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设设计计算说明书讲解

课设设计计算说明书讲解
课设设计计算说明书讲解

设计计算说明书

1.基本资料

1.1工程概况

顺河水量丰沛,顺河中游与豫运河上游的礼河、还乡河分水岭均较单薄,并处于低山丘陵区,最窄处仅10余公里。通过礼河、洲河及输水渠道,可通向唐山市;经还乡河、陡河可通秦皇岛市。为解决唐山市、秦皇岛市两地区用水,国家决定修建顺河水库。顺河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山、承德两地区交界处,坝址位于迁西县扬岔子村的顺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33700平方公里,总库容为25.5亿立方米。水库距迁西县城35公里,有公路相通。河槽高程150m。

水库枢纽由主坝、电站及泄水底孔等组成,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供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工农业及城市人民生活用水,结合引水发电,并兼顾防洪要求,尽可能使其工程提前竣工获得收益,尽早建成。

根据水库的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枢纽定为一等工程,主坝为I级建筑物,其它建筑物按II级建筑物考虑。

1.2水文分析

1.年径流:顺河水量较充沛,顺河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4.5亿立方米占全流域的53%,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七、八月份。

2.洪水:多发生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有峰高量大涨落迅速的特点,据调查近一百年来有六次大水,其中1883年最大,由红痕估算洪峰流量约为24400—27400m3/s,实测的45年资料中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1962年为18800m3/s。

3.泥沙:淤砂浮容重为0.9吨/立米,内摩擦角为12度。淤砂高程157.5米。

4.建筑材料:砌石容重:2.3t/m3;混凝土容重:2.4t/m3。

1.3气象

库区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一月份最低月平均产气温为零下6.8℃,绝对最低气温达零下21.7℃(1969年)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5℃,绝对最高达39℃(1955年),本流域无霜期较短(90—180天)冰冻期较长(120—200天),顺河站附近河道一般12月封冻,次年3月上旬解冻,封冻期约70—100天,冰厚0.4—0.6米,岸边可达1米,流域内冬季盛行偏北风,风速可达七、八级,有时更大些,春秋两季风向变化较大夏季常为东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1.5米/秒,水库吹程D=3公里。

1.4工程地质

库区地质:顺河水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区,河谷大都为峡谷地形,只西城峪至北台子

一带较为宽阔沿河两岸阶地狭窄,断续出现且不对称,区域内无严重的坍岸及渗漏问题。本层岩体呈厚层块状、质地均一、岩性坚硬、抗风化力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总厚度185米左右。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容重为2.68—2.70吨/立米,饱和抗压强度,弱风化和微分化岩石均在650公斤/厘米2以上,有的可达1100公斤/厘米2,混凝土与岩石的磨擦系数微分化及弱风化下部,可取ˊf=1.10、c ˊ=7.5kg/cm 2。

地震:库区的基本烈度为6度。 1.5枢纽建筑物特性指标

2.坝体剖面拟定

水库净水位的超高按公式l z c h h h h ?=++计算,计算分设计洪水、校核洪水和正常蓄水位三种情况进行。

由于风的作用,在水库内形成波浪,它不但给闸坝等挡水建筑物直接施加浪压力,而且波峰所及高程也是决定坝高的重要依据。浪压力也与波浪要素有关,波浪要素包括波浪的长度、高度及波浪中心线高出静水位的高度。 2.1波浪要素计算 2.1.1累积频率波高计算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水 位

校核洪水位 米 227.2 设计洪水位

米 225.7 p=0.01% 正常蓄水位 米 224.7 p=0.1% 汛期限制水位 米 216.0 死水位(发电) 米 180.0 校核洪水位尾水位 米 156.8 设计洪水尾水位 米 152.0 正常尾水位

米 138.4

库 容

总库容 亿立米 25.5 计入十年淤积 调洪库容 亿立米 7.4 兴利库容 亿立米 19.5 共用库容 亿立米 5.6

死库容 亿立米 4.2 计入十年淤积

坝 型

混凝土重力坝 设计洪水下泄能力 米3/秒 32300

校核水位下泄量

42900

一般采用以一定实测或试验资料为基准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根据SL319 — 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丘陵、平原地区水库,宜按鹤地水库公式计算:

0v --计算风速,s m /,在正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时,采用相应季节50年重现期

的最大风速的多年平均值,近似取s m v /5.210=

D --风区长度(有效吹程)

,m D 3000= 2%h ——累积频率为2%的波高,m m L ——平均波长,m 1/2

2200

0.0386[]m gL gD v v = (1)

计算得,设计洪水位时m L m 513.14=;校核洪水位时m L m 513.14=。 由公式

0.45

2

0.70

22

0.700

20

0.0018(

)0.13[0.7()]{}0.13[0.7()]

m m m gD gh gH v th th gH v v th v = (2)

计算出平均波高m h m 548.0=,并与平均水深m H (取正常蓄水位)相比得m

m

H h 约为0,

查SL319 — 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表B.6.3-1不同累积频率的波高与平均波高的比值得到:

设计洪水位时m h 325.142.2548.0%1=?= 校核洪水位时m h 325.142.2548.0%1=?= 2.1.2 波浪壅高的计算:

已知km D 3=,设计洪水时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s m v /5.210=,校核情况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1.5/v m s =,根据SL319 — 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官厅水库公式:

21%

2z h H

h cth

L

L

ππ=

(3)

计算得到设计洪水时波浪雍高m h z 38.0=,校核洪水时波浪雍高m h z 38.0=。

2.1.3 防浪墙顶值洪水位高差计算:

c h 为安全加高,坝的安全级别是Ⅰ级,查《水工建筑物》表3-10,可得设计洪水时

m h c 7.0=,校核洪水时m h c 5.0=

由公式:

c z h h h h ++=?%1

(4)

得:

设计洪水时m h 405.27.038.0325.1=++=? 校核洪水时m h 205.25.038.0325.1=++=?

h ?为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时的高差。

2.2坝顶高程计算:

设计情况下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m h 105.228405.27.225=+=?+ 校核情况下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m h 405.229205.22.227=+=?+ 可见校核状况下的高程为控制高程,选择坝顶高程为m 2282.1405.229=-。

3.重力坝剖面设计

3.1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河槽高程为150m ,则坝高:m 78150228=-。

坝顶宽度: 取值范围为坝高的8%到10%,考虑交通要求,取8m 。

上游坝坡做成折坡,折坡点位于坝高1/3处(即高程176m 处),在此上坝坡铅直,在此以下,坝坡坡率n 取为0.16,下游坝坡坡率m 取为0.8, 66.38=?。底宽取 77.52,为坝高的0.80倍。非溢流坝横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非溢流坝断面图

3.2 溢流坝剖面设计

溢流坝由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 3.2.1堰面曲线设计

坝高78米,由规范知单宽泄流量q 的取值范围为:50~1003/()m s m ?,取

)/(753m s m q ?=。

2

3

2h g m q ε=

(5)

取ε=0.95,m =0.5,得堰顶水头m h 83.10=

设计洪水位为225.7m ,m 87.21483.107.225=-,取堰顶高程为215m 。堰顶最大作用水头m h 2.122152.227max =-=。

该工程采用开敞式溢流坝,溢流坝曲线由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溢流面曲线可采用WES 曲线,曲线的具体如图2。

图2 WES 曲线

其中的d h 为定形设计水头,按堰顶最大作用水头max h 的75%-95%计算。 由于上游堰高d H m h 33.17.751507.225>=-=,故取m h H d 76.980.0max ==

m H R m H R m H R d d d 39.004.0,95.12.0,88.45.0321====== m H m H m H d d d 75.2282.0,69.2276.0,71.1175.0===

堰顶下游采用WES 曲线(X ,Y —以溢流坝顶点为坐标原点的坐标,X 以向右为正,Y 以向

下为正),方程为: 1.85

0.85

2d

x y H = (6)

故可得堰面曲线见表1:

表1 堰面曲线表

X 0 1 2 3 4 5 6 7 8 9 Y 0.9 0 0.072 0.260 0.550 0.937 1.416 1.984 2.639 3.378 4.200 X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Y 0.9 5.104 6.089 7.152 8.293 9.512 10.807 12.178 13.623 15.142 16.735

中间直线段与坝顶曲线和下部反弧段相切,坡度与非溢流坝段的下游坡相同。用以下方法可求得切点坐标为(13.91,9.40)。具体过程如下:

80

.01

285.185

.085.0==d H x dx dy ,得m x u 91.13=,再代入 1.850.852d x y H =,可得m y u 40.9=。 3.2.2 反弧段半径和反弧圆心坐标的确定

直线段后接反弧段,采用挑流消能。根据鼻坎高于下游水位1~2m 的要求,确定鼻坎高程158.3(下游最高水位为156.8m ),试取 23=θ,下游河床高程150m ,以校核洪水为控制情况,上游水位227.2m ,下游水位为156.8m 。 由能量守恒公式:

22

1

mv mgh =

(7)

得反弧段最低点流速s m v /04.33=

反弧半径的确定,经试算拟定R=18m ,此时反弧最低点高程为

m R R H H 87.1561823cos 183.158cos =-?+=-+= θ坎顶 (8)

m v q h 27.204

.3375===

(9)

为了保证有较好的挑流条件,反弧半径R=(4~10)h ,故取反弧半径R=18m ,是符合要求的。 圆心高程:m R H H 86.17423cos 183.158cos 0=?+=+= θ坎顶, 圆心纵坐标m y 14.3986.1742140=-=,

直线段与反弧半径的切点纵坐标 m R y y d 38.5066.38sin 1814.39sin 0=?+=+= ?, 横坐标m y y x x u d u d 65.4475.0)40.938.50(91.1375.0)(=?-+=?-+=, 则圆心横坐标m R x x d 71.5866.38cos 1865.44cos 0=?+=+= ?。 由直线与圆相切可得圆心角为 34.742334.51=+ 初步拟定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

图3 溢流坝断面图

4. 坝体稳定分析

4.1 非溢流坝段稳定分析

库区的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时不考虑地震作用。

本设计基本组合为设计洪水位时的荷载组合,特殊组合为校核洪水位时的荷载组合。选取坝基面作为计算截面。(上游水深为H ,下游水深为h )。

坝基面受力图见图4:

P 1

P sh

P sv

P L

G 1

G 2

G 3

P 2

W 1

W 2

U 1

U 2

U 3

H

h

1:0.80

1:0.16

图4 非溢流坝坝基面受力图

4.1.1设计洪水位时荷载计算如下(以单宽计算): 1.自重荷载:

KN G 1845.1202416.03121

21=???=

KN G 65913.504247.75)16.03152.77(21

2=???-?=

KN G 1401.600248)80.08

3.23.2(213=??+

+?= 2.静水压力:由公式

22

1

H P γ=

(10)

得:

上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40350.9337.7581.92121221

1=??==γ 下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1417.5451781.921

212212=??==γ

上游垂直水压力:[]KN W 2929.187581.916.031)317.75(7.7521

1=???-+=

下游垂直水压力:KN W 1134.03681.980.017172

1

2=????=

3.扬压力:

当坝基设有防渗帷幕和排水孔时,坝底面上游(坝踵)处的扬压力作用水头为1H ,根据SL319 — 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排水管幕至上游面的距离,一般不小于坝前水深的10/1~12/1,且不小于m 2,取m 5.9。排水孔中心线处为)(111h H h -+α,下游(坝趾)处为1h ,其间各段依次以直线连接。实体重力坝α取0.25。

KN U 12928.0101752.7781.91=??=

[]KN U 3419.0925.9)177.75(25.0177.7581.921

2=?-?+-??=

()()KN U 4896.1395.952.7725.0177.7581.92

1

3=-??-??=

4.浪压力:

波高m h 325.1%1=,波长m L m 513.14=,波浪雍高m h z 38.0= 因为设计洪水位坝前水深2

7.90m

L m H >

=,故可判断此波为深水波。单位长度浪压力标准值:()KN h h L P z m L 624.604

1

%1=+=γ

( 11)

5.淤沙压力: 水平淤沙压力:

KN

tg tg h P s s sb sh 678.1494212455.220.921245212

22=???? ??-???=??? ??-= ?γ (12)

垂直淤沙压力:

KN P sv 719.34115.05.220.921

2=???=

4.1.2校核洪水位时荷载计算如下:

1.自重荷载:(同设计洪水位)

KN G 1845.1202416.03121

21=???=

KN G 65913.504247.75)16.03152.77(21

2=???-?=

KN G 1401.600248)80.08

3.23.2(213=??+

+?= 2.静水压力:

上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41696.6202.9281.921

21221

=??==γ 下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052.23318.2181.92

1

21221=??==γ

上游垂直水压力:[]KN W 3732.03881.916.031)312.92(2.9221

1=???-+=

下游垂直水压力:KN W 052.331281.98.212

1

22=??=

3.扬压力:

当坝基设有防渗帷幕和排水孔时,坝底面上游(坝踵)处的扬压力作用水头为2H ,根据SL319 — 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排水管幕至上游面的距离,一般不小于坝前水深的10/1~12/1,且不小于m 2,取m 5.9。排水孔中心线处为)(222h H h -+α,下游(坝趾)处为2h ,其间各段依次以直线连接。实体重力坝α取0.25。

KN U 16578.2728.2152.7781.91=??= []KN U 4100.5805.9)8.212.92(25.08.212.9281.921

2=?-?+-??=

()()KN U 5872.0315.952.7725.08.212.9281.92

1

3=-??-??=

4.浪压力:

波高m h 325.1%1=,波长m L m 513.14=,波浪雍高m h z 38.0=。 因为正常蓄水位坝前水深2

2.92m

L m H >

=,故可判断此波为深水波。 单位长度浪压力标准值:()KN h h L P z m L 686.604

1

%1=+=γ

5.淤沙压力(同设计洪水位):

6.水平淤沙压力:

KN

tg tg h P s s sb sh 678.1494212455.220.921245212

22=???? ??-???=??? ??-= ?γ 垂直淤沙压力:KN P sv 719.34115.05.220.92

1

2=???=

4.1.3 计算不同工况下的M P W ∑∑∑和、

W ∑—计算截面上所有竖向力之和,取向下为正,计算时取单位长度坝体 。 P ∑—计算截面上所有水平力之和,取向右为正,计算时取单位长度坝体。 M ∑—计算截面上所有竖向力和水平力对计算截面形心的力矩之和,以使上游坝体产生压力者为正。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表2 非溢流坝计算结果汇总(设计工况)

荷载名称

垂直力W(KN) 水平力P(KN) 力矩M(KN·m) +

- + + - 坝体自重 82221.024 *******.607 水自重 4793.088

94559.583

静水压力 38933.388

1211910.466 扬压力 23368.087

190566.200 浪压力 60.686 5504.054 淤沙压力 1494.678

11210.084

341.719

12680.044

总计

63987.743

40488.752

-38012.736

m

KN M KN P KN

W ?=∑=∑=∑ -38012.73640488.75263987.743

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表3 非溢流坝计算结果汇总(校核工况)

荷载名称

垂直力W(KN) 水平力P(KN)

力矩M(KN·m) +

- + +

- 坝体自重 82221.024 *******.607 水自重 3963.09

59221.402

静水压力 39365.568

1264537.148 扬压力 26550.883

182033.385 浪压力 60.686 5595.249 淤沙压力 1494.678

11210.084

341.719

12680.044

总计

62074.950

40920.932

-117535.813

m

KN M KN P KN W ?=∑=∑=∑ 3-117535.8140920.93262074.950 表4 非溢流坝不同工况下应力计算表

工况 ΣW(KN) ΣM(KN?m) ΣP(KN) A(m2) 设计洪水位 63987.743 -38012.736 40488.752 77.52 校核洪水位 62074.950 -117535.813 40920.932 77.52 4.1.4 非溢流坝段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分析

1.设计洪水位时,由于坝的安全级别是Ⅰ级,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0.1=ψ,结构系数

2.1=d γ。

252.77152.77m A =?=,10.1'=f ,22'/75.735/5.7m KN cm kg c ==

KN

P P h H S sh L 627.44537752.40488

0.11.1)

21

21()(212100=??=++-=?γγψγψγ (13)

KN

A c W f R d

d 881.106184)52.7775.735743.6398710.1(2

.11

)

(1

)(1

''=?+??=

+∑=

?γγ (14)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2. 校核洪水位时,由于坝的安全级别是Ⅰ级,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85.0=ψ,结构系数2.1=d γ。

KN P P h H S sh L 025.45013 40920.9320.11.1)2

121()(212100=??=++-=?γγψγψγ

KN A c W f R d

d 488.104431)52.7775.735 62074.950 10.1(2

.11

)(1

)(1''=?+??=

+∑=

?γγ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4.1.5 坝趾抗压强度极限状态

1.设计洪水位时,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0.1=ψ,结构系数

8.1=d γ。坝体采用C15混凝土,则抗压强度设计值KPa f k 7200=。

MPa

m B M B W S 56.1)80.01(52.77) -38012.736(652.7763987.743 0.11.1)1(6)(2

22

2

00=+???????-??=+???

? ??∑?-∑=?ψγψγ (15)

MPa R d

472008

.11

)(1

=?=

?γ (16)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2.校核洪水位时,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85.0=ψ,结构系数

8.1=d γ。坝体采用C15混凝土,则抗压强度设计值KPa f k 7200=。

MPa

m B M B W S 41.1)80.01(52.77)3-117535.81(652.77 62074.95085.01.1)1(6)(2

22

2

00=+???????-??=+???

?

??∑?-∑=?ψγψγ

MPa R d

472008

.11

)(1

=?=

?γ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4.1.6 上游坝踵不出现拉应力的极限状态

9.023.86652.77) -38012.736

(652.7763987.7431.16)(2200>==??

?????+?=??

?

?

??∑?+

∑=?MPa KPa B M B W S γγ (17)

满足设计要求。 4.2溢流坝段稳定分析

选取坝基面作为计算截面。(上游水深为H ,下游水深为h )。受力图见图5:

1:

0.80

1:0.16

P 1

P sh P sv

W 1

G 2

P 2

H h

G 1U 1

U 2

U 3

图5 溢流坝坝基面受力图

4.2.1设计洪水位时荷载计算如下(以单宽计算): 1.自重荷载:

KN G 12.1845243116.03121

1=????=

KN G 78974.3042480.07.9021

22=???=

2.静水压力:

上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933.403507.9081.921212211

=??==γ 下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545.14171781.921

212212=??==γ

上游垂直水压力:[]KN W 052.365981.916.031)317.90(7.902

1

1=???-+?=

3.动水压力:由公式

()21cos cos ααγ-=

g

qV

P H (18)

()21sin sin ααγ+=g

qV

P V

(19)

得:

水平动水压力:KN P H 098.721)13.53cos 23(cos 81

.904

.337581.9=-???=

垂直动水压力:KN P V

304.2894)13.53sin 23(sin 81

.904.337581.9=+???=

4.扬压力:(同非溢流坝设计洪水位)

5.浪压力:(同非溢流坝设计洪水位)

6.淤沙压力:(同非溢流坝设计洪水位) 4.2.2校核洪水位时荷载计算如下:

1.自重荷载:(同溢流坝的设计洪水位)

2.静水压力:

上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62.416962.9281.921

212221

=??==γ 下游水平水压力:KN h P 052.23318.2181.921

21222

2=??==γ 上游垂直水压力:[]KN W 621.370881.916.031)8.212.92(2.922

1

1=???-+?=

3.动水压力:

水平动水压力:KN P H 098.721)51cos 23(cos 81

.904

.337581.9=-???=

垂直动水压力:KN P V

304.2894)51sin 23(sin 81

.904.337581.9=+???= 4.扬压力:(同非溢流坝的校核洪水位) 5.浪压力:(同非溢流坝校核洪水位) 6.淤沙压力(同非溢流坝校核洪水位): 4.2.3 计算不同工况下的M P W ∑∑∑和、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表5 溢流坝计算结果汇总(设计工况)

荷载名称 垂直力W(KN) 水平力P(KN)

力矩M (KN·m) + - + - + - 坝体自重

80819.424

824621.964 上游水体自重 3659.052 133373.855

静水压力 38933.388

1211910.466 动水压力 721.098

71894.511

2894.304

15712.725

扬压力 23368.087

190566.200 浪压力

60.686

5504.220

淤沙压力 1494.678

11210.084

341.719

12680.044

总计 64346.411

39767.654

-504696.893

m

KN M KN P KN

W ?=∑=∑=∑3-504696.8939767.65464346.411

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表6 溢流坝计算结果汇总(校核工况)

荷载名称 垂直力W(KN) 水平力P(KN) 力矩M(KN·m) + - + - + - 坝体自重

80819.424

824621.964 上游水体自重 3955.863 136021.802

静水压力 39365.568

1264537.148 动水压力 721.098

71894.511

2894.304

15712.725

扬压力 23368.087

190566.200 浪压力 60.686 5504.220 淤沙压力 1494.678

11210.084

341.719

12680.044

总计

64643.223

40199.834 -554675.629

m

KN M KN P KN W ?=∑=∑=∑9-554675.6240199.83464643.223

表7 溢流坝不同工况下应力计算表

工况 ΣW(KN) ΣM(KN?m) ΣP(KN) A(m2) 设计洪水位 64346.411 -504696.893 39767.654 77.52 校核洪水位 64643.223 -554675.629 40199.834 77.52

4.2.4 溢流坝段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分析

1.设计洪水位时,由于坝的安全级别是Ⅰ级,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0.1=ψ,结构系数

2.1=d γ。

252.77152.77m A =?=,10.1'=f ,22'/75.735/5.7m KN cm kg c ==

KN P P P h H S sh L h 419.4374439767.6540.11.1)2

1

21()(212100=??=++--=?γγψγψγ

KN A c W f R d

d

66.106513)52.7775.73564346.41110.1(2

.11

)(1

)(1

''=?+??=

+∑=

?γγ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2. 校核洪水位时,由于坝的安全级别是Ⅰ级,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85.0=ψ,结构系数2.1=d γ。

KN P P P h H S sh L h 817.44219 40199.834 0.11.1)2

121()(212100=??=++--=?γγψγψγ

KN A c W f R d

d 738.106785)52.7775.73564643.223 10.1(2

.11

)(1

)(1''=?+??=

+∑=

?γγ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4.2.5 坝趾抗压强度极限状态

1.设计洪水位时,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0.1=ψ,结构系数

8.1=d γ。坝体采用C15混凝土,则抗压强度设计值KPa f k 7200=。

MPa

m B M B W S 41.2)80.01(52.77) 3-504696.89(652.7764346.4110.11.1)1(6)(2

22

2

00=+???????-??=+???

?

??∑?-∑=?ψγψγ

MPa R d

472008

.11

)(1

=?=

?γ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2.校核洪水位时,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10=γ,设计状况系数85.0=ψ,结构系数

8.1=d γ。坝体采用C15混凝土,则抗压强度设计值KPa f k 7200=。

MPa

m B M B W S 13.2)80.01(52.77)9-554675.62(652.7764643.22385.01.1)1(6)(2

22

2

00=+???????-??=+???

?

??∑?-∑=?ψγψγ

MPa R d

472008

.11

)(1

=?=

?γ 所以 )(1

)(0?<

?R S d

γψγ 满足设计要求

4.2.6 上游坝踵不出现拉应力的极限状态

326.015.32652.77)3-504696.89

(652.7764346.4111.16)(2200>==???????+?=????

??∑?+∑=?MPa KPa B M B W S γγ

满足设计要求。

5. 坝体边缘应力分析

5.1非溢流坝边缘应力分析 5.1.1水平截面的正应力

26B M

B W yu ∑+∑=σ

(20)

26B

M B W yd ∑-∑=

σ (21)

式中:B ——计算截面的长度

1.设计情况下:

KPa B M B W yu 482.78752.77)

736.38012(652.77743.6398762

2=-?+=∑+∑=σ KPa B M B W yd 389.86352.77)

736.38012(652.77743.6398762

2=-?-=∑-∑=σ

2.校核情况下:

KPa B M B W yu 408.68352.77)

813.117535(652.77950.6207462

2=-?+=∑+∑=σ KPa B M B W yd 113.91852

.77)

813.117535(652.77950.62074622=-?-=∑-∑=σ

5.1.2 剪应力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yu u u 366.1616.0)482.787

7.9081.9()(=?-?=-=στ (22)

KPa m P d yd d 295.55780.0)1781.9389.863()(=??-=-=στ (23)

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yu u u 372.3516.0)408.6832.9281.9()(=?-?=-=στ KPa m P d yd d 404.56380.0)8.2181.9113.918()(=??-=-=στ 5.1.3 水平正应力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u u xu 148.88716.0366.167.9081.9=?-?=-=τσ (24) KPa m P d d xd 456.46580.0295.5571781.9=?+?=+=τσ (25)

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u u xu 822.89816.0372.352.9281.9=?-?=-=τσ KPa m P d d xd 581.66480.0404.5638.2181.9=?+?=+=τσ 5.1.4 主应力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坝踵主应力:KPa n P n u yu u 863.784

)1(2

21=-+=σσ (26) 坝趾主应力:KPa m P m d yd d 188.1249)1(221=-+=σσ (27) 上游坝面主应力:KPa P u u 767.8897.9081.92=?==σ (28) 下游坝面主应力:KPa P d d 77.1661781.92=?==σ (29)

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坝踵主应力:KPa n P n u yu u 748.677)1(221=-+=σσ 坝趾主应力:KPa m P m d

yd d 837.1368)1(221=-+=σσ 上游坝面主应力:KPa P u u 482.9047.9081.92=?==σ 下游坝面主应力:KPa P d d 858.2131781.92=?==σ

5.2 溢流坝边缘应力分析 5.2.1 水平截面的正应力

1.设计情况下:

KPa B M B W yu 150.32652.77)

893.504696(652.77411.6434662

2=-?+=∑+∑=σ KPa B M B W yd 974.133352.77)

893.504696(652.77411.6434662

2=-?-=∑-∑=σ

2.校核情况下:

KPa B M B W yu 078.28052.77)

629.546755(652.77223.6464362

2=-?+=∑+∑=σ KPa B M B W yd 703.138752.77)

629.546755(652.77223.64643622=-?-=∑-∑=σ 5.1.2 剪应力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yu u u 179.9016.0)150.326

7.9081.9()(=?-?=-=στ

KPa m P d yd d 763.93380.0)1781.9974.1333()(=??-=-=στ

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yu u u 905.9916.0)078.2802.9281.9()(=?-?=-=στ KPa m P d yd d 076.93980.0)8.2181.9703.1387()(=??-=-=στ 5.1.3 水平正应力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u u xu 338.87516.0179.907.9081.9=?-?=-=τσ KPa m P d d xd 780.91380.0763.9331781.9=?+?=+=τσ

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KPa n P u u xu 497.88816.0905.992.9281.9=?-?=-=τσ KPa m P d d xd 119.96580.0076.9398.2181.9=?+?=+=τσ 5.1.4 主应力

1.设计洪水位情况下:

坝踵主应力:KPa n P n u yu u 094.264)1(2

21=-+=σσ 坝趾主应力:KPa m P m d yd d 965.2138

)1(221=-+=σσ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设计者:侯舟波 指导教师:刘忠民吕永桂 2010 年 1 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转速、缸内压力、曲柄连杆机构结构参数,计算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完成计算报告,绘制曲柄连杆机构零件图。 1.1 计算要求 掌握连杆往复惯性质量与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 掌握曲轴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 掌握活塞运动速度一阶、二阶分量计算方法; 分析活塞侧向受力与往复惯性力及相应设计方案; 分析连杆力及相应设计方案; 采用C语言编写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计算程序; 完成曲柄连杆机构受力计算说明书。 1.2 画图要求 活塞侧向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对曲轴推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主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活塞、连杆、曲轴零件图(任选其中两个) 二、计算参数 2.1 曲轴转角及缸内压力参数 曲轴转速为7000 r/min,缸内压力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缸内压力曲线 2.2发动机参数 本计算过程中,对400汽油机进行运动和受力计算分析,发动机结构及运动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发动机主要参数 参数 指标 发动机类型 汽油机 缸数 1 缸径D mm 91 冲程S mm 63 曲柄半径r mm 31.5 连杆长l mm 117 偏心距e mm 0 排量 mL 400 活塞组质量'm kg 0.425 连杆质量''m kg 0.46 曲轴旋转离心质量k m kg 0.231 标定功率及相应转速 kw/(r/min ) 17/7500 最高爆发压力 MPa 5~6MPa 三、计算内容和分析图 3.1 运动分析 3.1.1曲轴运动 近似认为曲轴作匀速转动,其转角,t t t n 3 7006070002602π ππα=?== s rad s rad dt d /04.733/3700≈== π αω 3.1.2活塞运动规律 图2 中心曲轴连杆机构简图

计算器说明书

Java程序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Java计算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在院系:

目录 摘要2第1章计算器概述 1.1设计目的 4 1.2功能模块设计 4 1.3系统功能图 4 设计实现的详细步骤 2.2.1 计算器界面7 2.2.2 界面设计代码7 2.3程序运行效果9 第3章设计中遇到的重点及难点 (13) 3.1 设计中的重点 (13) 3.2 设计中的难点 (13) 3.2.1 设计难点1:布局 (13) 3.2.2 设计难点2:代码 (13) 3.2.3设计难点3:运行结果 (14) 3.3 本章总结 (14) 第4章本次设计中存在不足与改良方案 (15) 4.1设计不足 (15) 4.2改良方案 (15) 4.3本章总结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一、计算器概述 1、1设计计算器的目的: 该计算器是由Java语言编写的,可以进行十进制下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开平方、百分号、求倒数,还可以实现其他按钮的功能。添加了一个编辑、查看、帮助的主菜单并能实现其功能。Backspace 表示逐个删除,CE 表示全部清除,C 表示一次运算完成后,单击“C”按钮即可清除当前的运算结果,再次输入时可开始新的运算,MC 表示清除储存数据,MR 表示读取储存的数据,MS 表示将所显示的数存入存储器中,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M+ 表示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界面类似Windows 自带的计算器。 该计算器围绕Java编程语言在编程方面的具体应用,论述了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对计算器程序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最后使用Java编程实现的全过程。在编程使用Java语言,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编程语言。在当今这个网络的时代,java语言在网络编程方面的优势使得网络编程有了更好的选择。Java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跨平台性,使其不受平台不同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Java语言、标准、计算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 一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0级生物工程2班 设计者:詹舒瑶 学号:201030740755 指导教师:陈东 2013年 1 月16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1 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设计题目……………………………………………………………………………… 1.3 设计要求……………………………………………………………………………… 1.4 原始数据……………………………………………………………………………… 1.5 设计内容………………………………………………………………………………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1 传动方案……………………………………………………………………………… 2.2 电动机选择类型、功率与转速……………………………………………………… 2.3 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2.4 计算传动装置各级传动功率、转速与转矩………………………………………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V带传动设计…………………………………………………………………………… 3.1.1计算功率…………………………………………………………………………… 3.1.2带型选择…………………………………………………………………………… 3.1.3带轮设计…………………………………………………………………………… 3.1.4验算带速…………………………………………………………………………… 3.1.5确定V带的传动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3.1.6包角及其验算……………………………………………………………………… 3.1.7带根数……………………………………………………………………………… 3.1.8预紧力计算………………………………………………………………………… 3.1.9压轴力计算………………………………………………………………………… 3.1.10带轮的结构………………………………………………………………………… 3.2齿轮传动设计…………………………………………………………………………… 3.2.1选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及参数……………………………………………… 3.2.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或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3.2.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或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3.2.4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四、铸造减速器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五、轴的设计………………………………………………………………………………… 5.1高速轴设计……………………………………………………………………………… 5.1.1选择轴的材料……………………………………………………………………… 5.1.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5.1.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5.2低速轴设计……………………………………………………………………………… 5.2.1选择轴的材料……………………………………………………………………… 5.2.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5.2.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5.3校核轴的强度…………………………………………………………………………… 5.3.1求支反力、弯矩、扭矩计算……………………………………………………… 5.3.2绘制弯矩、扭矩图………………………………………………………………… 5.3.3按弯扭合成校核高速轴的强度……………………………………………………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08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范本

08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范本

本科生毕业设计 伊嘉公路汤旺河至青山段 两阶段初步设计 系部名称:土木工程系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道桥方向)09-*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哈尔滨石油学院 二O一三年五月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IKA highway Tangwanghe to castle building two preliminary design section of highway,the highway is full-length6985.963m,bidirectional double driveway,design speed of 60km/h,The wide of roadbed is 10 meters,the maximum longitudinal slope of6%。All set up a total of four corners,ten grade change point。 In this design,the main design of the project include:road grade determination、route planning and selection,graphic design,longitudinal design,cross-sectional design,roadbed and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design,culvert design and with some of the content of the tables and drawings。The design is a combination of topographic map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ccording to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design standard,code for design of highway routeon the road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design。And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with the help of the design inadequacies,revise and perfect。 Key words:the two stage highway;longitudinal section;cross-sectional;pavement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s://www.360docs.net/doc/b717379895.html,\

设计人: 二 0 10 年一月 目录 一. 设计任务 二.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三. 电动机的选择

四. 传动比的分配及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六. 轴的设计计算 七. 键的选择和计算 八 .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九. 连轴器的选择 十. 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润滑油的牌 号的确定 十一.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十二. 设计小结 十三. 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序号F (N) V (m/s) D (mm) 生产规模工作环境载荷特性工作年限3 13000 0.45 420 单件室内平稳 5年(单班) 二.传动方案得分析拟定: 方案1. 方案2. 外传动为带传动,高速级和低速级均高速级,低速级,外传动均为圆柱轮. 为圆柱齿轮传动.

方案的简要对比和选定: 两种方案的传动效率,第一方方案稍高.第一方案,带轮会发生弹性滑动,传动比不够精确.第二方案用齿轮传动比精确程度稍高.第二方案中外传动使用开式齿轮,润滑条件不好,容易产生磨损胶合等失效形式,齿轮的使用寿命较短.另外方案一中使用带轮,可用方便远距离的传动.可以方便的布置电机的位置.而方案二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并且方案一还可以进行自动过载保护. 综合评定最终选用方案一进行设计. 三.电动机的选择: 计算公式: 工作机所需要的有效功率为:P=F·v/1000 从电动机到工作级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连轴器η1=0.99.滚动轴承η=0.98 闭式圆柱齿轮η=0.97. V带η=0.95 运输机η=0.96 计算得要求: 运输带有效拉力为: 13000 N 工作机滚筒转速为: 0.45r/min 工作机滚筒直径为: 420 mm 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为: 5.85 kw 传动装置总效率为: 0.7835701 电动机所需功率为: 7.4 KW 由滚筒所需的有效拉力和转速进行综合考虑: 电动机的型号为: Y160M-6 电动机的满载转速为: 960 r/min 四.传动比的分配及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2位数计算器程序-汇编语言课程设计

信息学院课程设计题目:2位数计算器程序设计 __ 姓名: __ _____ 学号: ____ ___ 班级: 课程:汇编语言 ________ 任课教师:侯艳艳 ____ 2011年12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目录 摘要 (2) 1.设计目的………………………………………………………………………………………………?2 2.概要设计………………………………………………………………………………………………?3 2.1系统总体分析…………………………………………………………………………?3 2.2程序流程图 (3) 3.详细设计......................................................................................................? (4) 3.1主程序及子程序说明 (4) 3.2程序代码编写 (4) 4.程序调试 (6) 4.1运行界面分析 (6) 4.2算法的分析 (6) 4.3调试过程及分析 (6) 5.心得体会 (7) 5.1设计体会...................................................................................................? (7) 5.2系统改进...................................................................................................? (7) 参考文献 (8)

机械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D4.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机自11-8 班 设计者cqs 指导老师tdf 2014年1月15号 中国矿业大学

目录 第一章机械设计任务书 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第二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一阶段 2.1、确定传动技术方案 (3) 2.2、电动机选择 (4) 2.3、传动件的设计 (6) 第三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二阶段 3.1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说明 (23) 3.2轴的设计及校核 (23) 3.3轴承的设计及校验 (28) 3.4键的设计及校验 (22) 第四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三阶段 4.1、轴与齿轮的关系 (30) 4.2、端盖设计 (30) 4.3、箱体尺寸的设计 (32) 4.4、齿轮和轴承的润滑 (34) 第五章机械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课程设计小结 (34) 附1:参考文献

第一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D3.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 图1: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 一、设计要求 1、设计条件: 1)机器功用由输送带传送机器的零部件; 2)工作情况单向运输、轻度振动、环境温度不超过35℃; 3)运动要求输送带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5%; 4)使用寿命10年,每年350天,每天16小时; 5)检修周期一年小修;两年大修; 6)生产批量单件小批量生产; 7)生产厂型中型机械厂 2、设计任务 1)设计内容1、电动机选型;2、带传动设计;3、减速器设计;4、联轴器选型设计;5、其他。 2)设计工作量1、传动系统安装图1张;2、减速器装配图1张;3、零件图2张;4、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3、原始数据 主动滚筒扭矩(N·m):800 主动滚筒速度(m/s):0.9 主动滚筒直径(mm):300

中南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带轮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课题: 带轮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冶金院 班级冶金1101 姓名张宏 学号 0709110129 指导教师邓晓红老师 2013年 9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传动方案拟定 第二章电动机的选择 2.1 电动机类型及结构的选择 (6) 2.2 电动机选择 (6) 2.3 确定电动机转速 (7) 第三章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3.1 计算总传动比 (8) 3.2 分配传动比 (9) 第四章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4.1轴的转速计算 (10) 4.2轴的功率设计计算 (10) 4.3轴的转矩设计计算 (10) 第五章齿轮传动的设计 第六章传动轴的设计 6.1高速轴的设计计算 (14) 6.2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17)

第七章箱体的设计 第八章键连接的设计 8.1输入轴的键设计 (21) 8.2输出轴的键设计 (21) 第九章滚动轴承的设计 9.1当量动载荷计算 (22) 9.2输入轴的轴承设计 (22) 9.3输出轴的轴承设计 (22) 第十章联轴器的设计 第十一章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10.1密封的设计 (22) 10.2 润滑的设计 (23) 第十二章参考资料 第十三章设计小结

前言 课程设计在机械设计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课程设计就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本课程设计采用单机齿轮减速器,这是因为齿轮减速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纺织,轻工机械,冶金,船舶,航空等领域中是生产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通用部件,运用极其广泛。 齿轮减速器具有轮、轴、滚动轴承、螺纹连接等通用零件和箱体等专用件,充分的反应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使我们受到本课程内外比较全面的基础训练。而且在画装配图以及零件图的时候,也应用到了以前制图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使相关内容得以巩固、加强和提高。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仔细的精读了机械设计基础课本和设计书,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依据前面设计着的设计对实际设计中的每个环节加以分析、概括和完善。 只有不断地对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充分发挥其应用能力,才能在各个方面将工业生产逐步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

Windows下的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Windows环境下的计算器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0901 学生姓名:李彧文 指导教师姓名:张世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1年6月

摘要

课程设计任务书 Windows环境下的计算器 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windows附件中所示的计算器 二、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C++调试技能; (2)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 2、基本要求: (1)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及C++的编程思想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2)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对windows环境下的编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增加计算器的函数功能。 4、写出设计说明书 按照设计过程写出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 1、问题描述(功能要求): 要求所编写的计算器能够完成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类似于Windows下附件中的计算器。 2、问题的解决方案(参考):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将问题解决分为以下步骤: (1)完成界面的设计,要求界面要美观实用; (2)添加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消息映射函数); (3)利用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思路完成按键的判断和数据的移位以及计算功能; (4)程序功能调试; (5)完成系统总结报告以及系统使用说明书。

四、程序设计和调试: 五、答辩与评分标准: 1、完成基本功能:40分; 2、设计报告及使用说明书:30分; 3、设置错误或者按照要求改变结果:15分; 4、回答问题:15分。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范文,图纸计算书、建筑说明书外文翻译、开题报告书

- - -.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雅筑地产中天锦庭6号住宅楼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教授 讲师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本论文课题来源于XX雅筑地产中天锦庭6号住宅楼设计,本设计来自工程实际,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该建筑分十三层,耐火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为二级耐久年限,抗震设防为八级。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住宅物业管理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住宅小区已经成为人们安家置业的首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小区住宅比比皆是。尤其近几年,高层小高层已然成为现代开发商与消费者选择的主流。这是由高层和小高层的特点所决定的,高层建筑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人们花的钱越多,不但对住宅的本身的美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物业小区的服务和管理也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小区的绿化,保安,停车场,维修甚至对各项投诉的要求小区管理者做的好。信息时代的今天,住宅小区的硬件设施也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对现代化住宅小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区楼的艺术美更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此外还必须有较高的实用性、经济性。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X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我这次选择的是高层住宅楼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设计一栋满足居住需求和美观要求的住宅楼。并且也可以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把以前学习的专业课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及对它们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系统化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查阅、搜集许多的资料,将提高我运用图书馆的资料文献和互联网上大量信息的能力。office办公软件的综合运用使我的电脑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建筑设计到结构的计算设计都是由自己单独完成,这就培养了我们独立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以及娴熟使用auto CAD和PKPM系列软件的能力。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容: 1.装配图1; 2.零件图3;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V 带传动效率97.01=η,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20.97η=, 三 相电压 380V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简易计算器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2018年6 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简单数字计算器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整数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E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二总体设计及功能介绍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及功能如下: 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ED显示数据和结果; 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E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ED上输出运算结果。

三硬件仿真图 硬件部分比较简单,当键盘按键按下时它的那一行、那一列的端口为低电平。因此,只要扫描行、列端口是否都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键被按下。 四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要思想是:将按键抽象为字符,然后就是对字符的处理。将操作数分别转化为字符串存储,操作符存储为字符形式。然后调用compute()函数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具体程序及看注释还有流程图 五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sdigit()函数*/ #include/* atoi()函数*/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爬楼车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计算和数据传送速度大幅度提高。以此硬件为基础,许多智能算法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智能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聪明。随着现实生活中对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成为战胜自然和虚拟障碍的必需品。在很多危险场所,如战场、核生化灾害地、恐怖爆炸地等需要愈来愈多的移动机器人搭载机械手等设备代替人去执行任务。众所周知机器人自主爬楼梯是移动机器人完成危险环境探查、侦察、救灾等任务需要具备的基本智能行为之一。 目前,主要有腿式、履带式、轮式爬楼车移动机器人,腿式的如四足和六足机器人,尽管这些机器人能够爬楼梯和穿越障碍,但由于腿部的运动,它们不能在平坦的表面上平滑运动;履带式移动机器人以其强大的地形适应性而倍受青睐,其所受的摩擦力均匀分布在履带上,而轮式小车的摩擦力只是集中在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就抓地力而言它们是一样的,但在小车转弯或者爬坡时,履带式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分布不会像轮式小车那样发生剧变,所以就表现出更好的操控性,但是转弯时,履带的磨损、履带开模难度大等都成为其应用的瓶颈;轮式移动机器人克服了履带式的这些缺点,在满足一定地形适应性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移动机器人移动灵活、控制简单等优点。一般来说,轮式移动机器人对地形的适应性大小与轮子的数量成正比,但随着轮子数量的增加,又带来了机器人体积庞大、重量重等缺点。爬楼轮式行驶系统均采用各轮独立驱动,自主工作的方式,同时各轮均采用弹性悬挂方式,故工作起来方便灵巧,同心性和转向性均较好。刚性轮具有较高的机械可靠性,较好的转向性和环境适应性,但其行驶稳定性和耐磨损性均较差。充气轮虽然具有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越障能力,但其环境适应能力差,故不能应用到爬楼车中。金属弹性轮的爬坡性能、耐磨损性、环境适应性以及机械可靠性、越障能力均较好,但其转向性能较差。椭圆轮、半球轮和无毂轮的爬坡和越障性能及耐磨损性能均较好,但其行驶稳定性较差,机械可靠性最低。综合各方面的优缺点,轮式机器人是比较合理的。 该爬楼车辆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和转向系统三大系统。本课题着重进行行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样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的减速器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拟定·································· 三、电机的选择···································· 四、传动比分配···································· 五、传动系统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六、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计算···························· 七、轴及轴承装置设计································ 八、减速器箱体及其附件的设计······················· 九、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方式的选择·················· 十、设计小结····························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开式圆柱齿轮传动。 2、原始数据 输送带有效拉力 输送带工作速度 输送带滚筒直径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5年 3、已知条件 两班制工作,空载启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二、传动方案拟定 1.电动机 2.联轴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开式齿轮 6.滚筒 7.输送带

传动方案如上图所示,带式输送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及开式齿轮5将动力传送至输送机滚筒6带动输送带7工作。 计算与说明 结果 三、电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由已知条件可以算出工作机所需的有效功率 Kw Fv P w 64.41000 8 .058001000=?== 联轴器效率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 开式齿轮传动效率 输送机滚筒效率 传动系统总效率 总 工作机所需电机功率 总 由附表B-11确定,满足 条件的电动机额定功率P m = 7.5Kw 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输送机滚筒轴的工作转速 初选同步转速为 的电动机。 3.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根据工作条件两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工作机 所需电动机功率计电动机同步转速等,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型号为Y132M-4,其主要数据如下: w P w k 64.4= 电动机额定功率选为 7.5Kw 初选1440r/min 的电动机

计算机课程设计说明书(C++,包括代码)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题目: 计算器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2011 年 5 月28日 完成时间:2011 年6月 27 日 课程设计成绩: 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 能力(20) 创新(5)说明书撰写质量(45) 总分 (10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任务与分析 (1)

2.1加法功能 (2) 2.2减法功能 (2) 2.3乘法功能 (2) 2.4除法功能 (2) 2.5开平方功能 (2) 2.6四则混合运算功能 (2) 2.7显示功能 (2) 3 程序运行平台 (3) 4 总体设计 (3) 5 程序类的说明 (4) 6 模块分析 (6) 6.1加法模块 (6) 6.2减法模块 (7) 6.3乘法模块 (8) 6.4除法模块 (10) 6.5开方模块 (11) 6.6求余模块 (13) 6.7四则混合运算模块 (14) 7 系统测试 (22) 8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该计算器类似于windows附件中自 带的计算器。分析了现在人们对数据的处理需求,利用系统平台Windows 2000XP, 程序设计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利用Visual C++编程实现了该系 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录入,数据修改,数据处理,数据显示等功能。用户根据系

统界面提示,输入需要处理的数据,系统根据要求实现加、减、乘、除以及开方等功能。 关键词:计算器;程序设计;C++

房建毕业设计说明书

房建毕业设计说明书 【篇一: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页第i页共i 目录 1 绪 论 ....................................................................................................... (1) 1.1 课题概 述 ....................................................................................................... . (1) 1.2 主要内容及方 法 ....................................................................................................... . (1) 2鲁班软件的建 模 ....................................................................................................... . (3) 2.1工程属性设 置 ....................................................................................................... .. (3) 2.2建立轴 网 ....................................................................................................... . (3) 2.3布置 柱 ....................................................................................................... .. (3) 2.4布置 墙 ....................................................................................................... .. (4) 2.5布置 梁 ....................................................................................................... .. (4) 2.6布置钢 筋 ....................................................................................................... . (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3级1班第3组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班学生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设计时间:2015-6-27

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2013级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任务 设计某船舶锚传动系统中的蜗杆减速器及相关传动。 2. 传动系统参考方案(见下图) 锚链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单级蜗杆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锚机滚筒5,带动锚链6工作。 锚链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 1——电动机;2——联轴器;3——单级蜗杆减速器; 4——联轴器;5——锚机滚筒;6——锚链 3. 原始数据 设锚链最大有效拉力为F(N)=3000 N,锚链工作速度为v=0.6 m/s,锚链滚筒直径为d=280 mm。 4. 工作条件 锚传动减速器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动;空载起动,工作时有中等冲击;锚链工

作速度v的允许误差为5%;单班制(每班工作8h),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8年,大修期为3年,小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V。 5. 每个学生拟完成以下内容 (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号或A0号图纸)。 (2)零件工作图2~3张(如齿轮、轴或蜗杆等)。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6000~8000字)。

目录 1、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计算 (1) 2、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5) 3、蜗杆副上作用力的计算 (8) 4、减速器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9) 5、蜗杆轴的设计计算 (11) 6 、键连接的设计 (14) 7、轴及键连接校核计算 (15) 8、滚动轴承的寿命校核 (18) 9、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19) 10、键连接的设计 (22) 11、润滑油的选择 (22) 12、附件设计 (23) 1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4) 参考文献: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