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陈定【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确诊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口服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溃疡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78.26%,两组溃疡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75%,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末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能有效促进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清除Hp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14(042)003【总页数】3页(P351-353)【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作者】陈定【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梧州5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研究表明90%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Hp阳性表达,而Hp相关性溃疡早期Hp根除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及住院风险[1]。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目前根除Hp感染的临床常用方案[2],雷贝拉唑为第2代PPI,具有起效快、抑酸作用强而持久、溃疡愈合效果快等特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雷贝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并与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2019年10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黄金,高若飞,于静,李小芹(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60例。
西药组采取标准三联疗法,联合组采取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1.67%(P <0.05)。
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西药组(P <0.05)。
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三联疗法;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19)29-0106-02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29046作者简介:黄金(1984-),女,汉族,河南商丘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消化方面。
Clinical effect of bifid triple viable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ndard triple therapy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HUANG Jin,GAO Ruo-fei,YU Jing,LI Xiao-qin(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ial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Hospital,Zhengzhou 45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fid triple viable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Methods A total of 120childre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to July 2018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with 60cases in each group.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andard triple therapy,while 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ifidum triple viable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ndard triple therapy.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ympto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95.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1.67%of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symptoms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and those in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 <0.05).Conclusion Bifid triple viable capsules combined with tripl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abdominal pain,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acid reflux in children.Its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alone.KEYWORDS: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triple therapy;bifid triple viable capsules临床医学儿童慢性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因胃黏膜持续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炎症[1-2],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出现腹痛、腹胀、反酸、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为常见的慢性胃炎类型[3]。
雷贝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

雷贝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 每天2次、莫西沙星400 mg 每天1次、阿莫西林1 000 mg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为奥美拉唑20 mg 每天2次、莫西沙星400 mg 每天1次、阿莫西林1 000 mg 每天2次,疗程7 d。
停药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74%(P<0.05),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4%(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雷贝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高,为临床治疗Hp相关性溃疡方案提供了新的选择。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肠溶片莫西沙星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现代医学证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
溃疡治疗方案应包括三方面: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和根除幽门螺杆菌[1] ,其中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而且还能预防溃疡复发[2] 。
2010年8月- 2011年3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消化科对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雷贝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 2011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或胃溃疡(GU);2) Hp 检查阳性,判定标准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Warthin- Starry银染色或改良姬萨姆染色)阳性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3)治疗前15 d内未用抑酸药、抗菌药及铋剂,肝肾功能正常;4)伴有严重的肝、肾、肺等器官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有关药物过敏史及4周内接受抗菌药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予以排除。
含铋剂四联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 pylori)阳性小儿

含铋剂四联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 pylori)阳性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8-01-18T14:55:26.5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4期作者:姚运德[导读] 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患儿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阿莫西林实施救治。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山东省淄博市 255025摘要:目的:探究并比较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患儿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患儿48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实施救治,观察组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即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阿莫西林实施救治。
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
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患儿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阿莫西林实施救治,相较传统三联疗法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含铋剂四联疗法;传统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小儿胃炎;临床疗效小儿胃炎是一种胃黏膜呈现炎症的病症,也是一种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病症,通常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饮食后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1]。
有研究表明,小儿胃炎的诱发因素包含细菌、病毒及毒素,长期吸烟,刺激性食物,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药物致使胃黏膜受损,循环过程及新陈代谢功能受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心理因素等,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诱发小儿胃炎病症的主要因素[2]。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接收诊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患儿48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并比较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患儿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
三联疗法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55例临床观察

三联疗法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55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三联疗法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
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儿童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猴头菌提取物颗粒为探讨三联疗法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笔者选取5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10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4±1.2)岁;对照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2±11)岁。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②患者无胃部及食管手术史;③无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史,且患者四周内未使用抗生素、抑酸药物及铋剂治疗;④患者无其他系统及全身性疾病。
1.3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即给予患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沈阳施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0588)50mg/次,3次/d;克拉霉素(南京瑞尔集团,批号:110301)15mg /次,3次/d;奥美拉唑(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0101)08mg/次,3次/d联合治疗,2周/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商品名:谓葆,3g/包,山西康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14023099);年龄<3岁者,1.5g/次,3次/d;年龄≥3岁者,3g/次,3次/d,2周/疗程。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5 年 2 月 第 5 3 卷 第 4 期
药物与临床
奥 美拉 唑 、 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三联疗 法治疗幽 门 螺 杆菌 阳性 消化性 溃 疡的疗效
张麒 法 徐 国建 z
1 . 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消化内科 , 浙江武义
3 2 1 2 0 0 ; 2 . 浙江省武义县 中医院呼吸 内科 , 浙江武义
Ch i n a ; 2 . De p a tme r n t o f Re s p i r a t o r y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W u y i C o u n t y H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Z h e -
3 2 1 2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 、 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 方法 选取 2 0 1 3 年6 月~ 2 0 1 4年 6 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8 O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 4 O 例, 观察组患者 饭前 3 0分钟服用奥美拉唑 2 0 m g 、 克拉霉素 5 0 0 m g 、 阿莫西林 1 0 0 0 m g , 早晚各 1 次, 1 周为一个疗程 , 需持续 4 个疗 程 。对 照组 每 次予 奥美 拉唑 2 0 m g , 每 日2 次, 疗 程 4周 。 结果 观察 组 的总有 效率 为 9 5 %, 对 照组 的总 有 效率仅 7 5 %,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观察组患者 的 H p 根除率为 9 0 %( 3 6 / 4 0 ) , 对照组患者 治疗后复查有 1 2 例H p 未根除, 对照组患者的 H p 根除率为 7 0 %( 2 8 / 4 0 ) 。观察组患者的 H p 根除率显著高于对
三联与四联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

三联与四联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
效对比
梁丽娟;巫桂兵;张燕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5(0)36
【摘要】目的比较三联与四联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2014年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儿82例,根据入院先后分为三联组40例和四联组42例。
三联组给予三联疗法,四联组给予四联疗法。
比较两组Hp根除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Hp根治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联组复发时间晚于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联药物方案治疗Hp阳性儿童消化溃疡和含铋剂的四联方案疗效相当,临床治疗时应从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出发,优先考虑三联方案。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梁丽娟;巫桂兵;张燕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省合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省合江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
【相关文献】
1.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2.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
3.两种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对比
4.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
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比分析铋剂四联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的效果

对比分析铋剂四联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的效果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铋剂四联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HP检测阳性率。
结果:观察组胃痛、腹部胀闷、嗳气、返酸、呕吐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的有效性高,可促进其症状改善,提高HP转阴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铋剂四联疗法;传统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治疗效果胃炎发病机制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最为常见,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饮食习惯不良已十分常见,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小儿胃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1-2]。
近年来,相关医学专家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铋剂四联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据此,本研究选择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0.1-2021.1期间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6.16±2.27)岁。
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6.18±2.24)岁。
组间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并发重要脏器疾病;②用药依从性极差。
1.2方法对照组行传统三联疗法:即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克拉霉素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225),口服0.5g/次,1次/天,阿莫西林胶囊(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204),口服1g/次,1次/天,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0076),口服10mg/次,2次/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运用于幽门螺杆菌(Hp)阳性儿童功能性消化
不良(F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
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300例,其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儿100例,应用阿
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联合口服进行治疗,疗程10 d,
根除Hp,最后统计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 功能性消
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总有效率89.00%,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高达
93.00%,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HP阳性的FD不
良患儿使用三联法进行临床治疗,①能及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②可有效根除幽
门螺杆菌,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标签: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生存于人体胃粘膜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
[1],常常感染于儿童时期并且会持续终身,而发病主要在成年时期,一般会诱
发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胃癌、胃黏膜
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2]。所以,针对Hp最佳根除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
文主要探讨运用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以期为
临床相关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的患儿300例,选择其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
儿中,男童55例,女童45例,年龄3~13岁。入选标准:胃镜下活检快速尿素
酶试验以及14C尿素酶呼气结果均为阳性;排除标准:近期内未接受过Hp根除
治疗且未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并会干扰研究结果的疾病。
1.2方法 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均服用以下药物,所有药
物均两次空腹进行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0~50 mg/kg/d,克拉霉素、甲
硝唑:15~20 mg/kg/d,奥美拉唑:0.8~1.0 mg/kg/d,均进行10 d为1个疗程的
治疗。
1.3诊断标准 判定Hp感染与否依据《第四次全国Hp处理共识报告》相关
的诊断标准[3]:出现以下三种可判定为Hp患者:①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组织切片染色任一种显示阳性;②13C或者14C尿素呼气试验表明阳
性;③粪便HpSA检测呈阳性。患者的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则表明曾经有
Hp感染,从未治疗患者可认为现症感染
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治疗后患儿的腹痛、早饱、食欲下降、恶
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且在八周复查患儿血清Hp抗体或者14C尿素酶呼
气试验来判断Hp根除情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本临床症状消除、Hp阳性者转阴则为治愈;功能性消
化不良的基本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改善,Hp阳性者转阴则判定有效;功能性消
化不良临床症状没有较大改变甚至有加重现象,且Hp检测阳性则判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实施卡方(χ2)检
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分析 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
方面总有效率89.00%,其中治愈率21.00%,有效率68.00%,无效率11.00%,
见表1。
2.2治疗前后患者的Hp根除状况统计 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例数7例,
根除率高达93.00%,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占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的20%~40%,
其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研究清楚,诱发该病的因素可能有胃肠动力的
紊乱、内脏感知过于灵敏、高胃酸的分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Hp等诸多原
因。有关数据表明40%~70%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均同时伴随Hp感染[4]。而
Hp诱发FD主要是Hp穿过消化道黏膜屏障,破坏上皮细胞,使胃黏膜内T细胞、
巨噬细胞等各种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侵润,使消化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促使的
胃泌素分泌導致胃酸的分泌量的增长,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具体有研
究者根除Hp能够有效防止功能性消化不良恶化成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甚至是
胃癌[5]。
据统计,儿童早期甚至更早的婴幼儿期是易感Hp时期,而Hp根除后再感
染率国外报道高达为12.8%,因此针对于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
者的治疗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目前Hp根除方法主要原则是对症治疗,具体包括
服用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胃动力等等药物,但疗效不够满意,选择质子泵抑制
剂(PPI)+三联抗生素治疗,①PPI作用位点是胃内的壁细胞,通过降低钠钾-ATP
酶的活性,减少基础胃酸的分泌量,提高胃液碱性,降低对于胃十二指肠的刺激,
②Hp在碱性较强的胃内环境中下生长繁殖能力降低,同时胃内碱性条件有助于
增加抗生素的稳定性、敏感性,三联抗生素联合能够达到更好消除Hp的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总有效
率89.00%,其中治愈率21.00%,有效率68.00%,无效率11.00%。治疗后,幽
门螺杆菌阳性例数7例,根除率高达93.00%,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
总之,对于HP阳性的FD不良患儿使用三联法进行临床治疗,①能及时有
效缓解临床症状,②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春红,王可葭,陈道荣.益生菌增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效性及
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2:030.
[2]Kusters J G, van Vliet A H M, Kuipers E J. Pathogene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2006,19(3):449-490.
[3]刘文忠,谢勇,成虹,等.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现代
消化及介入治疗,2012(17):358-363.
[4]郭凡,刘诚明,黄艳春,等.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
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2):218-223.
[5]刘玉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适应证及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志,2013,12(16):134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