阻力时,驱动车轮便开始运动,汽车开始起步。 汽车在行驶中要克服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加速阻力等。当牵引力小于总阻力时,汽车减速行驶以至停车;当牵引力等于总阻力时,汽车等速行驶,只有当牵引力大于总阻力时,汽车才能加速运动。 (二)汽车的主要技术特性 1.自重:车辆按规定加够油、水及带齐随车工具和备用轮胎之后的车辆重量。 2.载重量:汽车行驶时的最大额定载重量。货车以吨计,客车以座位或乘客数计。 3.总重:自重与载重之和。 4.外形尺寸。总长:长度方向二极端点间的距离。总宽:宽度方向二极端点间的距离。最高尺寸:汽车最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前悬:汽车前轴中心至保险杠外侧之间的距离;后悬:汽车后桥中心至车身末端之间的距离。 5.最小离地间隙:满载时,汽车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6.轴距:汽车前后两轴中心间的距离。 7.轮距:同一轴上左右两轮中心线间的距离。 8.接近角:满载时从最前端的最低处对前轮所做的切线与道路平面构成的夹角 9.离去角:满载时从最后端的最低处对后位轮所做的切线与道路平面构成的夹角。 10.最小转弯半径:转弯时,当方向盘转到最大极限位置时,外侧前轮所滚过轨迹的半径。 11.最大爬坡度:汽车在最大牵引力的情况下所能爬越坡度的最大能力。 12.驱动形式:即一辆汽车上,驱动轮在全部车轮中所占的数目与位置。有前桥驱动,有后桥驱动,有全桥驱动;数目有用桥数表示的,如2×1为单桥驱动的两桥车辆。也有用轮数表示的,如4×2表示四个车轮中有两个是驱动车轮。 13.最高车速:在良好路面上所能达到的瞬间最高行驶速度。 (三)主要组成:1、发动机;2、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3、车身(安置驾驶员与货物)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及其发展...

引言 汽车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安全装置上。

第一章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 1.1汽车安全技术的概述 汽车发展的历史就是汽车安全性能不断提高的历史,而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汽车安全性技术法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1.1交通事故的定义 我国定义道路交通事故为:“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辆损失的交通事件。”有车辆参与是定义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确保汽车安全是减少事故的主要环节。 1.1.2 汽车安全的概述 (1)汽车安全是伴随着汽车的发明而出现的,是汽车发明的必然产物。 1769年世界上第一起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1858年英国开始实施世界上最早的道路交通法。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估计超过50万人,伤1000万人以上! (2)汽车安全主要取决于车、人和交通环境三大要素。 首先汽车的可靠性要高、安全性能要好; 其次参与交通行为的人员要掌握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法规; 此外交通环境(道路、交通设施、法规管理)的好坏和完善与否,对确保汽车安全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汽车安全性的分类: 一般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后加以分类: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和司乘人员直接受害程度,保证司乘人员和行人的安全,这种安全称为被动安全,也称为冲突安全。 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安全措施,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这种安全称为主动安全,也称为预防安全。

现代制造技术论文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感受 姓名: 樊永国 学号:0922010132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数控技术 年级:0901 指导老师:何文峰 2011年 10 月 24 日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感受 摘要: 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分析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论述制造技术的永恒性和广义制造论(大制造) ,重点论述工艺核心论,分析制造工艺技术的核心作用和现代制造工艺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制造业的形势,提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 1 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 1.1 现代制造技术的沿革 我国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两次比较大的变革,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援助 146项工程,打下了现代制造的基础,当时我国已能独立生产飞机、汽车、火车、拖拉机、发 电设备、钢铁等产品,应该是居于比较先进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此后的30年内,由 于种种原因,一直进步不大。另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制 造技术和装备,我国的制造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现代化的机械产品。纵 观这两次变革,其特点都是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但自我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这就给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 1.2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 1)制造技术已形成为一门科学 2)信息技术给制造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3)制造技术的国际性突出 4)先进制造技术成为关键 5)分布式制造成为生产制造的主流模式 6)绿色制造刻不容缓: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清洁生产,即现代制造业面临的绿色制造, 已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人类再不保护地球则将导致人类最终无生存之地。 2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及其发展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及其发展

引言 汽车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安全装置上。

第一章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 1.1汽车安全技术的概述 汽车发展的历史就是汽车安全性能不断提高的历史,而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汽车安全性技术法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1.1交通事故的定义 我国定义道路交通事故为:“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辆损失的交通事件。”有车辆参与是定义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确保汽车安全是减少事故的主要环节。 1.1.2 汽车安全的概述 (1)汽车安全是伴随着汽车的发明而出现的,是汽车发明的必然产物。 1769年世界上第一起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1858年英国开始实施世界上最早的道路交通法。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全世 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估计超过50万人,伤1000万人以上!(2)汽车安全主要取决于车、人和交通环境三大要素。 首先汽车的可靠性要高、安全性能要好; 其次参与交通行为的人员要掌握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法规; 此外交通环境(道路、交通设施、法规管理)的好坏和完善与否,对确 保汽车安全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汽车安全性的分类: 一般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后加以分类: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和司乘人员直接受害程度,保证司 乘人员和行人的安全,这种安全称为被动安全,也称为冲突安全。 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安全措施,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这种安全 称为主动安全,也称为预防安全。

北京现代汽车品牌营销PPT模板

多点空间多点——北京现代依兰特新品上市暨品牌传播策划案爱…

目录 ?市场背景分析 ?依兰特品牌暨产品定位 ?依兰特传播策略 ?依兰特传播思路 ?依兰特传播执行草案 ?服务模式及收费标准

竞品传播策略分析 上市前及上市策略 借势《英雄》热度出场 张艺谋拍威驰电视广告事件持续炒作 试乘试驾 上市后策略促销活动 已购买者的联谊活动 品牌威驰 下线和上市都做为传播重点价格始终保持神秘 试乘试驾 促销 欲筹备海福会以加强品牌忠诚度打造 福美来 PR索定“家庭风”,做足“档次味” 系列巡展活动现身说法巡展促销 爱丽舍 策略总结 新闻+活动=品牌 PR为主带动品牌 巡展+PR=品牌主题活动+试乘试驾+终端促销成为上市前后例行手段 PR主要分为日常产品传播与事件传播两条主线 建议依兰特上市采取整合传播策略

竞品传播分析 ? 几个品牌总传播量:7129672字;19.7万/月度.家 数据来源:慧聪调研2003年1月-6月数据 1712392 1363408 552528 1488096 242208 1701504 200000 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1800000爱丽舍威驰福美来宝来菱帅索纳塔 PR传播总量 索纳塔在北京地区的传播频次为290次,占全部传播频次的48.74%。 建议加强依兰特在外地的传播力度 传播内容分析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 % 爱丽舍 宝莱 威驰 福美来 菱帅 索纳塔 产品品质产品性能演示价格动态 渠道动态新品信息促销活动 产品展示推介活动大型综合展览会服务信息 100000 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80000090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爱丽舍威驰福美来宝来菱帅索纳塔 上半年各品牌传播集中在1月,爱丽舍、宝来与威驰在1月传播量都占到其上半年度传播总量的50%左右建议:依兰特在在上市前后大密度传播 ?传播时间和传播量分析 各厂商传播内容以产品信息和新品上市为主,家庭市场所关注的服务是众厂商关注的忽略点 建议:依兰特在6-9月中点诉求4S 店的服务品质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星星,辽宁大连(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6028)本文结合汽车制造技术的产业发展重要性,从汽车制造技术管理方面、设计方面、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方面摘要:做了剖析了中国汽车现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本文指出,信息化对制造技术的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方面的精密加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另外,本文针对敏捷制造技术又做了相关介绍。发展趋势制造技术现状关键词:汽车 Hyundai Mo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Gao Xingxing Machiner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Dalian 116028, China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importance the Abstract: technology. From the ca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utomation ,it has done corresponding And the status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automobil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ecast of future tre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format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anufacturing agile In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or some also precision aspects promoting. All of machining has room technology has made related presentations.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atus quo TrendsKey words: 是纯粹的技术产品,而是现前言0 代汽车新技术和先进的管年代以来,世纪80 20 理模式相结合的结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现代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人发展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发类 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展,例如新型制造技术的发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展,刀具工艺的发展,激光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焊接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