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

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
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

地史学复习提纲考试必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一)总论(沉积古地理学+地层学+大地构造学)

A,沉积古地理学

沉积古地理学是地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于地层的沉积相的相分析是进行大地构造学的研究以及地层学的研究的基石。本节内容的概要,本人分为三节---基本概念、相标志、几种沉积相的介绍。

A-1基本概念:

沉积相:沉积于特定的古环境的具有一定的岩石、化学特征的地层。

相变:沉积相在横向上的变化,反映了空间上的变化。

瓦尔特定律:在连续沉积的前提下,空间上相邻的沉积相在纵向上亦是相邻的。

相分析:依据不同地层的岩石、化学、生物特点分析其形成环境。

相标志:反映地层形成环境的原生沉积特征。

A-2,相标志:

A-2-1,物理标志:

①层理构造:分为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块状层理;

水平层理多由细粒的泥或者粉砂质组成,纹层极薄,反映低能的水环境。

平行层理由较粗的砂质组成,由较高的水动力产生。

交错层理,又分为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平面且相互平行;楔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平面但是彼此相交;槽状交错层理的层系面为曲面且彼此相交。从板状交错层理到槽状交错层理大致上反映了一个水动力递增的变化。此外交错层理具有示顶底及定流向的作用。

递变层理,由重力流产生,形成的没有纹层面的粒度由下至上由粗到细或者由细到粗的层理构造。

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为砂包泥式的泥沙质互层,而透镜状层理为泥包砂式的泥沙质互层。前者反映水动力较强的环境,后者反映水动力较弱的环境。

②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

波痕是由于水流的流动造成的,可以指示水流的流向,也可以指示地层的顶底。而泥裂以及雨痕等暴露构造可以指示干旱的环境。

③软沉积构造,由于地层的扰动产生的构造,可以反映地震等古地质事件。

A-2-2,化学标志

地层中的一些自生矿物(如海绿石)与沉积环境的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有关。

A-2-3,生物特征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生物习性,通过研究地层中的一些特殊的指相化石,可以判断其沉积相。

A-3,几种沉积相

进行合理而且正确的相分析的前提是对几种特别典型常见的沉积相的基本情

况有所了解乃至比较精通。接下来介绍几种典型的沉积相—滨浅海(碎屑型、碳酸盐型)、半深海、深海、海陆交互相、河流相。重点介绍其沉积岩的岩性以及构造类型。

B,地层学

地层学的研究范畴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记录。以下分为地层学基本定律、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海侵与海退、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岩石地层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进行介绍。

B-1,地层学基本定律,如下表:

B-2,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B-3,海侵与海退

海侵:由于海平面上升或者是地壳下降,导致的海岸线向着大陆方面延伸的现象。超覆:由于海侵导致的上覆的沉积超过下覆的沉积物沉积在更老的地层上面。

海侵序列:由于海侵导致的地层上细下粗的沉积序列。

海退:由于海平面下降或者是地壳上升,导致的海岸线远离大陆的现象。

退覆:由于海退导致的沉积范围缩小的现象。

海退序列:由于海退导致的沉积物上粗下细的现象。

B-4,地层对比与地层划分

地层划分:按照地层的各种属性把地层剖面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

地层对比:比较地层特征、属性,包括岩性、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对比等。

古地层的划分方法:①古生物化石对比,包括标准化石、指相化石

②同位素时间对比

③古地磁极性对比

④岩石地层岩石、化学特征对比

⑤地质事件对比

B-5,岩石地层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依据地层岩性划分出的单位

时间地层单位:依据地层形成时间进行划分、对比成的单位

对比:①岩石地层单位不受等时面控制,与地质年代单位无对应关系。

②年代地层单位不受岩性控制。

③岩石地层单位具有空间上的局限性,而年代地层单位则无空间上的局限性。

地质年代表

C,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分历史大地构造的分析方法以及威尔逊旋回、古板快的恢复方法来概括。C-1,历史大地构造的分析方法

A,沉积组合、沉积物组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区具有不同的岩石矿物成

分。

陆壳稳定区:沉积岩的成熟度高

构造活动区:沉积迅速,成熟度低

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组合也有不同:

①磨拉石组合代表碰撞隆升的山麓盆地沉积

②复理石组合代表大陆边缘-大陆坡沉积

③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岩屑杂砂岩-火山岩组合

B,沉积厚度分析:

补偿:基盘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率,沉积厚度等于盆地下降速度,水深、沉积相不变。

非补偿:基盘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率,发育海进序列

超补偿:基盘沉降速度小于沉积速率,发育海退序列

C,古板块的恢复方法

㈠地质学方法:a,蛇绿岩套;b,混杂堆积;c,沉积组合分析;d,火成岩组合

㈡古地磁方法

㈢生物古地理方法

(二)断代史

1,全球古构造

2,中国古构造

3,华北板块形成

4,扬子板块形成

5,华北板块古地理

一,古生代地层典型剖面汇总

不整合-----------------------

二,华北板块古地理、古构造总貌

寒武纪:1,主体自晚太古宇、晚元古宇后期抬升后就一直遭受风化剥蚀;

2,∈1晚期开始海侵

3,华北板块内部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

4,西南缘早寒武纪未沉积,中寒武纪张裂成裂陷海槽,发育复理石沉积。 5,南缘为秦岭海向北俯冲,形成活动大陆边缘。

6,早中寒武世,北高南低的陆表海;晚寒武世,南高北低的陆表海

7,寒武纪整体为一个大的沉积旋回,张夏期的海侵最为广泛早寒武纪中国岩相古地理图中晚寒武纪中国岩相古地理图

奥陶纪:1,O1早期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浅海,南部为潮上带;

2,O1中期南部抬升剥蚀,亮甲山末期,华北大部分为陆地;

3,O1晚期海侵

4,O1晚期到O2岩相稳定,海侵广泛

5,O3抬升,整体形成稳定的古陆剥蚀区

中国早奥陶纪古地理图中国中奥陶纪古地理图中国晚奥陶纪古地理图

志留纪-泥盆纪,主体为古陆剥蚀区

中国早中志留纪古地理图中国中晚志留纪古地理图

中国泥盆纪古地理图

石炭纪:1,C2华北板块是东北低西南高的滨浅海;C2末期是北高南低的地形,海岸线逐渐南移

2,本溪组煤层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变薄;太原组以北纬34度30分-37度30分之间煤层最好,为当时的滨海沼泽环境

3,华北板块北缘和西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东南缘为被动大陆边缘;

中国早石炭纪古地理图中国晚石炭纪古地理图

二叠纪:1,早二叠早期华北普遍聚煤,北部陆相河相沉积,南部近海沼泽;

2,早二叠晚期-晚二叠早期,发育干旱内陆河湖沉积

3,晚二叠晚期,发育干旱河湖沉积;

中国早二叠纪古地理图

中国晚二叠纪古地理图

6,扬子板块古地理

一,古生代扬子板块典型剖面

二,扬子板块古地理特点:

寒武纪:1,∈1-S4 稳定的滨浅海碳酸盐、碎屑岩沉积北缘是南秦岭裂谷; 东南缘是被动大陆边缘;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为裂谷盆地;

2.寒武纪扬子区海侵广泛,地层具明显两分性:下统为泥砂质和碳酸盐沉积,化石

丰富;中上统以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稀少

奥陶纪:1,奥陶晚期华南发生广西运动;

2,自西向东依然为:扬子板块内部→江南被动大陆边缘→华南裂谷盆地三个沉积区华南裂谷盆地逐渐萎缩,中奥陶世后萎缩加剧,广西运动(O3)后导致

华南的古地理格局明显变化

3,东南被动大陆边缘西部为湘桂次深海(湘中地区奥陶纪是一套深灰至灰黑色含碳质、硅质的笔石页岩,代表一种非补偿滞流还原环境),东部为浙皖次

深海(浙西早中奥陶世也为滞流环境的笔石页岩相,晚奥陶世沉积了一套巨厚

的浅水浊积岩)

4,华南裂谷盆地早奥陶世古地理格局与寒武纪相似,也由闽粤浅海相和赣粤

桂次深海相二个大相带控制,寒武纪末云开和粤东上升成陆,沿着古陆周缘规

律地出现滨海、陆棚次级环境分布。中奥陶世以后,华南盆地加速萎缩,晚奥

陶世为厚度较大的浊积岩。奥陶纪末华南区主体成陆;

5,北部大陆边缘与寒武纪相似,为被动大陆边缘

6,西缘早、中奥陶世是被动大陆边缘砂泥质浊积岩沉积,晚奥陶世转化为浅海碳酸盐台地

志留纪:1 华南裂谷盆地萎缩、消亡

2 扬子板块早期海域限于北部,中晚期海退,主体抬升成陆

3 志留纪后期的加里东运动使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拼合统一

4 东缘(湘中过渡带)类复理石沉积

5 华南裂谷盆地仅在钦防地区残留深水海槽

6 北部边缘(南秦岭)裂谷盆地

7 西缘构造环境比较复杂,活动性较强

泥盆纪:1,象州型,地层:浅水碳酸盐岩为主,厚度较大

生物化石:底栖生物为主,腕足、珊瑚等

环境:浅水富氧的碳酸盐台地环境(正常浅海)

2,南丹型,地层:主要为暗色含浮游、游泳生物的薄层泥岩、泥灰岩、泥晶灰岩和硅质岩

生物化石:浮游生物(菊石、竹节石及无眼的三叶虫)

环境:较深水滞流贫氧的微型裂陷槽(台内断槽)沉积

3,1 S/D连续沉积区:滇东、钦防海槽

2 D1主要限于滇黔桂海,以碎屑岩及泥灰质沉积为主;晚期开始出现南丹

型和象州型岩相分异

3 D2-3:地势平缓,海侵范围扩大,岩相分异加剧:滇黔桂地区:南丹型

和象州型;

湘粤:超覆区, 亦有岩相分异,”宁乡式”鲕状赤铁矿.

湘赣交界、鄂西:海陆交互碎屑岩沉积为主

闽中:山前断陷盆地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积

下扬子地区:五通组以近海河湖相沉积为主,夹海相层(小腕足化石)

石炭纪:岩关阶:滇黔桂地区:碳酸盐岩为主, 岩相分异;湘粤:陆表海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

湘赣交界至广东陆丰:海相碎屑沉积;

赣东、浙闽:陆相沉积

大塘阶:滇黔桂地区:碳酸盐岩为主;

湘粤:下部为滨海沼泽,上部为浅水灰岩

湘赣交界:滨海含煤碎屑沉积;

赣东、浙闽:陆相含煤沉积

下扬子地区:滨海碎屑沉积至碳酸盐沉积

晚石炭世:海侵扩大,陆棚浅水碳酸盐沉积,岩相、厚度稳定

二叠纪:梁山期:滨海-湖沼相陆源碎屑沉积限于昆明、贵阳至江南古陆一线以北的上扬子地区;

栖霞期:最大海侵期,岩相均一

茅口期:岩相分异明显,湘中、下扬子地区滞留静水环境的硅质、泥质沉

积;闽浙赣地区近海碎屑含煤沉积;上扬子地区灰岩;康滇古陆附

近,晚期出现玄武岩喷发。

东吴运动:大规模海退,玄武岩喷发,华夏古陆上升

龙潭组:岩相分异加剧(自西向东):玄武岩→陆相火山喷发夹煤→海陆交互含煤沉积→海相碳酸盐岩(吴家坪组)→海陆交互含煤沉积(湘

赣地区及粤北)→粗碎屑含煤沉积(粤东及闽中)

(西侧)长兴组\(东侧)大隆组;康滇古陆东侧陆相含煤沉积

7,中新生代华南华北板块特点

三叠纪:1,空间上具有三分性,以秦岭-昆仑山为界,呈现出南海北陆

以龙门山-康滇古陆为界,东侧为华南稳定浅海,西侧为活动的多岛洋

2,时间上的二分:以印支运动为转折,早中三叠纪以浅海碳酸盐为

主,气候干旱,晚三叠纪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为主,气候潮湿侏罗纪、白垩纪:1,印支运动后,由南海北陆转为东西差异

2,东部:沿海火山活动带及陆相断陷盆地,燕山运动后不断萎

缩,最后消亡

西部:大型稳定陆相盆地(J鼎盛,K2萎缩消亡)发育于印

支运动以后,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大型稳定陆相盆

地,罗纪末期(燕山运动)萎缩,白垩纪沉积范围小

3,运动使东西分带随时间逐渐东移

新生代:沉积史:生末次冰期(万年前);

沉积类型丰富多彩, 陆相沉积广泛发育;

E已基本固结成岩,N尚未完全固结

构造史:基亚超大陆裂解,

环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形成,大陆裂谷活动发育;

Tethys仅残留地中海;

Alps山和喜马拉雅山形成;

青藏高原强烈隆升

中国第四纪:青藏高原快速整体抬升;

大西北为高山深盆;

内蒙-晋陕高原风蚀作用显着;

华南中低山丘陵上升剥蚀;

大面积沉降的近海平原:松辽,华北,江汉,苏北;

大幅度变迁的海岸线;

地势西高东低

8,几次重要的构造运动

1,加里东运动:早古生代后期,中国表现为广西运动,华北板块与柴达木板块、秦岭微板块拼合;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

合;

全球构造运动上,古大西洋闭合,劳伦大陆与俄罗斯大陆拼合形成劳

俄大陆

2,海西运动:晚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北亚大陆形成(西伯利亚、塔里木、华北、哈萨克斯坦);

石炭二叠纪时,劳俄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拼合,劳亚大陆形成

晚二叠纪,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拼合形成联合古陆

3,印支运动:1 发生的时间T2\T3\J12

表现:a. 古地理格局变化,华南、华北T二分性明显,

大海退,古气候重大变化 b. 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

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开始发育(第3沉降带

雏形形成) c. 印支褶皱带形成,中国几个大的板块基

本拼合 d. 环太平洋火环开始发育

4,燕山运动:1 分为早(J2/J3)、中(K11/K12)、晚(K22/K23)三期。

2 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第3沉降带)萎

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

形成松辽、华北、江汉等能源盆地(第2沉降带)

3岩浆活动东移(辽西→鸡西,浙西→浙东);以陆内

俯冲和陆内多向造山为特征

4 太平洋板块向东亚的作用加剧与环太平洋火环成型

5,喜马拉雅运动:使特提斯洋闭合,E-N,特提斯洋闭合,构造加

剧,Q,青藏高原隆起

9,生物史

早古生代:1,海生无脊椎生物空前繁盛

2,动植物登陆

3,早中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4,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

晚古生代:

脊椎动物:泥盆纪:鱼类的时代,石炭二叠两栖类的时代。

陆生植物大量繁殖:

海生无脊椎生物:

中生代

1,陆生植物

T1 :古生代高大石松仅存矮小类型,

T2-K1:裸子植物苏铁、松柏、银杏繁盛,真蕨类仍繁盛

J3:被子植物出现

早三叠纪陆生植物的代表分子及分区:

早中侏罗纪陆生植物的代表分子及分区:

2,陆生脊椎动物:早中三叠纪:爬行类、两栖类

晚三叠-早白垩:恐龙、鸟类

中白垩:哺乳类

3,海生无脊椎生物:双壳类繁盛;菊石类繁盛,中生代末灭绝;早三叠牙形石繁盛,三叠纪末灭绝

4,淡水湖生动物群:

新生代:1,哺乳动物大发展

2,人类演化: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被子植物发展:E木本植物发展阶段,乔木、灌木为主

N草本植物大发展和C4植物出现阶段

5,双壳类、腹足类在海生无脊椎动物中占主导

人工智能考试复习

人工智能 第一章 1、智能(intelligence )人的智能是他们理解和学习事物的能力,或者说,智能是思考和理解能力而不是本能做事能力。 2、人工智能(学科) 人工智能研究者们认为:人工智能(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 3、人工智能(能力) 人工智能(能力)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这些智能行为涉及学习、感知、思考、理解、识别、判断、推理、证明、通信、设计、规划、行动和问题求解等活动。 4、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上实现的智能,或者说,是人们使用机器模拟人类的智能。 5、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 符号主义: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代表人物有纽厄尔、肖、西蒙和尼尔逊等。 连接主义:又称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其原理主要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 行为主义: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模式控制系统。 6、人类认知活动具有不同的层次,它可以与计算机的层次相比较,见图 人类 计算机 认知活动的最高层级是思维策略,中间一层是初级信息处理,最低层级是生理过程,即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大脑的活动,与此相对应的是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硬件。 研究认知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探求高层次思维决策与初级信息处理的关系,并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思维策略水平,而用计算机语言模拟人的初级信息处理过程。 7、人工智能研究目标为: 1、更好的理解人类智能,通过编写程序来模仿和检验的关人类智能的理论。

人工智能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xx学校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课程:《人工智能》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开卷出卷教师: 考试专业:考试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是在(D )年 A.1946 B.1960 C.1916 D.1956 2.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两个最重要最广泛领域为:B A.专家系统、自动规划 B. 专家系统、机器学习 C. 机器学习、智能控制 D.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 3. 下列不是知识表示法的是 A 。 A:计算机表示法B:“与/或”图表示法 C:状态空间表示法D:产生式规则表示法 4. 下列关于不确定性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C 。 A:不确定性知识是不可以精确表示的 B:专家知识通常属于不确定性知识 C:不确定性知识是经过处理过的知识 D:不确定性知识的事实与结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 5. 下图是一个迷宫,S0是入口,S g是出口,把入口作为初始节点,出口作为目标节点,通道作为分支,画出从入口S0出发,寻找出口Sg的状态树。根据深度优先搜索方法搜索的路径是 C 。 A:s0-s4-s5-s6-s9-sg B:s0-s4-s1-s2-s3-s6-s9-sg C:s0-s4-s1-s2-s3-s5-s6-s8-s9-sg D:s0-s4-s7-s5-s6-s9-s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有三家:符号主义、进化主义和连接主义。 2. 问题的状态空间包含三种说明的集合,初始状态集合S 、操作符集合F以及目标

状态集合G 。 3、启发式搜索中,利用一些线索来帮助足迹选择搜索方向,这些线索称为启发式(Heuristic)信息。 4、计算智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新内容,涉及神经计算、模糊计算和进化计算等。 5、不确定性推理主要有两种不确定性,即关于结论的不确定性和关于证据的不确 定性。 三名称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遗传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答:(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2)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个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3)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以“电子束搜索”特点抑制搜索空间的计算量爆炸的搜索方法,它能以解空间的多点充分搜索,运用基因算法,反复交叉,以突变方式的操作,模拟事物内部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高度适应性,其特点是操作性强,并能同时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点,使问题快速地全局收敛,是一类能将多个信息全局利用的自律分散系统。运用遗传算法(GA)等进化方法制成的可进化硬件(EHW),可产生超出现有模型的技术综合及设计者能力的新颖电路,特别是GA独特的全局优化性能,使其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自进化能力获得更充分的发挥,为在无人空间场所进行自动综合、扩展大规模并行处理(MPP)以及实时、灵活地配置、调用基于EPGA的函数级EHW,解决多维空间中不确定性的复杂问题开通了航向 (4)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它主要使用归纳、综合而不是演绎 (5)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集合中自动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那些有用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这些信息的表现形式为:规则、概念、规律及模式等。它可帮助决策者分析历史数据及当前数据,并从中发现隐藏的关系和模式,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为。数据挖掘的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参考书: 1.《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第七版都可);秦曾煌主编,高教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或第四版);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电气类的专业技术基础核心课程。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内容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尤其是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三极管的计算方法及应 用。 (2)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及动态分析方法。能够分析计算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的实验现 象。 (3)了解深度负反馈的概念,掌握不同反馈类型的分析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能够计算单级深度负反馈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和电压传输特性,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能分析和计算由理想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及信号处理电 路。

(5)理解与掌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方法。 (6)了解不同类型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掌握分析计算电路振荡频率的方法。 (7)掌握单相直流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的计算。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中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图、波形图、功能表及其应用。 (2)用逻辑代数法或卡诺图法化简,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作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 法。 (3)理解常用组合电路集成模块的应用。掌握不同类型的译码器、优先编码器的分析方法及简单应用。 (4)掌握时序逻辑电路中双稳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能够实现逻辑功能的转换。 (5)掌握用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分析与参数计算方 法。 (6)掌握同步时序电路、寄存器及计数器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人工智能期末考试卷(1)评分标准及标准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试卷装订封面 人工智能期末考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智能具有五个特征,分别为① 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 ②记忆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 2. 机器的③ 感知能力是让机器自动获取知识的基本条件,而知识的自动 获取一直是智能系统研究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3?从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可分两大阵营:④ 联接和 ⑤符号。其中⑤符号的理论基础为数理逻辑。 4. ⑥问题规约方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变换为比较简单的子问题,子问题再转换为更简单的 子问题,最终将问题转换为对本原问题的知识表示方法。 5. 鲁宾逊提出了⑦归结原理使机器定理证明成为可能。 6. 当某个算符被认为是问题求解的决定步骤时,此算符为⑧关键算符。 7. 宽度优先搜索与深度优先搜索方法的一个致命的缺点是当问题比较复杂是可 能会发生⑨组合爆炸。 8. 语义网络⑩方法是1968年由J.R.Quilian 在研究人类联想记忆时提出的心 理学模型。1972年,Simon首先将⑩用于自然语言理解系统。 二、简答题(共30分) 1. 什么是A*算法的可纳性?(4分) 答:在搜索图存在从初始状态节点到目标状态节点解答路径的情况下,若一个搜索法总能找 到最短(代价最小)的解答路径,则称算法具有可采纳性。 2. 在一般图搜索算法中,当对某一个节点n进行扩展时,n的后继节点可 分为三类,请举例说明对这三类节点的不同的处理方法。(8分) 答: 把SNS中的子节点分为三类:(1)全新节点,(2)已出现于OPEN表的节点,(3 )已 出现于CLOSE表的节点;/后二类子节点实际上意味着具有新老两个父节点;(3分)*加第1类子节点于OPEN表,并建立从子节点到父节点n的指;(1分) *比较第2类子节点经由新、老父节点到达初始状态节点s的路径代价,若经由新父节点的代价较小,则移动子节点指向新父节点(2分) ?对于第3类子节点作与第2类同样的处理,并把这些子节点从CLOSE 表中移出,重新加入OPEN表;(2分) 3. 请简述不确定性推理的含义。(4分) 是一种从不确定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不确定性知识,最终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 性但却有是合理或基本合理的结论的推理过程。 4. 若S={P(x)V Q(f(x))「P(a), n Q(y)},请画出与该子句集对应的语义树, 为什么可以用封闭语义树来判定子句集的不可满足性?(14分) 答:H={a,f(a),f(f(a)), ……}(1 分)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必备(十套试题,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八)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PN结具有__________性能。 2、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_______。 3、射极输出器放在中间级是兼用它的____________大和____________ 小的特点,起阻抗变换作用。 4、只有当负载电阻R L和信号源的内阻r s______时,负载获得的功率最 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5、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多级直流放大器。 6、功率放大器按工作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分类有:______类功放, ______类功放和_______类功放电路。 7、甲乙推挽功放电路与乙类功放电路比较,前者加了偏置电路向功放 管提供少量__________,以减少__________失真。 8、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一般由__________ 、 和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9.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主从触发器是一种能防止__________现象的实用触发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晶体管二极管的正极的电位是-10V,负极电位是-5V,则该晶体二极管处于:( )。

A.零偏 B.反偏 C.正偏 2.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则当基极电流减小时,使该三极管:()。 A.集电极电流减小 B.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V CE上升 C.集电极电流增大 3.某三级放大器中,每级电压放大倍数为Av,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A.3A V B.A3V C.A V3/3 D.A V 4.正弦波振荡器中正反馈网络的作用是:()。 A.保证电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B.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输出信号足够大 C.使某一频率的信号在放大器工作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而产生自激 振荡 5.甲类单管功率放大电路中结构简单,但最大的缺点是:()。 A.有交越失真 B.易产生自激 C.效率低6.有两个2CW15稳压二极管,其中一个稳压值是8V,另一个稳压值为 7.5V,若把两管的正极并接,再将负极并接,组合成一个稳压管接 入电路,这时组合管的稳压值是:( )。 A.8V B.7.5V C.15.5V 7.为了减小开关时间,常在晶体管的基极回路中引入加速电容,它的主要作用是:()。

人工智能期末测试

《人工智能》期末测试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最早时间是在()。(分)分 A、1997年 B、1981年 C、1971年 D、1961年 2Siri是一种()系统。(分)分 A、动作识别 B、信息处理 C、图像识别 D、语音识别 3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的是()。(分)分 A、罗素 B、图灵 C、希尔伯特 D、笛卡尔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分)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动物群居的原因是()。(分)分 A、有安全感 B、有效率 C、易于捕食物 D、有力量 6被称为“机器学习之父”的是()。(分)分 A、奥斯卡·兰格 B、怀尔斯 C、迈克尔·乔丹 D、希尔伯特 7在政府报告中,()的报告使用“机器智能”这个词汇。(分)分 A、中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8从长期来看,股市是一个()博弈。(分)分 A、经济 B、市场 C、零和 D、合作 9下面关于人类社会的群体智能说法错误的是()。(分)分 A、需要法律与道德的约束 B、个体智力高但自私 C、个体无条件服从集体 D、需要集体智慧结晶 9最早诗歌生成模型称为()。(分)分 A、Word Apple B、Sophia C、Word Salad D、Sara 10机器人的三定律中第一条是()。(分)分 A、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B、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 C、机器人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D、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

不受伤害 11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大数分解,需要的时间是()。(分)分 A、15万年 B、1年 C、1秒 D、10秒 12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是一种()智能。(分)分 A、不对等 B、平行 C、对等 D、相反 13强化学习的框架是智能体()通过观察当前状态作出相应动作。(分)分 A、S B、A C、Agent D、Environment 14()被堪称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分)分 A、爱因斯坦 B、霍金 C、牛顿 D、图灵 15“机器人”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作家的小说中。(分)分 A、德国 B、美国 C、瑞士 D、捷克 16人工智能读片的过程体现为()。(分)分 A、信息-传递-判断 B、图像解释-图像获取-图像分析 C、图像获取-图像解释-感知结果 D、图像获取-图像处理 17下面选项中关于“墨子号”说法错误的是()。(分)分 A、属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B、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 C、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D、发射于2017年 18在人工智能的()阶段开始有解决大规模问题的能力。(分)分 A、形成时期 B、知识应用时期 C、新神经网络时期 D、算法解决复杂问题时期 19古代()发明了运粮工具“木牛流马”。(分)分 A、曹操 B、诸葛亮 C、鲁班 D、张衡 20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机器人“小冰”所写的诗集叫()。(分)分 A、《歌尽桃花》 B、《三生三世》 C、《那天,阳光正好》 D、《阳光失了玻璃窗》 21人的大脑每秒钟做不到()。(分)分 A、处理1Gbits B、2000个关注 C、无数反应 D、7个短暂记忆 22人通过算法赋给机器的智能属于()。(分)分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必备十套试题,有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必备十套试题,有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八)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PN结具有__________性能。 2、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_______。 3、射极输出器放在中间级是兼用它的____________大和____________ 小的特点,起阻抗变换作用。 4、只有当负载电阻R L和信号源的内阻r s______时,负载获得的功率最 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5、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多级直流放大器。 6、功率放大器按工作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分类有:______类功 放,______类功放和_______类功放电路。 7、甲乙推挽功放电路与乙类功放电路比较,前者加了偏置电路向功放 管提供少量__________,以减少__________失真。 8、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一般由__________ 、 和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9.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10.主从触发器是一种能防止__________现象的实用触发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晶体管二极管的正极的电位是-10V,负极电位是-5V,则该晶体二极管处于:( )。 A.零偏 B.反偏 C.正偏 2.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则当基极电流减小时,使该三极管:()。 A.集电极电流减小 B.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V CE上升 C.集电极电流增大 3.某三级放大器中,每级电压放大倍数为Av,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3 4.正弦波振荡器中正反馈网络的作用是:()。 A.保证电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B.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输出信号足够大 C.使某一频率的信号在放大器工作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而产生自激振 荡 5.甲类单管功率放大电路中结构简单,但最大的缺点是:()。 A.有交越失真 B.易产生自激 C.效率低6.有两个2CW15稳压二极管,其中一个稳压值是8V,另一个稳压值为,若把两管的正极并接,再将负极并接,组合成一个稳压管接入电路,这时组合管的稳压值是:( )。 7.为了减小开关时间,常在晶体管的基极回路中引入加速电容,它的主要作用是:()。

初中数学必考公式汇总

初中数学必考公式汇总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人工智能【期末复习题】

《人工智能期末复习题》 1 ?群智能与脑智能: 脑智能是一种个体智能,是宏观心理层次上高级的智能。 群智能是一种社会智能(系统智能),属于微观生理层次上低级的神经元。 2 ?计算智能与符号智能: 符号智能就是符号人工智能,它是模拟脑智能的人工智能,也就是所说的传统人工智能或经典人工智能。 计算智能就是计算人工智能,它是模拟群智能的人工智能。 3. 搜索:顾名思义,就是从初始节点出发,沿着与之相连的边试探地前进,寻找目标节点的过程(也可以是反向进行)。 4. 知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的和人造的)及其规律的认识,知识还包括人们利用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 题的方法和策略等。 5. 自然计算:就是模仿或借鉴自然界的某种机理而设计计算模型,这类计算模型通常是一类具有自适应、自组 织、自学习、自寻优能力的算法。 6. 机器学习:顾名思义,机器学习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学习行为,或者说让计算机也具有学习的能力。 7 ?模式识别:则指的是用计算机进行物体识别。 &决策树学习: 决策树是一种知识表示形式,构造决策树可以由人来完成,但也可以由机器从一些实例中总结、归纳出来,即机器学习而得。机器学习决策树也就是所说的决策树学习。 9 ?从系统结构看,智能计算机分为智能硬件平台和智能操作系统两大部分。 10 .人工智能的三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 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表示”、“运算”、“搜索”则是人工智能的三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 11 .从所承担的工作和任务性质来看,Age nt的分类: 信息型Age nt、合作型Age nt、接口型Age nt、移动型Age nt 等。 12 .用计算机来实现状态图的搜索,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树式搜索和线式搜________ 13 .智能机器人至少应具备哪四种机能? 感知机能-获取外部环境信息以便进行自我行动监视的机能;运动机能-施加于外部环境的相当于人的手、脚底动作机能;思维机能-求解问题的认识、推理、判断机能; 人一机通信机能一一理解指示命令、输岀内部状态,与人进行信息交换的机能。 14 .知识获取大体哪三种途径:(1)人工获取(2)半自动获取(3)自动获取 15 .知识发现主要有这些方法:(1)统计方法(2)机器学习方法(3)粗糙集及模糊集(4)智能计算方法(5)可视化 16 .从模拟的智能层次和所用的方法看,人工智能可分为符号智能和计算智能两大主要分支领域。 17 . PRPLOG语言的三种语句分别是:事实、规则和问题___ 18 .产生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产生式规则库、推理机和动态数据库,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为_____V,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为_____V。 2.常用的滤波电路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3.晶体三极管的三个极限参数为_____、_____和_____。 4.差模信号是指两输入端所施加的是对地大小_____,相位_____的信号电压。 5.互补对称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单电源供电的,称为_____电路,并有_____通过负载输出;第二类是双电源供电的,称为_____电路,输出直接连接负载,而不需要_____。 6.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作_____,以供给负载_____。 7.集成稳压电源W7905的输出电压为_____伏。 8.异或门的逻辑功能是:当两个输入端一个为0,另一个为1时,输出为_____;而两个输入端均为0或均为1时,输出为_____。 9.(1111)2+(1001)2=( _____ )2(35)10=( _____ )2 (1010)2–(111)2=( _____ )2(11010)2=( _____ )10 (1110)2×(101)2=( _____ )2 10.逻辑函数可以用_____、_____、_____等形式来表示。 11.组合逻辑电路包括_____、_____、_____和加法器等。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全打“√”或全打“×”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放大器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输入电阻。() 2.小信号交流放大器造成截止失直的原因是工作点选得太高,可以增大R B使I B减小,从而使工作点下降到所需要的位置。() 3.对共集电极电路而言,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同相。() 4.交流放大器也存在零点漂移,但它被限制在本级内部。() 5.同相运算放大器是一种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6.只要有正反馈,电路就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7.多级放大器采用正反馈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8.TTL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一般为12伏。() 9.流过电感中的电流能够突变。() 10.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用A/D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用D/A转换器。() 三、单选题(在本题的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6分) 1.用万用表测得某电路中的硅二极管2CP的正极电压为2V,负极电压为1.3V,则此二极管所处的状态是() A.正偏B.反偏C.开路D.击穿 2.放大器的三种组态都具有() A.电流放大作用B.电压放大作用 C.功率放大作用D.储存能量作用 3.下列各图中,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的是()

人工智能考试必备知识点

第三章约束推理 约束的定义:一个约束通常是指一个包含若干变量的关系表达式,用以表示这些变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贪心算法:贪心法把构造可行解的工作分阶段来完成。在各个阶段,选择那些在某些意义下是局部最优的方案,期望各阶段的局部最优的选择带来整体最优。 回溯算法:有些问题需要彻底的搜索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彻底的搜索要以大量的运算时间为代价,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回溯法来去掉一 些分支,从而大大减少搜索的次数 第四章定性推理 定性推理的定义是从物理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描述出发,导出行为描述, 以便预测系统的行为并给出原因解释。定性推理采用系统部件间的局部结构规则来解释系统行为, 即部件状态的变化行为只与直接相邻的部件有关 第六章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的定义: 贝叶斯网络是表示变量间概率依赖关系的有向无环图,这里每个节点表示领域变量,每条边表示变量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同时对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条件概率分布表(CPT) ,指明了该变量与父节点之间概率依赖的数量关系。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我们把事件B已经出现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做为P(A|B)。并称之为在B出现的条件下A出现的条件概率,而称P(A)为无条件概率。 贝叶斯概率:先验概率、后验概率、联合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根据历史的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该类概率没能经过实验证实,属于检验前的概率,所以称之为先验概率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一般是指利用贝叶斯公式,结合调查等方式获取了新的附加信息,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更符合实际的概率 联合概率: 联合概率也叫乘法公式,是指两个任意事件的乘积的概率,或称之为交事件的概率。 贝叶斯问题的求解步骤 定义随机变量、确定先验分布密度、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分布密度、利用计算得到的厚颜分布密度对所求问题作出推断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为了建立贝叶斯网络,第一步,必须确定为建立模型有关的变量及其解释。为此,需要:(1)确定模型的目标,即确定问题相关的解释;(2)确定与问题有关的许多可能的观测值,并确定其中值得建立模型的子集;(3)将这些观测值组织成互不相容的而且穷尽所有状态的变量。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唯一的。第二步,建立一个表示条件独立断言的有向无环图第三步指派局部概率分布 p(xi|Pai)。在离散的情形,需要为每一个变量 Xi 的各个父节 点的状态指派一个分布。 第七章归纳学习 归纳学习是符号学习中研究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给定关于某个概念的一系列已知的 正例和反例,其任务是从中归纳出一个一般的概念描述。 归纳学习能够获得新的概念,创立新的规则,发现新的理论。它的一般的操作是泛化和特化泛化用来扩展一假设的语义信息,以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精选)青岛科技大学2016-2017-1人工智能期末考试题

一、谓词逻辑证明 1、设有前提: (1)凡是大学生都学过计算机; (2)小王是大学生。 试问:小王学过计算机吗? 解:令S (x ):x 是大学生 M (x ):x 学过计算机; a :小王 上面命题用谓词公式表示为: )()2(a S 我们进行形式推理: [前提] )()()2(a M a S → [(1) US] )()3(a S [前提] )()4(a M [(2) (3) I3] M(a),即小王学过计算机。 2、用谓词公式表示下述命题。 已知前提: (1)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2)所有整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3)偶数除以2是整数。 ))x (M )x (S (x )(→?1

结论:所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一半为整数的数。 化F1 F2 F3 ?G的子句集。 F1: x (N(x)GZ(x) I(x)) F2: x (I(x)(E(x) O(x))) F3: x (E(x) I(s(x))) G: x (N(x)(I(s(x)) O(x))) 解:F1 F2 F3 ?G的子句集为 (1)?N(x) GZ(x) (2)?N(y) I(y) (3)?I(z) E(z) O(z) (4)?E(u) I(s(u)) (5)N(a) (6)?O(a) (7)?I(s(a) 3、设已知: (1)能阅读者是识字的; (2)海豚不识字; (3)有些海豚是很聪明的。 试证明:有些聪明者并不能阅读。 证首先定义如下谓词: R(x):x能阅读。 L(x):x能识字。

I(x):x是聪明的。 D(x):x是海豚。 将上述各语句翻译成谓词公式: (1) (x)(R(x)L(x)) (2) (x)(D(x)?L(x)) 已知条件 (3) (x) (D(x) I(x)) (4) (x) (I(x) ? R(x)) 需证结论 用归结反演法来证明,求题设与结论否定的子句集,得: (1) ? R(x) L(x) (2) ? D(y) ?L(y) (改名) (3) D(a) (4) I(a) (5) ? I(z) R(z) 归结得: (6)R(a) [(5), (4),{a/z}] (7)L(a) [(6), (1),{a/x}] (8)?D(a) [(7), (2),{a/y}] (9)Nil [(8), (3)] 二、框架语义网络显示 1、试实现一个“大学教师”的框架,大学教师类属于教师,包括以下属性:学历(学士、硕士、博士)、专业(计算机、电子、自动化、……)、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解: 框架名:<大学教师> 类属:<教师> 学历:(学士、硕士、博士)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必备(十套试题-有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八)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PN结具有________ 性能。 2、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 ______ 。 3、射极输出器放在中间级是兼用它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小的特点,起阻抗变换作用。 4、只有当负载电阻R L和信号源的内阻rs ______ 时,负载获得的功率最 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 。 5、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勺多级直流放大 6、功率放大器按工作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分类有: ______ 功放, ______ 类功放和 ______ 功放电路。 7、甲乙推挽功放电路与乙类功放电路比较,前者加了偏置电路向功放 管提供少量___________ 以减少____________ 真。 8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一般由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个部分组成。 9 .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10.主从触发器是一种能防止___________ 象的实用触发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晶体管二极管的正极的电位是—10V,负极电位是一5V,则该晶体二极管

处于:()。

A.零偏 B. 反偏 C. 正偏 2.若晶体三极管的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则当基极电流减小时,使该三极管:()。 A. 集电极电流减小 B.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V C E上升 C.集电极电 流增大 3. 某三级放大器中,每级电压放大倍数为Av,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A. 3A V B.A 3V C.A V3/3 D.A V 4. 正弦波振荡器中正反馈网络的作用是:()。 A. 保证电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B. 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输出信号足够大 C. 使某一频率的信号在放大器工作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而产生自激振荡 5. 甲类单管功率放大电路中结构简单,但最大的缺点是:()。 A. 有交越失真 B. 易产生自激 C. 效率低 6 .有两个2CW15急压二极管,其中一个稳压值是8V,另一个稳压值为

人工智能考试必备整理

1、利用启发式搜索算法A 解决以下8数码(如下图所示):设评价函数 表的内容。 10、将以下语句: (1)会朗读者是识字的,(2)海豚都不识字, (3) 有些海豚是很机灵的, (4) 有些很机灵的东西不会朗读。 形式化表示为合适公式。 答:令谓词R 、L 、D 、I 分别指示朗读、识字、海豚和机灵,则这些语句可 形式化表示如下:(1(x[R(xL(x](2(x[D(xL(x](3(x[D(xl(x](4(x[l(xR(x]13 、将题 10 中的 前三个语句作为已知事实(公理),最后一语句作为目标(待证定理),应用归结 反演方法,证明 目标成立。 答:将前三个语句和最后一语句的取反化简,并标准化为合取范式的子句 集:(1R(xL(x(2D(yL(y(3D(A(4l(A (5l(zR(z 2、有三个积木块(A 、B 、C )放在桌子上,且可以叠放 f(n=d(n+p(n ,画出搜索图,并给出各搜索循环结束时 OPEN 和

在一起,要求在任意初始状态,按自上而下 A 、 B 、C 的顺序叠放这三个积木块。搬动积木块应遵从以下约束:( 1)每次只能搬一块,( 2)只有顶空的积木块才能搬动。 请为机器人搬动积木块设计一个产生式系统,包括综合数据库、规则库和冲突解法(不必设计控制系统);若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别为:答案:1)综合数据 库 用谓词公式On(x,y 描述积木块的放置状态,x {A,B,C},y{A,B,C,Table} ;谓词公式Top-Clear(x 描述积木块x 顶空,x {A,B,C} 。问题状态就由这些谓词公式描述。2)规则库 为每个积木块的搬动设计规则,共有 5 个可能的搬动操作:Put-On(C,Table,Put-0 n(B,C,Put-0 n(B,Table,Put-0 n(A,B,Put-0 n(A,Table。规则依次排列如下(并采用First 冲突解法): if Top-Clear(C0n(C,TablePut-0n(C,Table,revise;if Top-Clear(BTop- Clear(C0n(C,TablePut-0n(B,C,revise;if Top-Clear(B0n(B,C0n(C,Table Put-0n(B,Table,revise ; if Top-Clear(ATop-Clear(B0n(B,CPut-0n(A,B,revise ;if Top- Clear(A0n(A,B0n(B,CPut-0n(A,Table ,revise 。 其中Put-0n 操作符号指示Put-0n 操作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该操作,函数revise 修改问题状态的描述到反映实际状态。作为解答的操作序列为: Put-0n(A,Table,Put-0n(C,Table,Put-0n(B,C,Put-0n(A,B。 3、表示包含下面句子含义的语义网络: ⑴典型的哺乳动物有毛发。⑵狗是哺乳动物,且吃肉。⑶Fido是John

人工智能期末试卷

XXXX2017至2018 学年第 1 学期 《人工智能技术》 课程考试( A )卷 计科 系 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2分×10=20分) 1. 人工智能AI 的英文全称( )最早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提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也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 A .Automatic Intelligence B .Artifical Intelligence C .Automatice Information D .Artifical Information 2. 所谓不确定性推理是从( )的初始证据出发,通过运用( )的知识,最终推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却是合理或者近乎合理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A .不确定性,确定性 B .确定性,确定性 C .确定性,不确定性 D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3. 要想让机器具有智能,必须让机器具有知识。因此,在人工智能中有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计算机如何自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完善,这门研究分支学科叫( )。 A .概率推理 B .神经网络 C .机器学习 D .智能搜索 4. 下面几种搜索算法中,不完备的搜索算法是( )。 A .广度优先搜索 B .A*搜索 C .迭代深入深度优先搜索 D .贪婪搜索 5. 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 ),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机械化。 A .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B .和人一样工作 C .完全代替人的大脑 D .具有智能 6.在一个监督学习问题f:x →y 中,输出y 的值域是连续的,例如实数集R ,那么这是一个( )问题。 A .分类 B .聚类 C .回归 D .降维 装 订 线

2019年人工智能考试多项选择题答案

2019 年人工智能公需科考试多项选择题答案 二、多选择题 1.()是指能够自己找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工智能。( 2.0 分) A.超人工智能 B.强人工智能 C.弱人工智能 D.人工智能 我的答案: B √答对 2.根据国际评判健康的标准,()的韩国中年人心血管呈理想状态。( 2.0 分) A.0.1% B.0.2% C.0.4% D.0.67% 我的答案: D √答对 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初步呈现集聚态势,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聚在经济发达的一 二线城市及沿海地区,排名第一的城市是()。( 2.0 分) A.上海 B.北京 C.深圳 D.杭州

我的答案: B √答对 4.癌症的治疗分为手术、放疗、化疗。据WTO 统计,有()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 2.0 分) A.18% B.22% C.45% D.70% 我的答案: D √答对 5.()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 2.0 分) A.文本识别 B.机器翻译 C.文本分类 D.问答系统 我的答案: B √答对 6.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统计学中概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概率是()比较,从小到老的数据才是每个人的。( 2.0 分) A.横向 B.纵向

D.立体 我的答案: B ×答错 7.()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主要方法,其应用遍及人工智 能的各个领域。( 2.0 分) A.深度学习 B.机器学习 C.人机交互 D.智能芯片 我的答案: B √答对 9.()是一种基于树结构进行决策的算法。( 2.0 分) A.轨迹跟踪 B.决策树 C.数据挖掘 D.K 近邻算法 我的答案: B √答对 10.癌症的治疗分为手术、放疗、化疗。据 WTO 统计,在 45% 的肿瘤治愈率中,比重最高的治疗方式是()。( 2.0 分) A.手术 B.放疗 C.化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